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一、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闽闽,吴娟[1](2021)在《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管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危险因素及排便管理的研究进展,阐述心肌梗死病人排便个案管理模式、心肌梗死病人排便功能评估、心肌梗死病人排便体位管理、药物管理、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现状。指出对心肌梗死病人排便功能进行评估与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便秘频率,改善其排便现状。

刘敏[2](2020)在《小剂量rh-proUK对低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低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研究,探索冠脉内注入小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断为STEMI的病例,这些病例经急诊冠脉造影显示为病变血管为低血栓负荷,共68例病人。术前通常给予阿司匹林0.3g、替格瑞洛0.18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冠脉内应用10mg尿激酶原后常规PCI,包括33例患者。对照组包括35例,行常规PCI。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术后TIMI血流、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心肌灌注水平、心电图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峰值水平、术后1天及1月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期末内径、院内出血事件、院内及出院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BMI、心率、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肌酐、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病史、脑血管病病史、吸烟、饮酒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相比,平均支架数、病变血管(LAD、LCX、RCA)、Killip分级、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TIMI3级血流患者人数31(93.93%),对照组32(91.43%),P值为0.95,这两组TIMI3级的病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校正TIMI帧数计数为25.23±2.78,对照组27.58±4.46,两组校正TIMI帧数计数对比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灌注分级3级的患者人数为31,(93.93%),对照组心肌灌注3级的人数为26(74.29%),两组数据比较P值为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CK为1220.89±700.92,对照组为1643.36±867.46,两组相比P值为0.03,数据有差异。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试验组为150.71±40.23,对照组为170.23±51.05,两组相比,P值为0.03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I实验组为6.01±2.54,对照组为7.54±2.76,组间肌钙蛋白数据的对比,P值为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ST段下降超过70%的人数和在本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9(87.88%)、23(65.71%),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天左室舒张末径分别为51.82±5.67和53.54±4.32mm,两组数据相比,P值为0.49,超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左室舒张末径两组的值分别为50.61±4.87和53.69±6.41,两组数据相比P为0.02,小于0.05,表明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CI后1天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3.43±5.31和52.18±4.98,两组数据相比较,P为0.32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后1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97±5.56和56.11±7.19,两组数据的P值小于0.05,表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试验组大量、少量、不明显出血事件分别为0、2、1,合计为3;对照组出血事件分别为0、1、1,合计为2。两组数据相比较,P为0.95,超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再发心绞痛为4,心肌再梗死为0,心源性死亡为0,再次血运重建为0,心力衰竭为0,合计为4。对照组再发心绞痛为5,心肌再梗死为0,心源性死亡为0,再次血重建为0,心力衰竭为1,合计为6,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低血栓负荷STEMI病人在急诊PCI治疗时,冠脉内注入小剂量普佑克:1提高心肌灌注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左室功能提高。2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增多,较为安全。图0幅;表6个;参133篇。

周袁申[3](2020)在《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是心梗后心室重构的关键。前期研究发现,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具有抑制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新近研究发现心脏RAS系统的ACE-AngⅡ-AT1R轴促进而ACE2-Ang(1-7)-Mas轴抑制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正由于心梗后RAS系统的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生失衡,心脏发生纤维化和心室重构。因此,恢复RAS系统的平衡对改善心梗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意义重大。由此,我们设想通冠胶囊通过恢复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轴的平衡,进而抑制NOX2-ROS-Rock2信号通路,减少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最终抑制心梗后心室重构;为心梗后心室重构“气虚血瘀”理论提供依据;为心梗后心室重构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药物作用新靶点。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手术组、手术+通冠胶囊组、手术+通冠胶囊+A779组、手术+ACEI(卡托普利)组;运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和评估大鼠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检测大鼠全心重/体重指数、羟脯氨酸含量了解心脏纤维化情况;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胶原蛋白(collagen)的表达情况,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情况。