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分形维数确定和非线性动态过程分析

MMC分形维数确定和非线性动态过程分析

一、MMC分维数测定与非线性动力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有着十分优越的发展前景,抗滑性能是表征水泥混凝土路面工作性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大多数是采用室内试验模拟的方法,从路面的宏微观构造去研究抗滑性能的衰减规律。我国没有抗滑性能的长期变化追踪体系、缺乏长年的有关路面抗滑能力、事故发生率等检测与统计数据,因此很难全面深入地研究在真实的路面服役环境中,在路面本身材料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交通荷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的抗滑性能的变化趋势。本文借助美国LTPP数据库中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数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从轮胎-路面相互作用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Penn State模型、Rado模型和PIARC模型,将轮胎和路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总结为四种力,明确了路面抗滑性能的产生机理。(2)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机理的理论分析,并考虑到现实中路面服役环境的复杂性,提出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诸多因素,从美国LTPP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因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性系数的高低筛选出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参数,并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数据库。(3)基于MATLAB软件,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多元非线性拟合的能力及构建好的数据库,将路面的抗滑性能值作为唯一的输出层,将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建立了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路面抗滑性能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4)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路面抗滑性能测量方法,建立了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与的转化关系式;通过对已有关于路面抗滑性能与事故率的成果及国外的路面抗滑性能管理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了美国路面抗滑性能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数据,得出了与的转化关系式,然后结合与的转化关系式,最终得出了我国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评价标准,并利用成果对我国有关路面抗滑性能的设计规范与评定标准进行了评价。

周峙[2](2021)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在安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种灰白色裂隙性黏土(简称“裂土”)边坡经历多次降雨-蒸发循环后发生大量边坡失稳,给高速公路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区内裂土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循环变化下,土体高度非线性行为使其开裂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裂隙的萌生、扩展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引起边坡渗流场变化,导致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因此,系统研究裂土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的裂隙萌生演化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黏土裂隙扩展机理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裂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一)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文献调研、室内试验,探究了皖江地区裂土地质成因、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胀缩特征等工程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皖江地区裂土的野外判别特征。研究发现,无为裂土试样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达到69%,表现为显着膨胀;枞阳、巢湖、含山等地试样因冷干古气候特征致使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脱钾形成富集伊利石黏土矿物,含量占比分别达到43%-57%。研究区域裂土自由膨胀率范围为27.5%42.5%,塑限18.2%29.0%,标准吸湿含水率1.398%2.898%,天然状态下膨胀力为52.072.1k Pa,均反映区内膨胀性较弱,较高含水率状态的土体更易发生收缩变形,是皖江地区大量裂土边坡雨后经短暂蒸发后快速开裂的关键原因。(二)通过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试样微观结构定量分析,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开裂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初期经历干湿循环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土体,使得颗粒间片状结构表面的负电位降低,土粒间的吸力占据优势,致使土颗粒得以相互靠近并絮凝成小单元团的絮凝状结构。经历淋滤作用与蒸发作用后的土体,易溶盐的流失与毛细压力的散失导致颗粒单元体间的胶结作用与毛细粘聚作用降低,结构出现松动。微裂隙含量骤增指示着宏观裂隙的发展,也是导致孔隙平均形状变化趋于复杂的主要原因。(三)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三轴试验和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裂土微观参数与裂隙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损伤理论框架内,建立并推导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裂土微元强度服从Laplace分布的假定,同时考虑初始损伤门槛影响,引入双损伤变量探究了裂土干湿循环开裂和应力水平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机制。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裂土在干湿循环、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干湿循环次数愈多,围压愈高,模型吻合程度越高。(四)基于裂土单向干燥试验,探究了裂隙萌生与演化规律。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适用准则,并求解了裂土体缩裂隙阶段应力场和位移场。基于COD断裂准则和粘断裂模型,在PFC5.0中编制FISH语言实现裂土裂隙扩展阶段的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较为一致。裂隙萌生极易在凹陷薄弱处出现,较高初始含水率试样裂隙数目显着比低含水率试样。实验条件下,开裂最初发生于容器壁和粘土之间的界面处仅是一种边界效应的体现,且边界约束效应的存在会显着影响裂隙的扩展。脱湿过程中,土体会产生较高的弹性收缩应变能,需要通过形成裂隙表面能消耗部分弹性应变能,残余的弹性应变能则以裂隙扩展形式吸收;试样在主裂隙网络形成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仅主裂隙发生增宽加深,而次生裂隙在残余收缩阶段发生扩展的概率较小。(五)基于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探究了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裂隙深度、角度、分布位置、数量对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随后提出裂隙优势流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阐述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裂隙面积率、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的累积入渗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将Green-Ampt入渗模型引入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并考虑干缩裂隙面积率建立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且较好地体现了干缩裂隙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裂土优势流对降雨强度变化的响应不显着,主要受裂隙面积率及裂隙饱和渗透系数的控制。(六)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对裂土边坡渐进破坏进行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探究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揭示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渐进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初期变形与最终破坏时边坡体积相比原有状态分别减少4.84%、47.2%,最终破坏时最大累积水平位移达到207.4cm,存在较大裂隙的边坡远比无裂隙的边坡更具破坏性。