2000 形势与互联网事务

2000 形势与互联网事务

一、2000年风云网事(论文文献综述)

高硕[1](2021)在《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频道专题节目是体育媒体人观点发声的阵地,通过“采写编评播”展现媒体职责使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是体育原创作品与报道实力综合体现的载体。体育频道专题节目依托统一固定的播出风格,形成了独创一格的节目形态,符合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内核。就目前而言,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存在不合理现象,在频道间表现为:专题节目时长缩短,播出时间不具稳定性,专题节目出现频道间摇摆,且依托政策地缘性和赛事版权等诸多元素,体育频道专题节目播出体量不足,地方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发展不均衡,体育赛事的感召力无法全面体现。鉴于体育频道的整体发展以及我国体育文化传播需要专题节目深入的报道与播出工作,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根据符合体育专题节目定义的原则,选取国内外共22档体育频道专题节目。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梳理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发展历程并总结编排特征,分析影响定位的因素,横向以节目播出内容对比;纵向以不同时段的专题节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在不同地区的体育频道中定位各不相同,各频道呈现动态编排的趋势;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受思想内容定位、目标受众定位、节目时间编排定位、节目制作风格定位四种因素影响;通过创新扩散理论探究专题节目的传播路径:在创新方式上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创新渠道上分切短视频播出;在传播时间上“S”型曲线缓慢,专题节目平稳发展;在传播环境上,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呈现“定位不清-定位演绎-定位明晰-定位动摇-定位再探索”的五个阶段。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存在几点问题: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内容编排元素被忽略;依托体育频道播出专题节目较为单一;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粗放型观看成为常态,专题节目的播出时长与受众期待存在矛盾;频道间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受其它类型节目挤压,忽略其他体育项目的制作;专题节目播放类型固定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研究建议:把握专题节目制作特征与基本元素;贯彻四全媒体传播矩阵与传播路径,单向传播转化为多向互动、同频共振,实现全员传播;关注传受主体与用户思维精准定位,形成经过周密的受众调查后,创作出符合受众偏好的专题节目;明确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独立性编排地位,保证专题节目在频道间的播出体量;延伸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在单项赛事的广度,均衡关注其它单项赛事;突破线性传播局限延伸产品化建构,加大制作精品节目投放各大移动播放平台。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指出

薛成成[3](2018)在《《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生产制度的基础性环节,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存在共生关系,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和有效样本。本篇论文以在期刊界有着“正旦”之称的《当代》为研究个案,梳理《当代》的办刊过程,考察《当代》的现实主义理论和文本构建,分析对现实主义审美原则的坚守带给期刊的困囿与价值,整体观照《当代》与中国文学的互动关系。《当代》诞生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在“办刊热”的浪潮推动下和人文社全社人员的共同参与下于1979年7月面世。创刊号确立了《当代》“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高举起“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办刊旗帜,在近四十年的办刊过程中,一以贯之。但《当代》的现实主义并非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内部规律的演进、以及与其他流派的平等发展、相互竞争中不断丰富,走向开放。在文学实践中,《当代》以敏锐的洞察力发觉新兴的文学思潮,但却以审慎的态度参与其中,它重点着墨的文学思潮有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和官场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时代风貌的展现是这些文学潮流的内在线索,《当代》积极参与其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和人民精神变迁,通过众多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的文学作品,担负起“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彰显现实主义“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积极意义。在开放的现实主义指导下,《当代》在新历史小说衰微时的强势崛起,刊登了《白鹿原》、《尘埃落定》等新历史小说代表作,进一步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叙事空间。然而对现代派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的忽略源于以上思潮与《当代》现实主义审美风格的差异。当然,对现实主义的坚守,也给期刊带来了明显的困囿,比如与意识形态强势话语的合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的审美差异;对现实主义的过度偏爱,使其缺乏必要的激活机制,使刊物缺少持久的活力。但不管怎样,《当代》在各色思潮纷纷登场与谢幕的起起落落中,不盲从、不跟风,坚守现实主义,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场所,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一脉,不断践行着《当代》之于时代的价值。

