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断裂带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赣江断裂带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一、赣江断裂带的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成林[1](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崔腾发,陈小斌,邓琰[2](2020)在《郯庐断裂带南段大地电磁主轴方位统计分析及其意义》文中提出本文利用多测点-多频点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统计分析了三条横跨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大地电磁剖面上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从电性主轴的角度描绘了大别郯庐构造区不同构造的特征及构造间的几何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在断裂带浅部的电性主轴方位及二维有效因子中有明显的显示,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未影响断裂深部介质;扬子板块及大别块体东南部地区浅部和深部的主轴方位明显不一致,表明浅部和深部之间存在结构不整合,主轴方位表明不同深度的介质受不同方向构造力的作用;大别造山带南部及以南地区深部介质中EW向电性主轴可能是板块汇聚时期扬子板块深部韧性层受NS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郯庐断裂带以东地区深部韧性层中NWW向的电性主轴则是扬子板块沿郯庐带向NNE方向运动形成的;北大别块体深浅一致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符合中生代穹隆抬升、增厚的演化过程.对该地区电性主轴的统计结果为认识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及地下介质的运动极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认识大别郯庐构造区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崔腾发[3](2019)在《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文中指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中生代开始汇聚碰撞,在汇聚的过程中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由秦岭、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组成的中央造山带。伴随着造山作用的还有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左旋走滑的郯庐断裂带将大别与苏鲁造山带错开。在造山运动及郯庐断裂带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及张八岭隆起的形成等现象。造山运动后的伸展运动及岩浆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形成之初的结构和成分。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别造山带北缘的霍山地震区,目前对研究区内的深部孕震环境的研究较少。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深部结构在认识和还原郯庐大别构造区演化过程的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地球物理深部结构中大多数多为剖面式资料,无法全方位立体地了解郯庐-大别构造区的深部三维结构,仅有不多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其分辨率有限。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成本低、不受高阻屏蔽、对深部流体及热物质比较敏感,其中三维反演可以获得三维立体电性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本论文应用大地电磁方法获得郯庐-大别构造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基于电性结构对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形成及演化过程以及深部孕震环境进行研究。在郯庐-大别构造区内搜集已有测点894个,新采集测点159个。由这1053个测点组成了大地电磁数据集。从数据集中提取三条剖面以研究电性主轴从大别造山带至郯庐断裂带随频率和测点的分布特征;提取覆盖大别造山带北缘地震区的密集台站以研究地震区的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对数据集抽稀后获得覆盖整个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均匀面状分布的大地电磁台阵,以研究郯庐-大别构造区的三维电性结构。首先利用多测点-多频点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统计分析了三条横跨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大地电磁剖面上的电性主轴的分布特征,从电性主轴的角度描绘了郯庐-大别构造区不同构造的特征及构造间的几何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在断裂带浅部的电性主轴方位及二维有效因子中有明显的显示,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未延伸至深部;扬子板块浅部和深部的主轴方位明显不一致,表明浅部和深部之间存在结构不整合,主轴方位表明不同深度的介质受不同方向构造力的作用;北大别块体深浅一致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符合中生代穹隆抬升、增厚的演化过程;大别造山带南部及以南地区深部介质中EW向电性主轴可能是板块汇聚时期扬子板块深部韧性层受NS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郯庐断裂带以东地区深部韧性层中NWW向的电性主轴则是扬子板块沿郯庐带向NNE方向运动形成的。对该地区电性主轴的统计结果为认识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及地下介质的运动极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认识大别郯庐构造区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其次在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集中的霍山地震区,通过对83个大地电磁测点组成的大地电磁阵列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了地震区深部精细三维电性结构。在这次带地形的反演中使用了多重网格法、印模迭代重构法和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电性结构显示,北大别、北淮阳区的中上地壳为电阻率1000欧米以上的高阻区,中下地壳为电阻率数十欧米的相对低阻区;六安盆地电阻率整体较低,中地壳存在显着的电阻率为几欧姆米的壳内高导层。北西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分隔了北大别高阻层和北淮阳高阻层,在浅部向NE倾,深部向SW倾;北东向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切穿北大别上地壳高阻层。小震双差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NE向延伸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附近的北大别、北淮阳中上地壳的高阻区,并集中于NW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运动所造成的构造薄弱带中。霍山地震区的主要发震断裂为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断裂的运动变形充分利用了晓天-磨子潭断裂早先活动所形成的构造薄弱带,断裂下方壳源高导体中的流体沿断层传播使断层强度弱化,使得这些薄弱带易于发生小地震。由于北大别、北淮阳构造区显着高阻层的存在,霍山地震区存在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最后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方法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区高分辨率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在反演中,使用了多重网格法和印模法降低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结果模型中的三个高导体和有效深部作了灵敏度测试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比了带地形反演和不带地形及多重网格法均匀半空间反演之间的差异,表明在反演中加入地形及用多重网格法是十分必要的。反演结果显示大别造山带下方存在高阻异常体,造山带南北两侧的高导体向造山带下方汇聚;大别造山带东部高阻体下方有一显着的高导体;张八岭隆起下方的高阻异常体呈条带状沿郯庐断裂带分布;沿长江地区深度10公里深度存在高导体。基于反演结果模型对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并认为:造山运动中扬子地壳在汇聚边界受到挤压而缩短增厚,形成了大别造山带下方的高阻异常体的初始形态。造山带东侧的挤压褶皱被左旋走滑的郯庐断裂带拖曳,形成了张八岭隆起下方的高阻条带。郯庐断裂带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使下扬子上地壳和中下地壳拆离,在白垩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的左旋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该解耦层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电性结构中的高导层。造山运动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沿着岩石单元边界向上折返,后造山运动中岩浆沿造山带边缘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时留下的脆弱带上涌,剧烈的岩浆活动改变了造山带深部的结构和成分。

