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脉甘解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

宣脉甘解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

一、玄麦甘桔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论文文献综述)

武华美[1](2021)在《清咽止咳汤合揿针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清咽止咳汤配合揿针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比较分析,探究其治疗方法是否具有临床推广和研究意义。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纳入观察,对照组病人口服苏黄止咳胶囊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组病人用清咽止咳汤合无菌揿针贴刺穴位,均进行两个疗程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主要证候积分(除咽后壁淋巴滤泡积分)、视觉模拟量表积分改善非常明显(p<0.01),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行组间比较,主要证候积分(除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积分)、视觉模拟量表积分改善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咽止咳汤合揿针治疗喉源性咳嗽较苏黄止咳胶囊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更佳,临床效果明显。

闫美超[2](2021)在《加味泻白温胆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味泻白温胆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以加味泻白温胆汤口服,对照组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间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疗程结束3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并记录复发情况。结果:1.经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疗效分析: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儿在主要症状(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及咳痰性质)、次要症状(鼻塞、流涕、鼻痒、鼻后滴流感、清嗓、口渴)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本病症状。4.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方面,两组患儿在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及咳痰性质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及咳痰性质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次症方面,其中鼻塞、流涕、鼻痒、口渴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鼻塞、流涕、鼻痒、口渴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清嗓、鼻后滴流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清嗓、鼻后滴流感症状上两组疗效无差异。5.复发情况分析:治疗组患儿复发2例,对照组患儿复发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1.加味泻白温胆汤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治疗有效,且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2.加味泻白温胆汤在改善患儿主症(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咳痰性质)及次症(鼻塞、流涕、鼻痒、口渴)方面疗效均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3.加味泻白温胆汤在降低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复发率方面要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张艺馨[3](2021)在《抽动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儿童抽动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复发的影响,为临床减少复发提供初步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抽动症专病门诊病例共388例,其中经治疗后控制未复发的病例213例,复发病例175例,出现复发者全部纳入研究,未复发者随机选取17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儿的性别、年龄、胎产情况、出生时健康情况、家族史、情绪、所处环境变化、心理因素、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病程长短、抽动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等各种因素对抽动障碍复发的影响;同时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服药疗程及停药快慢对复发的影响。结果:(1)抽动障碍经治后复发175例,未复发213例,复发率约为45.10%。(2)抽动障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患儿出生时健康状况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发病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胎产情况:异常胎位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如高龄产妇、脐绕颈等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既往病史及过敏史:患儿既往有结膜炎、手术/外伤史、发病前出现呼吸道感染、食物药物过敏情况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如多动、癫痫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家族史:患儿近亲属有抽动障碍、癫痫、精神障碍病史对抽动障碍的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铅及脑电图:患儿血铅、脑电图异常对抽动障碍的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社会心理环境因素:患儿生活中出现情绪刺激、压力/劳累、看电子设备过多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如教养不当、父母吵架、搬家等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服用西药种类:患儿服用硫必利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用其他西药如阿立哌唑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抽动障碍情况:抽动严重程度与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病程长短及抽动不同分类对复发无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复发不良刺激:复发组分析此次复发前出现的不良刺激比例,其中呼吸道感染30例(30%),所占比例最高,其他刺激因素分别为情绪波动12例(20%)>压力、劳累8例(13.3%)>看电子设备过多7例(11.7%)>其他疾病2例(3.3%)>手术后1例(1.7%)。(3)中医药治疗对抽动障碍复发的影响:(1)两种不同服药种类:单纯服用中药汤剂与服用中药汤剂加西药的不同情况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中医证型:首次发病时不同中医证候分型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外风引动证与复发有明显相关性;再次探究患儿复发后,不同中医证候分型对复发的影响,结果与首次发病时相同。(3)服用中药汤剂时长:服药3月内、3月至半年、半年至1年、1年至2年以及2年以上几种不同服药时长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服药时间不足3月者更容易出现复发。(4)中药汤剂减药时长:直接停药、减药时间不足1月、1至2月、2至3月以及3月以上几种不同减药时长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在减药时间不足2月的情况下更容易复发。(5)停服中药汤剂后复发时间:复发组分析此次复发前停服中药不同时间人数,其中停药后3个月至6个月出现复发94例(53.7%),所占比例最高,3年以上出现复发1例(0.6%),所占比例最低。结论:在本次研究中:(1)抽动障碍复发率约为45.10%;(2)患儿母亲孕期异常胎位,患儿出生时健康状况欠佳、呼吸道感染、结膜炎、手术/外伤、食物药物过敏、情绪刺激、压力/劳累、看电子设备过多,是否服用硫必利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与抽动障碍的复发有关;(3)单纯服用中药汤剂与服用中药汤剂加西药与复发有相关性,服用中药的基础上是否加服西药对抽动障碍的复发与否有关;(4)中医证型与抽动障碍复发有相关性,其中外风引动证与复发有明显相关性;(5)服用中药汤剂的时长与复发有相关性,服药时间不足3月及1年至2年与复发有明显相关性,在服药不足3月的情况下更容易复发;(6)中药汤剂减药时长与复发有相关性,减药时间在2月以内及2至3月与复发有明显相关性,在减药时间不足2月的情况下更容易复发。