裂隙的演化行为是控制裂土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裂土路堑边坡的反复变形并非浅层变形简单多次循环,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恶化型破坏。以坡体饱和度变化描述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发现裂隙优势流效应易导致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常恩浩[3](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研究坡面单元植被群落演替与径流侵蚀的关系是揭示植被抑制侵蚀作用机理的核心内容。在变化的植被群落环境中,解析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生态结构变化,阐明植被群落演替过程和坡面水文过程之间的耦合与反馈,划分土壤侵蚀形态,解析植被水土保持潜力,建立植被侵蚀阻控作用评价系统,是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动力机制和植被调节原理的研究热点内容。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退耕坡地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模拟径流试验,系统研究了植被群落生态演替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初步探讨了植被群落演替发展对坡面径流的控制作用机理,阐明了植被群落生态因子在控制侵蚀的综合作用及其归因,基于高精度坡面地形信息,划分了在变化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形态以及解析了植被群落结构对侵蚀形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序列。演替早期(0-2年)的特征是一、二年生菊科植物入侵,演替发展至中期(8-16年),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逐渐成为主要物种,演替发展后期(22-40年),豆科灌丛和落叶小乔木同时出现。植被重要值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区域主要演替物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49.4)。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中伴有较大程度的能量汇集与累积,在演替的1-40年间,仍处于迅速恢复期。(2)基于非线性理论,提出了量化根系结构特征的分维数和量化根系生态功能性的生态位指数。研究区植被群落演替发展的1-40年中,根长分形维数由2.99减小至2.67,这一结果较为客观的阐明了群落演替促进了根系结构逐渐完整化和复杂化。根系生态位指数在垂直维度、水平维度和指标纬度的分布由6.18增大至8.91,根系的生态功能性随着植被群落演替发展明显增强。(3)解析了植被群落演替对坡而径流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作用。植被群落演替发展1-40年中,坡面径流平均流速由0.203-0.266 m/s减小至0.078-0.180 m/s;径流阻力系数平均增大了 12.5倍。坡面径流流态主要受植被群落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影响。植被重要值(0.87)、物种数(0.84)、腐殖质量(0.82)和微团聚体含量(0.79)对于坡面径流的减速(流速)、消能(功率)和增阻(阻力系数)作用存在较高关联度。单位土壤体内拥有细根长度(根长密度)是影响径流剪切力的重要原因,根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分维数)是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主要原因。(4)阐明了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水沙的阻控作用。植被群落演替1-40年中,平均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小1.58和20.97倍。当植被群落每发生一次优势种的更替,径流量和产沙量减小,累积径流和产沙量斜率分别减小0.79 L/min和17.4 g/min。径流含沙量随着植被群落演替发展而逐级减小,大约从10.27 g/L减小至0.58 g/L。植被群落演替发展的减流效应主要受变化的根长密度(0.81)影响,减沙效应主要受土壤结构特征影响,微团聚体(0.88)是侵蚀过程中主要泥沙来源。根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影响径流含沙量的先驱因素,植被重要值(0.81)和物种数(0.80)起到过滤含沙水流的作用,这是降低径流含沙量的客观因素,而含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的粗细(d50,0.81)是影响径流含沙量的主观因素。(5)建立了坡面核心地形因子评价系统。植被群落演替减小了侵蚀前后地形的变化幅度。在坡面地形与侵蚀量的关系中,识别了轻度破碎、严重破碎、轻度沉积和严重沉积这4类侵蚀形态。构建了泥沙沉积指数,且与根长分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植被重要值和土壤颗粒中值粒径d50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可以用线性公式Y=AX+B表达。找出了影响侵蚀形态的主要植物为菊科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代表物种有,茵陈蒿、猪毛蒿、苦苣菜、飞廉、铁杆蒿和狗尾草。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了显着性检验(p<0.01),每当代表物种的植被重要值增大1倍,侵蚀过程中泥沙沉积程度增加13.1-34.2%。

刘战峰[4](2020)在《杂色粘土崩解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坡面土体的崩解破坏可以显着影响斜坡的渗透性,在地表水的作用下改变斜坡水文条件,进而影响斜坡稳定性;另外,崩解破坏产物作为重要的物源物质,结合强降雨条件可诱发山区泥石流。因此,有必要对土体崩解机理开展科学研究,以减少斜坡土体崩解破坏的危害。本文首先对山西武乡出露的杂色粘土开展了室外崩解试验,分析边界条件对其崩解性的影响。其次,通过改进的土体崩解试验仪开展室内崩解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干湿循环、温度、物质组成及试样尺寸对杂色粘土崩解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微结构试验探讨杂色粘土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崩解性的相关性,总结了杂色粘土的软化、崩解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现场崩解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原状试样崩解能力较弱,结合室内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崩解试验成果可知:含水率较高时,研究区杂色粘土难以发生崩解破坏;而低含水率试样浸水后可快速崩解破坏。因此,保持杂色粘土斜坡土体的原始结构不被破坏,避免斜坡表层土体水分蒸发是减缓杂色粘土崩解破坏的有效途径之一。(2)室内崩解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试样崩解量、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干湿循环对试样崩解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土体的崩解速率;试样尺寸大小对于崩解性的影响是同过外部土体对内部土体的约束而实现的。(3)通过灰色分析理论计算杂色粘土微观孔隙参数同崩解参数间关联度发现:孔隙平均直径、面孔隙比、孔隙形态分形分维数同崩解量、崩解速率间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孔隙分形分维数关联度最大、面孔隙比次之、平均孔隙直径关联度最低。(4)根据杂色粘土试样浸水后试样崩解破坏形式的不同,杂色粘土的软化、崩解机理可概括为以膨胀性矿物的膨胀挤压作用为主的崩解破坏形式和以颗粒间胶结物质的软化作用为主的崩解破坏形式。

张琪[5](2020)在《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孔介质中反应性物质运移的量化研究是环境地质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其研究成果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及地下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亮蓝作为惰性溶质、硫酸铜(Cu SO4)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作为反应性溶质,分别开展了实验室大尺度的溶质运移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数字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运移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识别;建立对流-弥散方程(ADE)和考虑不完全混合的反应性对流-弥散方程(IM-ADRE),分别对惰性和反应性物质运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尺度依赖性。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图像分析法可有效监测和识别多孔介质中显色溶质运移的浓度变化过程。灰度值和对应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值大于0.989,说明图像分析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取样和传感器检测方法对运移过程的影响。(2)不同实验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水力梯度J与流速v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符合达西定律,说明孔隙水流为达西流,且渗透系数K随着孔隙度增大而增大。(3)采用ADE模型对惰性溶质亮蓝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拟合精度较好,可以有效反映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同时穿透曲线存在早到、拖尾等非费克现象,且随着运移速度、介质粒径和运移尺度的增加较为明显。(4)采用IM-ADRE模型对双分子反应性物质运移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与拟合结果的峰值误差均低于3.71%,拟合精度很高,改善了传统ADRE模型由于溶质间不完全反应而存在的拟合峰值“过度预报”问题,有效模拟物质在反应运移过程中浓度变化。IM-ADRE模型的参数D、m和β0受到不同实验条件的影响。随着运移尺度的增加,参数D、m和β0均增加;随着运移速度的增加,参数D和β0值增加,m值减小;随着介质粒径的增加,弥散系数D增加,参数β0和m值减小。基于敏感度分析可知模型受参数m影响最大,受参数D的影响最小。参数拟合结果和规律分析可为模型应用提供参考。(5)多孔介质中Peclet(Pe)数与纵向弥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的比值(DL/Dd),满足DL/Dd=a Pen的规律,符合孔隙介质水动力弥散研究的相关成果。(6)实验验证了多孔介质中弥散系数D在运移中存在尺度依赖性,与运移距离符合lg∝a lg L的分维理论经验公式,室内试验与场地弥散实验空隙介质的非均质差异,造成室内实验计算的分维数结果偏低。弥散系数的尺度依赖性还受介质粒径和运移速度的影响,随介质粒径和运移速度的增大,弥散系数均保持增加趋势。

