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烁滞后现象的研究

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烁滞后现象的研究

一、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现滞后现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宁国英[1](2021)在《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在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系统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优秀的控制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滑模控制算法响应速度快,对参数和外界干扰不敏感,因此在永磁同步电机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本文围绕其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抖振、干扰等问题,对滑模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系统速度控制回路中,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的超调量和抖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滑模速度控制器。该趋近律将状态变量的连续函数和自适应增益项引入指数趋近律,分别控制系统在趋近阶段和滑模运动阶段的运动状态。针对负载突变、粘滞系数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引入扰动补偿环节,通过设计的扩展滑模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将观测值反馈到速度控制器。与扰动补偿的指数趋近律速度控制器相比较,电机转速超调量降低4%,响应时间缩短0.015s,系统抖振现象基本消除。在速度控制反馈回路中,针对无位置速度控制中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的位置观测误差和抖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积分滑模位置观测器。该观测器在传统滑模面上引入状态误差积分项,同时控制律采用改进的指数趋近律,达到抑制抖振和提高估计精度的目的。与传统的滑模观测器比较,转子位置角观测误差降低0.05rad,抖振范围的幅值从原来的?8 r/min变为?0.5 r/min。在上述控制器和观测器的设计基础上,搭建MATLAB/Simulink环境下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整体仿真模型,与扰动补偿的传统滑控制方法比较,在负载转矩突变时,转速超调量下降1%,抖振的幅值从原来的?6 r/min变为?0.1r/min,转子位置角误差降低0.05rad,跟踪时间提高0.1s;在参考速度变化时,转速超调量减少0.5%,转子位置误差减少0.08rad,转矩响应时间减少0.08s。表明了本文的方法可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抗扰动性、稳定性和鲁棒性,改善其调速性能。

蒋峰[2](2020)在《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浮平台是应用于超精密加工或超精密测量中的一种运动机构,其无摩擦、高精度的运动特点使得气浮支撑运动平台在精密制造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研究的气浮平台采用H型的平面导轨驱动结构,克服了传统精密运动平台由于两线性轴相互堆叠合并运动造成的误差叠加效应和刚度串联问题,其结构特点使气浮平台在控制上具有更高的运动精度。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大行程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技术搭建一个高精度、高性能的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平面导轨气浮平台高速、高加速、高精度的定位控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相对于传统精密运动平台在结构运动上的优势,其两轴均以平面为导向的运动结构,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误差来源的数量,使运动平台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其次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直线运动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X轴单边驱动和Y轴同步驱动的运动数学模型。(2)设计了单轴运动控制的速度、加速度复合前馈PID控制器和双轴并行控制下的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并用simulink进行实验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速度、加速度前馈PID控制器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在并行同步控制下加入交叉耦合控制能够提高双轴的同步控制性能,减少同步误差。(3)根据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控制需求,设计了运动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并成功搭建了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控制系统。同时还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运动平台的气浮隔振控制系统。(4)应用设计的控制器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进行了控制实验研究,其控制效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可行性。在调试好运动控制系统后,分别采用超精密平晶和激光干涉仪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直线度和定位精度进行了检测,其X轴在竖直方向的直线度≤0.3μm/300mm,定位精度为0.824μm;Y轴在竖直方向的直线度≤0.34μm/300mm,定位精度为0.964μm。最后在平面导轨气浮平台上进行了工件测量实验,使用表面PV值为0.28μm的工件进行轮廓测量,得到测量PV值为0.31μm,表明平面导轨气浮平台可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和加工的应用之中。

周小涵[3](2017)在《寒区隧道围岩与风流的对流—导热耦合作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寒区铁路隧道的特点,目前对自然通风效应、列车活塞风效应及机械通风效应等对隧道运营期间温度场的影响程度和规律还没有探明。鉴于此,建立考虑隧道内风流与衬砌间的对流换热和衬砌、围岩等的导热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编制隧道温度场计算软件TTCS,与寒区铁路隧道温度场的现场测试和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对隧道温度场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全局敏感度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寒区隧道的保温隔热层设置效果和纵向长度进行研究。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1)应用通用CFD软件对马蹄形断面和圆形断面隧道温度场进行对比建模计算,验证了圆形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应用非稳态传热微分方程,进行寒区隧道围岩、衬砌和气流间的对流和导热耦合作用分析,编制基于圆形断面的有限差分计算软件TTCS,以实现考虑通风影响的围岩、衬砌和气流温度场的完整计算。(2)首次建立了寒区隧道对流-导热耦合的1:30室内模型试验平台,对隧道横断面和隧道纵向非稳态传热进行了分析,模型试验结果和隧道温度场计算软件TTCS的计算结果趋势相同,吻合度较好,验证了 TTCS的适应性。(3)对比东北某寒区隧道温度测试数据和TTCS软件计算结果可知,两者随隧道纵向分布趋势一致且差值较小。TTCS软件克服了通用有限元软件同时考察对流换热和导热困难、建模复杂、难以实现特长隧道温度场的长期计算等弊端,在隧道温度场的长期分布规律的预测计算中易于使用。(4)以寒区铁路隧道为例,应用TTCS软件,采用基于正交试验的全局敏感度分析法研究了影响温度场的各个因素的全局敏感度。