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与地名文化的异同

英汉语言与地名文化的异同

一、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方涵[1](2021)在《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科教学中,学科特性是教学展开的逻辑起点,对学科特性的深入理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实践中,由于忽视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理解,长期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困境,过度重视中学英语的工具性,使得中学英语教学失去了文化涵养,遮蔽了应有的育人价值。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性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探究“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这一问题,从学科跨文化性出发,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通过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育人价值、内容过程以及教学实现的系统探索,以期为中学英语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本论文通过学习借鉴文化教育学从人生命本体出发考察教育的立场,及其关于“教育—文化—人”三者关系论断,解读教育人类学关注文化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对人的影响,用关系性思维的方法思考文化与人的双向滋养关系,梳理语言—文化学中冯堡特的民族世界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概念、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研究成果,本研究明确了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强调文化是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揭示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工具理性对语言文化性的割裂,割裂了语言的交流功能与其文化性的基本关联,割裂了学生的生命发展与教学的基本关联。基于课例研究和访谈调查结果,本研究分析了由于中学英语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和教师对学科特性理解不足,中学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由于时代发展引发的学生学习需要的变化,停留在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的浅层教学无法触及本学科的跨文化逻辑,不能通过跨文化意义建构来丰富学生的生命层次。英—汉两种异质文化相遇产生的文化间距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研究的逻辑起点,间距打开了跨文化反思的空间,并由此产生了跨文化性的思维方式“文化间性”。间性思维认为,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异质文化之间才有了相互借鉴,互为烛照的可能。文化间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开放的、动态的、关联性的思维方式,“跨”是文化动态交互的过程。跨文化性是中学英语学科所蕴含的汉英文化间距所达成的文化间性,包括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是从感知英汉文化差异到达成文化共通的过程。文化差异性的根据在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实践活动的差异,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则是文化共通性的依据,“通”指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共通性可以理解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通过后天教化所形成的共同文化行动意识。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可以通过发展学生文化知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四个维度的从差异性到共通性的动态过程来实现。跨文化性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之一,其在教学中的实现是对学科教学规律的尊重,可凸显本学科的育人价值,让中学英语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从工具理性的知识表层教学走向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深度教学。在跨文化性视域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价值、知识、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新的推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可以分解为发生机制、展开机制和促进机制三个部分。就跨文化性的教学发生机制而言,语言文化性的诉求是其发生的源头,中学英语教学中异质文化的相遇是其发生的前提,中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是其发生的动力。在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展开过程中,应基于整体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对比性原则来设计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从差异到共通的认知发展阶段,是促进跨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是跨文化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的教学,应选择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和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尝试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促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在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探讨部分,本论文提出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教学、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可能模式。

黄小梦,沙文杰[2](2021)在《2015—2019年语言与文化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和文化学的研究热点,在具体研究方面成果斐然。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方言与民俗、专名、第二语言教学等七个方面,对2015—2019年语言与文化的各方面成果进行总结,发现近五年语言与文化发展存在三个新情况:一是研究的外延不断拓展,学科交叉广度和深度都日渐增加,实用性愈强;二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硕果累累,但仍有许多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三是不同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不断深入,但其成果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比例仍然较小。

陆杨敬[3](2021)在《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词是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缺失。它承载着人类世界发展的沟通任务,传递着民族社会的思维导图。数词缘起于远古时期的记数:早期人类用手指和脚趾记录次数,后随着时代的推移用于运算,并逐渐承担起归纳总结的作用,当今社会更是在数学、金融等范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数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同样也被用于宗教、占卜、哲学、诗词、政治等诸多领域,并随之形成特有的意蕴,被赋予代表情态凶吉如“九死一生”、事物指称如“年方二八”、感情好恶如“十全十美”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法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鲜少交流,不仅汉语和法语归分于不同的语系,而且汉法文化也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本文通过现代汉法数词表示法、词义、文化渊源、感情色彩的对比,研究现代汉法数词的类型学特征,以期人们在了解汉法数词所映射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强中法两国的沟通交流,促进翻译、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本课题通过以下五个部分对现代汉法数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其文化异同及成因:绪论介绍选题依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数词的定义,对比现代汉法数词构成和表达习惯的异同。第三章作为文章最主要的部分,从现代汉法数词的词义、文化溯源、数词相关习语及人们对其感情态度以及数词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角度探究数词1到10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分析汉法民族社会发展与数词词汇的相互作用,即影响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内涵异同的社会成因和对比现代汉法数词的意义。第五章是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做出总结。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汉法数词文化的对比探析,加强中法两国的交流,推动教育、翻译事业的发展,减少文化冲突。

