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养生方治瘴疟学术观点探讨

岭南养生方治瘴疟学术观点探讨

一、《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郑洪[1](2020)在《瘴气地域知识观的形成、传播与影响》文中提出"瘴气"在历史上分布广泛,但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认为"瘴气独盛于广南"之说,并以岭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依据,来建构瘴气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治理论,成为有专属指向的地域知识观。结合文本创造者或记录者的身份和经历进行考察,可以看到知识生成与特定地区、特定时期和特定事件之间存在关联。瘴气的地域知识观导致其不能有效传播,影响了对瘴气的防治。

唐思诗,周登威,潘毅[2](2019)在《岭南瘴病证治概要》文中提出岭南瘴气特点为湿热郁积,时间长久往往致病酷烈,故瘴病的症状多以湿毒为盛,瘴病外感、瘴疟、瘴疫3种类型为典型代表,分别探讨其证治脉络。瘴病外感证治特点为清热与化湿并行、变通六经方药,瘴疟有专药常山,临证分冷瘴、热瘴、痖瘴三类诊治,瘴疫常用芳香逐秽法,也注重矿物药的选用。此外,香薰香佩法及食用槟榔对避障有一定的作用。总之,本文从瘴病的概念、瘴病的特点及瘴病的分类证治及避障经验4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岭南瘴病的分类及证治概要,以期对岭南以湿热为主的现代疾病诊疗提供借鉴作用。

赵馥,林新锋,赵锋利[3](2019)在《岭南医学对脓毒症阳虚证诊治的启示》文中认为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域、气候、人群、文化等特点而呈现出独有的医疗特色和医家风格,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岭南医家结合本地区气候、地域和人群体质,三因制宜而发展出独特的岭南医学,成为一支独特的医学流派及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多器

周登威[4](2018)在《岭南湿热病证学术源流与湿热概念的认知演变》文中指出目的:自20世纪50年代,岭南医学逐渐走入学术史的视野。邓铁涛教授在1986年广东医史分会成立大会上,以《略谈岭南医学之特点》的学术报告,使“岭南医学”正式受到中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岭南地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岭南湿热病证的发展历史还没有被系统的整理,学术源流还相当模糊。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澄清岭南湿热病证的发展源流,总结不同时期岭南医家对湿热病证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探讨岭南地理气候与湿热病证之间的关系,深度挖掘岭南特色的湿热病种与特色诊疗方法。介于湿热概念的模糊与复杂性,当前虽然对湿热病的现代研究如火如荼,不论是经典文献研究还是病因、病理、证候等现代研究,但对于湿热概念的认识演变及其原因解析,却少人涉及。欲通过追本溯源、返璞归真的方法,还原湿热概念的原生态,探讨湿热概念在发展中演变的过程与原因。方法:1、文献调研: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2、理论评述:综合运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对岭南病证的发展历史与学术源流进行凝练。3、调查问卷: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以广州地区居民为代表湿热体质的比例,分析湿热体质与居住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岭南地理、气候与湿热病证之间的关系。4、经典考据法:采用传统经学治学方法,审订文献、辨别真伪,考证医学古籍中的湿热概念,并阐释其概念的演变。5、数据统计:采用频数统计、数据挖掘等方法,分析湿热体质与居住时间的内在联系;统计历代医籍中“湿热”出现的频次,解读背后的原因。结果:论文一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岭南湿热病证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时期岭南医家对湿热病证的贡献。依托《岭南医学史》与《岭南中医药文库》等系列丛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湿热病证的萌芽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创新期等五个时期,梳理出岭南湿热病证的发展脉络。秦汉之前的萌芽时期,岭南人对治疗湿热病证的药物运用,已有相当丰富的实践,尤其药物学方面的成就,对于中原医学,是有益的补充。魏晋到金元的奠基期,以葛洪、释继洪等为代表的岭南医家对湿热病证的诊疗积累更多了的经验,充分认识到湿热病证的特殊症状和发病季节,并参考体质的异同和饮食的特点,寻求形成湿热病证的规律,为湿热病证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明清时期,以何梦瑶、陈复正为代表的文人医家,给岭南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对岭南湿热病证的认识,较之前代更是详尽,是为发展期。晚清到建国之前,以潘名熊、陈任枚等为主的岭南温病学家,在叶天士、吴鞠通等人着作的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对湿热学说加以阐释发扬,形成了较为完整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湿热病证证治的体系,标志着岭南医家对湿热病证的研究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重视发展中医,这一时期,岭南学家一方面总结湿热病证的理论与经验,一方面对湿热病证展开创新研究。第二部分,探讨了岭南地理气候对湿热病证的影响。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因其北靠五岭,南临南海,北回归线横穿等地理位置,造就了年气温较高、年降水天数多,年降水量也多,年平均风速小的环境特点,三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岭南地区多数时间,处在这种湿热郁蒸的气候下。长期处在这种气候下的居民,湿热体质明显为多,通过中医体质调查发现,以广州为样本的居民,居住时间0-5年的人群中,湿热体质占32.5%,居住时间5-10年的人群中,湿热体质占43.5%,居住时间10-20年的人群中,湿热体质占38.5%,居住时间≧20年的人群中,湿热体质占37.1%。一定程度说明了岭南地理气候认识与湿热病证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了岭南湿热病证中以湿热脚气、瘴病、小儿湿热等岭南特色的湿热病证,从概念、病因、相似疾病对比、诊疗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古代岭南医家诊疗湿热病证的经验。尤其瘴病,赋有地方特色,较之一般湿热病证,更为复杂。其与伤寒、瘟疫、疟疾,各有交汇,又各有不同。岭南医家在防治瘴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下的岭南常见疾患,仍具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岭南医家对于湿热病证的用药特色与治法特色,从对鲜药的运用,到挑刺、香佩、香薰、外洗等方法的运用,体现了湿热病证的用药与治法方面,岭南医家的别出心裁。这些有效的经验,对后世医家诊治湿热病证,不无启迪作用。第四、第五部分,将学术视野放在了中医对湿热概念的演变上。采用传统经学治学方法,审订文献、辨别真伪,考证医学古籍中的“湿热”概念的演变,尤其详细分析了在理学背景下,金元四大家对“湿热”的再造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医对湿热的争议,与笔者的对湿热概念与理论的思考。结论: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特点,岭南湿热病证在发展中,有着相对独立的历史。以广州居民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居住时间为5-10年的人群,湿热体质比例最高,但居住时间超过10年,湿热体质的比例,反而趋向稳定,但均较居住时间0-5年的人群为高。充分表明:岭南的地理气候对于湿热体质与病证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温病学说的湿热理论未形成以前,岭南医家对湿热病证的诊疗经验丰富且多彩,尤其对于瘴病的防治,彰显着地域特色。对中医湿热的考据,得出在不同时期,“湿热”被医家赋予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的内涵导致了“湿热”由病机——病因——病名的演变。湿热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医学本身,是创新与发展。但以病因定义病名,给后学者留下很多困扰与疑惑,且概念对中医临床事实也有遮蔽的弊端。

