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军[1](2021)在《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银行业、保险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银保混业经营成为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银保一体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无论银行业、保险业以何种模式、何种方式融合,必须以高质量为发展方向,而当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混业经营的深入程度存在显着差异。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性风险防控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银保融合发展机理、银保融合发展绩效分析、路径的设计和优化、相关主体应对策略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通过银保融合推动银行综合绩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生态共生理论、协同熵理论相关理论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念,综合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Malmquis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Bootstrap方法、固定效应等模型和方法,借助于DEA-slover、Stata等研究工具,对我国银行主导下的银保融合发展机理和路径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分析二者融合发展机理,界定二者融合发展的共生演化关系,将现阶段银保融合发展划分为资本积累的筹资过程和业务盈利的运营过程;第二,评估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网络绩效,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分析银保融合对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影响,明确促进绩效提升的资本积累、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第三,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积累和业务盈利的门槛效应,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最后,基于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构建针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探讨银行主体在银保融合双重路径下的策略选择,分析银保融合相关监管政策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提出政府部门银保融合监管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运用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揭示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引入生态共生理念,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基于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明确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揭示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演化规律、共生机理,判定银保融合阶段的形成条件、演化条件及演化方向;基于熵变模型,探究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内主体演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改进银保融合发展Lotka-Volterra种群竞争模型,揭示银保融合发展主体关系演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2)构建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打开银保融合发展中的银行主体绩效黑箱。针对银保融合发展路径设计与优化需要具有差异化的特性,探讨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过程中,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变化趋势特征;针对银行业的资本积累过程和业务运营过程,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以是否拥有保险牌照作为银行是否推进银保融合发展的标准,对比有无牌照的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间的差异;探讨银行筹资阶段和运营阶段绩效间的差异,厘清推进银行业高质量绩效提升的资本扩张、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3)运用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针对筹资和运营双重路径,挖掘当银行处于资本合作、业务盈利能力不同阶段时,高质量发展绩效对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能力的效应影响;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合作和盈利能力的门槛效应,估计并检验高质量绩效对于银保融合路径的区间效应影响;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4)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针对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提出银保融合发展策略。界定反映业务融合、资本扩张双重路径监管政策的相应指标,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双路径实现过程中,不同政策监管方式对银行收益、风险的作用机理;构建影响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明确特定路径下监管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力度,为进一步实现银保融合中的银行及监管部门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陈集景[2](2021)在《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文中提出随着气候的急剧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大幅降低,全球生态系统面临重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然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度和驱动因素的研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取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六大洲为研究区域,基于1991年-2014年间横跨23年的Fl UXNET通量数据和遥感数据等数据源,收集了总初级生产力(GPP)、增强植被指数(EVI)、物种丰富度和降水、气温、短波辐射等气候变量,分析了稳定性的组成成分(譬如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全球尺度空间格局,探讨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的内在关系稳定性各组分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恢复力与抵抗力和时间稳定性相独立(P<0.001,R=0.60),而抵抗力与时间稳定性大多数情况具有极高的相关性(P>0.05)(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本文证明了气候因素比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更为重要。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变化分别解释了70%、49%和39%,而物种丰富度仅解释了5%、20%和-11%。时间稳定性主要由降雨与温度驱动,抵抗力主要由降雨与物种丰富度驱动,而恢复力单独由降雨驱动。(3)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发现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显着的纬度依赖性、高度依赖性以及群落特异性。时间稳定性与抵抗力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二者都随纬度上升而下降,随海拔变化呈现二次曲线,在常绿阔叶林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而恢复力独立于二者,随纬度升高恢复力先下降后上升,随海拔上升呈三次曲线变化,在湿地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4)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稳定性维度表现出很强的纬度依赖性和海拔依赖性,稳定性维度随纬度变化呈现双峰模式,在赤道及北纬25°附近出现两个最高峰值。稳定性维度分数随海拔呈单峰模式,在1800m附近达到高峰值。稳定性维度评分在各生物群落间存在显着差异,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最低,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最高。本文针对生态学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的相关关系以及气候与物种多样性何者更能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学焦点问题,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维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了生态系统稳定性需要从多维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首次发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具有群落特异性以及纬度依赖性,为不同生物群落间稳定性维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此外,本文研究还进一步证明区域尺度气候比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更为重要,增进了对大空间尺度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揭示了持续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状态的转变机理,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廉倩文[3](2021)在《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韧性研究已成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尺度,开展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研究,在界定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指数,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障碍度模型等,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障碍因素,并提出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我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W”型变化趋势;十年间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和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均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而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2)从空间分异特征看。