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评估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

矿产资源评估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

一、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士红[1](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裂谷系中段之会理-东川拗拉槽西端,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如何充分利用海量多源地学空间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挖掘内在的、深层次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果是当前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收集、整理四川会理地区多源地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目标类型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系统样本集构建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方法流程,圈定了 5处找矿远景区。研究工作对于创新矿产预测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会理地区拉拉式铜矿勘查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综合“拉拉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航磁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关系,筛选出河口群地层、基性岩体临近度、Cu元素含量、主成份分析第二主分量和航磁△T化极异常5个重要预测变量,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证据权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隐层感知机模型的成矿预测性能对比研究。(2)构建了—套系统、规范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勘探所获取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网格化单元为中心,通过样本扩充,得到1468个矿化窗口样本;与随机获取的同等数量的非矿窗口样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样本数据集。研究表明利用代表性矿床勘探获取的矿体范围构建样本集,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模型也更有针对性,对特定类型的找矿预测工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引入集成学习的思想,结合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Random Samples Integrating CNN,RSI-CNN)成矿预测技术。并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从基本预测要素数据处理、矿化与非矿窗口样本集形成和随机组合,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成矿预测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层面增加了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在模型层面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4)使用最大值和均值基学习器组合策略,依据成矿有利度,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嵩枝坝、落凼—红泥坡、打厂坡西、黎洪、吊井洞等5片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找矿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李涛[2](2019)在《东天山阿齐山一带晚古生代铅锌矿成矿特征及远景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大地构造属准噶尔地块-吐哈地块之觉罗塔格石炭纪裂谷带。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形式以褶皱为主,东段为箱状,西段则呈紧闭型。断裂伴随褶皱生长,后期活动性比较强。构造运动强烈,热液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阿齐山铅锌矿床的发现丰富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对推动该成矿带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阿齐山铅锌矿为是喷流-沉积型并受后期火山热液交代叠加型铅锌矿床,位于研究区中部偏南。受北东向同沉积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主要为钙质粉砂岩及蚀变凝灰岩中或石榴子石矽卡岩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发育同步褶曲变形,向北东-南西两端矿化整体趋于尖灭,矿体厚度、品位变化比较稳定。激电特征呈现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的特征。激电异常呈NE和NW分布,与地表矿体出露区域完全套合。剩余重力异常区与矿化带吻合。物探显示为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密度异常体。研究区1:5万岩屑测量表明,以Zn、Pb等主成矿元素,单元异常规模大,并具有很好的异常强度,同时有浓集中心和多重分带现象,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以Zn、Pb、Cu、Ag为主要成矿元素的综合异常19处。对比分析矿区和整个研究区地质、物探和化探结果,在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密度体与Zn-Pb-Ag元素组合异常,为研究区喷流-沉积型矿床的评价要素组合。通过典型矿床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和各类预测要素信息提取,建立地、物、化等综合信息找矿评价模型,并圈定出找矿远景区7处,其中A级4处,B级1处,C级2处。

杨屹,田江涛,唐毅,陈岳龙,夏冬,刘超,张小军,李涛,李大海[3](2019)在《东天山阿奇山地区定量成矿预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柳潇[4](2019)在《新疆坡北地区镍铜硫化物矿床综合找矿信息分析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新疆坡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镍储备基地,区内先后开展了多轮矿产勘查和成岩成矿规律研究,已发现有坡一超大型、坡十中型、罗东小型、坡东小型、坡三小型镍铜矿及多个镍铜矿点。目前区内已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在成矿模式研究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坡北地区镍铜矿综合找矿模型的研究还是空白,进一步的找矿工作缺少理论指导。