李盾[4](2021)在《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皮部浅刺法的取效机制,为治疗咽异感症提供临床参考及独特的治疗思路。方法:招募60例患有咽异感症的门诊及大学校园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皮部浅刺法进行治疗,皮部浅刺法选取部位为咽喉部、腹部及下肢部。咽喉部取上至廉泉穴水平,下至天突穴水平的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腹部取以神阙为中心,上至下脘穴水平,下至气海穴水平,左右至前正中线各旁开2寸的任脉、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下肢部取上界至三阴交穴水平、下界至太冲穴水平的足厥阴肝经与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针对上述皮部区域采用单手进针法,快速旋转进针刺入真皮层,施以小幅度(小于90度)高频率(120-160次/min)捻转针刺手法,行针10-20秒后,留针候气30min,各针间距掌握在5-15mm。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取穴参考2016年《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针刺选取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至异物感减轻或消失时出针,再取合谷、内关、天突穴,垂直进针,平补平泻,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单次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为格拉斯哥爱丁堡咽喉症状评价量表(Glasgow-Edinburgh Throat Scale,GETS)、中医症状临床记录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和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组内差异。结果:1.脱落情况:治疗组入组30例,无脱落,完成30例;对照组入组30例,脱落1例,完成29例。2.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ET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同组内GET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的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GET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晕针、断针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仅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因针刺导致的皮下出血现象,在做到及时的对应处理后能够继续治疗,无后遗反应发生;本次研究过程中无因不良事件退出治疗的病例。结论:1.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够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针对咽异感症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临床可行性。2.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中医整体证候,皮部浅刺法在此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皮部浅刺法在此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卫妍[5](2021)在《养阴利咽汤治疗儿童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以“玄麦甘桔颗粒”联合“参梅含片”为对照,观察并评价养阴利咽汤联合“参梅含片”治疗慢喉痹肺肾阴虚证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将收集的60例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及含服“参梅含片”,对照组服用“玄麦甘桔颗粒”及含服“参梅含片”,两组都用药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进行中医症候观察、记录相应指标,并在停药1月后随访慢性咽炎的复发情况,予以记录,最后统一使用SPSS26.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结果提示,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无效0例,有效16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无效2例,有效23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经秩和检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即通过2周治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症状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各症状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经治疗后各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在咽痛及手足心热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在改善咽痛及手足心热的症状上疗效不显,治疗余症状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两组在治疗各症状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咽部次要症状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各症状疗效相当,治疗组在改善咽部不适上优于对照组。(3)体征比较,两组在各体征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1),即两组在改善各体征方面都有显着疗效。治疗1周时,两组在咽部粘膜充血、咽部粘膜干燥及咽部总体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述体征上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时,两组在咽部粘膜充血及咽部体征积分变化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述体征上优于对照组。(4)远期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33.33%,对照组复发率44.44%,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相当。结论:养阴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患儿疗效显着,在改善咽痛、手足心热及咽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苏当妮[6](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文献及导师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和经验,从而总结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1.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选择主题词检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排序方式为“时间”,经严密筛选,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方剂总量为104首。将104首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获得高频单味药、常用药对、核心组合等结果,分析临床医家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2.门诊收集并筛选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选择软件的“数据分析”部分,归纳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遣方规律,探讨其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特色。结果:1.文献方剂研究:(1)中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104首方剂中,共有140味药物,用药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为:辛夷、甘草、桔梗、苍耳子、杏仁、白芷、黄芩、麻黄、薄荷、蝉蜕,以解表药为主,化痰止咳平喘药次之。(2)3~5味的核心药物组合共有16个,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新配伍8个。2.导师经验研究:(1)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UACS方剂160首,共包含13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是2953次。其中前十位的常用药物是:浙贝母、桔梗、旋复花、蝉蜕、白芷、辛夷、僵蚕、苍耳子、黄芩、木蝴蝶。药性排在前三位的药物是:寒、温、平。用药五味排在前三位的是:苦、辛、甘。(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有:浙贝母-桔梗、旋复花-忍冬藤、僵蚕-蝉蜕、牛蒡子-桔梗、白芷-辛夷-苍耳子等。(3)3~5味的核心组合有:桔梗-黄芩-牛蒡子、竹茹-黄芩-玄参-牛蒡子、竹茹-茯苓-旋复花-陈皮、茯苓-旋复花-陈皮-炙甘草等。(4)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出的新配伍有4个。结论:1.小儿UACS的病因多责之于风、痰、热,证型以风痰郁肺多见,位在肺,应分鼻、咽,治疗需定性与定位相结合。在理肺治脾的同时,也要兼顾从肝调治,内外风同治。2.中医治疗UACS以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为主,解表药物取其疏风、利咽、通窍之效;用寒非远寒,西北秋冬之际,亦常见热证,需酌情加用苦寒药。3.旋覆代赭汤、苍耳子散等验方可化裁用于此病的施治。

