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一、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0)在《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对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突出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与旅游消费上。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2017年我国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布,其中有6个属于山地环境型,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这为我国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目前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加以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其发展潜力,也能反映旅游地当前发展健康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而关于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如何科学评价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推进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今后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经验借鉴。论文借助了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健康旅游、山地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热点与趋势、研究历程以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旅游受政府支持力度强、政策环境利好,对其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进入迅速增长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后,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定义,用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联系健康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横向升级”新理解。然后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条件与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依托型—生态疗养旅游地、文化驱动型—文化养心旅游地、医养植入型—医疗医护旅游地、养老综合型—养老度假旅居地、体旅融合型—运动健身旅游地等五种建设模式;结合山地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出三种适宜国内一般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文化驱动型-山地文化养生旅游地、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拟定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多次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山地健康旅游环境、山地健康旅游管理、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中,山地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4547),其次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0.2407),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权重相同(0.1203),占比最小的是山地健康旅游管理(0.064),说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在山地健康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3)二级指标中,自然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3637),其次为山地健康旅游专项产品(0.1925)、健康旅游专项服务设施(0.0963),说明自然健康旅游资源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三级指标中气候舒适度所占权重最高(0.1889),说明舒适的气候是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硬件”条件;(4)在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三级指标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所占权重最高(0.101),其次是山地疗养旅游产品(0.0643)、山地度假旅游产品(0.0305),这表明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是当前人们广泛认同并参与到山地健康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丰富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5)在山地健康旅游环境的三级指标中,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占比最高(0.4433),说明地质安全是开展山地健康旅游的重要基础保障。论文选取玉龙雪山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采取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实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综合得分S=3.5855,属于中等发展潜力旅游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2)玉龙雪山的健康旅游产品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山地疗养产品得分较高,说明适宜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两种建设模式;(3)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玉龙雪山发展健康旅游的主要困境为:无力支撑“遍地开花”、人文资源“孤芳自赏”、航母策略“一枝独秀”等问题。(4)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等五大发展路径建议。

吴小同[2](2020)在《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召开,为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角度和新动能。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为依托,以玉龙雪山旅游区(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及周边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产品适宜性开发相关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山地环境、旅游资源、用地规划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山地旅游产品是否适宜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讨论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玉龙雪山旅游区为案例,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产品、产品开发适宜性等概念界定,选取RMP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山地垂直地带性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GI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玉龙雪山旅游区实际发展情况和游客对玉龙雪山的感知,分析玉龙雪山旅游区是否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为进一步明确适宜开发的产品类型,在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区分产品类型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最适宜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并提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与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找出了影响玉龙雪山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从山地资源、山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开发条件四个方面探讨了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结果显示:山地资源适宜性权重最高(0.4670),山地环境和旅游市场次之且权重相同(0.1977),旅游开发条件权重最低(0.1376)。表明山地资源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产品开发依托资源,又依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旅游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实现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价值。而旅游开发条件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性因素,交通、食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再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2)计算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值为7.5089,属于“较适宜”类,为适宜开发区域。综合加权后,旅游市场评分最高(8.0929),山地环境(7.7009)、旅游开发条件(7.6159)次之,山地资源评分最低(7.1489)。比较综合加权后的评分与权重得分可知,旅游市场适宜性评分在“最适宜”这一区间,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现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宜山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山地环境评分均在“较适宜”一类,山地环境与旅游市场权重得分相同,说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程度相同。