本文旨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多源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为指导,从典型矿床、坡北成矿带、新疆北山三个尺度系统总结区内镍铜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归纳找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构建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最后对坡北地区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圈定找矿靶区。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及成果有:(1)坡北及邻区铜镍矿的成矿模式为“深部熔离+就地熔离多期次脉动成矿”,其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岩浆岩。岩浆岩是直接控矿因素,构造通过控岩间接控矿。(2)新疆北山地区镍铜矿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区内晚石炭-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岩浆岩的控制。坡北地区找矿岩体条件为具有成矿潜力的超镁铁岩产出处,也即在找铜镍矿之前先要找到成矿超镁铁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镍铜矿的矿化类型受岩浆成分控制,辉橄岩成矿最好;(2)矿体空间分布受岩浆通道控制,即矿体多产于赋矿超镁铁岩底部;(3)成矿时间受岩浆活动阶段控制,即赋矿岩相为岩浆活动最晚旋回最晚期的超镁铁岩;(4)岩浆活动的物理化学条件控制成矿,适量的地壳混染有利于成矿,成矿规模最大的坡一超镁铁岩的混染程度小于坡北杂岩体的橄榄辉长岩,大于罗东的橄榄辉长岩;(5)岩浆活动控制着成矿物质迁移分配,主要表现为岩浆中橄榄石、辉石的分离结晶导致硫饱和,同时硫化物熔离导致剩余岩浆和早期结晶橄榄石中的Ni富集到硫化物中成矿。(3)坡北地区找矿构造条件为有二级断裂产出处,具体为矿床、矿点与二级断裂的距离<10km。构造控矿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构造控制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也即红柳河-依格孜塔格一级断裂是母岩浆上侵通道,白地洼-淤泥河二级断裂是派生岩浆的上侵通道,也是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房位于一级断裂和二级断裂的交汇处。(4)坡北地区找矿地质条件中大地构造区位条件优越。地壳深部结构反演显示,新疆北山裂谷在岩石圈地幔可导通至塔里木盆地,结合区内镁铁-超镁铁岩、暗色岩墙的岩浆源区偏向于塔里木地幔源区,显示塔里木地幔柱为区内铜镍矿母岩浆源区提供了物质和能量。(5)研究区预查阶段应以找成矿超镁铁岩为主,普查阶段以找镍铜矿体为主。相应的找镍铜矿体的地质找矿标志中直接标志有:(1)地表标志:孔雀石化、镍华或铁帽;(2)矿石类型:浸染状矿石,贯入式硫化物矿体;(3)矿物学标志:镍黄铁矿。地质找矿标志中间接标志有:(1)辉橄岩、橄榄岩发育;(2)特殊地形:杂岩体内负地形盆地;(3)地表标志:伊丁石化;(4)蚀变标志:蛇纹石化。同时,汇总坡北地区成矿岩体的判别标志:(1)成岩时期:晚石炭世-二叠纪;(2)岩体分布:与二级断裂的距离<10km;(3)侵入序次晚:较少被岩脉穿插,环形构造的边部;(4)母岩浆成分:母岩浆为高温高MgO的拉斑玄武岩;(5)岩浆混染程度为<5%;(6)岩浆硫饱和,橄榄石中Ni亏损;(7)矿物学标志:磁黄铁矿,含水矿物出现;(8)矿物化学标志:橄榄石Fo>80。(6)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为高磁异常、低重力异常、低电阻率异常,用以指示超镁铁岩。在成矿远景区预测中以找超镁铁岩主,在矿区勘探中以解析赋矿超镁铁岩的深部结构为主。物探的。(7)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成矿元素Ni主要和Co、Cu、S、Se、Te、Bi、Fe伴生,原生晕表现为Te→Fe、Co、Cu、Ni、S、Bi→Se,其中最重要的前缘晕元素为Se,Se在地表有次生富集;Ni与Mg正相关,与Ti、Ca反相关则是受造岩矿物的组合控制;Ni与Ni/Co呈正相关性,可用Ni/Co的高值区指示高镍矿体;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反映次生晕,可圈定成矿超镁铁岩发育的区域。(8)遥感找矿标志为遥感矿石含量反演信息,表现为高Si-指数、低高岭土矿物含量和低碳酸盐矿物含量对应于镁铁-超镁铁杂岩,杂岩体内铁染蚀变矿物含量高值区对应于超镁铁岩。(9)构建了坡北地区铜镍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综合找矿模型。并在综合找矿模型的指导下,结合数据驱动有价值变量筛选预测模型Elastic Net-Fuzzy WofE对坡北预测区进行成矿远景区定量预测,圈定2个A级靶区,1个B级靶区,2个C级靶区,为区内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0)此外,橄榄石的Fo-Ni演化图解显示坡一主成矿期前母岩浆中有高Ni熔体的加入,这是坡一成矿规模相对大的关键。

侯珺[5](2019)在《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对车用电机控制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同步电机相比,异步电机(IM)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更环保的优点。矢量控制是控制异步电机的主流方法,实现矢量控制算法的核心是要获取电机的转速信息。但安装速度传感器成本较高且获取转速的可靠性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围绕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并针对转速辨识环节做深入分析。首先运用电机学原理,探究等效电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转换原理,简化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深入了解了以转子磁场定向为基础,实现磁链与电磁转矩完全解耦的矢量控制方式。为研究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和无速度传感器中的转速辨识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建立了采用经典MRAS(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转速辨识系统。以异步电机的电压-电流模型为参考模型,以电流-转速模型为可调模型,将转速设置为可调变量,运用Popov(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建立了经典MRAS的自适应律。但研究发现:经典MRAS转速辨识系统中存在的纯积分环节会影响其转速辨识能力,进一步影响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调速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型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新型MRAS转速辨识系统。该系统创新地使用了定、转子坐标系相位差作为可调变量,在可调模型中引入定、转子坐标系下矢量转换。该系统采用迭代搜索的优化机制,将转子可能的位置进行离散化处理,寻找令代价函数值最小的最佳转子位置。并通过优化机制实现在线更新,用最佳转子位置变化量进行电机转速运算,以有限次数据采集计算转速,改善了经典MRAS系统的转速辨识能力。最后本文将改进后的MRAS转速辨识系统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合,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PC-MRAS转速辨识系统的速度辨识能力优于传统MRAS转速辨识系统,基于该转速辨识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调速性能更稳定可靠。该方案确实有效可行,具有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的价值和潜能。