研究发现,隧道埋深、洞内风向、隧道断面大小、洞内风速、入口风温、围岩导热系数等是影响隧道温度场的主要因素,围岩比热容、围岩密度等是影响隧道温度场的次要因素。(5)由TTCS软件计算可知,在初支与二衬间铺设及二衬表面贴挂保温隔热层都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在非冻土地层外贴式保温层效果较佳,永久冻土地层中隔式隔热层效果较佳。考虑到维护和更换的便利,在材料和施工工艺允许的前提下,建议采用外贴式保温隔热层。(6)应用TTCS软件,计算分析了列车活塞风对隧道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隧道时速度越大,隧道抗防冻纵向长度也越长;列车通过隧道的频率越高,对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越大;列车行驶方向影响了隧道中风流的方向,列车方向与自然风方向一致时,会增加隧道抗防冻长度,是不利的;列车方向与自然风方向相反时,对自然风流入口段抗防冻的影响是有利的,但对出口段不利。(7)针对西南高海拔、东北高纬度季节性冻土区的不同埋深、不同断面大小、不同长度等条件下的隧道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隧道断面越大,冻结长度越长;在一定埋深范围内,随着最大埋深的增加,隧道冻结长度逐渐减小,最大隧道埋深超过一定值后,隧道冻结长度基本一致。据计算结果拟合了两地隧道纵向抗防冻长度的估算公式,并使用东北隧道的实际冻结长度和实测温度进行了验证。考虑运营中的机械通风及列车活塞风,对东北某隧道的运营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与现场调研结果对比了冻结长度,两者结果相符。(8)东北高纬度寒区浅埋隧道在冬季隧道周围岩体大都为负温,最佳的防寒抗冻措施是合理的防水和排水措施。建议高寒浅埋隧道全长设置中心深埋水沟、排水盲沟和保温侧沟,深埋水沟的坡度尽量加大。考虑检查维修,中心深埋水沟的直径尽量加大,建议以大于80cm直径圆管为宜。在富水隧道考虑设置加热棒。

苏娜[4](2017)在《烧绿石铱氧化物的磁性、电性和磁热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烧绿石结构氧化物(A2B2O7)由于晶格结构所支持的几何阻挫性质引起丰富的新奇现象而被广泛关注,而烧绿石结构的铱氧化物由于Ir4+离子的低自旋(S=1/2)、强自旋-轨道耦合等性质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金属-绝缘转变、巨磁阻效应、霍尔效应、绝缘态中的畴壁电导等现象的发现掀起了烧绿石铱氧化物的研究热潮。近些年来对该体系的中子衍射实验、μSR等实验证明该体系在金属-绝缘转变的温度附近发生Ir4+离子磁矩的短程序,随着温度的降低,在低温下由于强的自旋-轨道耦合进一步发生A位稀土离子的磁矩长程有序,同时证明了A位子晶格和Ir4+离子构成的子晶格形成All-in-all-out的基态磁结构。关于该体系的磁有序已经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探测与证明,那么基于磁有序的转变是否会引起材料中具有大的磁热效应?由于表征磁热效应强度的参量磁熵变与材料体系的有序度有直接的关系,这启发了我们探测是否可以将烧绿石铱氧化物作为磁制冷的功能材料,同时关于该体系作为功能材料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为此,本文中将主要涉及到烧绿石铱氧化物R2Ir2O7(R=Nd,Dy和Ho)磁热效应,探究其是否适用于磁制冷功能材料,在研究该体系的磁热效应之前,对R2Ir2O7(R=Nd,Dy和Ho)的磁性、输运、热力学等基本性质给出表征。首先,本文从测量的电阻率数据分析表明Nd2Ir2O7存在半金属-绝缘体的转变,Dy2Ir2O7和Ho-2Ir2O7存在半导体-绝缘体的转变,转变温度分别为34 K,125 K,137 K。Dy2Ir2O7和Ho2Ir2O7的高温顺磁性下的载流子类型可以用变程跳跃模式来描述,同时利用公式拟合给出了能隙宽度分别为4 K、10 K、11 K(R=Nd,Dy和Ho)。其次,得到R2Ir2O7(R=Nd,Dy和Ho)的转变温度后,进行了热磁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测量,尤其关注了金属-绝缘转变温度附近时的磁性行为,发现在金属-绝缘转变温度附近伴随着零场冷却和带场冷却热磁曲线的分叉行为,且低温下的磁化强度明显增强说明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基于这一猜测,接下来进行变温测量该体系的磁滞回线,其在低温下有一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同时通过对零场冷却的热磁曲线进行居里-外斯拟合证明该体系中主要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因此得出结论:该体系在低温下是铁磁性相互作用和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共存体。同时得出低的阻挫指数说明该体系为弱阻挫体系,阻挫会抑制体系中的长程有序度,那么弱阻挫体的有序会被释放。接着我们进行了比热数据的测量,在低温下比热出现Schottky异常,该异常源于稀土离子的晶体场劈裂所致,体系在低温下进入长程有序的状态,但是在金属-绝缘转变温度附近并没有测到明显的异常,猜测原因有两条:一、体系中Ir4+离子的磁矩过弱,由于测试精确度并不能测量到Ir4离子的短程序;二、该体系在金属-绝缘转变温度附近并未形成Ir4+离子的短程序。尽管未确定该体系在转变温度时Ir4+离子否是进入短程有序,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伴随着稀土离子的长程有序,我们进行了磁热效应的表征,无论通过等温磁化曲线计算所得、或者通过比热数据积分之差所得,都在低温下同时出现较大的磁熵变值,该温度对应着体系的长程有序,Nd---2Ir2O7在34 K并未出现任何磁熵变的异常,结合比热数据同时未在此处出现异常的行为,说明该体系在转变温度附近并未Ir4+离子的短程有序,尽管这一结果与一些文献中的报道又出入,但是同时文献中也给出制备样品的方法决定了该体系样品的一些性质。通过比热数据和等温磁熵变的数值进行计算得到该体系的绝热温升,相比较合金的磁熵变值,该体系的磁熵变偏小,但是本文中计算给出的绝热温升数值与大量合金中的绝热温升数值是相当的。这一研究更深入的探讨了体系中的磁有序的来源,随着温度的降低,磁结构从无序的3-in-1-out或者2-in-2-out进入更有序的和all-in-all-out的磁结构,即所谓的磁有序是磁结构的转变,同时通过磁热效应的表征证明了我们的猜测:R2Ir2O7(R=Nd,Dy和Ho)是一种非常好的磁制冷功能材料,通过卡诺循环可以将其作为低温下的制冷工质。

胡育勇[5](2014)在《风机主轴制动器摩擦副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风电制动器是风力发电机上重要组成部件,主轴制动器关系着整个风机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制动器的制动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对制动器进行热-力耦合分析不仅能揭示制动过程的摩擦机理,而且能为发展国内自主工业制动器品牌提供技术基础。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某大型风电主轴制动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制动器热-力耦合理论,模拟研究制动器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了制动器温度分布、温度梯度、机械应力、热应力、热变形等问题,并对制动器颤振噪声问题进行了模态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制动器热-力耦合分析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热-力耦合分析的相关理论,包括摩擦生热理论、瞬态导热方程的建立、耦合方法等,并对振动理论进行了简介。2.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制动器摩擦副三维瞬态传热有限元模型,分析确定了相关参数和边界条件,考虑材料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采用等位移循坏加载热流密度的方法,分别对正常工况和紧急工况下制动盘和摩擦片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制动盘温度分布非均匀,高温主要集中于表面,摩擦区域温度呈现锯齿状波动,从而产生热冲击,制动盘表面摩擦区域各处最高温度大约出现于制动过程的3/5段;摩擦片温度无波动现象,温度相较制动盘高出很多,表面温度分布较均匀,表面温差约100℃,在其厚度方向上,温度存在滞后现象,两种工况下制动盘和摩擦片温度分布相似,紧急工况温度相对较高;对正常工况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中温度最高值较模拟值低15℃左右,基本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3.