但综合评分相较低于旅游市场,说明山地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产品类型开发的选择性,而实际开发情况中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确实会受到海拔、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受限。旅游开发条件综合评分相对较高而权重得分最低,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具备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山地资源综合评分最低而权重得分最高,权重得分高反映出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而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实际开发中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产品”转化率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可进一步提高。(3)在玉龙雪山旅游区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这一结论前提下,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各类产品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观光游憩类山地旅游产品、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科研科考类山地旅游产品、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其中观光游憩类、文化艺术类、运动康体类、科研科考类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分值均在3-4分之间,属于较适宜开发类型产品,表明这五类产品开发相对成熟,受喜爱程度相对较高,适宜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得分在2-3分区间,属于一般适宜开发类型,但在政策导向和旅游亟需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是值得期待的。(4)针对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多元发展的山地“慢”旅游路径;构建山地研旅结合的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等路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优化景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园区,提升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旅游安全运营等策略。

张江峰[3](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付有[4](2019)在《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鼓浪屿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国际社区,同时也是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是近年来有些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与旅游发展不协调而遭受破坏,如我国故宫、长城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鼓浪屿旅游发展迅速,而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何促进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变得尤为重要,对其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要求和思路。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对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基于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状态;针对相关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为鼓浪屿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其次,揭示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如今鼓浪屿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转型阶段,要注重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展示以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通过实地调查与调研问卷分析了鼓浪屿旅游服务设施现状、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并指出在申遗之后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文化体验欠缺、旅游空间感受不佳、旅游设施支撑不足和旅游商业氛围过浓等问题。最后,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剖析,在受到由文化遗产、旅游容量、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已经呈现不协调的态势,文章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启示提出在申遗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涵盖文化、体验和环境三个层面的提升思路,并依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空间策略,包括提升空间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空间建设、调控旅游空间容量和完善服务设施布局等,以期能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龚贤[5](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崔敬潇[6](2019)在《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沙江流域范围广阔,跨越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四个省区,流域内有藏族、彝族、纳西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交汇的还有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文化差异明显且类型多元。所谓文化共生是指不限于金沙江流域内的多元文化内部和谐,而是接受并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皆可共生共融,又能保持特色且不会消失殆尽。金沙江上游区域位于江河的源头,文化原生态保存完好,金沙江中游区域是目前金沙江文化的核心区域,主要是云南省的迪庆州香格里拉,纳西族自治州丽江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资源具备知名度和影响力。金沙江下游地处中国的水电基地,又是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旅游经济是金沙江流域开发的必然选择。从目前金沙江流域的文化旅游现状来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流域内文化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经济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冲突也越发明显。旅游开发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自省;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包括对文化真实性的解构,对民族文化的破坏以及追逐经济利益造成旅游观念的发展畸形。针对金沙江流域的多元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冲突,运用文化共生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分析了文化共生视角下的金沙江流域的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旅游开发需要的是资源,而开发也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无限开发,要关注群众的生活,也要关注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金沙江流域内的文化共生空间并保持文化共生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本文通过旅游开发打造金沙江文化,要挖掘文化也要传承文化更要保护文化。针对金沙江流域如此广的地理范围,本文也只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提出宏观的开发建议和对策,希望对金沙江流域及金沙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邱守明[8](2018)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难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公园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保护地形式,云南省从1996年开始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于2007年正式挂牌大陆地区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在此之后,云南省陆续试点建设了 13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对公众提供游憩机会,云南省的试点国家公园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生态旅游开发。