李金桐[7](2020)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认为背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呼吸科门诊常见疾病,临床以咳嗽及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病情易于反复。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为独到的优势。晏军主任医师擅长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颇佳。目的:通过统计晏军主任医师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有效病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导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传承导师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开拓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晏军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案,将病案基本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的新方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得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证候分布规律,挖掘导师常用的对药、角药及核心药物组合,并结合专家访谈,总结导师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74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101诊次医案。统计结果显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常见症状有咳嗽、咽痒、口干、咽干、痰黏、痰少、痰白、口苦、流清涕、咽部异物感等,证型则以风痰恋肺、风痰郁热最为多见。导师临床常使用温性药和寒性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中苦味药、辛味药和甘味药出现次数最多。药物归经方面,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药物主要归肺经,其次为胃、脾、肝、心、大肠经。本病病位在肺、鼻、咽,与多个脏腑相关,常以正虚为本,由外邪诱发,其病机关键在于气机升降失调,当以理气通窍利咽为基本治疗原则。在具体用药方面,最常用的药物为前胡、炙百部、杏仁、清半夏、牛蒡子、蝉蜕、炙麻黄、茯苓、桔梗、白前、辛夷、紫苏叶、荆芥、炙甘草、薄荷。常用药对有白前-前胡、炙麻黄-杏仁、桔梗-甘草、桔梗-枳壳、牛蒡子-蝉蜕、蝉蜕-僵蚕、香附-紫苏等。其余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花和荆芥-薄荷-钩藤等。结论:晏军主任医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可总结如下: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位在肺、鼻、咽,核心病机在于气机升降失调,故确立理气通窍利咽为基本治疗原则;②晏军主任医师在辨证时注重对主症、兼症的把握,四诊合参的同时尤其注重喉咽部望诊;③风邪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治疗时可从风论治、内外同调;④随着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正虚的程度逐渐加重,治疗过程中需注重顾护阴液和补益脾胃;⑤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需秉承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做到专药专用;⑥治未病、重调摄的理念需贯穿于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全过程中。