林松涛[5](2017)在《清代岭南医家麦乃求《伤寒法眼》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清代岭南医家麦乃求《伤寒法眼》这本医书的学术思想为对象,以启发后人用不同的角度来研读仲景《伤寒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的其中一个流派,它具有独特的地方医学特色。从晋代开始,由于地地理关系,发展缓慢;明清以后,随着岭南地区逐步开发和发展而逐渐兴旺起来。岭南医学作为祖国中医地域医学的其中一个分支,是祖国南方特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特色,吸取以及利用民间的治疗、医学经验,充分利用独有的草药资源。因此形成了研究岭南地区医疗的岭南医学,使岭南地区的医学文献具本土的地方色彩。历代以来大多数的医家对伤寒研究一直充满热忱,据文献的记载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以上的历史。可以说对《伤寒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伤寒学的研究比古代更为成熟,已经形成公认的学术发展史、公认的明清伤寒三派分属、公认的伤寒重点医家学术观点及《伤寒论》注释方式体系。成功的学术研究方法、方式均可借用来研究岭南伤寒。清代岭南医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岭南医家的学术思想、生平、学术成就的研究,医注研究集中在岭南本草,儿科、何梦瑶及其《医匾》。介绍岭南中西汇通家及其学术思想是当代岭南医学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岭南医学的研究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是对岭南温病的研究为着重。岭南瘟疫的研究和讨论也有一系列的文献报道。另一方面,岭南医家的生平事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岭南医家们的医籍及各种文献资料不断地整理、完善,对岭南的中医药学术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大量参考。关于对《伤寒法眼》的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就所查的资料看,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平介绍的只有3篇毕业论文和2篇期刊有涉及到。对作者生平介绍和学术思想研究只有2篇期刊涉及到。包括吴静等.岭南医家麦乃求《伤寒法眼》学术思想探讨和余婷君.读《伤寒法眼》之要。就笔者所查,暂时没有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这对于全面理解和继承麦乃求的学术思想是不利的。因此必要对该书进行收集整理,以便相关研究者参考。方法:透过互联网的搜寻引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集有关麦乃求的《伤寒法眼》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软件,分别对其学术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对后人研读仲景《伤寒论》的影响。文献来源:鉴于研究的地域性及文献收藏的集中性,图书资源易获得性,以及研究者时间精力的局限性,将此次文献收录的地点定为广东省内,主要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另2009年广东科技出版社与《岭南中医药文库》编委会联合影印出版了一批岭南书籍,所以麦乃求的《伤寒法眼》专着的研究以影印本为主。成果:关于对《伤寒法眼》的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就所查的资料看,麦乃求的《伤寒法眼》传播不远,近现代知晓者不多,但麦氏作为岭南清代重要的仲景理论阐扬者,其学术贡献是应一该得到肯定的。根据以上的文献资料调查所得,现代的中医学者不会参考《伤寒法眼》这本着作。甚至没有听过《伤寒法眼》这本书的存在,实在难有发展的空间。结论:现代的伤寒学者都能够治愈不少奇难杂证。由此可以推断麦氏所说的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以及后世医家胡乱点注或者批注使后人不能真正学到《伤寒论》的指责看来也不成立。《伤寒法眼》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伤寒法眼》运用方名相同,中药成分、剂量都缺失,就像作者所说的后人不能真正学到《伤寒论》。相反,《伤寒法眼》也有它的参考之处,比如《伤寒法眼》的桂枝附子汤煎煮法是“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法眼》的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看来比较合理。

