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拉开文化产业建设大幕

长沙拉开文化产业建设大幕

一、长沙市拉开兴办文化产业帷幕(论文文献综述)

吴榕[1](2021)在《创意产业为导向的中心城区既有工业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郑容坤[3](2021)在《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文中提出

王毓伟[4](2020)在《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文中指出清代长沙府由人烟稀少的重建之地,崛起为湖南乃至全国性的重镇,与湖南各府州政治、文化、经济等权势的转移与集中紧密相关。清初,在各类人祸、天灾侵袭下,湖南全境残破不堪。康熙二十年(1681),吴三桂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湖南迎来和平、稳定的环境,各项事业逐渐向前发展。清廷有意将长沙府打造为湖南中心,但当时湖广合闱,地方权势分散,与常德府、岳州府相比,长沙府实力与地位并无明显优势,在湖南的地位尚未被认可。雍正元年(1723)湖广分闱,分闱实则彻底分省。随着“湖南省”的建立和发展,区域中心亦得到确立。两湖分闱后长沙城的省会位置确立,连带整个长沙府地位得到凸显,在全省形成权势位置。随着清代一口通商政策的强化,长沙府处于南北商贸的重要位置。从广州放洋四海的货物多经长沙府各县转运,尤其以湘潭为商贸中心,这使得长沙府整体经济优势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湖南地方权势逐渐转移、集中至长沙府,形成了以长沙府为全省中心;以衡州府为湘中南中心;以常德府为湘北中心;以辰州府为湘西中心的层级中心体系。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在各府州的分布继续发生着变化。各府州经济皆有所发展,经济权势的分布格局变化较小;尽管长沙府籍高官在全国政坛中愈发具有影响力,数量亦领先于全省,但还未联盟成政治派系,故政治权势只是进一步向着长沙府集中;而无论是科举人才数量,还是学界、教育界名流数量,长沙府都冠绝全省,文化权势呈现出高度集中于长沙府的面貌。这是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转移的最大特点。在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以经世致用为旨归、又联系紧密的长沙府权势群体也诞生。咸同光宣时期,整个湖南迎来发展大机遇,凭借“出人意料”的军功,成为清朝版图中最为耀眼的省份之一。在“边省”到“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转变过程中,长沙府扮演了重要角色,逐渐发展为晚清的政治、文化重镇。然长沙府的经济在甲午战争之前,在全省未“一府独大”。甲午战后,长沙府开始重视西方机器工业,不再盲目排洋,逐步建立起近代化工商业体系。长沙府本就是湖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的经济优势迅速集中到长沙府。至此,长沙府实现了从政治、文化型区域向综合型区域的转变,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极具影响力。

沈昊[5](2019)在《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乡关系出现了质的变化,过往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资源与人员输出的乡村迎来城市化进程中多元化动态过程,资源与资本部分流向乡村,其中以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乡村为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在资本围绕乡村旅游与休闲体验产业塑造乡村的过程中,又对乡村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导向的资本回流乡村重构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也改变了乡村空间营建的内在逻辑。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借鉴“社会—空间”关系相关原理,阐述了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空间演变的各方作用因素与内在机制,完成休闲体验型乡村“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体系建构。基于此分析框架,从外力作用与内力同化两方面分析资本介入下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归纳此局面下乡村社会空间的“商品化”发展趋势,进而论述了乡村空间“商品化”现象表征、内在原因与潜在风险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现行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失效的原因。从主客关系、文化融合、空间更新、意象营造四个方面建立了休闲体验型乡村的营建目标,强调从社会与空间整体变迁的维度去理解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的乡村空间营建。并且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的基本原则,分别从系统性、生态性、动态性、前瞻性与在地性五个方面引导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活动,把握产业发展中乡村主体利益与资本权益的制衡关系。文章进而论述针对休闲体验型乡村开展营建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层面的营建手段,对既有乡村社会与产业关系主导下空间生产模式造成的影响,实现空间生产的路径转轨。由此,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各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产业资本、乡村社区、游客群体与专业人员。接下来以“评估—研判—生成—调控”为指导的营建流程对既有的项目调研、营建准备、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等各环节实现有效把控。最后,分别针对社会驱动与空间演化机制略有差别的四个空间层级:村庄群体、村落单元、公共空间、农宅院落分别制定相应的营建策略,以期实现乡村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通过“环莫干山镇域村落群营建”的实证研究,对理论进行检验与佐证。并论述了理论指导下所开展实践活动遇到的具体阻碍与可能原因,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策略,总结出项目的实践效果与后续调控手段。

戴美玲[6](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陈碧霞[7](2016)在《四川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目前已逐步成为新型国民经济增长点,尤其是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成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显现,在此形势下,国内各省市地区均纷纷开始了体育产业链条的拓展延伸,以期通过体育产业发展,更好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同时,更好地依托产业发展,拉动地方就业率及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四川省作为我国体育人才输出大省,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次的竞技型体育人才,同时也是国内足球甲A联赛的启航地,然而相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的辉煌而言,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相比国内其他省市而言,却并未达到领先水平。因此,为实现四川省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深入研究四川省体育产业相关问题,并作出未来发展思路探讨,现实而必要。本课题即立足于体育产业相关理论分析之上,细化掌握了体育产业的概念及具体门类,进而从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及问题研究基础上,对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历程、发展现况、产业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综合探讨。并通过架构SWOT理论模型,对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实施了逐一探讨,以此在四川省体育产业情况系统把握的前提下,定向提出了适宜四川省体育产业部署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课题内容研究更好地为省内体育事业发展贡献自身微薄之力。