裴红幸[4](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钟婷婷[5](2020)在《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研究》文中认为地名词是语言词汇的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包括内部形态和外部形态,内部形态即构词方法,外部形态即语音特点;从意义上看,涵盖了对地理实体的特征描述和命名理据。方言地名词则是以方言读音为外在形式,传递地名信息的专有名词,蕴含着当地的历史、地理、语言、民俗文化等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搜集了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3652条地名词(以下简称为“渭源地名”),综合运用调查法、描写法、统计法、比较法对地名词条进行了整理,并从语音、用字和构词三方面研究了渭源地名的命名理据和文化内涵。此次研究记录和保存了方言地名词,有助于挖掘该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信息,同时,能使更多人产生保护地名的意识,另外,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还可为地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语音特征方面,主要结合方言来分析渭源县地名词的读音规律。首先,对渭源县方言的声韵调进行归纳:渭源方言共有25个声母,34个韵母,3个单字调。其次,归纳出渭源县方言地名词读音中的连读变调、儿化等语流音变现象。渭源方言的两字调组合有9种,连调模式有18种。连读调有13、51、44、31、21、24六个,其中新调有31、21、24三个。渭源地名中共有178个词条具有儿化色彩,占总地名的4.9%。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通名及专名方面,主要讨论渭源地名通名的使用频率和专名的结构形式。渭源方言地名词中共有75个地名通名,其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共有39个,占通名总个数的52%,共构成2232个地名;人工建筑地物通名共有24个,占通名总个数的32%;聚落通名共有9个,占渭源通名总个数的12%;最后还有4个通名是由专名转化而来的,在地名词条中表示方位、高低或远近,占通名总个数的5.3%。单纯词专名中共有261个地名是单音节词作专名,38个地名是双音节词作专名。合成词专名包括复合式和附加式,复合式地名词分为偏正、联合、动宾三种结构,附加式地名词还分为前加和后加两种形式。渭源县地名的命名理据方面,主要基于渭源县地名的实际含义来进行探讨。渭源地名的命名理据包括因自然要素命名和因人文要素命名两大类。自然要素分为以山为名、以水为名、以方位为名三部分,人文要素包括姓氏、史实传说以及美好愿景。其中,以姓氏命名的地名数量最多,共有1318个,占渭源地名总数的36.1%。除此之外,整理出的藏语地名多为汉藏合音地名,如“拉扎湾”“结卜湾”,只有少数纯藏语地名,如“干乍”“色尼”。在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用字方面,主要从用字现象和用字读音两方面来考察。渭源地名中共出现了用俗字、通用字和方言字三种情况,例如“窎川”“腰岘”“善家屲”。在地名用字的读音方面,文中指出“堡”有三种读法,意为“军事上的防御建筑”时,读作[214];意为“有城墙的村镇”时,读作[214];意为“驿站或古驿道边上的地名”时,读为[51]。总的来看,渭源地名的用字现象有两种,“一名多用”和“多个地名异体字”。针对渭源地名的用字现象和读音现象,本文提出了三点规范化建议,分别是:地名用字应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保留地名的方言读音以及加大宣传地名文化的力度。通过对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研究,可以看到渭源地名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的多样性,以及汉、藏两民族不同文化交流融合所体现的接触性,同时渭源地名也凸显了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貌起伏大的地域特征,以上特质都反映出了渭源厚重的语言文化和精神文明。