赵菲[6](2017)在《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痰,既是疾病的产物,又是病因。痰邪致病性广,易产生各种疾病甚至疑难杂症,每种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复杂而多变。因此研究痰证是中医的特色研究项目之一,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岭南地域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俗,再加上人们特殊的体质对痰病、痰证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岭南中医作为特色的地域性医学之一,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医家,其中的相关医书、医案中有关于痰证的文献记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方、特色药及临证经验。然而,从晋代到现代,有关岭南医学中的痰证文献多散落在各医家的医着、医案中,分布零散,记载各有差异,针对岭南历代医家的临床及学术经验、内容资料和思想整理不足,所以亟需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对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的归类、分析和研究。本论文立足于岭南医学的大背景下,从文献角度充分挖掘历代岭南医家,尤其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岭南名医的相关医着、医案中有关痰证的文献,梳理岭南地区痰证的学术发展脉络、岭南医家的治痰经验,补充中医痰证学说的地域性内容。方法:包括文献收集和文献整理两部分。文献收集首先要筛选岭南医家,筛选标准分别是:古代医家根据文献检索和存世的着作现状整理拟定;近代医家为受近代百年国内同行公认的老一辈岭南中医家;现代医家从获得"广东省名老中医"等称号的医家中选择。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医家参照《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筛选相关的医着、医案。通过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查询对应岭南医家有关痰证的文献,了解目前研究状况,全面收集文献资料。文献整理主要通过文献收集,将杂乱的文献进行鉴别、整理、运用excel软件将相关的内容制成表格。采用相关对比、观点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不同医家的治痰思想进行总结对比。运用数据挖掘的频数统计法、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符合条件的痰证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论文从学术发展史的纵向角度出发,研究岭南医学的发展。从晋代开始至现代,通过挖掘岭南名医的着作,系统整理岭南疾病痰证文献,分时段探讨并总结治疗特色。1.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医学处于萌芽阶段,医家对于痰证的认识也比较浅显片面,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作为岭南医学的第一部着作,提出的治痰方剂简单有效,开启了治痰的先河。刘昉《幼幼新书》中系统整理了宋以前儿科文献,其中提出的治痰方剂种类多,涉及病证广,为儿科痰证研究奠定基础。释继洪《岭南卫生方》中主要记述瘴疟痰证兼证,涉及病种少,治疗方药多局限于治瘴为主,此时期并未对痰证理论系统阐述。2.明清时期,随着岭南医学的深入发展,岭南医家及其着作数量的增多,治疗痰证的辨证体系逐渐完善,理、法、方、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药物方面,以《生草药性备要》为代表的岭南本草着作,提出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治痰药物;理论方面何梦瑶的《医碥》全面论述痰证,辨证论治的体系较系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参考价值。此时期,医家注重痰证在不同疾病中的发病情况,杂病、内科疾病、儿科疾病中痰证随处可见,凸显"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观点。3.近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等岭南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各自的治痰经验,结合现代人出现的各种疾病证型,总结出有效的治疗处方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现代医家在治疗内科疾病痰证时对相关疾病的证候认识不同,治疗着眼点各有侧重,再加上师承关系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医家处方用规律不同,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发现岭南地区的内科痰证以肺系疾病和神志类疾病为主,用药方面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出现次数多,聚类分析得到8类与内科痰证治疗相关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比较有意义的药对、三味药药组和四味药药组,置信度和支持度较高,提升度大于1分别为陈皮-制半夏、陈皮-半夏-甘草、陈皮-茯苓-制半夏-甘草。同时岭南医家还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如五爪龙、千层纸、木棉花等,配合其它药物治痰效果显着。体现了岭南医家的治痰地域特色。结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岭南医学痰证文献,梳理岭南痰证的源流,总结各医家治疗痰证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邹荣[7](2016)在《明代瘴病证治特色及对岭南医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整理明代六本中医着作中的有关瘴病证治的文献,分析瘴病证治方、药数据,总结明代中医治疗瘴病的规律与特点,并探讨明代瘴病文献对岭南医学流派理论建设的价值及影响。方法: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对明代医着《普济方》、《明医杂着》、《古今医统大全》、《景岳全书》、《瘴疟指南》、《三合集》六书瘴病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对文献中有关瘴病的理论进行系统收集,分类进行梳理;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角度,总结明代的瘴病论治的规律特色。总结瘴病相关方药、方剂数据,并进行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与理论研究进行对照分析,进一步归纳明清瘴病证治的规律与特色。结合天人合一和异病同治思想,探讨明代瘴病文献中的环境病理思想要素与体质病理思想要素及其对岭南医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成果:《普济方》论瘴病分为“山岚瘴气疟”和“时气瘴疫”,列治瘴方药共136条,集明以前医家之大成。病因理论,包括气候条件致病、“饥饱过伤”、“荣卫虚弱”、“山岚烟雾”、“蛇虺郁毒”、“涉溪涧”、“山溪毒气”、“风温痰饮”、“鬼疠”、“热毒”等,所论瘴病辨治主张以槟榔御瘴,重视瘴病合并泄痢的调理,主张瘴病愈后精心调理,待正气恢复。王纶《明医杂着·拟治岭南诸病篇》将瘴病分岭南伤寒、疟证、天行瘟疫热病、温黄四种论治。注重瘴病的愈后调摄。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将瘴病分“瘴疟”与“瘴气”两类,治疗与愈后调养都注重培补正气。《瘴疟指南》中,《辨证》章分别论述瘴病病因、症状、鉴别诊断、分型、脉象、预后判断、妇人小儿瘴病、调理方法、并发症处理等内容。《辨药》章按药性阐述升药、降药、平胃药,随后详列麻黄、柴胡、槟榔、附子、常山、黄芪、白术等药在治疗瘴病时的使用方法。卷下六章,将治瘴常用方按治法分六类述之。《景岳全书》作者张介宾认为岭南瘴病与岭北伤寒、疟疾无异,治瘴不离寒热虚实及有邪无邪。治瘴应重视内虚病机,随证补之。《三合集》引入六经、六气辨证,结合因地制宜等因素,提出瘴病虽因外感瘴气发病,但本因为内伤不足。治疗以“解外感”为主,间或辅以“扶内伤”。结论:明代医家在对瘴病的诊疗过程中明晰了瘴病的外感病内涵;完善了瘴病病机,对内虚病机的重视成为发展岭南特色杂病证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开始探寻了岭南外感病治疗体系,为岭南医学流派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明代医家对瘴病的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岭南体质的认识和岭南疾病的认识。从瘴病中分离出杂病部分,提高了岭南杂病证治水平。