李永平[6](2018)在《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储量较大且开采历史悠久,是一座由矿产资源开采而建立起来的矿业城市。矿产资源开发给攀枝花市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诸如矿山地质灾害的频发以及土地的压占和破损等,阻碍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因此,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不仅是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国土部门开展矿山管理提供科学支撑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收集攀枝花市基础地质地理数据、2017年Pleiades-1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攀枝花市采矿权、探矿权矢量数据和30m×30m的攀枝花市DEM数据的基础上。基于ENVI5.1软件平台,对Pleiades-1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灾害和土地压占及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解译标志,据此运用室内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攀枝花市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在详细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200m×200m的评价单元格网,构建了由坡度、距断层的距离、距河流水系的距离、地层岩性、降雨量、植被覆盖度、距公路的距离、开发占地、开采规模和开采方式10个指标因子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证据权重模型对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开展了评价研究,得到了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并对评价分区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可将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三个区,分别是质量好区、质量中等区、质量差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好区和质量中等区主要分布于盐边县的红坭煤矿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分布在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宝顶煤矿矿区、东区的朱家包包铁矿矿区、盐边县的红格铁矿矿区、米易县的白马铁矿和花岗岩矿矿区。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结果与野外实地调查情况较为吻合,为指导攀枝花市开展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李向文,白令安,王可勇,周金波,庞龙,张飞[7](2017)在《上黑龙江成矿带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找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和GIS技术在矿产预测和评价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上黑龙江成矿带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近年来区内已发现多个金矿床,找矿潜力较大。在收集和综合解译物化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内金矿床(点)分布和主要矿床地质特征,分别提取地层、构造、化探、重力、航磁、遥感等成矿有利信息,并利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找矿远景做出预测。通过预测共圈出17个金矿成矿远景区,为上黑龙江成矿带进一步找矿勘查部署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卓,李向文,周传芳,刚绪军,张胜江,卢彦达[8](2016)在《大兴安岭开库康—依西肯地区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预测与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找矿难度不断增加,矿产预测评价逐渐向利用综合成矿信息和GIS技术的方向发展。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是众多矿产预测评价软件中的一种,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库康—依西肯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区内已发现多个金矿床,成矿潜力较大。在充分收集和解译开库康—依西肯地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内矿点分布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提取地层、构造、化探异常、重力、航磁、遥感等成矿有利信息,利用MRAS中的证据权重法,对开库康—依西肯地区金矿找矿远景进行预测,共圈出6个成矿远景区,并对远景区进行了初步评价。

俎波[9](2016)在《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文中研究表明西天山“亚洲金腰带”以中天山及其南北缘为核心发育了众多大型-超大型造山型金矿床,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优越的找矿前景。本文在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超大型金矿床、中国新疆泥牙子铁克协和阿腊斯托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成矿规律,探讨矿成矿机制和勘查准则,并针对新疆那拉提金矿集区开展金矿资源定量预测。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金矿床形成于晚石炭-早二叠世(316293 Ma)由俯冲向碰撞造山转换或碰撞造山作用时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经过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沿着大规模深切地壳的脆韧性断裂系统发生底侵,形成钛铁矿型Andagul钙碱性花岗闪长岩。来自花岗闪长岩岩浆的流体和成矿物质,在北东向断裂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一系列席状石英脉及其两侧蚀变矿化;(2)中国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泥牙子铁克协和阿腊斯托金矿床分别形成于志留纪-早泥盆世(429404 Ma)和石炭纪(353335 Ma)南天山洋向中天山下俯冲背景下;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来自混合岩浆的成矿流体和多种来源的成矿物质在那拉提北缘断裂带次级断裂的控制下形成透镜状、条带状矿体;(3)“亚洲金腰带”内造山型金矿床在早古生代、早石炭世洋-陆俯冲增生和晚石炭-早二叠世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以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中温热液蚀变组合和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银金矿为主的金属矿物组成为特征,硫主要来自于岩体而金属元素则具有多源性。古老地壳中金的预富集,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变形变质活化和伴随造山活动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流体叠加三个过程可能是形成“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床的关键控制;(4)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是“亚洲金腰带”向中国西天山延伸的构造位置。本文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矿床地质特征,建立造山型金矿预测模型,并利用地物化遥矿等综合信息,圈定了13个预测区,定量预测总资源量779394千克,其中查明资源量91323千克,预测资源量688071千克。