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血清和心脏组织中AngⅡ和Ang(1-7)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ACE、AT1R、ACE2、Mas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ACE和ACE2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OX2、Rock2蛋白的表达;检测ROS(H202)的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首先利用AngⅡ联合通路分子抑制剂干预细胞;观察AngⅡ是否通过激活NOX2-ROS-Rock2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Ang(1-7)能否抑制AngⅡ的上述作用;阐明NOX2-ROS-Rock2通路为RAS系统调节心肌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下游信号通路;免疫印迹检测ACE、AT1R、ACE2、Mas的含量,同时检测NOX2-ROS-Rock2信号通路各分子及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通冠胶囊能够使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脏心肌纤维化降低,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同时还能使心肌细胞凋亡减少,证实RAS系统参与了心肌梗死的途径,而通冠胶囊能够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手术+通冠胶囊组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的collagen1蛋白表达量,说明了通冠胶囊与ACEI的作用相仿,能够使心肌纤维化的表达降低,同时还能使心肌梗死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细胞AngⅡ蛋白水平下调同时Ang(1-7)蛋白水平发生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冠胶囊能够产生双向调节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通冠胶囊还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的NOX2、Rock2蛋白的表达量,还能使心肌细胞ROS(H202)含量降低。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AngⅡ+通冠胶囊组、AngⅡ+丹参酮ⅡA组的Collagenl蛋白表达量发生显着下调。同时与AngⅡ组相比,AngⅡ+DPI组、AngⅡ+NAC 组、AngⅡ+Y27632 会使 AT1R 的表达下调,AngⅡ+Ang(1-7)组以及AngⅡ+通冠胶囊组的AT1R蛋白表达量也会发生显着下调。这个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当氧化应激通路被抑制后,AngⅡ有进一步加重心肌纤维化的情况,而通冠胶囊能够对ACE与ACE2轴进行双向调节,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进程。结论:通冠胶囊通过RA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其中对ACE-AngⅡ-AT1R轴具有抑制作用和同时ACE2-Ang(1-7)-Mas轴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针对该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通冠胶囊在延缓或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出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能够双向调节RAS信号通路,使氧化应激减缓,从而改善胶原蛋白的合成。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通冠胶囊作为一种治疗心室重构的有效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动脉系统疾病的影响是未来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李润军[4](2020)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和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临床结果,但缺少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多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价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2)评估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3)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本试验为单盲,共纳入了401名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负荷量口服后,常规20 mg,1日3次维持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和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血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此外,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2)对于这个随机化研究,我们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纳入了173个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基础药物治疗。89个患者为试验组,84个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60 mg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后,随后予以20 mg日三次口服治疗,评价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Cr、尿素氮、血糖、ALT、AST、左心房内径(LA)、LVEF、LVEDD、CO;3)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122例,心功能均为KillipIIIII级。在盲评中,病人被随机分配到基础治疗组、新活素组及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组,基础治疗组41例,新活素组41例与联合治疗组4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新活素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新活素药物治疗,给药方案为新活素1.5μg/kg静脉冲击,10 min缓慢静注,以后0.007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入;联合治疗组给予新活素剂量用法同上,同时联合组接受曲美他嗪60 mg口服,然后20 mg,1日3次常规剂量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CK、CK-MB、cTnI、Cr、血清尿素氮、血糖、ALT、AST,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此外,10-14天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LVEF、LA、LVEDD、CO心脏超声指标。结果:1)曲美他嗪治疗后,CK和CK-MB入院第2天(均P=0.022),和cTNI第6天(P=0.0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心肌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试验组的ALT和AST(分别为P=0.001,P=0.000)和血糖6天后(P=0.011)较对照组显着降低,10-14天后LVEF(P=0.039)经曲美他嗪治疗后明显提高。而曲美他嗪对Cr、尿素氮、LVEDD和CO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2)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第2天显着降低了CK及CK-MB水平([797±582]vs.[1092±1114];[80±60]vs.