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

短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

一、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彭志妍[1](2021)在《极近距离煤层覆岩运移特征与同采错距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内,极近距离煤层赋存较广泛,但对于极近距离煤层开采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众多学者只是对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进行了经验性的总结。本文结合山西灵石集广煤矿9号、10号极近距离煤层的具体开采条件,同时以前期翻阅众多学者专家的相关文献为参考依据,通过理论分析、FLAC3D软件模拟、物理相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集广煤矿极近距离煤层覆岩运移特征与同采错距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以稳压区理论为依据,同时考虑到支承压力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得出了极近距离煤层在同采情况下的合理错距;以减压区理论为依据,建立同采工作面计算模型,计算出合理错距值;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山西灵石集广煤矿更适合采用稳压区布置形式。(2)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了山西灵石集广煤矿9煤、10煤在不同错距值下的应力、位移及弹塑性区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同采错距值为36m时相互扰动影响最小,为最佳开采错距。(3)借助物理模拟试验,总结分析上下两煤层在不同错距下的覆岩运移情况,对不同错距下的采场应力与位移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最终确定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值为36m。(4)结合山西灵石集广煤矿实际生产条件,对9号、10号煤层进行现场矿压实测,通过分析上下煤层两工作面的矿压变化,得出最佳合理错距应控制在36m。图[37]表[11]参[89]

赵万亮[2](2020)在《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采近距离煤层时,当开采上部煤层时将会对下部煤层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将会导致下层无法正常开采。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巷道支护方式及围岩控制方式对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2-2近距离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601顺槽的巷道布置方式,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现有的支护模式进一步改进,从而有效提高矿井煤炭采收率,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建立了对应的巷道围岩应力模型,分析了其应力分布规律,当煤柱的宽度大于其平衡区长度2倍时,该煤柱可以被认定为稳定的煤柱。(2)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由于局部过载而对矿井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巷道破坏机理。进一步设计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及梯形,支护方式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架棚支护,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计算锚杆及锚索支护参数。(3)得到了三交河煤矿2-1煤层采空区下2-2煤层顺槽合理错距模型,得出三交河煤矿将使用把两条顺槽按照内外交错的方式进行巷道布置。分析了不同错距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2-2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2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9m左右。(4)对三交河煤矿2-2煤层进行巷道顶板的支护方式进一步完善并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设计的巷道支护方案对于三交河矿井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具有极其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及安全性。该论文有图49幅,表19个,参考文献60篇。

柯达[3](2020)在《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开采条件较好的煤炭资源已逐渐枯竭。与此同时,在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重要支柱,从而需要对一些赋存条件较差的煤层进行开采。此时,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已成为近距离煤炭开采的必然趋势。由于近距离煤层层间距较小,上煤层开采必然会对下煤层巷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破坏其原有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下煤层的正常开采,降低了煤炭的采出率。为确保近距离煤层安全高效地进行回采,开展近距离煤层上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合理的安全错距及其围岩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渭南某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力学模型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层间距为6m的近距离煤层帮部变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基于弹性理论,建立了近距离上下煤层回采巷道煤帮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巷道帮部任一单元岩体的应力应变分量,确定了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解析解。基于峰值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帮弹塑性界面上岩体的“柱条模型”,确定该界面上发生最大水平拉应变的单元煤体位于距离底板0.65倍巷道高度处,建立了煤帮极限平衡区及其破裂区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随巷道埋深增加而增加,但随煤体弹性模量及其极限拉应变的增加却快速减小。(2)基于“护顶先护帮”的支护理念,在研究近距离煤层巷道煤帮极限平衡区及其破碎区宽度的基础上,考虑煤帮破裂对巷道顶板变形的影响,利用岩石力学的普氏平衡拱理论确定了顶板有效跨度;构建了煤柱支承压力作用下近距离煤层巷道底板的塑性破坏带力学模型,分析了底板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最大破坏深度。(3)利用土力学理论的应力扩散原理,建立了内错式条件下上煤层巷道煤柱支承压力下的应力扩散分析模型。在计算下煤层回采巷道帮部极限平衡区范围的基础上,基于下煤层巷道布置在上煤层煤柱应力降低区域这一原则,确定了近距离煤层上下巷道在水平向的安全错距。结果表明:安全错距与下煤层极限平衡区宽度、应力扩散角和煤层间距有关。(4)基于巷道煤帮岩体的弹塑性分析及其碎胀特性,分析了近距离煤层上下巷道开挖后帮部表面变形量大小,确定了上下煤层巷道帮部煤体在顶板支承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后向巷道内侧的位移量,为合理确定近距离煤层上下巷道开挖过程中帮部岩体的预留变形量提供了理论依据。(5)以陕西渭南某煤矿近距离煤层为工程背景,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计算了该煤矿近距离煤层上下内错式巷道的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破裂区宽度、顶底板的变形破坏范围及其帮部位移量;基于上煤层巷道煤柱支承压力下的扩散分析模型确定了上下巷道的水平向安全错距。在此基础上,对上下巷道围岩的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上述研究成果能够较好地进行近距离煤层巷道变形规律的预测分析。

