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研究述评

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研究述评

一、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性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本朝[1](2022)在《我们这一代的任务: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文中指出百年中国文学思想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承续和发展,也是对西方文学思想的转化和创新,更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它以百年作家作品、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中心,同时兼顾社会思想、文化思潮和文学体制,讨论文学体制、文学观念和语言形式的思想与审美的融合,呈现文学思想史的场域、内涵、结构和形式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确立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的总体特征及其历史嬗变。

吕丽波[2](2021)在《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广田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作为教育家,生命中最后的十六年,他在云南大学度过,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作为文学家,他融汇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艺理论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学术界关注李广田在散文、诗歌方面的成就,相对忽略了他在文艺思想方面的贡献。而李广田的文艺思想凝练了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选定了李广田的文艺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精研李广田文论作品,侧重对其文艺思想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价值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对李广田文艺思想的全面研究。论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李广田的创作情况,梳理了国内对李广田文艺思想以及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部分着重分析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第一章重点探究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产生背景,从生平经历、历史语境以及理论来源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发展路径。第二章阐释李广田的文学观念,论文将李广田的文学观分前后两期,并指出他前期主张文学表达自我、注重审美,后期主张文学应关注于社会现实,为人民服务,强调文学为人生、为社会的功用。第三章从李广田的文学创作思想入手,论述了创作主体的品格与想象、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创作目的这一角度分析了外在的文学形象与内在的完整性特质在表现作品内容、塑造艺术风格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第四章主要以李广田文艺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李广田诗歌批评的艺术特色,指出李广田批评思想对促进新诗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余论部分从独特思想、理论建构与关注社会三个方面阐释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意义,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李广田的文艺思想显示出文论家思考问题的广度,其思想伴随时代而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他的文艺思想,取其精华,肯定其推动现当代文艺思想发展提供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下文学发展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范娉婷[3](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提出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刘垣菲[4](2020)在《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别林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家,他确立了果戈理及自然派的地位,被视为现实主义批评的开创者。他的文学遗产包括美学思想、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等。我国现有的别林斯基研究,大多可见于期刊文献杂志中,暂时未有相关专着。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往往各有侧重,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但是,别林斯基的美学概念本质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学界评价其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问题都说明别林斯基文学理论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十分丰富,本文选择其中的民族性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理清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内涵的变化情况。