魏玉梅[8](2016)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釆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三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三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三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三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三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9](2015)在《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的国际与地区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关系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与世界各国利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合作过程中,各国各民族或多或少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通过发展国际关系与合作,各国也能够从中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中,除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以外,各国政府也日益重视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文化交流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彰显。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友好关系基础上得到发展。反过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并且,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使得自己文化更加丰富多样。此外,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交流还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扩大影响力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关于在文化交流领域内的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这项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中所采取的战略以及形成的实际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到目前为止,中国与越南学术界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国在政治外交和经贸领域的合作上,而很少涉及中越文化交流的专门研究。鉴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对这一阶段的中越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两国文化外交政策、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历程、两国文化上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探讨,形成关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合作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本文也对新时期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评价,并为进一步促进今后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一些思考。整篇论文是由绪论、主体部分六章和结论构成的。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等内容。第一章是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中越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是山水相依的邻邦,具有便利的交往条件。众所周知,中越两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交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化交流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连绵不绝。交流活动有助于两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因此,这一部分对历史上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此同时,该部分也陈述了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以及两国文化交流恢复的过程,在纵观中越文化关系史的基础上来分析当代两国文化合作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在新时期中越两国政治关系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两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双方文化交流活动。双方领导已经对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达成了共识。两国政府签署了文化协定以及各项文化协定实施计划,为双方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法理依据。这就为中越文化交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在各国对外政策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家为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外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制定了文化外交战略。同时,各国政府还为成功实施文化外交的战略而提出了多个措施,大力利用文化软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中国和越南也不是例外。因此,本文分别对中国文化外交以及越南文化外交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与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关系。不难看出,文化外交战略的关键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战略。换言之,文化交流是文化外交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大部分是在文化外交战略的指导下而展开的。从此角度看,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也就是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第三章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进行了探讨。纵观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可以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两国邦交正常化至20世纪90年代末(1991年至1999年),中越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从迅速恢复到全面发展的阶段。二是自2000年至今,中越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在两国政府指导下,双方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极为密切,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从中越两国在教育、影视、图书出版、文学艺术、体育、旅游、青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过程的探讨,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较为活跃。交流的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多层次,多色彩,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流的程度越来越深化。这就充分表明两国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已经把双方所签署的文化协定和文化协定实施计划全面落实,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各个项目。可以说,两国间在文化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在两国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一些来自历史问题的障碍对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等。第六章是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评价与思考。笔者认为,在研究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间关系时,中越两国学术界主要集中探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问题。他们对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几乎还没进行深入研究和做出评价。因此,在本文的最后一章,在上文所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力图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做出初步评价,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结论部分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同时再次肯定文化交流对促进中越两国文化和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谢庆[10](2015)在《新疆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区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因科学技术发展而崛起,经过一段高速发展,在全球经济发生转折和矿产资源枯竭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纷纷倒闭,工业设施被不断荒废和遗弃。同时,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大量工人失业,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国际工业遗产保护予以肯定并给出明确定义。