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视角下的学术论文写作

论编辑视角下的学术论文写作

一、从编辑的角度谈学术论文的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邵坚婷[1](2021)在《从编辑角度谈人工智能背景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使用智能翻译软件产生的问题,从英文期刊编辑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4种常见的英文稿件类型。基于多年审校经验,从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两方面阐述了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要点,以期为英文科技论文作者高效高质完成论文写作提供借鉴。

李小丽,周洪光,于洋,张伟[2](2020)在《从编辑角度优化科技论文题名的策略》文中认为针对科技论文题名不符合刊用的特点,从编辑角度阐明优化科技论文题名的方法。从优化题名应遵循的原则入手,讨论了科技论文优选题名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对加强论文题名规范性,提高科技论文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张建军[3](2020)在《科技期刊编辑论文选题、撰写及发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实操技能,除了完成编辑常规工作,科技期刊编辑也应撰写编辑相关论文。通过论文撰写,编辑可以及时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在促进个人编辑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助于同行借鉴。本文就编辑类论文主题的选定、论文的撰写和投稿等几方面对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撰写编辑类相关论文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编辑同行有所帮助。

尹京兰[4](2020)在《编辑家吴道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道弘(1929-)是我国当代编辑家,自1950年从事编辑工作到1995年退休前担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及至退休后任《出版史料》执行主编,为新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编辑工作者,吴道弘致力于编辑这一精神文化活动,其编辑生涯可以划分为三联书店编校一体、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图书编辑工作、主持期刊《出版史料》四个阶段;其编辑活动具有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学”编共进,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的特点。在长期编辑实践活动中,吴道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编辑理念:一是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认为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因而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二是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认为在编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版教育起基础性作用,在职培训是重要路径,编辑自我培养则是普遍路径;三是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包括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四是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认为编辑从事图书宣传要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同时,吴道弘以编辑身份切入书评活动,是一位书评家,在建构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总结书评的写作具体方法做出了贡献。吴道弘编辑活动和书评活动互动共进,书评活动和书评文本凸显其独特的编辑理念,一方面其编辑特质影响书评活动,表现出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等特点;另一方面从其书评活动透视出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等编辑观。吴道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启示当今编辑工作者要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重视图书宣传,优化编辑服务;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张贺玲[5](2020)在《中美初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写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从开始接受教育开始就开始学习写作,不仅在学习阶段,在生活中也处处需要写作技能,“写作”是现阶段人们学习和生活必备的技能。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科学写作水平普遍偏低,与主观题相比他们在考试中更善于做客观题。科学的进步需要研究者进行科学写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这种情况与学生从小缺少科学写作的练习有很大的关系。生物科学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我国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和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教材为研究对象,并对我国初中生的生物科学写作水平进行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作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中美教材的对比主要是对教材中与科学写作相关的内容从数目、呈现形式、分布位置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国教材的异同点。现状调查采用作业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初中生的生物科学写作水平,分析他们生物科学写作水平较低的原因,结合中美教材中的优势,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写作能力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发现,两套教材都有科学写作相关的练习,在数目上,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中与“科学写作”相关的栏目数量总数远远多于我国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从数目上来看美国教材对“科学写作”的训练更加重视,但是从合理性来讲,美国教材数目过多不易实行,我国教材的数目较少容易实行。在类型上,中美初中生物教材在内容上都比较丰富,各种写作的类型大多都有涉及两套教材相差不大。在位置分布方面,美国教材有专门的“科学写作”栏目,科学写作内容在教材的其他栏目中也有涉及,我国教材几乎只在练习题中出现。美国教材这样安排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科学写作内容的训练,我国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略。学生的生物科学写作水平较差,主要与学生的态度、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专业程度)、教师布置作业时的提示语清晰与否有关。通过借鉴美国教材中的优势,为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写作能力提供借鉴。在教材方面,1.增加专门的“科学写作”栏目;2.科学写作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3.教材中扩大科学写作相关内容的分布的范围。在教师教学方面,1.教师要充分认识科学写作的教育价值;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自己的科学写作水平;3.努力探索将科学写作融入到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曹必玉[6](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孙静[7](2020)在《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以D小学Y老师为例》文中指出目前,研究者们越来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即教师要有追求专业发展的需要和能力。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理论,这正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强调。教育写作因能够促进教师反思、阅读和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关注。教师应该具备记录和描画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这种记录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从而把握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因而,提高教师写作意识与能力,促使教师以教育写作进行反思和研究,进而促进专业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了一名长期坚持教育写作,有33年教龄的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完成了叙事资料的收集。对叙事资料进行分析后,整理出故事的脉络和线索,叙述了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成长的故事,构建了一种以教育写作为主要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通过故事的叙述和分析,最终总结出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发展的经验。论文共分为四大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论文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通过故事的叙述,对该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中教育写作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客观的描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影响研究对象教育写作实践与专业成长的内外部因素。第四章总结了研究对象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这些经验和启示为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认为,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教育写作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涵养教师的专业情意。此外,论文还提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写作观”,并总结出适合教师教育写作的三种体裁以及如何保持教育写作动力的三种方法。