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能不能增加周边农户的收入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年鉴获得的二手数据从宏观视角评估旅游发展与农户收入之间存在的关联;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普洱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周边农户进行调研,通过所获数据了解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后,农户如何将劳动力配置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并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从微观视角评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宏观视角的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普洱国家公园所在的思茅区旅游总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的勐腊县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所在的玉龙县旅游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普达措国家公园所在的香格里拉县旅游总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虽然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是旅游发展却不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旅游发展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联在各地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户收入增加并不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配合微观数据进一步了解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作用。(2)微观视角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户是否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参与形式,是在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后,在资源条件的约束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调研发现,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户的参与度不高,参与的主要形式为打工、自营和兼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农户居住地的位置,住在国家公园内的农户参与状况显着好于住在国家公园外的农户;此外,农户的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获取更多资金帮助等将有助于农户改善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未参与农户的参与意愿强烈,自营的意愿高于打工,资金和人力不足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第二,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通过显着提高参与户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来提高了人均总收入。第三,虽然打工农户、自营农户和兼营农户之间的家庭总收入和旅游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由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不同而造成的。第四,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农户家庭的收入提高都产生了显着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是低收入农户家庭收入提高的唯一影响因素;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农户家庭收入提高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是否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并不能显着提高高收入农户家庭的收入。第五,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后,参与户将更多劳动力配置在国家公园打工,减少了在农业和林业上的劳动力投入,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度下降,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显着上升、人均经营性收入占比显着下降,收入结构与未参与户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第六,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后,参与户家庭之间的基尼系数被拉大;未参与户中部分农户家庭也通过外出打工、种植香蕉、橡胶、茶叶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拉大了农户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说明旅游发展会导致农户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加剧,但却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反映出来的现象是:虽然旅游发展拉大了参与户家庭之间的基尼系数,但是由于未参与户家庭之间的基尼系数也在增大,所以农户对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意见。第七,从主观角度来看,农户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增收绩效评价结果不理想。参与户显着优于未参与户,但是未参与户中也有将近30%的农户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增收绩效的主观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说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也间接增加了部分未参与户的家庭收入,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增收绩效主观评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户主的个人素质以及能够便利获得信息。

张振巧[9](2018)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古城维护管理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地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供,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小城镇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完成了经济产业的转型。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快速崛起的经济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城市原本的样貌也在慢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随着旅游地名声鹊起的同时,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古城又称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建筑群和其承载的文化历史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古城这一极具公共性的公共空间中,古城维护工作成了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观光人数、流动人口的增加都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古建筑等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古城这一场域内问题层出,各个利益主体矛盾冲突凸显。解决好保护还是开发?管理还是经营?环境友好还是经济发展?这三组问题成了当前政府最为迫切的问题。丽江古城由于最近年负面新闻不断曝光进入公众的视野引发了大量的讨论,政府在古城保护还是开发的困境中,似乎倾向开发而忽略了保护,其管理方式方法频频受到抱怨。本文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选取丽江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城内相关利益者的维护意愿调查,分析了解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古城维护中的利益关系、动机及诉求。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获取利益相关者的维护意愿、支付意愿、满意度等一手资料,进而实地调研分析丽江古城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乌镇的保护与发展经验,基于城市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给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唐凯[10](2017)在《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文中认为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开始不断寻求着精神方面的享受,从而催生了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成为旅游城市。但同时凭借自然资源或旅游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存在着巨大的脆弱性问题。尤其是旅游城市依托单一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模式,文化传承过程中缺乏保护,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影响下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存在,往往会使得一个较小的外部冲击就会给旅游型城市带来巨大的危害。基于此,本文以丽江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旅游型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成因和内部机理,借助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丽江市的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旅游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总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相关基本概念等。第二部分为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主要对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其中包括旅游城市和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而后本文分别从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内涵、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和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三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具体案例研究——以典型城市丽江市为例。