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经济形势预测

2000年我国经济形势预测

一、2000年我国经济态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志[1](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党悦悦[2](2021)在《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愈加明显,而建筑业在未来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建筑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也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客观准确的从宏观层面描述建筑业的安全发展水平是政府制定建筑业安全发展策略的前提。为了从时间、空间上更为全面的考虑建筑业目前的安全状态和预判未来的安全趋势,本文将态势评估的概念及方法引入建筑业,探索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为建筑行业安全态势评估提供新的理论,这对建筑业的安全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在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将态势评估概念引入建筑业,对建筑业安全态势和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分别进行概念界定;其次,结合建筑业安全态势的特性,从人口、资源、经济、事故等诸多视角提取了建筑业区域安全、建筑业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态势子系统作为一级指标,并选取建筑业事故状况、行业规模、建筑业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区域经济发展5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构建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再次,将安全态势分为四个等级,并构建基于云物元理论的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和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预测模型;最后,文章以陕西省建筑业安全态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统计年鉴》等文件统计陕西省2009-201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应用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评估陕西省近11年的建筑业安全态势等级,研究发现,陕西省近11年的建筑业安全态势平均在Ⅱ(较安全)级;将2009-2018年的态势等级结果通过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预测未来三年的建筑业安全态势等级,并以2019年的预测值作为验证,结果发现,预测结果较为准确。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将态势评估的概念引入建筑业,并论证了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的研究,构建了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模型、预测模型,并运用陕西省2009-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建筑业安全态势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凌连新[3](2021)在《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历了从协作发展到协同发展的演变历程,但是仍然面临着三对突出的矛盾: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严重制约着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存在着空间割裂、产业同构、诸侯经济等现象,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因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论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分析研究难点,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系统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厘清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构成要素,构建内在逻辑分析框架,深化认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构成维度、动力、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等,系统分析协同发展形态与阶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依据史料系统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情况,阐述旅游业发展概况,系统分析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其突出矛盾,并提出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内容,依据理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协同发展轨迹,探索时空演变特征。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内容,运用面板VAR模型、VAR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复合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部分涵盖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在深入分析客观情况与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岭南—北部湾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运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练本文的核心思想,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创新点,客观地审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结论: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旅游业是循环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重要变革力量、价值链是发展目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具有联动、共生、进化的动态交互关系,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二是,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分为复合系统、子系统两个部分,均呈现高度集聚性、较强波动性、复杂性、较低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是复合系统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呈现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省域层面等级演化呈现三重集聚、高度波动性的特点,城市群层面呈现非均衡性、波动性的特点;其次,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也是呈现震荡式上升、非均衡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显着,持续时间长,只是在脉冲响应路径、峰值、冲击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四是,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动态交互作用,促进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等的,而且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差异性。五是,根据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时空演变特征,提出了五条靶向路径,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规划,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升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增强链核溢出效应、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另外,从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用海五个维度构建了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深入辨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的动态交互作用,深入阐述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动力、影响因素、传导路径、发展形态与阶段等方面。(2)根据理论基础建立测度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有效地测度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揭示复合系统、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3)采用PVAR模型、VAR模型现代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践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靶向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分析夯实了客观基础。

万洁雯[4](2021)在《后疫情时代我囯钢材需求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钢材需求对于钢材企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对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新冠肺炎爆发以来,疫情不断扩散,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对疫情后国内市场钢材需求进行预测研究,分析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拐点,预测未来的钢材需求量,对于钢铁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维护市场供求平衡,加强资金管理防范风险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现期可以获取到的2000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以季度为单位的数据,以我国钢材销售量为核心分别构建多元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我国2020年钢材需求量前两季度数据进行预测,利用多元回归以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20年钢材需求量的预测结果,选取前两个季度作为检验量,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面的对比,观察疫情影响下需求的变化情况和拐点可能出现的时间。根据预测结果,在无疫情影响下,第一季度的钢材需求量应当在28000万~29000万吨,第二季度的钢材需求量应当在32500万~33600万吨,而实际的需求量第一季度为25384.2万吨,第二季度为35881.7万吨。综合两个季度和真实数据的偏差和离散程度来看,第一季度明显需求下降,而在3月全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复工复产基本得到落实,市场的钢材需求量不但恢复了正常,而且对第一季度所影响的需求量也得到补偿,所以在第二季度拐点已经到来,并且第二季度钢材需求量达到小高峰。由于上述模型在研究钢铁供需系统时均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多元回归模型和ARIMA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0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两季度的部分变量数据进行VAR建模,在对模型进行检验后,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面对模型系统深入地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脉冲响应结果表明一年后冲击会平稳化,两年后冲击的影响会几乎消失。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GDP、汽车产量、房地产竣工面积对钢材需求量的贡献率均超过10%,并且GDP与房地产竣工面积对钢材需求量的贡献率是逐渐增加的。预测结果则表明未来钢铁需求弹性大,2020年第三季度需求将小幅回落,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二季度的钢材需求将会扩大。建模对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是为了定性分析未来,最后本文从趋势变化的角度进行预测判断,并结合当下我国实际国情和双循环战略部署提出建议。