朱一帆[4](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认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蔡玲[5](2016)在《寻找文学与市场间的平衡 ——《萌芽》(1996-2013)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萌芽》自创刊以来一直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80年代中后期市场化大潮使《萌芽》的销量受到了极大冲击。为了寻求出路,《萌芽》在主编赵长天的带领下进行改版。赵长天秉持在文学和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的改版理念,通过改版杂志和构建萌芽品牌产业链使得《萌芽》重新获得了生机,并成为文学期刊市场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之一。本文以改版后的《萌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6-2013年间《萌芽》杂志的深入研究,呈现《萌芽》在寻找文学和市场之间的平衡所进行的具体探索和努力。通过对《萌芽》杂志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本文所关注的研究问题,并阐述开展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改版前《萌芽》历史的追溯,把握《萌芽》的期刊精神。阐述市场化对《萌芽》的冲击,将《萌芽》的改版置于文学期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从而有助于理解赵长天改版理念的形成原因。最后具体分析赵长天的改版理念,通过研究《萌芽》为改版而做出的具体探索呈现赵长天理念的形成。《萌芽》致力于寻找文学与市场间的平衡,其中既有对市场的迎合与也有对文学的坚守,体现出《萌芽》的市场适应力。一方面,《萌芽》迎合市场上青年读者的阅读喜好,校园风格的形象包装和媚俗化作品的发表是《萌芽》促进市场销量上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萌芽》尽可能地坚持文学的底线,在培养“80后”作家和构建青春文学的审美体系上有突出贡献,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生态。萌芽品牌产业链的打造,是《萌芽》在杂志本身以外所进行的探索。《萌芽》通过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从而带动了大赛周边产品的繁荣,也提高了萌芽品牌在青少年中的认可度。借助品牌影响力和优势作家资源,《萌芽》与出版社合作建立畅销书运营机制,参与畅销书市场的竞争,成为品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此外,《萌芽》还涉足网络、广播、学校等领域,成为多媒介时代文学期刊转型为杂志的一种重要形态。

张雪娇[6](2016)在《《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深度报道及采写手记》文中认为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策划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新闻策划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的微观策划或采写,同时它也是媒体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编辑方针、组版思想、以及专版专栏的设置等宏观策划的体现。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讲,这无疑是个大事件。对新闻媒体从业者而言,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事件和“大同题作文”,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切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新闻,是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中的关键思量和核心课题。面对抗日战争胜利周年这样的大型纪念性专题报道,进行系统性的新闻策划、着眼于一个新颖的报道视角、挖掘一手史料使新闻报道更佳具有可读性、趣味性、贴进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媒体在众多同题材新闻报道中赢得竞争力,获得关注度。2015年6月到8月,我在《江南时报》实习,接到《江南时报》抗战胜利70周年《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和采写的任务。江苏作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主战场,留存着大量关于抗战的记忆,这也为本次新闻策划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展开的,意在以江苏省内的读者为主要受众,整合报社资源,通过对抗战胜利时刻的回望,以点带面地挖掘江苏13个城市的胜利记忆,定格这一特殊时刻的历史意义。在此期间,我针对这一选题,进行了选题可行性分析、同行同题新闻策划分析与总结、前期资料搜集与整理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制定并撰写了《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对抗战胜利时刻的胜利场面、抗战故事、抗战英烈、逸闻趣事、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进行选题和策划,记录和讲述关于江苏各地市胜利时刻的抗战记忆。该方案得到采纳并实施,同时,我也参与了该方案实施的全过程。此外,这期间我完成了南京地区《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南京》四个版面的主要采写工作。最后我就整个策划过程和采写过程梳理了采写手记,对新闻策划和新闻采编的理解和实践进行了反思。

