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9X环境下使用VB实现串口通信

Windows 9X环境下使用VB实现串口通信

一、用VB实现Windows 9X环境下的串口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秦伟[1](2013)在《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温度与湿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测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环境的温湿度的测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布线较为复杂,使用维护成本较高。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研制低成本的无线温湿度监测网络成为现实。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采集、处理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的环境温湿度,并报告给用户,形成一个无线温湿度监测平台。研究便捷准确监测温湿度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片机及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对温、湿度进行测量,不仅具有测量准确、方便、简单、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温、湿度测量的技术指标,更好的满足人们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本文使用数字型温湿度传感器AM2301对监测点的温湿度进行测量,以NRF9E5读取温湿度数据并进行无线数据传送,通过PC端上位机应用程序对温湿度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及硬件电路设计并对系统进行软硬件测试。最后经上位机软件测试实验实现了点到点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运行稳定,系统能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无线温湿度测量。本系统具有监测点布置方便,测量值准确的特点。

侯晓鹏[2](2010)在《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木材干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木材的出材率和木制品的加工质量。面对木材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保证干燥质量、降低能耗、缩短干燥周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率、增加优质干燥材数量已成为现阶段木材干燥技术发展的要求。木材干燥在木材加工企业中通常是能耗最大的工序,我国木材干燥行业中,常规干燥设备仍占主导地位,约占干燥设备市场的80%。这些常规干燥设备热效率低,干燥热效率仅为30~40%。同时,现有大量的木材干燥设备还处于手动、半自动控制状态。虽然有一些干燥设备实现了全自动控制,但其控制系统和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控制精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常规干燥过程中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问题,论文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木材干燥设备。该设备除实现常规干燥功能外,还具有废气热能回收、废气清洁和自循环功能。将废弃的热能进行重复利用,又对VOC等气体进行清洁处理,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相比常规干燥节能10~15%。研发出适用于木材干燥过程控制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以ATmega1280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16路数字量输入、16路数字量输出、16路模拟量输入、4路模拟量输出、4路PWM输出、4路RS232串行接口、16M的实验数据存储;针对木材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木材含水率实时采集模块电路设计,测量范围为690%,精度为±1%;人机交互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液晶显示触摸屏为显示界面,该系统使复杂控制过程变得简单、可靠,替代上位计算机与下位机繁冗昂贵的控制方式,取消了计算机、键盘及鼠标等操作部件,也可以替代设备上的按钮、旋钮、显示仪表及状态指示灯等部件。完成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其中包括:时间基准和含水率基准的程序设计与实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平衡含水率三种控制方式的设计与实现;木材干燥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常见树种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并能够保存最优干燥配方;木材含水率实时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通信协议的制定,利用RS232串口和RS485总线实现计算机、触摸屏与木材含水率实时采集模块的实时或分时通信。研发的新型木材干燥设备及其智能控制设备已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使用,由于其比传统的常规木材干燥设备干燥质量好,实现了废气热能回收利用和废气清洁过滤,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因此本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木材干燥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将会起到借鉴与推动作用。