我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和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在三大区域上均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格局;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和分散特征并存,区域之间的韧性水平差距在波动中趋于扩大。(3)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影响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降低系统敏感性、提升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因地制宜地作出相应调整,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4)根据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方面,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构建多元产业格局;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方面,要扩大就业创业增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优化旅游出行环境;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方面,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灾害风险防控,降低环境安全隐患;提高环保支出比重,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马雪松[4](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王震[5](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安全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主要处理生态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矛盾,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有效保障途径。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地之一,区域内具有沟壑纵横与地形破碎的特点,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清涧地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受到沟谷地形地貌、黄土土质疏松与差异性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城市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较弱、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突出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约束,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存在数量与指标等布局不合理问题。城市绿地一方面具有水源涵养、增强环境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功能,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公园绿地游憩空间。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绿地布局能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约束与服务供给的双重目的。基于现有理论研究,通过解析清涧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明确清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城市生态安全的特殊性来源基础上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并建立维持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结构与绿地用地布局。从城市生态安全角度为清涧城市空间发展与绿地布局提供科学建议,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清涧城市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并基于生态安全及城市绿地布局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掌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方法以及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趋势,作为建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重要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摸清清涧生态本底条件,着重对清涧绿地现状布局进行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总结清涧绿地现状布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具有维稳的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第二,防护绿地安全隔离作用不够;第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供给性失衡。第二,针对研究区内生态安全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清涧生态本底条件,建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与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基础上综合叠加地质灾害点得到清涧重要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面基础上提取清涧显性与隐性生态廊道。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安全等级斑块与廊道建立的基础上建构清涧生态安全格局。第三,从生态过程与安全格局入手,指导根植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清涧绿地结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建设基底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中的冲突斑块、不同功能绿地潜在空间进行识别,在清涧绿地结构要素与模式确立基础上,通过“多斑镶嵌,生态为先”、“公园点缀,游憩供给”、“廊道链接,织线成网”、“要素整合、多元立体”的规划策略,形成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第四,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绿地结构为骨架,指导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采用“生态保育绿地维稳-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公园绿地游憩供给”由外到内的规划路径,首先对城市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维稳绿地进行布局,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构筑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屏障;其次对城市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河流水系以及城市道路等空间进行防护绿地布局,进一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结合居民需求,建构公园绿地布局模型,对城市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内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定点定量布局。

王媛媛[6](2021)在《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小兴安岭森林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可能会改变森林植物组成及结构,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以往研究缺乏从长期历史变化,人为影响及气候变化趋势下森林植物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响应及对其复杂耦合关系的解析,这限制了基于碳汇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的科学管理措施的提出。本研究以大、小兴安岭森林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历史小班台账数据为基础结合调查数据探讨东北典型森林乔木60年碳汇功能演变过程及林分特征变化,以保护区内、外对比代表人为影响,以阴阳坡向模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森林植物组成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响应差异,最后比较非生物因素(地理、地形及保护强度)及森林组分(物种,结构与功能组成及多样性)对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揭示碳汇功能的提升潜力提供依据。初步结论如下:(1)典型样地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特征及功能60年历史变化与耦合机制:整体来看,物种随时间变化更加丰富且多样,但分布的均匀程度变化不大,功能性状多样性也更高,具体表现为以松属,桦木属及云杉属为代表的关键种最优势种地位比重不断下降,阔叶树种如槭,榆属比重不断升高;森林高度向矮小化趋势发展明显,个体潜在最大高度也更低;森林群落性状向光合能力更强,叶片的含水量更多,柔叶,薄叶及阔叶的树木增多,叶片的氮磷含量更高的趋势发展,且多功能性减弱。地上碳储量更不耐分解,相反,碳累积速率更高,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稳定性更强。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碳累积速率与森林特征的关系在年代间分化并不明显,对于提升地上碳汇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是关键种相对多度与结构及功能性状特征均值包括其交互作用,而多样性特征的贡献最小。(2)基于保护区内外差异评价天然林保护影响:天然林保护显着改变了草本层关键种组成(占调查种的80%),其次是灌木(占调查种的58%)及乔木(占调查种的50%),其中,榛属、槭属及薹草属提高了1.6-8倍,而保护区内的落叶松、蹄盖蕨及忍冬属植物仅为保护区外的1/10到1/2。人为干扰导致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而灌木草本多样性无显着改变。保护使得大树(树高及胸径大)增多,草本更低,林分更稀疏。天然林保护对植物大小的影响强度是对物种多样性及种类组成改变的2倍。