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始于民族性,因为这是当时俄国文学最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层面讲,十八世纪的俄国,完成了社会和语言的民族化,罗蒙诺索夫和卡拉姆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反映在文学中就是俄国的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之后,渴望摆脱古典主义束缚的浪漫派维亚泽姆斯基提出了俄国的民族性概念,受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支持,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概念是对前人的延续。他给民族性下了定义,并在自己的评论生涯中一直发展着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俄国的文学民族性问题,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别林斯基以前,它已经成为俄国文学发展中的关键:最早表现为追求文学语言的民族特点,从罗蒙诺索夫到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之争,其根本都是对俄国文学语言问题,如修辞等等的探讨。语言是民族性官方民族性将民族性解释为人民对沙皇和专制制度的忠诚,维亚泽姆斯基为代表的浪漫派,将民族性和地域性视为文学的必要条件,同时重视人物形象和取材等问题。因此,他高度评价普希金的《巴赫奇萨赖的泪泉》、《茨冈人》等作品,但是他对普希金的现实性描写持否定态度。普希金支持维亚泽姆斯基对民族性的看法,在自己的文论中提出:文学具有民族性,就要用俄语写作,贵族们已经习惯了用法语阅读、写作、思考,所以才会产生对西欧文学盲目模仿。所以,要摆脱这种模仿,可以从俄国的,或者国外的民间诗歌中取材,从民间和人民中获取力量,注重本民族文学的独创性。但是,语言和取材都是文学的外部形式,真正做到具有“民族性”,要重视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表达。果戈理与普希金相同,尤其强调重视民族精神和表达民族的思想。民族性理论是别林斯基在第一篇文论——《文学的幻想》中提出的问题,也是贯穿别林斯基整个文学批评生涯的理论问题。他认同前人的观点:文学应该展现民族精神和思想,并提出习俗是表现民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俄国社会特殊的发展状况,民族的习俗主要保留在人民大众中。但是,别林斯基否认只表现群众或农民生活的作品就是具有民族性的。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别林斯基提到以下问题:俄国文学可以借鉴欧洲文学,但不能盲目地模仿欧洲文学;描写平民生活或庸俗化场景的作品不是民族性作品;民族性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调和物;民族性的作品,首先是艺术性的作品。除了针对当时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别林斯基还运用哲学概念,解释了前人提出民族性相关问题,如运用“典型性”来解释人物形象的描写,提出诗歌描绘的对象是某一抽象的理念,诗人创作是不自觉而又自觉的,因为“激情”的存在。与前人的不同在于,别林斯基否定民间诗歌的价值,认为民间诗歌不是艺术性的作品,所以从民间诗歌取材,不能说明就是民族性的作品。别林斯基最伟大的贡献,是对普希金和果戈理的高度评价。从他对二者的评论中,清晰体现了他的全部文学思想,当然也包括民族性。他的文学理论是始终发展的,但是当他发现理论的发展无法满足文学批评的需要时,他或者引入新的概念,如“个性”和“激情”,或者改变自己早期概念的内涵以适应新的批评对象,这就造成了他美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很多作家的前后不一的评价、对讽刺的评价等等。别林斯基对普希金作品的评价,完全展现了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思想。他对克雷洛夫和冯维辛评价变化较大,原因在于别林斯基改变了对讽刺的态度,认为讽刺是民族性的标志。这也是果戈理受到高度评价的原因,果戈理对现实的讽刺描写,满足了当时的社会要求。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文学批评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苏联解体前后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文献资料,如斯拉夫派、审美派、白银时代及其他与别林斯基观点不同的批评流派的文献。我国学界对这些流派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他们与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邱丹[5](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提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马欢[6](2020)在《民间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文学史上,汪曾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民间性成为盛放在主流文学之外的一朵瑰丽奇葩。但细读汪曾祺初出茅庐时的文学作品,会发现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民间这条道路的。纵观其人生历程,是包容开放、以人为本的淮扬文化使汪曾祺对民间世界有了最初的关注,是以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使汪曾祺萌发了对民间大众的关怀之情,是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培养了他无拘无束、向往民间的性格,而波折坎坷的命运遭际则最终坚定了他的民间选择。此后的汪曾祺深深植根于民间这片广阔的大地,在他的文学世界中,民间文化呈现为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精神等丰富的形态,这些不仅深深滋润着他的文学创作,也传达出他坚定的民间立场。汪曾祺借此挖掘出日常生活的点点诗意,赞美了民间那自由自在的生命活力和“皮实”的生命韧性,并肯定了作为个体的普通人的存在价值。同时,汪曾祺也通过独特的艺术构建方式将民间文化纳入现实语境,使其散发出与日俱新的魅力。他运用民族共同的记忆符号,建构起文化的“记忆场”,在加强民族认同感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的审视与思考;他将民间语言雅化,接续起民族的语言传统,实现了文学话语的重构;他还通过“民间原型”的置换给予了传统原型更多新生的现实意义。