曹鹏[4](2020)在《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采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时,煤层间采动影响相互叠加,导致各煤层间覆岩移动量、应力卸压区与集中区相互叠加影响,采场应力分布和岩层移动变得更加复杂,矿压显现规律与单一煤层开采差异显着,对采空区下工作面顶板控制和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得到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及其支护强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和现场验证等手段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根据煤层间距及上部煤层开采后对层间岩层的破坏情况,将下煤覆岩结构分为层间无基本顶、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层间部分损伤基本顶和层间完整基本顶,并得到其分类判据。其中,层间无基本顶和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覆岩破断规律与单一煤层开采区别明显,层间部分损伤基本顶和层间完整基本顶覆岩破断规律接近于单一煤层开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上部单一煤层工作面开采时,应力集中系数K不断增大,前期增长迅速后期缓慢。继续开采下部煤层,以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结构为例,开采初期K有小幅回落,中期平稳增长,后期降低,两煤层间塑性破坏区域变化不明显,说明下部煤层开采时已无明显周期来压。影响各类覆岩结构破断规律的主要因素为上部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和煤层间距。以下峪口矿3煤23307工作面和3 下煤23307(下)工作面近距离煤层为相似模拟对象进行实验,分析得到23307工作面单煤层开采具有明显的周期来压阶段,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9m;下部煤层23307(下)工作面回采时周期来压不明显,顶板随采随落,上部煤层采空区覆岩压实度增幅较大,垮落带向高层位发展达到26.12m,裂隙带高度为63.97m。结合现场取样实测根据理论计算得到23307工作面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1.9m,判定23307(下)工作面顶板为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结构;现场矿压观测得到23307(下)工作面基本顶平均破断步距较小,为9.6m,破断时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33.4MPa,整体上周期来压不明显,顶板随采随落。研究结果对采空下近距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管理具有参考意义,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郑上上[5](2020)在《贵州某矿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顶板破断特征与覆岩运移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贵州省近距离煤层群占比开采占比较高且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影响导致开采过程中下位煤层受重复采动后顶板破断特征与覆岩运移规律不清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这一问题。本文以贵州省盘江某矿17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对比的方法对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受重复采动后破断特征以及覆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得到:受近距离重复采动的煤层在开采时顶板来压不强烈,但由于上覆岩层中不同层位将出现三种来压现象,来压较为频繁,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煤壁容易片帮破坏。构建出了“煤壁-支架-顶板”的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之后,利用力学知识计算确定出合理支架阻力计算公式(2.5)。在FLAC3D数值模拟实验中,17#煤层的顶板由于受到两次采动影响,结构比较破碎所以直接顶下沉量较大。在相似模拟实验中,开采17#煤时工作面推进到30m时直接顶发生垮落,此时上覆采空区也向下压实,由于17#煤顶板受重复采动影响已经变得相对松软,顶板随着工作面推进一边推进一边垮落。在受单次采动影响实验中,由于煤体松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方的煤层也会随着垮落,但上方煤层的直接顶不会随着垮落反而会对上方采空区产生支承作用,这与受重复采动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模运算分析得到:受15#、16#煤层重复采动影响,顶板来压比较频繁,端面顶板稳定性变得较差,冒顶情况比较严重。研究成果为相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接下来的开采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张剑[6](2020)在《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显现出独特的矿压特征,单一煤层开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不再完全适用。论文针对近距煤层开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西山矿区典型近距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及现场实践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开展地质参数测试、巷道围岩活动规律、巷道布置方法、巷道顶板稳定控制原理、及巷道控制现场试验等内容,研究成果可为近距煤层开采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成果集中如下:(1)西山矿区地应力为中等水平,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采深决定地应力场类型,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呈N5°WN89.7°W和N5.6°EN87°E,揭示出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2#主采煤层顶板岩性包括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砂岩,强度为2060MPa;8#主采煤层顶板岩性包含石灰岩、泥岩、及砂岩,强度为20100MPa,探明顶板岩性组成及强度分布特征。