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高度看南平的经验

从政治高度看南平的经验

一、从政治的高度看南平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张翔[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逐渐分离并相互对立,农业雇佣工人既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但其能得到的仅是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部分剩余产品则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攫取。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是通过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实现的,资本主义地租正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地租不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要改变劳动者备受剥削的处境,就必须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究竟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又为此创立了土地革命理论,把合理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工农联盟的纽带,把工农联盟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横向的比较了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与东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差异,提出不同国家要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考察了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其整体性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成功开展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在农村则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农村普遍实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统归公社调配与使用,农民实际上丧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实际是生产关系超常规的变革,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初探索仍旧是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入手,探索适合国情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趋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承包权继续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责,这样仅承担财产功能的经营权就可以“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自由流转,从而兼顾了保障农户土地权益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双重需求,细化并明确了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产权关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扫清了障碍,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坚持不懈的探索,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努力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实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萌芽、形成、完善、后续实践与发展整个历史进程,通过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后续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充分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启示。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的反抗意识日益觉醒,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继承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19世纪欧洲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其他杰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地思想。第二章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历经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四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通过土地国有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依据所处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明确的土地纲领、建立工农联盟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地租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和土地革命理论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立足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和革命策略,在苏俄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适时推进苏俄的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时应坚持策略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用灵活的土地政策服务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现实需要,进而争取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还针对中国等东方国家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土地革命实践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进一步提出土地纲领和政策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应依据现实革命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先通过土地改革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分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理论研究重要的是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情况和土地关系的稳定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进而决定了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程度,因此土地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土地问题集中体现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所面临的三对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产权明晰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是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要推动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需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齐盛[3](2019)在《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前承东汉、后启隋唐,历时超过三个半世纪,其间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属于一个大的分裂时期。在整个中国法律史学科的研究中,对魏晋南北朝法制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并且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曹魏和两晋法制,而对南北朝时期的法制除了南朝的梁、陈律和北齐律外仍缺乏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西晋是三国归一后的统一政权,东晋是司马氏在江南半壁江山的延续,而南朝是东晋的延续。北朝从何而来?其源自东晋时期北方大乱时的“五胡十六国”,由北魏统一后与南朝南北对峙。东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相继在北方建立政权。