刘岩[5](2020)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历经四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经济增长的宏观层面看,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宏观经济增长微观主体的核心要素是劳动力和资本的贡献,劳动力和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发展状态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不断深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少儿抚养比增加等特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再加上新冠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冲击,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对此,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对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把握中国人口变动态势、全面考虑人口因素对各项经济变量的影响、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经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在分解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上,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遵循“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内涵——经济供给与需求理论及经济增长动力分解——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动力的关系(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消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的总体研究逻辑和思路,沿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分析和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与解释——提出对策”的研究路线,综合运用理论与机理分析、数理经济学模型以及前沿的计量实证模型等手段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作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经济增长涉及人口因素的经典理论与经典研究,总结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并构建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多维度和深层次的,研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经济效应既需要借鉴西方经典的理论,同时更需要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此,本文从经济的供给与需求角度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尝试以经济增长动力为传导路径,构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在后续的四个章节综合宏观和微观分析观点,对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展开实证研究。第二,基于宏观视角实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建立PVAR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基础要素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影响系数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着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但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从脉冲响应函数来看,我国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表现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少儿抚养比的上升均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抑制作用,从地区差异看,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高。(3)从方差分解来看,少儿抚养比对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影响程度较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因此,老年和少儿抚养比的变动将直接导致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化。第三,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深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将税收的影响纳入到人口年龄结构与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阐明当负担的间接税达到一定水平后,总抚养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可能会抵消其对财政支出造成的负担,从而将对财政运行产生有利的影响。(2)以间接税负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平滑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表明,少儿抚养负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而老年抚养负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第四,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我国经常账户的动态变化上。对此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的角度,诠释了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持续性原因和发展趋势。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1)少儿抚养比下降对经常账户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着,与此同时,老年抚养比提升对经常账户的促进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这也说明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年抚养比上升交织过程中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和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的回落。(2)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常账户的作用强度表现出递增的态势。(3)在“中度少子化-深度老龄化”的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仍十分明显。第五,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于消费和需求的影响是个体消费和需求的加总,对此本文基于微观家庭视角,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的提高将抑制家庭消费;家庭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家庭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地调节家庭人口的消费需求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从城乡家庭消费升级的作用效果上看,农村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从分地区的研究看,西部地区家庭消费升级受少儿抚养比提高带来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第六,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全文的最后一章,综合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效果,通过反事实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出长短周期的阶段性差异,即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表现为长期优于短期,因此有必要保证全面二孩政策的持久性和适时动态增量调整,并做好中长期过渡的准备。本文从经济增长基础动力因素的人口结构变动角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开展了理论探索和系列实证研究,为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补充了新的研究思路。

吴頔[6](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刘菲[7](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于长钺[8](2020)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它具有创新性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等特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历史性交汇期,加快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征出发,深入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理、剖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尚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为抓手,通过评价,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梳理并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以产业发展理论、经济演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扎根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回顾,掌握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演进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基本特征、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不同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第三,构建了一种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钻取、试探性质性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包含60项指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初始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与欧氏距离相结合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的方法,该算法充分利用MIC能够较好处理高维数据的优点,以及欧氏距离能够准确定位聚类中心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对K-means算法进行了改进,一是聚类中心点选取,提出了以欧氏距离均值为中心的临时聚类中心选择方法,每次聚类时,选择与该临时中心欧氏距离最远的点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二是聚类原则,采用MIC值代替欧氏距离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迭代次数、聚类正确率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该算法,探索建立了由40项指标组成的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沿用21项指标,新增19项指标;分别采用熵权法、时点权重法计算出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从全国、区域、省域、具体指标四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政府出台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上升趋势发展。