顶板岩层发育沉积和构造两类结构面,测明主采煤层顶板煤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2)建立宽煤柱底板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底板应力解析式,采深和煤柱宽度是影响煤柱底板应力分布的重要参数,采深加大则应力增高,煤柱增宽,则应力降低,但应力集中系数与采深和煤柱宽度无关,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吻合。探究采深、岩体强度、及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得出采深越深,则底板破坏深度就越大,而底板岩体强度越高,则底板破坏深度就越小,采深和底板岩体强度是影响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关键参数。探讨底板为非均匀多岩性岩层赋存特征,提出底板岩体强度宜采用各岩层强度的加权平均值,修正底板岩层屈服破坏深度函数式。(3)构建以杜儿坪煤矿近距煤层为原型的相似模型,采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系统,研究近距上下煤层开挖过程煤柱和采空区底板位移场-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结论为:(1)上煤层开挖,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形态由单峰转变为双峰,且以煤柱中央为轴呈对称分布特征,与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吻合;下煤层开挖,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形态发生显着改变,最终煤柱应力释放失稳破坏,揭示出煤柱底板应力动态演变规律。(2)上下煤层开挖,采空区底板位移均显现先增加后减小最后恢复为0,揭示出采空区底板变形破坏演化规律;(3)量测出上煤层采后残留煤柱两侧覆岩破断角,先采面为60°,后采面为55°。(4)剖析煤矿常用近距煤层反向内错布置法的局限性,提出同向内错布置法,综合分析确认煤柱底板应力影响深度大于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提出内错距的两类确定方法:(1)若层间距小于底板破坏深度,则内错距采用(?);若层间距大于底板破坏深度,则内错距采用(?)。(5)揭示出采空区底板岩体强度呈渐进式衰减劣化特征,提出采用劣化率表征采动损伤程度,建立底板岩体强度劣化率计算式;提出下煤层巷道顶板分成单岩性岩层、两岩性岩层、多岩性岩层3种类型,建立有无锚杆锚索加固顶板力学模型,探讨层间距、巷道宽度、采深对顶板稳定的影响,揭示出层间距越大则越有利于顶板稳定,巷道跨度越宽则越不利于顶板稳定,采深加深则顶板稳定性降低,阐明预应力锚杆锚索加固顶板的力学原理,将叠合梁转变为组合梁,增强顶板抗弯刚度,降低顶板挠曲变形,确保顶板稳定。(6)以西山杜儿坪煤矿典型近距煤层为试验对象,采用同向内错布置73903工作面,基于内错距确定方法,得到皮带巷和轨道巷错距分别为9m和10m,提出皮带巷采用锚杆锚索控制技术,矿压观测表明皮带巷围岩变形可控满足回采使用,通过现场实践检验了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合理。

吕可[7](2020)在《海石湾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沿空巷道矿压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文中提出海石湾煤矿深井近距离煤层回采过程中,上、下煤层工作面的开采将分别对本煤层、邻近煤层及其中的巷道产生影响。当前,这些影响的特点及其背后的产生机理、特别是近距离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结构演化及其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形式亟需理论的完善。以海石湾煤矿深井条件下的近距离煤层开采工程为背景,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现场压力变形监测、理论模型推演计算、数值模拟实验等方法,对距离相近的上下煤层在各自回采进程中覆岩结构演化、运动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围岩应力受其影响产生变化的形式与机理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揭示了深井近距离煤层及其沿空巷道在不同煤层工作面开采时的矿压与变形规律。根据关键层及其所控制岩层的破坏变形特点,提出了亚、主关键层分别断裂前后矿山压力增量的来源及分布特征。区别于单一煤层开采条件,指出了近距离双煤层开采活动中层间基本顶的受力、破坏方式及其对上覆岩层结构的重要影响。基于下煤层巷道掘进期间出现的冲击性风险,观测并总结了冲击条件下巷道边界的动力放大现象。针对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稳定性隐患,运用了以爆破切顶卸压为主要方式的巷道围岩卸压技术,合理调整了巷道支护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支护效果。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海石湾近距离煤层回采过程中不同开采阶段下的覆岩结构形态及其演化特征。通过观察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依据覆岩中主关键层是否失稳破断,将巷道受压状况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主关键层破断前,近场结构为矿压增量的主要来源,矿压具有小幅波动性;在主关键层破断后,远场结构对于近距离各煤层矿压增量均起到主要作用,并使其变动具有典型的跳跃性。(2)指出了海石湾近距离煤层开采中下煤层工作面的受力特点及其与覆岩结构的互动形式。下煤层的回采往往是在其上部煤层部分或全部回采之后,此时主关键层往往已然发生破断,并形成一定的稳定结构。分析了这种结构下下煤层开采时的破坏形式,提出“随采随冒”的垮落方式将对覆岩关键层的块体稳定结构产生积累作用,并导致块体失稳与来压的跳跃式变动。(3)建立了以多层关键层为基础的覆岩结构演化模型。以弹性变形理论、“砌体梁”理论等理论为基础,求解了不同煤层、不同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矿山支承压力增量及其对下部工作面与巷道的压力影响。对于上煤层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建立了关键块体模型以求解其下部煤层顶板的应力分布。对于下煤层回采期间的层间基本顶与亚关键层块体结构,建立了模型以判断其稳定性,推测其运动方式与结构传递作用。(4)揭示了主关键层的破断及其块体运动是海石湾近距离煤层开采中对矿压影响最突出的因素。针对上、下煤层中多个工作面内沿空巷道的受力与变形特点,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模拟验证等多种手段,总结了各沿空巷道的矿压分布规律,分析了矿压机理及与覆岩结构的时空关系。描述了不同位置、不同工况下沿空巷道的重要受力或失稳因素。(5)发现了冲击地压下巷道边界的动力放大效应。在巷道周边的松动圈范围内,动力放大程度与其至边界的距离成负相关,即动力放大程度从松动圈边界向巷道边界方向逐步增大,并在巷道表面处达到最大。提出在巷道及其周边的支护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位置动力响应的差异。(6)提出了巷道在同时受近距离煤层开采及本身掘进影响时围岩的应力分布方式与应对措施。根据其上覆岩层(块)的结构特征与运动形式,确定了卸压方案与支护参数调整方法。通过在模拟实验中对巷道周边的位移、应力、破坏等多种场进行分析,验证了其卸压与支护调整的效果。