保护使得碳储量显着提升而其稳定性变化不明显,随着保护的加强对于碳汇功能起限制性作用的因子从树高变为胸径。(3)基于坡向差异的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及耦合机制分析:更多的杨柳科植物及红皮云杉、毛榛、蔷薇科绣线菊、皱果薹草、泽薹草、蚊子草属生长的阳坡上;但落叶松、豆科灌木及越橘、蔷薇科草本、羊须草及地榆等有减少趋势。阳坡具有更矮的乔木、但灌木及草本更高,林分更稀疏,而灌木盖度更高。阳坡具有更加丰富多样乔木、灌木和草本,地上碳储量及稳定性的变化不大;不同坡向均表现为乔木关键种是碳汇功能差异影响最大因素,地理地形因素影响尽管有也是通过与群落组成结构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整体来看,以阳坡代表未来气候的话,植物组成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碳汇功能以及其与植物组成结构耦合关系差异不大。(4)多因素综合影响碳储量及其稳定性与功能性状重要性:森林特征对碳汇功能的影响远大于非生物因素影响(5倍甚至更多),表现为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对地上碳稳定性有决定性作用,以叶片面积大,无毛,比叶面积小,柔叶的树木居多更有利于碳稳定性升高,其次功能性状越丰富,差异越大对其有积极影响;而树木个体大小对碳储量具有控制作用,是种类,功能组分及非生物因素影响的2倍以上。未来的天然林管理中应加强对森林垂直结构及叶片功能特性的调节措施,较单独考虑物种水平上的管理更为有效。综合来看,历史变化、气候变暖及人为保护都使得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及功能性状特征发生显着变化;对于地上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的不同区域差异的解释力来说,外界地理气候因素的贡献远小于森林结构组成的贡献,显示森林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适当管理能够达到碳增汇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效果。在管理方面,乔木关键种、树木个体大小优化管理能实现碳储量增加,而功能性状的调节能显着影响生物量碳的气候稳定性和耐分解稳定性。本研究为提高森林生物固碳量及其稳定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新思路,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抚育管理提供依据。

赵轩[7](2021)在《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资源,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另外,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我国对森林资源开始由开发利用转为生态保护,在此阶段,如何推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国有林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是管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不再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发展远景等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层面上。本文所研究的“森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是以“两山论”为基础,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价值核算、实证分析、中介效应、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诠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途径,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首先,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相关评估方法对伊春国有林区各林业局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总值为442.51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为212.86亿元;生态效益为84.55亿元;社会效益为145.1亿元;并利用此核算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二是分析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影响机制和效益提升驱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林业投资结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中介效应等方面内容;其次,分别以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因变量,以林龄结构、产业结构、林业各类投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人数为自变量,运用变截距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产生的边际效应和影响效果,以及分别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能够带动森林经济效益提升,国有林区应优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构建驱动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机制,通过均衡各方利益、信息披露、奖补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实现政府主导、国有林区生态经营、社会公众参与的最优发展模式。三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策略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战略,针对政府政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增值,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总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核算方法、影响机理、仿真驱动构建和效益提升保障体系,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张峻屹[8](2021)在《PBL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与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人们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而更重要的是需要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的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列为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围绕问题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模型与建模的研究较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研究模型与建模,培养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法和统计分析法,从模型与建模和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出发,结合高中生物学学科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章节运用了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验班展开教学,同时在对照班运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经过调查和教学实践,得到了以下结果:(1)经过调查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对模型概念的认识、对模型特点的理解、对建构模型作用的理解和建构模型的意向四个维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且两个班的同学对模型概念的认识和对模型特点的理解都不够深刻。同时,两个班的同学在教学实践开展前的生物学科成绩P值大于0.05,没有显着性差异。(2)在实践教学结束后,以知识为载体,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全体学生进行测试,考察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结果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班,成绩的P值小于0.05,表明通过在实验班开展PBL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优于对照班,说明PBL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有促进作用。(3)在教学实践结束后,随机抽取实验班的五名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实验班的学生乐意通过PBL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同时认为PBL教学模式对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帮助,对模型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建模能力,同时建构模型的意向也增加了。基于以上结果,可以总结出本研究的结论:(1)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模型的认识方面有促进作用;(2)PBL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有促进作用;(3)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建模意向上有促进作用。基于本研究的不足,为了研究更加完善和推动后续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注重PBL问题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意课堂管理,提高学习效率;(3)注重引导学生建模,提高建模能力。