罗启盛[8](2014)在《陈焕堂《仲景归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清代岭南医家陈焕堂的《仲景归真》现存版本共有5种:①《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仲景归真》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光华堂刻本的影印本;②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仲景归真》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光华堂刻本;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仲景归真》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四美堂刻本;④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仲景归真》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五云堂刻本;⑤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藏台湾省嘉义市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版。本论文收集了前3种版本,初步完成了《仲景归真》点校和整理工作,以及陈焕堂的学术思想研究。本研究归纳《仲景归真》的伤寒学术观点。该书是一部推崇医圣仲景《伤寒论》原意的着作,陈焕堂力倡回归《伤寒论》,详论《伤寒论》对《黄帝内经》学术的继承关系,反对时人畏用伤寒方,详述方理为《伤寒论》方辩护,指出伤寒发病不分南北、不分四季,并对风寒分立、传经、治法和剂量等问题都有深入阐发。本研究分析了《仲景归真》对明清流传颇广的陶节庵和张景岳两家伤寒学说的批评意见。陈焕堂批判陶节庵开了变异医圣仲景《伤寒论》法度之先例,使后学误会伤寒为险症,误会麻黄汤、桂枝汤等凶险难用,使后学不能辨别伤寒,习用轻小的方剂来治伤寒等种种恶劣影响。指出张景岳不分中风、伤寒,不辨麻黄汤、桂枝汤;太过执着于补法,以致其论伤寒则偏补忌攻,并造成了后世的温补流弊。;误将伤寒之阴虚、阳虚,认作气虚、血虚,故错用熟地、当归等缓药,以治伤寒之急病;对外感病动手即开柴胡,或补阴益气煎,既使太阳之邪为引入少阳,又或令邪气“高枕无忧”而留连加病。这些观点均有学术意义。本研究总结了《仲景归真》对岭南医学的意义,指出该书既反映了《伤寒论》应用于岭南医疗活动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证明《伤寒论》的学术价值,又可指导岭南医家在辨证论治、方证对应和量效关系等方面更好地运用《伤寒论》。