谷攀[8](2020)在《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破坏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企业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受矿井地质情况、煤层开采技术以及开采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会优先开采易采煤层。近年来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逐渐上升,易采煤层逐渐枯竭,促使某些开采较为困难的煤层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开采理论的完善和支护技术的提高,能够较为安全地开采极近距离煤层,这样可避免浪费煤炭资源,提高矿井服务年限。我国极近距离煤层分布较为广泛,且多运用下行式开采。此开采方式一般把上部煤层底板作为下部煤层顶板,当煤层开采时,下部煤层易受叠加采动应力的影响。尤其是在极近距离煤层下,由于煤层间距较小,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且上覆煤柱的集中应力会通过上煤层底板传递至下部煤层,导致下部煤层局部位置形成应力增高区,下部煤层受力情况更加复杂,给下部煤层工作面运输巷道支护带来困难。本文以山西新旺煤矿为工程背景,运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的手段,对极近距离煤层3101工作面运输巷道的破坏特征、破坏机理和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3#煤层顶板钻孔实验可知,位于煤柱下方的3#煤层顶板,围岩松散破碎,局部出现大量裂隙,顶板完整性较差。位于采空区下的3#煤层顶板,孔壁相对完整,仅存在少量裂隙,顶板完整性较好。(2)根据理论计算得出上部2#煤层开采后底板岩层破坏深度为6.94m,大于煤层的最大层间距5.1 m,其已经严重影响了3#煤层巷道顶板围岩的稳定性,说明上部煤层开采已经对下部煤层顶板造成破坏。(3)由于受煤柱处应力集中的影响,运输巷道顶板和两帮位置的应力显着提高。巷道围岩发生大量剪切破坏和一定量的拉伸破坏,顶板下沉明显,两帮破坏程度严重。同时探究了巷道上方的煤柱位置对巷道塑性区范围的影响,距离煤柱中心越近,塑性区范围越明显。(4)针对运输巷道破坏特征提出了锚注联合支护方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注浆锚杆间排距定为2000 mm×2000mm,锚注深度定为4.0 m,支护效果最优。(5)在煤柱的集中应力作用下,运输巷道在靠近煤柱的一侧的帮部、顶角、顶板发生显着破坏,称为巷道的“强化支护处”。针对原始支护方案无法满足此特定情况下的支护要求,提出了三种应对巷道上方不同煤柱位置的支护方案,对巷道的“强化支护处”进行锚注支护加固。(6)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三种支护方案下巷道各关键部位的最大变形量,并进行比较,得出运输巷道位于在煤柱正下方时,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最优,并对此位置下的支护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得到了符合工程应用需要的效果。(7)将巷道布置在遗留煤柱正下方,对其进行矿压观测,得出了运输巷道在煤柱下的巷道锚杆受力情况、巷道围岩变形量以及顶板离层量。并进行新旧支护方案对比,进一步验证了锚注联合支护方案的可靠性,有效控制了3101工作面运输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但伸富[9](2020)在《花草滩矿近距离煤层轨道下山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相邻煤层层间距较小时,应力集中对采区下山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坏,深入研究近距离煤层的岩层结构、覆岩应力分布、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下山围岩稳定性控制等对近距离煤层开采以及下山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研究花草滩煤矿一采区轨道下山围岩在多次扰动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围绕下山工作面不同开采顺序,对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围岩变形情况展开分析,提出了“全断面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为:⑴理论分析了上覆岩层运移规律,采用FLA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次开采扰动、不同停采线位置和不同开采顺序对下山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围岩表面位移变化特征,讨论了下山原支护体系失效及轨道下山变形原因。⑵轨道下山变形特征受围岩应力分布影响下会形成剪切应力拱,剪切应力拱对围岩具有一定的稳固作用。工作面开采顺序对巷道底板和帮部围岩位移影响更甚,轨道下山围岩变形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⑶根据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大巷围岩变形影响范围、应力峰值系数所代表的巷道与工作面间煤柱稳定敏感度的涉及范围三个因素研究确定工作面停采线位置距离2#煤层水平、距离下山50m处。⑷利用数值模拟比较了无预应力普通锚索和预应力锚索轴力分布及各项参数(锚索预应力、锚索长度、间排距等)对下山围岩变形破坏敏感性影响程度,结合理论计算所得围岩最大塑性破坏范围,提出全断面锚索锚固体系并确定各项参数的合理取值。⑸基于轨道下山支护机理,结合一采区轨道下山围岩工程实际,分析了全断面预应力锚索支护的技术优势,将所采用的支护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轨道下山围岩表面变形得到控制,通过现场观测和矿压监测总体评价,轨道下山围岩稳定性良好,符合工程要求。该论文有图52幅,表7个,参考文献87篇。

王星瑶[10](2020)在《发耳煤矿多煤层重复采动大巷底鼓破坏特征及其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群联合开采时,因受煤层重复采动影响导致集中大巷呈现持续流变特征,不得不多次返修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因此,系统分析多煤层重复采动情况下集中大巷底鼓变形破坏机理,对于多煤层联合开采集中巷道底鼓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工程实践意义。本文以发耳煤矿集中轨道大巷底鼓破坏段为工程背景,实测了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多煤层联合开采覆岩结构复合破断机理,提出了多煤层重复采动大巷底鼓控制技术,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实测了集中轨道大巷底鼓破坏特征,分析了底鼓变形的因素;建立了多煤层联合开采重复采动影响下覆岩复合破断模型,揭示了多煤层重复开采煤柱一侧力学传递及煤柱下方巷道底板变形破坏机理。(2)数值计算研究了多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覆岩结构复合破断特征及其运移规律,掌握了集中轨道大巷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底鼓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煤、5-3煤开采对巷道底板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而3煤、5-2煤以及7煤开采时集中轨道大巷呈现持续流变特征。(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集中轨道大巷围岩底鼓分阶段控制方案,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变形破坏特征,并结合现场施工及其生产需要,提出了集中轨道大巷底鼓控制的优化方案和合理参数。工业性试验表明,在巷道北侧开挖卸压槽深度为2m,宽度为0.8m,南侧开挖卸压槽深度为2.5m,宽度为1.0m,并进行矸石回填,配合巷道围岩注浆和打底角锚杆支护的情况下,巷道底鼓得到了有效控制。本论文有图80幅,表7个,参考文献89篇。

二、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极近距离煤层覆岩运移特征与同采错距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上下煤层同采合理错距研究现状
        1.2.2 上下煤层同采围岩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理论分析研究
    2.1 工作面概况
    2.2 两工作面空间位置关系
    2.3 极近距离煤层同采面合理布置方式研究
        2.3.1 减压区布置方式研究
        2.3.2 稳压区布置方式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数值模拟研究