马奇飞[6](2020)在《钙质砂颗粒破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K-G本构模型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新时代国防要求,南海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的重要任务。钙质砂作为南海重要的建设地基土,与陆源砂不同的是它具有内孔隙,棱角多,形状不规则且易破碎的特点,故以陆源砂工程建设经验开发南海不再适用。为此,本文针对钙质砂的力学性质和破碎性开展了等向压缩试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以及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并以常规三轴试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了考虑破碎性的优化K—G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一定围压范围内(100KPa~1100KPa),钙质砂应力—应变曲线与常规陆源砂类似,但是高围压情况下会出现的轻微软化,这与颗粒破碎有关。围压越高,颗粒破碎越严重,体应变越不易达到稳定值。(2)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显示:加卸载应力路径导致钙质砂的软化特性加重。滞回圈大小和卸载体缩量均随着卸载次数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是由于卸载时的偏应力水平随着卸载次数先增大后减小。(3)从破碎性来看,等向压缩试验导致的钙质砂破碎量非常有限,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造成的破碎情况类似。主要表现为粒径0.6~4.75mm的颗粒发生破碎,小于0.3mm的颗粒不易破碎。同时破碎会导致钙质砂的级配变化,且破碎量越大,级配曲线变化越大,其破碎行为总是朝着颗粒质量—粒径自相似分形分布的方向发展。(4)在ec-lnp’半对数坐标系内,破碎导致不同初始密实度的钙质砂的临界状态线是三条平行的直线。假定存在参考临界状态线,以破碎参数Bg为纽带,建立考虑破碎性的临界状态线和剪胀方程,进而建立考虑破碎的优化K—G模型,对于钙质砂应力—应变关系的描述效果良好。

卓毓龙[7](2020)在《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土地资源的限制使用,可以预见高堆尾矿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选矿设备和工艺的进步使得尾矿细粒化程度加剧。尾矿坝内应力随着坝体高度的上升而增大,尾矿颗粒的细化和高应力环境对尾矿库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以往对尾矿力学行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均质材料,常规压力,对于高应力下细粒尾矿力学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大型高尾矿坝高应力的特点,通过完善高应力下尾矿力学行为室内实验体系,结合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开展高应力尾矿力学行为及声发射特征的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试验尾矿进行三轴压缩、粒度测试、微观扫描、显微图像处理等试验,分析了尾矿粒径分布、矿物成份和颗粒特征,基于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了尾矿细观结构,揭示了高应力下尾矿强度演化机理,构建了高应力下的尾矿强度准则。(2)基于Einav提出的修正的相对破碎概念*,对比分析试验前后尾矿颗分试验结果,得到了尾矿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和分形特征,揭示了尾矿颗粒破碎机理,构建了适用于高应力下细粒尾矿颗粒破碎的预测模型。(3)对比分析不同应力环境下尾矿偏应力-应变关系,基于高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提出了考虑应力项的尾矿本构模型;给出了本构模型中所有参数的确定方法,明确了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验证了高应力下本构模型的适用性。(4)根据岩土损伤力学理论构建了高应力下尾矿损伤力学模型和损伤演化方程;基于连续损伤理论中材料破坏是由稳定连续的应变场或损伤场过渡到非稳定状态和突变理论提出了尾矿破坏启动条件,定义了尾矿破坏启动点并就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探究了尾矿破坏启动点的形成机理及其与剪胀点的相关性。(5)依据高应力下尾矿变形过程和声发射信号在时序上具有同步性的特点,探究了尾矿不同承载阶段声发射参量(声发射撞击、声发射能量等基本参数和声发射频段及分形)的变化规律;运用小波包频段分解法和G-P算法对破坏启动点信号及其相邻点的频段能量分布特征和声发射关联维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低频通道关联维数最低点和频段范围62.5-125中能量百分比最高点可作为试件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判据。上述研究成果将有望为大型高尾矿坝性能劣化与溃坝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金煜皓[8](2020)在《裂隙泥岩渗透注浆浆液失水效应与扩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弱胶结泥岩广泛分布在我国西部矿区,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形成了其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质。泥岩体包含大量裂隙,在工程扰动等复杂应力条件下,新裂隙不断产生,原生裂隙继续扩展,众多裂隙相互贯穿,使裂隙岩体向破碎岩体转化。目前对承压状态下(法向压力)裂隙泥岩注浆浆液渗透特性的相关研究甚少,另外,泥岩在注浆过程中会吸收浆液中的水分(即泥岩裂隙中浆液流动失水效应),导致浆液参数变化,从而影响实际泥岩工程注浆浆液扩散与加固效果,因此深入理解承压状态下裂隙泥岩渗透注浆浆液失水效应与扩散特性对科学有效地开展泥岩注浆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裂隙泥岩注浆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发的泥岩注浆试验系统,综合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裂隙泥岩渗透注浆浆液失水效应与扩散特性进行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试验获得水泥基注浆材料及泥岩基础参数,分析了水泥基浆液流变性能及泥岩孔隙结构和力学特性,为下文注浆浆液渗透物理试验及数值试验中泥岩模型提供基础参数。利用核磁共振方法(NMR)和数字照相量测技术(DPM)开展了泥岩对浆液中水的渗吸试验,模拟了在裂隙泥岩注浆过程中不同水灰比浆液中的水在裂隙两侧泥岩基质中的运移规律及泥岩变形特征;构建了裂隙泥岩注浆浆液失水粘度演化特征方程,获得了浆液粘度在泥岩注浆过程中的非定常演化规律,为裂隙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数值试验提供浆液失水粘度演化方程。(2)基于实际工程弱胶结泥岩受力后“先裂隙后破碎”的破坏特征,首先对泥岩裂隙注浆进行研究,而针对实际弱胶结泥岩稳定性差,易受扰动影响,导致泥岩粗糙裂隙样本较难制作的特点,考虑到试验过程注浆时间极短泥岩从浆液中吸水效应不明显(可忽略浆液失水效应),选用高透明有机玻璃材料(PMMA)并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模拟了浆液在单裂隙和多裂隙中的流动过程,研究了承压状态下浆液水灰比及裂隙粗糙度对裂隙注浆浆液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3)继泥岩裂隙注浆后,对破碎泥岩注浆加固进行研究,结合泥岩从浆液中吸水特性试验,调试了水泥浆液参数,利用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开展破碎泥岩注浆试验,分析了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及宏-细观破坏特性,为破碎泥岩巷道底板变形控制数值分析模型提供力学参数。(4)基于结构应力-浆液流动耦合特征和ALE描述下的流体流动Navier-Stokes方程,结合泥岩注浆浆液失水粘度演化方程,构建了考虑泥岩对浆液中水吸收作用的(即泥岩裂隙中浆液流动失水效应)裂隙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模型,获得了注浆过程中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机理。(5)以五间房煤田西一矿首采1302工作面底板修复为工程背景,基于修正后的裂隙-孔隙双重介质理论模型,构建了裂隙-微孔注浆数值模型对巷道底板泥岩裂隙-基质微孔注浆浆液扩散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浆液在泥岩裂隙-基质微孔中的渗透扩散规律;采用地质雷达、钻孔取芯等测试手段确定泥岩底板破碎区范围,继而基于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构建了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数值模型并分析了注浆加固后破碎泥岩巷道底板变形特性,获得了巷道底板破碎泥岩注浆加固机理。

