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技术在后张预应力钢筋张拉中的应用

“双控”技术在后张预应力钢筋张拉中的应用

一、“双控”技术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天喜[1](2021)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类型,它具有显着的技术特点,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郑再兴[2](2021)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文中认为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能够提升桥梁构件的抗裂性、刚度等性能,采用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的方法来降低桥梁的总体投入,对提高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建设经济性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如何使用该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施工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该施工方法的原理及如何控制施工质量,满足桥梁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杨辉[3](2020)在《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颁布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迎来了高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率高,生产、施工效率高,是适合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大量现场湿作业带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效率低下等共性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2016YFC0701703),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可广泛应用于抗震地区的多层、高层建筑中。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工程示范等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影响因素,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和概念设计,既实现了预制结构逐跨和上下楼层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又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2、制作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预应力筋的类型、粘结方式、灌浆料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极限变形能力强,延性与现浇构件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3、优化了节点构造,又开展了4个足尺新型节点预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灌浆料类型、叠合层钢筋的连接方式、预应力张拉力大小和梁端塑性铰区箍筋类型等。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现浇试件类似;新型节点的最优构造方案为高强钢筋、局部无粘结、波纹管灌浆和梁端开口箍筋的构造组合。4、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目前梁柱节点构件非线性分析模拟的方法。基于Open SEES软件,给出了新型节点试件的纤维模型模拟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预应力筋类型、张拉力大小及其粘结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5、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为同等现浇,其设计过程总体上可按照现行设计、施工相关规范进行。给出了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并在前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探讨,包括梁柱构件的设计,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设计,梁柱结合处牛腿和缺口梁设计及相关构造要求等,给出了计算方法或设计建议。6、新型节点构造新颖,其关键施工工艺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提出了弧形钢筋加工、管道定位、预应力张拉和接缝处管道连接等关键施工方法。在工艺试验研究、试点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新型节点构件制作、安装阶段的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表明,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李璐[4](2018)在《预制小箱梁横张法施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整个桥梁工程的灵魂所在。现阶段,预应力预制小箱梁在城市高架桥梁和公路桥梁中被广泛应用。预应力预制小箱梁常用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有后张法、先张法;这些施工工艺都在某些方面有着其独有的优点,同时也都伴随有一些缺陷。为了使桥梁在跨越能力、经济条件、施工工艺上得到一个提升,就需要预应力施工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提出在预制小箱梁中采用横张法进行预应力筋的施工,即是汲取各施工工艺所长,使小箱梁的预应力施工做到效果上佳,经济节约。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常用施工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小箱梁中使用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新技术的概念,同时通过对比及理论分析,探析横张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并与现有预应力施工技术比较,证明了横张法施工技术其特有的优越性。其次,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横张法施工工艺要求,设计出一套横张法施工的图纸,该图纸不仅能满足横张法施工的要求,也保证了其外部尺寸与现有标准小箱梁相同,可达到替代现有标准后张法小箱梁的效果。并根据横张法张拉工艺的要求,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台座。该台座由底模系统、台座下施工区域、挡土墙共同组成。台座的布置既满足横张施工的需要,也满足模板架设及预拱度的实施。结果表明,本套图纸可以满足横张法施工的要求。之后,本文研究了横张法小箱梁的制作过程难点,对横张法施工的工艺工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套横张法小箱梁施工方法。同时根据现场施工对方案中的各个步骤做出了说明,提炼出了横张法施工中应控制的关键因素,对其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及要求。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横张法小箱梁的施工方案。最终,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新旧工艺施工状况的对比。证明横张法张拉预应力筋有效地提高了预应力效果,提升了整片梁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陈大亮[5](2018)在《公路工程桥梁智能张拉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是影响桥梁安全、结构寿命的关键因素,上部结构的提前损坏,在早期出现下挠、开裂以及由此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交通建设行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许多预应力桥梁调查和检测表明,预应力桥梁的质量隐患主要来源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不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的压浆质量控制手段,如何改进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如何对桥梁预应力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工艺是使用智能张拉设备通过现代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无线传输,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将预应力张拉过程的张拉力、伸长值、持荷时间等参数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张拉控制及数据采集,能够改善传统人工张拉中张拉力控制及伸长值量测误差较大、数据采集不规范的现状。