吴光磊[7](2016)在《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央视作为中国大陆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主流电视媒体,其拥有的足球赛事资源最为丰富。但是纵观央视对这些赛事的报道,两极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一方面,针对一些与中国足球无关的国际足球赛事,央视进行了大规模投入,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与中国足球发展利益息息相关的足球赛事,央视却采取了压缩成本的做法。一般电视观众很难发现这差异性的背后所蕴含的奥秘所在。本文首先将以央视2014年世界杯和2015年亚洲杯两大赛事的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中的报道整体规模、新闻报道框架设计、专题节目设计、广告产品等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出二者的差异性;之后在此基础之上,再从奇观营造、广告收入、转播权政策等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据此从足球赛事呈现中带有的意识形态属性、议程设置功能等方面指出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笔者希望通过对央视在不同足球赛事报道中采取的差异化呈现方式、形成原因、产生结果的全面分析,引起人们对这种媒体潜在行为的足够重视,从而促使央视等主流电视媒体在处理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苏超[8](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王文捷[9](2011)在《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张正娟[10](2007)在《重庆报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报业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报业市场,竞争主要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各子报、陕西西安华商报跨地域所办的《重庆时报》、共青团重庆市委主办的《重庆青年报》之间展开,总的来讲,重庆报业的竞争是在一大堆都市报之间展开的。重庆报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与国内其它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存在的两个及多个报业集团相比,重庆仅存在一个报业集团;报业市场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因为除《重庆青年报》稍逊色外,其它的《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实力不相伯仲,市场地位变数较大。重庆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都市类报纸高度同质化、报业结构不合理、新闻理念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重庆报业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壁垒。如何看待并正确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是重庆报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几年,重庆报业市场将出现以下四个发展趋势:一、市场主体:由单一报业集团走向多媒体、多功能新闻传媒集团。二、资本运作将与产品运作共同成为促进重庆报媒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双翼”。三、重庆报业将注重经营受众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受众的需要。四、专业化报纸在与都市报的激烈竞争中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2000年风云网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风云网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研究现状
        1.2.2 关于国外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3.4 研究思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介绍
        2.1.2 相关概念界定
        2.1.3 研究理论的使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案例分析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扎根理论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发展背景沿革
        3.1.1 初创阶段:节目定位类型化(1980-1994 年)
        3.1.2 拓展阶段:节目定位动态化(1995 年-2007 年)
        3.1.3 强化重组阶段:节目定位概念化(2008 年-2015 年)
        3.1.4 品牌发展阶段:节目定位产品化(2016 年-至今)
    3.2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的五大环境
        3.2.1 社会赛事环境
        3.2.2 制度政策环境
        3.2.3 文化播出环境
        3.2.4 市场竞争环境
        3.2.5 媒介技术环境
    3.3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发展现状
        3.3.1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多元叙事,动态编排
        3.3.2 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整合赛事,滚动播出
    3.4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编码分析
        3.4.1 思想内容定位对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的影响
        3.4.2 目标受众定位对专题节目的影响
        3.4.3 节目时间编排定位对专题节目的影响
        3.4.4 节目制作风格定位对专题节目的影响
4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创新扩散下面临的差异与挑战
    4.1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创新扩散面临的差异
        4.1.1 创新方式:入驻社交媒体,开启分流的思想内容定位
        4.1.2 创新渠道:分切视频传播,联动多屏的目标受众定位
        4.1.3 传播时间:播出数量递增,曲线缓慢的时间编排定位
        4.1.4 传播环境:媒介环境变化,定位再探的节目风格定位
    4.2 我国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面临的挑战
        4.2.1 内容编排元素被忽略
        4.2.2 单一传播渠道难支撑
        4.2.3 受众粗放观看成常态
        4.2.4 频道间专题节目缩短
        4.2.5 节目播出类型固定化
        4.2.6 节目制作呈供需错配
5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发展策略
    5.1 把握节目的制作特征与编排元素
    5.2 拓展全媒体播出矩阵与传播路径
    5.3 实现传受主体与用户思维精准定位
    5.4 明确体育频道专题节目独立性编排地位
    5.5 突破线性传播局限延伸专题节目产品化
    5.6 调整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在频道内的配置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1 专家访谈
附录2 问卷调查
附录3 扎根理论编码过程

(3)《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路径
2 《当代》:迎着春风绽放
    2.1 《当代》创刊:时代巨变下的全社共建
    2.2 《当代》立场:现实主义办刊宗旨
    2.3 《当代》创刊号:反映现实,记录时代
3 《当代》的现实主义理论建设
    3.1 理论基石:革命现实主义
    3.2 编辑话语:从广阔的现实主义到开放的现实主义
    3.3 文艺争鸣:理论多元化境况下的执着坚守
4 《当代》的现实主义文本建设
    4.1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
    4.2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
5 《当代》现实主义的困囿与价值
    5.1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5.2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家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5)寻找文学与市场间的平衡 ——《萌芽》(1996-2013)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市场化背景与《萌芽》的改版
    第一节 改版前的《萌芽》
    第二节 市场化对《萌芽》的冲击
    第三节 赵长天的改版理念
第二章 迎合与坚守:《萌芽》的市场适应力
    第一节 校园风格形象的包装
    第二节 媚俗化作品的发表
    第三节 “80后”成创作主力
    第四节 青春文学审美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构建萌芽品牌产业链
    第一节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轰动效应
    第二节 畅销书运营机制
    第三节 多媒介营销机制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系列书目
    附录二:1996年-2013年《萌芽》作品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6)《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深度报道及采写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设计的缘起与背景
    一、设计缘起
    二、设计背景
    三、成果说明
第二章 新闻策划方案
    一、主题
        (一) 主题:回望胜利的那一刻
        (二) 关于胜利时刻的时间节点
    二、报道形式设计
        (一) 报纸专题报道
        (二) 新媒体展现
    三、报道内容设计
        (一) 报道主线设计
        (二) 江苏13个城市具体内容策划
    四、具体实施
        (一) 资料采集组
        (二) 报道组
        (三) 多媒体产品制作组
    五、创新点
        (一) 报道视角的创新
        (二) 呈现方式的创新
    六、人员分工及时间规划
第三章 《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成果
    一、13组新闻报道
        (一) 报道内容呈现
        (二) 版面设计呈现
    二、专题网页
    三、年度特刊回顾
第四章 《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南京》新闻作品
    一、个人稿件
        (一) 第1版 黎明破晓前的南京《电台技术员冒死播送胜利电讯,日军次日“追谣” 胜利后的几天:南京依然是“虎穴”》
        (二) 第2版 南京,天终于亮了!《抗战胜利后,南京街头挂起了“四强”领袖的巨幅画像 新六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军民祝捷》
        (三) 第3版 凯旋声中等待新生《1945年10月:南京外围缴械完毕 凯旋声中的革新诉求》
    二、报道成稿
第五章 采写手记
    一、新闻背景分析
        (一) 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意义
        (二) 抗日战争在江苏
    二、新闻价值分析
        (一) 该新闻策划的意义
        (二) 该选题的传播价值
    三、同行同题分析与借鉴
        (一) 大型新闻策划评析——以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为例
        (二) 2015年全国各大媒体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评析
        (三) 南京市同类媒体抗战主题报道分析
    四、新闻学理讨论
    五、反思与感悟
致谢
后记—从他们身上,读懂历史
附录
    附录A:《江南时报》“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及采写证明
    附录B:《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南京》新闻作品