高坤[4](2019)在《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九江地区位于扬子板块、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华南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北东向郯庐断裂带、赣江断裂带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多发于断裂交汇的部位,因此有必要对九江地区断裂活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以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总结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针对该断裂带九江段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与研究。野外地质调查确定该区的上新生界主要包括:大姑组、进贤组、叶家垄组、新港组、联圩组、鄱阳湖组。采用遥感、钻探、物探、构造节理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了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的新构造期间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1)遥感结果显示,该断裂带的九江段表现出清晰的地表构造形迹,在莲花镇附近可见第四纪沟谷地貌沿断裂展布。(2)跨断层的第四系联合钻孔剖面进一步初步限定了断裂错动第四纪不同时代地层的可能断距最大为31m,计算得到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为0.02mm/a。(3)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大地电磁法(MT)联合使用,物探剖面显示的断层位置与地表调查结果吻合很好,并揭示断层的深部延伸性很好。(4)通过地表对第四系中的共轭剪节理进行统计,得出该地区的现代应力场方向主要为北东东向,与震源机制解显示的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指示现今构造应力场与新构造期的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5)初步的动力学分析认为,该区是在扬子板块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及印度洋板块北东向的挤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代北东东-近东西向挤压的应力场。在此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北东向的断裂更容易发生滑动并导致强震活动。因此,九江-靖安断裂带是该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应该重点关注的第四纪活动断层带。