陈晔[9](2014)在《茯苓的医着分析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是历代防治疾病的常用、重要药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着《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养生保健功效。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确定茯苓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7种物品之一。目前暂无对岭南医学着作中有关茯苓养生保健功效记载及其学术观点进行分析的报道,暂无专门对广东地区所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从医着分析和不同产地质量比较两个方面对茯苓进行研究。第一,较为系统的对茯苓的养生保健功效进行总结。对历代经典方剂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整理,对历代养生保健着作中论述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岭南地区代表医学着作中使用茯苓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岭南医家使用茯苓的特点。第二,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广东与云南、安徽、湖北等其它省份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比较,并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为广东开展养生本草茯苓栽培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第三,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对养生本草研究模式的优化。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方法一是检索国内、外有关茯苓保健作用研究和质量分析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文献综述,作为研究的基础。二是对《方剂学》教材所收录方剂中,茯苓与其它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整理,对含茯苓方剂的情况进行分析。从1978-1989年,1990-2001年,2002-2013年三个时间段中各随机选取一本教材进行研究。三是对历代养生代表着作有关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论述及其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主要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养生经典》系列丛书作为研究基础。四是对岭南地区代表医学着作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分析。选取晋代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元代释继洪所着《岭南卫生方》和清代何梦瑶所着《医碥》共三本医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依据为:岭南医学始于晋代,形成于宋元时期,在清代得到大发展。五是对现存的晋代至民国时期岭南本草学着作记载茯苓的情况进行挖掘和分析。涵盖现存最早的岭南学术着作《异物志》,第一部记载南方植物的着作《南方草木状》,研究南方和外来药的专书《海药本草》,在岭南本草学发展中起到先河的作用《生草药性备要》等。第二,实验研究方法一是茯苓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和茯苓酸的含量测定。选取了广东省东部的潮州市饶平县、西部的茂名市信宜市(县级市)、北部的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三地所出产的茯苓药材。其它省份方面,选取了茯苓药材的道地产地云南,茯苓药材的主要栽培省份安徽和湖北,共三个产地的茯苓饮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方法等实验方法,对上述6个不同产地茯苓的多糖、茯苓酸含量进行检测,对不同产地茯苓质量进行比较,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二是不同产地茯苓样品指纹图谱的检测和相似度分析。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并进行测定,记录各样品色谱图,分析共有峰数量并确定参照峰,计算各供试品溶液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以广东省内及云南、安徽、湖北三个其它省份所出产茯苓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基准,评价不同产地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分析。第三,统计分析方法一是数据的录入。对各教材、医学着作中药物使用频次以及实验研究数据等内容,采取使用Excel软件进行二次录入检验的方法,将数据重复录入两次,由计算机程序对两次录入数据的进行比对,保证数据完整、准确。二是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经过完整性和准确性检验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了两组独立样木非参数检验、多组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多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制作箱图、散点图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成果:第一,医着分析方面一是总结了历代经典方剂使用茯苓的情况。三本不同年份出版的《方剂学》教材所收录的方剂中,茯苓的使用频次均列第二位,仅次于炙甘草。含茯苓方剂数占总方剂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1.61%、23.08%、24.18%,均高于20%。剔除重复部分,三本教材所含茯苓的总方剂数为54首,共源自汉代至当代的34部医学着作。三本教材之间,各方剂类型含茯苓方剂数所占百分比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茯苓功效主治所对应的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安神剂和补益剂等方剂类型含茯苓方剂数所占百分比高于其余的方剂类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是梳理了历代养生着作对茯苓保健功效的记载。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养生经典》系列丛书所收录的着作中,使用茯苓的内容共有130处,其中《千金方》4处、《千金翼方》25处、《寿亲养老新书》28处、《饮食须知》1处、《东坡养生集》4处、《遵生八笺》60处、《寿世青编》4处、《老老恒言》1处、《养生三要》3处。剂型涵盖了汤、丹、膏、丸、散等。各着作对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延年、不老、轻身、渗湿、益脾、安神等方面。除了汤药方剂,上述内容还包括了粥、面、酥、糕、凉果、膏、酒等食养食疗内容,并介绍了茯苓忌与醋同用。三是分析并总结了《肘后备急方》、《岭南卫生方》和《医碥》使用茯苓的情况及特点。《肘后备急方》有14个篇章共27处使用茯苓,茯苓的使用频次在全书使用的药物中列第18位。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茯苓功效的介绍,本研究对茯苓在各方中主要发挥的功效,分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其它共四类进行分析。方药中主要利用茯苓利水渗湿功效的有8处;主要利用茯苓健脾功效的有6处;主要利用茯苓宁心功效的有7处;其它的6处中,主要利用茯苓美白功效的有5处,另有1处阐述茯苓的使用禁忌。《岭南卫生方》有19首方剂共19处使用茯苓,列第3位,仅次于炙甘草和生姜。对茯苓在各方中主要发挥的功效,分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共三类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利用茯苓利水渗湿功效的有7处,主要利用茯苓健脾功效的有10处,主要利用茯苓宁心功效的有2处。《医碥》有63个篇章241首方剂共256处使用茯苓,列第2位,仅次于炙甘草。选取了书中20个与茯苓功效主治相关的篇章,将其含茯苓方剂所占百分比与全书92个篇章的情况用四分位数法进行比较。20个篇章中,有10个处于前25%位次;累计有13个处于前50%位次。对三本医着前20位的药物,根据其排位情况及药物之间的频次差距,对其频次进行赋值,设定药物使用频次为X,所得分值为S,排名第1位的药物分值设定为100,第2位至20位的分值推算公式为:Sn+1=Sn-(Xn-Xn+1)/d; d=(Xmax-Xmin)/(n-1)。计算出各药物在各本着作中的得分后,对三本医着中的各类药物的总分值进行算,茯苓得分值为259.96,列第三位,仅次于炙甘草和生姜。四是挖掘了现存的晋代至民国时期岭南中草药着作中记载茯苓的情况。文献报道中,仅有《广东新语》明确表述岭南地区出产茯苓。而《异物志》、《南方草木状》、《海药本草》和《生草药性备要》等岭南本草学代表着作均未记载茯苓。该结果提示茯苓并非岭南地区的道地药材和岭南并非茯苓的主产区,药材多来自其它省份。第二,实验研究方面一是检测出不同产地茯苓有效成分,并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广东三个地区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所出产的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所存在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东三个地区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茯苓中茯苓酸含量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是建立了茯苓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不同产地10批样品的共有峰数量为17个,选取保留时间适中,峰面积较大且稳定,峰形较好,与相邻峰之间的分离效果好的12号峰为参照峰。通过将不同产地茯苓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的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大于90%,分别为0.960,0.961,0.960,0.976,0.976,0.922,0.924,0.987,0.981,0.981,其共有峰数一致性强,且相对保留时间一致。结论:第一,茯苓是历代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常用中药材,适宜岭南地区群众用于养生保健。历代经典方剂和养生着作都将茯苓作为一味常用中药材,且多用于养生保健。通过对《肘后备急方》、《岭南卫生方》和《医碥》三本岭南代表医着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岭南医家在选用茯苓固护人体健康时,主要考虑岭南气候、地理环境和岭南人群体质,并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立足淡渗利湿。岭南地区湿邪偏盛,《岭南卫生方》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焕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时强调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消而不伐。岭南医家在清热祛湿、化解暑湿和祛除痰邪时多利用茯苓的淡渗利湿功效。二是强调健脾补中。岭南地区湿气外束肌表,内困脾胃形成了岭南人阳气不足、阴湿偏盛的体质特点。而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顾护脾胃的功效。三是重视宁心安神。《素问》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自然正常,各脏腑之生理功能便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岭南医家多用茯苓防治因痰邪内扰、痰迷心窍、暑热引起的烦躁、失眠等症状。第二,广东出产的茯苓质量不亚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可考虑扩大茯苓的栽培规模和加强茯苓保健产品的研发,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茯苓的质量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广东出产茯苓的质量不逊于其它省份,随着群众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和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应进一步深化对茯苓等的开发,一方面满足群众养生保健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和药农栽培茯苓的积极性。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对茯苓多糖、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可靠性强,完善了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有关茯苓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为今后再版药典补充茯苓药材的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部分的内容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研究显示,广东(饶平、信宜、连山)与云南、安徽、湖北等省份出产的茯苓质量无明显差异,且该实验方法可以作为茯苓药材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第三,可采用古文献挖掘和现代实验研究有机结合的方法,优化养生本草的研究模式。目前,以养生保健为视角,对茯苓等养生本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应进一步完善养生本草的研究模式,即一方面通过挖掘古文献提供历史研究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分析养生本草的保健功效和不同产地质量的比较以提供现代实验研究数据支撑。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更好的利用养生本草服务群众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