陈树树[3](2010)在《基于GPRS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厂监控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不断扩展,无线技术以其独有的优越性逐渐受到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视。实时的数据处理、网络互连功能、智能化的软件以及良好的功能扩展能力几乎成了现代实时监控系统的共同需求。本论文基于GPRS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基础,以某农村自来水厂供水系统为选题背景设计了控制系统,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水源地;用户端;监控中心。水源地核心部分包括利用嵌入式控制器ARM-LPC2103控制潜水泵的启停、电量信号的采集以及与GPRS网络的通信。用户端采用GPRS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局域网数据通过Internet网络接入控制中心上位机。传感器节点处理器选用ATmega128,无线传输模块选用CC1100,作为接入Internet网络的网关设备的汇聚节点采用传感器节点与GPRS模块MC55相结合而成。控制中心上位机把接收到的远程采集量以及蓄水池的本地采集量通过组态画面实现上位机显示,且根据蓄水池的液位情况实现对水源地潜水泵遥控启停。控制中心上位机界面采用组态王软件与VB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利用MSComm、Winsock控件实现上位机与RS-232及Internet网络的的连接与通信。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验证,嵌入式处理器对数据的冗余处理可使通讯的实时性、准确率有较大提高,GPRS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组网方案在工业远程控制具有可行性。这也为先进的控制、通讯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业过程提供了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匙璟青[4](2009)在《基于串口通信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设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可视化技术及设备是新兴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实用技术和最基本的设备。可视化技术是典型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密切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基础,是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的核心。木材工业的可视化技术是由金属加工中的可视化技术逐渐发展转变而来的,是木材工业设备中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和发展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以促进我国木材工业的科技发展。本文介绍了基于串口通信的可视化应用在木材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可视化系统以微处理器、触摸式液晶屏组成构架,结合上位机、执行部件等完成木材工业设备的所有功能。以65K色触摸式液晶屏为人机交互方式,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整个可视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移植性强、抗干扰性强且性价比高,具有在木材工业广泛应用的前景。本文研究的可视化系统具体应用于实验压机、木材干燥窑及无损检测仪三种设备上,实现了对实验压机上下压板温度、系统压力、压板位移的监测、自动过程控制和热压曲线的实时及历史显示功能,实现了对木材干燥选用《LY/T 1068-92锯材窑干工艺规程》标准或自主设定参数干燥工艺的自动控制过程,可以采用时间与含水率两种基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衡含水率三种方式进行控制,实现了对木材无损检测的振幅基准设定,实时采集应力波信号,显示时间实时及历史数据等多项功能。可视化系统中,相同参数和过程的试验均可重复执行,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实验结束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通过上位机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可视化系统以其种种优点,替代了上位计算机与下位机繁冗昂贵的控制方式,取消了计算机、键盘及鼠标等的操作部件,发展趋势也包括替代各种控制设备上的按钮、旋钮、显示仪表及状态指示灯等,其安装使用维护均简洁方便,是我国木材工业及至各类设备制造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王超[5](2007)在《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城市居民小区的水表、电表、煤气表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软件系统,结合现有的抄表状况,对系统的软件部分作了详细地介绍,按照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居民小区远程抄表软件系统的研制和设计过程:系统的需求分析、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通信模块的设计、数据库模块的设计等,并阐述了软件的功能。首先,本文介绍了课题提出的意义、国内外发展情况及主要工作任务等;接着,简要描述了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总体设计,本套系统由计费终端(水表、电表、煤气表)、数据采集器和中心管理软件三部分组成,实现远程自动抄录水表、电表、煤气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管理;然后,具体的论述了软件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本文中的主要技术难点为:需求分析部分、通信模块部分、前台管理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的连接部分,其中,通信软件主要根据RS-485通信接口及相应协议设计,前台管理软件采用的是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 6.0 (下称VB6),数据库工具软件采用的同是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2000。最后,对本论文的工作做了结论并进行了展望。该系统已经过安装测试,并实际运行,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功能全面,达到了工程实际的要求。