[105±100];P=0.029,P=0.041),第2及第6天降低了cTNI水平([13.5±12.7]vs.[19.8±19.2];[3.3±3.2]vs.[4.8±4.7];two-tailed P=0.012)。此外,曲美他嗪于第6天显着的降低了ALT、AST的水平([29.0±11.6]vs.[42.4±24.5];[39.8±17.3]vs.[69.2±70.0];two-tailed P=0.000),6天后降低了血糖水平([6.80±2.12]vs.[7.59±2.24];P=0.019),10至14天后增加了LVEF([58.4±8.6]vs.[54.9±8.4];P=0.008),关于Cr、尿素氮([81.0±20.5]vs.[81.181.1±20.5];[6.5±2.6]vs.[7.6±17.7];P=0.988,P=0.569),LA([36.3±4.5]vs.[37.0±4.1],P=0.264)、LVEDD([52.0±4.9]vs.[53.1±4.6],P=0.128)、CO([5.4±0.9]vs.[5.4±0.9],P=0.929),并没有显着差异;3)治疗后,3组患者CK和CK-MB于入院第2天,和cTNI、NT-proBNP第2、6天在联合治疗组、新活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此外,6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的ALT和AST降低明显,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均<0.05),血糖、Cr和尿素氮治疗6天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10-14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治疗后LVEF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LVEF增加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CO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及联合治疗组对LA、LVEDD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积极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降低了ALT、AST、血糖,并改善了心脏的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2)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并行PCI的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显着降低心肌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调节血糖和改善心脏功能;3)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减少了伴有糖尿病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改善了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输出量,降低了血糖,同时对肝肾功有一定保护作用。

彭波[5](2019)在《炙甘草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控制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在优化药物治疗下对心率的影响,探寻炙甘草汤对急性心梗患者的疗效,为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16-2018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窦性心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1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术后1月,β受体阻滞剂及ACEI类药物已用至最大耐受剂量,共入选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继续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29例)则在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炙甘草汤加减,疗程定为4周,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中医症候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中医症候分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加用本研究所用方药治疗后静息心率显示出进一步的降低(P<0.01),且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程度提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都有下降(P<0.05),试验组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优化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可进一步降低患者静息心率,且对左心功能恢复有所帮助,同时能改善患者症状。

许玉冰[6](2018)在《普佑克河北北区市场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呈现低龄化趋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目前主要的心血管事件之一,但是目前现状是治疗延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仍为常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缩短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院前延误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技术有介入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技术成熟、患者接受程度高、医院普及率高等特点;而对于药物溶栓技术,市场增长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接受度低、已经开展PCI治疗的医院和医生不乐于接受,而对于普佑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而言,还存在着有先于它进入市场的品牌。利用STP理论,结合产品的特点,通过对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技术的对比分析以及河北北区的市场分析,得到以下开发策略:由于普佑克本身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推广思路不同于一般产品的推广,有自己特殊的开发策略;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方案,有介入治疗和药物溶栓两种方案,加上药物溶栓药品的可选择性,也特别开发了针对患者的非学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有宣传教育活动、医患沟通、纠纷讲座等;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饮食习惯的不规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因此国家推出新农合等一系列政策,普佑克通过了国家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也推动普佑克的开发和使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普佑克,经常性开展一些公益活动、社区活动、医院字幕广告等宣传手段。为了让开发策略能够顺利实施,公司具有时间和路线保障、普佑克基础保障、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规划标准保障、政府支持与学会参与保障六个保障措施。