王娟[8](2020)在《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给予桔麦感毒颗粒(黄芪9g、射干9g、桔梗9g、麦冬9g)口服,3次/日,对照组采用玄麦甘桔颗粒口服,3次/日,总疗程为21天。分别观察治疗当日、治疗7天后、14天后、21天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局部体征情况,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在咽痒、咽痛、干咳有痰、咽黏膜充血、疲倦乏力、平素易感方面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在咽干、咽黏膜干燥少津、虚烦口渴、自汗盗汗方面两组积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减轻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两组均能减少症状体征总积分,试验组总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3.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例、9例、15例、4例,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依次为:0例、3例、19例、8例,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咽部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毒副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价值。

肖伊[9](2020)在《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单纯中药内服和中药加用咽部刺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了解咽部刺血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以18-60岁的60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的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治法,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1剂,日2次,早晚饭后服。观察组:采用内外合治,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联合咽部刺血疗法;咽部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点刺咽后壁曲张的静脉,增生、融合、隆起的淋巴滤泡,肥厚的咽侧索及肥厚的咽部黏膜,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症状的评定。②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③咽部体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观察一次,记录咽部黏膜充血、咽黏膜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变化。治疗结束,根据症状和咽部黏膜状态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20.0软件包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和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2例,占7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9例,占30%;有效15例,占50%;无效6例,占2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组内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8.728,=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57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0.133,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990,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组间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对比,方差不齐,采用非参Mann-Whitney秩和检验,Z值为-4.756,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对比,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2.540,P=0.0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一般活动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一般活动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9.772,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7.084,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1.760,P=0.08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精神情绪质量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精神情绪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7.091,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8.69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0.709,P=0.48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2)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3)咽部刺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较单纯使用中药疗效更优、起效更快。