从此,“工业遗产”走入人们的视野。我国工业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三个大时期,形成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当今中国城市建设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类型的历史建筑都面临被拆毁的危险,工业遗产保护刻不容缓!笔者选定了3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外案例,通过亲身实地调研和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完成实地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调研感受到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解决项目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考虑城市、社会、民众等多方面诉求,而“人气”往往是大众衡量一个项目生命力的关键。克拉玛依一个因油而生的传奇城市,如今同样面临着工业遗产保留问题。在克拉玛依石油机械制造总公司老厂区基础上,设计“新疆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意义重大。笔者首先对项目的现状、建筑类型、交通、绿化等做了细致分析,完成SOWT分析。对项目工业遗产资源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新疆风景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研究克拉玛依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对项目内容维度扩充,鲜明地域特点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案例信息推导,综合项目自身特点,推导出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三个形容词来定义。石油的,是石油机械总公司文化的积淀;生活的,应具备多元化、涵盖高中低档各阶层的消费;艺术的,应受到当地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推进。由艺术空间、创意办公和餐饮购物三大业态构成,相互推进并形成最终的业态模式。从社会责任和园区运营二大块入手,依次推导出规划内容和八大功能分区。确定南区景观设计范围以及设计背景,对工业建筑及改造利用、功能主题、景观空间、交通梳理、竖向措施、景观界面、铺装、植物方面进行设计。对南区“示范区”进行着重设计,包括主入口、创意办公和九朝会所。着力石油文化为重要基调,将园区内原有的工业元素再利用,完成石油文化大道,夜景照明、标识、围墙、路障、座椅、花池、垃圾桶等系统的设计。

二、长沙市拉开兴办文化产业帷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市拉开兴办文化产业帷幕(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关于长沙府政区沿革与地理变迁的研究
        1.2.2 以城市及其管理为对象的个案研究
        1.2.3 涉及长沙府的专题史研究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1.4 资料说明
第2章 由乱至治:顺康时期湖南的重建与府州均势
    2.1 官职设置与政情演变
    2.2 移民、重建与经济态势
    2.3 湖广合闱与教育困境
    2.4 小结
第3章 分化发展:雍乾时期湖南地方权势重组与层级中心的形成
    3.1 湖广分闱与湖南府州科举的分化
    3.2 两湖分省与层级政治中心的形成
    3.3 农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的成型
    3.4 小结
第4章 英杰崛起:嘉道时期湖南人才的聚集与权势群体的出现
    4.1 嘉道“中衰”与湖湘力量的壮大
    4.2 岳麓书院与人才聚集
    4.3 关系网络与长沙府权势群体的形成
    4.4 小结
第5章 “一府独大”:咸同光宣时期长沙府的“经营天下”与重镇转型
    5.1 军功显要、维新志士与长沙府政治权势的强盛
    5.2 多重动因与长沙府科举的辉煌
    5.3 开埠通商与长沙府的经济近代化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清代湖南文武进士名册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论坛清单
致谢

(5)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时代背景:从资源输出到再流入
        1.1.2. 乡村旅游产业变迁:从旅游观光到休闲体验
        1.1.3. 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问题与反思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1.2.1. 乡村营建:乡村性、耦合性、景观生态
        1.2.2. 旅游学科:产业、社区、乡村变迁
        1.2.3. 旅游人类学: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
        1.2.4. 经济学: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与诠释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乡村、遗产地乡村与原生农业型乡村
        1.3.2. 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与乡村休闲旅游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3. 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点与研究特点
2. “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相关理论和实践
    2.1. “社会—空间”关系理论视角理论体系建构
        2.1.1. “空间观”的演变历程
        2.1.2.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启示
        2.1.3. “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理论
        2.1.4.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日常生活实践
    2.2. 基于社会—空间交互理论体系视角国内外乡村营建实践研究
        2.2.1. 国外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多样化的路径参考
        2.2.2. 我国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发展与转型
    2.3. 本章小结
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3.1.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
        3.1.1. 外力驱动:他者的凝视作用
        3.1.2. 内力同化: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
        3.1.3. 空间生产:基本空间样态的生成与涌现
    3.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与发展趋势
        3.2.1. 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
        3.2.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动因
        3.2.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潜在风险
    3.3. 本章小结
4.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认知框架与营建模式
    4.1. 当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空间营建误区反思
        4.1.1. 营建目标产品化
        4.1.2. 营建手法景区化
        4.1.3. 旅游地社区主体话语权缺失
    4.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目标
        4.2.1. 主体互动:由单向凝视到主客互视
        4.2.2. 文化融合:从文化置换到认同重塑
        4.2.3. 空间更新:由风貌突变到综合演变
        4.2.4. 意象营造:由资本奇观到日常景观
    4.3.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的基本原则
        4.3.1. 整体有机的系统性布局
        4.3.2. 资源取舍的生态性调适
        4.3.3. 阶段调整的动态性把控
        4.3.4. 适度冗余的前瞻性策划
        4.3.5. 产村融合的在地性营建
    4.4. 本章小结
5.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
        5.1.1. 行政部门:从利益相关者到利益协调员
        5.1.2. 产业资本:从规训到互补
        5.1.3. 乡村社区:从消极避让到积极融入
        5.1.4. 游客群体:从预设式凝视到建设性参与
        5.1.5. 专业人员:从自我实现到营建指导
    5.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路径更新
        5.2.1. 既有的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流程缺陷
        5.2.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的流程更新
    5.3. 休闲体验型乡村各层级空间营建方法
        5.3.1. 村庄群落:生态格局调适、聚落群体共生
        5.3.2. 村落单元:系统叠合、社区活化