    3.1 概述
    3.2 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1 数值模拟方案
        3.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3.3.3 模拟过程
    3.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4.1 不同错距下采场应力分布特征
        3.4.2 不同错距下采场位移分布特征
        3.4.3 不同错距下弹塑性区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物理相似模拟研究
    4.1 物理相似模拟概述
    4.2 物理相似模拟方案设计
        4.2.1 实验目的及方法
        4.2.2 物理模拟实验台的选择
        4.2.3 相似材料配比及用量计算
        4.2.4 实验模型的铺装
        4.2.5 测点及应力传感器布置
        4.2.6 开采方案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不同错距下覆岩运移规律
        4.3.2 不同错距下应力变化情况
        4.3.3 不同错距下位移变化情况
    4.4 本章小结
5 集广煤矿同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实测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9号煤层回采面矿压实测及结果分析
        5.2.1 测点布置
        5.2.2 090402工作面矿压观测及分析
    5.3 10号煤层回采面矿压实测及结果分析
        5.3.1 测点布置
        5.3.2 上下工作面错距30m矿压分析
        5.3.3 上下工作面错距36m矿压分析
        5.3.4 上下工作面错距44m矿压分析
    5.4 工程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三交河矿近距离煤层地质概况与地质力学分析
    2.1 井田概况
    2.2 井田地质特征
    2.3 三交河矿2~(-2)煤层2-2-601工作面概况
    2.4 煤岩体力学性质试验试验方法及方案
    2.5 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及地应力监测
    2.6 小节
3 近距煤层下层煤底板活动规律研究
    3.1 近距离煤层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及底板应力特征研究
    3.2 近距离煤层采掘过程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3.3 小节
4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研究
    4.1 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位置分析
    4.2 下层煤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分析
    4.3 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位置数值模拟研究
    4.4 小节
5 三交河煤矿近距煤层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研究
    5.1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原则
    5.2 2~(-2)近距离煤层现场调研及矿压分析
    5.3 三交河煤矿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5.4 2~(-2)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矿压观测
    5.5 2~(-2)-601近距离煤层回采面矿压分析
    5.6 小节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近距离煤层巷道布置方式研究现状
        1.2.2 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研究现状
        1.2.3 近距离煤层水平向安全错距研究现状
        1.2.4 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及其布置方式分析
    2.1 近距离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分析
        2.1.1 近距离回采巷道帮部变形分析
        2.1.2 近距离回采巷道顶板变形分析
        2.1.3 近距离回采巷道底板变形分析
    2.2 上煤层煤柱支承压力对下煤层巷道的影响
    2.3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分析
        2.3.1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其优缺点
        2.3.2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的适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上煤层巷道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研究
    3.1 巷道帮部煤体受力变形分析
        3.1.1 巷道煤帮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3.1.2 煤帮岩体变形计算原理
        3.1.3 煤帮岩体应力分量的确定
        3.1.4 煤帮岩体应力应变分析
    3.2 巷道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分析
        3.2.1 支承压力下煤帮岩体柱条模型的建立
        3.2.2 煤帮岩体挠曲断裂力学分析
        3.2.3 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计算
    3.3 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3.4 巷道煤帮破裂区宽度分析
    3.5 巷道煤帮变形量分析
    3.6 算例分析
        3.6.1 工程概况
        3.6.2 上煤层工作面运输顺槽煤帮变形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下煤层巷道煤帮变形规律研究
    4.1 下煤层巷道帮部煤体受力变形分析
        4.1.1 煤帮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4.1.2 煤帮岩体应力分量的确定
    4.2 下煤层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分析
    4.3 近距离煤层安全错距分析
    4.4 算例分析
        4.4.1 工程概况
        4.4.2 下煤层工作面运输顺槽煤帮变形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
    5.1 巷道围岩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5.1.1 采空区下巷道围岩破坏机理
        5.1.2 锚杆与围岩作用关系
        5.1.3 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分析
    5.2 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及支护原则
        5.2.1 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理论
        5.2.2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原则