杨帆[5](2018)在《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质核杂岩的发育是岩石圈减薄过程的深部地质作用的浅表响应。庐山变质核杂岩处于华南板块北缘,多期叠加强烈,各期变形有别,是研究华南岩石圈构造转换、深部地质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的极佳场所。拆离断层是变质核杂岩最重要的构造要素,对拆离带的研究能揭示变质核杂岩从深部到浅部的连续变形和演化,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性伸展过程的认识。庐山地区发育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NNE-SSW向延伸。本文首次发现其东侧拆离带,所以庐山变质核杂岩的拆离带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表现为NW-SE向的区域拉伸。东侧拆离带倾向SE,上盘向SE滑脱,保留了糜棱岩带和构造片岩带,并发育混合岩带及一系列长英质脉及伟晶岩脉。西侧拆离带往往由一系列多层次、多强度、多规模的拆离面构成,由西北-西-西南方向倾向变化为NW-W-SW,可分为糜棱岩带、构造片岩带、角砾岩带,发育混合岩带,上部还存在一个强变形的固态流变构造带。主拆离滑脱面的变质变形最强,滑动距离最大,反映出伸展作用沿主拆离滑脱面递进变形的垂向分层特征。庐山地区还出露一系列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以东侧的星子断裂和西侧的莲花断裂为代表,走向NNE,推测为近S-N向区域挤压的产物。星子断裂处于庐山变质核杂岩的东侧边缘,接近东侧拆离带,走向约30°,多发育长英质脉,剪切带多处被晚期的伸展滑脱岩层所切割。莲花断裂处于庐山变质核杂岩中间韧性流变层与沉积盖层的分界线处,走向约40°,多发育石英脉,是在脆性变形域的基础上形成的韧性剪切流变。两条主干断裂间发育一系列的小型走滑韧性剪切带和多个NE走向的褶皱构造,为同期变形所致。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及角闪石单矿物温压计联合计算,得到西侧拆离带内的糜棱状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583718℃,变质压力为0.580.72 GPa;白云母Ti温度计对西侧拆离带内变泥质千糜岩的变质温度进行估算,得到636713℃的变质温度;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测试了东侧拆离带内构造片岩及糜棱岩化的长英质脉体的变质温度为617706℃。指示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形成初期达到了中-高角闪岩相的变质相环境,埋藏深度较大,且西侧拆离带内的岩石普遍绿泥石化,为伸展后期发生广泛退变质作用的产物。二长石温度计估算星子断裂内长英质糜棱岩的变质温度约为490549℃,处于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范围,对比莲花断裂的宏观及显微构造特征,表明东侧星子断裂的形成温度高于西侧莲花断裂。显微构造特征指示东侧拆离带的变形温度分为500580℃和580700℃,反映其在伸展运动中由地壳深部向浅部抬升的过程,而西侧拆离带内糜棱岩的重结晶作用普遍较高,发生静态恢复。星子断裂的变形温度约为500530℃,莲花断裂的变形温度小于500℃,约在400500℃间。分维几何分析显示,东、西拆离带内样品的分维数为1.0811.132,指示变形温度约为600720℃,与显微构造特征相吻合,走滑剪切带内的分维数为1.143和1.147,反映其变形温度在550600℃间,稍高于显微构造特征反映的变形温度。另外,拆离带及走滑带内岩石变形的差异应力范围为30.849.3MPa,拆离带岩石变形的应变速率为1.1×10-103.1×10-11,属于低应变速率条件,而走滑带的应变速率更低,达到10-12的数量级。岩石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庐山北侧各构造部位岩石的付林指数在0.765.44之间,应变强度在1.524.12之间,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还反映出拆离带处的岩石应变强度更大,且东侧拆离带大于西侧拆离带,其次是位于近拆离带的韧性流变层,位于沉积盖层的岩石应变强度最小,验证了岩石变质变形的宏观特征。对拆离带及韧性走滑带内的变质岩、脉体及侵位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及单矿物Ar-Ar定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本限定了庐山地区晚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序列:a)162150Ma期间,庐山地区处于挤压应力场控制的左行韧性走滑活动时期;b)庐山变质核杂岩主拆离带的伸展启动时间在150140Ma之间,是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的转换时期,核部杂岩开始相对抬升;c)140135M期间,东侧拆离带在西侧拆离带的基础上改造形成,之后为庐山变质核杂岩持续的伸展隆升阶段;d)庐山变质核杂岩在140114Ma间处于伸展活动,但并不确定伸展活动的结束时间,期间伴随的强烈同构造岩浆侵位集中于133123Ma之间,庐山山体发生快速隆升,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形态形成;e)伸展后期韧性域转为脆性域,持续到约95Ma,为弱伸展作用下的均衡隆升阶段。运动学涡度、有限应变测量以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水平主动伸展作用较垂向岩浆底侵作用更强,岩浆活动总体上滞后于伸展拆离,伸展作用控制岩浆活动,而岩浆的上升侵位使变质核杂岩快速隆升,又进一步加强了伸展作用。而且,根据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西侧拆离带是原始拆离带(150140Ma),而地壳不均匀减薄时的均衡调节产生底辟作用和褶皱作用,使得西侧主拆离带的上段发生弯曲并形成与之倾向相反的次级拆离带——东侧拆离带(140135Ma),原始拆离带在东侧已基本被剥蚀。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发展初期的基本结构是由拆离带的主动伸展和褶皱作用控制的,强烈的岩浆活动促进和推动这一基本结构的最终定型。本次工作以中晚侏罗世的走滑构造系统为辅,以早白垩世的伸展构造系统为主,共同构成了庐山地区晚中生代的构造格架,伸展构造是在走滑构造基础上的改造与叠加。早期走滑剪切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场,是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体制向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产物,晚期变质核杂岩是始于早白垩世初期的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产物,加厚岩石圈根的重力垮塌引起的拆沉作用使区域性的挤压应力场转变为伸展应力场,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诱发了地壳浅层的变质核杂岩等伸展构造以及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弧后拉张背景。庐山变质核杂岩NW-SE的伸展方向与整个晚中生代中国东部整体的伸展方向一致,其伸展活动启动的时间(150140Ma)为华南岩石圈的减薄下限提供年代学约束。根据华南地区伸展与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统计,判断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峰期约为140120Ma。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王微[6](2017)在《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广泛岀露伸展拆离、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拆离方位为南东方向。该区还岀露一期NNE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构造,推测是与郯庐断裂同期变形的构造产物,为郯庐断裂系的一部分。这两期构造运动反映了中生代太平洋构造体制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的转换,对伸展滑脱层内同构造的伟晶岩脉及长英质脉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合野外构造现象,以探究该区两期构造性质的转换时限和构造背景。新生变质流体结晶的锆石得到135140Ma的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伸展年龄,内部受热液溶蚀作用的残余锆石得到150.5Ma和153.9Ma的左行剪切变形的年龄。受太平洋构造体制控制,晚侏罗世,该区受板块俯冲作用而处于挤压应力的构造背景,表现为左行剪切构造;早白垩世,在区域性的伸展、减薄作用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转换,庐山变质核杂岩得以形成,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在早期左行剪切构造上的改造与叠加。

