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900/1800双频网络的建设与优化

GSM900/1800双频网络的建设与优化

一、GSM900/1800双频网的组建和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叶宁[1](2015)在《GSM双频网建设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一、概述随着GSM数字移动用户数目迅速增长,为提高网络容量和通话服务质量,在一些话务量较高或频率资源特别紧张的大中城市都先后组建了不同规模的GSM900/1800双频网络。GSM1800系统是由GSM标准演变而来并且能与其兼容的蜂窝系统,除了频段和射频技术外,其网络结构、语音编码、调制技术、信令规程等绝大部分都与900M完全相同。该系统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可通过Abis接口或A接口接到GSM

贾帅[2](2013)在《典型场景在无线网络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多年的持续大规模建设与扩容,国内的无线网络基站建设密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网络仍然存在很大的覆盖、容量、质量问题点,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无线环境变化,网络结构没有及时调整,造成局部区域的覆盖盲区、弱覆盖问题;其次,部分区域没有根据业务发展特点建立合理的分层立体网进行业务吸收与话务分担。;第三,目前已有的多种基站覆盖方式在部分场景下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分层立体网的技术特点进行介绍。然后,通过广深地区的覆盖经验,重点分析各种典型场景下的综合覆盖解决方案。最后,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总结出的典型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对当地的无线网络的健康度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从网络覆盖与网络结构、业务承载与资源投放等角度,提出未来的网络发展与调整建议。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无线网络结构优化方法的分析,提出一种解决思路,无论是在建设前期还是在后期评估过程中,都可以以此来衡量网络问题的严重性,找到问题关键点,为改善网络质量指引方向。

童超[3](2012)在《基于华为设备的GSM900/1800M双频网络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通信网络的规模与容量更是呈爆炸式发展,但足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网络依旧是语音与数据业务的主要承载体。就目前我国GSM网络的发展趋势而言,由于GSM900M网络经历了长时间建设,其频率资源的约束与限制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瓶颈,在采用了一一系列传统的容量扩充方式之后,GSM900M网络无线资源的供给仍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于是我们提出并引入了双频网的概念。双频覆盖网络的出现对增加现有单频网络容量以及缓解全网通信压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做好双频网络的优化工作,使双频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就成为了现今网络优化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次深入研究和探讨了GSM900/1800M双频覆盖网络的基本原理、无线参数、传播特性、分层结构、组网方式及其网络优化流程,再次,针对贵州黔东南凯里双频覆盖网络展开详细分析与研究,进行各项性能评估和详细的健康检查后,定位网络问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双频网络优化工作,对比优化前后网络指标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本次凯里双频优化工作,提出后期网络优化建议和意见并总结经验。