左鹏[10](2011)在《“瘴气”之名与实商榷》文中认为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可知"瘴"字的出现要比"瘴"的观念出现得晚;"瘴气"最初写作"障气",见于《淮南子》,此书中的"障气"一词虽然有异文作"水气",但这可能是传写之误;"障气"的观念在当时大概只是一种个体认识,还不是社会的普遍知识。从医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瘴气的分布应该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南北推移,而不是不断南移;瘴气大体上是以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疾为主的疾病,这是前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治所得出的结论,某些质疑并不能否定其正确性。

二、《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瘴气地域知识观的形成、传播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瘴气”的早期记载及认知
二、隋唐时期的“岭南瘴气”论
三、北宋的“瘴气独盛于广南”说
四、南宋至元的瘴气环境病理观
五、瘴气地域知识观的影响
结语

(2)岭南瘴病证治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瘴病的概念
2 瘴病的特点
3 瘴病的分类及证治
    3.1 瘴病外感证治
        3.1.1 清热与化湿并行
        3.1.2 变通六经方药
    3.2 岭南瘴疟证治
        3.2.1 专药常山
        3.2.2 冷瘴、热瘴、痖瘴分治
    3.3 岭南瘴疫证治
        3.3.1 芳香逐秽法
        3.3.2 矿物药的选用
4 避瘴经验
5 结语

(3)岭南医学对脓毒症阳虚证诊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岭南气候特点及其与人群体质的关系
2 历代岭南医家温法的应用
3 阳虚在脓毒症发病和演变中的作用
4 岭南温法治疗脓毒症特点
    4.1 三因制宜运用温法
    4.2 祛邪不忘扶正温阳
    4.3 重温通中土, 善用芳香之品

(4)岭南湿热病证学术源流与湿热概念的认知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岭南湿热病证的源流述要
    1.1 岭南湿热病证的萌芽期
    1.2 岭南湿热病证的奠基期
        1.2.1 魏晋南北时期
        1.2.2 隋唐时期
        1.2.3 宋元时期
    1.3 岭南湿热病证的发展时期
    1.4 岭南湿热病证的成熟时期
    1.5 岭南湿热病证的创新时期
    1.6 总结
第二部分 岭南湿热病证与地理气候的关系
    2.1 中医对岭南地理气候的认识
        2.1.1 岭南地理与气候特点
        2.1.2 中医视域下的岭南地理气候
    2.2 湿热体质与岭南地理气候
        2.2.1 调查地点、时间、对象、方法及纳入、排除标准
        2.2.2 调查结果
        2.2.3 结果分析
    2.3 总结
第三部分 岭南湿热病证的特色病种与治法用药
    3.1 岭南湿热病证的特色病种
        3.1.1 湿热脚气
        3.1.2 瘴气
        3.1.3 儿科湿热病证
        3.1.4 总结
    3.2 岭南湿热病证的特色用药与治法
        3.2.1 鲜药用药特色
        3.2.2 挑刺法治疗湿热黄疸
        3.2.3 香薰、香佩法,外避湿热瘴气
        3.2.4 药浴法治疗湿热病证
        3.2.5 总结
第四部分 中医对湿热概念的认知演变
    4.1 湿热、湿温概念述要
        4.1.1 湿热、湿温的出处考
        4.1.2 湿热病名概念的确立
        4.1.3 总结
    4.2 历代医家对湿热、寒湿的认知差异
    4.3 湿、寒湿、湿热的概念考
        4.3.1 “湿”的概念
        4.3.2 “寒湿”的概念
        4.3.3 “湿温”的概念
        4.3.4 “湿热”的概念
        4.3.5 总结
    4.4 湿热在金元医家广泛提及的原因分析
        4.4.1 历史原因
        4.4.2 战争原因
        4.4.3 文化原因
        4.4.4 运气学说影响
        4.4.5 对温燥流弊的纠正
    4.5 理学思辨下的中医湿热概念转变
        4.5.1 金元四大家的理学背景
        4.5.2 刘完素对湿热的探索
        4.5.3 张子和对湿热病证的认知推进
        4.5.4 李东垣对湿热病因的阐发
        4.5.5 朱丹溪对湿热病名概念的确立与扩大
        4.5.6 总结
    4.6 湿热与湿温的异与同
        4.6.1 湿热、湿温概念初始时的差异
        4.6.2 金元四大家对湿温的忽视
        4.6.3 湿热、湿温的统一
        4.6.4 总结
第五部分 湿热概念的争议与反思
    5.1 湿热的名称辩
    5.2 湿热与伤寒、《伤寒论》之间的关系
        5.2.1 实践先于理论,伤寒有万病
        5.2.2 病因不同,状态一致
    5.3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中文详细摘要