李向文[10](2015)在《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黑龙江成矿带位于黑龙江省最北端,为大兴安岭成矿省内的一个Ⅲ级成矿带,其构造单元对应于上黑龙江盆地或漠河盆地。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蒙古-鄂霍茨褶皱带的东南侧,额尔古纳微板块的东北部,东邻俄罗斯境内布烈雅微板块,南部与大兴安岭北段德尔布干Ⅲ成矿带相连,西部、北部与西伯利亚板块相邻,处于中国东北拼贴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带内。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基底形成、古亚洲洋形成与演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滨太平洋板块俯冲等阶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晋宁期深成侵入岩体以及燕山期火成岩。区内褶皱、韧脆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向韧脆性构造为主,兼有NE向、NW向以及NS向断裂构造。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区内金矿资源丰富,先后发现了砂宝斯、虎拉林、宝兴沟、十五里桥等岩金矿床和星罗密布的砂金矿,显示较好的金矿床找矿潜力。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因类型均属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热液型矿床。按成矿温度及容矿围岩进一步划分三类:1)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产于与岩体密切相关的隐爆角砾岩带内,典型矿床为虎拉林金矿床;2)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该类型在成矿带内广泛发育,产于区域变质作用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次级构造内,典型矿床有砂宝斯、宝兴沟等金矿床;3)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产于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相关的断裂构造中,典型矿床为十五里桥金矿床。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中流体包裹类型发育有含子晶三相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含CO2、CH4及较高N2的NaCl-H2O岩浆热液;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320380℃之间,最高者大于590℃。流体“沸腾”和流体混合是主要的成矿机制。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的流体包裹体均发育含CO2、富CO2或纯CO2的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CO2-N2-CH4-H2O的流体体系;均一温度峰值集中220320℃之间,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期有大气降水和地层水混入,成矿机制为流体相分离。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流体包裹体以发育有富气相包裹体为特征,成矿流体为简单的NaCl-H2O的流体,区别于其它类型矿床;均一温度峰值成矿早期气爆阶段介于320400℃,成矿期峰值介于240280℃;早期岩浆入侵发生气爆,成矿期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水,成矿机制为流体混合。上黑龙江盆地演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兴华渡口岩群等前中生代地层为金矿化富集的原始物源层,中生代陆源碎屑岩为金矿化富集的主要矿源层和赋矿围岩,漠河推覆构造及其次级构造为成矿提供容矿空间,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为金矿化富集提供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地层含矿性、构造及岩浆专属性分析表明,上黑龙江成矿带主攻矿种为Au,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碎屑岩和下白垩统甘河组火山岩,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为区内重要的容矿、控矿构造,金矿化与区内早白垩世浅成侵入(斑)体具有密切的成生关系。上黑龙江成矿带自西向东浅成侵入体成岩时代总体表现为逐渐趋于年轻,由141Ma变化至112Ma左右,相差约30Ma,对应其成矿年龄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上黑龙江成矿带的矿床具有北东向与北西向展布的特征,矿床多产于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可进一步划分为虎拉林-东马扎尔、老沟—依西肯、长缨、二十一站-宝兴沟、富拉罕5个Ⅳ级成矿亚带。剥蚀程度分析表明,研究区由中部向两侧剥蚀程度逐渐增大,按岩性划分剥蚀程度由大至小分别为老变质岩-沉积碎屑岩-侵入岩-火山岩。物化探与金矿化关系研究表明,上黑龙江成矿带金及多金属矿化多产于重力正负场交替场转换部位或陡变梯度带上;磁异常表现为背景为中低缓的正磁场、正负磁场梯度带是找寻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有利部位;化探Au异常可作为研究区内金矿找矿直接标志,As、Sb、Ag等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本区金矿床找矿模型。通过GIS的多元成矿信息分析,矿床的产出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受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两者交汇部位含矿性较好;地层熵较高有利于成矿;遥感解译出的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兴华渡口岩群与其它地层相比,为有利成矿地层,可能为区内主要的原始矿源层。利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之证据权重法最终圈定A级成矿预测远景区5处,B级成矿预测远景区8处,C级成矿预测远景区4处。

二、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1.2.2 机器学习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
3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3.1 矿床地质特征
        3.1.1 矿床规模
        3.1.2 赋矿层位与岩性
        3.1.3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3.1.4 基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意义