张星梅[6](2008)在《基于ATmega128的试验压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科研领域等对智能控制仪器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嵌入式微处理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现有的试验压机、热压设备多为手动操作,或采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等作为控制元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操作。但是热压曲线难以准确设定,难以实现理想的操作过程,影响人造板热压工艺的研究,产品性能难以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和上位PC机通信实现数据处理、在线控制、显示等自动控制功能,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及架构成本较高。因此,综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着力于技术创新,提高自我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更加智能化、适应性更强的试验压机用于人造板的科研及生产,是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单机设备的自动化更是实现全线自动化控制、实现人造板生产企业网络化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试验压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法。系统控制器以单片机微处理器作为核心,结合外围功能扩展电路,包括电源、模拟信号采集、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输出、EEPROM扩展及通信等模块。系统以彩色液晶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图形化工作界面操作方便直观。整个系统更加智能化、适应性更强,可以用于人造板的科研及生产。系统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和触摸屏串行通信的方法,实现了对上下压板温度、系统压力、压板位移的智能监测、自动过程控制和热压曲线的实时显示、升降速度可调等多项功能。自动控制过程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热压曲线参数自动执行,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完成。相同参数和过程的试验可重复执行,给操作者带来了方便,且控制参数的调整范围也较大。对于压力的控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系统压力控制在221.5 MPa,精度控制在±0.3MPa。上下压板温度的控制采用PID算法使温度在2小时内达到稳定状态,精度控制在±1?C。实验结束时还可把试验数据上传至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分析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本系统尤其适用于噪声、电磁干扰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场合。

王春雷[7](2006)在《基于嵌入式ARM车载智能终端的研究和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己成为计算机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由于嵌入式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应用的突出特征,目前己经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网络通讯、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本课题是在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天津市攻关培养项目的支持下,就基于嵌入式ARM的车载智能终端的研究和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它采用了S3C2410X作为嵌入式ARM,以Windows CE作为操作系统软件。实现了基于GPS的车载导航、基于MC35i的无线上网以及基于GPS/SMS的智能报警等功能。本论文首先就嵌入式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嵌入式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同时对于软件开发中涉及到的UNICODE字符集以及BootLoader的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说明。接着本文就本系统所实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车载导航:本系统中车载导航系统主要由GPS地面接收机、天线组成。GPS地面接收机负责接收GPS的定位数据,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传送到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着的系统软件通过运行GPS信息提取程序,提取出经度、纬度、时间等信息。此类重要数据被读取到电子地图系统中,由电子地图系统将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轨迹信息等显示在电子地图上。2.无线上网:本系统采用Siemens公司的MC35i作为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拨号程序的编制,完成了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上网的功能。3.智能报警:本系统开发出一套基于GPS/SMS的智能警报系统。通过它车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知道汽车的具体位置,从而判断汽车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最后论文对于系统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做了总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待改进或者完善的地方。

陈代江[8](2006)在《串行通讯在远距离数据测量与监控中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RS232-C是一个串行通讯的标准协议,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VB6.0 ActiveX控件的MSComm通信控件,实现了Windows 2000下单台PC上位机与多台下位机(智能仪表)间的串行通讯,以及对现场智能仪表的集中控制和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