这些进入中原的胡人政权有一个共同点:改革本民族的旧风俗、旧传统,尊崇儒学,学习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农业文化。用农业文化取代游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若不如此,这些胡人政权便无法真正在中原农耕地区稳固立足。在经历了长期混战和前秦的短暂统一后,北方最终由北魏所统一。北魏是北朝的开创者,由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它兴起于塞外,后向中原渗透并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改写了自十六国时期以来胡人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成功问鼎中原并最终成为与南方汉族王朝比肩而立的稳固王朝。中国北方由此逐步趋向稳定,政治、经济和文化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北魏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北方黄河流域的稳固统治,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强大的武力,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作用。在支撑北魏长期稳固统治的诸多因素中,法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北魏于386年建国,53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存世约一个半世纪。自398年的《天兴律》开始,期间曾多次修律,至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最终完成《正始律》(即通常所说的《北魏律》)。可见,北魏政权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北魏统治者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多次进行制律和修律的活动。导致北魏统治者多次制律和修律的原因是什么?客观来看,这主要是北魏社会文化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北魏的社会文化发展到哪一个阶段,相应的文化因素就会促使其制律和修律。纵观北魏王朝的整个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不断变革的历史。从文化的角度对北魏法制进行研究,即把法制作为北魏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法制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进行探讨。这种视角把北魏社会的文化因素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展开研究,有助于把整个社会视为完整的文化系统,有助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全面地审视文化因素对北魏法制发展的巨大作用。那么,究竟是哪些文化因素在制约和决定着北魏的法制进程呢?法律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是人类活动的对象性成果,凝结着人们在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而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范畴,它包含多方面内容,从所包含内容的角度来看,文化主要由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几部分构成。其中,行为方式中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对法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作为统治民族的拓跋鲜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文化整体性逐步转变为农耕文化后,北魏法制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根植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法制就不得不改弦更张。此外,社会伦理道德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它属于价值观范畴。价值观决定行为规则,作为价值观的社会伦理道德必然对作为行为规则的法制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影响北魏法制的诸多文化因素中,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道德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当然,典章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推动也是北魏法制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论文即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具体考察北魏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的转变,探讨北魏法制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规律。本文背后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伦理观念转变→作为行为规则的法律制度转变。可见,生产生活方式是决定法制最根本的文化因素。除导语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文化”的界定。由于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范畴,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文中所使用的文化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具体说明此概念包含哪些层面,本文所谓的“文化因素”具体何指。接下来,将论述法制与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怎样通过北魏时期的文化因素来分析、研究其法制。第二章是北魏法制的历史演进。本章从前北魏时期的法制谈起,对拓跋鲜卑习惯法、代国时期的法制、北魏前期的法制、孝文帝朝以后的北魏法制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北魏法制的产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全面梳理,力求呈现北魏王朝一百多年间法制发展的全貌。第三章具体分析北魏法制中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素,即影响北魏法制的经济文化因素。客观来看,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对法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作为统治民族的拓跋鲜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文化整体性地逐步转变为农耕文化后,北魏法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根植于游牧经济基础上的法就不得不改弦更张。至孝文帝太和年间,随着俸禄制、均田制的相继确立,北魏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彻底转变为农耕文化式的。因此,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影响北魏法制最根本的文化因素。第四章分析北魏法制的政治文化因素。从北魏建国到其灭亡,在政治文化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立国之初,部落大人制的显着遗存违背了皇帝希望高度集权的内心愿望。道武帝遂在汉族士人的辅助下,以汉制为基础开始典章制度的创立。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一条主线就是要不断强化皇权。在对曹魏和西晋的统治政策进行比较后,北魏选择了借鉴曹魏的名法之治,统治集团也以曹魏的继承者自居而将晋贬称为僭伪。入主中原后,政治文化的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其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鲜卑的传统政治文化时有回流。至孝文帝时,汉化的方向已牢不可破,孝文帝以多种措施将政治文化的变革大步向前推进,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的确立使南朝的政治制度几乎被全盘移植,北魏的政治文化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政治文化因素显着地影响了北魏法制的面貌。第五章分析影响北魏法制的社会文化因子,具体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宗教等因素。儒家思想对拓跋鲜卑统治集团的影响从北魏建国前即已开始,北魏政权建立后,这一影响更是与日俱增并不断深入。北魏历代皇帝均重视儒家思想,将其作为治国的重要指导;在重视儒家思想的同时尊崇和提倡儒学,兴办儒学教育,儒学教育得以广泛推行。如此一来,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便不断向社会浸润。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政权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彻底转型:儒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创新,高度儒家化的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在拓跋鲜卑统治集团、官僚集团和全社会牢固地扎下根来。在最高统治者亲力亲为的大力推动下,北魏社会文化的核心因子最终实现了高度汉化和完全的儒家化,北魏法律的儒家化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结语部分对北魏法制的发展进行规律性总结,指出“文化是决定北魏法制快速乃至跳跃式发展的根本”。在诸多影响北魏法制的文化因素中,生产生活方式和儒家化的社会伦理道德是最核心的因素。此外,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推动对北魏法制的演进也具有重要作用。