本部分主要包括两个章节,即第三章和第四章。其中第三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丽江市基本概况;第二节是丽江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第三节是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表征。第四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具体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评价目标、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评价模型的选择;第二节为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过程,具体包括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过程、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过程;第三节为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第四部分为政策应对措施。根据第三部分的案例分析结果,结合丽江市实际情况,分别从经济系统短期危机应对措施和经济系统长期风险治理对策两个方面提出丽江市维系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建议。

二、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1.2 “健康+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
        1.1.3 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
        1.1.4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亟需转型升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献分析数据来源
        1.2.2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1.2.3 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健康旅游
        2.1.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4 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
第3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条件与模式分析
    3.1 建设条件分析
        3.1.1 环境条件
        3.1.2 资源价值
        3.1.3 产品基础
        3.1.4 市场构成
    3.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1 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2 山地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
        3.2.3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第4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4.2.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调整指标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1 AHP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第5章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5.1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发展概况
        5.1.1 研究区域
        5.1.2 旅游业发展水平
        5.1.3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
        5.1.4 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5.1.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5.2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
        5.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
        5.3.1 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5.3.2 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
        5.3.3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
        5.3.4 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
        5.3.5 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一轮专家调査问卷:指标筛选
附录2 第二轮专家调査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3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4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山地旅游发展的重视
        二、山地旅游产品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
        三、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研究有待深入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产品
        二、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三、玉龙雪山旅游相关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旅游产品
        二、山地旅游产品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RMP模式理论
        二、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三、山地垂直地带理论
第三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旅游区概况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一、旅游资源(R性分析)
        二、旅游市场(M性分析)
        三、区域经济
        四、交通条件
        五、山地环境
        六、政策支持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P性分析)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空间格局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第四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适宜性评价原则和内容
        一、适宜性评价原则
        二、适宜性评价内容
    第二节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三、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四、评价模型构建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一、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类型适宜性分析
    第一节 现有山地旅游产品分析
    第二节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缘由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四、指标权重分析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节 山地旅游产品谱系
第六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策略与路径
    第一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问题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五、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一、山地“慢”旅游路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多元发展
        二、山地研旅结合路径:打造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
        三、山地文创旅游路径: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
        四、山地运动旅游路径: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4)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对象简述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演变
        2.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作用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2.3.2 旅游发展空间策略研究
        2.3.3 鼓浪屿相关研究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案例选取
        2.4.2 案例分析
        2.4.3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
        3.1.1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
        3.1.2 文化遗产价值内涵
    3.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历程
        3.2.1 初始萌芽阶段(19 世纪50 年代——19 世纪80 年代)
        3.2.2 探索形成阶段(1988 年——2000 年)
        3.2.3 高速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3.2.4 文化转型阶段(2013 年至今)