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7](2016)在《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8](2016)在《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并进一步重点指出长江中下游成都—上海沿江地区的32条重要活动断裂带及其穿越或影响到的主要城市群和重大工程。在活动断裂梳理结果基础上,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的强烈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主要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形成的"川滇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所控制,而中—东部地区属于印度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下区域性挤压-剪切变形导致的具有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特征的"棋盘格子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7条典型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对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区域的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等特点,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及应重点关注的潜在强震危险区段,指出了典型的区域古地震地质遗迹特征及开展古地震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依据长江经济带地区初步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以次稳定区与相对稳定区为主,仅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存在较明显的次不稳定区。最后,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和城市活断层鉴别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李理,赵利,刘海剑,房贤云[9](2015)在《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文中指出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早白垩世被动裂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主动裂陷盆地,走滑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兰聊-盐山断层以东,使这个裂陷盆地具有鲜明的走滑特征。伸展和走滑作用此消彼长,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相互叠加、转换,垂向上相互叠置、交切,并由此导致变换带的产生。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和速度变化、后撤以及板片窗效应、中始新世印欧板块碰撞导致的地幔上涌是控制盆地形成的深部背景,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强烈的左行走滑、古新世-早始新世弱的左行走滑以及中始新世后的右行走滑活动也深刻地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发育,盆地内晚中生代-新生代的伸展和走滑构造的演化则是其浅部响应,并由此控制着岩浆活动以及油气生成、运聚和分布的时空迁移。

李中兰,崔学军,王冉,夏斌,徐力峰,杨巍然,曾佐勋,简平[10](2007)在《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赣江断裂多期活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赣江断裂带是中生代以来华东南大地构造演化所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之一,位于赣江断裂带北段的庐山星子地区受其制约也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庐山星子地区的海会花岗岩体则是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代表。在前人对赣江断裂带的宏观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次工作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观察和综合研究,发现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海会花岗岩体保存着赣江断裂北段活动的构造形迹和时代证据,并对赣江断裂带北段活动时代和期次划分补充了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宏观尺度上赣江断裂北段西侧的瑞昌-德安牵引弧形构造和夹持于赣江断裂带两条次级断裂之间的"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等很多构造现象总体上都表明赣江断裂具有左行运动特征,这与"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东侧边部海会花岗岩体中韧性变形带的左行剪切是一致的,是同期活动的不同表现;而Z字型张裂隙中充填的石英脉及该石英脉中发育的破劈理则揭示了赣江断裂带左行平移后经伸展张裂运动向右行平移的转变。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海会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7.2±1.2Ma(2σ,MSWD=1.17),Rb-Sr法测得赣江断裂北段伸展张裂阶段的Z字型石英脉年龄为89±7.1Ma (1σ),为赣江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性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结合赣江断裂带已有研究成果,其多期活动性再次被讨论和强调,这有利于深入认识华东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的多阶段演化历史。

二、赣江断裂带的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江断裂带的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3 论文技术路线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2.1.1 沂沭断裂带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2.2 区域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主要构造单元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3.1.1 GPS观测概况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郯庐断裂带南段大地电磁主轴方位统计分析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构造背景
2 大地电磁野外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
    3.1 数据处理流程
    3.2 L1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3 L2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4 L3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5 判断90°模糊性
4 统计结果
5 讨 论
6 结 论