杨安银[9](2020)在《细粒含量对尾矿动力特性的影响及坝体动力抗震研究》文中认为尾矿库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溃坝将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地震烈度高的矿业大国,某些省份具有较多尾矿库,同时又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加大了地震导致溃坝的危险性。由于选矿技术的进步,尾矿越磨越细,加之许多矿山把粗粒尾矿用于井下充填,入库尾矿的细粒含量越来越多,导致尾矿坝动力抗震能力减弱。因此,本文以四川某尾矿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细粒含量对尾矿及尾矿库宏、细观性质的影响,探索了细粒含量变化导致尾矿动力特性改变的微观机理,研究了细粒含量对尾矿料动力特性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细粒含量尾矿筑坝下坝体的动力响应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细粒含量对尾矿及尾矿库宏细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塑性指数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尾矿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递增,细粒含量到达80%、100%时,尾矿渗透系数呈数量级的减少;尾矿级配情况的总体趋势是:一般到良好到一般;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先减小后增大;强力链逐渐减少,弱力链逐渐增加,总的力链数不断增加,细粒尾矿承受的力越来越大,粗颗粒传递的荷载逐渐由细颗粒承当。(2)采用电镜扫描试验、图像处理技术和XRD试验探究了细粒含量对尾矿动力特性影响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砂性尾矿由粒状颗粒组成,粉性尾矿含有部分板状颗粒,黏性尾矿由片状、碎屑状颗粒组成,这种片状结构导致其较易压碎,不利于动强度的提高;黏性尾矿颗粒存在双电层结构,微观上呈现吸附现象,有利于动粘聚力提高;随着细粒含量的减少,硬度较高的原生矿物的含量增多,硬度较低的次生矿物的含量减少,有利于尾矿动强度的提高。(3)计算、分析尾矿颗粒形状参数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圆度和扁平度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凸度、棱角参数、粗糙度和分维数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随着颗粒扁平度、棱角参数的增大动内摩擦角逐渐增大且增长越来越缓慢。(4)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分析了尾矿的分维数。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多,尾矿级配总体情况为:一般到良好再到一般,分维数的判别结果与曲率数和不均匀系数的判别结果基本一致;粒度分维数和表面分维数逐渐增大,孔隙分维数逐渐减小,粒度分维数的相关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细粒含量为30%时相关度最高,级配最好,骨架较为稳定。(5)动三轴试验结果发现随着尾矿由粗到细、细粒含量的增多,尾矿的动压缩弹性模量、初始动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动剪应力总体上有减小的趋势;尾矿抗液化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并减小到很小,当细粒含量为34%左右时抗液化强度最高,与细粒含量为30%时粒度分维数的相关度最高的结论基本吻合,此时尾矿骨架较为稳定。(6)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筑坝尾矿细粒含量的增多,浸润线埋深逐渐变浅,细粒含量超过60%时其埋深变化迅速;水平向最大位移值几乎不变,发生最大位移的区域在扩大;液化区域不断向坝坡扩展,液化区域的面积不断增大,液化区域面积百分比线性增大;坝体的最小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坝体动力抗震能力逐渐减弱,细粒含量超过60%时安全系数迅速减小。

艾敏[10](2020)在《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作为一种具有高势能高破坏力的人造危险源,尾矿库一旦发生失稳破坏,将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尾矿排放时通常伴随大量选矿水,使尾矿库水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其长期浸泡下的尾砂会发生不可忽视的物化特性改变,进而影响坝体的稳定性。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开展了酸、碱性溶液对尾矿材料物化特性及坝体长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探索了酸、碱性溶液对尾矿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酸、碱性溶液作用下,尾矿颗粒细化,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大,主要表现为中间粒径含量增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尾矿材料的孔隙比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从总体来看是减小的;渗透系数随溶液酸碱性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砂粘聚力逐渐增大,内摩擦角逐渐减小,抗剪强度降低。(2)开展了酸、碱性溶液作用下尾矿颗粒形态变化的细观研究。电镜扫描图像显示:酸、碱性溶液均会减弱尾矿颗粒感,降低其完整性,具体表现为酸浸后尾矿颗粒细碎,棱角性减弱,碱浸后尾矿呈团簇状和絮状;酸、碱性溶液浸泡后的尾矿孔隙面积减小,中、大孔隙面积占比高,可用来表示尾矿的排列熵,即尾矿中骨架颗粒的排列情况;颗粒表面分维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磨圆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圆形度随粒径变化不明显,且分维数与抗剪强度的相关度最高。(3)通过COMSOL及Geo-studio软件模拟,揭示了化学作用下尾矿坝渗流场的变化规律。酸、碱性库水作用下坝体排渗能力差,坝内渗流场流速低,尾矿库干滩面缩短;尾矿坝各层材料渗透系数的比值对浸润线埋深影响较大,当坝体上层渗透系数小于下层渗透系数时,浸润线埋深较浅,出渗点位置可能在堆积坝坡面,不利于坝体稳定性,且上下层渗透系数差值越大浸润线埋深越浅。(4)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多场耦合作用下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结果显示:多场耦合作用下坝体位移形变增大,且z方向位移分量变化最明显,表明沉降是坝体变形的主要方式;尾矿库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PH值库水作用下坝体当前的结构均是稳定的,但相较于原样工况,酸、碱性库水的作用使坝体安全系数不断减小,对特殊工况的承载能力也逐渐减弱。

二、MMC分维数测定与非线性动力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C分维数测定与非线性动力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场调查法
        1.2.2 室内模拟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路面抗滑机理分析
    2.1 轮胎与路面作用机理简介
        2.1.1 经典摩擦定律
        2.1.2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构成
        2.1.3 轮胎与路面作用模型简介
    2.2 湿润状态下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
        2.2.1 路面湿润状态下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形式
        2.2.2 轮胎“水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2.3.1 道路本身方面
        2.3.2 车辆本身方面
        2.3.3 外界环境方面
    2.4 本章小结
3 路面抗滑性能数据库构建
    3.1 LTPP数据库简介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数据库构建
        3.2.1 数据提取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路面抗滑性能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史
    4.2 BP神经网络简介
    4.3 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3.1 花岗岩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3.2 石灰岩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4 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敏感性分析
        4.4.1 花岗岩混凝土神经网络模型敏感性分析
        4.4.2 石灰岩混凝土神经网络模型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联系及我国路面抗滑标准评价研究
    5.1 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联系
    5.2 我国路面抗滑性能标准评价
        5.2.1 国外的路面抗滑性能标准
        5.2.2 我国的路面抗滑性能标准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土定名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
        1.2.2 裂土的工程特性与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1.2.3 裂土的裂隙萌生与演化力学机制现状
        1.2.4 裂土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1.2.5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的致灾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皖江裂土地质成因与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皖江裂土分布特点与地质成因分析
        2.2.1 皖江裂土地形地貌特点、外观形态
        2.2.2 矿物成分与地质成因分析
    2.3 皖江裂土的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
        2.3.1 现场取样
        2.3.2 基本物理性质
        2.3.3 膨胀率特征
        2.3.4 吸湿特征
        2.3.5 膨胀力特征
        2.3.6 收缩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损伤的宏-微观损伤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裂土干湿循环制样与试验方案
