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

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

一、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娜妮,喻剑华,胡小炜,李海燕,郑琳,孔庆鑫,叶非,李静,覃盼[1](2022)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灭活疫苗受种者抗体水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者和SARS-CoV-2灭活疫苗受种者血清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 增进对SARS-CoV-2和SARS-CoV-2灭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免疫学特征的了解。方法选取44名COVID-19确诊病例、118名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和273名SARS-CoV-2灭活疫苗受种者纳入观测, 分别收集检测不同时期的血清样本144份、381份和398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水平, 结合人群基本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受种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27%(23/44)、23.73%(28/118)和14.29%(39/273), 确诊病例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受种者(χ2=12.106, P=0.001;χ2=34.755, P<0.001);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44/44)、97.46%(115/118)和98.81%(166/16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4, P=0.229)。确诊病例中, <40岁人群的IgM抗体浓度低于≥40岁人群(Waldχ2=6.609, P=0.010), 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12.402, P<0.001);无症状感染者中, 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4.530, P=0.033);疫苗受种者中, <40岁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40岁人群(Waldχ2=9.565, P=0.002)。抗体水平动态分析显示, 从第1周到第9周, 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浓度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受种者。结论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水平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受种者, ≥40岁的确诊病例体内IgM抗体水平较高, 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IgG抗体水平较高;SARS-CoV-2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后具备较好的免疫原性, <40岁的疫苗受种者体内IgG抗体水平较高。

王立林,邬旭群,邬林枫,宁理,卢亮,刘晋洪,李然,李彤,陈利民,徐敏,曾劲峰[2](2022)在《不同ELISA试剂与1种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不同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ELISA抗体试剂应用于核酸检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检测的结果差异性。方法应用3种SARS-CoV-2 ELISA抗体试剂(代以ELISA试剂1、2、3)和1种假病毒中和试验(ppNAT),于2020年9月检测深圳地区30(人)份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同时取32(人)份2019年2月冻存的健康献血者血浆作为实验对照组。以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参考标准,分析3种ELISA试剂对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病毒抗体的检出效能及不同免疫学试剂检测结果与康复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 ppNAT和3种ELISA的IgG试剂在恢复期献浆者中检出率整体高于IgM试剂,ELISA(试剂)1、2、3和ppNAT的SARS-CoV-2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30/30)、93.33%(28/30)、96.67%(29/30),阴性对照组检出率均为0;SARS-CoV-2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33%(28/30)、70%(21/30)、46.67%(14/30);阴性对照组中,IgM、IgG抗体检出率0。Pearson相关性分析:ELISA2 IgG抗体检测结果与ELISA3 IgG抗体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0.765(P<0.01),ppNAT检测结果、ELISA3 IgG抗体检测结果与康复者年龄的r值分别为0.422,0.385(P<0.05);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性别与3种ELISA试剂SARS-CoV-2抗体检测值与Cut off比值(S/CO)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ELISA试剂检测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SARS-CoV-2 IgM抗体检出率差异较大;年龄一定程度影响抗体生成。

徐娜妮,胡小炜,李海燕,孔庆鑫,郑琳,覃盼,李静,缪峰[3](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18~59岁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全程免疫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选择杭州市西湖区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的18~59岁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 在21~28 d内完成2剂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全程免疫, 收集性别、年龄、疫苗来源等信息, 采集全程免疫后28 d的血清样本, 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和浓度水平, 并评估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253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后IgG抗体阳性率为97.23%, 抗体浓度为51.87(29.82, 75.56) AU/mL;IgM抗体阳性率为8.30%, 抗体浓度为1.93(0.88, 4.03) AU/mL。40~59岁年龄组的IgG抗体浓度为45.76(27.77, 70.10) AU/mL, 低于18~39岁年龄组的54.39(39.60, 79.72) A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5, P<0.05);两种不同来源疫苗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7%和10.98%, 抗体浓度为0.95(0.49, 2.57) AU/mL和2.62(1.32, 5.28) AU/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Z=6.162, P<0.01)。IgM抗体和疫苗来源呈中度相关(r=0.266)。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全程免疫后呈现了较好的免疫原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可出现一定比例人群IgM抗体阳性情况, 其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与所接种疫苗来源相关。