张镇驿[4](2012)在《GSM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及仿真分析》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的通信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网的建设运营发展最快,移动通信的新技术不断测试应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也不断加大。我们应该注意到GSM无线网络是现在应用最广泛也最成熟和最稳定的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的建设不但不能离开现有的GSM网络,而且是需要和现有的GSM网络密切联系的。最基本也是业务量最大的话音通信业务还是主要靠GSM网络承载。现阶段GSM无线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规划和优化。GSM网络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现网的运行情况和各种网络性能指标对网络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并为网络的建设问题提供指导。GSM网络优化的作用是解决现网运行中发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升网络的性能,降低用户的投诉,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主要是解决覆盖强度差或者无覆盖导致的掉话率高接通率低等问题以及小区间的切换混乱和话务不平衡及上下行信号的干扰强等问题,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网络。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现阶段GSM网络规划和优化的主要内容。然后对GSM网络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对GSM网络的特点和结构以及业务类型加以介绍。并对GSM双频网的特点和GSM无线网络的多址技术、跳频技术和信道编码、功率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之后为实际的网络规划优化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介绍了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的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第四部分对双阳地区GSM无线网络进行了规划和优化,收集了大量实际数据,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并进行了多次仿真实验。对双阳现网实际的网络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根据测试中和用户投诉中发现的网络实际问题从产生原因到优化的步骤方法加以了详细分析,而且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进行优化前后的仿真对比,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体现了仿真方法应用于网络规划和优化的便利性。提出了基于实际的GSM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案,解决了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江琳娜[5](2012)在《郑州移动2011年GSM无线网络规划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GSM无线网络规划是移动通信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网络规划的目标是在质量、容量、覆盖及投入等各方面之间寻找到最佳均衡点。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需求的前提下,使用一定的成本建设一个容量承载力和覆盖能力都尽可能大,并能适应未来网络发展要求的无线网络。网络规划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网络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郑州GSM网络规划从实际网络问题出发,通过规划过程发现并定位网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制定相应方案以对其进行解决。通过相关网络问题的解决,使无线网络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质量、容量及覆盖等需求。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以通过最低的投入得到网络性能最佳、资源利用率最高、用户感知最好的整体网络。本文对网络规划设计流程和各个阶段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网络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规划方法,重点介绍了预规划在整个网络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性、详细过程及主要内容。根据现有的规划流程及规划知识,对郑州网络进行整体分析及相关问题点定位,研究并设计了郑州移动2011年GSM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网络规划方案实施后,通过网络问题的解决情况验证方案与网络实际情况的契合度。通过规划方案的实施,有效减少了网络投诉,承载了更多的网络话务压力,在热点区域有效优化网络结构,改善用户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

何雪峰[6](2012)在《同心圆小区技术在焦作联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终端产品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3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于GSM业务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个高速、高质、更大容量的GSM网络成为运营商所面对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出发,当站点设备容量已经扩容到最大时,解决GSM网络容量最为便捷的方法是采用小区分裂的方式增加站点数,减小每站点的覆盖范围,或是在同一站点增加第二套不同频点的设备,但是有限的频率资源和投资额度限制了这一方案的实施。为满足更多用户的通信业务需求,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在1991年就制定了基于1800M频率的相关技术规范,而同心圆技术正是在GSM900和DCS1800混合组网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小区规划方案。本论文是作者作为焦作联通同心圆技术改造的主要设计和实施人员之一,对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网络容量和质量问题过程进行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GSM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其在3G网络时代中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前景作了简单分析,指出了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无线覆盖环境,不同频率无线电波的衰减特性、BSSAP协议、DTAP协议及移动用户处于不同状态的通信过程,提出了同心圆技术应用的设计模型,为了深入了解该技术在焦作联通网络的可实施性,针对华为公司GSM网络基站控制器和基站设备同心圆实验及其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焦作联通GSM网络同心圆技术改造方案和实施过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同心圆技术对于GSM网络的意义及其应用环境,提出了同心圆技术应用问题的研究方向。

赵宁[7](2010)在《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容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SM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2G移动系统,目前3G时代已经来临,但GSM系统还在发展。随着用户群体不断扩大,话务量的日益增多,在频率资源有限情况下,GSM无线网络容量的问题越加突出。本文首先介绍了GSM网络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然后从GSM容量的理论计算入手,得出无线网络容量与载干比的关系,并对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的超忙小区、无线利用率、BSC容量等几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新乡移动无线网络容量目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本文从容量均衡和容量提升两大方面讨论了如何缓解无线网容量的问题,在容量均衡方面研究了天线调整、参数调整、载波池技术等话务均衡方式,并通过新乡移动的实例验证各种方式的效果。容量提升是本文的重点,此部分主要对紧密的频率复用方式、半速率、双频网、室内分布等容量提升方式做了重点讨论,并通过理论计算和现网话务统计定量分析这几种方式对新乡移动无线网容量的提升作用。数据业务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GPRS的基础上,EGPRS被引入并在全国大规模部署,本文对引入EGPRS对GSM有何影响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对GSM无线网络容量相关的新技术做了阐述,对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容量的改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今后在容量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胡国安,翁兴旺[8](2010)在《GSM900/DCS1800双频网组网方案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GSM900/DCS1800双频网具有许多共同点,组建双频网具备可能性。但GSM900与DCS1800也具有许多不同点,考虑的角度不同便有不同的组网方案。文中在分析建设双频网必要性及实现原理的基础上,依次给出了独立组网,共用MSC(不共用BSC),共用BSC,共用BTS,共用HLR/AUC、EIR、OMC和SMC五种不同的双频网组网方案,并给出了每种方案各自的特点、优点、缺点,最后通过对五种方案的比较分析给出了各自的适用场景。