        5.3.3. 公共空间:功能混合、场所营造
        5.3.4. 农宅院落:模式融合、品质提升
    5.4.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营建案例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6.1.1. 项目区位和概况
        6.1.2. 案例选取原由
        6.1.3. 营建目标
        6.1.4. 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方法
    6.2. 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的多层级空间营建实施
        6.2.1. 山水格局上的环线空间打造—莫干山镇域空间规划
        6.2.2. 弥合村域空间差异—莫干山燎原村空间营建
        6.2.3. 多态公共活动的场所呈现—莫干山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6.2.4. 品质乡村生活的现代表达—莫干山乡村农房营建
    6.3. 本章小节
7. 结语
    7.1. 总结与不足
        7.1.1. 研究总结
        7.1.2. 存在问题与研究不足
    7.2. 愿景与展望
        7.2.1. 研究愿景
        7.2.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四川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社会学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对比分析法
        1.3.3 调查分析法
    1.4 结构框架安排
第2章 体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
    2.1 体育产业概念、类别的研究综述
        2.1.1 体育产业的概念研究
        2.1.2 体育产业分类的研究综述
    2.2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2.3 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
    2.4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2.4.1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均衡性的研究
        2.4.2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核心的理论研究
    2.5 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评述
第3章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3.1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历程
        3.1.1 萌芽阶段
        3.1.2 起步阶段
        3.1.3 发展阶段
        3.1.4 快速发展阶段
    3.2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现况分析
        3.2.1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3.2.2 四川省体育产业各门类情况
第4章 四川省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法简介
    4.2 四川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
        4.2.1 国家持续加大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
        4.2.2 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
        4.2.3 地震灾区经济振兴赋予了体育产业发展机会
        4.2.4 新型经济形态赋予了体育产业繁荣机遇
    4.3 四川省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
        4.3.1 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规范化挑战
        4.3.2 体育产业的时代发展挑战
        4.3.3 政策体制层面的挑战
    4.4 四川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4.4.1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4.4.2 体育产业基础及体育产业资源相对较好
        4.4.3 拥有良好的体育传媒发展水平
        4.4.4 体育彩票市场前景良好
    4.5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劣势
        4.5.1 体育产业规模局限
        4.5.2 产业结构有待合理布局
        4.5.3 四川本土体育品牌较少
第5章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路探析
    5.1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分析
        5.1.1 积极做好体育产业市场优化,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5.1.2 积极培育多元体育市场主体
        5.1.3 合理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布局
        5.1.4 促进体育产业市场融合发展
    5.2 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分析
        5.2.1 地方财政政策保障
        5.2.2 社会资本吸纳政策保障
        5.2.3 税收政策保障
        5.2.4 金融服务政策保障
        5.2.5 人才培育政策保障
    5.3 四川省体育产业的组织实施思路分析
        5.3.1 强化完善省体育产业发展机制
        5.3.2 加强行业管理
        5.3.3 强化体育产业工作落实情况核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拟解决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 公平、教育公平、西部高等教育公平
        1.1.3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1.1.4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内涵及其衡量指标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2.1.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1.2.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1.2.1.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2 正义论
        1.2.2.1 正义论的理论内核
        1.2.2.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1.2.3.1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2.3.2 文化再生产复制教育代际不公平的运作机制
        1.2.3.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4 社会资本理论
        1.2.4.1 社会资本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2.4.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视角选择
        1.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分析
        1.3.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1.3.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
        2.1.1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教育公平的辩证观
        2.1.2 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2.1.3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
        2.1.4 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
    2.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2.2.1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考察
        2.2.2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地位
    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
        2.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
        2.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地位
    3.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状
        3.1.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1.2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东、中、东北部三个区域