但汪曾祺深受“京派”影响,又接受了西南联大系统的现代教育,他的民间始终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过滤掉粗陋的表达,汪曾祺想要实现的是与古典美学一脉相承的冲淡意境与含蓄之美,他所追求的始终是和谐。深受“五四”启蒙传统影响的汪曾祺也从未忘记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他继承了“文学的启蒙”这一传统,始终坚持着文学的纯粹和自由,关注着民间世界中小人物的悲欢,不仅纾解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生存焦虑,也回应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从而使民间文化迸发出了现代性的耀眼光芒。以古典美学精神的延续为外在表现,以民间文化和“五四”启蒙传统相同的具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为实质,汪曾祺的文学作品实现了独特的诗性价值,在接续起文学传统的同时,也给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选择。

王烁[7](2020)在《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意大利文化界的巨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葛兰西的一生离不开文学思想、时代政治与意大利人民这三个关键词。从“民族—人民的文学”观点出发,突出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挖掘文学社会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民族—人民的文学”理论。首先围绕“界定”与“阐释”两个关键词梳理了葛兰西“民族—人民的文学”理论内核及发展脉络;从“人民美学”角度讨论了意大利文学中的民族性与人民性问题,探讨意大利文学的新转向;讨论文化领导权与文学的公共性问题。对此,葛兰西希望借助有机知识分子传播“民族—人民的”文学,帮助无产阶级获得文化领导权;最后讨论葛兰西思想的当代意义。包括英国新左派的“文化研究转向”问题和葛兰西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不同时期文艺关键词的关系。葛兰西的文学思想开启了自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转向葛兰西”以来至今依旧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研究转向”母题。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理论参考。

沈佳[8](2019)在《“十七年文学”经验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汪曾祺的“十七年文学”经验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两本刊物和一部小说——《说说唱唱》、《民间文学》和《羊舍的夜晚》,以及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重新理解何以“十七年文学”经验是“京派传统”以外理解汪曾祺小说创作的重要路径。作为文学编辑和小说作者,汪曾祺在“十七年文学”中以一种“中心”的边缘者姿态,在小说创作中对其四十年代的“语言感觉”和“生活感觉”进行了自觉的改造。作为延续“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民族形式”论争而来的两本刊物,《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为汪曾祺认识和理解“大众化”及“民间性”提供了重要来源,使八十年代的他能在文学写作中更为自觉地思考方言土语、地方色彩、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小说创作之间的联系。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与五十年代的赵树理对小说语言理解的相似性也并非偶然,它正表现了“十七年文学”经验在八十年代的延续。但与赵树理不同,在文艺观念方面,汪曾祺通过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规避,更追求“现实主义”对“心灵上的滋润”;但这并不意味着汪曾祺的小说脱离社会现实。在汪曾祺八十年代的小说写作中,通过将劳动者置于风俗画的前景,呈现了劳动者身上具备的伦理和道德,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社会性建构理想:以文学促进民族“审美教育”的理想。作为汪曾祺在“十七年”中的唯一作品,《羊舍的夜晚》是“十七年文学”经验如何在语言和思想两方面改写“青年汪曾祺”的直接参考。通过对于“十七年文学”经验中获得的“语言感觉”的实践,在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两种叙述方法下,作者的写作均发生了大量变化。同时,小说语言的变化也成功塑造了有别于四十年代的“新的形象”。作为文学改写的新起点,《羊舍的夜晚》也为理解汪曾祺八十年AI写作作中的劳动者形象提供了有迹可循的参考。

袁茂林[9](2018)在《寻根与先锋思辨 ——论新时期小说内部机制的变奏》文中指出自古以来,文学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内部机制,文学的内部机制是受外部环境影响下而产生的内在发展机制,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模式。同时,不同的文学发展模式又作用于文学的内部机制。八十年代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环境使文学以现代性和民族性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产生了不同的文学发展模式,如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寻根小说以民间面向影响文学的发展,先锋小说则以现代面向影响文学的前进,二者建立了不同叙事模式影响文学的发展,由于二者发展的局限,使其影响下的文学只能朝向民族性或现代性一维发展,这也是当代文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只有平衡现代性和民族性二者之间的内部机制关系才能对文学展开进一步的想象。本文以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为例,梳理新时期小说发展的内部机制,为文学提供新的视点解决现有发展的困境。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以梳理文学发展的内部机制为主,分析寻根小说与先锋小说的研究现状。