    3.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3.3.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3.3.2 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3.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3.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3.4.1 旅游文化体验欠缺
        3.4.2 旅游空间感受不佳
        3.4.3 旅游设施支撑不足
        3.4.4 旅游商业氛围过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4.1 文化遗产因素
        4.1.1 文化价值内涵阐释
        4.1.2 历史建筑展示利用
        4.1.3 文旅缺乏融合发展
        4.1.4 人文社区传承危机
        4.1.5 旅游行为破坏风貌
    4.2 旅游容量因素
        4.2.1 登岛游客数量现状
        4.2.2 游客时空分布分析
        4.2.3 空间容量供给分析
    4.3 服务设施因素
        4.3.1 服务设施体系分析
        4.3.2 旅游交通组织分析
        4.3.3 旅游商业发展分析
    4.4 自然环境因素
        4.4.1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建设分析
        4.4.2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布局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1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目标
    5.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原则
        5.2.1 遗产保护性开发原则
        5.2.2 景区精品化转型原则
        5.2.3 环境整体性协调原则
        5.2.4 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提升思路
        5.3.1 文化层面——彰显特色人文内涵
        5.3.2 体验层面——强化旅游体验品质
        5.3.3 环境层面——保护整体环境基底
    5.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4.1 提升空间文化内涵
        5.4.2 优化旅游空间建设
        5.4.3 调控旅游空间容量
        5.4.4 完善服务设施布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发展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2.3 简要述评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3.3.1 概念
        3.3.2 分析框架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5.4.3 评价结果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7.1.1 指导思想
        7.1.2 实施原则
        7.1.3 目标要求
        7.1.4 总体布局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7.3.1 指导思想
        7.3.2 发展原则
        7.3.3 重点任务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6)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沙江流域是重要战场
        (二)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构建金沙江发展新格局
        (三)长江上游建设生态屏障,金沙江流域是重要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理论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理论
        (四)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衍生类型
    一、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早期历史发展为多元文化奠定基础
        (二)地理封闭性形成“文化岛”
    二、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衍生类型
        (一)金沙江流域的多元文化类型
        (二)金沙江流域的文化差异性
第二章 金沙江流域的多元共生文化现象
    一、文化共生的基本内涵
    二、文化共生的发展过程
    三、文化共生的现象
        (一)民族文化共生
        (二)经济文化类型共生
        (三)与外来文化共生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碰撞
    一、引发多元文化碰撞的原因
        (一)旅游发展理念较为落后
        (二)环境封闭引起心理防御
    二、旅游开发对多元文化碰撞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作用
    三、用“文化共生”理论解决碰撞
        (一)承认多元文化发展的曲折性与多样性
        (二)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三)加强多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章 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旅游开发对策
    一、构建流域内文化共生的和谐空间
        (一)分段开发解决经济不平衡
        (二)建立增长极支撑文化共生
    二、保持流域内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
        (一)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活力
        (二)打造流域内的民族旅游文化长廊
    三、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国家推进旅游扶贫带动经济发展
        (二)解决交通难题促进区域合作
        (三)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8)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民收入问题
    1.1.2 旅游对农户增收的作用
    1.1.3 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数据获取
    1.6.3 统计计量分析
1.7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国家公园
    2.1.2 生态旅游
    2.1.3 农户
    2.1.4 参与
    2.1.5 农户收入
2.2 相关的基础理论
    2.2.1 参与式发展理论
    2.2.2 经济人假设
    2.2.3 生产要素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2.2.5 决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旅游发展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
    2.3.2 农户参与旅游影响因素研究
    2.3.3 农户参与旅游发展意愿研究
    2.3.4 农户收入研究
    2.3.5 农户收入结构研究
    2.3.6 农户收入分配研究
    2.3.7 农户满意度研究
    2.3.8 研究述评 3. 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现状及调研点概况
3.1 国外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发展状况
    3.1.1 国外保护地及其分类
    3.1.2 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状况
3.2 我国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发展状况
    3.2.1 我国保护地发展状况
    3.2.2 我国国家公园发展状况
3.3 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现状
3.4 调研点概况
    3.4.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3.4.2 普洱国家公园
    3.4.3 普达措国家公园
    3.4.4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
    3.4.5 调研点生态旅游发展总体状况 4. 生态旅游发展与农户收入的关联分析
4.1 本章的研究问题
4.2 方法选择及指标确定
    4.2.1 研究方法
    4.2.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4.3 研究结果
    4.3.1 平稳性检验结果
    4.3.2 协整检验结果
    4.3.3 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研究
5.1 本章的研究问题
5.2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和意愿
    5.2.1 总体参与状况
    5.2.2 农户打工的形式
    5.2.3 农户自营的形式
    5.2.4 农户兼营的形式
    5.2.5 未参与农户的参与意愿
5.3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形式的影响因素
    5.3.1 指标选择、描述性分析及研究假设
    5.3.2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5.3.3 研究结果
5.4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
    5.4.1 指标选择、描述性统计及研究假设
    5.4.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5.4.3 研究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
6.1 本章的研究问题
6.2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影响农户收入的路径分析
    6.2.1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影响农户收入的经济学逻辑
    6.2.2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影响农户收入的路径
6.3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3.1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农户收入变化
    6.3.2 双重差分模型