(7)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个被忽视的媒介现象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工具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的方式——以2014年世界杯与2015年亚洲杯系列报道对比为例
    第一节 整体规模比较——“声势浩大”VS“不露锋芒”
    第二节 新闻报道框架比较——“包容万象”VS“浅尝辄止”
    第三节 专题节目比较——“精彩绝伦”VS“味同嚼蜡”
    第四节 广告产品比较——“物美价高”VS“物稀价低”
第二章 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的原因
    第一节 奇观因素的推动
    第二节 广告收入的诱导
    第三节 赛事转播权政策变化的压力
第三章 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的后果
    第一节 赛事呈现中的意识形态偏差
    第二节 受众关注议程的设定偏差
结语 对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问题的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典型性"影像娱乐文化:中国当代"主旋律"既成背景
    二、"非典型性"影像文本命名:多元复合的文化新异征象的表现
第一章 碎片化"无厘头"影像:现实与历史的特殊认知与审度
    一、"无厘头"电影:作为后现代图像文化意义的理论探讨
        (一) 图像作为文化表征:"无厘头"电影后现代方式更替的合理性
        (二) 后现代的"图绘"转向:"无厘头"影像新型认知功能确立
        (三) 零散性碎片化感知:"无厘头"影像的对应阐释与任意性意义探索
    二、周星驰电影结构类型特征:"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反叛性面貌
        (一) 承续喜剧传统的反叛性探索:"无厘头"类型电影的后现代特色
        (二) 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融合
        (三) 语言方式:思维跳跃和逻辑含混的特殊幽默"大话"
    三、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现实与历史的碎片化与踪迹化表征
        (一)"无厘头"影像方式的更新:相对主义认知意识的渗透
        (二) "无厘头"影像的符码:生活现实的碎片化表征
        (三) "无厘头"影像碎片:历史文化的解构性痕迹
    四、"大话影像"与"世说新语"普泛:"无厘头""大话"的强大影响
        (一) 影视曲艺中的"大话"意识:"无厘头"影像文化的普泛
        (二) 网络新媒介中的"无厘头"写作碎片:哲理性的另类妄言异语
第二章 虚幻的历史剧:历史文化的娱乐性"戏说"
    一、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状态:"历史真实"的缺失与断裂
        (一) 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眩目铺张的影像景观
        (二) 淡化"历史真实"后的虚构:对历史通识与禁忌的忽视
        (三) 历史文化知性的缺失: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二、历史叙事的虚构特性:"戏说"历史剧的合理化意义
        (一) 主观化的历史再"阐释":影视历史剧的"正说"与"戏说"
        (二) 传统文化中历史的更新阐释:影视历史剧虚构性书写成为常态
        (三) 影视历史剧本质、功能与要求:娱乐审美游戏与现代人文意识
    三、历史影像的消费性符号:社会迷幻心理与民族审美意识的融汇
        (一) 影视"符号"的"拟像"环境:契合受众心理的历史剧消费
        (二) 历史的影像"符号"系统:对社会大众困惑与期求的抚慰
        (三) 通俗化"趣味"与"情感"叙事:对民族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持
    四、皇国史观与大国强者形象:历史剧中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批判
        (一) 皇国史观下的历史剧: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烘托
        (二) 矛盾性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权谋政治文化与大国强者意识
第三章 复制的"真人秀":大众社会奇异景观的镜象
    一、真人参与的"秀"场:从西方到中国的电视游戏表演浪潮的崛起
        (一) 电视"真人秀"形式:在影像虚拟中植入和强化真实元素
        (二) 国外主要的"真人秀":探索生活新兴意趣与奇观的"舞台"
        (三)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形态的引进与本土化元素融合
    二、本土"真人秀"的表达镜像:中国社会文化景观的复现
        (一) "真人秀"节目的繁复:影像实践中的中国大众娱乐新体验
        (二) 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观照:社会景观的镜象化复现
    三、"真人秀"的复制与模仿力量:对"中国原创"问题的焦虑
        (一) 国内"真人秀"模仿方式:后现代影像复制的创新力量