(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3)区域排名变化整体变化不大。(4)要大力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带动性、渗透性和融合性作用。第四,构建并验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关联矩阵结构分析和选择性编码,找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量化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水平、金融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开放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较单一维度下传统线性回归、固定效应回归等模型,提高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有效性、稳定性。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各因素的作用水平各不相同。从横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是产业起步的关键,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这些生产要素所能发挥的作用接近极限,而人力资本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则呈上升趋势。从纵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比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期,人力资本水平的因素逐渐凸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熟期,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最重要推动要素。从地域来看,在东部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作用力日益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减弱。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开放水平只有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才会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也会有正向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第五,提出了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方法,并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数据和计算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在数据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计算的基础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构建了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检验二者相互冲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但两者的促进关系是非对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效应,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则是短期效应;(2)两者的贡献度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大,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度比较小。第六,依据产业集群理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鉴于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尚待深入且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应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考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依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由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等控制变量组成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两者之间依存性和集聚性现象明显。(2)从模型的对比效果发现,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要优于普通面板模型。由此得出,在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地区时,应该充分考虑空间因素,优先考虑周边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进而形成空间联动效应。第七,提出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依据所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对策及建议。总体而言,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弥补了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在实践方面,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李翔[9](2020)在《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至今已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不仅缩减了人口总量,而且也带来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在持续的低生育率背景下,理清低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成为研究的迫切需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相关理论与作用机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阐述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沿着“提出问题——理论与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生育政策调整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逐一展开,试图科学、全面地对低生育率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经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效应来看,人口生育率的提高会促进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并且由低生育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增加也并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下降,反而会提高劳动参与率;反之,持续的低人口生育率会阻碍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即经过人口转变,持续的低生育率会对我国劳动参与率产生负效应。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劳动参与率的负效应还会通过滞后效应进一步增强。同时,在对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分析与预测后,发现如果生育率继续维持在当前的较低水平,那么至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会比维持在自然更替的生育水平方案下少大约767万人,并且这一差异将在2040年和2050年后进一步扩大。另外,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规模的减少效应,不仅体现出绝对量的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体现出减少速度的加快。第二,从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来看,当生育率下降时,人力资本积累会增加。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随着生育率的持续降低,其对人力资本影响的正效应也逐渐显现。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不仅会受到当前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前期人口生育水平的滞后效应影响。另外,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中还发现,生育率的变动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最大。而根据在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也就是说,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这将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生育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呈现出显着的倒“U”形,即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时,随着生育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也会不断上升,但当生育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继续上升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负效应。同时,在滞后效应分析中发现,经济增长率还会受到前期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影响。而在中介效应分析中,低生育率,一方面,会通过改变劳动供给水平降低劳动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中介效应;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改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中介效应。但在目前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经过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口代际转变,劳动参与率的负中介效应要略高于人力资本的正中介效应。由此,我们从供给途径来分析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呈现出负效应。第四,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且当总和生育率达到1.6时,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但当总和生育率继续上升至1.8时,经济增长率为1.65,又回到了总和生育率为1.5时的结果。这说明如果现行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或是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能够促使生育率处于1.5-1.8的区间内,则能够促进经济保持高增长。因此,在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但生育率的过度反弹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另外,对放松生育政策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户籍状态与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在意愿生育二孩间的差异明显。同时,放松生育政策后,受政策的影响还未生育二孩的家庭更明确二孩生育计划。从总体来看,低生育率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和阶段性,但随着人口转变,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增进劳动供给质量将刻不容缓。