谭礼[9](2021)在《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是实现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植硅体伴随植物残体返还到土壤后,植硅体碳在植硅体的保护下可长期保存在土壤中,对实现碳中和及减轻全球气候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生态系统是植硅体碳产生率最大的农田生态系统,然而目前针对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的研究集中于植株部分,缺乏土壤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相关的研究。因此将植株和土壤作为整体的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9省71个水稻品种的水稻秸秆及其对应表层土壤(0~20 cm)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进行预测,为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固碳机理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植硅体含量与有效硅、速效磷含量以及p H值极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和全碳显着负相关。植硅体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较弱,仅与植硅体、碱解氮含量、土壤p H值和全氮呈正相关。植硅体碳含量的变异系数是植硅体含量的1.9~2.4倍,粳稻的植硅体固碳潜力高于籼稻,说明秸秆植硅体碳含量受水稻品种的影响更大。土壤理化性质显着影响了秸秆植硅体含量的空间分布,河北、天津省等华北地区的植硅体含量最高,江西、湖南和贵州省的植硅体含量较高,中国西南部、中部和东部的植硅体含量相对较低。(2)土壤植硅体含量与有效硅含量和p H值显着正相关,与全氮显着负相关。土壤植硅体碳含量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硅、土壤植硅体含量和p H显着负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植硅体碳含量的影响大于其对土壤植硅体含量的影响。华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西南地区的土壤植硅体含量较高,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土壤植硅体含量中等,华北、西北地区和海南省的植硅体含量较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更加破碎异质性也更加强烈。陕西、吉林和福建等省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较高,广西和贵州两省有较大面积的植硅体碳含量低值区。(3)中国水稻秸秆植硅体每年能封存约0.26 Tg CO2(9.6 kg CO2 ha-1),表层土壤(0~20cm)植硅体碳储量为7.16×106 t(0.24 t ha-1),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为7.24×106 t,折合成CO2计算,中国水稻生态系统大致能封存26.5 Tg CO2。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较高,东三省有零星的片状高值区,但绝大多数是成片的低值区,华北地区植硅体碳储量较低。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是湖南省(1.1×106 t)、江西省(8.3×105 t)、黑龙江省(5.9×105 t)、安徽省(5.6×105 t)和广东省(5.2×105 t)。(4)秸秆植硅体和植硅体碳与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能力是决定系统植硅体碳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植硅体固碳潜力高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植株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系统植硅体碳的积累,从而促进水稻植硅体的长期固碳效应,减缓全球变暖现象。

戴文渊[10](2021)在《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水生态安全事关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国家关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将流域水生态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西北内陆河流域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水文循环及生态功能出现了衰退现象,生态环境恶化,有向系统性水危机转变的风险。因此,开展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内陆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及水生态安全基本属性的分析运用不够,对水生态安全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不足,忽视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优化等步骤。那么如何构建基于W-SENCE-PSR(以水为主线的复合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何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如何综合开展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和趋势分析,并提出对应调控对策?鉴于此,本研究以河西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生态位宽度、模糊系统分析确定的指标权重和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的指标预测值,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2009-2018年间3大内陆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现状及趋势分析,确定系统调控策略,筛选最主要影响因子,为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数据支持。(1)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水生态安全的内涵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等子系统,又涉及到对水生态安全状况所做出的实际反应,同时也体现了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的时间因素,这个过程也反映了复合系统发生功能变化的过程。水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在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安全(PSR系统)及相对状态安全(SENCE系统)因素状况的发展,因系统相对状态及相互关系自身演变的存在,导致了安全状态或者不安全状态。水生态安全是影响维、领域维、时间、以及安全主体的函数,其评价指标体系由基于W-SENCE-PSR框架的38指标构成。(2)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指标Z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Z19(汛期水质综合指数)、Z37(受灾面积)、Z36(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Z35(单位面积氨氮排放量)的指标权重相对最小且小于0.0167,指标生态位宽度值相对最小且小于6.03,预测这5个指标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均大致呈中性。表明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小且适应性差,指标不会成为限制性因子,在指标体系优化中剔除,得到了由33指标构成的优化后评价指标体系。(3)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现状评价中,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年均模糊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322、0.40545、0.303;预测评价中,年均模糊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524、0.517、0.342。表明水生态安全状况疏勒河流域最好,但今后有恶化趋势;黑河居中,将有明显好转趋势;石羊河最差,将有小幅提升,但差距明显,列为水生态安全优先调控区。改进健康距离法得到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健康距离值分别为:0.468、0.595、0.697,表明疏勒河水生态安全状况最好,其次为黑河,石羊河最差,该结果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从侧面说明了评价结果的正确性。(4)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及趋势分析,确定系统调控方向。分别从W-SENCE系统视角和PSR系统视角进行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和趋势分析,现状评价中发现,各子系统水生态安全状况疏勒河流域相对最好,W-SENCE各子系统综合指数年均值0.1<YW-SENCE<0.127,PSR系统综合指数年均值0.149<YPSR<0.228;黑河次之,0.08<YW-SENCE<0.115,0.116<YPSR<0.149,石羊河最差,YW-SENCE<0.08,YPSR<0.120;在预测评价中,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表明,石羊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8个,负向影响指标10个,将基本维持现状;疏勒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4个,负向影响指标8个,将有恶化趋势;黑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12个,负向影响指标8个,将有好转趋势。W-SENCE系统视角和PSR系统视角预测评价表明,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子系统状况相对最差,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0.08、0.08、0.05,同时疏勒河流域的状态系统、黑河流域的响应系统、石羊河流域的压力系统状况相对最差,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0.143、0.141、0.104。从系统的敏感性来看,疏勒河的敏感性相对最高,为10.3‰,其社会子系统和压力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8.4‰、14.1‰;黑河敏感性次之,为6.8‰,且其生态子系统和状态子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6.5‰、12.0‰;石羊河敏感性最低,为3.2‰,其资源子系统和压力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6.2‰、12.7‰。(5)内陆河流域优先调控指标及对策。根据3大内陆河流域系统调控重点,结合指标权重和指标健康距离确定的YZ1(人均GDP)、YZ20(一产比重)、YZ13(蓄水占地表供水量比例)等前10个优先调控指标,提出了各流域具体调控对策。发现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调控指标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石羊河流域调控指标分布分散但调控面较广。疏勒河流域要注意降水变化对其水生态安全的不良影响,关注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加强对牲畜量的控制,谨防出现因过载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问题。黑河流域蓄水能力建设对提高水的保障能力,提升水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避免工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业与保险业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2.1.1 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研究
        2.1.2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网络协同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银保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路径相关研究
        2.2.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2.2.2 银保融合路径的门槛效应研究
        2.2.3 文献评述
    2.3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相关研究