        3.1.5 矿体与矿石特征
    3.2 矿床成因与控矿要素分析
4 综合数据处理及异常分析
    4.1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提取
        4.1.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4.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3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4.1.4 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4.2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及提取
        4.2.1 地球物理方法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
        4.2.2 岩(矿)石磁性特征
        4.2.3 航磁异常处理
        4.2.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4.3 小结
5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5.1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5.2 ROC曲线
    5.3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5.4 小结
6 经典算法综合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6.1 训练样本
    6.2 预测变量
    6.3 证据权方法
        6.3.1 证据权方法原理
        6.3.2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6.4 多层感知机
        6.4.1 多层感知机原理
        6.4.2 多层感知机建模
        6.4.3 多层感知机成矿潜力制图
    6.5 支持向量机
        6.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6.5.2 支持向量机建模
        6.5.3 支持向量机成矿潜力制图
    6.6 随机森林
        6.6.1 随机森林原理
        6.6.2 随机森林建模
        6.6.3 预测变量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6.6.4 随机森林成矿潜力制图
    6.7 模型性能评价
    6.8 成矿潜力分析
    6.9 小结
7 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
    7.1 深度学习发展历程
    7.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7.3 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7.4 数据
        7.4.1 预测变量
        7.4.2 样本扩充
        7.4.3 集成学习模型
    7.5 结果与讨论
        7.5.1 训练单元选择的有效性
        7.5.2 性能评价
        7.5.3 模型集成
        7.5.4 成矿潜力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主要成果
        8.1.2 创新点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2)东天山阿齐山一带晚古生代铅锌矿成矿特征及远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交通地理位置
    1.3 选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找矿预测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新疆铅锌矿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地质工作程度
        1.3.4 存在问题
    1.4 主要工作量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卡瓦布拉克-星星峡构造带
        2.1.2 觉罗塔格构造带
    2.2 区域构造
        2.2.1 康古尔塔格深断裂构造
        2.2.2 阿奇克库都克断裂构造
    2.3 侵入岩
    2.4 火山岩
    2.5 变质岩
        2.5.1 区域变质岩
        2.5.2 接触变质岩
        2.5.3 动力变质岩
    2.6 区域矿产
        2.6.1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2.6.2 岩浆热液型铁矿
        2.6.3 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2.6.4 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2.6.5 矽卡岩型银铅锌铜矿
        2.6.6 花岗岩石材矿
    2.7 区域地球物理
        2.7.1 区域航磁特征
        2.7.2 区域重力特征
    2.8 区域地球化学
        2.8.1 元素背景分布特征
        2.8.2 元素分布特征
3.阿齐山铅锌矿床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侵入岩
        3.1.4 变质岩
        3.1.5 物探特征
        3.1.6 化探特征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结构构造
        3.3.2 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特征
        3.3.3 成矿期次、成矿阶段、矿物共生组合及生成顺序
        3.3.4 矿石类型
        3.3.5 蚀变特征
    3.4 矿床成因分析
    3.5 找矿标志
4.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4.1 矿产预测思路及预测方法选择
    4.2 信息提取与找矿模型建立
        4.2.1 综合信息提取
        4.2.2 铅锌矿找矿模型建立
    4.3 远景区圈定
        4.3.1 远景区圈定方法及原则
        4.3.2 圈定找矿靶区的边界条件
        4.3.3 找矿靶区圈定结果
    4.4 靶区优选
        4.4.1 靶区优选方法选择
        4.4.2 预测要素及要素组合的数字化
    4.5 资源量估算
        4.5.1 方法简介
        4.5.2 资源量估算
    4.6 预测区找矿前景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东天山阿奇山地区定量成矿预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阿奇山铅锌矿地质特征
    1.3 铅锌矿找矿模型建立
2 成矿靶区优选及预测
    2.1 成矿靶区预测方法
    2.2 成矿预测区资源量定量估算
        2.2.1 体积法计算公式及意义
        2.2.2 预测区资源量估算
3 找矿远景区结论

(4)新疆坡北地区镍铜硫化物矿床综合找矿信息分析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三、获奖、专利情况
    四、研究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成矿预测研究及镍铜硫化物矿床勘查现状
        1.2.4 新疆哈密北山地区地质工作现状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寒武纪地层