NAPATSAWAN PACHARA(裴珊)[6](2019)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姓名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因为中泰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尤其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所以姓名文化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姓名文化,交流时也会带来交际误会,因此了解别的国家的姓名文化,会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并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对中泰姓名文化基本知识的对比,提出姓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及其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泰姓名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与中泰姓名文化相关的内容,分别介绍了中泰姓名文化中的“姓”、“名”的起源和发展、中泰姓名的结构与取名的命名原则。第三章是通过比较中国与泰国姓名文化内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总结出中泰两国姓名文化的异同。第四章根据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姓名文化不同而存在的问题,提出姓名文化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以及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第五章主要是论述了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启示,提出姓名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姓名文化教学的原则如教学的层次性、实用性等,以及姓名文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同时结合跨文化交际中因姓名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问题,设计出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姓名文化部分的教案,为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姓名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结语部分总结出本文所做的研究,提出本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以后的研究展望。

侯楠[7](2019)在《广西地名的多角度考察》文中指出地名是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载体,因此运用语言学、地名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地名特色明显,语言来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西地名进行研究。对广西地名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广西地名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研究广西文化、历史、语言、社会等情况提供佐证。通过对广西地名的考察,我们希望能够丰富广西地名研究内容,为广西地名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以广西2018年行政区划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从历史沿革、地形地貌、主要河流、行政区划、民族种类五个方面充分了解广西基本情况,为下面开展广西地名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从字词特征、语言形式、常用字词和生僻字词方面对广西地名用字用词进行分析,在字词特征方面,对广西地名中的字种、字频进行统计分析,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广西地名用字用词的总体特征,在语言形式方面,对广西地名的语音形式、语法结构类型、专名和通名的组合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在常用字词和生僻字词方面,对广西地名中的个别用字进行分析,从这些方面对广西地名进行分析以了解广西地名概貌和特征;再次从修辞方式、命名方式、语源角度对广西地名进行分类,以修辞方式为分类标准,分析了广西地名中的比喻、借代、谐音、用典、析字、夸张、比拟等修辞方式,以命名方式为分类标准,将广西地名分为了与自然地理实体有关的地名、与人文地理实体有关的地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地名、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地名、与历史有关的地名、与思想观念有关的地名、与居民活动有关的地名、与居民感受有关的地名、与开垦方式有关的地名、系列化地名等类型,以地名语源为分类标准,分析了广西地名中来源于汉语、壮语、侗语、苗语等语言的地名,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对广西地名进行分类是为了加深对广西地名的认识,为研究地名文化做铺垫;最后挖掘广西地名中蕴含的盘古文化、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等民族文化,历史建筑、历史人物等历史文化,宗教、移民、政治、社会心理、宗教观念、经济活动等社会文化。通过研究广西地名,我们可以知道,在地名用字用词方面,广西地名具有“民族性,重复地名较多,同音谐音地名较多,一字多义、一义多字,出现2至5次的地名用字最多”的特征;广西双音节地名较多,全平和平仄相间类型的地名较多,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的地名较多;“专名+通名”和“通名+专名”类型的地名较多;广西地名中既存在只有一个意义的常用字词也存在具有多个意义的常用字词,而生僻字词在广西地名中一般只有一个意义。在地名分类方面,使用比喻、借代、谐音修辞方式的广西地名较多;与自然地理实体、人文地理实体、自然资源有关的广西地名较多;来源于汉语和壮语的广西地名较多。在文化内涵方面,广西地名蕴含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整体。