王宏波[9](2010)在《双频网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GSM移动通信用户数的不断增加,1800M频段逐步开始使用,与900M频段形成900M/1800M双频网。DCS1800M (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t 1800MHz,1800MHz数字蜂窝系统)一方面可以解决GSM900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t 900M,900MHz数字蜂窝系统)频段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系统干扰。但是在现网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DCS1800M小区的话务量明显少于GSM900M小区,不能充分发挥1800M频段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900M/1800M双频网进行负载均衡的优化。常见负载均衡的参数优化分为空闲模式和通话状态优化。空闲模式主要控制小区选择和重选等,通话状态的调整主要针对切换参数,虽然这些参数调整会对负载均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单一调整一种参数,不能保证经过调整后的小区其他方面指标改善,比如说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经过对各种参数的研究,总结各种参数的特点,将这些参数集中应用在一种模型中,使之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负载均衡以及其他指标的变化情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在充分研究空闲状态和通话状态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频网分层的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不仅达到了双频网负载均衡的目的,并且其他关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人从事网络优化工作,本次研究来源于日常的优化工作中对各种问题的积累。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工作资源,在实践中验证各种参数的效果。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一种HCS双频网分层策略,并验证其结果。成果可为以后的相关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盛康康[10](2009)在《GSM1800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概述GSM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一样,其容量主要受限于无线频率。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900MHz频带上的频率资源已十分紧张,特别对于中国联通900M的资源更是紧张,已严重制约了网络优

二、GSM900/1800双频网的组建和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900/1800双频网的组建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GSM双频网建设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GSM1800M组网方式
    1、1800M网络独立组网的解决方案。
    2、900M基站和1800M基站归属同一MSC, 但分属不同的BSC。
    3、所有900M基站和1800M基站归属同一MSC和BSC。
三、双频网话务均衡
四、总结