雍玉辉[9](2006)在《基于PIC微控制器的SMS&LED通信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低、抗干扰性好等特点,在现代控制系统中常用在操作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实现现场控制。PIC单片机系列是美国Microchip公司推出的,采用RISC结构的高性价比嵌入式控制器,其高速度、低电压工作,低功耗,强大驱动能力,低价OTP技术,体积小巧等都体现了单片微控制器工业的新趋势;作为信息的传输媒体,SMS短消息服务是GSM网络的一种基本业务,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方便快捷通信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商业交流的重要载体;集控制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于一体的LED电子显示屏为企事业的信息发布和广告宣传提供了广阔的便利。本论文是基于单片机在现代控制中的通信应用这一理论,逐步设计以PIC18F8260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串行端口实现SMS短消息服务并将信息发布至LED显示屏的通信系统。本论文分别从两大部分进行阐述系统设计的过程,即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在硬件方面,首先介绍PIC18F8260型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以及与普通单片机的区别;其次对新一代GSM通信模块—TC35i模块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详细阐述,提出GSM通信接口的硬件实现;再次详细叙述LE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和动态扫描电路;最后提出串行接口电路在系统中的应用。在软件方面,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硬件部分的支持和运行。设计上,利用MScomm控件实现计算机与GSM模块间的串口通信,使用AT指令实现对GSM模块的各种控制和短信的收发,分析发送和接收短消息的PDU(Protcol Data Unit)格式、短信内容、手机号码、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等;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采用PIC中C语言和C++语言编程,以中断方式实现PIC18F8260与LED的通信,同样利用MScomm控件从汉字字库的提取点阵码,最后显示在LED上。

刘虹[10](2006)在《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测试系统的缺点也愈来愈突出,网络技术应用于测试系统已成为现代测试技术发展的趋势。由于传统测试系统的测试单元相互独立,测试数据无法共享,给整个测试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设计出数据可共享的及可靠的测试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化冰箱测试系统中,很多网络远程调用协议都是公开的,当测试系统与网络设备直接相连时,系统极易遭到病毒的侵袭,造成测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使测试工作陷入瘫痪。而企业产品的测试周期较长,测试现场无人监控,一旦测试系统停止工作,就会引起产品的堆积,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了解决测试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系统,设计了一种串口数据通信协议,测试微机与传送微机之间根据制定的通信协议来传输测试数据。在分析了冰箱测试系统的现状以及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测试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各软件功能以及通信机制等进行了详细设计。测试微机通过温度记录仪和功率计与冰箱相连,定时采集仪表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显示及存储。本系统中,测试微机没有与外部查询网络直接相连,而是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数据通信协议传给传送微机,由传送微机将数据写入网络服务器上的综合数据库里,人们可以通过查询微机从网络服务器上随时查看测试结果。该系统既利用网络实现了测试数据的共享,又避免了远程查询、病毒侵袭等事件对测试工作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系统的具体实现以及关键算法。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对其它企业建立类似测试系统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用VB实现Windows 9X环境下的串口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B实现Windows 9X环境下的串口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温湿度监测技术的发展
    1.3 温湿度监测的应用领域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2.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
    2.2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二
    2.3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
第三章 温湿度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传感器的选择
        3.1.1 传感器的选择
        3.1.2 AM2301 介绍
        3.1.3 传感器性能说明
        3.1.4 AM2301 引脚说明
        3.1.5 AM2301 数据传输说明
        3.1.6 AM2301 测量特性
    3.2 无线通信方式的选择
        3.2.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3.2.2 系统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3.2.3 系统无线数据通讯协议
    3.3 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
        3.3.1 常用无线收发芯片比较
        3.3.2 无线收发模块 NRF9E5 介绍
    3.4 通讯接口
    3.5 系统程序存储器
    3.6 系统电源电路
    3.7 温湿度监测点硬件电路
    3.8 汇聚点硬件电路
第四章 温湿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温湿度监测点程序设计
        4.1.1 温湿度监测点主程序设计
        4.1.2 AM2301 温湿度读取程序设计
    4.2 汇聚点软件设计
        4.2.1 汇聚点主程序设计
        4.2.2 汇聚点串行接口发送程序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3.1 VB6.0 简介
        4.3.2 VB 6.0 中 MSComm 通信控件的属性
        4.3.3 使用 MSC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接收数据
        4.3.4 上位机程序及说明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5.1 硬件电路调试
        5.1.1 静态调试
        5.1.2 动态调试
    5.2 系统软件调试
        5.2.1 监测点调试软件说明