KQRSUN KYRYLO(凯风)[8](2019)在《汉乌语言中的城市地名对比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人们对赋予地名非常感兴趣。在希腊和罗马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着作,已经试图解释个别地名。地理名称形成的历史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发展和人类对周围世界态度的演变。地名即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学研究地名的起源、含义、语词特征、演变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且与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地图学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本论文以汉乌语言中的城市地名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归纳来探讨两种语言地名的构词方式及其命名方式,并对汉乌地名的文化·寓意及其社会功能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意义与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对象。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地名的产生、地名的概念以及其特征。另外,此部分对汉乌语言中城市地名的构词方式进行了异同比较。第三部分对汉乌语言中城市地名命名方式及命名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从地名与心理文化方面揭示出汉乌城市地名的文化特征,发掘积淀在城市地名中的宗教、心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文化内涵。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田静,周飞,苏新春[9](2018)在《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文中提出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词义、方言词汇、新词新语、词汇化、词汇比较、构词与造词、熟语研究等方面,应用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辞书编纂、词汇教学与习得、词汇规范等方面。本年度的词汇研究表现为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整体上呈现出交叉性、关联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一方面,部分本年度的论文与着作为近年来专题学术研讨会与各类相关立项课题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本年度召开的一系列词汇学、辞书学专题会议以及立项资助的相关研究课题也会对本类研究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牛亚慧[10](2018)在《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地理演变过程研究 ——以东山岛和澎湖列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文化景观包括了地名实体文化和地名词语文化两个层面,记录着人类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以及人类社会的变更等,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名都折射出我国历史文化的变化。前人对地名的地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名的含义、语言特征、分布状况以及发展变化等方面,以描述性为主,并且研究区域集中于内陆地区,对海岛等滨海地区关注较少。海岛被海洋环绕,与大陆相隔离,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历程造就了独特的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本研究选取台湾海峡中的东山县和澎湖县作为研究区域,借助于文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访谈法,以及田野调查法等,探讨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的的命名与变化规律,分析地名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有明显的海岛地域性。台湾海峡海岛自然地名文化景观在各个区域分布均匀,人文类地名文化景观集中分布在城镇地区,水文类地名文化景观表现出一定的趋(海)岸性,宗教类地名文化景观在澎湖比东山地区分布广泛,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反应了海岛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的宗教文化、军事文化、移民文化、闽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特点。(2)台湾海峡海岛地名变化有明显的时空规律。海岛地名还有谐化、雅化、地名简化等特点。(3)海岛地名演变机制是海岛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文化扩散又影响到地名的变迁。影响地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民族的迁移,以及国家政权的变化。(4)旅游型海岛地名保护一方面要重视有价值地名的保护,另一方面要重视地名的宣传,重视地名文化与旅游消费的融合。在海岛地名演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地名,存在着过分雅化、过分简化以及新增地名缺乏地方性与历史含义,社区参与不足等诸多问题。

二、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中学英语教育的理解需要更新
        2.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待彰显
        3.英语课堂深度教学亟需推进
    (二)文献综述
        1.理论溯源
        2.热点分析
        3.述评小结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一)文化性
        1.文化的词源
        2.文化的界定
        3.文化性的解读
    (二)跨文化性
        1.异质文化交互的动态过程
        2.基于文化间距的反思空间
        3.从差异到共通的间性特性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
        1.源自语言文化性的学科属性
        2.凸显育人价值的学段区别性
        3.完善自我认知的个体发展性
    (四)教学实现
二、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不足的现状及反思
    (一)调查: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
        1.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2.调查的设计
        3.调查的结果
    (二)反思: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困境的原因
        1.学科特性的理解不足
        2.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
        3.学科育人价值的遮蔽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意蕴
    (一)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认识
        1.文化碰撞下的社会性人为存在
        2.跨文化情境中的教与学关系
        3.促进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
    (二)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追寻
        1. 传统教学理念偏差的澄清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
        3. 生命发展的学科情感陶冶
    (三)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知识解析
        1. 本质:多元性情境性
        2. 分类:多类型多层次
        3. 获得:主动构建内化
    (四)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归纳
        1. 价值传承的文化育人法
        2. 互动感知的师生对话法
        3. 意义生成的个体驱动法
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
    (一)教学实现的发生机制
        1. 源头:语言文化性的述求
        2. 前提:异质文化的相遇
        3. 动力: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教学实现的展开机制
        1. 动态多维: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2. 情境对比: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原则分析
        3. 灵活多样: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组织解读
        4. 差异共通: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过程探索
        5. 对话建构: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策略选择
    (三)教学实现的促进机制
        1. 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
        2. 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
        3. 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五、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
    (一)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知识
        2. 跨文化知识的感性认知:体验
        3. 跨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对比
        4. 教学样态:跨文化知识的体验--对比式教学
    (二)学生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式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行为
        2. 跨文化行为的前提:学习动机
        3. 跨文化行为的载体:实践活动
        4. 跨文化行为的动力:问题解决
        5. 教学样态:问题解决驱动的活动教学
    (三)学生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思维
        2. 跨文化思维的基础:文化共情能力
        3. 跨文化思维的核心:批判思维能力
        4. 跨文化思维的挑战:文化身份认同
        5. 教学样态:构建批判思维的共情式教学
    (四)学生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价值观
        2. 跨文化价值观的迷失:工具理性
        3. 跨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多元共生
        4. 跨文化价值观的抓手:主题探究
        5. 教学样态:多元共生的主题探究教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访谈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2015—2019年语言与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总论
二、分论
    (一)语音
    (二)词汇
    (三)语法
    (四)文字
    (五)方言与民俗
    (六)专名
    (七)第二语言教学
结语