本文主要展开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施工中对比智能张拉及传统张拉的异同点,得出智能张拉在施工效率,张拉“双控”的质量控制,避免人工因素干扰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传统张拉,所以推行智能张拉,势在必行。二、智能张拉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施工技术,改正了传统张拉的一些缺点,但在技术及管理上仍存在不完善,施工人员太过依赖新技术,施工过程中缺少监督,对输出的张拉数据在处理时缺少检验复核,计算方法不规范。本文将结合理论知识及规范要求,以工程中实际施工案例张拉数据为依据,对施工中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采用Fortran语言对精确理论伸长量算法与几种经验算法进行编程计算,汇总后进行对比。得出部分智能张拉中常用的理论伸长量经验值算法不合理的结论,而后筛选出结果较为准确的经验算法,并可在实际施工中作为依据和参考,能够避免在施工中由于选取了错误数据处理方法而导致被张拉结论误导。部分施工人员在处理数据时将千斤顶段钢绞线伸长量忽略不计,造成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所取用的计算长度不一致,本文将对千斤顶段钢绞线伸长量是否可以忽略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千斤顶段钢绞线伸长量不可忽略不计的结论,为实际施工提供依据。智能张拉是一门创新型的先进技术,能更好地实现“双控”的目标,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及寿命,但智能张拉在实际操作中在数据处理上及工程管理上都存在一些漏洞,必须改进方法,以对智能张拉“双控”进一步优化。

张福鼎[6](2017)在《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双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的持续发展,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与过去比起来,无论是设计还是具体实施均发生了很多改进与完善;特别是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双控技术运用除了给张拉施工提供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保证,从而让它越来越专业并更加科学;而且还确保了预应力可以顺利操纵,最终保障工程质量达到既定要求。文章针对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的"双控"技术与张拉应力和伸长值控制实施剖析,但愿能促使我们国家桥梁工程方面有更大进步。

王雷雷[7](2017)在《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大空间、大跨度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使现在的建筑物在建造时大都采用大跨结构体系。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大跨度混凝土梁的刚度问题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构件的裂缝,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因而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对裂缝有较高要求的框架结构中。然而在钢筋混凝土大跨框架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还时常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给钢筋混凝土大跨框架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不精准、预应力损失过大等。本文围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在设计与施工中时常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收集国内外有关预应力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动态。(2)基于预应力理论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张拉双控技术、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及反拱值的计算进行分析研究,给出减少预应力损失的具体措施与建议。(3)以邯郸市某后张法预应力框架结构工程实例为背景,选取屋面层7/A-R轴的预应力框架梁YKWL3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后张法张拉控制应力、伸长值,以及各项预应力损失和框架梁在支座、跨中处的应力计算分析;利用Midas Gen软件对该预应力框架梁进行模拟分析,为预应力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4)结合邯郸市某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施工,对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给出相应预防和补救的具体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胡伟,苗守峰[8](2015)在《双控张拉在后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桥梁维护和加固中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预应力施工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公路桥梁的施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双控张拉技术在后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赵治国[9](2012)在《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得以广泛使用。在预应力砼结构中,高应力状态的预应力筋对腐蚀相当敏感。一旦发生腐蚀,其速度将比无应力状态下的大大加快,很容易造成预应力筋锈蚀部位断面损缺,导致预应力迅速失效,直接威胁到预应力砼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项目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研究,充分了解国内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出了一个符合本公司桥梁施工工艺技术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水泥浆堵管位置确定理论计算方法及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真空压浆技术的实际应用。具体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及工艺,特别是HDPE与真空压浆技术的配套应用。通过真空负压的作用能减少灌注用水泥浆的水灰比,消除孔道和混在水泥浆中的气泡,减少孔隙和泌水现象,使灌浆的饱满性、密实性及强度得到保证。压降值的确定主要通过模拟现场实际条件,制作同比例及长度的波纹管(HDPE)6根浸入水中模拟混凝土的压力进行负压为30%(-0.03MPa)、40%(-0.04MPa)、50%(-0.05MPa)、60%(-0.06MPa)、70%(-0.07MPa)、80%(-0.08MPa)压浆试验,通过观察孔道内的气泡,水泥浆的泌水率及剖体测7天强度来确定适合的真空负压值。2、利用现行的预应力张拉理论可知,除在0.15δ con(控制应力)作用下,预应力伸长量与其对应的应力成正比,通过此理论可计算出水泥浆堵管的位置,便于施工企业对梁进行局部处理并修复。