    6.3.3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6.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6.4 不同参与形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4.1 农户收入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6.4.2 模型选择及计算结果
6.5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作用
    6.5.1 变量选择
    6.5.2 分位数回归
    6.5.3 回归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7.1 本章的研究问题
7.2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7.2.1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
    7.2.2 模型选择
    7.2.3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7.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7.3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分配的影响
    7.3.1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7.3.2 农户的基尼系数计算
    7.3.3 结果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增收绩效的主观评价
8.1 本章的研究问题
8.2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生态旅游发展增收绩效主观评价
    8.2.1 农户总体的主观评价
    8.2.2 参与户的主观评价
    8.2.3 未参与户的主观评价
8.3 农户对生态旅游发展增收绩效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
    8.3.1 指标选择、描述性分析及研究假设
    8.3.2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8.3.3 回归结果
    8.3.4 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对策建议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1.1 从宏观视角来看,旅游发展与农户收入的关联在各地表现各异
    9.1.2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比例低、意愿强
    9.1.3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显着影响了农户的收入
    9.1.4 增收绩效主观评价结果不理想,参与户明显好于未参与户
9.2 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对策建议
    9.2.1 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9.2.2 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对策建议
9.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9.4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古城维护管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
        3.评述
    (四)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案例研究法
        3.访谈调查法
        4.问卷调查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丽江古城维护历史、现状及利益相关者识别
    (一)丽江古城概况、维护意义及保护历史
        1.丽江古城概况
        2.丽江古城维护对当地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3.丽江古城保护历史
    (二)利益相关者识别与描述
        1.丽江古城利益相关者识别
        2.丽江古城利益相关者描述及其主要诉求
    (三)丽江古城维护管理主体及维护意愿
        1.管理主体
        2.管理主体内设机构职能职责
        3.“古城维护费”模式的出现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丽江古城维护个案研究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统计
    (三)问卷分析
        1.基本信息描述分析
        2.古城利益相关者维护意愿分析
        3.古城利益相关者支付意愿分析
        4.古城相关利益者满意度分析
三、丽江古城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冲突
        1.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失衡
        2.管理与经营矛盾突出
        3.缺乏遗产保护和开发不足
    (二)现有管理制度的滞后
        1.古城维护经费来源单一,维护资金严重匮乏
        2.管理条例及维护规划的滞后
    (三)缺乏利益相关主体间冲突解决机制
        1.参与渠道不足
        2.沟通反馈渠道不畅
        3.监督机制不利
四、乌镇的经验借鉴及古城维护管理的建议及启示
    (一)乌镇的经验借鉴
        1.乌镇与丽江的可比性分析
        2.乌镇的保护与发展经历
        3.乌镇保护发展的启示
    (二)古城维护管理的建议及启示
        1.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古城维护管理
        2.基于城市治理理论,完善管理机制、政府观念及职能转变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旅游城市
        1.2.2 脆弱性
        1.2.3 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相关研究进展
        2.1.1 旅游城市
        2.1.2 脆弱性
        2.1.3 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
        2.1.4 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2.2 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2.2.1 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内涵
        2.2.2 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
        2.2.3 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第3章 丽江市旅游业现状与经济系统脆弱性表征
    3.1 丽江市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资源
        3.1.3 经济发展
        3.1.4 民族文化
    3.2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3.2.1 旅游资源
        3.2.2 旅游需求
        3.2.3 旅游业发展绩效
    3.3 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表征
        3.3.1 整体产业结构单一
        3.3.2 文化传承缺乏保护
        3.3.3 生态环境较为敏感
        3.3.4 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第4章 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评价方法
        4.1.1 评价目标
        4.1.2 指标体系确定
        4.1.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4 评价模型选择
    4.2 评价过程
        4.2.1 评价指标标准化
        4.2.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2.3 丽江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
    4.3 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1 经济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2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3 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4 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
第5章 丽江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丽江市经济系统短期危机应对措施
        5.1.1 强化对旅游危机的认识,增强旅游危机管理意识
        5.1.2 完善危机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危机快速响应机制
        5.1.3 建立旅游危机管理机构,提倡多元主体参与应对
        5.1.4 加强危机应对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建人才体系
    5.2 丽江市经济系统长期风险治理对策
        5.2.1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
        5.2.2 强化对市场秩序引导,实现产业链全覆盖监管
        5.2.3 提高传统文化附加值,增加现代旅游服务内涵
        5.2.4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以绿色提升旅游新品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D]. 李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吴小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D]. 付有. 华侨大学, 2019(04)
  • [5]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D]. 崔敬潇.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D]. 邱守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古城维护管理个案研究[D]. 张振巧.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D]. 唐凯.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丽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