根据制动器完整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紧急工况研究机械应力对制动器的影响,发现机械应力场关于中间截面对称分布,忽略模型的尖角应力集中和局部失真影响,制动器等效应力在30MPa以下,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运用间接耦合法,将紧急工况温度场结果作为应力场体载荷进行求解,得到了热应力场结果,结果显示其与温度结果有相似之处,均为先急剧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等效应力随制动时间增加逐渐向内径处和中间截面移动,但制动后期热应力在摩擦区域内分布基本均匀,应力梯度较小,摩擦区域内周向和径向应力均表现为拉应力,非摩擦区域则为压应力,且周向应力均大于径向应力,因此热裂纹最可能出现在制动盘接触摩擦表面,且为径向裂纹;热应力引起制动盘的变形量最高达到4.5mm,且变形随着半径增大而变大,制动中期产生的热变形最大。4.对主轴制动盘和摩擦片实际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考察制动器颤振噪声问题,分析显示制动盘610阶模态固有频率属于颤振噪声范围,而制动片固有频率远高于颤振噪声,属于高频尖叫范畴。本文研究对风电主轴制动器材料选择、结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结果能为进一步对主轴制动器直接耦合分析、完善风电制动器结构等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对制动盘、摩擦片的模态分析为噪声研究奠定了基础。

樊阳[6](2012)在《飞行领域的表征动量研究》文中提出广义的表征动量为记忆中沿着其自身的运动方向运动的物体的最终位置发生的位移偏移。狭义的表征动量被人们用来描述物理动量对物体在运动时的自身定位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基于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一是绝大多数关于向前偏移(Forward Displacement)的研究都采用的是相当简单的动态刺激(旋转的矩形,一系列的点,等等);很少有采用动态视觉场景的。Thornton和Hayes (2004)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采用动态视觉场景的研究之一(同样DeLucia和Maldia,2006; Munger,2005)。Thornton和Hayes让被试观看一段合成的影像,该影像是从行驶速度为55,65,72km/hr的车内。影像会被一段历时250ms的黑色屏幕暂时中断。之后,影像会继续呈现,同时被试被要求决定此时的场景是否是从刚才中断的那个点恢复的亦或是其他的点恢复。当场景是从其他的点恢复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向前的位移或者向后的位移。结果表明,被试更倾向于将向前的位移判定为与记忆刺激的位置相同,并且观察者判定的位移通常在刺激实际消失位移的前面,并且向前偏移程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本研究表明,向前偏移在动态场景中同样存在。本研究的目标将这一发现尽可能的扩展到其他的动态场景领域。其次,极少有研究者能够发现专家表征动量在特定知识领域的潜在效应。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中,我们采用了Thornton和Hayes (2004)的范式,同时选取了具有不同专业技术水平的被试。他们不是有经验的驾驶员就是普通人。结果表明,尽管所有的被试在对记忆中沿着其自身的运动方向运动的物体的最终位置的定位中都表现出向前偏移(FD),但相比普通人来说,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对目标刺激的定位会出现更大程度的向前偏移(FD)。从驾驶场景判断来看,这也同时表明专业知识经验的获取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本研究需要讨论的第一个目标是向前偏移现象(Forward Displacement)是否会随着飞行员的专业驾驶水平变化而变化。如果能够证实确实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特定专业领域位置的向前偏移现象推广到其它领域。其次,我们第二个目标是查明向前偏移(FD)现象是否同样存在普通人群中,或者说,这个效应是否需要一些少量的知识场景才可以被发觉。我们通过两个实验来对验证以上两个假设。在实验1中,我们如预期所想探测到了表征动量效应。在实验2中,我们测试的对象仅仅为普通被试。目的是检测影响表征动量效应的两种潜在效应。其一是因为普通被试对特定领域知识的匮乏(降落场景)导致他们无法对这个场景中出现的动作进行预期判断。其二是因为特定场景的特点(ISI持续时间或者位移大小)并不允许让普通被试顺利展开这个处理过程。结果表明表征动量任务中存在专家记忆优势效应;其次,当被试为普通人时,表征动量效应仅仅在一些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被探测到。

王伟[7](2011)在《基于ANSYS的轮轨摩擦生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车轮踏面和钢轨表面的擦伤和剥离破坏越来越严重。车轮运行中的摩擦生热是引发磨损破坏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轮轨接触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车轮在钢轨上滑动和滚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在轮轨接触区利用接触单元法来建立接触。模型中考虑了车轮和钢轨接触间的热传导,以及自由表面与环境的热对流,假设摩擦功全部转化为摩擦热,摩擦热流平均分配给车轮和钢轨。通过直接耦合法求解轮轨间的摩擦生热,详细的分析了接触区内的瞬时温度场、应力场、剪应力和接触区的接触压力分布特征,以及最高温升和应力的变化趋势。在纯滑动工况中,轮轨接触表面很容易产生瞬时的高温:1)材料的非线性影响不可忽略;2)轮轨的热效应影响层很薄,最高温升和应力产生在表面中线靠后处;3)轮轨表面最高应力和温度均随着轴重、速度及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在滚滑工况中,由于温升较小,计算中未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列车车轮在低蠕滑率下运行时,温升不高,但也产生了可观的热应力,由于接触时间很短,使得最高温升产生于远离接触区的部位;2)车轮滚动过程中承受冷热交替的载荷,很容易产生破坏;3)最大剪应力产生于接触表面很薄层,在此薄层容易产生剪切破坏;4)随着轴重、摩擦因数和蠕滑率的增大轮轨的摩擦热效应越明显。本文计算分析将为探讨轮轨擦伤和剥离提供理论参考,对于揭示热损伤机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刘登佐[8](2010)在《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创意经济是一种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资源、创意资本和现代科技为基点,以和谐的社会环境、先进的法律制度为背景的新型经济形态。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创意),其动力是文化艺术创新,实质是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具有创新性、高附加值、强渗透性、强辐射性、高风险性等特点。将创意转变为经济,其核心是打造创意产业链,就是要把创意、创意产品和市场相结合。只有在创意、创意产品注入高科技手段,转化为现代文化资本,并与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形成创意产业链条时,创意经济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从创意经济形成过程看,创意经济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创意思维,即创意的产生;创意产品化,即创意产品的生产;创意产品市场化,即创意产品的销售。创意经济风险,一般是指在创意产生、创意产品化、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创意思维、创意设计或创意营销等因素发生偏差,致使各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产生超出预期经济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和其他经济形式一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创意经济风险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风险。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创意经济风险主要包括创意思维风险、创意产品化风险和创意产品市场化风险三部分。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对创意经济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控制研究。