李彦林[10](2012)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将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能动的结合在一起的建筑材料。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就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预先施加压应力的方法,来抵消混凝土构件在工作状态承受的拉应力,从而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强度,不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度、刚度和耐久性,而且强度提高、节约钢材、构件自重减轻、稳定性高等优点。预应力结构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途、最先进、用途最广、强度最高的现代结构之一。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预应力结构的施工条件,对新兴综合物流园工程实际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针对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选用及钢束的张拉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工程中预应力结构的特点,考虑不同灌浆方案对于结构及施工的影响,并对其施工参数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工程的预应力特点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总结了该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结果分析表明,相关施工技术的选取和参数的选用是可行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今后类似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双控”技术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控”技术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概况
二、技术概述
三、技术实践应用
    1.预应力筋的制作
    2.孔道留设
    3.对预应力筋以及无粘结性预应力筋的铺设
    4.预应力筋的张拉
    5.孔道灌浆
四、结语

(2)桥梁工程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概述
    1.1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概念
    1.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优势和特点
    1.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步骤
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作用
3 做好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前准备工作
    3.1 预应力设备检查
    3.2 施工材料质量检查
    3.3 后张法的技术要求
4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做好对预应力筋伸长量的计算工作
    4.2 预应力孔道预设要求
    4.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4.4 孔道压浆
    4.5 封锚
5 结束语

(3)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分类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形式
        1.3.1 湿式连接
        1.3.2 干式连接
        1.3.3 干湿混合式连接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1.8 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节点构造及理论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当前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
    2.3 新型节点的概念设计
        2.3.1 节点构造理念
        2.3.2 节点构造
        2.3.3 施工流程
    2.4 新型节点性能的理论分析
        2.4.1 节点设计原则
        2.4.2 抗弯强度设计
        2.4.3 抗剪强度设计
        2.4.4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2.5 新型梁柱节点延性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节点抗震性能验证性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背景工程简介
    3.3 试验构件设计
        3.3.1 现浇试件
        3.3.2 预制试件
    3.4 试件加工
    3.5 材料特性
    3.6 试验加载设计
        3.6.1 试验设备和加载工装
        3.6.2 试验加载制度
    3.7 试验量测内容
    3.8 试验过程及现象
        3.8.1 试件CP试验过程及现象
        3.8.2 试件PC-1试验过程及现象
        3.8.3 试件PC-2试验过程及现象
        3.8.4 试件PC-3试验过程及现象
        3.8.5 试件PC-4试验过程及现象
    3.9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3.9.1 破坏过程
        3.9.2 破坏模式
        3.9.3 钢筋滑移情况
    3.10 试验结果分析
        3.10.1 滞回曲线
        3.10.2 骨架曲线
        3.10.3 承载能力
        3.10.4 强度退化
        3.10.5 延性分析
        3.10.6 刚度退化
        3.10.7 耗能能力
    3.11 梁端结合部混凝土表面应变分析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节点构造优化及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构件的优化和试验参数
    4.3 试件加工
    4.4 材料特性
    4.5 试验加载设计
        4.5.1 试验加载工装加固
        4.5.2 试验加载制度
        4.5.3 测点布置
    4.6 试验过程及现象
        4.6.1 试件SP-1试验过程及现象
        4.6.2 试件SP-2试验过程及现象
        4.6.3 试件SP-3试验过程及现象
        4.6.4 试件SP-4试验过程及现象
    4.7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4.7.1 破坏过程
        4.7.2 破坏模式
    4.8 试验结果分析
        4.8.1 滞回曲线
        4.8.2 骨架曲线
        4.8.3 承载能力
        4.8.4 强度退化
        4.8.5 延性分析
        4.8.6 刚度退化
        4.8.7 耗能能力
    4.9 梁端结合部平截面假定分析
    4.10 钢筋应变分析
        4.10.1 叠合层钢筋应变
        4.10.2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
        4.10.3 牛腿钢筋应变
        4.10.4 缺口梁钢筋应变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penSEES的数值模拟及参数化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梁柱节点模型
    5.3 基于OpenSEES的非线性分析
        5.3.1 OpenSEES简介
        5.3.2 梁柱非线性单元
        5.3.3 非线性模拟关键问题
        5.3.4 修正Kent-Park混凝土本构
        5.3.5 Pointo钢筋本构
        5.3.6 广义一维滞回Pinching4材料
    5.4 节点核心区模型
        5.4.1 集中弹簧模型
        5.4.2 剪切板模型
        5.4.3 节点核心区骨架曲线
        5.4.4 弹簧骨架曲线
        5.4.5 滞回规则
    5.5 钢筋粘结滑移模型
        5.5.1 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5.5.2 总体粘结-滑移关系
        5.5.3 钢筋应力-滑移曲线
        5.5.4 滞回规则
    5.6 基于OpenSEES的分析模型建立
        5.6.1 现浇试件模型
        5.6.2 预制试件有粘结模型
        5.6.3 预制试件无粘结模型
        5.6.4 零长度截面单元
        5.6.5 预制试件梁端细部构造模拟
    5.7 现浇试件模拟结果
    5.8 预制有粘结试件模拟结果分析
        5.8.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5.8.2 预应力筋无粘结长度参数分析