黄明柳,赖小敏[4](2021)在《SARS-CoV-2棘突蛋白特异性多肽的筛选及初步验证》文中提出目的筛选及初步验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棘突蛋白(S蛋白)的特异性多肽。方法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ARS-Co V-2S蛋白区别于HCo V-229E、HCo V-HKU1、HCo V-NL63、HCo V-OC43、SARS-CoV、MERS-Co V S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特异性序列进行筛选并预测其理化性质、空间结构。根据筛选、预测结果,将SARS-Co V-2S蛋白特异性序列进行化学合成或人工表达。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验证这些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特异性多肽的抗原性、免疫原性以及证明抗原性最强的特异性多肽在实际应用中检测COVID-19抗体阳性患者血清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结果选出5条具有抗原性与免疫原性的多肽,S2、S3、S6、S7,以及S6与S7用linker连接大肠埃希菌表达的小分子融合蛋白(S6-Linker-S7); S6-Linker-S7与SARS-CoV-2S蛋白对比检测同一批普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IgG抗体平均检测值OD450nm分别为(0.70±0.34)、(1.33±0.54),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对比检测COVID-19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抗体检测值OD450nm分别为(2.20±1.95)、(2.35±0.57),检测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6-Linker-S7在检测COVID-19抗体阳性患者时,血清IgG抗体检测值OD450nm均值比检测普通呼吸疾病患者OD450nm均值高3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ARS-Co V-2 S蛋白与HCo V-HKU1、HCo V-OC43、SARS-CoVS蛋白兔多抗发生免疫反应;S6-Linker-S7与抗HCoV-OC43、SARS-CoV S蛋白兔多抗发生免疫反应。结论实验证明了针对SARS-Co V-2S蛋白,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合成的区别于HCo V-229E、HCo V-HKU1、HCo V-NL63、HCo V-OC43、SARS-CoV、MERS-CoV的特异性多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S6-Linker-S7能在实际应用中检测COVID-19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并且相较于SARS-CoV-2 S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戴菊华,林博之,孙新平[5](2021)在《真实世界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探究》文中提出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早期,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首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临床如何分析解读SARS-CoV-2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方法收集2020年3—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同时送检SARS-CoV-2 IgM/IgG抗体和核酸的8 678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受检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包括SARS-CoV-2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IgG抗体,抗体阳性复核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RT-PCR方法。使用嗜异性抗体阻断试管(HBT)处理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标本,然后再次进行检测。结果 (1)8 678例受检者标本中,8 677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25例(0.288%),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5例(0.058%),SARS-CoV-2 IgM和SARS-CoV-2 IgG抗体同时阳性者0例。使用化学发光法复核后,仅3例受检者SARS-CoV-2抗体阳性,27例抗体均为阴性。1例受检者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同时抗体IgM和IgG均为阴性。(2)30例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者均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感染SARS-CoV-2或既往感染SARS-CoV-2的可能,其中有10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进行2次以上动态监测结果仍为阳性,其余20例受检者未进行动态监测。(3)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假阳性率为0.288%,SARS-CoV-2 IgG抗体假阳性率为0.058%。采用HBT对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的标本进行处理后,25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的标本中,除1例结果仍为阳性外,其余结果均转为阴性;而5例SARS-CoV-2 IgG抗体阳性的标本结果依然为阳性。(4)30例SARS-CoV-2抗体阳性者的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可出现假阳性,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绝大多数是嗜异性抗体干扰所致,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可能还存在其他潜在未知的干扰因素。嗜异性抗体对胶体金法的干扰大于化学发光法。因此,非疑似COVID-19患者或确诊COVID-19患者不宜进行SARS-CoV-2抗体检测指导临床,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干扰因素。