漆文婷[10](2020)在《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不仅为老百姓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更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长期来看,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持续增长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以及人口的增长将为我国未来粮食需求上升带来无限可能。从生产来看,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产需缺口是否会逐渐拉大,当出现产需缺口时是否需要通过粮食进口的方式弥补,净进口规模是否会扩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审视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的长期趋势和粮食国际贸易的现实变化,将有助于粮食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给相关政策的出台以理论支撑,对保证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我国粮食需求、供给和粮食安全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环节的要素理论、商品供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粮食需求和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使用FAO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经理论分析和数据预处理,构建粮食需求和生产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需求、产量和进口总体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构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预测模型。本文借鉴粮食需求预测单因素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提取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作为影响未来我国粮食需求的重要内容。首先构建未来我国人口预测的Leslie模型测算未来我国人口总数,考虑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发展水平设为固定值。经测算可知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曲线呈现倒“U”型,预计2034年前后出现需求峰值,之后会出现需求回落情况。另外,未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第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粮食产量预测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选取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化肥使用量、农业财政投入、农业机械化动力、和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作为影响因素,借助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还将有进一步的提升,预计2020年粮食产量为66868万吨,2025年为69269万吨,2030年为70284万吨。第三,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总量。根据供求平衡理论,粮食国内总需求等于粮食国内总产量与国外进口的总和,考虑到我国粮食存在出口,可用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的差值代表粮食净进口总量。经过测算,未来我国粮食产需失衡将导致粮食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到202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将达14013.35万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14429.49万吨。根据当前粮食进口现状和未来预期,本文从产需失衡、关税、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并就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预测分析得出本文结论和政策建议。未来我国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但需求总量存在峰值,需求曲线将呈倒“U”型,而财政投入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要素的变化将推动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由产需缺口带来的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上涨,并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因此,需要政府从管理粮食需求、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加强宏观调控等三个方面入手,调节我国粮食总需求和总供给,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二、2000年我国经济态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国经济态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4.2.1 MS-AR模型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5.2.1 TH-SVAR模型介绍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6.2.1 私人家庭
        6.2.2 生产厂商
        6.2.3 政府部门
        6.2.4 货币当局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6.3.3 冲击路径识别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6.4.1 脉冲响应分析
        6.4.2 方差分解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分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业安全态势发展研究现状
        1.2.2 态势评估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建筑业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2.1.2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理论概述
        2.1.3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框架
    2.2 建筑业安全态势影响因素分析
        2.2.1 建筑安全子系统组成要素
        2.2.2 建筑业发展子系统组成要素
        2.2.3 经济发展子系统组成要素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3.1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3.1.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3.2.1 权重确定方法
        3.2.2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指标权重确定
    3.3 本章小结
4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4.1 基于云物元的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模型研究
        4.1.1 物元理论
        4.1.2 云模型
        4.1.3 云物元理论
        4.1.4 基于云物元的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模型构建
    4.2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预测模型研究
        4.2.1 灰色预测
        4.2.2 BP神经网络
        4.2.3 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预测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陕西省建筑业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研究
    5.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5.1.1 陕西省建筑业安全及发展现状
        5.1.2 数据收集
    5.2 陕西省建筑业安全态势评估
        5.2.1 基于云物元模型的陕西省建筑业安全态势评估
        5.2.2 评估结果分析
    5.3 陕西省建筑业安全态势预测
        5.3.1 灰色GM(1,1)预测
        5.3.2 BP神经网络预测
        5.3.3 预测结果及分析
    5.4 陕西省建筑业发展改善措施
        5.4.1 影响因素分析
        5.4.2 陕西省建筑业安全发展改善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附录 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指标权重打分表
致谢

(3)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研究难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1.1 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2.1.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2.1.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学理论
        2.2.2 复合系统理论
        2.2.3 产业链理论
        2.2.4 创新链理论
        2.2.5 价值链理论
第三章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3.1.1 内涵界定
        3.1.2 特征分析
    3.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分析
        3.2.1 旅游产业链
        3.2.2 旅游创新链
        3.2.3 旅游价值链
    3.3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3.3.1 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
        3.3.2 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
        3.3.3 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整合价值链
    3.4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型分析
    3.5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形态与阶段分析
        3.5.1 协同发展形态分析
        3.5.2 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第四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与突出矛盾分析