        5.8.3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5.9 预制无粘结试件模拟结果
        5.9.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5.9.2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5.9.3 预应力筋类型
    5.10 耗能能力的探讨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流程
        6.2.1 少支架施工
        6.2.2 无支架施工
    6.3 预制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6.4 构件尺寸拟定及节点总体布置
    6.5 预应力弧形钢筋配置
    6.6 接缝及灌缝
    6.7 波纹管及灌浆
    6.8 无粘结长度
    6.9 预制梁、叠合梁设计
        6.9.1 使用阶段验算
        6.9.2 施工阶段验算
        6.9.3 梁端接缝处截面钢筋应力计算
    6.10 预制柱设计
    6.11 节点核心区设计
        6.11.1 新型节点核心区受力分析
        6.11.2 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
        6.11.3 节点核心区设计建议
    6.12 牛腿受力设计
        6.12.1 简支牛腿
        6.12.2 刚接暗牛腿
        6.12.3 新型节点牛腿拉压杆模型
        6.12.4 新型节点牛腿设计建议
    6.13 缺口梁设计
        6.13.1 简支缺口梁
        6.13.2 刚接缺口梁
        6.13.3 新型节点缺口梁拉压杆模型
        6.13.4 新型节点缺口梁设计建议
    6.1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施工工艺及控制标准研究
    7.1 引言
    7.2 关键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研究
        7.2.1 预应力钢筋弯弧
        7.2.2 波纹管定位和安装
        7.2.3 接缝处管道连接
        7.2.4 预应钢筋穿束
        7.2.5 预应钢筋张拉
    7.3 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7.3.1 施工流程
        7.3.2 构件制作
        7.3.3 构件安装
    7.4 控制标准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4)预制小箱梁横张法施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横张法理论概述
    2.1 横张预应力的基本概念
    2.2 横张法预应力原理
    2.3 横张方法及控制
        2.3.1 横张方法
        2.3.2 横张张拉控制
    2.4 与现有预应力张拉方法对比
第3章 横张法小箱梁的设计
    3.1 工程概况
    3.2 小箱梁图纸设计及计算
        3.2.1 小箱梁截面尺寸的选取
        3.2.2 小箱梁预应力筋的选取
        3.2.3 张拉力的计算
        3.2.4 横张法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3.3 小箱梁材料的选取
        3.3.1 普通钢筋的选用
        3.3.2 小箱梁模板的选用
    3.4 横张法小箱梁制梁台座的设计
        3.4.1 张拉操作空间的设计
        3.4.2 挡土墙的设计
        3.4.3 基础及台座的设计
        3.4.4 台座预拱值的设计
第4章 横张法小箱梁施工方案
    4.1 施工工艺流程
    4.2 制梁台座的施工
        4.2.1 施工准备
        4.2.2 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4.3 横张法小箱梁的施工
        4.3.1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4.3.2 横张法小箱梁施工步骤
第5章 横张法预制小箱梁施工工艺控制
    5.1 模板、支架的施工控制
        5.1.1 模板、支架的基本技术要求
        5.1.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5.2 混凝土施工控制
    5.3 普通钢筋的施工控制
        5.3.1 钢筋的制作
        5.3.2 钢筋的绑扎
    5.4 预应力筋施工控制
    5.5 横张法张拉主要施工人员安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附录Ⅰ: 横张法小箱梁设计图
附录Ⅱ: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5)公路工程桥梁智能张拉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桥梁预应力研究背景
    1.2 桥梁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探究
    1.3 桥梁事故重要原因:预应力张拉不合格
    1.4 智能张拉研究的意义
    1.5 国内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
    1.6 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及预期
第2章 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原理与工艺分析
    2.1 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力学理论研究
    2.2 智能张拉操作原理
    2.3 传统张拉系统的工艺和现状
    2.4 新规范对预应力张拉的工艺要求提高
    2.5 传统张拉与智能张拉的比较
第3章 预应力智能张拉案例应用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3.2.1 理论伸长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3.2.2 理论伸长量的几种常用经验公式计算方法
        3.2.3 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计算各种理论伸长量
        3.2.4 精确理论伸长量与经验公式理论伸长量对比分析
    3.3 张拉前控制指标及技术要点
    3.4 张拉结果数据分析
        3.4.1 张拉结果数据分析
        3.4.2 各种计算方法对比结论
    3.5 千斤顶的顶内伸长量研究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智能张拉系统研究总结
    4.2 智能张拉系统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双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后张法概述
2 双控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张拉应力控制
    2.2 伸长值控制
3 结束语

(7)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1.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意义
        1.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价值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与施工分析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2.2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
        2.2.1 先张法预应力
        2.2.2 后张法预应力
    2.3 张拉预应力筋的双控技术
        2.3.1 张拉预应力筋应力控制
        2.3.2 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的控制
    2.4 引起损失的因素分析及减少损失措施
        2.4.1 锚固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2 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3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4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5 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2.5 预应力的反拱挠度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设计参数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及伸长量计算