吴锋[4](2019)在《民主协商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研究 ——以南平市建阳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和重构,多元化主体型社区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常见单元,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多元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制约我国社区民主发展进程的桎梏。而民主协商概念融合了民主集中制和协商民主理念,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际,作为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化解基层矛盾的民主政治范式嵌入到社区治理中,已经成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民主协商的视角上,采取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围绕南平市建阳区社区治理主体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对社区治理与协商民主相关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模式进行阐述,界定本研究提及的城市社区、社区治理主体、社区治理和民主协商等相关概念后,阐释多中心治理理论、社区治理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收集当地文件资料、走访政府、街道和社区等相关部门来了解南平市建阳区发展现状、治理主体结构和主要做法;再次,运用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形式通过网络分享、入户发放来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并结合访谈、12345平台案例等调研基础,分析出南平市建阳区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越位缺位问题严重;最后,围绕社区治理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突出党组织引领、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推进“三社联动”、构建基层民主协商平台等四个方面来提出推动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对策建议,这样对于南平市建阳区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基层民主协商政治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邢浩[5](2019)在《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海防体系与长城防御体系共同组成维护明代边疆稳定的东、北两道防线,而福建地区海防在明代海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明代东南沿海海防防区中,福建防区所遭受的侵扰状况最为严重,这与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然而,相对于明代其他海防防区而言,学界对福建防区海防研究较为落后。对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研究不是局限于一类聚落的研究,就是局限于一个聚落实体的研究,这并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的整体布局与设置情况。本文以福建防区海防军事防御聚落为研究对象,以量化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明代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情况。首先,从明代福建防区海防形势、行政、军事制度与军事聚落布局层次角度对明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背景进行梳理。然后,在厘清福建各类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情况的基础上,对影响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各项因素做详细地量化分析。其次,从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数量、线密度与整体性防御角度对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防御效率做出研究。最后,本文着眼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从平面布局、交通布局与防御性设施布局等方面对单体布局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对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进行辩证地、系统地研究,力图对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有直观而理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笔者有以下发现。宏观层面上,在影响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各项因素中,社会因素对聚落布局影响最大,地理因素次之,军事因素则最弱。海防军事聚落虽在宏观布局上较为合理,能够覆盖福建沿海的大部分地区,但疏忽了军事因素对聚落布局影响。中观层面上,缺乏对军事影响素的重视,导致福建防区主要屯兵聚落的防御效率较差,明中后期,各主要屯兵军事聚落往往各自为战,不能完成海防整体性防御任务。微观层面上,福建海防屯兵聚落单体布局较为合理,能够在实现使用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又使防御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聚落内部交通体系布局合理,既能满足战时对高效防御支援的需求,又能满足军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各类防御性设施则达到加强了聚落的防御能力。

肖坚[6](2019)在《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背景下,排球社团作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力军,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数量及社会地位与日俱增,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凸显,所以很有必要对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促进排球社团依法自治和提升社会价值寻找现实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详细阐述福建省排球社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并通过分析福建省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和研究南平市气排球协会的个案来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促进福建省排球社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切实路径。主要结论:(1)福建省排球社团的发展情况及趋势较好,整体布局较为合理,其中气排球协会迅猛发展,但部分地区排球社团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其发展特征总体表现为专业性、互利性、非营利性、广泛普及性、自主管理性和自愿参与性。福建省排球社团的成员以男性为主,主要任职于党政企事业单位,成员们的学历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在整体上有老龄化趋势。(2)福建省排球社团应该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社会建设责任和生态文明责任”等五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内容。(3)福建省排球社团对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并且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不理想、不均衡,但大多数成员都有了解社会责任内容的意愿,对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持积极态度。