    5.3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支护优化
        5.3.1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计算
        5.3.2 锚杆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5.4 上下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或获批的专利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回采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研究现状
        1.2.3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覆岩破断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近距离煤层覆岩结构分类及其支护强度分析
    2.1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覆岩结构类型分析
    2.2 采空区下工作面不同类型覆岩支护强度模型建立
        2.2.1 下部煤层覆岩结构判别
        2.2.2 单一煤层支护强度确定方法
        2.2.3 层间无基本顶、完全损伤基本顶支护强度模型
        2.2.4 层间未完全损伤基本顶支护强度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破坏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3.1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
        3.1.1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3.1.2 数值模拟方案
    3.2 上部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分析
    3.3 层间无基本顶结构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分析
    3.4 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结构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分析
        3.4.1 覆岩采动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3.4.2 采空区下工作面回采煤层间岩层应力演化规律分析
        3.4.3 覆岩破断及演化规律分析
        3.4.4 覆岩应力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近距离煤层采动覆岩破断规律物理模拟
    4.1 物理模拟模型设计与制作
        4.1.1 模拟原型概述及相似参数的确定
        4.1.2 相似材料配比
        4.1.3 实验台应力传感器及位移测点布置
    4.2 单一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及底板应力变化分析
        4.2.1 单一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分析
        4.2.2 单一煤层开采覆岩位移规律分析
        4.2.3 单一煤层采动底板应力变化分析
    4.3 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分析
        4.3.1 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
        4.3.2 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位移规律
        4.3.3 覆岩“两带”高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工程实践
    5.1 工程概况
    5.2 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结构判定及其支护强度理论计算
        5.2.1 理论计算流程
        5.2.2 上部煤层底板破坏及覆岩结构分类
        5.2.3 层间完全损伤基本顶支护强度计算
    5.3 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
        5.3.1 矿压观测目的及观测方案
        5.3.2 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5.3.3 周期来压与随采随落工作面支架支护要求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贵州某矿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顶板破断特征与覆岩运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现状
        1.2.2 近距离煤层群受重复采动开采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覆岩运动理论分析
    2.1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结构力学模型
        2.1.1 工程概况
        2.1.2 力学模型建立
        2.1.3 支架阻力计算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距离煤层开采受重复采动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3.1 FLAC3D软件简介
    3.2 计算模型参数和边界载荷条件的确定
    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3.3.1 开采15#煤煤层影响分析
        3.3.2 开采16#煤层影响分析
        3.3.3 开采17#煤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受重复采动影响相似模拟研究
    4.1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4.1.1 试验内容
        4.1.2 试验原型
        4.1.3 试验模型相似比确定
        4.1.4 试验模型设计
    4.2 试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4.2.1 相似材料的配比
        4.2.2 试验仪器
        4.2.3 观测内容
        4.2.4 测点布置
        4.2.5 模型的铺设与开挖
    4.3 试验模型开挖与过程分析
        4.3.1 受重复采动围岩的破坏情况及覆岩运动分析
        4.3.2 受单次采动围岩的破坏情况及覆岩运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重复采动端面顶板稳定性分析
    5.1 UDEC软件简介
    5.2 模型建立
    5.3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6)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距煤层群开采的定义及判别方法
        1.2.2 近距煤层群上行式开采方面的研究
        1.2.3 近距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方面的研究
        1.2.4 近距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及支护技术
        1.2.5 研究的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山矿区巷道围岩基础参数现场测试研究
    2.1 地应力测试与分析
        2.1.1 测量方法及装备
        2.1.2 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2.2 围岩强度测量与分析