在分析创意经济风险形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创意思维风险、创意产品化风险和创意产品市场化风险三个方面对创意经济风险进行了评价。本文构建了以上三个阶段创意经济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实证调研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用于创意经济总体风险评价的权重确定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指标因素在总体风险评价中所占比重差异的原因。创意经济产业链各阶段风险控制内容与方法各有不同。创意思维风险控制的方法有识别最佳才能、捕捉“灵感闪电”、充分发挥直觉和想象及灵感和顿悟的作用等。创意产品化风险控制,关键在于搞好创意产品设计及生产。创意产品设计中风险控制的常用方法有功能创意、外观创意、材料创意、使用方式创意等。创意产品生产风险控制主要是进行生产风险的前置评估,进行生产资源及能力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创意产品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控制、文化风险控制、科技风险控制,企业决策风险控制、交易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创意经济风险控制措施有风险避免、损失控制、非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四种。

刘洋[9](2009)在《基于驾驶员生理与心理反应的公路隧道光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建设逐年增加,随之隧道行车安全问题不断得到重视。迄今为止,对隧道行车安全研究仅局限于单独的分析车辆和道路因素,而通过分析环境对驾驶员心理、生理的影响降低交通事故率的研究甚少。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人机系统中的主导因素,易受到系统环境的影响。在隧道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主要受到隧道光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隧道照明设计只注重驾驶员能否辨清前方障碍物,未考虑到隧道光环境设计不合理而引起驾驶员产生不良生理、心理,是隧道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因此,从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反应角度出发研究隧道光环境,找出最佳的隧道光环境组合,对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减少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路隧道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分析人体生理指标为基础,通过实驾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分别研究短隧道和长隧道光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确定影响因素,并建立生理信号测试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结合主观调查分析,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并对今后长隧道照明工程的优化设计提出建议。实驾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驾驶员行驶于公路隧道的整个过程,其生理心理变化与在同等级的公路上行驶时有显着性差异,且通过隧道时的心理负荷较大;确定在隧道中行驶时,引起驾驶员生理、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为:1.车的因素:行车速度越大,驾驶员的心理负荷越大;2.环境因素:主要为隧道光环境因素,如隧道内亮度、频闪频率、亮度波动率以及车内与车外的亮度对比度;3.其他:行驶时间。室内模拟长隧道行驶实验得出结论:人长时间处于动态隧道光环境中,其心理负荷较大。通过偏相关分析,得出隧道内频闪频率和亮度,是导致人出现心烦、紧张、兴奋心理、生理反应的主要因素,且隧道内的亮度越大以及频闪频率越大,人越早出现心烦、紧张、兴奋以及由紧张到适应转折等反应;频闪频率和车内外亮度对比度是导致人视觉疲劳的主要因素,且隧道内的频闪频率越大以及车内外亮度对比度越大,人越早出现视觉疲劳。最后,根据实驾与室内实验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隧道照明设计优化思想。

鲍久圣[10](2009)在《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盘形制动器是矿井提升机的关键安全保障装置,其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制动装置依靠闸瓦和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将提升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而使提升机停止,因此闸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保障提升机的制动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制动器实施制动特别是紧急制动时,闸瓦表面高速摩擦产生的大量热无法及时散发而聚积在表层上,使表层温度急剧升高,过高的温升很容易使闸瓦材料性质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引起其摩擦磨损性能的突变,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开展提升机紧急制动工况下闸瓦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以提升机盘形制动器为研究对象,以避免发生矿井提升重大安全事故为目标,理论研究和摩擦磨损试验、有限元仿真试验相结合,突变理论与摩擦学理论相结合,针对矿井提升机广泛使用的无石棉闸瓦材料,开展了紧急制动工况下闸瓦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首先,通过大量摩擦磨损试验,分别模拟提升机单次和多次紧急制动工况,探寻了制动初速度、制动压力、制动次数等制动工况参数对闸瓦材料摩擦因数及其稳定性、磨损率和表面温升的影响规律;对在多次连续制动过程中观察到的摩擦因数突变现象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了制动初速度、制动压力对摩擦突变强度和突变起始时间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摩擦学基本原理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探讨了制动摩擦热的产生机理及其在制动器摩擦副之间的热流分配机制;通过热分析试验,研究了闸瓦材料热物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提升机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的三维温度场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求解闸瓦温度场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煤矿现场实际提升工况,忽略影响闸瓦表面温升的一些次要因素,建立了一个简便实用的闸瓦表面最大温升估算模型。再次,基于摩擦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制动摩擦力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在摩擦磨损试验和温度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对磨损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深入探讨了闸瓦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闸瓦材料的TG-DSC热分析试验结果,分析了在多次连续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材料的摩擦突变机理。最后,基于制动摩擦热的研究结果和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多次连续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摩擦磨损性能发生突变时的临界状态方程;以闸瓦最主要的摩擦学性能指标——摩擦因数作为状态变量,以包含制动初速度、制动次数、制动比压和制动时间等制动工况参数的两个扩展控制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了提升机多次连续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摩擦因数的尖点突变模型;基于摩擦突变模型,分析了提升机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摩擦磨损特性的突变学特征,讨论了摩擦突变发生的必要条件和临界状态,并对摩擦突变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初步预测。