        2.1.2 下古生界
        2.1.3 上古生界
        2.1.4 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火山岩
        2.3.2 侵入岩
        2.3.3 大规模暗色岩脉
    2.4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2.4.1 区域重力特征
        2.4.2 区域航磁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坡北典型镍铜硫化物矿床特征
    3.1 坡一、坡十镍铜硫化物矿床
        3.1.1 坡一镍铜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3.1.2 坡十镍铜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3.1.3 坡一坡十矿床地球物理特征
        3.1.4 坡一镍铜矿地球化学特征
    3.2 红石山镍铜硫化物矿床
        3.2.1 矿区地质特征
        3.2.2 矿体地质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矿区蚀变及风化特征
        3.2.5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
        3.2.6 红石山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3.2.7 红石山镍铜矿地球化学特征
    3.3 新疆北山镍铜矿成岩成矿特征分析
        3.3.1 赋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2 赋矿岩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3.3 赋矿岩体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3.3.4 矿体的结晶温度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坡北成矿带综合找矿信息分析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分析
        4.1.1 区域重力分解与地质分析
        4.1.2 区域航磁分解与地质分析
        4.1.3 重磁反演结果佐证
    4.2 新疆北山镍铜矿岩浆侵位通道分析
        4.2.1 罗东-坡北杂岩带深部岩浆通道分析
        4.2.2 红镍山-红石山岩带岩浆通道分析
        4.2.3 新疆北山岩浆通道对镍铜成矿作用的控制
    4.3 坡北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4.4 坡北成矿带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成矿条件解译
        4.4.1 坡北地区重力特征
        4.4.2 坡北地区航磁特征
    4.5 坡北成矿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4.5.1 元素共生组合规律分析
        4.5.2 单元素异常
        4.5.3 组合异常
    4.6 坡北成矿带遥感地质信息分析
        4.6.1 遥感数据
        4.6.2 遥感线环构造解译
        4.6.3 遥感矿物含量提取
    4.7 小结
第五章 坡北地区镍铜矿成矿预测
    5.1 镍铜矿的控矿因素
        5.1.1 构造控矿
        5.1.2 岩浆岩控矿
    5.2 坡北地区成矿远景区预测
        5.2.1 坡北成矿带区域综合找矿模型
        5.2.2 成矿远景区预测
    5.3 坡北铜镍矿矿区深部成矿预测
        5.3.1 坡北镍铜矿矿区综合找矿模型
        5.3.2 坡北镍铜矿矿区深部预测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1
附图2

(5)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现状
    1.3 转速辨识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2.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1.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1.2 两相静止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2.1.3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2.2 磁场定向原理
    2.3 直接磁场定向控制与间接磁场定向控制
        2.3.1 直接磁场定向控制
        2.3.2 间接磁场定向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典MRAS无速度传感器转速辨识系统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
    3.2 参考模型
    3.3 可调模型
    3.4 自适应律
    3.5 MRAS转速辨识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的MRAS无速度传感器转速辨识系统
    4.1 改进的MRAS转速辨识系统
        4.1.1 模型预测控制法
        4.1.2 MPC-MRAS转速辨识系统
    4.2 改进的参考模型
    4.3 改进的可调模型
    4.4 改进的MRAS自适应律
        4.4.1 相位角优选
        4.4.2 转子转速计算
        4.4.3 MPC-MRAS自适应律的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仿真模型搭建
        5.1.1 MATLAB/Simulink建模
        5.1.2 磁场定向仿真模型
        5.1.3 Clark变换模型
        5.1.4 转速调节模型
        5.1.5 2s-2r变换模型
        5.1.6 改进MRAS转速辨识仿真模型
    5.2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5.2.1 系统启动性能分析
        5.2.2 系统稳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环境特征
    2.1 地理位置
    2.2 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水文
        2.2.3 植被生态
    2.3 地质环境特征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矿产资源及矿业开发
第三章 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调查
    3.1 数据源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1 正射校正
        3.2.2 图像配准
        3.2.3 图像融合
        3.2.4 图像镶嵌
        3.2.5 图像裁剪
    3.3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3.3.1 尺度和空间对解译标志的影响
        3.3.2 研究区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3.4 遥感调查结果分析
    3.5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5.1 压占与损毁土地
        3.5.2 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4.1 证据权重模型
    4.2 证据权重原理