        5.2.2 温湿度监测节点和汇聚点程序的调试
        5.2.3 上位机程序的调试
    5.3 系统测试
        5.3.1 通信成功率测试
        5.3.2 温湿度数据偏差测试
        5.3.3 上位机软件测试
第六章 系统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A:汇聚节点部分测试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2)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木材干燥智能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木材干燥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木材干燥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木材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木材干燥集散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木材干燥专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我国木材干燥行业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材干燥设备构成及系统功能分析
    2.1 设备构成
    2.2 各部分组成结构
        2.2.1 常规干燥窑
        2.2.2 废气热能回收器
        2.2.3 湿度发生器
        2.2.4 废气清洁过滤器
    2.3 木材干燥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3.1 木材干燥的影响因素
        2.3.2 木材干燥控制系统设计
        2.3.3 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章 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控制器功能分析
    3.2 微处理器选型
    3.3 主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3.3.1 主控制模块
        3.3.2 电源模块
        3.3.3 信号采集模块
        3.3.4 模拟噪声抑制
        3.3.5 模拟量输出模块
        3.3.6 开关量输入模块
        3.3.7 开关量输出模块
        3.3.8 通信模块
        3.3.9 Flash 数据存储模块
        3.3.10 主控制器电路板设计
    3.4 木材含水率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4.1 信号采集及放大模块
        3.4.2 A/D 转换模块
        3.4.3 微处理器主控制模块
        3.4.4 数据传输模块
        3.4.5 木材含水率采集模块电路板设计
    3.5 硬件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第四章 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设计
        4.1.1 嵌入式软件的编写
        4.1.2 系统软件程序的模块组织原则
    4.2 主控制器软件程序设计
        4.2.1 主控制器端口功能分配
        4.2.2 软件设计流程图
        4.2.3 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读取与控制
        4.2.4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
        4.2.5 模拟量输出模块
        4.2.6 数据存储模块
        4.2.7 USART 串行通信模块
    4.3 木材含水率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3.1 控制器端口功能分配
        4.3.2 软件设计流程图
        4.3.3 量程选择规则
        4.3.4 AD 采集(ADS7825)模块
        4.3.5 RS485 串行通信模块
    4.4 系统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第五章 木材干燥专家系统的建立
    5.1 专家系统的特点
    5.2 专家系统的构成
    5.3 专家系统的发展阶段
    5.4 木材干燥专家系统实现
        5.4.1 知识库的构成分析
        5.4.2 推理机的构成分析
    5.5 系统使用举例说明
第六章 系统应用效果
    6.1 系统运行效果
    6.2 研发的新型干燥设备图片介绍
    6.3 新型干燥设备电控系统
    6.4 系统运行界面
        6.4.1 开机界面
        6.4.2 基本信息界面
        6.4.3 基准选择本信息界面
        6.4.4 工艺设定界面
        6.4.5 运行状态界面
        6.4.6 历史曲线界面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基于GPRS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厂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课题研究综述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4 课题方案
    1.5 本文内容安排
2 监控系统相关理论技术基础
    2.1 GPRS 网络通讯介绍
        2.1.1 GPRS 网络的主要特点
        2.1.2 GPRS 网络结构
        2.1.3 GPRS 关键设备介绍
        2.1.4 GPRS 接入方式简介
        2.1.5 GPRS 业务解决方案
    2.2 TCP / IP 原理
        2.2.1 网络模型分层
        2.2.2 课题相关协议介绍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2.3.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3.2 ZigBee 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水源处网络系统设计
    3.1 水源地处理器设计
        3.1.1 控制器选型
        3.1.2 开发环境简介
        3.1.3 处理器LPC2103 开发板设计
        3.1.4 JTAG 并口连接
    3.2 GPRS 技术应用
        3.2.1 GPRS 模块选型
        3.2.2 MC55 电路图
        3.2.3 MC55 工作模式
        3.2.4 MC55 串行接口
        3.2.5 AT 指令
        3.2.6 控制器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用户端网络系统设计