二、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现滞后现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现滞后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的研究
    1.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1.3.1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1.3.2 扰动观测器的研究
        1.3.3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控制方法的研究
    1.4 滑模控制理论的发展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研究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分类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研究
        2.3.1 矢量控制原理
        2.3.2 矢量控制方法
    2.4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3.1 传统滑模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3.1.1 常用的滑模趋近律
        3.1.2 传统滑模控制器设计
    3.2 基于新型趋近律的滑模速度控制器设计
        3.2.1 改进型的滑模趋近律的设计
        3.2.2 仿真验证
    3.3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
        3.3.1 具有扰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3.3.2 扰动观测器的设计
    3.4 基于负载扰动观测器的滑模速度控制器设计
        3.4.1 滑模速度控制器设计
        3.4.2 仿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滑模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观测器的设计
    4.1 传统滑模观测器的方法
        4.1.1 传统滑模观测器设计
        4.1.2 基于反正切函数的转子位置估计
    4.2 改进滑模观测器
        4.2.1 积分滑模面的设计
        4.2.2 稳定性证明
        4.2.3 基于锁相环转子位置估计
    4.3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4.3.1 仿真模型的搭建
        4.3.2 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5.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5.2 仿真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二维平面导轨运动平台的发展与应用
        1.2.2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
        1.2.3 双直线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建模
    2.1 气浮平台的结构组成和导轨受力分析
        2.1.1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结构组成
        2.1.2 真空预压气浮导轨受力分析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2.3 X轴直线运动数学模型
    2.4 双边同步驱动运动建模
        2.4.1 H型运动平台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4.2 双边同步驱动的运动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器的设计
    3.1 单轴控制器的设计
        3.1.1 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3.1.2 PID复合前馈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3.2 双轴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3.2.1 同步控制的基本方法
        3.2.2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运动控制系统搭建
    4.1 运动控制系统组成
    4.2 硬件系统设计
        4.2.1 直线电机
        4.2.2 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
        4.2.3 位置反馈系统
    4.3 平台运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4.4 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4.5 气浮隔振控制系统
    4.6 上位机软件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与精度测试实验研究
    5.1 运动控制系统调试
        5.1.1 伺服控制算法的实现原理
        5.1.2 X轴运动控制调试
        5.1.3 Y轴运动控制调试
    5.2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运动精度检测
        5.2.1 直线度测量实验
        5.2.2 定位精度测量
    5.3 工件测量实验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寒区隧道围岩与风流的对流—导热耦合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考虑通风作用的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2.1 寒区铁路隧道温度场对流—导热
        2.1.1 隧道内的对流与导热
        2.1.2 寒区铁路隧道抗防冻特点
        2.1.3 列车活塞风与机械通风
    2.2 不同断面形状隧道温度场的对比
        2.2.1 模型的建立
        2.2.2 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
        2.2.3 计算结果对比
    2.3 隧道对流-导热耦合的瞬态传热计算模型
        2.3.1 瞬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2.3.2 横断面内瞬态温度计算模型
        2.3.3 隧道纵向瞬态温度计算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寒区隧道对流-导热耦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3.1.1 模型相似比
        3.1.2 试验平台
        3.1.3 隧道温度场试验
        3.1.4 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
    3.2 寒区铁路隧道温度实测研究
        3.2.1 隧道概况
        3.2.2 温度测试方案
        3.2.3 实测温度与数值计算温度的对比
        3.2.4 入口风温和风速对温度场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隧道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及其敏感度研究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隧道入口风温
        4.1.2 隧道内风向和风速
        4.1.3 对流换热系数
        4.1.4 围岩、衬砌等的热物理参数
        4.1.5 隧道埋深
        4.1.6 隧道断面大小
        4.1.7 影响因素的选取
    4.2 隧道概况
    4.3 正交试验敏感度分析
        4.3.1 正交试验原理