        2.3.1 银保融合发展收益风险的研究
        2.3.2 面向风险收益的银保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
    3.1 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践
        3.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3.1.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定位
    3.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3.2.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发展主体
        3.2.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特征
        3.2.3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共生关系分析
        3.2.4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
    3.3 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分析
        3.3.1 银保融合发展两种群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
        3.3.2 银保融合发展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3.4 银保融合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效应分析
        3.4.1 银保融合发展共生系统的熵变过程
        3.4.2 考虑系统熵变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5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共生框架分析
        3.5.1 符合我国现阶段需求的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构建
        3.5.2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主体间作用及共生关系演化
        3.5.3 银保融合生态系统发展质量提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保融合视角下的银行业动态网络绩效分析
    4.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机理分析及模型选择
        4.1.1 银行业高质量生态系统的设定
        4.1.2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模型的构建
    4.2 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的银行高质量绩效的测度
        4.2.1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4.2.2 银行高质量发展阶段绩效的比较分析
    4.3 基于DN-MALMQUIST模型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4.3.1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阶段分析
        4.3.2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与阶段分析
    4.4 银行业高质量动态网络绩效的对比分析
        4.4.1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绩效对比分析
        4.4.2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筹资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4.4.3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营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1 银保融合路径门槛模型的选择
        5.1.1 银保融合路径影响机理分析
        5.1.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模型设定
    5.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选取
        5.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5.2.2 变量的设定与说明
    5.3 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3.1 资本积累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3.2 运营能力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 银保融合分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1 银保融合筹资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2 银保融合运营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6.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银行绩效的机理分析
        6.1.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6.1.2 银保融合发展中监管政策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选择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6.2.3 模型设定
        6.2.4 数据来源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3.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6.3.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监管部门应对策略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门槛模型STATA代码
附录 B 固定效应模型STATA代码
附录 C 银行高质量绩效数据结果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
        1.2.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空间格局
        1.2.3 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
        1.2.4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内在关联及外在驱动机制
    2.1 引言
    2.2 数据处理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研究数据
        2.2.3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稳定性组分内在关联机制研究
        2.3.2 稳定性组分外在驱动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空间格局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研究数据
        3.2.3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洲际变化
        3.3.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纬度依赖性
        3.3.3 稳定性的海拔依赖性
        3.3.4 稳定性的群落特异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系统稳定性多维框架的空间分布
    4.1 引言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的纬度依赖性
        4.3.2 稳定性维度的海拔依赖性
        4.3.3 稳定性维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产业生态系统
        1.2.2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1.2.3 韧性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概念
        2.1.2 韧性概念
        2.1.3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内容构成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评价模型
        3.3.1 数据标准化
        3.3.2 权重确定
        3.3.3 评价模型
第4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4.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4.1.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4.1.2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4.2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4.2.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4.2.2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4.3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4.3.1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4.3.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4.4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4.4.1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4.4.2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第5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障碍因素分析
    5.1 障碍度模型
    5.2 障碍因素分析
        5.2.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5.2.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5.2.3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第6章 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6.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
        6.1.1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构建多元产业格局
        6.1.2 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6.1.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6.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
        6.2.1 扩大就业创业增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6.2.2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优化旅游出行环境