(3)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质构造
        1.2.2 构造演化模式
        1.2.3 地震活动
        1.2.4 地球物理场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与数据
    2.1 地球电磁感应
    2.2 传输函数
    2.3 测深原理
    2.4 阻抗张量中的噪声及抑制方法
    2.5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方法
    2.6 阻抗张量分解
    2.7 阻抗张量分解成像技术
    2.8 大地电磁反演
    2.9 印模法
    2.10 数据的搜集与采集
        2.10.1 已有测点的搜集
        2.10.2 新增测点的采集
        2.10.3 大地电磁总数据集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郯庐断裂带南段大地电磁电性主轴统计
    3.1 构造背景
    3.2 大地电磁数据集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处理流程
        3.3.2 L1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3.3 L2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3.4 L3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3.3.5 判断90°模糊性
    3.4 统计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别造山带北缘霍山地震区三维电性结构
    4.1 构造背景与地震分布
        4.1.1 区域构造背景
        4.1.2 地震分布
    4.2 数据及定性分析
        4.2.1 大地电磁数据集
        4.2.2 定性分析
    4.3 三维反演和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4.3.1 三维反演
        4.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4.4 深部孕震环境分析
    4.5 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
    5.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
    5.2 实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分析
    5.3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5.4 灵敏度测试
        5.4.1 结构灵敏度测试
        5.4.2 有效深度灵敏度测试
    5.5 带地形与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5.6 与已有反演结果对比
    5.7 郯庐-大别构造区三维电性结构
    5.8 电性结构解释与讨论
    5.9 结论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成果与展望
    6.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新构造”研究现状
        1.3.2 前人地质研究成果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完成情况
第2章 区域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元古界-中生界
        2.2.2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第3章 遥感影像解译特征
    3.1 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2 影像解译结果
第4章 第四系钻孔勘探与构造剖面
    4.1 第四系钻孔联孔剖面
        4.1.1 典型钻孔剖面
        4.1.2 联合钻孔剖面
    4.2 构造剖面
第5章 地球物理特征
    5.1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技术方法
    5.2 大地电磁测深
        5.2.1 大地电磁测深主要方法
        5.2.2 大地电磁测深的解译结果
    5.3 浅层地震
        5.3.1 浅层地震基本原理与应用
        5.3.2 浅层地震工作方法
        5.3.3 浅层地震解译结果
第6章 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6.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6.2 共轭剪节理统计
    6.3 现代应力场与动力学分析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课题来源
    1.3 研究现状
        1.3.1 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研究现状
        1.3.2 庐山变质核杂岩研究现状
        1.3.3 华南岩石圈减薄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论文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沉积盆地
    2.3 庐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第三章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结构
    3.1 沉积盖层
    3.2 浅变质褶叠层
    3.3 核部变质基底
    3.4 应力场反演
第四章 韧性走滑时期的构造变形
    4.1 走滑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4.1.1 几何学特征
        4.1.2 运动学特征
        4.1.3 形成温度估算
        4.1.3.1 显微构造温度估算
        4.1.3.2 二长石地质温度计
    4.2 韧性走滑构造与郯庐断裂系的关系
    4.3 走滑断层对庐山变质核杂岩形成的约束
第五章 庐山变质核杂岩期的构造变形
    5.1 基底拆离带的构造特征
        5.1.1 西侧拆离带的构造特征
        5.1.1.1 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
        5.1.1.2 岩石变质变形特征
        5.1.2 东侧拆离带的厘定及构造特征
        5.1.2.1 东侧拆离带的厘定
        5.1.2.2 岩石变质变形特征
        5.1.2.3 运动学涡度分析
    5.2 变质核杂岩的分布及年代学探讨
    5.3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动力学背景
    5.4 拆离带构造层次与对称性
    5.5 拆离滑脱带的变质变形环境
        5.5.1 东侧拆离带的显微构造温度估算
        5.5.2 分维几何分析
        5.5.2.1 石英动态重结晶新晶的分形分析与温度估算
        5.5.2.2 古差异应力及应变速率估算
        5.5.3 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
        5.5.3.1 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
        5.5.3.2 白云母Ti温度计
        5.5.3.3 黑云母Ti温度计
        5.5.4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
        5.5.5 拆离带形成温压条件与变质相
    5.6 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发展模式探讨
        5.6.1 伸展与岩浆的关系
        5.6.2 拆离断层的几何形态分类
        5.6.3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发展模式
第六章 走滑期与伸展期的构造转换分析
    6.1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6.1.1 样品的制备与年代学分析方法
        6.1.1.1 锆石U-Pb测年方法
        6.1.1.2 云母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
        6.1.2 韧性走滑构造的年代学研究
        6.1.3 伸展构造的年代学研究
        6.1.4 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研究
        6.1.5 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6.1.6 年代学研究意义
    6.2 走滑时期构造属性讨论
    6.3 伸展时期构造属性讨论
    6.4 庐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对华南岩石圈减薄的指示
    6.5 两期构造性质转换的动力学背景
    6.6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星子牛屎墩地区构造形迹特征
    2.1 伸展拆离构造
    2.2 左行剪切构造
3 样品描述及分析方法
    3.1 野外构造及岩相学特征
    3.2 锆石U-Pb年代学
4 锆石U-Pb定年结果
    4.1 锆石岩相学及阴极发光 (CL) 特征
    4.2 锆石U-Pb年龄
5 讨论与结论
    5.1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的探讨
    5.2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构造性质转换
    5.3 主要结论