分析表明,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认知情况与社会责任承担情况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福建省排球社团成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几个维度在社会责任认知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个案研究表明:排球社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高排球社团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能够帮助排球社团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进而促进排球社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5)福建省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责任认识不足、管理缺位问题、人才匮乏问题、资金短缺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够重视社会责任、组织管理机制欠缺、缺乏志愿服务精神、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促进福建省排球社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有:构建责任内容体系、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吸纳紧缺排球人才、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张帅[7](2019)在《两晋南北朝皇族宗法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针对两晋南北朝皇族的一项研究,旨在分析其内部的宗法关系、宗庙所具有的正统意义、大小宗争执引发的政治动荡、皇权在权源和继承上相统一何以重要、少数族以中原宗法重构宗族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并试图通过观察此段历史过程,勾勒出宗法形态的变迁轨迹。简言之,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皇族,研究视角是宗法礼制。宗法是商周古制,春秋礼崩乐坏,至战国宗法也不复具备完整的制度构造,散附于宗庙、封爵、服制等体系,但依然对家国产生着影响。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法发展出新的形态,其影响所及,见于皇族和政治的诸多方面。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既有破坏,也有重构。它破坏的,是秦皇、汉武所建立的皇权独尊的政治传统,以及儒学独尊的文化传统。在激烈的动荡中,“再造区夏”成为历史所赋予的命题,凡此三百余年间史事,皆可视为对此命题的回答。在士人的眼中,上古三代才是理想社会,所以世家大族主导的重构运动,不再向秦汉回归,而是向古制取法。政治文化上的这一历史动态,在魏武时已露端倪,西晋司马氏建国便更显然,宗法正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作为礼制的宗法,其根本用意,欲在亲亲的宗族中更立尊尊之义,从而嫡庶有间,大小有别,长幼有序,继承有法。宗法之制,以嫡长子继承为前提,以服制为裁断,以宗庙为映射。两晋南北朝皇族宗法形态,宗庙和宗族构成一体两面,始终在互动与调试。西晋庙制建立初期,存在着太祖虚位的问题,延至武帝中期方才确定,而定太祖实际上就是定大宗,晋武帝鉴于曹魏的历史教训,扩大了封王范围,超出了大宗一系的限定,庙制中太祖缺位的根源正在于此。晋武帝咸宁元年为防范即将出现的政治危机,一改前期缓和的宗室政策,迅速确定了文帝司马昭的太祖地位,试图以此杜绝宗室对皇权的威胁。东晋元帝以小宗入继承统,在礼法上需要解决上承宗统和下奉旧国的问题,太祖虚位的特殊庙制和琅邪王复杂的转封由此产生。为保障皇权在大宗一系传承,东晋诸帝在确定储君后便封至亲为琅邪王,试图降低其宗法地位,以避免争斗。宋武帝以寒人登皇极,为扩大统治基础,采取了重用宗亲的方式。另一面又通过政治上的安排区分出亲疏差等,长沙、临川两支便在排抑之列。此意图也见于庙制中的安排,他沿用两晋“太祖虚位”的制度模式,暂不置宗庙核心,只按世系排列,以与旁支宗亲的政治地位相呼应。刘宋宗室互相残杀,其根源实在武帝,庙制是宗法的象征,太祖位不立,权源便无从统一,默认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难以获得制度保障,其混乱便在所难免。萧梁所遇到的问题与此类似,梁武帝为防范前朝之祸,采用早定庙序的制度方式和敦睦宗室的儒家式教化手段,但却忽视了继统之礼,废嫡立长导致宗室内在的撕裂,侯景之祸所以能造成颠覆性后果,与此密切相关。北魏以少数族入主中原,宗法化是汉化的题中之意,孝文帝的一系列举动,是在先祖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太祖位升降、改王爵之制、定皇族服属,宗法形态的结构性于此明确地显现出来。本文前五章以当时皇族中的主要问题为纲,宗庙、封王、服属等穿插其中,第六章则通贯论及宗族官、诸侯庙、庶妃庙变迁,横竖交错,以明皇族宗法之动态。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黄腾飞[9](2018)在《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开展的以国防科技、工业、交通为主要内容的,以备战和调整工业布局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即为三线建设。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国防建设都有重大的影响。三线有大小三线之分,福建小三线建设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福建小三线建设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1964年三线建设的决策到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考究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详细梳理福建小三线的建设历程,对福建小三线的职工的生活、心态进行考察分析。最后,力图对福建小三线建设进行考量,探究福建小三线建设的特殊性,成效和偏差,以此,为福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借鉴。

彭锋[10](2018)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宋后期所经历的军政变局非常剧烈,宋人在面对挣扎反扑的晚金和骎骎南进的蒙古所作出的各项应对举措都有值得研究探讨的价值。本研究着手进行的出发点正在于此。本论文将研究重心放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和军政应对两大块上,全文分四章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论述。本研究细致梳理了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具体历史背景,并对当时几种相对而言较具代表性的边防应对意见进行了分类研究,又进一步从学理脉络和思想生成的内部运行机制角度分析这些边防思想形成的因由。在对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多重样态的论述时,又具体结合当时的边患实情讨论朝臣们所提出的各种边防意见。这一时期的朝议边防情况体现出内外交错的特点,并和朝政的转局密切相关。文章将边防的论述与朝局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政潮的动荡对于边防论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探究了理学士人群体在“后朱熹时代”面对边患情况下的政治言说和实际事功表现。“后朱熹时代”的理学士人在理学思想的解释阐发上有广阔空间,原有的理念被后来的理学士人简化和复制,并进一步转化成更为实用的观念和行动。理学思想的深沉内核得以筛选抽离。因此可以看到庙堂之上和江湖之外的理学,呈现出并不相同的样态。除了从学术和政治关系角度分析理学士人的军政理念表现之外,文章又从军政实践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理学士人在阃幕的活动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具体分析了诸如筑城结寨自保、利用地方土豪势力、校阅民兵、精择久任和复藩建镇的具体举措,并认为这些措施在应对军政变局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除了微观层面上对具体应对之策进行探讨之外,本研究又从南宋后期各个地域间关系的交错互动角度出发,研究诸地域间的交错互动对军政应对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解决前线军粮匮乏的问题时,时人非常注重从其他粮食相对丰富的地域调入配给,在整体的战略布局的考量上,也同样着重思考各个地域之间的交错互动和联系。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咸淳年间襄阳被围困的最为艰难的时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提三万兵出海道直捣青齐,以逼迫蒙古回师救援的战略决策,这都是宋人充分利用各个地域的优劣形势和综合考虑各个地域间相互关系之后作出的非常具有价值的战略判断。因此也可以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多政权并存的秩序格局,和诸地域间相互关系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将这种清晰的认识一以贯之的在指导应对军政变局中实行。本研究在涉及南宋后期军政防御策略调整的时候,又特别举出相对典型的案例进行了个案式的分析。文章认为南宋政府将四川区域的防卫也纳入到了整体的军事防卫布局当中进行考量,并对该区域间的具体防御措施和战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述,目的在于对南宋后期军事决策的议定过程有个全景式展现,并进一步检讨了南宋立国以来的多项颇具惯性力的国策,分析了这些政策及其调整的利弊。除此之外,文中又对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特殊性军事协调机构策应使司的产生和演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着重研究这一机构在应对军政变局当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及影响。研究显示策应使司这一独特的军事协调性机构出现于南宋与蒙古对峙期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与蒙元侵宋的进攻路线和南宋自身的兵力部署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这一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性组织机构,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驻防区域,而且有固定的人员配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机构的驻防区域往往是联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军事防区的重地要区,其所任职的官员也大部分都是南宋后期负责边防事务的地方大员,他们对于南宋的边防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一在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组织机构,对当时及其之后的历史产生过积极影响。