(3)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数词研究现状
        1.2.2 法语数词研究现状
        1.2.3 汉法数词比较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汉法数词的构成与使用
    2.1 数的记录方式
    2.2 数词的界定
    2.3 现代汉法数词的表示形式和使用
        2.3.1 基数词
        2.3.2 序数词
        2.3.3 数词的应用
    2.4 小结
3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意义分析
    3.1 现代汉法数词1-10 文化探析
        3.1.1 一/un,une文化探析
        3.1.2 二/deux文化探析
        3.1.3 三/trois文化探析
        3.1.4 四/quatre文化探析
        3.1.5 五/cinq文化探析
        3.1.6 六/six文化探析
        3.1.7 七/sept文化探析
        3.1.8 八/huit文化探析
        3.1.9 九/neuf文化探析
        3.1.10 十/dix文化探析
    3.2 小结
4 汉法民族社会发展与数词文化的相互作用
    4.1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内涵异同的成因
        4.1.1 宗教哲学
        4.1.2 社会历史
        4.1.3 现实因素
    4.2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比较的意义
        4.2.1 汉法民族独特文化的延续
        4.2.2 汉法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性格心理的分析
        4.2.3 法语翻译工作与对外汉语教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5)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渭源县概况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人文地理环境
        1.1.3 历史沿革
    1.2 研究现状
        1.2.1 甘肃省地名研究现状
        1.2.2 渭源县地名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对象、材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2 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语音分析
    2.1 渭源方言语音特点
        2.1.1 方言声韵调
        2.1.2 方言与普通话的声韵调比较
        2.1.3 方言音韵特点
    2.2 渭源县地名方言读音中的语流音变
        2.2.1 渭源地名中的连读变调
        2.2.2 渭源地名的儿化
    2.3 音节结构和平仄搭配
        2.3.1 渭源地名的音节结构
        2.3.2 渭源地名的平仄搭配
3 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的通名专名研究
    3.1 渭源地名中的通名
        3.1.1 渭源地名通名用字考察
        3.1.2 渭源县常用通名用字分析
    3.2 渭源地名中的专名
        3.2.1 单纯词专名
        3.2.2 合成词专名
4 渭源县地名的命名理据
    4.1 因自然要素命名
    4.2 因人文要素命名
    4.3 少数民族音译地名
5 渭源方言地名词的用字
    5.1 地名用字现象
    5.2 地名用字读音
    5.3 渭源县地名规范化建议
        5.3.1 地名现象
        5.3.2 规范化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渭源县方言地名词记音表