程娇[10](2019)在《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34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咽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咽炎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疼痛出血、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及咽部干痒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二、玄麦甘桔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玄麦甘桔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清咽止咳汤合揿针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分组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1.年龄分析
        2.性别分析
        3.病程分析
        4.治疗前两组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二)结果分析
        1.疗效结果
        2.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3.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4.治疗后两组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5.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
讨论
    一、中、西医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
        (一)古代中医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西医对喉源性咳嗽病因的认识
    二、治疗
        (一)古代中医对咳嗽的治疗
        (二)现代中医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
        (三)西医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本研究治疗方法分析
        (一)治疗组治疗方法分析
        1.方药分析
        2.揿针贴刺穴位治疗
        (二)对照组治疗方法分析
        (三)结果分析
        (四)安全性分析
        (五)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2)加味泻白温胆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医家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2 西医对于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与剔除病例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和评估
        2.4 随访及复发情况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4 复发率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立法依据
    3 治法方药
        3.1 分消走泄法
        3.2 加味泻白温胆汤
    4 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5 结果与疗效分析
        5.1 中医证候总疗效分析
        5.2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5.3 复发率比较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3)抽动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案
    4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儿童抽动障碍及其复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4 受试者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疗程与观察时点
    3 疗效观察指标
        3.1 主症评分
        3.2 中医症状积分
        3.3 焦虑状态积分
        3.4 抑郁状态积分
    4 疗效评价
        4.1 主症评分疗效评定
        4.2 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定
        4.3 焦虑状态积分、抑郁状态积分
    5 统计方法
    6 临床观察结果
        6.1 基线情况比较
        6.2 治疗效果
        6.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皮部浅刺法的理论探讨
        1.1 皮部浅刺法的操作
        1.2 皮部理论概述
        1.3 皮部浅刺法的取效机制探讨
        1.4 针刺治疗咽异感症机制探讨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GETS评分
        2.2 中医症状积分
        2.3 HAMA积分、HAMD积分
    3 皮部浅刺法的优势
        3.1 针刺安全性较高
        3.2 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3.3 易于推广使用
    4 本课题不同以往研究之处
    5 课题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咽异感症(梅核气)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养阴利咽汤治疗儿童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儿童慢性咽炎的认识
        1.1 发病因素
        1.2 临床分型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 治疗
        1.5 预后
        1.6 预防
    2. 中医对儿童慢性咽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1 慢性咽炎的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2.2 慢喉痹的病因病机
        2.3 治疗
    3.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用药
        3.2 治疗及服药方法
        3.3 药物来源
    4. 评价方法
        4.1 观测时点
        4.2 疗效指标及评分标准
        4.3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资料
        6.2 基线比较
        6.3 治疗后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6.4 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
        6.5 远期复发率比较
        6.6 安全性评价
    7.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立论依据
        1.1 儿童慢性咽炎的治疗现状
        1.2 慢喉痹肺肾阴虚证的确立
        1.3 肺肾阴虚证的病机分析
    2 立方依据
        2.1 治法
        2.2 组方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症状比较
        3.2 体征比较
        3.3 长远疗效比较
        3.4 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组方研究
    1 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标准
        1.3 数据筛选
        1.4 中药药物名称的规范
    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药物频次及频率统计
        3.2 药物分类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分析
        3.4 新配伍分析
    4 讨论
        4.1 用药频次分析
        4.2 药性结果分析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4.4 核心组合
        4.5 新配伍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药药物名称的规范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药物频次及频率统计
        3.2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分析
        3.4 新配伍分析
    4 讨论
        4.1 用药频次分析
        4.2 药性结果分析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4.4 新配伍
    5 小结
第三部分 文献方剂研究与导师经验的研究结果对比
    1 药物性味
    2 药物归经
    3 药物功效
    4 导师特色用药
        4.1 忍冬藤
        4.2 甘松
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1 概念、流行病学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诊断
        4 治疗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治疗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经验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慢喉痹的认识及证治研究
        1.1 慢喉痹的病名与病因病机认识
        1.2 慢喉痹的证型研究
        1.3 慢喉痹的治疗研究
    2.西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1 慢性咽炎的定义与病因认识
        2.2 慢性咽炎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来源
    3.相关标准制定
    4.研究方法
        4.1 试验设计方法
        4.2 样本含量估算
        4.3 分组及治疗方法
        4.4 观察内容
        4.5 安全性评价标准
        4.6 临床疗效判定
    5.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6.伦理要求
    7.研究结果
        7.1 研究对象的纳入
        7.2 一般病例资料比较
        7.3 疗效分析
    8.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老年人慢喉痹气阴两虚证的认识
        1.1 体质与慢喉痹病证性质的从化
        1.2 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1.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1.2.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2.3 老年人的病理特点
        1.3 慢喉痹的主要症状为咽喉不适
        1.3.1 咽部的生理认识
        1.3.2 咽与脏腑的关系
        1.3.3 气阴两虚致咽部不适
        1.4 老年慢喉痹的中医学发病机理
        1.4.1 正气亏虚是发病内在因素
        1.4.2 邪正交争,虚热上炎,发为喉痹
    2.桔麦感毒颗粒的作用机理探讨与讨论
        2.1 桔麦感毒颗粒的组方依据
        2.2 基础方感毒清治疗慢喉痹理论探讨
        2.2.1 对毒的认识
        2.2.2 气阴两虚生毒
        2.2.3 感毒清治疗慢喉痹药味配伍巧用
        2.3 桔麦感毒颗粒的方解
    3.临床试验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1
综述 慢性咽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2
附件
    附件1:随机数字表
    附件2:临床试验观察表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咽部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 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1 《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疗法的研究
        1.2 《内经》后至清代医家关于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2.1 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2.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3 咽部刺血疗法的文献研究
        3.1 咽部外治法的优势与现状
        3.2 刺血疗法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与发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1 西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特点
        1.2 病因与影响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病理
        1.5 诊断
        1.6 治疗
        1.7 小结
        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治疗慢喉痹概况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病例分组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研究方法
        3.3 样本量
        3.4 入组与治疗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
        3.7 安全性评价
        3.8 患者知情同意
        3.9 质量控制
        3.10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4.3 疗效评分
        4.4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4.5 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
        4.6 复发率比较
        4.7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会厌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咽炎的疗效分析
        5.2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5.3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优越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34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3]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玄麦甘桔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咽止咳汤合揿针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D]. 武华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加味泻白温胆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的临床研究[D]. 闫美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抽动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 张艺馨.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养阴利咽汤治疗儿童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卫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D]. 苏当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D]. 李金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D]. 肖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34例临床观察[J]. 程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3)

标签:;  ;  ;  

宣脉甘解汤治疗咽喉疾病6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