    4.1 传感器节点设计
    4.2 汇聚节点设计
    4.3 处理器设计
        4.3.1 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4.4 节点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4.5 供电电路
    4.6 节点软件设计
        4.6.1 软件开发环境
        4.6.2 节点无线发射模块特性
    4.7 本章小结
5 监控中心上位机程序的设计
    5.1 监控程序数据交互的方法
    5.2 软件工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PC 机接入Internet 网络子程序
附录B 传感器汇聚节点处理程序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串口通信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新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
        1.2.2 木材工业的分析与展望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理论知识
    2.1 串行通信
        2.1.1 通信方式
        2.1.2 通信制式
        2.1.3 通信接口标准
    2.2 串行接口
        2.2.1 AVR 芯片配置的串行接口USART 概述
        2.2.1.1 串行接口USART 的特点
        2.2.1.2 USART 接口与UART 接口的兼容性
        2.2.1.3 串行时钟发生
        2.2.1.4 数据帧格式
        2.2.1.5 USART 的初始化
        2.2.1.6 数据接收
        2.2.1.7 数据发送
        2.2.1.8 数据校验
        2.2.1.9 数据校验寄存器
        2.2.2 DSP 芯片配置的串行接口SCI 概述
        2.2.2.1 串行接口SCI 的特点
        2.2.2.2 SCI 通信的波特率计算
        2.2.2.3 数据帧格式
        2.2.2.4 SCI 的初始化
        2.2.2.5 数据接收
        2.2.2.6 数据发送
        2.2.2.7 SCI 寄存器
第三章 可视化操作系统
    3.1 人机交互方式
    3.2 可视化系统构成
        3.2.1 人机交互界面
        3.2.2 可视化软件系统开发
        3.2.2.1 基于 AVR 芯片的系统编写软件
        3.2.2.2 基于 DSP 芯片的系统编写软件
        3.2.2.3 上位机系统的编写软件
第四章 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4.1 可视化在实验压机上的应用
        4.1.1 设备概况与功能分析
        4.1.2 设计与实现
        4.1.2.1 过程控制可视化系统
        4.1.2.2 过程控制可视化系统界面
        4.1.2.3 上位机可视化系统
        4.1.2.4 上位机可视化系统界面
        4.1.2.5 上位机可视化系统程序实现
        4.1.3 小结
    4.2 可视化在木材干燥窑上的应用
        4.2.1 设备概况与功能分析
        4.2.2 设计与实现
        4.2.3 可视化系统界面
        4.2.4 小结
    4.3 可视化在应力波无损检测仪上的应用
        4.3.1 设备概况与功能分析
        4.3.2 设计与实现
        4.3.3 可视化系统界面
        4.3.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本文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设计简要介绍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 数据采集器的简单介绍
    2.3 数据采集器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系统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软件功能与结构分析
    3.1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3.1.1 系统软件的功能要求
        3.1.2 系统软件的性能要求
    3.2 系统的数据要求和数据关系结构
        3.2.1 系统的数据要求
        3.2.2 系统的数据关系结构
    3.3 系统逻辑框图和流程图
        3.3.1 系统的逻辑框图
        3.3.2 系统的流程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模块的设计
    4.1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4.2 数据库的实现
        4.2.1 数据库的建立
        4.2.2 数据库表的建立
        4.2.3 数据索引的建立
    4.3 数据库的连接
        4.3.1 选择连接数据库的方式
        4.3.2 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4.4 数据库的相关问题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
    5.1 开发工具的选择
        5.1.1 前端开发工具选择
        5.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5.2 上位机管理软件的设计
        5.2.1 系统的管理主界面
        5.2.2 管理软件的使用说明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信模块的设计
    6.1 通信技术和算法
        6.1.1 选择RS–485 通信串口
        6.1.2 通信协议的设计
        6.1.3 选择串口通信设计方法
    6.2 串行通信程序的设计和编码
        6.2.1 读数据功能
        6.2.2 写数据功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总结
    7.2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6)基于ATmega128的试验压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世界人造板机械发展现状和趋势
        1.1.2 我国人造板机械设备发展概况
        1.1.3 我国人造板机械设计的发展方向
        1.1.4 我国木材工业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1.1.5 我国人造板行业试验压机控制技术现状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理论知识
    2.1 前言
        2.1.1 PID 控制原理