(5)清代岭南医家麦乃求《伤寒法眼》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岭南医学研究概述
        1.1.1 岭南地域界定
        1.1.2 岭南医学的形成原因分析
        1.1.3 岭南医学研究内容
    1.2 清代前的岭南医家概述以及后人对其文献相关研究
        1.2.1 岭南本草方剂注作研究
        1.2.2 岭南儿科注作研究
        1.2.3 岭南养生学方面研究
        1.2.4 中医急症方面的研究
        1.2.5 岭南地方性疾病防治
    1.3 清代岭南医家概述以及后人对其文献相关研究
        1.3.1 对清代岭南医家生平的研究
        1.3.2 清代岭南医家医注研究
    1.4 中医经典名注对清代岭南医学的影响
        1.4.1 伤寒金匮类研究
        1.4.2 景岳学说及其他
    1.5 小结
第二章 《伤寒法眼》
    2.1 作者以及《伤寒法眼》相关资料
        2.1.1 麦乃求生平
        2.1.2 选择版本
        2.1.3 注书经过
    2.2 伤寒发展背景、经过和相关资料
        2.2.1 伤寒发展背景和经过
        2.2.2 清代非岭南医家伤寒注作
    2.3 《伤寒法眼》相关内容
        2.3.1 方证相类,以经注经
        2.3.2 三阳统领于太阳,三阴统领于少阴
        2.3.3 经络脏腑理论阐释六经病候
    2.4 《伤寒法眼》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组合煎煮法比较
        2.4.1 《伤寒法眼》与《伤寒论》使用桂枝汤的对比
        2.4.2 方名不同,成分剂量相同
        2.4.3 方名相同,中药成分、剂量缺失
        2.4.4 数字对比出错
        2.4.5 方名相同,剂量相同,煎服法不同
        2.4.6 中药的剂量组成前后不一
        2.4.7 方名不同,剂量不同,草药相同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对《伤寒法眼》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
第四章 民国时期到现代的伤寒论发展与研究
    4.1 伤寒学术流派
        4.1.2 民国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4.2 建国后(1949)伤寒学术流派及着作研究
    4.3 近代经方的应用和研究
        4.3.1 近代《伤寒论》研究述评
    4.4 现代医家的经方运用
        4.4.1 近代广东伤寒医家的经方运用一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痰证的古代研究
        2.2 痰证的现代研究
        2.3 岭南医家与痰证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1.1.1 治疗咳嗽喘息,处方简单有效
        1.1.2 胸膈心腹诸痰证,侧重辨证施治
        1.1.3 小结
    1.2 刘昉《幼幼新书》
        1.2.1 儿科痰证文献出处多,论述广
        1.2.2 小儿疾病繁杂,痰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1.2.3 治痰方方宏效专
        1.2.4 小结
    1.3 释继洪《岭南卫生方》
        1.3.1 瘴疟痰证兼证治疗,辨证论治,因地因人制宜
        1.3.2 瘴疟痰证兼证略述病因,处方各异
        1.3.3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2.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2.2 潘兰坪《评琴书屋医略》
        2.2.1 痰邪致病广泛,多为主要病因
        2.2.2 痰证兼证症状不同,用药各异
        2.2.3 详述痰证咳嗽,分类明确
        2.2.4 小结
    2.3 陈复正《幼幼集成》
        2.3.1 脉法诊法辨痰
        2.3.2 神奇外治法、火功祛痰
        2.3.3 自拟方治痰效力专
        2.3.4 小结
    2.4 何梦瑶《医碥》
        2.4.1 辨痰治疗,详述理、法、方、药
        2.4.2 "痰随气出肠胃",特殊观点解痰
        2.4.3 痰邪致病广泛,病种繁多
        2.4.4 详述饮证,分类广泛
        2.4.5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3.1 胡真《山草药指南》
        3.1.1 治痰药物记载别名、又名、俗称多
        3.1.2 治痰药物种类多,范围广,功效强
        3.1.3 药食同源,采用食疗药膳方法治疗
第四章 现代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4.1 黎炳南
        4.1.1 肺系疾病痰证诊治
        4.1.2 杂病痰证诊治
        4.1.3 用药精专,善用岭南草药
    4.2 邓铁涛
        4.2.1 气虚痰浊证为岭南疾病痰证的主要证型
        4.2.2 邓氏温胆汤等自拟方治痰效专力宏
        4.2.3 内治外治同用,治疗方法不拘泥
        4.2.4 小结
    4.3 梁剑波
        4.3.1 痰证疾病种类多,分类广
        4.3.2 痰证治疗重脾胃,顺气为先
        4.3.3 自拟方、验方效专力宏
        4.3.4 小结
    4.4 钟耀奎
        4.4.1 理法方药详论痰饮,独具特色
        4.4.2 重视痰证辨证分类,加减用药灵活
    4.5 梁乃津
        4.5.1 内科杂病多痰证兼证、虚痰证、风痰证
        4.5.2 抓病机,重辨证,调肝理脾治痰
    4.6 何炎燊
        4.6.1 内科痰证辨证重病因
        4.6.2 古方加减今用重创新
        4.6.3 小结
    4.7 刘仕昌
        4.7.1 擅长治疗温病,后期清热祛湿化痰
        4.7.2 岭南痰证多湿痰证,疾病种类多
        4.7.3 治疗咳嗽化裁古方,独具特色
    4.8 沈炎南
        4.8.1 内科疾病多痰证,疾病分布广泛
        4.8.2 追根溯源治痰,脏腑为本
        4.8.3 专验方运用,独具特色
    4.9 榻国维
第五章 岭南医家痰证医案用药规律分析
    5.1 医案收集与研究方法
        5.1.1 医案来源
        5.1.2 检索策略与过程
        5.1.3 数据收集纳入标准
        5.1.4 文献排除标准
        5.1.5 研究方法
    5.2 中药的预处理
    5.3 数据挖掘分析
        5.3.1 频数统计
        5.3.2 药物聚类分析
        5.3.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5.3.4 岭南特色用药
    5.4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明代瘴病证治特色及对岭南医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瘴病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现代瘴病研究概况