曲园园[6](2021)在《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筛选与抗体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人体所导致的疾病。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为病毒突变提供了大量机会。SARS-CoV-2刺突蛋白(S)上的突变可对SARS-CoV-2的感染性、致病性产生较大影响。中和抗体可以有效阻断SARS-CoV-2的感染,但目前已有多种SARS-CoV-2突变株对已上市的单克隆抗体逃逸,因此开发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研究识别不同表位的协同作用抗体,是未来SARS-CoV-2治疗性抗体开发的方向。本研究筛选得到了 12株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的亲和力、中和活性等生物学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也评价了抗体对SARS-CoV-2突变株的中和活性,最后得到了 2株高亲和力,可有效中和多种突变株的中和性抗体。本研究从COVID-19疫情早期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得到抗体基因,成功构建Fab噬菌体抗体库。抗体库库容较高,多样性良好,满足抗体筛选的基本需要。本研究使用SARS-CoV-2 S蛋白的三个片段,包括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S1和S2对抗体库进行筛选。经3轮筛选过程共获得12株序列不同的特异性针对SARS-CoV-2 S蛋白的人源单克隆抗体。经ELISA鉴定,9株抗体与RBD结合,3株与S2结合,未筛选到与S1蛋白N端结构域(Nterminal domain,NTD)结合的抗体。在9株RBD特异性抗体中,两株抗体(F61、H121)具有高亲和力、高中和活性;一株抗体(A199)具有高亲和力,但无中和活性。表明结合于RBD的抗体不一定为中和抗体,RBD蛋白上存在非中和表位。9株RBD特异性抗体可根据其识别的抗原表位被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种以F61为代表,能够识别位于位于G446-S494范围内的具有高中和活性的线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竞争表位。另一种以H121为代表,识别与ACE-2结合位点不重叠的位于RBD蛋白侧面的中和表位。这表明不与ACE-2竞争的抗体也可能具有中和活性。最后一种抗体A199识别一种与ACE-2结合位点的非重叠,且不具有中和活性的表位。由于目前多种SARS-CoV-2突变株带有S蛋白突变,本研究评价了9株RBD特异性抗体对SARS-CoV-2 S蛋白单氨基酸突变的中和效果,F61和F163可有效中和多种S蛋白单氨基酸突变株。F61和H121可有效中和B.1.1.7和B.1.351,可作为突变株的候选治疗抗体。F61和H121的混合物可更有效的中和SARS-CoV-2野生株、B.1.1.7株和B.1.351株,该混合物具有更广泛的中和效果,可避免免疫逃逸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得到了2株(F61和H121)具有高亲和力、高中和活性的、识别不同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这两株抗体可有效中和包括B.1.1.7和B.1.351在内的多种突变株。二者的混合物可更有效的中和SARS-CoV-2野生株、B.1.1.7株和B.1.351株,可避免免疫逃逸的发生。这两株抗体可作为突变株的候选治疗抗体,并为当前和未来的疫苗设计、治疗性抗体开发以及SARS-CoV-2及其新变种的抗原诊断提供了指导。

宋云,毋碧聪,卢世栋,胡晓,马红霞,叶莹,李东晓,李懿,穆玉姣,黄学勇,郭万申[7](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动态变化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动态监测COVID-19确诊患者SARS-CoV-2感染后体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8日至2月21日在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阳性的56例COVID-19确诊患者不同病程的168份血清样本,已排除COVID-19的2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 IgM抗体在发病后1~3周急剧上升,在发病后第3周达到峰值(21.78 AU/ml);IgG抗体在发病后3~6周上升幅度最大,在发病后第9周达到峰值(81.58 AU/ml); IgM和IgG抗体水平与患者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P<0.05)。其中30~60岁组抗体水平最高,急性期、既往感染IgM抗体阳性率与抗体水平低于恢复期,急性期IgG抗体阳性率与抗体水平均低于恢复期和既往感染;在整个病程中,IgM和IgG抗体水平总体呈现急性期逐渐升高、恢复期达到高峰、既往感染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的趋势。结论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可作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指标,对其连续观测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诊断及病程监测。

