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六届第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六届第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

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高立家[1](2021)在《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河湾盆地丰富的古人类活动和详实的古环境演变记录使泥河湾盆地成为探讨古人活动与古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区域。虽然一些学者试着探究了泥河湾区域古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区域古人类活动、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三个主要地质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清晰。位于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遗址在空间上离西侧的大同火山群较近并且地层剖面中含有湖相沉积层,所以,许家窑遗址成为泥河湾遗址群中探讨古人类活动与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事件相互关系的分析样区。本文从区域的沉积记录入手,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方法构建的区域年代框架;通过磁化率和粒度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湖退-湖侵记录;基于磁化率和金属元素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火山活动记录;采用孢粉数据来分析区域的古气候环境演变。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了许家窑遗址的年代及其古环境特征,并探究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火山活动历史、和古气候变化历史,综合探讨了泥河湾盆地区域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古人类的关系。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许家窑2剖面古地磁样品的退磁结果分析表明许家窑2剖面的最老年龄不超过78万年;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文化层上部和下部层位相接近的湖相砂黏土层样品的光释光测年显示许家窑遗址的年代为138.1±12.7Ka。(2)通过对许家窑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分析显示许家窑遗址典型记录了一次火山活跃期和一次湖退,该火山活跃期和湖退期对应均在0-2m的深度。(3)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孢粉数据分析揭示了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历史,可将许家窑遗址剖面分为4个孢粉带,呈现暖干-冷湿-暖干的变化,文化层对应层位孢粉组合显示为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类型,利用共存分析法定量定量分析了许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即许家窑遗址时期年均温为3.8℃-10.2℃,年降水量为403.4 mm-1133 mm。(4)通过许家窑遗址剖面和许家窑2剖面比对建立了两剖面的联系,即遗址文化层顶部(2.8m)对应许家窑2剖面2m处。结合光释光和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许家窑遗址剖面记录的火山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古湖消亡的时间一致,大约在11万年之后。(5)在对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孢粉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关系。古环境与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古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古湖及河流演化深深影响了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许家窑人生活在古湖消亡及河流发育这一环境演变之时,湖滨及河流可以为许家窑人提供水源和食物。许家窑人生存时期之后发生了一次火山活动,这预示着当时地壳物质的剧烈运动,这说明地壳的剧烈运动和火山活动虽不是导致许家窑人灭亡的直接原因但会成为制约许家窑人在此生存的重要因素。许家窑人生存在寒冷湿润的气候,寒冷的气候使许家窑人在此艰难的生存,而湿润的气候可能会孕育大量的动植物资源,这也为许家窑人提供食物和一些生存所需的资源。(6)通过对许家窑遗址研究和查阅泥河湾盆地各遗址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湖退-湖侵及火山活动影响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尤其在早于0.90 Ma BP和晚于0.09 Ma BP之后表现的最明显。在早于0.90 Ma BP时期(即第一期湖退之前时期),随着泥河湾古湖湖水的上涨和古湖面积的扩大导致古人类不得不往更远离古湖和更高的地方迁移。在晚于0.09 Ma BP时期随着古湖的消亡,桑干河的发育水位越来越低,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也逐渐靠近古湖的中心,分布的海拔也越来越低。

张新勇[2](2017)在《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柯坪地区奥陶系出露较好,晚奥陶世印干组保存完整,具有丰富的笔石、三叶虫、腕足等化石,最近在其顶部层位发现了珊瑚、层孔虫等化石。通过野外路线调查及精细地层测量,在研究区内的依木干他乌山和柯坪塔格山分解出了印干组,基于本次研究的成果将印干组分为上下两段,其下段岩性主要为泥灰岩及泥岩,表明早期以浅海陆棚相为主;上段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说明晚期出现台地边缘相。对印干组发现的笔石、三叶虫、腕足、珊瑚化石等进行综合研究,下段建立了三个笔石带:Climacograptus spiniferus带、Orthograptus quadrimucronatus带及Amplexograpts disjunctus yangtzensis带,上段建立了珊瑚组合Agetolites—Heliolite。结合地层古生物研究,对印干组的时代归属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下段以艾家山期沉积为主,地层时代对应国际上的凯迪期早期;上段以钱塘江期沉积为主,地层时代对应国际上的凯迪期晚期。在此基础上,对印干组发现的笔石、三叶虫及珊瑚生物的古生物地理区系进行了分析,其古生物群落总体表现为古地理分区不明显,具有华北与华中过渡的特点。

李建国[3](2015)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文中提出2015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在贵州贵阳成功召开了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共计150余人,代表单位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油、花粉资源开发等各种部门和单位,充分展现了我国孢粉学界百花齐放、百舸争

李建国[4](2011)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在任丘胜利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9月16日至18日)金秋九月,荷桂飘香、菱藕丰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在华北明珠白洋淀畔的华北油田驻地——河北任丘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的注册人员超过了140人,是最近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与会代表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油、煤炭、花粉资源开发等不同部门和单位,真实展现了当前我国孢粉学界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喜人面貌。