        4.3.2 试验指标与正交表的选取
    4.4 试验结果
        4.4.1 试验结果分析
        4.4.2 全局敏感度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隧道保温隔热层研究
    5.1 保温隔热层类型与作用
    5.2 隧道保温隔热计算模型
    5.3 不同类型冻土层隧道保温隔热层设置方式
        5.3.1 非冻土段保温层分析
        5.3.2 多年冻土段隔热层分析
    5.4 保温隔热层纵向设置长度研究
        5.4.1 不铺设保温层
        5.4.2 铺设保温层
        5.4.3 机械通风对保温层长度的影响
        5.4.4 不同列车运营工况对保温层长度的影响
        5.4.5 行车密度对保温层长度的影响
        5.4.6 列车速度对保温层长度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寒区隧道抗防冻长度研究
    6.1 西南高海拔寒区隧道抗冻范围研究
        6.1.1 气候条件
        6.1.2 计算工况
        6.1.3 隧道原始岩温
        6.1.4 结论与应用分析
    6.2 东北高纬度寒区隧道抗冻范围研究
        6.2.1 气候条件
        6.2.2 计算工况
        6.2.3 隧道原始岩温
        6.2.4 结论及应用分析
    6.3 西南寒区与东北寒区隧道温度差异研究
        6.3.1 不同寒区隧道温度分布差异
        6.3.2 不同寒区隧道温度分布差异原因
    6.4 抗防冻临界温度的界定及防寒抗冻长度的估算
    6.5 工程应用一:南山隧道
        6.5.1 隧道简介
        6.5.2 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6.5.3 隧道运营温度场分析
        6.5.4 抗防冻长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6.5.5 冻害整治
    6.6 工程应用二:绥芬河1号、2号隧道
        6.6.1 纵向抗防冻长度计算
        6.6.2 隧道温度测试
        6.6.3 隧道冻害与对策
    6.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烧绿石铱氧化物的磁性、电性和磁热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烧绿石氧化物的简介
        1.1.1 烧绿石体系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结构
        1.1.2 烧绿石体系中的阻挫效应
    1.2 烧绿石铱酸盐的研究现状
        1.2.1 烧绿石铱酸盐的金属-绝缘体转变(MIT)
        1.2.2 烧绿石铱酸盐的磁结构和磁有序的研究
    1.3 烧绿石铱氧化物的磁热效应研究
        1.3.1 磁热效应在磁制冷中的简介
        1.3.2 磁热效应的热力学表征方式
        1.3.3 磁热效应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思路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样品制备
        2.2.1 多晶样品制备
        2.2.2 测试样品制备
    2.3 样品性能表征方法
        2.3.1 样品结构表征 (XRD)
        2.3.2 超导量子磁强计 (MPMS-XL)
        2.3.3 物性测量系统 (PPMS)
第三章 烧绿石铱氧化物R_2Ir_2O_7(R=Nd,Dy和Ho)的磁性、电性、比热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仪器
    3.3 磁性、电性和热力学性质表征结果与讨论
        3.3.1 R_2Ir_2O_7(R=Nd,Dy和Ho)的电性研究
        3.3.2 R_2Ir_2O_7(R=Nd,Dy和Ho)的磁性研究
        3.3.3 R_2Ir_2O_7(R=Nd,Dy和Ho)的比热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烧绿石铱氧化物R_2Ir_2O_7(R=Nd,Dy和Ho)的磁热效应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风机主轴制动器摩擦副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制动器研究内容
        1.3.2 制动器研究方法
        1.3.3 制动器试验研究
        1.3.4 制动器噪声研究状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热-力耦合相关理论
    2.1 摩擦生热理论
        2.1.1 摩擦模型
        2.1.2 界面传热特性
        2.1.3 摩擦热载荷
        2.1.4 摩擦生热在 ANSYS 中计算方法
    2.2 传热学理论
        2.2.1 瞬态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
        2.2.2 边界条件
    2.3 有限元理论
        2.3.1 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2.3.2 瞬态热分析有限元法
    2.4 制动器振动噪声相关理论
    2.5 制动器热-力耦合理论
        2.5.1 热应力的基本原理
        2.5.2 热-力耦合基本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3.1 制动器温度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3.1.1 假设条件
        3.1.2 制动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3.1.3 相关参数的确定
        3.1.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2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流程
    3.3 温度场结果与分析
        3.3.1 正常工况
        3.3.2 紧急工况
        3.3.3 台架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4.1 热-力耦合实现过程
        4.1.1 热应力产生机理
        4.1.2 热-力耦合过程
    4.2 机械应力场
        4.2.1 有限元分析模型
        4.2.2 边界条件
        4.2.3 结果与分析
    4.3 考虑热应力作用的应力场
        4.3.1 应力分布与分析
        4.3.2 热变形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颤振噪声有限元分析
    5.1 制动器的颤振噪声
    5.2 模态分析介绍
    5.3 制动器摩擦副模态分析
        5.3.1 制动盘模态分析
        5.3.2 摩擦片模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飞行领域的表征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表征重力
        1.1.2 表征摩擦力
        1.1.3 表征向心力
    1.2 影响偏移的变量
        1.2.1 目标刺激特性
        1.2.2 目标刺激呈现特性
        1.2.3 被试的特性
第2章 表征动量研究理论、范式以及方法
    2.1 引言
    2.2 计算理论
    2.3 研究范式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3章 实验步骤及结论分析
    3.1 实验1
        3.1.1 方法
        3.1.2 研究对象
        3.1.3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4 实验程序
        3.1.5 结果分析
        3.1.6 讨论
    3.2 实验2
        3.2.1 实验2A
        3.2.2 实验2B
    3.3 总讨论
        3.3.1 本次表征动量任务中专家效应分析
        3.3.2 普通被试的表征动量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ANSYS的轮轨摩擦生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ANSYS在摩擦接触方面的应用
        1.3.1 一般的接触分类
        1.3.2 接触能力
        1.3.3 热接触分析