据研究文献表明,关于寻根和先锋的研究大部分是个体现象研究。但本文突破寻根和先锋的个体现象研究,总结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作为共性现象的研究,通过比较二者的发展脉络,归纳出八十年代小说发展的内部机制,进一步阐释文学内部机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将寻根和先锋作为共性现象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追溯寻根小说的内在发展逻辑,阐述寻根小说的民间立场,以民族性作为发展的动力。通过现代意识审视民间文化,追溯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建立以民间文化为体系的叙事机制,并探究寻根叙事机制的缺失及其所造成的文学发展困境。第二章回顾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追寻先锋小说的内部发展机制,其以现代性为文学发展的动力,建构与传统文学逻辑相悖逆的语言模式,并在拓展叙事空间的基础上建立先锋叙事机制。并进一步论述先锋小说对现代性的极致追求,导致其脱离民族本体而使文学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第三章比较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两种文学机制的发展,论述文学发展的内部机制。寻根小说对民间文化的眷恋,使文学陷入自我的镜像,失去与他者对话的可能,导致文学发展的失衡。而先锋小说的语言实验,对文本真实和虚构之间界限的拆解,不断消解历史的深意,却未建立新的历史意义,使文学陷入新的困境。最后根据寻根和先锋的比较研究总结出本篇论文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文学未来发展的设想,八十年的小说以民族性和现代性为文学内部机制的主轴,只有二者处于相互制衡的状态,才能进一步的展开文学主体的想象。

程振慧[10](2017)在《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芦焚曾获过“京派”组织的《大公报·文艺》“文艺奖金”,也与“左翼”文人交往共同编辑《尖锐》杂志,艺术表现上兼具“左翼”和“京派”的特色,而所有这些矛盾把研究者的兴趣点最终都引向了芦焚的流派归属,是“左翼”还是“京派”?早期的一些研究注重从文本的诗意分析把芦焚与沈从文放在同一维度上,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芦焚的“京派”归属也暗含了他“似京派”的性质。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芦焚表现一二九运动的新史料、早期散轶文章被挖掘,他早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体验也被重视起来,这样芦焚与“左翼”的关系似乎逐渐明朗,甚至有些学者推翻早期“京派”的言论,注重从报刊杂志的研究中重新发掘芦焚的“左翼”身份。对于二者不同的归类,显示的是作家不同文艺观问题。在没有明确作家的文艺理论支撑点时,无论是从外部史实出发把芦焚作为“左翼”的一员,还是仅从文本中风景诗意的描画,把芦焚作为“似京派”的代表都有失偏颇。本文从芦焚的文艺观出发,结合把外部史实和内部文本,从芦焚接受的文化理论、文本内部表达的方式、作家写作的心理基础三个方面,探究芦焚流派的归属。绪论部分对芦焚的小说特点进行叙述,在对芦焚小说创作进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引出本文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芦焚的流派的归属彰显着作家文艺观问题,进而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第一章本章在已掌握的资料中理清芦焚所受的理论影响,探究其创作的理念支撑。芦焚同时受到普罗文学、鲁迅革命思想、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西方和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形式只化为了他对社会现实表现的一种手段,形成了他用艺术的方法反映时代的文学观,造就了他基本的“左翼”立场。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出发,通过对芦焚文本中诗意风景的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阐释芦焚文艺观在文本中的表现和作用。芦焚以文学反映生活的唯物史观让他把诗意的风景化为了现实具象表现的物质层面,而自身经验的世界让他避开“左翼”先验批判的话语窠臼,表现出超越的力量。第三章从作家的心理动机出发,寻找芦焚另类“革命”写作的心理来源,进而在历史场景中探索芦焚和正统“左翼”话语分歧产生的真正原因。芦焚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而非政党的派别出发,从自身体验而非空洞的口号出发,看取了“革命”的意义,在为人生的态度上与“左翼”达成一致,在艺术观念和文学功能上产生分歧。可以说,芦焚与“左翼”之间的矛盾依然延续的是革命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他们依然是“左翼”内部的矛盾。

二、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性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性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我们这一代的任务: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文学思想史研究
二百年中国文学思想之特征
三百年中国文学思想之嬗变

(2)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二、李广田文学创作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文艺思想产生背景
    第一节 生平经历
        一、乡村生活萌生人民关怀
        二、文学交游丰富艺术思想
        三、流亡经历开拓政治视野
    第二节 历史语境
        一、动荡不安的社会境况
        二、自由主义的文学思潮
    第三节 理论来源
        一、京派创作奠定文人基调
        二、西方思潮影响艺术风格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拓方向
第二章 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自我的审美文学
        一、追求纯美的文学