马亚玲[8](2020)在《顾彬着《中国诗歌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诗歌史》是德国汉学家顾彬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的首卷。由于海外学者受到特定文化语境和学术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所写的文学史往往与国内的文学史有很多差异。本文将《中国诗歌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个性化的书写特色与不足,并将其与《剑桥中国文学史》诗歌部分比较,分析二者在书写层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以期增加对文学史这种着述体裁的认识。本文共三章,加上绪论,结语一共是五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从当代德国汉学的发展与顾彬的学术研究履历两方面分析顾彬研究《中国诗歌史》的背景。当代德国汉学呈现出以各个大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格局,顾彬的汉学研究则受到了多元中的一元——波恩学派的影响。顾彬在转向汉学研究之前学习过神学、哲学、日耳曼文学,这三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他的中国诗歌史研究。神学和哲学是顾彬思考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角度;日耳曼文学的学习对十卷本《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章分析《中国诗歌史》的个性化书写。主要从宗教、宇宙学思想以及“忧郁”、“主观地观察”这两个西方文化中的概念分析《中国诗歌史》的个人化书写。顾彬将宗教视为中国文学的起源,并从宗教角度分析汉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将宇宙学作为诠释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础,建立了其与诗歌语言、结构的对应关系;从“忧郁”与“主观地观察”这两个西方文化中的概念出发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第三章将《中国诗歌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进行比较。顾彬版偏重从宗教、哲学及西方文化中的概念出发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作品蕴含的思想和艺术奥秘;剑桥版将叙述的触角伸入到了很多被以往文学史忽视的作家,为我们展示了较为全面的文学发展面貌。顾彬版采用近代学科视野下的文学观选择叙述的对象,追求一种个人化的文学史叙事,将文学研究的专业学者作为预期读者;剑桥版采取“文学文化”的文学观念和“史中有史”的编撰理念,将一切具有文学性的事物都纳入书写范围,力求为非专业的英语读者提供基本的文学史叙述。结语部分总结《中国诗歌史》的书写特色,分析其个人化书写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充分认识海外学者所着中国文学史的优点与不足,才能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将之内化于中国文学史研究与着述的反思工作。

张露[9](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李泽华[10](2019)在《从编辑角度谈论文AI写作代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文中认为论文AI写作代发对期刊的危害不可轻视,期刊编辑应加强对此类论文的鉴别和防范。结合《人民珠江》杂志的相关经验,从编辑角度详细分析了论文AI写作代发对期刊的危害,从编辑日常工作入手梳理了论文AI写作代发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期刊编辑可通过采编系统作者信息、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平台、论文内容、作者反常举动等渠道发现论文AI写作代发现象。论文AI写作代发会破坏期刊的学术生态,其识别需要多方面交叉验证,一经发现严肃处理,阻塞信息发布渠道,是打击论文AI写作代发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从编辑的角度谈学术论文的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编辑的角度谈学术论文的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从编辑角度谈人工智能背景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翻译软件辅助下常见英文科技论文类型
    1)通篇使用翻译软件,不做任何修改。
    2)软件翻译后逐句修改,忽视句子逻辑关系。
    3)软件翻译后全文编辑一致性差。
    4)直接用英文写,辅以智能翻译软件。
2 合理使用智能翻译软件提升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质量和效率
    2.1 文章结构及写作要点
        2.1.1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凝炼,最后写
        2.1.2 关键词简短而重要,文章点睛之笔
        2.1.3 标题是文章逻辑结构,应层次分明
    2.2 语言表达及写作要点
        2.2.1 阅读相关文献
        2.2.2 专业词汇要准确,前后一致
        2.2.3 注意连词的使用
        2.2.4 用意译,莫直译
        2.2.5 通读全文
3 结语

(2)从编辑角度优化科技论文题名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论文题名的特点
2 优化题名应遵循的原则
    2.1 创新性原则
    2.2 标准性原则
    2.3 科学性原则
3 科技论文题名优化的策略
    3.1 以新的角度勤于思索,提升题名的创新性
    3.2 按照编辑规范要求,提升题名的规范性
    3.3 注意选题的科学性,提升题名的现实意义
    3.4 注意选题的范围,提升题名的针对性
4 结束语