(2)典型场景在无线网络结构优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覆盖问题
        1.1.2 业务承担问题
        1.1.3 网络建设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分层立体网综述
    2.1 分层立体网概念
    2.2 物理分层
    2.3 逻辑分层
    2.4 频率设置
        2.4.1 频率资源情况
        2.4.2 频率使用总体原则
        2.4.3 频率使用其他要求
    2.5 网元介绍
    2.6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3.1 繁华商务区
        3.1.1 场景特点
        3.1.2 解决方案
        3.1.3 无锡广州对比
        3.1.3.1 网络特征
        3.1.3.2 业务特征
    3.2 高层住宅
        3.2.1 场景特点
        3.2.2 解决方案
        3.2.3 无锡广州对比
        3.2.3.1 网络特征
        3.2.3.2 业务特征
    3.3 多层居民区
        3.3.1 场景特点
        3.3.2 解决方案
        3.3.3 无锡广州对比
        3.3.3.1 网络特征
        3.3.3.2 业务特征
    3.4 商业街道
        3.4.1 场景特点
        3.4.2 解决方案
    3.5 工业区
        3.5.1 场景特点
        3.5.2 解决方案
        3.5.3 无锡广州对比
        3.5.3.1 网络特征
        3.5.3.2 业务特征
    3.6 郊区、开发区
        3.6.1 场景特点
        3.6.2 解决方案
    3.7 乡镇
        3.7.1 场景特点
        3.7.2 解决方案
    3.8 校园
        3.8.1 场景特点
        3.8.2 解决方案
        3.8.3 无锡广州对比
        3.8.3.1 网络特征
        3.8.3.2 业务特征
    3.9 大型场所
        3.9.1 场景特点
        3.9.2 解决方案
        3.9.2.1 无线覆盖原则
        3.9.2.2 容量配置原则
        3.9.2.3 场馆室分系统建设
        3.9.2.4 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3.9.2.5 资源有效利用
    3.10 小结
第四章 应用案例
    4.1 无锡城区
        4.1.1 区域概况
        4.1.2 网络与业务统计
        4.1.3 区域分析
        4.1.4 网络建设与调整思路
    4.2 无锡新区
        4.2.1 区域概况
        4.2.2 网络与业务统计
        4.2.3 区域分析
        4.2.4 建设与调整思路
    4.3 小结
第五章 测试分析与验证
    5.1 网络与业务统计
    5.2 道路测试
        5.2.1 中山路质差问题分析
        5.2.2 学前路质差问题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华为设备的GSM900/1800M双频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与架构
第二章 双频覆盖网络原理
    2.1 双频网络概述
        2.1.1 系统介绍
        2.1.2 组网必要性及时机
    2.2 传播特性及无线参数
    2.3 层次划分及组网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频网现状分析与问题定位
    3.1 现状分析
        3.1.1 凯里双频网络整体情况
        3.1.2 网络评估与健康检查
    3.2 问题点定位
        3.2.1 健康检查定位问题
        3.2.2 质量电平分析定位问题
        3.2.3 频率分析定位问题
        3.2.4 结构分析定位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方案实施及后期优化建议
    4.1 前期准备
    4.2 优化方案制定及实施
        4.2.1 参数优化方案及建议
        4.2.2 结构优化方案及建议
        4.2.3 频率优化方案及建议
    4.3 典型案例举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频网优化经验总结
    5.1 黔东南三级优化体系探索
    5.2 双频网建设优化总结
    5.3 凯里网络管理总结
    5.4 剀里网络优化总结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
致谢

(4)GSM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GSM 系统的原理概述
    2.1 GSM 系统的特点
    2.2 GSM 系统的结构
    2.3 GSM 系统的业务类型
    2.4 GSM 双频网概述
    2.5 GSM 系统的关键技术
        2.5.1 GSM 系统的频段划分
        2.5.2 时分多址技术
        2.5.3 跳频技术
        2.5.4 信道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
        2.5.5 功率控制
    2.6 GSM 系统的无线传播原理
        2.6.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2.6.2 GSM 网络的无线传播模型
第3章 GSM 系统规划优化的内容和方法
    3.1 GSM 网络规划概述
    3.2 GSM 网络规划的主要内容
    3.3 GSM 双频网络的规划原则
    3.4 GSM 网络优化概述
    3.5 GSM 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3.6 GSM 双频网络优化的要点
第4章 GSM 网络优化仿真研究和分析
    4.1 研究区域发展简介
    4.2 研究区域移动 GSM 网络情况
    4.3 基于 ATOLL 仿真软件的 GSM 网络的规划和优化
        4.3.1 ATOLL 软件简介及数据整理
        4.3.2 全区的仿真规划分析
        4.3.3 中心城区的仿真分析
        4.3.4 基于路测数据的优化方案分析
        4.3.5 基于用户投诉的优化方案分析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郑州移动2011年GSM无线网络规划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网络规划概述
    2.1 网络规划流程
    2.2 网络规划应用知识
        2.2.1 系统容量规划
        2.2.2 信令信道数量计算
        2.2.3 无线电波传输特性
第三章 郑州移动GSM网络2011年网络规划研究
    3.1 郑州移动2011年网络规划思路
    3.2 规划目标
    3.3 规划原则
        3.3.1 覆盖类规划原则
        3.3.2 容量类规划原则
        3.3.3 结构类规划原则
        3.3.4 质量类规划原则
第四章 郑州移动2011年GSM网络规划设计
    4.1 信息收集
        4.1.1 信息收集阶段的工作要求
        4.1.2 信息收集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
    4.2 无线网络预规划
        4.2.1 预规划概述
        4.2.2 预规划依据
        4.2.3 预规划难度
        4.2.4 预规划输出成果
    4.3 无线网络小区规划
    4.4 无线网络覆盖设计
    4.5 频率规划及干扰分析
第五章 郑州移动2011年GSM网络规划方案
    5.1 覆盖类规划方案
    5.2 容量类规划方案
    5.3 结构类规划方案
    5.4 质量类规划方案
    5.5 郑州工程规划整体方案
第六章 郑州移动2011年GSM网络规划效果评估
    6.1 工程入网后郑州网络资源分析
    6.2 工程入网后郑州网络覆盖分析
    6.3 工程入网后郑州网络容量分析
    6.4 工程入网后郑州网络结构分析
第七章 GSM网络规划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郑州移动2011年覆盖类网络规划方案
附录二、郑州移动2011年容量类网络规划方案
附录三、郑州移动2011年结构类网络规划方案
附录四、郑州移动2011年质量类网络规划方案
附录五、郑州移动2011年业务发展类网络规划方案
致谢