    4.1 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分析
    4.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4.2.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夯实了客观基础
        4.2.2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均衡性突出
        4.2.3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集聚性明显
        4.2.4 旅游景区数量不断上升
        4.2.5 旅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4.3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4.3.1 区域旅游合作历程
        4.3.2 分工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网络有待增强
        4.3.3 区域合作略显成效,合作纵深化有待加强
        4.3.4 全球价值链初步嵌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4.4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4.4.1 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
        4.4.2 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
        4.4.3 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
    4.5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第五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与发展轨迹分析
    5.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5.1.1 评价体系构建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5.2.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5.2.2 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第六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6.1.1 模型构建与估计
        6.1.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6.2 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6.2.2 省域层面
        6.2.3 城市群层面
    6.3 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6.3.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6.3.2 省域层面
        6.3.3 城市群层面
第七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分析
    7.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选择
        7.1.1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7.1.2 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7.1.3 增强链核溢出效应,掌握价值链话语权
        7.1.4 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7.1.5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后疫情时代我囯钢材需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1.5 结构安排
2 多元回归分析
    2.1 数据变量及来源
    2.2 数据预处理
    2.3 模型构建
        2.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3.2 消除多重共线性方法
3 时间序列分析
    3.1 时间序列的一般模型
    3.2 ARIMA模型的识别与建立
    3.3 ARIMA模型的定阶
    3.4 ARIMA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3.5 2020 年钢材需求量预测
4 模型预测结果与需求量拐点判别
    4.1 模型预测结果
    4.2 需求量拐点判别
5 向量自回归模型
    5.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5.1.1 定义
        5.1.2 ADF检验
        5.1.3 JJ协整性检验
        5.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1.5 滞后阶数选择
        5.1.6 方差分解
    5.2 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滞后阶数确定
        5.2.3 模型诊断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5.2.5 脉冲响应
        5.2.6 方差分解
        5.2.7 利用VAR模型预测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2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3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投资、贸易经常账户和居民消费的理论回顾
    2.4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投资、贸易经常账户和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第3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投资规模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
    3.1 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PVAR模型分析
    3.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政府公共支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4.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政府债务影响的理论框架
    4.2 基于PSTR模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实证分析
    4.3 PSTR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进出口经常账户的时变特征分析
    5.1 TVP-VAR模型和估计方法
    5.2 少儿抚养比对经常账户和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5.3 老年抚养比对经常账户和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6.1 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研究进展
    6.2 模型、变量与数据
    6.3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实证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代表性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包含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构建
    7.2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 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反事实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6)“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产业
        2.1.2 新一代信息技术
        2.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1.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经济演化理论
        2.2.3 技术创新理论
        2.2.4 扎根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2.3.2 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2.3.3 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演进机理
    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
    3.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3.2.1 外部环境要求
        3.2.2 产业覆盖面
        3.2.3 产业联动效应
        3.2.4 共性标准建设
    3.3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3.1 产业规模
        3.3.2 出口规模
        3.3.3 产业布局
        3.3.4 产业结构
        3.3.5 固定资产
        3.3.6 知识产权
    3.4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4.1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必要性
        3.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3.4.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分析
    4.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1 信息技术产业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思路
    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基于扎根理论的评价指标初始集构建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4.2.4 评价指标说明
        4.2.5 数据来源
    4.3 指标权重计算
        4.3.1 权重计算方法
        4.3.2 权重计算步骤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产业发展指数
        4.4.1 静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4.2 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5.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5.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2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检验假设
        5.3.2 统计描述
        5.3.3 模型构建
        5.3.4 总体结果
        5.3.5 分位数回归结论
        5.3.6 不同区域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1 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6.2 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6.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6.2.4 最优滞后阶数
        6.2.5 GMM估计
        6.2.6 稳定性检验
        6.2.7 脉冲响应函数
        6.2.8 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6.2.9 实证结论
    6.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6.3.1 基准分析
        6.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6.3.3 模型构建