二、从政治的高度看南平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政治的高度看南平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第四章 烈士遗物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第六章 外国神父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2)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四、选题的基本内容
    五、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基础: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二、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三、政治基础:欧洲各国阶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四、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和农民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
        三、18-19世纪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杰出成就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萌芽
        二、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地租理论
        一、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相分离产生地租
        二、封建地租形式的演化与地租的资本化
        三、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区别
        四、分成制与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五、住宅及房租理论
    第二节 土地国有化理论
        一、土地国有化的条件和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原因
        二、土地国有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三、土地国有化之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第三节 土地革命理论
        一、对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进行阶级分析
        二、分析农民土地问题与实现工农联盟的关系
        三、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策略的新认识
    第四节 欧美国家与东方社会土地理论
        一、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方向
        二、东方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三、东西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多样性
    第五节 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一、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自然条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史前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结构及其解体和后续发展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地产”的财富属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曲折演绎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论战
        二、考茨基《土地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部分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土地国有化理论在苏俄的实践与发展
        二、全面论述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三、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适时推进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进行转变
        五、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及其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节 对中国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展开初步探索(1921-1927年)
        一、中国传统土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土地政策
        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与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
        三、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工农联盟的关键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1927-1952年)
        一、明确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二、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
        三、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对土地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四、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完整所有权
    第三节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53年至今)
        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
        二、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三、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主要矛盾
        三、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第二节 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一、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底线”不动摇
        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文对“文化”的界定
    第一节 学术界对“文化”概念的主要观点
        一、何谓“文化”
        二、本文所使用的文化概念
    第二节 本文的具体考量
        一、法与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怎样通过文化的视角看待北魏法制的进步
第二章 北魏法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376年以前)法制的演进
        一、前北魏时期拓跋鲜卑的发展概况
        二、拓跋鲜卑的习惯法
        三、代国时期(315-376年)的法制
    第二节 北魏前期(386年-476年)法制的演进
        一、道武帝时期(386-409年)的法制
        二、明元帝时期(409-423年)的法制
        三、太武帝时期(423-452年)的法制
        四、文成帝时期(452-465年)的法制
        五、献文帝时期(465-476年)的法制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476年-534年)法制的演进
        一、孝文帝时期(476-499年)的法制
        二、宣武帝时期(499-515年)的法制
        三、孝明帝及其以后(515-534年)的北魏法制
第三章 北魏法制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素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形态