        二、表达自我的文学
    第二节 现实的人民文学
        一、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二、强调人民的大众文学
    第三节 文学的社会功用
        一、为社会的文学
        二、为人生的文学
第三章 文学创作论
    第一节 文学的创作主体
        一、创作主体品格的重要性
        二、主体想象是创作的前提
    第二节 艺术表现方法
        一、艺术表现手法的重要性
        二、艺术手法中的情调与描写
    第三节 文学的创作目的
        一、文学形象表现作品思想
        二、文学完整性塑造圆融风格
第四章 文艺批评实践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定位
        一、批评的类别:裁判、解释、印象
        二、批评的实质:欣赏基础上的创造
        三、批评的意义:引导文学发展方向
    第二节 针砭时弊的诗歌批评
        一、新诗本体的探求
        二、新诗道路的寻觅
    第三节 文人情怀的批评实践
        一、浸染京派的文人学养
        二、投注文人的家国情怀
余论:李广田文艺思想的贡献
    一、阐发独特见解
    二、构建理论系统
    三、关切时代现实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研究综述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小结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小结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小结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生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根源
    第一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开始:罗蒙诺索夫
    第二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争论和发展: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文学民族性概念
        一、维亚泽姆斯基论民族性
        二、普希金论民族性
        三、果戈理论民族性
        四、乌瓦罗夫论民族性
第二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的相关概念
        一、概念、理念、思维
        二、现实、真实、现实性
        三、典型
        四、个性与激情(情致)
    第二节 文学民族性的具体问题
        一、民族与民族性
        二、模仿与民族性
        三、平民性与民族性
        四、民间诗歌与民族性诗歌
        五、自然性、人工性与民族性
    第三节 文学民族性到人民性的转变问题
        一、民族性的内涵
        二、人民性的内涵
        三、二者的差异
第三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作家的民族性
    第一节 普希金的民族性
        一、民族的诗人普希金
        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三、关于普希金的论争
    第二节 克雷洛夫和冯维新的民族性
        一、论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讽刺
        二、论冯维辛喜剧中的讽刺
    第三节 果戈理的民族性
        一、小说是民族需要的结果
        二、以独特视角描写现实
        三、从描写现实到描写社会
第四章 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
    第一节 对同时代人的影响和评价
        一、与斯坦凯维奇小组的交往
        二、与同时代人的论战
    第二节 对后代的影响和评价
        一、围绕文学创作目的的争议
        二、围绕文学批评作用的讨论
        三、围绕别林斯基评价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民间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论题研究综述
    三、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间意识的孕育与生成
    第一节 淮扬文化与汪曾祺的民间立场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汪曾祺的民间关怀
    第三节 家庭氛围与汪曾祺的民间向往
    第四节 人生遭际与汪曾祺的民间选择
第二章 民间文化的呈现样态
    第一节 民风民俗的丰富呈现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本真展示
    第三节 民间精神的恣肆飞扬
第三章 民间文化的艺术构建
    第一节 “文化记忆场”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话语的重构
    第三节 “民间原型”的置换
第四章 民间文化书写的诗性价值
    第一节 古典美学精神的延续
    第二节 民间、启蒙与现代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论文学》中的“新文学”概念
    第一节 界定:“民族”与“人民”
        一、“民族”
        二、“人民”
        三、“民族—人民的文学”
    第二节 基于三种视角的新文学概念
        一、世界文学视角
        二、民族文学视角
        三、革命文学视角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形态
        一、意大利古代文学中的“民族—人民的”美学
        二、意大利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艺复兴
        三、意大利近现代文学的民族性缺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的民族性与人民性
    第一节 作为美学范式的民族性
        一、文学的民族美学体现
        二、葛兰西对民族性美感的阐释
    第二节 作为民族文学范式的人民性
        一、人民性美学的普遍表现
        二、意大利文学与人民的精神需求