        2.1.2 数字PID 控制
        2.1.3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2.2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2.2.1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理论分析
        2.2.2 拟合结果的检验
第三章 试验压机的构成及功能需求
    3.1 压机的构成
    3.2 压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3.3 压机功能需求
第四章 试验压机控制器的设计
    4.1 功能分析
    4.2 微处理器选型
    4.3 控制器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
    4.4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4.4.1 主控制模块
        4.4.2 电源模块
        4.4.3 信号采集模块
        4.4.4 模拟量输出模块
        4.4.5 开关量输入模块
        4.4.6 开关量输出模块
        4.4.7 通信模块
        4.4.8 人机交互界面
        4.4.9 外扩EEPROM 数据存储模块
    4.5 电路板设计
    4.6 系统软件设计
        4.6.1 嵌入式软件的编写
        4.6.2 设计流程
        4.6.3 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4.6.4 信号采集模块
        4.6.5 模拟量输出模块
        4.6.6 数据存储模块
        4.6.7 人机交互接口模块
        4.6.8 模拟信号输出控制的曲线拟合
    4.7 抗干扰措施
        4.7.1 硬件抗干扰措施
        4.7.2 软件抗干扰措施
第五章 应用效果
    5.1 初始化及预热
    5.2 热压过程参数设定
    5.3 过程控制
    5.4 系统监测
    5.5 整机效果
    5.6 上位机系统操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和展望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基于嵌入式ARM车载智能终端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现状以及相关产品
        1-2-2 国外现状以及相关产品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2-1 引言
    §2-2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
        2-2-1 ARM简介
        2-2-2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2-2-3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2-3 53C2410X介绍
        2-3-1 53C2410X的构成
        2-3-2 53C2410X 的工作原理
    §2-4 嵌入式操作系统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2-4-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2-4-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5 Windows CE
        2-5-1 简介
        2-5-2 软件开发环境
        2-5-3 UNICODE字符集的使用
        2-5-4 BootLoader的开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载GPS导航系统
    §3-1 引言
    §3-2 GPS全球定位系统
        3-2-1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3-2-2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3-2-3 GPS全球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3-2-4 GPS的主要误差
    §3-3 GIS地理信息系统
        3-3-1 GIS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3-3-2 GIS地理信息系统组成与特征
        3-3-3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
    §3-4 电子地图功能的实现
        3-4-1 简介
        3-4-2 GIS二次开发
        3-4-3 地图浏览功能
        3-4-4 GPS 定位功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上网以及短消息智能报警
    §4-1 引言
    §4-2 GPRS无线上网
        4-2-1 GPRS简介
        4-2-2 GPRS无线上网的MC35i模块
        4-2-3 MC35i拨号程序设计
    §4-3 短消息智能报警
        4-3-1 简介
        4-3-2 系统组成
        4-3-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串行通讯在远距离数据测量与监控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的硬件设计
2 智能仪表的结构及通讯功能
    2.1 智能仪表由三部分组成
        1) 传感器。
        2) 智能仪器仪表。
        3) 通信。
    2.2 智能仪表的通讯功能
3 用VB6.0实现对智能仪表的串行通讯控制
4 结语

(9)基于PIC微控制器的SMS&LED通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SMS 短消息服务的兴起
    1.2 LED 显示屏的广泛应用
    1.3 PIC 单片机的简介
    1.4 本设计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硬件系统构建
        2.1.1 系统硬件框架及工作原理
        2.1.2 系统的硬件组成
    2.2 系统的软件组成
        2.2.1 显示屏控制软件
        2.2.2 上位PC 控制及通信软件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控制器-PIC 单片机
        3.1.1 PIC18Fxx8 芯片
        3.1.2 PIC18Fxx8 的内部结构
        3.1.3 PIC18F8260 单片机与一般单片机的区别
    3.2 系统通信模块-TC35i
        3.2.1 GSM 模块TC35i 的介绍
        3.2.2 TC35i 模块性能指标
        3.2.3 SMS 短消息的无线数传监视和控制