        3.2.1 制样方法
        3.2.2 试验方案设计
    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3.3.1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3.3.2 重塑土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参数选取与测量
        3.3.3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微结构参数定量分析与开裂微观机制
    3.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宏观参数变化分析
        3.4.1 干湿循环裂隙发展演化特征
        3.4.2 不同围压下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多元回归分析
        3.5.1 单一微观参量的与弹性模量非线性回归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3.6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土开裂损伤机制研究
        3.6.1 岩土连续介质统计损伤基本方法
        3.6.2 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3.6.3 干湿循环与荷载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3.6.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3.6.4.1 不同围压与干湿循环对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影响的讨论
        3.6.4.2 模型与试验曲线的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裂土裂隙萌生与断裂演化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裂土裂隙萌生与演化单向干燥试验研究
        4.2.1 试验方案设计
        4.2.2 试样制备与步骤
        4.2.3 金属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4.2.4 有机玻璃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4.2.5 裂隙萌生扩展演化规律的讨论
    4.3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裂土不同裂隙演化阶段断裂准则的适宜性
        4.3.1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中的断裂准则
        4.3.2 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中COD断裂准则
        4.3.3 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准则适宜性
    4.4 体缩裂隙阶段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
        4.4.1 基于弹性力学假设的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4.4.2 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
    4.5 裂隙扩展阶段基于COD断裂准则的Cohesive粘断裂模型
        4.5.1 Cohesive粘断裂模型
        4.5.2 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土开裂扩展的离散元数值实现
        4.5.3 模型建立与模型参数
        4.5.4 基于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隙扩展模拟分析与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裂隙对裂土边坡渗流场影响规律研究
    5.1 引言
    5.2 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及饱和-非饱和入渗基本理论
        5.2.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
        5.2.2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的稳定-非稳定性渗流基本理论概述
    5.3 裂隙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5.3.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影响数值分析实现
        5.3.2 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影响
        5.3.3 不同裂隙深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5.3.4 不同裂隙角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5.3.5 裂隙分布位置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5.3.6 裂隙数量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5.4 裂土优势流概念模型与假设
    5.5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推导
        5.5.1 双孔隙域Green-Ampt入渗模型
        5.5.2 分阶段基质域与裂隙域入渗方程
    5.6 裂土优势流入渗过程模拟及分析
        5.6.1 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影响分析
        5.6.2 不同裂隙面积率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5.6.3 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5.6.4 不同因素对裂土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
    6.1 引言
    6.2 原型边坡破坏形式与模拟条件
        6.2.1 原型边坡区域地理位置与破坏形式
        6.2.2 原型边坡破坏原因定性分析
    6.3 裂土边坡变形破坏足尺模型试验
        6.3.1 边坡模型试验系统组成
        6.3.2 降雨参数标定测试
        6.3.3 光纤光栅位移计原理与标定
        6.3.4 模型取样与填筑
        6.3.5 传感器布设与降雨方案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6.4.1 边坡破坏全过程分析
        6.4.2 体积含水率响应规律分析
        6.4.3 基质吸力、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响应规律分析
        6.4.4 蒸发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裂隙分布规律分析
        6.4.5 坡体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6.4.6 裂土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6.4.7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裂土边坡失稳机理
    6.5 考虑裂隙优势流的裂土边坡失稳预测分析
        6.5.1 SLIP模型与假设
        6.5.2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
        6.5.3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模型参数确定
        6.5.4 裂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探讨
        6.5.5 模型试验验证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高原植被群落生态恢复
        1.2.2 植被对降雨、径流和泥沙的调控作用
        1.2.3 坡面水蚀过程微地貌发育与泥沙沉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植被群落生态演替序列及生态因子结构特征研究
        1.4.2 坡面植被恢复演替对径流水动力的影响研究
        1.4.3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产流产沙的阻控作用研究
        1.4.4 植被群落演替对侵蚀地形变化的调控作用以及侵蚀形态识别
    1.5 主要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暴雨频率概述
    2.3 实验小区装置及布设
    2.4 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5 室内样品测试分析
3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其地上、地下生态结构发展
    3.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与植被重要值
        3.1.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
        3.1.2 植被重要值
    3.2 植被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3.2.1 植被生态指标累积曲线
        3.2.2 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标
        3.2.3 土壤结构特征随植被群落演替的变化特征
    3.3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生态特征
        3.3.1 根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数量
        3.3.2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级配组成