        6.2.3 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6.3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
        6.3.1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3.2 强化灾害风险防控,降低环境安全隐患
        6.3.3 提高环保支出比重,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1.1.2 黄土高原发展诉求
        1.1.3 清涧城市现实困境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生态安全
        1.3.2 城市绿地
        1.3.3 绿地布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清涧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2.1 清涧城市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口概况
        2.1.4 经济发展
    2.2 清涧城市建设条件
        2.2.1 城市建设历程
        2.2.2 城市用地条件
        2.2.3 城市功能布局
    2.3 清涧城市生态本底
        2.3.1 良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
        2.3.2 严重水土流失生态问题
        2.3.3 频繁山洪气象地质灾害
        2.3.4 较弱土地水源涵养能力
    2.4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
        2.4.1 绿地现状布局
        2.4.2 绿地现状构成
        2.4.3 绿地综合指标
        2.4.4 绿地空间特征
    2.5 清涧城市绿地使用调查
        2.5.1 行为偏好调查
        2.5.2 满意程度调查
    2.6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
        2.6.1 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
        2.6.2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度不够
        2.6.3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性失衡
    2.7 本章小结
3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3.1 格局建构原则
        3.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3.1.2 地域适应性原则
        3.1.3 问题导向性原则
    3.2 生态源地识别
        3.2.1 生态源地识别体系
        3.2.2 数据来源与准备
        3.2.3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3.2.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3.2.5 重要生态源地
    3.3 生态廊道建立
        3.3.1 阻力面的建立
        3.3.2 生态廊道提取
    3.4 安全格局构建
        3.4.1 生态安全等级
        3.4.2 生态廊道分析
        3.4.3 生态安全格局
    3.5 本章小结
4 清涧城市绿地结构组织
    4.1 绿地结构组织思路
        4.1.1 安全为底线的约束防护
        4.1.2 需求为导向的公园布点
        4.1.3 连接为目标的廊道搭接
    4.2 城市建设基底评估
        4.2.1 建设基底生态安全等级
        4.2.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4.2.3 城市绿地空间初步识别
    4.3 绿地结构要素确定
        4.3.1 维稳防护为主的生态斑块
        4.3.2 游憩休闲为主的公园绿地
        4.3.3 链接连通为主的生态廊道
    4.4 绿地结构模式分析
        4.4.1 绿地典型性结构模式分析
        4.4.2 清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4.4.3 清涧城市绿地的结构模式
    4.5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4.5.1 多斑镶嵌,生态为先
        4.5.2 公园点缀,游憩供给
        4.5.3 廊道链接,织线成网
        4.5.4 要素整合,多元立体
    4.6 本章小结
5 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
    5.1 绿地用地布局思路
        5.1.1 绿地布局要素
        5.1.2 绿地布局策略
    5.2 适宜绿地指标体系
        5.2.1 绿地基础指标
        5.2.2 绿地适宜规模
        5.2.3 绿地服务半径
        5.2.4 城市人口预测
        5.2.5 绿地总量预测
    5.3 生态保育绿地维稳
        5.3.1 重点水土保持地
        5.3.2 重要水源涵养地
        5.3.3 生态网络保护地
    5.4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
        5.4.1 地质灾害防护绿地
        5.4.2 河流水系防护绿地
        5.4.3 重要道路防护绿地
    5.5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
        5.5.1 布点模型建立
        5.5.2 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布局
        5.5.3 社区公园布局
        5.5.4 游园布局
    5.6 绿地布局整合校验
        5.6.1 绿地总体布局
        5.6.2 绿地总量校核
        5.6.3 绿地指标校核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
        6.1.2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6.1.3 清涧内外绿地布局
    6.2 研究展望
        6.2.1 生态安全格局指导基底评估
        6.2.2 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与要素
        6.2.3 由外到内的绿地布局技术路径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清涧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大、小兴安岭森林现状
    1.2 干扰历史与保护、气候及地理对森林特征的影响研究
        1.2.1 基于长期历史数据研究的意义
        1.2.2 天然林保护对森林的影响研究
        1.2.3 气候变化对森林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地形与地理因素对森林特征的影响研究
    1.3 森林植物组成、结构、功能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复杂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3.1 森林植物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进展
        1.3.2 功能性状组成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1.3.3 地上碳汇功能及其稳定性
        1.3.4 森林组成特征及非生物因素与碳汇功能的关系
    1.4 复杂生态关系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1.4.1 线性拟合与多元回归分析
        1.4.2 RDA分析
        1.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5 研究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开展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第2章 生物量碳汇功能特征与物种组成多样性参数的计算
    2.1 生物量碳汇功能特征
        2.1.1 地上碳储量计算
        2.1.2 地上碳稳定性计算
    2.2 植物组成多样性参数计算
        2.2.1 重要值及关键种多度计算
        2.2.2 物种多样性计算
    2.3 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计算
        2.3.1 群落结构特征计算
        2.3.2 结构多样性计算
    2.4 功能组成及多样性计算
        2.4.1 功能性状组成
        2.4.2 功能多样性计算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乔灌草层结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2.5.2 乔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2.5.3 结构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2.5.4 功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2.5.5 碳稳定性与相关属性及碳汇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森林冠层树种特征及碳汇功能60 年变化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2.1 样地设置,调查及数据收集
        3.2.2 冠层树种相对多度计算
        3.2.3 冠层树种结构特征计算
        3.2.4 地上生物量碳储量及碳累积速率的计算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典型森林冠层森林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3.3.2 典型森林地上碳汇功能变化趋势分析
        3.3.3 年内变化与年间变化比较
        3.3.4 地上碳汇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3.5 地上碳汇功能与森林特征因子的关系分析
        3.3.6 碳储量及其稳定性指标的自动建模分析
    3.4 讨论
        3.4.1 小兴安岭典型森林冠层特征及地上碳汇功能60年差异变化
        3.4.2 碳汇功能变化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保护区的天然林保护影响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4.2.1 样地设置,调查及数据收集
        4.2.2 优势种计算
        4.2.3 数据处理
        4.2.4 基本思路
    4.3 结果分析
        4.3.1 关键种的差异
        4.3.2 森林结构,多样性及林分类型变化
        4.3.3 地上碳汇功能的差异分析
        4.3.4 其他影响造成的种类结构,多样性及碳汇功能的差异
        4.3.5 耦合关系解析
    4.4 讨论
        4.4.1 关键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对天然林保护的响应
        4.4.2 保护对关键种,多样性及结构影响的路径分析
        4.4.3 森林植物组成及外界影响因素对碳汇功能的影响