        3.2.1 张拉应力的计算
        3.2.2 预应力筋伸长值的计算
    3.3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3.3.1 锚固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3.2 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3.3 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的计算
        3.3.4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4 施工阶段框架梁的应力计算
        3.4.1 框架梁支座位置应力计算
        3.4.2 框架梁跨中位置应力计算
    3.5 Midas Gen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3.5.1 Midas Gen建模过程
        3.5.2 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分析
        3.5.3 预应力钢束的应力损失分析
        3.5.4 框架梁中的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前的质量控制研究
    4.1 波纹管及螺旋筋、锚垫板的安装控制
    4.2 预应力张拉系统及操作平台研究
    4.3 预应力筋的穿束
    4.4 框架梁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性能检测
        4.4.1 混凝土浇筑方法
        4.4.2 框架梁线型及混凝土性能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法分析
    5.1 预应力筋的张拉及锚固
        5.1.1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控制
        5.1.2 张拉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控制
        5.1.3 张拉过程中的人工监测
        5.1.4 预应力筋的锚固
        5.1.5 张拉过程中出现问题及防治措施
    5.2 孔道灌浆
        5.2.1 孔道灌浆的工艺要求
        5.2.2 孔道灌浆时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5.3 预应力筋的切割封锚
    5.4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人为因素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预应力砼结构基本原理及分类
    2.1 预应力砼结构的基本原理
    2.2 预应力砼结构分类和特点
        2.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2.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2.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
    3.1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
        3.1.1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3.1.2 后张法的张拉程序及张拉工艺
    3.2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堵管位置的计算及应用
    3.3 HDPE 塑料波纹管应用原理
    3.4 后张法预应力砼真空压浆技术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应用实例
    4.1 应用实例
    4.2 实例验证启示
    4.3 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前景
    4.4 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摘要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的产生和发展
    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1.3 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与机具设备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2.1.1 预应力钢筋
        2.1.2 预应力钢材的特性
        2.1.3 预应力混凝土
    2.2 预应力施工的机具设备
        2.2.1 锚具、夹具与连接器的分类
        2.2.2 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工艺要求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简介
    3.1 先张法
    3.2 后张法
第四章 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控制难点和质量保证措施
    4.1 工程概况
    4.2 预应力结构材料的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
        4.2.1 1860MPa 低松弛钢绞线
        4.2.2 无粘结钢绞线
        4.2.3 OVM15 型锚具
        4.2.4 镀锌波纹管
        4.2.5 水泥浆
    4.3 施工技术要求
    4.4 施工工序流程
    4.5 预应力筋的定位
    4.6 预应力筋的穿束
    4.7 预应力筋的张拉
        4.7.1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工艺
        4.7.2 钢束的张拉顺序
        4.7.3 张拉力控制程序
        4.7.4 钢束的控制张拉力值
        4.7.5 后浇带预应力筋施工
        4.7.6 预应力锚固安装和封堵
    4.8 灌浆
        4.8.1 孔道压力灌浆
    4.9 真空灌浆
        4.9.1 灌浆浆体配比设计及试验
    4.10 预应力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4.10.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4.10.2 施工机具的质量控制
        4.10.3 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4.10.4 预应力施工与总体土建施工的配合
    4.11 施工资料要求
    4.12 施工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四、“双控”技术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谢天喜. 住宅产业, 2021(06)
  • [2]桥梁工程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J]. 郑再兴.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14)
  • [3]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杨辉. 东南大学, 2020(01)
  • [4]预制小箱梁横张法施工方法研究[D]. 李璐. 武汉大学, 2018(12)
  • [5]公路工程桥梁智能张拉应用研究[D]. 陈大亮. 华侨大学, 2018(01)
  • [6]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双控技术研究[J]. 张福鼎.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5)
  • [7]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D]. 王雷雷.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8]双控张拉在后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J]. 胡伟,苗守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04)
  • [9]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赵治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D]. 李彦林. 长安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双控”技术在后张预应力钢筋张拉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