(7)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和背景
2 鄱阳湖盆地的基本地质构造格局
3 鄱阳湖盆地地质演化过程
    3.1 早白垩世鄱阳湖盆地的演化特征
    3.2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的演化特征
    3.3 新近纪、第四纪以来盆地的演化特征
4 鄱阳湖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
5 讨论
    5.1 鄱阳湖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5.2 鄱阳湖盆地的新构造格局
6 结论

(8)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概况
2 活动构造概况
    2.1 活动构造基本概念与分区
    2.2 活动构造的东、西差异性
3 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3.1 川滇地区的“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3.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的“棋盘格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4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的典型活动断裂
    4.1 活动性较为显着的北东向断裂
        4.1.1 渝东—鄂西山地的主要活动断裂
        4.1.2 江汉—洞庭盆地的主要活动断裂
        4.1.2. 1 常德—荆州断裂带
        4.1.2. 2 岳阳—武汉断裂带
        4.1.3 皖江河谷的主要活动断裂带
        4.1.3. 1 郯庐断裂带南段(宿迁—肥东—黄梅段)
        4.1.3. 2 安庆断裂带
        4.1.3. 3 皖江断裂带
    4.2 需要关注的北西向活动断裂带
        4.2.1 中国东部的北西向断裂带对地震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4.2.2 穿过长三角城市群的典型北西向断裂———无锡—宿迁断裂带
5 地震活动与未来地震危险性
    5.1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危险性
    5.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的历史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危险性
    5.3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值得关注的古地震地质遗迹
        5.3.1 宜昌三峡机场地区的疑似古地震楔
        5.3.2 安徽明光市大横山红石谷地质公园中的地震断层
        5.3.3 南京六合区瓜埠山火山石林地质公园的地震断层
        5.3.4 江苏茅山东麓韭菜山西侧的古地震断层楔
6 区域地壳稳定性
    6.1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
    6.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特征
7 活动断裂与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7.1 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城市活断层调查评价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7.2.1 断裂活动性判定的“上断点”方法及其局限性
        7.2.2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局限性
8 主要结论

(9)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深、浅部构造特征
    1.1拆离断层
    1.2走滑断层
2 岩浆活动时期与特征
3 盆地构造演化
    3.1 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
    3.2 新生代
4 盆地成因及深部背景
    4.1 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
    4.2 古近纪
5 盆地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5.1 拆离断层与走滑断层
    5.2 构造变换带
    5.3 潜在的勘探领域
6 结论与讨论

(10)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赣江断裂多期活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赣江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3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赣江断裂带的关系
    3.1左行牵引弧形构造
    3.2“构造透镜体”:左行平移转换压缩构造
    3.3海会花岗岩SHRIMP年龄及变形时代
4讨论与结论

四、赣江断裂带的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郯庐断裂带南段大地电磁主轴方位统计分析及其意义[J]. 崔腾发,陈小斌,邓琰.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4)
  • [3]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D]. 崔腾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4]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D]. 高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D]. 杨帆.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6]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王微. 地质论评, 2017(03)
  • [7]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J]. 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 [8]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J].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 [9]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J]. 李理,赵利,刘海剑,房贤云. 地质科学, 2015(02)
  • [10]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赣江断裂多期活动的关系[J]. 李中兰,崔学军,王冉,夏斌,徐力峰,杨巍然,曾佐勋,简平. 岩石学报, 2007(04)

标签:;  ;  ;  ;  ;  

赣江断裂带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