        4.4.4 建议及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坡向的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5.1 研究思路及研究区域概况
        5.1.1 研究基本思路
        5.1.2 研究区域概况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调查及数据收集
        5.2.2 关键种计算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地形与郁闭度差异
        5.3.2 研究区域乔灌草科属种组成及坡向差异
        5.3.3 阴阳坡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
        5.3.4 阴阳坡碳汇功能的差异
        5.3.5 基于主成分提取及RDA的耦合关系解析
        5.3.6 基于关键种多度原始数据的RDA排序与方差分解分析
        5.3.7 基于生物因素及乔木层的方差分解分析与偏RDA分析
    5.4 讨论
        5.4.1 森林植物组成及碳汇功能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
        5.4.2 森林植物组成及碳汇功能耦合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受人为干扰、地形与地理因素影响的耦合关系解析
    6.1 研究区域概况和概念框架图
    6.2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大小兴安岭地区碳汇,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的描述
        6.3.2 碳汇功能与森林组分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解析
    6.4 讨论
        6.4.1 结构补偿对总碳储量起关键作用
        6.4.2 叶片功能性状组分是地上碳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
        6.4.3 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森林组成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历史变化
        7.1.2 气候变化及人为管理下森林组成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差异
        7.1.3 地上碳汇功能提升机制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综述
        1.2.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生态系统
        2.1.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
        2.1.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与价值评估
        2.1.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估与效益提升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价值论
        2.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现状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概况
    3.2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3.2.1 森林面积及蓄积概况
        3.2.2 林龄结构概况
        3.2.3 造林管护概况
    3.3 伊春国有林区林业经济概况
        3.3.1 林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概况
        3.3.2 林业投资概况
        3.3.3 从业人员概况
        3.3.4 森林旅游概况
    3.4 伊春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
    4.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核算
        4.1.1 经济效益核算对象
        4.1.2 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4.1.3 经济效益核算指标体系
        4.1.4 经济效益核算
        4.1.5 经济效益核算结果
    4.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核算
        4.2.1 生态效益核算方法
        4.2.2 生态效益实物量核算
        4.2.3 生态效益价值量核算
        4.2.4 生态效益核算结果
    4.3 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核算
        4.3.1 森林游憩价值
        4.3.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核算
        4.3.3 社会效益核算结果
    4.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4.4.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
        4.4.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因素
        5.1.2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内部性因素
        5.1.3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5.2.2 变量与数据
        5.2.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5.2.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中介效应分析
        5.3.1 中介效应
        5.3.2 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3.3 森林经济效益的中介效应
        5.3.4 森林社会效益的中介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分析
    6.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6.1.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思想
        6.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1.4 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6.2 演化博弈仿真及策略分析
        6.2.1 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
        6.2.2 不同因素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
    6.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构建
        6.3.1 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分析
        6.3.2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6.4 本章小结
7 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增加扶持政策供给
        7.1.2 保证林业投资的合理有效
        7.1.3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7.1.4 优化交易市场结构
        7.1.5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监管制度
        7.1.6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7.2 集团层面
        7.2.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认识
        7.2.2 注重企业科学技术研发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PBL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模型与建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2 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3 创新之处
    1.5 研究内容、思路以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模型与建模
        2.1.2 PBL教学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问题教学理论
        2.2.3 发现学习理论
        2.2.4 信息加工理论
    2.3 PBL教学模式和模型与建模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高中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的问卷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实施
        3.2.1 设计调查问卷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
    3.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3.1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3.3.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PBL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与建模的教学实践
    4.1 实验对象的选定
    4.2 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4.3 PBL 教学模式案例的应用和分析
        4.3.1 案例1 血糖平衡的调节
        4.3.2 案例2 种群数量的变化
        4.3.3 案例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 PBL教学模式实施的结果和分析
    5.1 后测成绩分析
    5.2 学生访谈的结果和分析
        5.2.1 学生访谈结果
        5.2.2 访谈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反思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问卷调查
    附录2 对模型的认识和建模能力后测试题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硅体和植硅体碳的研究
        1.1.1 植硅体的形成、含量及其特性
        1.1.2 植硅体碳的形成及其性质
        1.1.3 影响植硅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因素
    1.2 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1.2.1 植物的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1.2.2 土壤的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1.2.3 水稻生态系统的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1.3 神经网络模型及地统计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1.3.1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1.3.2 地统计学研究