王乐陈[7](201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特征分析、诊疗质量评价及治疗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患病率持续上升,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预防与治疗形势严峻。2013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全国各种疾病首位,有研究显示每5例住院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系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发病急、危险性大、致死率高。心血管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合并出现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并造成更多的医疗费用。应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负担,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积极应对的情况,关键在于找准疾病特征,找到预防和治疗的切入点。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兴起和普及,利用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辅助临床决策,推动循证医学的发展,并通过绩效管理和标杆分析助力于疾病诊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对个体而言,通过精准地分析患者医疗质量和费用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慢病管理,提供更好的个体化医疗方案、避免过度医疗。利用世界卫生组织2014-2015双年项目医疗服务持续改进的监测研究,本报告纳入2014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采集的334240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18岁)。以风险人群、患者特征构成、合并症、治疗、死亡率、重返再住院率、异地就医为主要维度。在每个维度内按照性别、年龄、季节、城乡等进行分层分析。并对ACS的三种亚型即: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ST段抬高型心梗逐一进行了分析。选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糖代谢异常、慢性肾脏病4种疾病的合并症患者为风险人群,风险人群ACS患病率均高于平均水平(2.7%),其中血脂异常9.6%、高血压7.5%、糖尿病/糖代谢异常6.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ACS亚型中发病比例最高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次为ST段抬高型心梗,非ST抬高型心梗最少。ACS患者性别特征显示男性(59.9%)发病比例高于女性(38.5%),ST抬高心梗在男性组35-44岁年龄段发病率相对较高(9.2%。)。ACS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异常、慢性肾脏病、脑血管病,其中糖尿病/糖代谢异常最多,为55.8%。ACS的治疗中28.5%的患者接受了血运重建治疗,通过介入治疗的占全部患者的25.8%,通过外科搭桥的占全部患者的2.7%,男性开展血运重建的(34%)比女性的多(20.6%)。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死亡率为2.1%,其中ST抬高心梗死亡率较高(4.5%),不稳定心绞痛死亡率较低(0.4%)。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肾脏病者死亡占比最高,为6.1%,之后由高到低分别是合并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有血运重建治疗的死亡率(0.7%)明显低于无血运重建治疗患者的死亡率(2.6%)。从年龄分组来看,75-84岁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院内死亡比例最高,为3.9%。不同科室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有明显差异。ACS住院死亡患者入院主要诊断第一位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累计37.7%)、第二位为呼吸系统疾病(累计17%)、第三为脑血管疾病(9.2%)。ACS再住院的比例为5.8%,再住院时间间隔最常发生在1-15天内,占26%。从异地就医患者就医流向分析看,北京收治异地患者的比例较高。结论:代谢综合征是ACS的风险因素,加强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是降低ACS死亡率的重要方法。解决入院不同科室死亡率不同的问题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规范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流程,逐步缩小临床实践和指南的差距。血运重建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需要进一步普及血运重建治疗在实际中的运用。ACS治疗异地就医有明显的集中趋势,说明心血管专科资源分配不均,由于ACS治疗高度依赖首次接触医疗时间,需要改善心血管专科资源配置。第二部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早期再灌注治疗如静脉溶栓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使堵塞的冠脉血管再通,恢复心肌供血,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是AMI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循征医学也证实了多种对AMI有效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制剂(ACEI/ARB)等。总结并分析AMI的诊疗现状,有助于对AMI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寻找改进环节,实施规范化治疗。与此同时,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时间、程序、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和治疗方法选择等的要求,要获得更好的治疗质量,就需要遵循规范指南的指引。回顾性分析2011年与2013年部分三级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数据,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病变部位、治疗方案、治疗结局等质量指标,将2011年、2013年两年的数据,经过变量换算、限定合理变量值、删除信息不全项,删除隐私信息等方法,最后筛选出2011年2986例,2013年430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个过程指标对诊疗效果的影响。从发病特点上,急性心梗患者高发年龄段为50-79岁。STEMI与NSTEMI相比,平均发病年龄早3岁。病变血管常见部位依次是左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左主干。STEMI与NSTEMI相比,病变部位以前壁、下壁为主。从治疗情况上,实施急诊PCI的患者症状改善较急诊溶栓、药物治疗的患者更明显,所有症状明显缓解者中有76.29%实施了急诊PCI。从2011年到2013年,患者从发病到急诊所用平均时间(3.5h vs.3.26h),急诊到行PCI所用平均时间(1.42h vs.1.5h),PCI用时(1h vs.1h)均无明显减少。两年中,实施PCI方法的比例最多,其次是保守治疗,最少为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梗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根据2012年单病种质控标准,2013年与2011年在“首次医疗接触30分钟内实施溶栓”这一项的完成率无明显差异,其余几项2013年的完成率均高于2011年(p<0.05)。结论:急性心梗多源于左前降支病变,多表现为ST段抬高型且血管闭塞发生率高,急诊PCI治疗为改善症状的最佳方案。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地区适于开展溶栓治疗。患者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院内质控指标总体完成率不理想,需要持续改进。第三部分欧洲、美国指南均一致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早期行PCI+抗血栓药物联合使用。