        (二) "真人秀""本土原创"焦虑:复制方式引发的文化碰撞
    四、"真人秀"收视率的追逐:商业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复杂意义
        (一) "真人秀"收视率的驱动力量:商业经济与情感顺应
        (二) 主流观念与文化真实:"真人秀"收视效应中的复杂性
第四章 网络"恶搞"视频:新媒体里的戏谑亚文化讽喻
    一、从网络语言"恶搞"到影像"恶搞":"恶搞"文化的众生世态
        (一) 互联网新媒介促发"去影视化":"草根"性网络视频出现
        (二) 戏仿文字、诗歌与流行语文"恶搞":网络大众的调侃与游戏
        (三) 网络影像的"恶搞":戏谑式的重新编配与搞怪
    二、胡戈与网络"恶搞"视频:对主流"正搞"文化的思索
        (一) 胡戈的"恶搞"视频试制:对现实文化的娱乐性讽喻
        (二) 网络"恶搞"视频娱乐:对虚伪"正搞"文化的厌弃
    三、网络"恶搞"视频兴盛:青年亚文化内容与形态的颠覆性表现
        (一) 亚文化中的青年新异潮流:网络"恶搞"影像文化张力的激发
        (二) "恶搞"亚文化泛滥:对正统典范文化的"粗鄙化"颠覆
        (三) 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价值:追新逐奇中的自由精神诉求
    四、狂欢状态下的"恶搞"文化争端:网络"恶搞"面临的管制困境
        (一) "恶搞"视频传播的本相:大众娱乐文化的狂欢
        (二) "恶搞"文化争端:遵从文化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创作理念
        (三) 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管理
余论 "非典型性"影像的反叛色彩:审视文化更新的一种路径
    一、影像"娱情"游戏功能的强化:对"非典型性"文本影响的忧虑
    二、开明与自由的文化更新路径:"非典型性"影像创造的机制
作为结论媒介时代的流行文本: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新
    一、流行文本的媒介化传播:关联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替
    二、流行文本的丰富媒介形态:重构当下文化意识的多维情势
    三、探索流行媒介文本中的意识:拓新多元文化观念与知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重庆报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文章特点
    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重庆报业概况
    1. 报纸与报业的界定
    2. 重庆报业的格局简况
    3. 重庆报业的主要特征
    4. 重庆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第三章 重庆报业存在的问题
    1. 都市类报纸高度同质化
        (1) 从版面设置看报纸的同质化
        (2) 从报道内容看报纸的同质化
    2. 报业结构不合理
    3. 新闻理念落后
    4. 重庆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增强核心竞争力
        (2) 合理配置报纸结构
        (3) 重视人才资本运营、提升新闻理念
第四章 重庆报业的发展趋势
    1. 市场主体:由单一报业集团走向多媒体、多功能新闻传媒集团
    2. 资本运作: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3. 受众资源:将备受报社的注重
    4. 专业报纸: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2000年风云网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专题节目定位研究[D]. 高硕. 沈阳体育学院, 2021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D]. 薛成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4]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寻找文学与市场间的平衡 ——《萌芽》(1996-2013)研究[D]. 蔡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16(02)
  • [6]《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深度报道及采写手记[D]. 张雪娇. 南京大学, 2016(10)
  • [7]央视足球赛事差异化呈现问题研究[D]. 吴光磊. 苏州大学, 2016(02)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9]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D]. 王文捷. 武汉大学, 2011(07)
  • [10]重庆报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张正娟. 广西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2000 形势与互联网事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