宋之琛[5](2009)在《中国孢粉学发展历程回顾》文中认为

詹志华[6](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杨瑞霞[7](2009)在《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文中认为数字环境考古是在遥感环境考古、环境考古信息系统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本文在对环境考古涵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基础上,选取中原地区进行了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1)分析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城址的遥感影像特征,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址的图谱序列。(2)对双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进行了遥感影像分析,概括出各时期聚落分布类型。(3)对商丘地区人工沟渠遗迹进行了航空遥感解译和自动提取,提出一种自动提取航片图像目标物体的算法。中原地区环境考古数据库系统研究,基于GIS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分析了区域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文物资源数据库和大型聚落遗址数据库的特点,并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其中重点对航空影像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和构建,对河南省文物资源数据库数据组织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开发了河南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试点系统,对郑韩故城文物考古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GIS和模型分析对中原地区古代聚落进行研究,一是总结了不同环境背景下各个时期聚落时空分布特征。二是总结了仰韶文化类型划分与区域自然综合区划之间的耦合关系。三是对河南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空间分布的进行集聚分析,得到两个集聚中心。在中原地区按照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研究。大(区域)尺度上,对环嵩山地区环境与古文化遗址分布进行了虚拟和环境考古分析;中尺度上,对溹须河流域环境与古代城址分布以及具茨山古代岩刻符号赋存环境进行了三维虚拟和分析;小尺度上,对关帝庙遗址商代地表进行了测绘和三维虚拟复原。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在最后对数字环境考古进行了总结,数字环境考古是从方法角度对环境考古的延伸,它包括了环境考古资料的数字化、研究过程的模型化和研究结果的可视化。本文认为数字环境考古中的研究模式,需要以环境考古研究的问题作为背景,数字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王伟铭,李建国[8](2005)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广东中山大学召开》文中研究指明

边步[9](2002)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文中指出

景才瑞[10](1980)在《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三十年》文中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创建的。本文在简要叙述李四光同志解放前为此学说奠基而进行的实践和论战的事迹后,着重地介绍了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李四光同志先后组织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中心联络组”和“第四纪冰川考察队”,亲自指导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全国各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最后说明在粉碎“四人帮”后,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召开了多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发展,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二、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古人类与环境的研究
        1.2.2 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研究
        1.2.3 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的研究
        1.2.4 区域古人类活动历史的研究
        1.2.5 许家窑遗址古环境研究
        1.2.6 许家窑遗址年代学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泥河湾盆地区域概况
    2.1 泥河湾盆地概况
    2.2 区域主要地质地貌事件
        2.2.1 区域火山活动
        2.2.2 区域湖退-湖侵
    2.3 区域古人类活动
    2.4 许家窑遗址区域概况
第3章 许家窑遗址剖面年代学分析
    3.1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描述
        3.1.1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描述
        3.1.2 许家窑2剖面的描述
    3.2 许家窑遗址剖面古地磁年代学分析
        3.2.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3.2.2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3 古地磁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3.3 许家窑遗址剖面光释光年代学分析
        3.3.1 光释光测年基本原理与应用
        3.3.2 光释光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3.3 光释光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第4章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历史
    4.1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1 磁化率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2 地球化学元素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3 粒度样品的采集与实验分析
    4.2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响应
    4.3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湖退-湖侵的响应
    4.4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古气候记录分析
        4.4.1 孢粉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4.2 孢粉鉴定结果及孢粉带划分
        4.4.3 古气候定性分析
        4.4.4 古气候定量分析
第5章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5.1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许家窑遗址
    5.2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许家窑遗址典型孢粉鉴定图版
附录B 古人类遗址年代统计表及其参考文献
附录C 论文图表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程度及现状
        1.3.1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
        1.3.2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1.3.3 前人研究程度评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学术思路及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层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2.2 奥陶纪地层
        2.2.1 丘里塔格组(O_1ql)
        2.2.2 萨尔干群(O_(2-3)sr)
    2.3 印干组研究简史
    2.4 印干组分布及典型剖面描述
        2.4.1 地层分布
        2.4.2 典型剖面描述
第三章 印干组古生物群落特征
    3.1 印干组笔石动物群
        3.1.1 印干组笔石动物群概述
        3.1.2 印干组主要笔石属种描述
    3.2 印干组珊瑚动物群
        3.2.1 印干组珊瑚动物群概述
        3.2.2 印干组主要珊瑚属种描述
    3.3 印干组三叶虫动物群
    3.4 印干组腕足动物群
    3.5 印干组古生物群落及区域对比
第四章 印干组年代地层
    4.1 研究沿革
    4.2 印干组时代的确定
        4.2.1 印干组下段的时代
        4.2.2 印干组上段的时代
第五章 印干组古生物地理特征
    5.1 柯坪地区奥陶纪古地理特征
    5.2 印干组古生物地理区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数字环境考古概念提出
    第二节 数字环境考古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
    第一节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字环境考古技术支撑
第三章 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双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选址水系特征遥感分析
    第三节 中原地区早期城址遥感影像图谱研究
    第四节 商丘人工沟渠遗迹遥感解译与自动提取
第四章 中原地区环境考古数据库系统研究
    第一节 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系统
    第二节 河南文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研究
    第三节 郑韩故城聚落遗址数据库研究
第五章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中原古代聚落研究
    第一节 中原地区早期聚落分布环境背景分析
    第二节 仰韶文化类型划分与综合自然条件区域差异
    第三节 裴李岗时期聚落空间分布集聚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区域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研究
    第一节 环嵩山地区环境与古文化遗址分布虚拟分析
    第二节 溹须河流域环境与古代城址分布虚拟分析
    第三节 具茨山古代岩刻符号赋存环境三维虚拟
    第四节 关帝庙遗址商代地表恢复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D]. 高立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D]. 张新勇. 长安大学, 2017(04)
  • [3]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J]. 李建国. 古生物学报, 2015(04)
  • [4]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在任丘胜利召开[J]. 李建国. 地层学杂志, 2011(04)
  • [5]中国孢粉学发展历程回顾[J]. 宋之琛. 古生物学报, 2009(02)
  • [6]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7]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 杨瑞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广东中山大学召开[J]. 王伟铭,李建国. 古生物学报, 2005(04)
  • [9]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六届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J]. 边步. 地层学杂志, 2002(04)
  • [10]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三十年[J]. 景才瑞. 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01)

标签:;  ;  ;  ;  ;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六届第一次学术年会在安徽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