(6)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泰姓名情况概述
    2.1 中国姓名情况概述
        2.1.1 中国姓名的起源
        2.1.2 中国姓名的组成
        2.1.3 中国姓名的命名原则
    2.2 泰国姓名情况概述
        2.2.1 泰国姓名的起源
        2.2.2 泰国姓名的组成
        2.2.3 泰国姓名的命名原则
第三章 中泰姓名的文化对比
    3.1 中泰姓名文化相同之处
        3.1.1 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3.1.2 表达明显的美好意义
        3.1.3 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3.2 中泰姓名文化不同之处
        3.2.1 姓名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不同
        3.2.2 姓名所受到的文化影响不同
        3.2.3 姓名的结构与称谓语不同
第四章 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4.1 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4.2 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
第五章 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启示
    5.1 “跨文化交际中的姓名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5.2 “跨文化交际中的姓名文化教学”的教学原则
    5.3 “跨文化交际的姓名文化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5.4 “跨文化交际的姓名文化教学”的教案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广西地名的多角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广西概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资料、数据来源及处理办法
第一章 广西地名用字用词分析
    第一节 广西地名用字用词特征
        一、出现2至 5 次的地名用字最多
        二、重复地名较多
        三、利用谐音更改的地名较多
        四、地名一字多义、一义多字
        五、地名具有民族性
    第二节 广西地名语言形式分析
        一、语音形式
        二、语法结构类型
        三、专名和通名的组合类型
    第三节 广西地名常用字词和生僻字词分析
        一、常用字词
        二、生僻字词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广西地名类型
    第一节 广西地名修辞方式类型
        一、比喻
        二、借代
        三、谐音
        四、用典
        五、析字
        六、夸张
        七、比拟
    第二节 广西地名命名方式类型
        一、与自然地理实体有关的地名
        二、与人文地理实体有关的地名
        三、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地名
        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地名
        五、与历史有关的地名
        六、与思想观念有关的地名
        七、与居民活动有关的地名
        八、与居民感受有关的地名
        九、与开垦方式有关的地名
        十、系列化地名
    第三节 广西地名语源类型
        一、来源于汉语的地名
        二、来源于壮语的地名
        三、来源于侗语的地名
        四、来源于苗语的地名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广西地名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广西地名与民族文化
        一、盘古文化
        二、稻作文化
        三、铜鼓文化
    第二节 广西地名与历史文化
        一、反映历史建筑
        二、纪念历史人物
    第三节 广西地名与社会文化
        一、广西地名与宗教
        二、广西地名与移民
        三、广西地名与政治
        四、广西地名与社会心理
        五、广西地名与宗族观念
        六、广西地名与经济活动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国家统计局2018年广西行政区划地名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汉乌语言中的城市地名对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对象
第二章 汉乌地名的构词方法分类与对比
    2.1 汉乌语言中地名的一般特征
    2.2 汉语地名构词方法
    2.3 乌克兰语地名构词方法
第三章 汉乌语言城市地名的命名理据对比
    3.1 汉语城市地名的命名方式
    3.2 乌克兰语城市地名的命名方式
第四章 汉乌语言中城市地名的文化心理对比
    4.1 汉语城市地名体现的文化心理
    4.2 乌克兰语城市地名体现的文化心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9)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一) 词义研究全面关注词义分析、词义演变与词义比较
    (二) 类别词语研究涉及方言词汇、新词新语、外来词等各个方面
    (三) 与辞书相关的研究重点探讨辞书编纂、释义等问题
    (四) 词汇变化与发展研究围绕词汇化问题展开
    (五) 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较为关注非母语者的词汇教学与习得问题
    (六) 词汇与文化研究重视阐释词语的文化内涵
    (七) 熟语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八) 词汇规范研究聚焦词语读音规范
    (九) 与构词、造词相关的研究多为系统性研究
    (十) 词汇比较研究内容与对比视角更为丰富多样
二、着作
    (一) 熟语研究受到较多关注
    (二) 词汇对比研究体现为对比内容与对比视角的多样性
    (三) 词汇理论及相关研究体现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前瞻性与系统性
    (四) 类别词研究涉及方言词汇、新词语、文化词等
    (五) 辞书类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全球华语大词典》为代表性成果
    (六)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三、研讨会
    (一) 第十七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 (CLSW2016)
    (二) 词汇学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
    (三) 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四) 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四、课题
结论