当前很多关于比伐卢定与肝素的试验推荐使用比伐卢定,本篇Meta分析的目的就是研究比伐卢定与肝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分析。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治疗PC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有效指标是30天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次要有效指标为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主要安全指标是30内术后出血的风险。共纳入四项研究,9537患者,273名患者有MACE,282名患者有术后主要出血。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中,比伐卢定组为5.96%(304/5104)与肝素组为5.53%(282/5104)相比,不能减少其发生率,RR=1.08(0.92,1.26),P=0.363;比伐卢定组死亡发生率为2.61%(133/5104);与肝素组死亡发生率为3.07%(156/5088)相比无明显差别,RR=0.85(0.68,1.07),P=0.171;对于再次心肌梗死比伐卢定较肝素增加了其风险,比伐卢定组发生率1.76%(90/5104)与肝素组发生率为1.24%(63/5088),RR=1.43(1.04,1.96),P= 0.029;对于术后主要出血风险,比伐卢定与肝素相比减少主要出血发生率,比伐卢定组为3.04%(155/5104),肝素组为 5.29%(269/5088),RR=0.54(0.34,0.85),P=0.008;确切的支架栓塞发生率比伐卢定组为:1.82%(81/4446);肝素组为 0.96%(42/4370),RR=1.77(0.94,3.35),P=0.079;支架发生急性栓塞率(<24h)比伐卢定组为:1.37(57/4667);肝素组为:0.35%(16/4614),RR= 3.52(2.02,6.10),P=0.00;支架发生亚急性栓塞率(>24h-30d)比伐卢定组为:0.69%(32/4667),肝素组为:0.8%(37/4614),RR=0.86(0.54,1.37),P=0.517;主要计划性使用 GPI 肝素组的实验中,RR= 1.70(1.10,2.62),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主要计划性使用肝素组的研究中,关于PCI术后30天内肯定支架血栓发生率比伐卢定组高于肝素组。结论:对于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时,比伐卢定与肝素相比,对于短期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发生率、确定的支架血栓发生率而言无统计学证据表明两者有差别。比伐卢定与肝素相比减少了短期内主要出血的发生率,然而却增加了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急性支架血栓发生率。在主要计划性使用GPI肝素组的研究中,支架血栓发生率比伐卢定组高于肝素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8](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安冬青[9](2007)在《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对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作为对不同地区冠心病临床表现及差异性研究,新疆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适用于当地特点的治法和方药。本文在导师周铭心教授的指导下,继承前辈的经验和学术建树,将新疆地区专家的传统经验集中、上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使之更加科学化。目的:通过对通补开泄法之代表方天香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从实践及理论上证实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辨证分型及主要症状出现的频次及规律;观察天香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对侧枝循环、血管新生的影响;用无创超声应变率方法评价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功能的疗效。通过动物试验,观察天香丹对犬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大鼠心肌梗塞模型MVC、MVD及心肌线粒体ATPase的活性影响,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从细胞学角度阐述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通补开泄法进行系统分析,论证通补开泄法的理论渊源、思想基础、立论依据、创新发展。本文分三部分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1)证型症状分布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就诊的冠心病的患者2215例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冠心病的辩证分型及主要症状表现。结果:2215例患者中,辨证分型以秽浊痰阻居多,气虚血瘀次之,症状以胸闷、胸痛、口中气秽、舌暗、苔腻、大便不爽出现频次最高;2)天香丹对冠心病症状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研究。方法:选取6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1例、对照组29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血清血管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变化;将入选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7例患者分为实证组及虚证组,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疗效及超声应变率及应变率显像检查。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能改善中医综合证候,对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脘腹胀满症状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胸闷、眩晕、脘腹胀满、口中气秽以及舌质、舌苔变化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明显得到改善。两组均能改善血清VEGF、NO以及NOS含量;虚证组与实证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相心肌应变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天香丹能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优于对照组,提示,天香丹改善冠心病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有关。天香丹对于冠心病虚证与实证均有疗效,从临床实验证实前辈所提出的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归宿证的学术主张。第二部分天香丹的实验研究:1)天香丹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犬分为5组,观察动脉血压、心率、左心室内压、冠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给药后180min内,给药组冠脉血流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空白组,对照组和天香丹大、中、小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香丹高剂量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变化不大。给药后180min内,天香丹能不同程度升高麻醉犬LVSP和LVEDP;升高+dp/dtmax和降低-dp/dtmax;延长t-dp/dtmax。