(6)同心圆小区技术在焦作联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2章 GSM网络技术基础
    2.1 GSM系统的体系结构
    2.2 GSM网络的频段特性
        2.2.1 无线电频段划分
        2.2.2 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
        2.2.3 GSM频段路径损耗分析
    2.3 GSM网络接口协议
        2.3.1 A接口及其协议
        2.3.2 Abis接口和层三业务管理部份
        2.3.3 Um接口和层三信令协议
第3章 双频网和同心圆小区
    3.1 双频网概述
    3.2 同心圆小区关键技术
        3.2.1 多波段小区(Multiband Cell)
        3.2.2 同心圆小区的组网方式
        3.2.3 同心圆小区的参数
    3.3 同心圆小区的优化策略
        3.3.1 内外圆边界的确定
        3.3.2 话务引导和控制
        3.3.3 参数建议和优化策略
第4章 焦作联通同心圆改造方案
    4.1 焦作联通同心圆改造方案概述
    4.2 焦作联通同心圆改造适应场景分析
    4.3 焦作联通同心圆改造方案
        4.3.1 设备型号选择
        4.3.2 区域测试
        4.3.3 网络改造方案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容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GSM系统简述
    2.1 GSM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2.2 GSM系统关键技术
        2.2.1 频率复用
        2.2.2 时分多址技术(TDMA)
        2.2.3 跳频
        2.2.4 功率控制
        2.2.5 不连续发射(DTX)
第三章 GSM无线网络容量
    3.1 话务理论
    3.2 容量计算
    3.3 新乡GSM无线网络容量分析
        3.3.1 新乡无线网络简介
        3.3.2 新乡无线网络容量分析
第四章 均衡GSM无线网络容量的方法
    4.1 小区容量的均衡
        4.1.1 天线调整
        4.1.2 参数调整
        4.1.3 载波池技术
    4.2 BSC容量的均衡
第五章 提升GSM无线网络容量的方法
    5.1 扩容与小区分裂
        5.1.1 小区扩容与小区分裂
        5.1.2 BSC扩容
    5.2 半速率
        5.2.1 半速率原理
        5.2.2 半速率的优缺点
        5.2.3 半速率使用建议
        5.2.4 半速率对无线网容量的影响
    5.3 双频网
        5.3.1 DCS1800M的传播特性
        5.3.2 DCS1800M网络覆盖策略
        5.3.3 双频网的组网方式
        5.3.4 双频网话务控制策略
        5.3.5 双频组网的工程考虑
        5.3.6 DCS1800对无线网容量的影响
    5.4 频率规划的改进
        5.4.1 3×3频率复用
        5.4.2 同心圆(Concentric Cell)技术
        5.4.3 MRP(Multiple Reuse Pattern)技术
        5.4.4 各种频率复用方式对无线网容量的影响
        5.4.5 基于基因算法的自动频率规划
    5.5 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
        5.5.1 室内分布系统原理
        5.5.2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
        5.5.3 室内分布系统对无线网络容量的影响
第六章 EGPRS对无线网络容量的影响
    6.1 EGPRS简介
    6.2 EGPRS关键技术
        6.2.1 8PSK调制方式的引入
        6.2.2 多样化的编码方式
        6.2.3 增强的链路质量控制算法
        6.2.4 EDAP技术
    6.3 EGPRS对无线网络容量的影响
        6.3.1 EGPRS载频配置方式
        6.3.2 EGPRS对无线网络容量的影响
第七章 GSM容量提升新技术
第八章 总结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8)GSM900/DCS1800双频网组网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建设双频网的必要性
2 双频网的实现原理
3 双频网组网方案的探讨
    3.1 方案一:独立组网
    3.2 方案二:共用MSC, 不共用BSC
    3.3 方案三:共用BSC
    3.4 方案四:共用BTS
    3.5 方案五:共用HLR/AUC、EIR、OMC和SMC
4 方案比较
5 结语