        3.3.3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根系结构和功能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坡面径流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1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流态的影响
        4.1.1 径流雷诺数的变化特征
        4.1.2 径流弗劳德数的变化特征
    4.2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4.3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阻力的影响
    4.4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剪切力的影响
    4.5 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径流功率的影响
    4.6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分析
        4.6.1 径流雷诺数
        4.6.2 径流弗劳德数
        4.6.3 径流流速
        4.6.4 径流阻力
        4.6.5 径流剪切力
        4.6.6 径流功率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植被群落恢复演替阶段坡面侵蚀产沙过程
    5.1 不同放水流量下的植被群落坡面径流特征分析
        5.1.1 放水流量4L/min
        5.1.2 放水流量8L/min
        5.1.3 放水流量16L/min
    5.2 不同放水流量下的植被群落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5.2.1 放水流量4L/min
        5.2.2 放水流量8L/min
        5.2.3 放水流量16L/min
    5.3 坡面径流能耗与土壤剥蚀作用的关系
        5.3.1 坡面径流能耗分析
        5.3.2 土壤剥蚀率分析
        5.3.3 累积径流能耗与累积剥蚀量相关分析
    5.4 植被群落坡面水沙关系分析
        5.4.1 径流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5.4.2 径流含沙量与侵蚀产沙量相关关系分析
    5.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植被群落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植被恢复演替条件下坡面侵蚀形态变化及植被调控作用研究
    6.1 坡面土壤侵蚀地形特征
        6.1.1 地形特征点云获取及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生成
        6.1.2 侵蚀地形因子简介与计算方法
        6.1.3 侵蚀地形核心因子筛选
    6.2 坡面侵蚀形态特征及其分类
        6.2.1 侵蚀过程中核心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2 坡面侵蚀形态分类识别
    6.3 植被群落特征与坡面侵蚀形态的响应
        6.3.1 基于坡面核心地形因子的泥沙沉积指数灰色关联分析
        6.3.2 高关联度生态因子与泥沙沉积指数相关分析
        6.3.3 植被群落科属结构和植被类型对侵蚀形态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杂色粘土崩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土体崩解性研究现状
        1.2.2 粘性土微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4.1 研究特色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杂色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2.2 研究区杂色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定
        2.2.1 杂色粘土密度、干密度及含水率试验
        2.2.2 杂色粘土试样颗粒粒径级配试验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2.2.4 杂色土土水特征曲线
        2.2.5 杂色土自由膨胀率试验
        2.2.6 杂色粘土X衍射试验
        2.2.7 灰黑色粘土有机质含量测试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杂色粘土现场崩解试验
    3.1 现场崩解试验概述
    3.2 原位崩解试验数据分析
        3.2.1 灰绿色粘土试样原位崩解试验
        3.2.2 灰黑色粘土试样原位崩解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杂色粘土室内崩解试验
    4.1 试验设计与试验仪器
        4.1.1 试验方案
        4.1.2 崩解量化指标
        4.1.3 室内崩解仪
    4.2 初始含水率对杂色土崩解性的影响
        4.2.1 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崩解试验成果
        4.2.2 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崩解性状
        4.2.3 初始含水率对崩解性的影响模式
    4.3 干湿循环对杂色土崩解性的影响
        4.3.1 不同干湿循环次数试样崩解试验成果
        4.3.2 不同干湿循环次数试样崩解性状
        4.3.3 试样表面裂缝的发展
        4.3.4 干湿循环次数对崩解性的影响模式
    4.4 烘干温度对杂色土崩解性的影响
        4.4.1 不同烘干温度试样崩解试验成果
        4.4.2 不同烘干温度试样崩解性状
        4.4.3 烘干温度对崩解性影响模式
    4.5 物质组成对杂色土崩解性的影响
        4.5.1 不同物质组成试样崩解试验成果
        4.5.2 不同物质组成试样崩解性状
        4.5.3 物质组成对崩解性影响模式
    4.6 试样大小对杂色土崩解性的影响
        4.6.1 不同尺寸试样崩解试验成果
        4.6.2 不同尺寸试样崩解性状
        4.6.3 试样尺寸对崩解性影响模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杂色粘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崩解机理
    5.1 杂色粘土微观结构试验试样制备
    5.2 微观结构参数的选取
        5.2.1 杂色粘土微结构研究方法
        5.2.2 杂色粘土微结构分析参数的选取
    5.3 杂色粘土扫描电镜试验成果
    5.4 杂色粘土微观孔隙特征分析
        5.4.1 杂色粘土孔隙参数统计
        5.4.2 杂色粘土面孔隙度
        5.4.3 杂色粘土微观孔隙分形分维数
    5.5 杂色粘土微观结构参数与崩解性关联性分析
        5.5.1 灰色关联理论原理
        5.5.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建立
        5.5.3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5.5.4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5.6 杂色粘土的软化、崩解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1.2.2 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研究进展
        1.2.3 溶质运移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1.2.4 溶质运移尺度依赖性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多孔介质
        2.1.1 孔隙性
        2.1.2 渗透性
        2.1.3 压缩性
        2.1.4 水文弯曲度
    2.2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方程及相关概念
        2.2.1 溶质运移特征及水动力弥散理论
        2.2.2 对流弥散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 双分子反应物质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2.3.1 模型建立
        2.3.2 模型求解方法
第三章 多孔介质水力及溶质运移实验
    3.1 实验装置介绍
        3.1.1 实验装置
        3.1.2 监测装置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用水
        3.2.2 实验模型填充介质
        3.2.3 实验器材及药品
    3.3 实验原理及步骤
        3.3.1 实验原理
        3.3.2 图像检测方法
        3.3.3 实验步骤
第四章 多孔介质中水力实验及惰性溶质运移研究
    4.1 水力实验研究分析
        4.1.1 1.5-2.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1.2 2.5-3.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1.3 3.5-4.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2 多孔介质中示踪剂浓度标准曲线分析
    4.3 不同实验条件下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结果及对比拟合分析
        4.3.1 不同介质条件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2 不同运移速度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3 不同运移尺度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4 不同实验条件下溶质运移拟合参数分析
        4.3.5 惰性溶质运移规律分析
第五章 多孔介质中反应性物质运移实验研究
    5.1 双分子反应性物质运移结果及拟合分析
        5.1.1 介质条件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1.2 运移速度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1.3 运移尺度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2 不同条件下IM-ADRE模型拟合参数分析