(3)科技期刊编辑论文选题、撰写及发表(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论文的重要性
2 如何确定编辑相关论文的主题
3 如何撰写编辑相关论文
4 如何发表编辑相关论文
5 结束语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吴道弘及其编辑活动
    第一节 吴道弘的个人经历
        一、书香相伴的求学之路
        二、鞠躬尽瘁的编辑生涯
        三、勤耕不辍的文学人生
    第二节 吴道弘的编辑活动
        一、三联书店编校一体(1950年)
        二、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1951-1978)
        三、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图书编辑工作(1979-1995)
        四、主持期刊《出版史料》(1996-2012)
    第三节 吴道弘编辑工作特点
        一、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
        二、“学”编共进
        三、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
第二章 吴道弘的编辑理念
    第一节 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
        一、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
        二、编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三、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
        一、发挥出版教育基础性作用
        二、明确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
        三、编辑自我培养是普遍路径
    第三节 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
        一、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
        二、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
        三、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
    第四节 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
        一、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
        二、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
        三、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
第三章 吴道弘书评活动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吴道弘的书评成就
        一、构建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
        三、总结书评写作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铸造编辑特质
        一、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
        二、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
        三、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
    第三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彰显编辑理念
        一、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
        二、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
        三、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
第四章 吴道弘编辑活动和编辑理念的启示
    第一节 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
        一、以学为要是编辑自我发展的路径
        二、以业为本是编辑专业能力的立点
    第二节 重视图书宣传提升编辑服务
        一、编辑服务是永恒职能
        二、编辑宣传为图书服务
    第三节 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一、编辑写作增强编辑工作能力
        二、编辑写作提升编辑文化品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5)中美初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写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中学生生物科学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科学写作作业的分析
    二、中学生生物科学写作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中美初中生物教材的比较分析
    一、数目维度
    二、类型维度
    三、分布位置维度
第六章 科学写作训练的简单设计
    一、实用性文体——报道
    二、制作小手册
    三、日志写作
    四、说明
    五、描写
    六、游记
第七章 研究结果分析、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果分析
    二、建议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7)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以D小学Y老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1.教育写作
        2.教师专业发展
    (四)文献综述
        1.教育写作
        2.教师专业发展
        3.研究述评
    (五)理论基础
        1.终身学习理论
        2.动机理论
        3.反思型实践理论
    (六)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历程
    (一)Y老师简介
    (二)从《爱在杏坛》透析Y老师的教育写作
    (三)Y老师的职前经历自述
    (四)教育写作伴成长—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成长的自述
        1.初入教坛,用笔思索教育问题与困惑
        2.确立目标,重新感受教育写作的价值
        3.努力奋进,用笔沉淀教育教学的智慧
        4.一路花香,用笔记录教育事业的幸福
三、影响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1.自我追求—坚持教育写作的内在动力
        2.重要他人—改善教育写作的指路明灯
        3.关键事件—坚持教育写作的重要节点
    (二)外部环境支持
        1.学校的支持
        2.家庭的支持
四、Y老师以教育写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写作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2.教育写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教育写作涵养教师的专业情意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写作观”
        1.教师教育写作要从教育教学问题出发
        2.教师教育写作的目的最终指向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
    (三)适合教师教育写作的三种体裁
        1.教育随笔—适合教师起步的写作体裁
        2.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进步的良方
        3.教育论文—为教育教学寻找理论支点
    (四)坚持不懈,保持教育写作的动力
        1.教师教育写作要以专业发展的目标为导向
        2.教师要追求教育写作作品的发表
        3.教师要在教育写作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顾彬着《中国诗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诗歌史》的写作背景
    第一节 顾彬与当代德国汉学
        一、当代德国汉学:顾彬汉学研究的学术环境
        二、波恩学派的研究理念:建立中西对峙关系
    第二节 顾彬的治学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分体文学史:来自日耳曼文学的影响
        二、抒情声音的嬗变:来自哲学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诗歌史》的个人化书写
    第一节 宗教与诗歌的联系
        一、中国文学的宗教起源
        二、宗教与文学作品的诠释
    第二节 宇宙学与诗歌的对应
        一、宇宙学思想的内涵
        二、宇宙学与诗歌语言、结构
    第三节 西方概念之镜
        一、“忧郁”
        二、主观地观察
第三章 《中国诗歌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之比较
    第一节 书写层面的差异
        一、阶段划分
        二、作家作品
        三、文学发展观
    第二节 文学史书写的主观建构
        一、文学观:学科视角与“文学文化”
        二、编撰理念:个人文学史与“史中有史”
        三、预期读者:专业学者与非英语专业读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从编辑角度谈论文AI写作代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AI写作代发对期刊的危害
    (一)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催生一稿多投、多发
    (三)产生虚假论文
    (四)影响期刊整体形象
二、论文AI写作代发的发现
    (一)从采编系统中作者注册信息中进行识别
    (二)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识别
    (三)从文章内容识别
    (四)从作者反常举动中识别
三、论文AI写作代发的处理及防范
    (一)一经发现,坚决退稿/撤稿
    (二)发布拒绝AI写作代发公告
    (三)建立“枪手”信息库
    (四)稿件全部流程专人负责
    (五)阻塞信息发布渠道
四、结语

四、从编辑的角度谈学术论文的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编辑角度谈人工智能背景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要点[J]. 邵坚婷. 科技传播, 2021(13)
  • [2]从编辑角度优化科技论文题名的策略[J]. 李小丽,周洪光,于洋,张伟. 学报编辑论丛, 2020(00)
  • [3]科技期刊编辑论文选题、撰写及发表[J]. 张建军. 学报编辑论丛, 2020(00)
  •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D]. 尹京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美初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写作”的比较研究[D]. 张贺玲.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以D小学Y老师为例[D]. 孙静.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8]顾彬着《中国诗歌史》研究[D]. 马亚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 [10]从编辑角度谈论文AI写作代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 李泽华. 传播与版权, 2019(11)

标签:;  ;  ;  ;  ;  

论编辑视角下的学术论文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