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香丹大剂量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天香丹可能通过改变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来增加冠脉流量;2)天香丹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ATPase及MVC、MVD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分为6组。按文献造模。6周后处死。观察MVC、MVD、心肌重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测定心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果:治疗组、天香丹大、中、小剂量组MVC较假手术组、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其中大中剂量组MVC和MVD增多最显着,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中剂量组比治疗组MVC较少,但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小剂量组MVD在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O升高VEGF含量升高,天香丹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天香丹小剂量组:肌丝有断裂,但肌节结构清晰,线粒体轻度肿胀,脊结构整齐,心肌核基质轻度空化,闰盘结构正常,天香丹大、中剂量组肌丝排列整齐,肌节长度均一,线粒体轻度扩张,嵴结构整齐、清晰、核仁清晰可见,闰盘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显着低于正常组,而天香丹则具有显着提高和恢复ATP酶活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本实验显示,天香丹能有效改善麻醉犬的冠脉流量,改善左心室内压力,维持心输出量和稳定血压;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增加,升高血管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提高线粒体ATP酶活性,保护线粒体,从而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抗心肌缺血。第三部分天香丹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阐述天香丹是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通补开泄法的建立是以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病机理论为启示,以新疆地域气候生活习惯所致胸痹特点为前提,以“五脏六腑皆令人胸痹心痛,非独心也”的脏腑相关理论为立论依据,以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为源泉,以通法、补法、开泄法的认识为基础,为治疗新疆胸痹的有效法则。结论1)通过对2215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及症状出现频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冠心病辨证以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脚闷胸痛、口中气秽、心悸、脘腹胀满、乏力、舌暗、苔腻等。2)临床实验显示,天香丹之主要作用为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侧枝循环,改善血管新生相关活性物质、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超声心肌应变率及应变率显像观察,天香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对于虚证及实证患者均有治疗作用。从临床实验证实先辈所提出的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归宿证的学术主张。天香丹治疗冠心病,五脏并举,脏腑相因,虚实并治,整体调节。3)动物实验证实,天香丹改善麻醉犬的冠脉流量,改善左心室内压力,维持心输出量和稳定血压;增加大鼠心梗心肌新生血管数及阳性染色面积比,升高血管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提高ATPase活性,保护线粒体,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抗心肌缺血。4)天香丹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法则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其产生是根据胸痹本虚标实的病机和五脏相关理论及新疆胸痹发病的地域特点而提出的。通补开泄法补心肺脾肾精元之气,调心肝之血,化痰饮、去秽浊、散瘀血以通阳宣痹。与本文调查所显示的新疆冠心病以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主,使用天香丹治疗冠心病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相吻合。5)通补开泄法及其天香丹的研究,可以作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治疗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江生[10](2003)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文中研究表明此文主要内容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 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撰写的内容。

二、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诱导因素分析
    1.1 心理因素
    1.2 药物因素
    1.3 疾病因素
    1.4 饮食因素
    1.5 活动因素
2 心肌梗死病人的排便管理现状分析
    2.1 心肌梗死病人排便个案管理模式
    2.2 心肌梗死病人排便功能评估
    2.3 心肌梗死病人排便体位管理
    2.4 药物管理
    2.5 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3 展望

(2)小剂量rh-proUK对低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
        1.2.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1.2.3 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水平评价
        1.2.4 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标记物及ST段回落率
        1.2.5 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情况
        1.2.6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事件及MACE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提高STEMI病患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措施研究进展
    2.1 冠脉内血栓形成的原因
    2.2 冠脉内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3 改善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的药物
    2.4 机械性措施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
    2.5 rh-proUK
    2.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1. 急性心肌梗死的西医治疗进展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3.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 展
        3.1 心室重构的分期
        3.2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心室重构
        3.3 心室重构过程中的RASS系统和转化生长因子β
        3.4 胶原纤维与心室重构
        3.5 弹性纤维与心室重构