        3.1.3 西部地区内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平衡
    3.2 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
        3.2.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
        3.2.1.1 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较深
        3.2.1.2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3.2.1.3 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
        3.2.1.4 西部地区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滞后
        3.2.2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
        3.2.2.1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收入与教育支出状况
        3.2.2.2 西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3.3.1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3.2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
        3.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节器
        3.3.4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现状及问题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设计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总体状况
        4.2.1 西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的分析
        4.2.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高校区域布局的分析
        4.2.3 高校招生计划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分析
        4.2.4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分布差异的分析
    4.3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差异现状
        4.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3.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3.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3.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经济资本的差距
    4.4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差异现状
        4.4.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4.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4.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4.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文化资本的差距
    4.5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差异现状
        4.5.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5.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5.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原因探析
    5.1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宏观原因
        5.1.1 直接原因: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
        5.1.2 主导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
        5.1.3 发展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
    5.2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微观原因
        5.2.1 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
        5.2.2 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
        5.2.3 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
    5.3 三种资本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
        5.3.1直接作用机制
        5.3.2 间接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6.1.1 发展性原则
        6.1.2 公益性原则
        6.1.3 机会均等原则
        6.1.4 差别原则
        6.1.5 补偿原则
    6.2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实策略
        6.2.1 政府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应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的新局面
        6.2.1.1 借鉴国际经验,健立健全法律法规
        6.2.1.2 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6.2.1.3 增投基础教育,补偿弱势经济资本
        6.2.1.4 合理规划布局,实施优质资源共享
        6.2.1.5 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
        6.2.2 社会应和——全面小康社应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社会新生态
        6.2.2.1 加强家校广泛联系,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6.2.2.2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
        6.2.2.3 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
        6.2.3 高教主导——全面小康社会应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3.1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社会资本差距
        6.2.3.2 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
        6.2.3.3 加强城乡校际互动,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共享
        6.2.3.4 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4 家庭跟进——全面小康社会应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4.1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6.2.4.2 转变家长传统家教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6.2.4.3 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
        6.2.4.4 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5 技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应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2.5.1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
        6.2.5.2 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
        6.2.5.3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
        6.2.5.4 促进西部“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3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微探——一个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案例分析
        6.3.1 我国慕课大学先修课产生的背景:因材施教,促进公平
        6.3.2 我国慕课先修课(MOOCAP)的基本表征
        6.3.3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生成逻辑: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理想
        6.3.4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理想图景:“卓越与公平”良性互动