        三、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一、民族—人民文艺的美学标准
        二、民族—人民文艺的继承与革新
        三、民族—人民文艺的大众面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领导权与文学的公共性
    第一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化领导权
        一、“文学公共性”概说
        二、公共领域中的“民族—人民的文学”
        三、有机知识分子与公共写作
    第二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化领导权
        一、“文化领导权”概述
        二、文学的反文化“霸权”功能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艺批评的公共策略
        一、葛兰西与意大利大众文化
        二、意大利当代文学的实现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葛兰西文艺思想的当代性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视角内的葛兰西文艺思想影响
        一、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
        二、拉克劳、墨菲对葛兰西“领导权”的解构与建构
    第二节 葛兰西文艺思想的“人民性”与当代中国
        一、瞿秋白的“有机写作论”
        二、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
        三、“新时代”的文学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十七年文学”经验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京派传统”中的汪曾祺
        二、“十七年文学”与汪曾祺
    第二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内容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说说唱唱》与“大众化”的再认识
    第一节 作为“前史”的“大众化”论争
        一、从“今日文学之方向”说起
        二、从“文艺大众化”到“民族形式”论争
    第二节 作为“延续”的《说说唱唱》
        一、对小说语言的再认识
        二、对“现实主义”的承续与转变
第二章 《民间文学》与“民间性”的再理解
    第一节 “到民间去”的继承与开拓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改写与启示
        一、“口头语”与“书面语”
        二、“民间性”与“民族性”
第三章 《羊舍的夜晚》与小说叙述的再出发
    第一节 语言的变更与改写
        一、全知叙述中的风景与人物
        二、第一人称叙述“我”的转变
    第二节 劳动的理想与失落
        一、“新的形象”的生成
        二、《职业》自赏的背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寻根与先锋思辨 ——论新时期小说内部机制的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学镜像的想象:民间的守望
    第一节 本土的寻根
    第二节 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确立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重铸
第二章 异质群体的凸起:先锋的呼喊
    第一节 文学实验的狂欢
    第二节 新叙事法则的建立
    第三节 叙述空间的延异
第三章 文学内部机制的重构:主体的融铸
    第一节 文学内部机制的初探
    第二节 民间立场和先锋精神的相互制衡
    第三节 文学主体性的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产生的原由与基本的左翼立场
    第一节“京派”与“左翼”争议的起因
    第二节 芦焚基本“左翼”立场的形成
第二章 芦焚文本中“左翼”立场的表达与超越
    第一节“物质性”的写实:“左翼”理论的基本表达
    第二节 古典“风景”理念的变形
    第三节 《果园城记》叙事中隐喻的革命
第三章 历史语境中的个体抉择
    第一节 在革命中憧憬未来
    第二节“左翼”阵营话语权力的纷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性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们这一代的任务: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J]. 王本朝. 当代文坛, 2022(02)
  • [2]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D]. 吕丽波. 江南大学, 2021
  •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4]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D]. 刘垣菲. 吉林大学, 2020(08)
  • [5]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6]民间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文学创作研究[D]. 马欢. 兰州大学, 2020(12)
  • [7]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D]. 王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十七年文学”经验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D]. 沈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寻根与先锋思辨 ——论新时期小说内部机制的变奏[D]. 袁茂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D]. 程振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90年代以来“京派”文学民族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