        3.6 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室重构
    4.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力衰竭的中医探讨
        4.1 病名溯源
        4.2 病因病机分析
        4.3 气虚血瘀是心室重构的基本病机
        4.4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4.5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心室重构治疗中的机制研究
    5. 基于RAAS系统调节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
        5.1 研究的意义
        5.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1.2 通冠胶囊对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2. 研究目标及方向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方向
    3. 材料及方法
        3.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3.2 探究通冠胶囊是否会影响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作用机制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4.2 通冠胶囊对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5. 讨论
        5.1 益气活血法与心梗后心室重构
        5.2 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的中医理论指导与临床疗效
        5.3 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评价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炙甘草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控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案
        2.4 评价指标
    3 疗效评价标准
        3.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3.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分析
    5 临床资料
        5.1 两组纳入患者一般资料
        5.2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
    6 治疗结果
    7 安全性评价
    8 讨论
        8.1 立题依据
        8.1.1 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探讨
        8.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息心率增快的病理机制
        8.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控制的策略
        8.1.4 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机认识
        8.2 立、组方分析
        8.2.1 组方配伍及方义
        8.2.2 中药功效溯源
        8.3 现代药理学研究
        8.4 结果分析
        8.4.1 心率疗效分析
        8.4.2 左室射血分数疗效分析
        8.4.3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息心率控制的研究进展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增快的病理生理机制
    2 静息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归的影响
    3 药物治疗研究
    4 中医药的研究
    5 参考文献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普佑克河北北区市场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技术与溶栓产品对比分析
    2.1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技术对比分析
        2.1.1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技术实施要求
        2.1.2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方案的费用
        2.1.3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普及程度
    2.2 溶栓药物的对比分析
        2.2.1 第一代溶栓药
        2.2.2 第二代溶栓药
        2.2.3 第三代溶栓药
        2.2.4 溶栓药物的对比分析
    2.3 溶栓治疗方案选择分析
    2.4 普佑克溶栓药的优劣势分析
        2.4.1 普佑克溶栓药的优势分析
        2.4.2 普佑克溶栓药的劣势分析
第三章 河北北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市场分析
    3.1 河北北区临床医疗资源分析
    3.2 河北北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况分析
        3.2.1 基本情况介绍
        3.2.2 心肌梗死导致死亡的原因分析
    3.3 治疗方案的分析
第四章 河北北区普佑克市场开发策略设计
    4.1 普佑克北区营销目标确定
        4.1.1 市场细分
        4.1.2 普佑克北区市场细分
    4.2 普佑克的市场定位
        4.2.1 目标市场的选择
        4.2.2 普佑克的市场定位
    4.3 普佑克北区市场开发策略
        4.3.1 面向医生的学术推广
        4.3.2 面向卫生管理部门的宣传
        4.3.3 面向患者医疗知识的教育
        4.3.4 面向大众的医疗知识的普及
        4.3.5 渠道开发策略
第五章 市场开发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5.1 实施方案
    5.2 天士力现有保障
        5.2.1 市场保障
        5.2.2 核心指南推荐
        5.2.3 医疗保险的纳入
        5.2.4 专业化团队
        5.2.5 创新拓展治疗领域
        5.2.6 创新平台互动模式的建立
        5.2.7 创新的传播和宣传模式
        5.2.8 学术基础
    5.3 人力资源保障
    5.4 资金保障
    5.5 规划标准保障
    5.6 社会资源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特征分析、诊疗质量评价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2014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征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
    统计方法
    结果
        1. 风险人群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1.1. 不同性别与年龄
        1.2 城乡患者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构成及特征
        2.1 患者分布
        2.2. 患者特征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症
        3.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症比例
        3.2. 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症比例
        3.3. 不同年龄分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症比例