钱佳婕[8](2021)在《CRISPR/Cas12a系统在新冠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即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所造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持续的大流行病,对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构成了严峻挑战。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引起食物中毒,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上述致病微生物的现有检测方法各有优势,但仍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和专业操作人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也难以在条件相对落后、实验资源匮乏的地区普及。近年来,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 CRISPR 相关蛋白(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s,Cas)所构成的CRISPR/Cas系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CRISPR/Cas12a因其具有crRNA指导的靶DNA激发的非特异性ssDNA切割活性成为了体外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突破了精密控温设备的限制,在恒定且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快速完成目标核酸的指数扩增;此外,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快速、便携的特点,将其与CRISPR/Cas12a技术结合,有望克服现有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缺陷,实现更灵敏、特异、快速、简便的检测。故本研究意在结合CRISPR/Cas12a系统、RAA等温扩增技术、荧光分析及胶体金试纸条信号输出方式,构建针对SARS-CoV-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即时检测平台。首先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系统和荧光分析技术的SARS-CoV-2检测平台,选择N基因作为检测靶标,并将人源RNaseP基因片段作为内参。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该技术的灵敏度达1 ×100 copies/μL,并在检测临床样本时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整个检测流程仅需60min。因此,该检测技术平台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COVID-19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基于上述原理构建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平台,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葡萄球菌属16S rDNA作为检测靶标。结合RAA等温扩增技术,该平台检测灵敏度为1×100 CFU/反应,检测人工污染牛奶样品的灵敏度为2×101CFU/mL,并在检测其他食品样品时也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整个检测流程仅需70 min,可满足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需求。为更好地满足即时检测需求,本文在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荧光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 一种CRISPR-lateral flow strip(CRISPR-LF)检测平台,可通过裸眼观测或读数仪测定,各项检测参数与上述荧光检测体系相当,并将整个检测流程缩短至60min。该平台在实现目标细菌快速、灵敏、准确、特异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便携性和用户友好度,更适合在经济落后、实验资源匮乏的地区使用。因此,CRISPR-LF检测平台在致病菌POCT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食品安全监查、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荣艳[9](2021)在《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第一章SARS-CoV-2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目的:探讨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50例,其中核酸假阴性19例,核酸阳性31例。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探讨核酸假阴性危险因素。结果:与核酸阳性组相比,核酸假阴性组流行病学暴露少(52.6%vs 83.9%,P=0.025),胸部不适症状轻(5.3%vs 32.3%,P=0.035),临床缓解期短(10(8,13)天vs 15(11,18.5)天,P=0.005),肺叶受累数少(2(1,2.5)vs3(2,4),P=0.004),肺部病变综合评分低(3(2.5,4.5)vs 5(4,9),P=0.007)。无明确流行病学暴露史可能是SARS-CoV-2核酸假阴性潜在危险因素。结论:核酸假阴性COVID-19病例值得关注,因临床表现较轻,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较少,在没有阳性的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病毒传播的风险更高。第二章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抗体上升速率(IgM/T和IgG/T)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分析目的:使用IgM/IgG抗体上升速率(血清抗体浓度与症状发作后天数的比值,IgM/T和IgG/T)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疾病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色谱法定量检测SARS-CoV-2 IgM和IgG。结果:IgM在症状出现后5天阳性,2周内上升,此后下降;IgG在症状出现后第二周阳性,此后持续上升直至观察期结束;2周内IgM/T与病程负相关(Spearmanρ=-0.860;P=0.000);恢复期IgG/T与病程无关(Spearmanρ=0.17;P=0.283),与临床分型(Spearmanρ=0.432;P=0.004)、累及肺叶数(Spearmanρ=0.343;P=0.026)及肺部病变综合评分(Spearmanρ=0.472;P=0.002)正相关。结论:病程2周内IgM/T越高,病情恢复越快,病程越短;恢复期IgG/T越高,病情越严重。IgM/T和IgG/T可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第三章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连续两次SARS-CoV-2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特点目的:描述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连续两次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和肺部CT特征。方法:纳入连续两次核酸转阴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病例51例,轻型20例和普通型31例,回顾性收集人口,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数据。结果:COVID-19患者核酸连续两次转阴后,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已大致正常,但仍有55.2%(16/29例)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肺部有两个及以上肺叶病变,最常见肺CT表现是毛玻璃样混浊和纤维条索(均为51.7%,15/29例)。核酸转阴后至少2周的隔离观察期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仍继续轻度改善,且肺CT改善明显,有68.2%患者的(15/22例)肺部病变继续吸收,63.3%的患者(14/22)吸收超过50%,36%的患者(8/22)吸收超过80%.结论:COVID-19患者连续两次核酸转阴后的继续隔离期内,临床及肺部影像均持续改善,可能意味着此期间仍有病毒传播风险,进一步隔离治疗对防控疫情意义重大。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10](2021)在《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文中提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总结了COVID-19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康复、防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成人COVID-19患者的诊治与疫情防控。