        5.2.1 IM-ADRE拟合参数结果
        5.2.2 IM-ADRE拟合参数灵敏度分析
第六章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的尺度依赖性研究
    6.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弥散系数与Pe数的关系
    6.2 多孔介质反应性物质运移弥散系数的尺度依赖性
        6.2.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弥散系数和迁移距离的关系
        6.2.2 不同介质条件对弥散系数尺度依赖性的影响
        6.2.3 不同运移速度条件对弥散系数尺度依赖性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钙质砂颗粒破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K-G本构模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钙质砂研究历史
        1.2.2 颗粒破碎研究进展
        1.2.3 破碎性本构方程研究进展
    1.3 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案
    2.1 钙质砂基本物理实验
        2.1.1 钙质砂颗粒分析试验
        2.1.2 钙质砂比重试验
        2.1.3 钙质砂相对密度实验
    2.2 试验方案与仪器
        2.2.1 钙质砂着色
        2.2.2 试验装置
        2.2.3 试验方案
    2.3 钙质砂试样制备
    2.4 试验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钙质砂常规加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
        3.1.1 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变形分析
        3.1.2 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颗粒破碎分析
    3.2 等向压缩试验结果
        3.2.1 体应变与固结压力曲线分析
        3.2.2 等向压缩试验颗粒破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破碎的钙质砂优化K—G本构方程建立
    4.1 K—G模型发展
    4.2 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临界状态线分析
    4.3 考虑破碎性的优化K—G模型建立
    4.4 模型参数
    4.5 模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钙质砂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循环加卸载试验变形分析
    5.2 循环加卸载试验卸载再加载模量分析
    5.3 循环加卸载试验体积变形特性分析
    5.4 循环加卸载试验破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尾矿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3.2 颗粒破碎研究现状
        1.3.3 尾矿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3.4 岩土特征点研究现状
        1.3.5 岩土材料声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强度特性研究
        1.4.2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碎机理研究
        1.4.3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本构模型研究
        1.4.4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坏启动点研究
        1.4.5 高应力下尾矿三轴剪切声发射特征探究
        1.4.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尾矿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2.1 概述
    2.2 尾矿粒径分布
        2.2.1 粒径分析试验
        2.2.2 颗粒分布描述
        2.2.3 尾矿分类
    2.3 尾矿矿物成分
        2.3.1 分析方法
        2.3.2 尾矿矿物分析试验
        2.3.3 试验结果分析
    2.4 尾矿颗粒特征
        2.4.1 分析方法
        2.4.2 颗粒形貌特征研究
        2.4.3 颗粒特征测试
        2.4.4 试验结果分析
    2.5 高应力下尾矿应力-应变特性
        2.5.1 三轴剪切试验
        2.5.2 试验结果分析
    2.6 高应力下尾矿强度特性
        2.6.1 常规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
        2.6.2 高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
        2.6.3 多因素影响下强度变化规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颗粒破碎研究
    3.1 概述
    3.2 尾矿颗粒破碎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制样过程颗粒破碎分析
        3.2.3 剪切过程颗粒破碎分析
    3.3 尾矿颗粒破碎描述
        3.3.1 颗粒破碎的描述方法
        3.3.2 尾矿颗粒破碎量化表征
    3.4 尾矿颗粒破碎分形特征研究
        3.4.1 颗粒破碎分形模型
        3.4.2 尾矿颗粒破碎分形描述
        3.4.3 分形维数与破碎率B_r~*关系
    3.5 尾矿颗粒破碎宏观机理分析
        3.5.1 水对颗粒破碎程度的影响
        3.5.2 压实度对颗粒破碎的影响
        3.5.3 围压对颗粒破碎的影响
        3.5.4 多因素影响下尾矿颗粒破碎机理
    3.6 尾矿颗粒破碎预测模型
        3.6.1 剪切过程中破碎参量
        3.6.2 临界状态破碎参量
        3.6.3 模型参数确定
        3.6.4 预测模型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本构模型
    4.1 概述
    4.2 理论模型选取
    4.3 非线性弹性模型
        4.3.1 Green超弹性模型
        4.3.2 Cauchy弹性模型
        4.3.3 次弹性模型
    4.4 Duncan-Chang模型
        4.4.1 Duncan-Chang模型
        4.4.2 模型参数研究
        4.4.3 Duncan-Chang模型的改进
    4.5 细粒尾矿本构模型
        4.5.1 模型构建
        4.5.2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4.5.3 模型验证及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坏启动点研究
    5.1 概述
    5.2 岩土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5.2.1 损伤变量
        5.2.2 等效性假设
        5.2.3 热力学定律
        5.2.4 状态方程
        5.2.5 演化方程
    5.3 尾矿损伤力学模型
        5.3.1 尾矿力学特性
        5.3.2 尾矿剪胀演化机理
        5.3.3 尾矿力学模型
        5.3.4 尾矿损伤演化方程
    5.4 尾矿破坏启动点
        5.4.1 破坏启动点的定义
        5.4.2 尾矿剪切带的形成过程
        5.4.3 幂函数型应变局部化理论的解析
        5.4.4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
        5.4.5 破坏启动点的合理性验证
    5.5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与广义特征点相关性探究
        5.5.1 高应力下尾矿损伤演化分析方法构建
        5.5.2 高应力下尾矿弹性模量确定
        5.5.3 高应力下尾矿弹性段泊松比确定
        5.5.4 高应力下尾矿广义特征点及其物理含义
        5.5.5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与广义特征点的相关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高应力下尾矿三轴剪切声发射特征探究
    6.1 概述
    6.2 尾矿声发射试验
        6.2.1 试验设备
        6.2.2 试验方案
    6.3 尾矿声发射基本参数特征
        6.3.1 高低频通道的定义
        6.3.2 声发射撞击特征
        6.3.3 声发射能量特征
        6.3.4 尾矿声发射信号产生机制
    6.4 尾矿声发射r值研究
        6.4.1 声发射r值定义
        6.4.2 声发射r值特征
    6.5 尾矿声发射RA值研究
        6.5.1 声发射RA值定义
        6.5.2 声发射RA值特征
    6.6 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信号频段特征
        6.6.1 小波包声发射信号频段分解
        6.6.2 声发射信号各频段能量表征
        6.6.3 破坏启动点及相邻点频段能量分布规律
    6.7 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信号分形特征
        6.7.1 声发射能量分形维数计算
        6.7.2 分形维值结果分析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裂隙泥岩渗透注浆浆液失水效应与扩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水泥基注浆材料与弱胶结泥岩物理力学参数特征
    2.1 水泥基注浆材料
    2.2 泥岩孔隙结构与力学特性
    2.3 本章小结
3 泥岩裂隙中浆液流动失水效应与浆液粘度演化规律
    3.1 岩体材料和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和分析
    3.3 泥岩注浆浆液失水粘度演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承压状态下粗糙裂隙浆液非线性流动特征