        二、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下法制的简陋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狩猎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掠夺经济不可或缺
        三、农耕经济逐渐占主体地位
        四、关于北魏修长城
        五、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法制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孝文帝等帝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二、俸禄制的确立
        三、均田制的确立
        四、农耕经济更加巩固
        五、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对法制的根本性影响
第四章 北魏法制的政治文化因素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政治文化
        一、拓跋鲜卑独立意识的勃兴
        二、代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官制及政治文化
        一、道武帝时期的官制
        二、明元帝时期的官制
        三、太武帝时期的官制
        四、文成帝、献文帝时期的官制
        五、北魏前期官制和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六、北魏前期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对北魏官制和政治文化的改造
        一、孝文帝进行官制改革的背景
        二、太和十五年(491年)的官制改革
        三、太和十七年(493年)的官制改革(前《职员令》)
        四、太和十九年(495年)的官制改革
        五、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官制改革(后《职员令》)
        六、孝文帝进行官制改革和引进士族门阀制的原因
        七、孝文帝改造下的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四节 宣武孝明两朝的政治文化
        一、宣武帝时期政治的腐败及其政治文化
        二、孝明帝时期吏治及政治文化的严重腐朽
        三、宣武孝明两朝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五章 影响北魏法制的社会文化因子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社会文化因子
        一、拓跋鲜卑民族原始而质朴的社会文化
        二、宗教信仰:萨满教
        三、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影响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社会文化因子
        一、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与儒学教育的发展
        二、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向社会浸润
        三、佛教的兴盛及与道教的斗争
        四、北魏前期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的北魏社会文化因子
        一、相当程度的儒家化社会伦理出现
        二、新型学校的创立与儒学教育的广泛推行
        三、佛教愈加兴盛
        四、统治集团与社会上层文化核心因子的完全汉化
        五、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决定性影响
        六、北魏法制儒家化的标志性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民主协商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研究 ——以南平市建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调查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社区
        2.1.2 社区治理主体
        2.1.3 社区治理
        2.1.4 民主协商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协商民主理论
3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现状及主体结构分析
    3.1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发展概况
    3.2 南平市建阳区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3.2.1 社区网格化管理
        3.2.2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3.2.3 福州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
    3.3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分析
        3.3.1 社区各级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
        3.3.2 政府依然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
        3.3.3 社区主体结构的多元化和权威依赖
        3.3.4 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程度不同且力量分散
4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问卷调查设计与整理
        4.1.1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及调查对象的选择
        4.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 南平市建阳区T街道实地访谈调查结果整理
    4.3 基于12345平台的社区治理诉求的实例调查结果整理
    4.4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问题分析
        4.4.1 社区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
        4.4.2 政社权责分界不清
        4.4.3 社区服务企业管理混乱
        4.4.4 社区自治组织独立性不强
        4.4.5 社会组织服务发育不足
        4.4.6 社区居民参与率低
    4.5 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5.1 社区党组织工作与群众需求脱节
        4.5.2 政府组织职能定位模糊不清
        4.5.3 社区服务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
        4.5.4 社区自治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
        4.5.5 社会组织专业性权威性存疑
        4.5.6 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不强
5 推动南平市建阳区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对策与建议
    5.1 突出党组织引领,推动各方协同共治
        5.1.1 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社区领导核心
        5.1.2 建强党员队伍,凝聚社区各方力量
        5.1.3 打造“党建+”模式,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5.2 理顺政社关系,推动政社良性互动
    5.3 推进“三社联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
        5.3.1 完善社区基础功能
        5.3.2 培育社区服务组织
        5.3.3 建强社区工作队伍
    5.4 构建协商平台,培育协商制度认同
        5.4.1 规范协商程序,推进民主协商制度建设
        5.4.2 培育协商意识,提高居民议事协商能力
        5.4.3 建立监督机制,保障协商结果科学可行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民主协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民主协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5)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文化意义
        1.2.3 社会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明代海防体系研究
        1.3.2 明代海防军事聚落研究
        1.3.3 明代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史料的搜集与归纳
        1.4.2 军事聚落实地调研
        1.4.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1.4.4 量化分析