        4.2.1 先验概率
        4.2.2 权重
        4.2.3 条件独立性检验及优选
        4.2.4 后验概率
    4.3 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4.3.1 评价单元格网的划分
        4.3.2 训练样点选取
        4.3.3 证据层选取
        4.3.4 数据处理及计算
    4.4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4.4.1 评价结果图
        4.4.2 评价结果分析
        4.4.3 建议及保护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上黑龙江成矿带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3 成矿信息提取
    3.1 地层
        3.1.1 含矿地层单元
        3.1.2 地层组合熵
    3.2 构造
    3.3 岩浆岩
    3.4 物探
    3.5 化探
    3.6 遥感
4 证据权重法区域成矿预测
    4.1 证据因子的选择
    4.2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5 结论

(8)大兴安岭开库康—依西肯地区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证据权重法
2研究区权重评价因子优选
    2.1研究区概况
        2.1.1区域地质背景
        2.1.2典型矿床特征
    2.2基于描述性矿床模型的权重评价因子
        2.2.1地质化探信息
        2.2.2物探遥感信息
3证据权重评价及结果分析
    3.1证据权因子综合评价
    3.2要素独立性检验
    3.3结果分析与评价
4结论

(9)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金矿资源形势及发展战略
        1.1.2 ―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造山型金矿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2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3 西天山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4 Unkurtash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5 泥牙子铁克协金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6 阿腊斯托金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第2章 “亚洲金腰带”成矿地质背景
    2.1 基本构造格架
        2.1.1 北天山
        2.1.2 中天山
        2.1.3 南天山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前寒武纪古陆形成
        2.2.2 古生代洋-陆俯冲
        2.2.3 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
        2.2.4 中新生代陆内成盆
    2.3 ―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床
第3章 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金矿床
    3.1 Kassan区域地质背景
    3.2 Unkurtash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区岩体侵入体地质特征和岩相学
        3.2.2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3.2.3 金赋存状态
    3.3 成矿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3.3.1 Andagul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3.3.2 Andagul岩体锆石稀土与Hf同位素组成
        3.3.3 主微量元素组成
        3.3.4 Sr-Nd-Pb同位素组成
    3.4 成矿年代学和成矿物质来源
        3.4.1 载金黄铁矿Re-Os同位素
        3.4.2 辉钼矿Re-Os同位素
        3.4.3 S同位素组成
        3.4.4 Pb同位素组成
    3.5 Unkurtash金矿床金成矿作用
        3.5.1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时代
        3.5.2 岩浆岩氧逸度特征
        3.5.3 岩浆来源及岩石成因
        3.5.4 S-Pb-Os同位素示踪
        3.5.5 Unkurtash金矿床成矿过程
第4章 新疆泥牙子铁克协金矿床
    4.1 区域地质特征
    4.2 矿床地质特征
        4.2.1 地层
        4.2.2 岩浆岩
        4.2.3 断裂
        4.2.4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4.2.5 金属矿物组成与金赋存状态
    4.3 成岩时代及岩浆演化
        4.3.1 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时代
        4.3.2 二长花岗岩锆石稀土元素
        4.3.3 二长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组成
        4.3.4 二长花岗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4.4 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
        4.4.1 黄铁矿Re-Os测年
        4.4.2 S同位素组成
        4.4.3 Pb同位素组成
    4.5 泥牙子铁克协金成矿作用
        4.5.1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时代
        4.5.2 二长花岗岩氧逸度
        4.5.3 二长花岗岩岩浆成因
        4.5.4 S-Pb同位素示踪
        4.5.5 成岩成矿过程
第5章 新疆阿腊斯托金矿床
    5.1 区域地质特征
        5.1.1 区域地层
        5.1.2 区域岩浆岩
        5.1.3 区域构造
    5.2 矿床地质特征
        5.2.1 矿区侵入体及岩相学特征
        5.2.2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5.2.3 金赋存状态
    5.3 成岩时代及岩浆演化
        5.3.1 锆石U-Pb年代学
        5.3.2 锆石稀土元素与Hf同位素组成
        5.3.3 主微量元素组成
        5.3.4 Sr-Nd-Pb同位素组成
    5.4 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
        5.4.1 黄铁矿Re-Os测年
        5.4.2 S同位素组成
        5.4.3 Pb同位素组成
    5.5 矿床成因类型
        5.5.1 成岩成矿时代
        5.5.2 闪长玢岩岩石成因
        5.5.3 S-Pb-Os同位素示踪
        5.5.4 金成矿作用分析
第6章 “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
    6.1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成矿规律