        6.3.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6.3.5 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6.3.6 基于权重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方法
        6.3.7 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7.2 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7.3 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
    7.4 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研究

(9)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中介效应分析模型
        1.3.2 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
        1.3.3 离散选择模型
        1.3.4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人口转变理论
    2.2 人口经济理论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2.1 悲观论
        2.2.2 乐观论
        2.2.3 中性论
    2.3 人口因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作用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生命周期理论
        2.3.3 世代交叠模型
        2.3.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3.5 家庭需求模型与抚养负担假说
    2.4 文献综述
        2.4.1 关于低生育率、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2 关于低生育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3 关于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4 关于低生育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
        2.4.5 对文献的简要评述
第3章 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3.1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3.1.1 消费者行为
        3.1.2 人口年龄结构及加总
        3.1.3 厂商行为
        3.1.4 政府行为
        3.1.5 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
    3.2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3.2.1 低生育率通过劳动力投入改变劳动供给影响经济增长
        3.2.2 低生育率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改变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劳动供给的影响分析
    4.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与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4.1.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现状分析
        4.1.2 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4.2 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2.3 实证分析
        4.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4.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4.3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未来劳动供给预测分析
        4.3.1 劳动供给预测方法与参数设定
        4.3.2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劳动供给结构预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5.1 劳动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5.2 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5.2.3 实证分析
        5.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5.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5.3 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5.3.1 模型构建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3.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6.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6.3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分析
        6.3.1 基准回归估计
        6.3.2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6.4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1 人口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2 人口增长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3 少儿抚养比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1 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
        7.1.1 OLG模型设定
        7.1.2 参数校准
        7.1.3 数值模拟
    7.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及其效果评价
        7.2.1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7.2.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7.2.3 放松生育政策后对生育意愿影响的效果评价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10)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需求
        2.1.3 粮食供求平衡
    2.2 文献综述与评述
        2.2.1 关于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粮食供给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3 关于粮食供需预测方法的文献综述
        2.2.4 关于粮食产需平衡与进口关系的文献综述
        2.2.5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供求理论
        2.3.2 需求层次理论
        2.3.3 生产要素理论
        2.3.4 要素禀赋理论
第3章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及供求现状分析
    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
        3.1.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3.1.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特点
    3.2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分析
        3.2.1 中国口粮消费现状分析
        3.2.2 中国工业用粮现状分析
        3.2.3 中国饲料用粮现状分析
        3.2.4 中国种子用粮现状分析
    3.3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3.3.1 东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3.3.2 华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3.3.3 长江中下游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第4章 中国粮食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人口
        4.1.2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4.1.3 城市化水平
        4.1.4 其他因素
    4.2 中国粮食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分析
        4.2.2 中国粮食进口供给分析
第5章 中国未来粮食产需、净进口预测与分析
    5.1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
        5.1.1 模型引入与变量选择
        5.1.2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
        5.1.3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及结果分析
    5.2 中国未来粮食产量预测
        5.2.1 变量选择及预测
        5.2.2 中国未来粮食供给预测及结果分析
    5.3 中国未来粮食净进口预测及结果分析
    5.4 中国粮食进口发展分析
        5.4.1 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
        5.4.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行业的影响
        5.4.3 粮食进口高度集中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量
        6.1.2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量
        6.1.3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需缺口与粮食进口
    6.2 政策建议
        6.2.1 重视需求管理,倡导健康粮食消费理念
        6.2.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3 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和市场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2000年我国经济态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建筑业区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D]. 党悦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凌连新. 广西大学, 2021(12)
  • [4]后疫情时代我囯钢材需求预测[D]. 万洁雯.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刘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6]“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7]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长钺.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9]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李翔. 华侨大学, 2020(11)
  • [10]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D]. 漆文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2000年我国经济形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