    1.5 研究创新性
        1.5.1 实现了军事聚落布局研究的可视化
        1.5.2 丰富了军事聚落布局研究的分析方法
        1.5.3 探索了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的分析框架
    1.6 研究内容框架
第2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背景综述
    2.1 福建地区概述
        2.1.1 福建行政区划
        2.1.2 福建地区地理、社会环境
    2.2 福建海防防御形势
        2.2.1 明代海防形势
        2.2.2 福建海防形势
        2.2.3 福建海防的重要性与作用
    2.3 明代海防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2.3.1 海防行政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2.3.2 海防军事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2.4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层次
        2.4.1 福建海防远海防线
        2.4.2 福建海防近海防线
        2.4.3 福建海防海岸防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3.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
        3.1.1 卫城、所城
        3.1.2 巡检司城
        3.1.3 堡、寨
        3.1.4 烽堠、墩台
        3.1.5 驿站、急递铺、递运所
    3.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
        3.2.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2 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
    3.3 福建海防屯兵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3.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3.2 福建海防巡检司城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3.3 福建海防堡、寨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4 福建海防烽传、驿传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4.1 福建海防烽堠、墩台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4.2 福建海防驿站、递运所、急递铺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研究
    4.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与福建地区遭受侵扰情况
        4.1.1 福建地区遭受侵扰情况
        4.1.2 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与各地遭受侵扰情况
    4.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数量与线密度研究
        4.2.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4.2.2 福建海防巡检司城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4.2.3 福建海防烽堠、墩台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4.2.4 福建海防驿站、急递铺、递运所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4.3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整体性防御研究
        4.3.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整体性防御原理与可达性理论
        4.3.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可达性分析
    4.4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举例
        4.4.1 福宁州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
        4.4.2 兴化府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布局研究
    5.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等级与规模
        5.1.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等级
        5.1.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规模
    5.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形制量化分析
        5.2.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形制分类
        5.2.2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布局量化分析
        5.2.3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交通体系布局
    5.3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防御性设施布局
        5.3.1 城墙
        5.3.2 雉堞
        5.3.3 月城
        5.3.4 城门、门楼
        5.3.5 敌楼、窝铺
        5.3.6 其他设施
    5.4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内部布局-以蒲禧所城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福建防区海防巡检司情况统计表
    附录 B 福建海防堡、寨情况统计表
    附录 C 福建防区海防烽堠、墩台情况统计表
    附录 D 福建防区驿站、递运所情况统计表
    附录 E 福建防区急递铺情况统计表
    附录 F 明代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屯田统计表
    附录 G 明代福建海防卫、所城选址布局影响因素数值统计表
    附录 H 明福建海防巡检司城选址布局影响因素数值统计表
    附录 I 明代福建地区倭寇侵扰情况统计表
    附录 J 福建海防线变迁示意图统计表
    附录 K 福建沿海各县南北跨度统计表
    附录 L 明代海防福建防区总图统计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体育社团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体育社团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三、不同类别社会责任标准的对比及其适用性
        四、社会责任理论的相关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标准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责任
        二、排球社团
        三、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标准指南
        一、社会责任理论
        二、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数理统计法
        五、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福建省排球社团概况
        一、福建省排球社团的发展情况
        二、福建省排球社团的发展特征
        三、福建省排球社团的新兴力量
        四、福建省排球社团的人力资源情况
    第二节 福建省排球社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
        一、福建省排球社团的政治责任
        二、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经济责任
        三、福建省排球社团的文化责任
        四、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社会建设责任
        五、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生态文明责任
    第三节 福建省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一、福建省排球社团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情况分析
        二、福建省排球社团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分析
        三、社会责任认知情况与承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四、不同成员的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个案研究:南平市气排球协会
        一、南平市气排球协会的发展现状
        二、南平市气排球协会的社会责任认知情况分析