    6.2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成矿机制
    6.3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勘查准则
    6.4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找矿前景
第7章 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成矿潜力预测
    7.1 卡特巴阿苏大型Au矿床主要特征
        7.1.1 矿床地质特征
        7.1.2 矿体特征
        7.1.3 成矿时代及流体、物质来源
        7.1.4 金成矿关键控制
    7.2 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区域预测模型建立
    7.3 预测区圈定
        7.3.1 综合地质体单元法圈定预测区
        7.3.2 综合地质信息模式类比法圈定预测区
    7.4 预测要素变量的购置与选择
        7.4.1 预测要素及要素组合的数字化、定量化
        7.4.2 变量优选研究
    7.5 预测区优选
        7.5.1 特征分析法在靶区优选中应用
        7.5.2 特征分析法定量预测
    7.6 资源量定量估算
    7.7 预测成果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实验方法
个人简介

(10)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实物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元古界
        2.1.2 古生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侵入岩
        2.2.1 晋宁期
        2.2.2 燕山期
    2.3 区域构造
        2.3.1 区域构造格架
        2.3.2 主要构造特征
        2.3.3 构造单元划分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1 区域重力特征
        2.4.2 区域航磁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5.1 元素统计特征
        2.5.2 聚类分析
    2.6 区域矿产
    2.7 上黑龙江盆地的演化
        2.7.1 大陆基底形成阶段
        2.7.2 古亚洲洋陆缘增生演化阶段
        2.7.3 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第3章 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
        3.1.1 矿区地质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矿石特征
        3.1.5 围岩蚀变
        3.1.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2 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
        3.2.1 砂宝斯金矿床
        3.2.2 三十二站金矿床
        3.2.3 八里房金矿床
        3.2.4 宝兴沟金矿床
    3.3 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3.3.1 矿区地质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成矿阶段
    3.4 小结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
        4.1.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来源
        4.1.2 成矿物质来源
        4.1.3 成矿时代
        4.1.4 矿床成因
    4.2 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
        4.2.1 砂宝斯金矿床
        4.2.2 三十二站金矿床
        4.2.3 八里房金矿床
        4.2.4 宝兴沟金矿床
    4.3 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4.3.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4.3.2 成矿物质来源
        4.3.3 岩浆结晶及成矿时代
        4.3.4 成矿构造环境
        4.3.5 矿床成因
    4.4 小结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5.1 成矿地质条件
        5.1.1 地层与成矿
        5.1.2 构造与成矿
        5.1.3 岩浆活动与成矿
    5.2 区域成矿规律
        5.2.1 盆地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5.2.2 成矿时代及其演化规律
        5.2.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区域成矿预测
    6.1 物化探异常特征
        6.1.1 物探异常
        6.1.2 化探异常
    6.2 基于 GIS 的多元成矿信息提取
        6.2.1 地层成矿信息提取
        6.2.2 构造成矿信息提取
        6.2.3 岩浆岩成矿信息提取
        6.2.4 地球物理成矿信息提取
        6.2.5 地球化学异常成矿信息提取
        6.2.6 遥感异常成矿信息提取
    6.3 证据权重法找矿靶区圈定与评价
        6.3.1 证据权重法及软件介绍
        6.3.2 证据权重法靶区预测与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D]. 张士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2]东天山阿齐山一带晚古生代铅锌矿成矿特征及远景评价[D]. 李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东天山阿奇山地区定量成矿预测探讨[J]. 杨屹,田江涛,唐毅,陈岳龙,夏冬,刘超,张小军,李涛,李大海. 新疆地质, 2019(03)
  • [4]新疆坡北地区镍铜硫化物矿床综合找矿信息分析与成矿预测[D]. 柳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5]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 侯珺. 吉林大学, 2019(11)
  • [6]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D]. 李永平. 云南大学, 2018(01)
  • [7]上黑龙江成矿带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J]. 李向文,白令安,王可勇,周金波,庞龙,张飞. 黄金, 2017(03)
  • [8]大兴安岭开库康—依西肯地区基于证据权重法的金矿预测与评价[J]. 陈卓,李向文,周传芳,刚绪军,张胜江,卢彦达. 黄金, 2016(07)
  • [9]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D]. 俎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10]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D]. 李向文.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矿产资源评估系统(MRAS)的一些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