        2.2.1 测量方法
        2.2.2 测量结果及分析
        2.2.3 煤岩体强度分布特征分析
    2.3 巷道顶板围岩结构特征观测与分析
        2.3.1 测量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围岩活动机理研究
    3.1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规律研究
        3.1.1 煤柱稳定性分析
        3.1.2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规律的理论研究
        3.1.3 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3.1.4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特征数值分析
    3.2 近距上煤层采后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3.2.1 底板屈服破坏深度的理论分析
        3.2.2 算例分析
        3.2.3 岩体强度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4.1 相似模型试验方案
        4.1.1 试验方案
        4.1.2 监测方案
    4.2 近距上煤层开采模拟试验研究
        4.2.1 第1 个工作面开挖
        4.2.2 第2 个工作面开挖
    4.3 近距下煤层开采模型试验研究
        4.3.1 第1 个工作面开挖
        4.3.2 第2 个工作面开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距煤层巷道布置方法与顶板稳定控制原理研究
    5.1 近距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法
        5.1.1 常用回采巷道布置法缺陷分析
        5.1.2 近距下部煤层回采巷道新式布置法
        5.1.3 错距确定方法的研究
        5.1.4 错距的确定原则
        5.1.5 错距的确定方法
    5.2 近距煤层顶板稳定控制原理
        5.2.1 近距下煤层顶底板岩体强度损伤劣化特征分析
        5.2.2 采动底板岩体强度劣化特征分析
        5.2.3 采动底板岩体弹性模量的获取
        5.2.4 近距下煤层回采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力学原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距煤层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试验研究
    6.1 矿井地质概况
        6.1.1 地层分布特征
    6.2 南九采区近距煤层开采现状
        6.2.1 近距煤层采掘现状
        6.2.2 下煤层回采巷道维护状况
        6.2.3 近距下部73902 两巷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6.3 南九采区近距73903 皮带巷试验
        6.3.1 确定下部73903 两巷布置形式
        6.3.2 确定下部73903 两巷内错距大小
        6.3.3 73903 试验工作面地质参数评估
        6.3.4 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的内错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6.3.5 73903 皮带巷锚杆锚索锚固力试验
        6.3.6 73903 皮带巷支护设计
        6.3.7 73903 皮带巷围岩控制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海石湾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沿空巷道矿压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研究发展
        2.1.2 有关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下围岩应力演化的研究
        2.1.3 岩层运动机理及裂隙发育
        2.1.4 工作面和巷道等的布置与支护
        2.1.5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相关问题研究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 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地质结构特征
    3.1 区域地理地层特征
    3.2 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3.3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3.4 关键层判定
    3.5 本章小结
4 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演化规律
    4.1 实验内容与目的
    4.2 模型设计与布置
    4.3 上煤层回采期间围岩结构演化
    4.4 下煤层回采期间围岩结构演化
    4.5 覆岩结构对工作面压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上覆岩层结构的力学模型及理论计算
    5.1 关键层的破坏及其对矿山压力分布的影响
    5.2 关键层挠曲产生的支承压力增量
    5.3 关键层断裂块体产生的支承压力增量
    5.4 上覆岩层对煤层周边支承压力的解析解
        5.4.1 关键层处于悬空或离层状态
        5.4.2 关键层下沉触底状态
        5.4.3 关键层断裂形成块体状态
    5.5 采空区下部工作面的支承压力
    5.6 下煤层开采后岩块的稳定性及其对覆岩结构的影响
        5.6.1 层间基本顶初次断裂时的岩层结构
        5.6.2 受下煤层开采影响的关键层块体结构
        5.6.3 下煤层开采对近场及远场结构的影响与传递
    5.7 本章小结
6 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及其沿空巷道周边的矿压分布规律
    6.1 开采扰动下典型沿空巷道的变形破坏状况
        6.1.1 受上煤层开采影响的上煤层工作面
        6.1.2 受上煤层及下煤层开采影响的下煤层工作面
        6.1.3 受下煤层开采影响的上煤层工作面
    6.2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数值模拟分析
        6.2.1 模型设计与边界条件
        6.2.2 模拟地层及其力学参数
    6.3 上煤层回采阶段巷道围岩的受力分析
        6.3.1 上煤层回采对本煤层工作面的影响
        6.3.2 上煤层回采对下煤层工作面的影响
    6.4 下煤层回采阶段巷道围岩的受力分析
        6.4.1 下煤层回采对本煤层工作面的影响
        6.4.2 下煤层回采对上煤层工作面的影响
    6.5 巷道边界的动力放大现象
    6.6 本章小结
7 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采场矿压控制方法与巷道支护参数调整
    7.1 爆破切顶卸压机理
    7.2 巷道爆破卸压设计
    7.3 爆破卸载效果的模拟与分析
        7.3.1 下煤层工作面回风巷的爆破卸载效果
        7.3.2 上煤层工作面回风巷的爆破卸载效果
    7.4 巷道支护参数的合理调整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破坏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近距离煤层破坏特征研究现状
        1.2.2 极近距离煤层煤柱下巷道破坏规律研究现状