(9)双频网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GSM网络的发展
        1.1.2 网络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课题提出
        1.3.1 问题提出
        1.3.2 研究现状
        1.3.3 工作创新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GSM系统介绍及双频网规划原则
    2.1 GSM系统介绍
        2.1.1 GSM系统组成
        2.1.2 GSM系统信道分类
    2.2 双频网的概念
        2.2.1 什么是双频网
        2.2.2 双频网的组网方式
    2.3 频网的频率
    2.4 1800M传播特性
    2.5 双频网规划原则
第三章 双频网负载均衡方案
    3.1 空闲状态(Idle Mode)的参数选择
        3.1.1 小区选择参数C1
        3.1.2 小区重选参数C2
        3.1.3 小区接入禁止与小区禁止限制
        3.1.4 定向重试(DR)
        3.1.5 多频段指示(MBR)
    3.2 通话状态下的参数调整
        3.2.1 功率预算切换
        3.2.2 基于话务量的切换算法
        3.2.3 伞状切换
    3.3 频网分层模型-HCS(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3.3.1 HCS分层的概念
        3.3.2 HCS分层策略
        3.3.3 参数设置准备
第四章 HCS双频网分层方案验证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HCS分层方案实施
        4.2.1 脚本制作
        4.2.2 封网
        4.2.3 数据准备
        4.2.4 脚本执行
    4.3 HCS分层实验方案验证
        4.3.1 OMC统计分析
        4.3.2 路测分析
        4.3.3 投诉收集
    4.4 HCS分层实验结果修正
        4.4.1 主要问题
        4.4.2 问题分析
        4.4.3 修正方案
    4.5 双频网HCS分层实验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GSM900/1800双频网的组建和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GSM双频网建设与优化[J]. 叶宁. 中国新通信, 2015(16)
  • [2]典型场景在无线网络结构优化中的应用[D]. 贾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3]基于华为设备的GSM900/1800M双频网络优化[D]. 童超. 西北大学, 2012(01)
  • [4]GSM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及仿真分析[D]. 张镇驿. 吉林大学, 2012(10)
  • [5]郑州移动2011年GSM无线网络规划研究与设计[D]. 江琳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6]同心圆小区技术在焦作联通的应用研究[D]. 何雪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7]新乡移动GSM无线网络容量的研究[D]. 赵宁.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8]GSM900/DCS1800双频网组网方案的探讨[J]. 胡国安,翁兴旺. 通信技术, 2010(03)
  • [9]双频网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D]. 王宏波.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5)
  • [10]GSM1800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 盛康康.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8)

标签:;  ;  ;  ;  ;  

GSM900/1800双频网络的建设与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