        1.3.4 摩擦生热分析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摩擦生热的相关理论
    2.1 Hertz接触理论
    2.2 固体摩擦理论
    2.3 传热学理论
        2.3.1 基本传热方式
        2.3.2 导热基本定律
        2.3.3 固体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2.4 热应力的基本原理
        2.4.1 热应力平面问题中的基本方程
        2.4.2 热弹性问题的虚功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轮轨滑动摩擦生热分析
    3.1 计算模型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2.1 静态分析
        3.2.2 材料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3.2.3 瞬时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
        3.2.4 轴重、速度及摩擦因数对温升和应力的影响
        3.2.5 塑性变形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轮轨滚动摩擦生热分析
    4.1 完全比例工况模拟
        4.1.1 计算模型
        4.1.2 计算结果与分析研究
    4.2 试验工况模拟
        4.2.1 JD-1轮轨摩擦试验机概述
        4.2.2 模型描述
        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创意经济的兴起
    1.2 创意经济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2.1 创意经济的研究现状
        1.2.2 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创意经济概述
        2.1.1 创意经济的含义
        2.1.2 创意经济的特征
        2.1.3 创意经济的产业链
        2.1.4 创意经济与相关概念辨析
    2.2 创意经济的发展
        2.2.1 创意经济的八种驱动模型
        2.2.2 国外发展创意经济的经验
        2.2.3 我国创意经济的发展概况
    2.3 创意经济风险概况
        2.3.1 风险的含义
        2.3.2 创意经济风险的内涵
        2.3.3 创意经济风险的特征
        2.3.4 创意经济风险的类型
        2.3.5 创意经济风险的诱因
第三章 创意经济风险形成分析
    3.1 创意思维的风险形成
        3.1.1 创意思维的含义
        3.1.2 创意思维的特征
        3.1.3 创意思维的形式
        3.1.4 创意思维的作用
        3.1.5 创意思维风险的来源
    3.2 创意产品化的风险形成
        3.2.1 创意产品的特点
        3.2.2 创意产品化的风险来源
    3.3 创意产品市场化的风险形成
        3.3.1 创意产品市场化中的产业风险关系
        3.3.2 创意产品市场化的风险来源
第四章 创意经济风险评价研究
    4.1 创意思维风险评价研究
        4.1.1 创意思维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4.1.2 创意思维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4.2 创意产品化的风险评价
        4.2.1 创意产品化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4.2.2 创意产品化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4.2.3 创意产品化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4 创意产品化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实例
    4.3 创意产品市场化的风险评价
        4.3.1 创意产品市场化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4.3.2 创意产品市场化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创意经济风险控制研究
    5.1 创意经济风险控制的内容
        5.1.1 创意思维风险控制
        5.1.2 创意产品化风险控制
        5.1.3 创意产品市场化风险控制
    5.2 创意经济风险控制措施
        5.2.1 风险避免
        5.2.2 损失控制
        5.2.3 风险转移
        5.2.4 风险承担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创意经济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相关的研究成果

(9)基于驾驶员生理与心理反应的公路隧道光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状况概述
        1.1.2 公路隧道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必要性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简要步骤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影响驾驶员生理心理变化的隧道光环境因素分析及生理测试指标的选定
    2.1 驾驶员在隧道内行驶时的主观感受
        2.1.1 “黑洞”和“白洞”现象
        2.1.2 “频闪”效应和“斑马”效应
        2.1.3 亮度
        2.1.4 隧道内亮度波动
    2.2 驾驶员心理与生理反应测试指标的选择
        2.2.1 人机工程学中常用的几种生理指标
        2.2.2 驾驶员生理测试指标的选择
    2.3 心电信号测试指标简介
        2.3.1 心电信号反映心理状态的机理
        2.3.2 心电信号分析方法
        2.3.3 心电信号分析方法的选定及依据
    2.4 眼电信号测试指标简介
        2.4.1 眼电测量的机理
        2.4.2 眼电分析方法
        2.4.3 眼电的测量与疲劳的关系
        2.4.4 眼电信号测试指标的选定
    2.5 小结
3 实驾实验
    3.1 实驾实验的基本概况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隧道简介
        3.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4 实验时间与天气情况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3.2 实验设备及生理信号采集方法简介
        3.2.1 实验设备
        3.2.2 测试方法及仪器参数
    3.3 实验数据分析
        3.3.1 隧道内亮度水平统计及分析
        3.3.2 驾驶员在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心电信号统计结果
        3.3.3 方差分析
        3.3.4 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统计结果分析
        3.3.5 眼电的统计分析结果
    3.5 小结
4 室内实验
    4.1 实验的目及实现
        4.1.1 实验的目及意义
        4.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4.1.3 室内实验的实现
    4.2 实验方法及设计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被测试人员的选择及安排
    4.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3.1 实验步骤
        4.3.2 实验中其他注意事项
        4.3.3 实验数据的处理
    4.4 误差分析
        4.4.1 误差来源
        4.4.2 误差处理
    4.5 小结
5 模拟长隧道驾驶员心率回归模型
    5.1 实验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5.1.1 对照段心率数据统计
        5.1.2 实验过程中室内亮度的平均水平及隧道内的频闪频率
        5.1.3 各实验段心率增长率统计分析
        5.1.4 各实验段眨眼频率统计
    5.2 偏相关分析
        5.2.1 偏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方法