        1.2.3 极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1.3 极近距离煤层围岩控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巷道围岩力学特性研究
    2.1 新旺煤矿地质状况分析
        2.1.1 矿井状况
        2.1.2 煤层赋存情况
        2.1.3 工程地质条件
        2.1.4 巷道支护概况
        2.1.5 巷道破坏特征分析
    2.2 煤岩力学参数测定
        2.2.1 实验方案
        2.2.2 实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近距离煤层运输巷道破坏机理研究
    3.1 3#煤层巷道顶板窥视研究
        3.1.1 窥视方案
        3.1.2 窥视结果分析
    3.2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破坏深度理论分析
        3.2.1 弹塑性理论计算破坏深度
        3.2.2 滑移线场理论计算破坏深度
        3.2.3 理论计算结果
    3.3 极近距离煤层煤柱下巷道破坏特征分析
        3.3.1 上煤层底板采动应力计算
        3.3.2 煤柱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
        3.3.3 煤柱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近距离煤层运输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4.1 支护理论以及机理分析
        4.1.1 锚杆支护理论
        4.1.2 锚注支护理论
        4.1.3 注浆的加固作用
        4.1.4 锚注与围岩协同支护作用
    4.2 支护方案的优化
        4.2.1 建立模型
        4.2.2 优化支护方案
        4.2.3 注浆锚杆间排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4.2.4 锚注深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4.3 锚注联合支护方案
        4.3.1 锚网支护方案
        4.3.2 锚注支护方案
    4.4 支护参数与施工工艺
        4.4.1 浆液配比
        4.4.2 注浆参数
        4.4.3 注浆工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位置煤柱支护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5.1 简述
    5.2 不同位置煤柱下的运输巷道支护模拟对比效果
        5.2.1 右侧煤柱下的锚注支护模拟结果
        5.2.2 左侧煤柱下的锚注支护模拟结果
        5.2.3 煤柱中心下的锚注支护模拟结果
    5.3 煤柱下运输巷道最优支护方案
        5.3.1 不同位置煤柱下支护效果的比对
        5.3.2 最优方案的下运输巷道锚注联合控制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践应用研究
    6.1 监测内容与方法
        6.1.1 测点布置
        6.1.2 巷道监测内容
    6.2 监测结果分析
        6.2.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6.2.2 顶板离层检测结果
        6.2.3 锚杆受力监测结果分析
        6.2.4 优化支护方案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花草滩矿近距离煤层轨道下山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2 采区生产地质条件及上覆岩层应力分布特征
    2.1 生产地质条件
    2.2 轨道下山变形破坏特征
    2.3 轨道下山上覆岩层运移、应力分布分析
    2.4 应力传递假设
    2.5 本章小结
3 采区轨道下山围岩稳定性分析
    3.1 围岩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3.2 不同扰动条件下轨道下山围岩应力位移分布特征
    3.3 不同回采顺序时轨道下山受力位移分布特征
    3.4 停采线合理位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采区轨道下山修护加固机理及技术分析
    4.1 修护原理及原则
    4.2 全断面锚索支护方案及基本参数确定
    4.3 本章小结
5 工业性试验
    5.1 轨道下山全断面预应力锚索支护
    5.2 轨道下山围岩注浆加固
    5.3 下山围岩控制分析
    5.4 现场支护结果观测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发耳煤矿多煤层重复采动大巷底鼓破坏特征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多煤层重复采动集中大巷底鼓破坏机理
    2.1 工程背景
    2.2 巷道底鼓破坏主控因素
    2.3 多煤层重复开采巷道底板力学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多煤层重复开采覆岩结构运移特征
    3.1 多煤层开采覆岩垮落结构与运移特征
    3.2 重复开采巷道底板应力演化规律
    3.3 重复开采巷道底板破坏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多煤层重复开采集中大巷底鼓控制技术
    4.1 巷道底鼓控制技术途径
    4.2 底鼓控制技术方案
    4.3 底鼓控制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现场工业性试验
    5.1 试验方案
    5.2 矿压显现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极近距离煤层覆岩运移特征与同采错距优化研究[D]. 彭志妍.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赵万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 柯达.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研究[D]. 曹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贵州某矿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顶板破断特征与覆岩运移规律[D]. 郑上上. 贵州大学, 2020(04)
  • [6]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D]. 张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7]海石湾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沿空巷道矿压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D]. 吕可.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破坏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D]. 谷攀.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花草滩矿近距离煤层轨道下山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但伸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发耳煤矿多煤层重复采动大巷底鼓破坏特征及其控制研究[D]. 王星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短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技术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