        3.4.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
        4.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
        4.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方式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死亡
        5.1. 总体情况
        5.2. 合并疾病
        5.3. 不同治疗方式
        5.4. 不同性别与年龄
        5.5. 不同入院科别
        5.6. 不同季节
        5.7.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5.8. 院内死亡原因
        6.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发事件(再住院)
        6.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6.2.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异地就医
        7.1 治疗
        7.2 不同性别与年龄
        7.3 不同季节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质量监测指标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及指标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特征及临床情况
        2. 院内治疗方式对诊疗效果的影响
        3. 院内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及管理情况
        4. 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5. 质量控制指标与诊疗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药物治疗荟萃分析:比伐卢定VS肝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中抗凝治疗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流行病学
        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3. 介入治疗的基本发展过程和策略
        4. 溶栓治疗的地位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医疗质量控制
        1. 国内指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控制的要求
        2. 对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的历史
        3. 急性心梗发病时间的重要性
        4.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5. 治疗部位及路径
    三、辅助治疗策略
        1. 普通肝素
        2.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3. 糖蛋白Ⅱ b/Ⅲa抑制剂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一)2215例冠心病患者辩证分型及症状分布研究
        1.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2.结果
    (二)天香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新生的影响
        1.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1.6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1.7 试验设计
        1.8 治疗方法
        1.9 观察指标
        1.10 统计方法
        2.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天香丹的实验研究
    (一)天香丹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内容与方法
        1.1 药品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剂量设计与分组
        1.5 实验方法
        1.6 测定参数
        1.7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2.结果
    (二)天香丹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ATPase及MVC、MVD的影响
        1.内容与方法
        1.1 药物及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观察指标
        2.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天香丹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
    1.天香丹的组方分析
    2.天香丹处方中药物的现代研究
    3.天香丹是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
    4.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证的表现及成因
    5.冠心病阳微阴弦病机理论对通补开泄法的启示
    6."五脏六腑皆令人胸痹心痛非独心也"是通补开泄法的立论依据
    7.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是通补开泄法的源泉
    8.历代医家通法、补法、开泄法的认识是通补开泄法的基础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胸痹心痛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综述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缺血心肌及心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讲座情况
导师评阅表

四、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管理的研究进展[J]. 孙闽闽,吴娟. 全科护理, 2021(30)
  • [2]小剂量rh-proUK对低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D]. 刘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D]. 周袁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D]. 李润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炙甘草汤加减对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控制的临床研究[D]. 彭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普佑克河北北区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 许玉冰.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特征分析、诊疗质量评价及治疗策略的研究[D]. 王乐陈. 武汉大学, 2017(06)
  • [8]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9]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D]. 安冬青.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9)
  • [10]冠心病患者的康复[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S1)

标签:;  ;  ;  ;  ;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