    6.4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关于“文化”与“文化交流”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难点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
    第一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第二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
    第三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恢复
第二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
    第一节 新时期中越政治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越领导人对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共识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与越南的文化外交战略
        一、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
        二、中国的文化外交
        三、越南的文化外交
    第四节 中越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合作文件的签订
第三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历程
    第一节 邦交关系正常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越文化交流(1991年至1999年)
        一、中越文化管理部门代表团频繁互访
        二、中越两国多领域文化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的中越文化交流(2000年至2014年)
        一、中越两国文化管理部门的加强交往
        二、中越两国加强展开多项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第四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上)
    第一节 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业与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一、新闻传播业的交流合作
        二、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下)
    第一节 电视与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一、电视业的交流与合作
        二、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交流合作
        一、文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
    第三节 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
        一、体育的交流合作
        二、旅游业的交流合作
        三、中越青年交流
第六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评价及思考
    第一节 冷战之后的历史背景对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二节 中越文化外交战略实施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三节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文化交流对中越两国间全面合作关系的促进作用
    第五节 中越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
        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中越文化交流的消极影响
    第六节 对促进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推动互设文化交流办事机构
        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旅游交流合作
        四、积极开展互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
        五、加强开拓互联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疆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区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全球环境
        1.2.2 国内环境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对象
第2章相关理论动态和基础研究
    2.1 城市更新
    2.2 工业遗产
        2.2.1 世界工业遗产的兴起与发展
        2.2.2 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
        2.2.3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的问题
    2.3 工业遗产的价值
    2.4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2.5 文化创意产业园
第3章国内外案例研究
    3.1 国外案例
        3.1.1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3.2 创意园区利用模式
        3.2.1 北京798艺术区
        3.2.2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东郊记忆
    3.3 案例总结
        3.3.1 项目参数比较
        3.3.2 使用人群
        3.3.3 消费及活动
        3.3.4 业态组织
        3.3.5 政府以及机构支持合作
        3.3.6 设计手法
    3.4 模式分析
        3.4.1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
        3.4.2 创意园区利用模式
    3.5 园区生命力(人气)探讨
    3.6 工业遗产景观整合与重塑原则
        3.6.1 真实性及完整性
        3.6.2 生态性
        3.6.3 功能性
        3.6.4 艺术性及互动性
第4章场地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基地现状
    4.3 项目工业遗产资源
        4.3.1 资源构成
        4.3.2 自然资源
        4.3.3 建构筑物资源
        4.3.4 资源总结
    4.4 当地旅游资源
        4.4.1 克拉玛依旅游资源
        4.4.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4.4.3 工业旅游资源
    4.5 整体设计
        4.5.1 案例信息综合推导
        4.5.2 设计原则
        4.5.3 项目定位
第5章南区景观设计
    5.1 设计范围
    5.2 设计背景
    5.3 景观设计
    5.4 示范区设计
        5.4.1 主入口设计
        5.4.2 创意办公室设计
    5.5 石油主题文化
        5.5.1 石油大道设计
        5.5.2 大事记路标
        5.5.3 石油文化主题雕塑系列创作
    5.6 景观其他系统设计
        5.6.1 夜景照明设计
        5.6.2 标识系统
        5.6.3 安全管理系统
        5.6.4 室外家俱系统
第6章 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附录A 设计展板
附录B 实地调研报告
附录C 克拉玛依大事记
个人简历及设计成果

四、长沙市拉开兴办文化产业帷幕(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意产业为导向的中心城区既有工业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吴榕.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D]. 郑容坤.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4]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D]. 王毓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D]. 沈昊. 浙江大学, 2019
  •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7]四川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探究[D]. 陈碧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2)
  •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08)
  • [9]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D].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10]新疆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区景观设计[D]. 谢庆. 清华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长沙拉开文化产业建设大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