二、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ELISA试剂与1种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试剂与仪器
        1.2.1 血液筛查常规血清学检测
        1.2.2 SARS-CoV-2血清学检测
        1.2.3 血液筛查核酸检测
    1.3 血清学检测实验流程及判定规则
    1.4 标本处理
    1.5 ppNAT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捐献血浆者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
    2.2 不同ELISA试剂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IgG与IgM抗体的检出率及其与对照组比较
    2.3 3种ELISA试剂对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检测结果与康复者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SARS-CoV-2棘突蛋白特异性多肽的筛选及初步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
        1.1.2 实验动物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S蛋白特异性多肽设计方法
        1.2.2 ELISA验证多肽抗原性试验
        1.2.3 ELISA验证多肽免疫原性试验
        1.2.4 SARS-Co V-2 S蛋白与S6-Linker-S7对比检测不同人群血清Ig G抗体
        1.2.5 ELISA验证多肽的特异性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BLAST分析结果
    2.2 SARS-Co V-2 S蛋白特异性多肽软件筛选结果
    2.3 特异性多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及二级结构分析
    2.4 SARS-Co V-2 S蛋白特异性多肽免疫反应性验证结果
    2.5 SARS-Co V-2 S蛋白特异性多肽免疫诱导血清ELISA检测Ig G抗体结果
    2.6 SARS-Co V-2 S蛋白与S6-Linker-S7检测普通呼吸疾病患者、COVID-19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抗体的结果
    2.7 多肽的特异性验证结果
3 讨论

(5)真实世界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局限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研究方法
        1.3.1 试剂与仪器
        1.3.2 标本采集
        1.3.3 血清学检测
        1.3.4 SARS-CoV-2核酸检测
        1.3.5 HBT使用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ARS-CoV-2抗体和核酸结果
    2.2 SARS-CoV-2抗体阳性(胶体金法)受检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动态监测
    2.3 SARS-CoV-2抗体阳性(胶体金法)受检者的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2.4 HBT对SARS-CoV-2抗体阳性结果的影响
3 讨论