        1.3.3 神经网络结合地统计学方法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3 中国水稻秸秆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预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样品采集及其处理
        3.2.3 测定方法
        3.2.4 主要仪器
        3.2.5 数据计算
        3.2.6 BP神经网络模型
        3.2.7 模型精度评价
    3.3 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3.3.1 水稻收获面积以及产量数据
        3.3.2 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集
        3.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水稻秸秆植硅体相关指标以及水稻土壤理化性质的统计分析
        3.4.2 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秸秆植硅体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4.4 中国水稻秸秆植硅体和干物质植硅体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
    3.5 讨论
        3.5.1 影响水稻秸秆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的因素
        3.5.2 水稻秸秆植硅体和干物质植硅体碳含量及其空间分析
    3.6 小结
4 中国水稻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预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稻土壤植硅体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4.3.2 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土壤植硅体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3.4 中国水稻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
    4.4 讨论
        4.4.1 影响水稻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的因素
        4.4.2 水稻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其空间分析
    4.5 小结
5 中国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预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稻秸秆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
        5.3.2 水稻土壤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
        5.3.3 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空间分布预测
    5.4 讨论
        5.4.1 水稻秸秆植硅体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5.4.2 水稻土壤植硅体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5.4.3 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10)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水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1.2.2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水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生态安全研究概况
        1.3.1.1 发文量时间分布
        1.3.1.2 主要研究国家
        1.3.1.3 主要发文期刊
        1.3.1.4 高产作者
        1.3.1.5 研究热点分布
        1.3.2 水生态安全相关概念
        1.3.2.1 水安全
        1.3.2.2 生态安全
        1.3.2.3 水生态安全
        1.3.3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3.3.1 水生态安全评价概念及特点
        1.3.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框架模型
        1.3.3.3 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3.3.4 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难点及问题
第二章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基础理论
    2.1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再定义
        2.1.1 水生态系统
        2.1.2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再定义
        2.1.3 流域水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调控机理
        2.1.4 W-SENCE-PSR框架的特点
    2.2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优化
        2.2.1 评价指标初选的基本原则
        2.2.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2.2.3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2.2.3.1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主要思想
        2.2.3.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指标值预测
        2.2.3.3 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优化
        2.2.3.4 基于改进生态位宽度的指标体系优化
    2.3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3.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
        2.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敏感性分析
        2.3.3 基于健康距离的优先调控指标确定及评价结果验证
第三章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
    3.1 流域水生态安全概况
        3.1.1 社会经济概况
        3.1.2 水资源概况
        3.1.3 蓄水动态分析
        3.1.4 水资源开发利用
        3.1.5 水质调查评价
        3.1.6 主要水灾害情况
    3.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指标值预测
    3.3 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3.1 基于改进生态位宽度的指标体系优化
        3.3.2 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优化
        3.3.3 基于综合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4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
        3.4.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
        3.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
    3.5 基于改进健康距离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验证
    3.6 小结
第四章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4.1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4.1.1 W-SENCE系统视角的评价结果分析
        4.1.2 PSR系统视角的评价结果分析
    4.2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趋势分析
        4.2.1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预测结果分析
        4.2.2 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4.2.2.1 W-SENCE系统视角的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4.2.2.2 PSR系统视角的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4.2.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系统敏感性分析
        4.2.3.1 W-SENCE系统视角的敏感性分析
        4.2.3.2 PSR系统视角的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河西内陆河水生态安全调控及对策建议
    5.1 水生态安全优先调控指标确定
    5.2 水生态安全系统调控策略
    5.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性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魏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D]. 陈集景.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D]. 廉倩文.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D].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D]. 王媛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7]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D]. 赵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PBL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与建模研究[D]. 张峻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稻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D]. 谭礼. 浙江大学, 2021(09)
  • [10]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戴文渊.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