        3.2.4 GSM 通信接口的硬件实现
    3.3 LED 电子显示屏
        3.3.1 LED 显示器结构与原理
        3.3.2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动态扫描电路
        3.3.3 LED 点阵驱动原理
    3.4 串行接口
        3.4.1 RS-232C 串行通信简介
        3.4.2 RS-232C 引脚及使用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基于PIC18F8260 单片机的LED 显示控制器软件设计
        4.1.1 PIC18F8260 的I/O 口
        4.1.2 PIC18F8260 中断控制器
        4.1.3 PICC 编译器中C 语言程序设计
        4.1.4 PIC18F8260 的USART 异步工作设置简介
        4.1.5 PIC18F8260 的串行通信软件设计
    4.2 PC 机的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4.2.1 MSComm 控件的介绍
        4.2.2 PC 机与PIC18F8260 串口通信
    4.3 基于PIC18F8260 的GSM 模块实时通信
        4.3.1 模块中与SMS 有关的GSM-AT 指令介绍
        4.3.2 单片机对TC35 模块的控制
        4.3.3 短消息收发的实例
        4.3.4 PDU 模式的短消息接收与发送
    4.4 基于PIC18F8260 的LED 显示屏软件设计
        4.4.1 FLASH 存储器的软硬件设计
        4.4.2 LED 显示屏驱动软件的设计
第五章 功能实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0)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0 引言
1 概述
    1.1 电冰箱测试系统现状
    1.2 电冰箱测试系统的特点
    1.3 电冰箱产品测试标准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2 需求分析
    2.1 电冰箱测试过程分析
        2.1.1 电冰箱测试的流程图
        2.1.2 电冰箱的测试环境
        2.1.3 电冰箱的测试过程
    2.2 电冰箱测试管理过程分析
        2.2.1 测试管理过程的流程
        2.2.2 任务书的管理
        2.2.3 试验进度管理
        2.2.4 实验报告的管理
    2.3 网络化冰箱测试系统安全性分析
        2.3.1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2.3.2 网络安全基本技术
        2.3.3 网络化产品测试系统安全基本要求
    2.4 目前电冰箱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
    2.5 电冰箱测试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
3 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软件系统概要设计
    3.1 硬件设计
        3.1.1 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系统结构模型
        3.1.2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结构
        3.1.3 仪表的选择
    3.2 电冰箱测试软件系统的开发平台
    3.3 电冰箱测试软件系统的软件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5 电冰箱测试软件系统的软件功能
4 基于系统安全的串口数据通信协议(SPCP)设计
    4.1 串口通信协议分层结构
    4.2 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
        4.2.1 帧格式
        4.2.2 数据分帧与数据重组
    4.3 传输过程
5 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电冰箱测试系统的实现
    5.1 数据采集
        5.1.1 数据采集主要算法
        5.1.2 利用 COM 口进行串口数据采集
        5.1.3 “看门狗算法”
    5.2 基于 SPCP 的数据传输
    5.3 数据存储
        5.3.1 数据文件
        5.3.2 数据库技术实现
    5.4 管理及显示
    5.5 其它关键技术及算法
        5.5.1 非正常中断时的数据保护
        5.5.2 曲线缓冲
        5.5.3 时间坐标的处理
        5.5.4 采用抛弃点策略画曲线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个人论文发表情况

四、用VB实现Windows 9X环境下的串口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D]. 秦伟. 长安大学, 2013(05)
  • [2]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侯晓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3]基于GPRS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厂监控系统[D]. 陈树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0(02)
  • [4]基于串口通信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匙璟青.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5]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 王超. 吉林大学, 2007(05)
  • [6]基于ATmega128的试验压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星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04)
  • [7]基于嵌入式ARM车载智能终端的研究和设计[D]. 王春雷.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6)
  • [8]串行通讯在远距离数据测量与监控中应用的研究[J]. 陈代江. 计量技术, 2006(08)
  • [9]基于PIC微控制器的SMS&LED通信设计[D]. 雍玉辉. 新疆大学, 2006(12)
  • [10]基于特殊安全机制的冰箱测试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虹.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Windows 9X环境下使用VB实现串口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