        5.2.2 心率增长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5.2.3 眨眼频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5.3 峰值时刻模型的建立
        5.3.1 线性回归简介
        5.3.2 长隧道心率增长率峰值时刻模型的建立
        5.3.3 眨眼频率峰值时刻模型的建立
    5.4 小结
6 主观调查分析与回归模型的应用
    6.1 主观调查分析
        6.1.1 主观调查分析的目的
        6.1.2 主观调查统计分析
        6.1.3 主观调查分析总结与理论的推广
    6.2 长隧道照明设计优化与回归模型的应用
        6.2.1 长隧道前段照明设计优化
        6.2.2 长隧道中段照明设计优化
        6.2.3 长隧道后段照明设计优化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
        7.1.1 结论
        7.1.2 创新点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Abstract (detailed)
1 绪论
    1.1 提升机制动工况及装置简介
        1.1.1 提升机制动工况
        1.1.2 提升机盘形制动器
        1.1.3 提升机制动器闸瓦材料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矿井提升机紧急制动问题的研究现状
        1.3.2 盘形制动器摩擦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1.3.3 突变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5 课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本章小结
2 摩擦磨损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摩擦磨损试验方法的选择
    2.3 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相关仪器的选择
        2.3.1 试验机摩擦副的接触形式和运动方式
        2.3.2 X-DM 型调压变速摩擦试验机
        2.3.3 XDZ-A 型摩擦材料制样机
        2.3.4 其它试验设备
    2.4 摩擦副材料
        2.4.1 WSM-3型无石棉闸瓦
        2.4.2 配副摩擦盘材料
    2.5 摩擦磨损性能参数及其测试原理
    2.6 试验参数取值范围的确定
    2.7 试验方案
        2.7.1 单次紧急制动试验方案
        2.7.2 多次连续紧急制动试验方案
    2.8 本章小结
3 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及其突变行为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单次紧急制动工况试验研究
        3.2.1 制动初速度对闸瓦摩擦磨损特及表面温升的影响
        3.2.2 制动压力对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表面温升的影响
    3.3 多次连续紧急制动工况试验研究
        3.3.1 定压变速时制动次数对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表面温升的影响
        3.3.2 定速变压时制动次数对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表面温升的影响
    3.4 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的摩擦突变行为试验研究
        3.4.1 摩擦突变现象
        3.4.2 摩擦突变的表征
        3.4.3 摩擦突变过程分析
        3.4.4 制动工况对摩擦突变行为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4 提升机紧急制动摩擦热及闸瓦三维温度场研究
    4.1 引言
    4.2 制动摩擦热的产生机理及其分配机制
        4.2.1 制动摩擦热的产生机理
        4.2.2 摩擦热流及其输入处理
        4.2.3 制动过程的能量分配模型
    4.3 WSM-3 型无石棉闸瓦动态热物性能测试
    4.4 闸瓦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及试验验证
        4.4.1 计算模型
        4.4.2 边界条件
        4.4.3 闸瓦三维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结果
        4.4.4 试验验证
    4.5 紧急制动过程中闸瓦表面最大温升的简便算法
        4.5.1 简便计算模型
        4.5.2 计算实例及试验验证
    4.6 本章结论
5 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及摩擦突变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制动摩擦机理
        5.2.1 制动摩擦力的构成
        5.2.2 制动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分析
        5.2.3 制动摩擦机理分析
    5.3 无石棉闸瓦材料磨损机理
        5.3.1 无石棉闸瓦的主要磨损形式
        5.3.2 制动过程中闸瓦的磨损机理分析
        5.3.3 制动工况对闸瓦磨损行为的影响
    5.4 摩擦突变机理
        5.4.1 WSM-3 型无石棉闸瓦热分析试验
        5.4.2 突变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5.4.3 制动过程摩擦突变机理分析
    5.5 本章结论
6 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突变模型
    6.1 引言
    6.2 突变理论基础
        6.2.1 突变理论基本概念
        6.2.2 初等突变理论
        6.2.3 尖点突变模型
    6.3 摩擦突变模型
        6.3.1 紧急制动过程中的摩擦热能
        6.3.2 摩擦突变尖点模型
        6.3.3 摩擦突变的突变学特征分析
    6.4 摩擦突变的发生条件
    6.5 摩擦突变的预测
    6.6 本章结论
7 全文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文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现滞后现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 宁国英.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 蒋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3]寒区隧道围岩与风流的对流—导热耦合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 周小涵.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4]烧绿石铱氧化物的磁性、电性和磁热效应的研究[D]. 苏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7(01)
  • [5]风机主轴制动器摩擦副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D]. 胡育勇. 南昌大学, 2014(02)
  • [6]飞行领域的表征动量研究[D]. 樊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7]基于ANSYS的轮轨摩擦生热分析[D]. 王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8]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D]. 刘登佐. 中南大学, 2010(01)
  • [9]基于驾驶员生理与心理反应的公路隧道光环境分析[D]. 刘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10]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D]. 鲍久圣.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标签:;  ;  ;  ;  

二阶运动条件下闪烁滞后现象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