    第二节 瘴病研究评述
第二章 明代六种瘴气文献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普济方》治瘴学术思想
        一、成书背景
        二、瘴病相关学术思想
    第二节 《明医杂着》治瘴学术思想
        一、成书背景
        二、《拟治岭南诸病》篇学术思想
    第三节 《古今医统大全》治瘴学术思想
        一、作者生平
        二、治瘴学术思想
    第四节 《瘴疟指南》治瘴学术思想
        一、成书背景
        二、学术思想
    第五节 《景岳全书》治瘴学术思想
        一、成书背景
        二、学术思想
    第六节 《三合集》治瘴学术思想
        一、作者生平
        二、学术思想
第三章 部分明代瘴气文献中的方药分析
第四章 明代瘴病证治特色及其影响
    第一节 明代瘴病证治特色
        一、瘴病内涵
        二、瘴病病机
        三、瘴病治疗
    第二节 对岭南医学的影响
        一、深化了对岭南体质的认识
        二、深化了对岭南疾病的认识
        三、提高了岭南杂病证治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8)陈焕堂《仲景归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果
第一章 《仲景归真》概况与初步整理
    第一节 作者概况
    第二节 版本情况
        一、现存版本
        二、收集情况
    第三节 《仲景归真》体例特点
        一、《仲景归真》概貌
        二、《仲景归真》体例特点
    第四节 整理方法和体例
        一、版本选择
        二、校勘
        三、标点与注释
        四、编排情况
第二章 陈焕堂学术思想
    第一节 陈焕堂的学术特点
        一、倡回归《伤寒论》
        二、论《伤寒论》发展《内经》
        三、为《伤寒论》方辩护
        四、论伤寒病不分南北、不拘四季
        五、论伤寒病之风寒分立
        六、论伤寒传经
        七、论伤寒治法
        八、论《伤寒论》方的效量关系
        九、论《伤寒论》包含温病、暑病的治法方药
        十、为《伤寒论》方、症作诠释
    第二节 陈焕堂对陶节庵、张景岳伤寒学说的批判
        一、陈焕堂对陶节庵《伤寒六书》的批判
        二、陈焕堂对张景岳论治伤寒的批判
第三章 陈焕堂对岭南医学的贡献
    第一节 辩明南方有伤寒病
        一、南方有伤寒病
        二、探讨“南方无伤寒病”说的原因
    第二节 辩明南方议症不可拘泥季节之寒热
        一、风寒温暑不拘四季
        二、凉散流弊
    第三节 辩明南方用药原则是“内伤宜少、宜缓,外感宜多、宜速”
        一、内伤用药宜少,外感用药宜多
        二、剂量兹事体大
    第四节 辩明南方可用《伤寒论》方
        一、辩驳“南方无伤寒病”、“惟独冬季才有伤寒病”、“《伤寒论》剂量过重”
        二、辩驳“古方今病不相能”说
        三、论述《伤寒论》方症的原理
        四、后世错误治法如凉散、滋补的流弊
    第五节 论南方可用重剂温热药与重剂寒凉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仲景归真》点校本(节选)
    附录2 《仲景归真》光华堂刻本与四美堂刻本部分图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茯苓的医着分析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历代本草学着作对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记载
    二、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现代研究进展
    三、茯苓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四、小结
第二章 茯苓的医着分析
    第一节 《方剂学》教材使用茯苓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历代养生着作使用茯苓的内容整理
        一、历代养生着作记载茯苓的情况
        二、历代养生着作对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论述
        二、历代养生着作有关茯苓食养食疗的内容
    第三节 岭南医学着作使用茯苓的分析
        一、《肘后备急方》使用茯苓的分析
        二、《岭南卫生方》使用茯苓的分析
        三、《医碥》使用茯苓的分析
        四、三本医着使用茯苓的综合分析
        五、岭南医着中使用茯苓的特点探讨
第三章 茯苓的不同产地质量研究
    第一节 岭南本草学相关着作对茯苓的记载
    第二节 不同产地茯苓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分析
        一、茯苓饮片的采集
        二、茯苓饮片中茯苓多糖的含量测定
        三、茯苓饮片中茯苓酸的含量测定
    第三节 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一、茯苓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
        二、不同产地茯苓指纹图谱的评价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
详细摘要

四、《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瘴气地域知识观的形成、传播与影响[J]. 郑洪.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5)
  • [2]岭南瘴病证治概要[J]. 唐思诗,周登威,潘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2)
  • [3]岭南医学对脓毒症阳虚证诊治的启示[J]. 赵馥,林新锋,赵锋利. 新中医, 2019(07)
  • [4]岭南湿热病证学术源流与湿热概念的认知演变[D]. 周登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清代岭南医家麦乃求《伤寒法眼》学术思想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D]. 赵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7]明代瘴病证治特色及对岭南医学的影响研究[D]. 邹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陈焕堂《仲景归真》学术思想研究[D]. 罗启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茯苓的医着分析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D]. 陈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2)
  • [10]“瘴气”之名与实商榷[J]. 左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标签:;  ;  ;  ;  

岭南养生方治瘴疟学术观点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