(10)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地理演变过程研究 ——以东山岛和澎湖列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
        1.1.2 历史特色地名不断消失,地名文化保护刻不容缓
        1.1.3 海岛政治文化意义凸显,海洋文化保护受到重视
        1.1.4 台湾海峡文化同源同根,地名研究是民心相通的基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历史文献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空间分析法
        1.3.4 数理统计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理论基础
        1.6.1 文化生态学理论
        1.6.2 文化传播理论
        1.6.3 环境感知论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研究进展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地名
        2.1.2 文化景观
        2.1.3 地名文化景观
        2.1.4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
    2.2 文献研究进展
        2.2.1 国外地名研究综述
        2.2.2 国内地名研究综述
        2.2.3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研究综述
        2.2.4 文献研究总结
第3章 我国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概况
    3.1 我国海岛地名分布与分类
        3.1.1 我国海岛分布概况
        3.1.2 我国海岛地名分类
    3.2 我国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的特点
        3.2.1 以自然地名通名的原生性
        3.2.2 远离大陆的小微型海岛呈现无名化
        3.2.3 海岛地名命名的地方性与粗俗性并存
    3.3 我国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存在问题
        3.3.1 海岛消失,海岛地名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3.3.2 海岛地名重名现象较为严重
        3.3.3 海岛地名特别是无人岛地名没有得到有效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海峡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台湾海峡
        4.1.2 东山岛
        4.1.3 澎湖列岛
    4.2 研究数据的获取
        4.2.1 地名空间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2.2 地名文化景观感知数据获取
    4.3 台湾海峡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类型特征
        4.3.1 东山岛地名文化景观分类
        4.3.2 澎湖列岛地名文化景观分类
    4.4 台湾海岛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4.4.1 东山岛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4.4.2 澎湖列岛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4.5 台湾海峡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分布规律
        4.5.1 自然类地名文化景观在各个区均匀分布
        4.5.2 人文类地名文化景观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
        4.5.3 水文类地名文化景观表现出一定的趋海岸性
        4.5.4 宗教类地名文化景观在澎湖列岛的分布更为广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演变分析
    5.1 东山岛地名文化景观历史演变过程
        5.1.1 东山县历史沿革
        5.1.2 东山县地名数量变化
        5.1.3 东山县地名变化过程
    5.2 澎湖列岛地名文化景观历史演变过程
        5.2.1 澎湖县历史沿革
        5.2.2 澎湖列岛地名数量变化
        5.2.3 澎湖列岛地名变化过程
    5.3 台湾海峡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变化分析
        5.3.1 地名变化特点
        5.3.2 地名文化景观时空格局演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演化机制分析
    6.1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是地名变化的驱动因素
        6.1.2 人口发展和移民迁入是地名变化的外在推动因素
        6.1.3 国家政权是地名演变的突变因素
    6.2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演变动力机制
        6.2.1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演变机制模型
        6.2.2 海岛地理环境系统推动地名系统变化
        6.2.3 海岛人类社会系统推动地名系统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保护对策
    7.1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存在问题
        7.1.1 地名与地景脱节,地名失去文化景观功能
        7.1.2 老地名保护不力,忽视居民的地方感
        7.1.3 地名保护不够制度化与规范化
        7.1.4 地名旅游消费与宣传意识不足
    7.2 海岛地名文化景观保护对策
        7.2.1 完善海岛地名管理法规,保护有价值海岛地名
        7.2.2 两岸联动,共同保护海岛地名文化
        7.2.3 加强地名宣传,塑造海岛文化旅游品牌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1 东山岛周边岛屿
附录A2 澎湖县域内岛屿
附录B1 访谈提纲
附录B2 部分调查笔记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课题

四、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D]. 方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2015—2019年语言与文化研究综述[J]. 黄小梦,沙文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D]. 陆杨敬.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5]渭源县方言地名词研究[D]. 钟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泰姓名文化对比研究[D]. NAPATSAWAN PACHARA(裴珊). 青岛大学, 2019(02)
  • [7]广西地名的多角度考察[D]. 侯楠.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汉乌语言中的城市地名对比与分析[D]. KQRSUN KYRYLO(凯风). 浙江大学, 2019(01)
  • [9]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 田静,周飞,苏新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 [10]海岛地名文化景观地理演变过程研究 ——以东山岛和澎湖列岛为例[D]. 牛亚慧. 华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英汉语言与地名文化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