(6)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筛选与抗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COIVD19流行概况
    2. SARS-CoV-2基因特征和病毒相关蛋白
        2.1 SARS-CoV-2的基因特征
        2.2 SARS-CoV-2相关蛋白
        2.3 SARS-CoV-2的生命周期
        2.4 SARS-CoV-2的组织噬性和诱发的机体免疫应答
    3. SARS-CoV-2的主要突变株及其影响
        3.1 SARS-CoV-2的主要突变株
        3.2 突变点对SARS-CoV-2的影响
    4. 现有抗体药物及其特征
        4.1 现有抗体药物
        4.2 单克隆抗体药物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人源抗SARS-CoV-2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单克隆抗体筛选
    绪论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菌株、噬菌体和质粒
        1.2 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1.3 Fab抗体基因扩增所用引物
        1.4 试剂
        1.5 培养基
        1.6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人源抗SARS-CoV-2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2.3 噬菌体抗体库的富集
        2.4 Fab抗体原核表达及阳性克隆筛选鉴定
    3. 结果
        3.1 人源抗SARS-CoV-2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3.2 人源抗SARS-CoV-2抗体库的富集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人源抗SARS-CoV-2 S蛋白基因工程抗体功能及表位研究
    绪论
    1. 实验材料
        1.1 载体、细胞、蛋白、病毒
        1.2 培养基、抗体和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2.2 人源抗SARS-CoV-2 S蛋白IgG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2.3 人源抗SARS-CoV-2 IgG全抗体的功能鉴定
        2.4 SARS-CoV-2 S蛋白特异性抗体抗原表位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IgG全抗体在EXPI293F中表达
        3.2 人源抗SARS-CoV-2 S蛋白IgG全抗体的功能鉴定
        3.3 SARS-CoV-2 S蛋白抗原表位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SARS-CoV-2突变对基因工程抗体的影响研究
    绪论
    1. 实验材料
        1.1 载体、细胞、蛋白、病毒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3 微量中和试验(CPE法)
        2.4 假病毒中和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SARS-CoV-2 S蛋白突变位点分析
        3.2 S蛋白氨基酸单点突变对抗体结合活性影响
        3.3 S蛋白单点突变对抗体中和活性的影响
        3.4 突变株B.1.1.7和B.1.351对F61和H121中和活性影响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CRISPR/Cas12a系统在新冠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即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与现状
        1.1.1 传染性病毒简介
        1.1.2 食源性致病细菌简介
    1.2 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1.2.1 SARS-CoV-2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即时检测
        1.3.1 即时检测概述
        1.3.2 即时检测技术分类
    1.4 基于CRISPR/Cas检测技术简介
        1.4.1 CRISPR/Cas系统简介
        1.4.2 CRISPR/Cas检测技术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基于CRISPR/Cas12a技术的SARS-CoV-2荧光检测平台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病毒株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材料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及病毒RNA提取
        2.3.2 检测靶标的选择、引物的设计
        2.3.3 crRNA的设计与转录
        2.3.4 CRISPR/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验证
        2.3.5 CRISPR/Cas12a检测反应体系的优化
        2.3.6 CRISPR/Cas12a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及最优检测位点的选择
        2.3.7 SARS-CoV-2 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灵敏度表征
        2.3.8 临床样本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CRISPR/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验证
        2.4.2 CRISPR/Cas12a检测反应体系的优化
        2.4.3 CRISPR/Cas12a检测体系最优检测位点的选择
        2.4.4 SARS-CoV-2 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灵敏度表征
        2.4.5 临床样本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CRISPR/Cas12a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检测平台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菌株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主要培养基
        3.2.4 主要药品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保藏、活化和培养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
        3.3.3 样品处理
        3.3.4 特异性靶标的选择、引物的设计
        3.3.5 crRNA的设计与转录
        3.3.6 CRISPR/Cas12a的顺式切割活性验证
        3.3.7 CRISPR/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验证
        3.3.8 基于PCR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3.3.9 基于RAA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3.3.10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fluorescence检测系统灵敏度试验
        3.3.11 人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的检测系统构建及灵敏度表征
        3.3.12 其他人工污染食品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CRISPR/Cas12a的顺式切割活性验证
        3.4.2 CRISPR/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验证
        3.4.3 基于PCR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3.4.4 基于RAA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3.4.5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fluorescence检测系统灵敏度试验
        3.4.6 人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的检测系统构建及灵敏度表征
        3.4.7 其他人工污染食品的CRISPR-fluorescence检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CRISPR/Cas12a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POCT检测平台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菌株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培养基
        4.2.4 主要药品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菌种保藏、活化和培养
        4.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
        4.3.3 样品处理
        4.3.4 特异性靶标的选择、引物的设计
        4.3.5 crRNA的设计与转录
        4.3.6 胶体金试纸条的反应条件优化
        4.3.7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LF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4.3.8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LF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表征
        4.3.9 人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的CRISPR-LF检测系统构建及灵敏度表征
        4.3.10 其他人工污染食品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胶体金试纸条反应条件的优化
        4.4.2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LF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灵敏度表征
        4.4.3 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LF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表征
        4.4.4 人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的CRISPR-LF检测系统构建及灵敏度表征
        4.4.5 其他人工污染食品的CRISPR-LF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ARS-CoV-2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抗体水平上升速率(IgM/T orIgG/T)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连续两次SARS-CoV-2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灭活疫苗受种者抗体水平研究[J]. 徐娜妮,喻剑华,胡小炜,李海燕,郑琳,孔庆鑫,叶非,李静,覃盼.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01)
  • [2]不同ELISA试剂与1种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结果分析[J]. 王立林,邬旭群,邬林枫,宁理,卢亮,刘晋洪,李然,李彤,陈利民,徐敏,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2022(01)
  • [3]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徐娜妮,胡小炜,李海燕,孔庆鑫,郑琳,覃盼,李静,缪峰.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06)
  • [4]SARS-CoV-2棘突蛋白特异性多肽的筛选及初步验证[J]. 黄明柳,赖小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05)
  • [5]真实世界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探究[J]. 戴菊华,林博之,孙新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21(26)
  • [6]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筛选与抗体功能研究[D]. 曲园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动态变化分析[J]. 宋云,毋碧聪,卢世栋,胡晓,马红霞,叶莹,李东晓,李懿,穆玉姣,黄学勇,郭万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06)
  • [8]CRISPR/Cas12a系统在新冠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即时检测中的应用[D]. 钱佳婕. 浙江大学, 2021(02)
  • [9]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D]. 荣艳.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10]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18)

标签:;  ;  ;  ;  ;  

两种试剂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