    4.1 承压状态下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
    4.2 承压状态下不同水灰比对浆液流动特性影响
    4.3 承压状态下裂隙不同粗糙度对浆液流动特性影响
    4.4 承压状态下粗糙多裂隙注浆浆液流动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加固及宏-细观破坏特性
    5.1 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案
    5.2 承压状态下破碎泥岩注浆加固体力学及宏-细观破坏特性
    5.3 本章小结
6 考虑浆液失水效应的裂隙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模型
    6.1 ALE描述下不可压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
    6.2 裂隙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模型
    6.3 考虑浆液失水效应的裂隙泥岩应力-浆液流动耦合数值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巷道底板裂隙泥岩注浆浆液扩散机制及加固控制效应
    7.1 工程概况
    7.2 巷道底板泥岩裂隙-基质微孔注浆浆液扩散特性
    7.3 巷道底板破碎泥岩注浆加固及稳定控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细粒含量对尾矿动力特性的影响及坝体动力抗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尾矿的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1.2.2 尾矿砂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2.3 尾矿坝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类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粒含量对尾矿宏细观性质的影响
    2.1 细粒含量对尾矿宏观性质的影响
        2.1.1 细粒含量对尾矿塑性特性的影响
        2.1.2 细粒含量对尾矿渗透特性的影响
        2.1.3 细粒含量对尾矿沉积特性的影响
        2.1.4 细粒含量对浸润线埋深的影响
    2.2 细粒含量对尾矿细观性质的影响
        2.2.1 细粒含量对尾矿粒度的影响
        2.2.2 细粒含量对尾矿孔隙比的影响
        2.2.3 细粒含量对尾矿力链分布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尾矿颗粒的微观特性和分形研究
    3.1 电镜扫描实验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结果分析
    3.2 尾矿颗粒微观形状定量描述
        3.2.1 形状参数的获取
        3.2.2 颗粒形状定量描述
    3.3 XRD实验
        3.3.1 XRD实验原理
        3.3.2 衍射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尾矿分形维数研究
        3.4.1 分形理论
        3.4.2 分维数的计算与分析
        3.4.3 基于分维数的颗粒级配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粒含量对尾矿动力特性的影响
    4.1 试验设备与方案
    4.2 尾矿的物性指标与动参数
    4.3 尾矿试样饱和
    4.4 尾矿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尾矿坝地震响应特性与动力稳定性分析
    5.1 有限元动力分析原理
        5.1.1 渗流场分析原理
        5.1.2 应力-应变分析原理
        5.1.3 液化判别原理
        5.1.4 安全系数计算原理
    5.2 坝体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5.2.1 QUAKE/W软件介绍
        5.2.2 尾矿库概况
        5.2.3 动力计算模型
        5.2.4 地震波的输入
        5.2.5 动力计算参数
        5.2.6 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5.3 细粒含量对尾矿坝动力特性的影响
        5.3.1 渗流场分析
        5.3.2 动变形分析
        5.3.3 液化响应分析
        5.3.4 动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尾矿库废水酸碱性研究现状
        1.2.2 尾矿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1.2.3 尾矿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1.2.4 多场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2.1 化学溶液的作用效应
        2.1.1 化学腐蚀对尾矿砂力学性质的影响
        2.1.2 流固化学效应
    2.2 化学溶液浸泡试验
    2.3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颗粒组成变化规律
        2.3.1 颗粒组成和级配变化
        2.3.2 孔隙比
    2.4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抗剪强度
        2.4.1 试验过程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强度劣化规律
    3.1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细观结构及组成变化
        3.1.1 尾矿材料细观颗粒形态研究
        3.1.2 尾矿材料矿物成分研究
    3.2 尾矿颗粒基本特征及其强度关系
        3.2.1 颗粒的几何形状特征参数
        3.2.2 尾矿几何特征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3.3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排列熵比较
        3.3.1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孔隙数量变化
        3.3.2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孔隙面积变化
        3.3.3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微小孔隙与大中孔隙分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坝渗流场分析
    4.1 化学溶液对尾矿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
        4.1.1 试验过程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尾矿坝渗流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4.2.1 达西定律及适用范围
        4.2.2 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4.2.3 渗流有限元分析方法
    4.3 尾矿库工程概况及COMSOL介绍
        4.3.1 尾矿库工程概况
        4.3.2 COMSOL介绍
    4.4 影响渗流场的多因素分析
        4.4.1 尾矿渗透系数对渗流场的影响
        4.4.2 各层渗透系数比对浸润线的影响
        4.4.3 降低尾矿坝浸润线的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场耦合作用下坝体稳定性研究
    5.1 耦合模型的基本方程
        5.1.1 应力场方程
        5.1.2 渗流场方程
        5.1.3 化学场方程
    5.2 多场耦合关系的分析
        5.2.1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关系分析
        5.2.2 化学场-渗流场耦合关系分析
        5.2.3 化学场-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5.3 化学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数值模拟
        5.3.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5.3.2 Comsol软件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获奖情况

四、MMC分维数测定与非线性动力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D]. 王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D]. 周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恢复演替对坡面侵蚀产沙阻控作用研究[D]. 常恩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杂色粘土崩解机理研究[D]. 刘战峰. 西北大学, 2020(02)
  • [5]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D]. 张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6]钙质砂颗粒破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K-G本构模型优化[D]. 马奇飞. 华侨大学, 2020(01)
  • [7]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D]. 卓毓龙.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8]裂隙泥岩渗透注浆浆液失水效应与扩散特性研究[D]. 金煜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细粒含量对尾矿动力特性的影响及坝体动力抗震研究[D]. 杨安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D]. 艾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MMC分形维数确定和非线性动态过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