        三、南平市气排球协会的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分析
    第五节 福建省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责任认识不足
        二、管理缺位问题
        三、人才匮乏问题
        四、资金短缺问题
    第六节 福建省排球社团承担社会责任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不够重视社会责任
        二、组织管理机制欠缺
        三、缺乏志愿服务精神
        四、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第七节 促进福建省排球社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完善责任内容体系
        二、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三、吸纳紧缺排球人才
        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两晋南北朝皇族宗法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旨趣
    二 “宗族”与“宗法”——相关概念解析
    三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论西晋庙制中的太祖位
    第一节 西晋庙制与太祖位问题
    第二节 定太祖位的政治用意——以大宗之争为线索
    第三节 六亲庙序的设定与取消——以泰始封王为视角
    第四节 强本抑末——大宗一系的最终确定
    小结与余论
第二章 小宗承统——东晋的太祖虚位与琅邪封国
    第一节 东晋小宗承统的礼法问题
    第二节 太祖的虚位与改置
    第三节 琅邪王的转封与入继
    小结
    附:东晋庙制示意图
第三章 继统失序——刘宋的宗王出镇与皇族相杀
    第一节 重宗室与别亲疏——兼论宋武庙制
    第二节 宗室相残与幼子出镇
    第三节 宗王相争与孝武限藩
    第四节 宋主猜忌与致乱根由
    小结
第四章 重构宗法——以梁末乱局为背景的考察
    第一节 侯景之乱中的萧梁宗室
    第二节 梁初宗法秩序的构建——兼论萧顺之太祖位问题
    第三节 宗法的松弛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五章 论北魏皇族的宗法形态
    第一节 再论北魏“两太祖”问题
    第二节 北魏太庙制度略考
    第三节 孝文帝改王爵之制与定宗族之属
    小结
第六章 宗族官与诸侯、庶妃庙制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皇族的宗族官
    第二节 由汉至晋——诸侯庙制的转折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庶妃庙制之起源与流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9)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相关学术史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三线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三线建设原因
        (一) 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
        (二) 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第二节 三线决策过程
        (一) 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二) 福建小三线建设指导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福建进行三线建设的客观条件
        (一) 生产条件
        (二) 工业基础
第二章 福建小三线建设历程
    第一节 小三线的部署
        (一) 领导机构的成立
        (二) 勘测选址
        (三) 劳动力的投入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建设起伏
        (一) 艰苦创业(1965.5-1966.11)
        (二) 步履艰难(1966.12-1969.3)
        (三) 热火朝天(1969.3-1972.12)
        (四) 犹豫彷徨(1973.1-1978.12)
第三章 福建小三线职工考察
    第一节 小三线的民生问题
        (一) 后勤保障
        (二) 卫生医疗
        (三) 子女教育
    第二节 迁厂动员下的职工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拱手听命型
        (四) 迫不得已型
第四章 福建小三线考量
    第一节 福建小三线的特殊性
        (一) 后方建设起步早
        (二) 二三线区分不明显
        (三) 思想戒备高
        (四) 备战经验丰富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取得成效
        (一) 改善福建经济布局
        (二) 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三) 培育了一批人才
    第三节 福建小三线的偏差
        (一) 选址缺乏科学性
        (二) 夸大主观能动性
        (三) 生活保障脱节
    第四节 启示
附录一: 1964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附录二: 内迁福建小三线企业名称
附录三: 福建小三线军工厂厂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时间断限与研究旨趣
        一 站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二 本文研究时限和主题
        三 论文写作缘起及旨趣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导向
    第三节 研究回溯与问题反思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问题与反思
第一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及思想评议
    第一节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
    第二节 南宋后期边防思想的评议
        一 王居安的边防思想
        二 阃幕边防思想述论
        三 学理脉络下的分析
第二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及应对意见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边患议论的分析
        一 诏言边事与群臣进言
        二 边患论述的内生机制
    第二节 官僚集团的措置与边患关系
        一 对官僚集团边防政策的批评
        二 理学士人批评态度形成原因
    第三节 理学士人的军政意见及实践
        一 徘徊学术与政治之间
        二 阃幕献策与边防意见
        三 小结
第三章 南宋后期地域控制与防区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南宋后期的地域控制与国势危亡
        一 南宋后期诸地域间交错互动
        二 南宋后期诸军事防区的关系
    第二节 蜀地边区防御政策之调整
        一 边区统治政策调整之背景
        二 策略的制定调整及其影响
        三 小结
第四章 南宋后期策应使司制度的产生与演化
    第一节 宋元对峙期军事协调机构的出现
    第二节 对策应使司制度产生背景的考察
        一 蒙元攻宋策略及路线问题
        二 兵力部署与策应司的产生
    第三节 策应使司制度的运作过程及影响
        一 置司及其建制背景
        二 策应使司运作过程
        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从政治的高度看南平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2]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 张翔.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3]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D]. 齐盛.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4]民主协商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研究 ——以南平市建阳区为例[D]. 吴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5]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D]. 邢浩. 天津大学, 2019
  • [6]福建省排球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D]. 肖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两晋南北朝皇族宗法形态研究[D]. 张帅. 山西大学, 2019(01)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福建小三线建设研究(1964-1978)[D]. 黄腾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D]. 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从政治高度看南平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