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一、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安[1](2020)在《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位置在强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碰撞,碰撞的发生将造成双槽渡槽结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的输水功能。但目前关于双槽渡槽结构的碰撞问题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双槽渡槽碰撞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从影响碰撞响应的因素出发,利用数值模拟探讨在不同工况下双槽渡槽结构的纵向碰撞响应,以期为大型双槽渡槽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大型三跨双槽渡槽三维实体单元模型,以此研究强震作用下相邻槽身间、槽身与槽台间的碰撞问题。通过改变影响碰撞的参数:如伸缩缝间距、场地类型、地震波输入角度、槽内水深、地震波峰值等,全面分析了双槽渡槽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纵向碰撞响应规律,主要包括槽身位移、墩顶位移、碰撞次数、碰撞力、墩底剪力、墩底弯矩等。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可以很好地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并通过后处理模块清晰地显示碰撞发生的位置,利用云图可以展示发生碰撞位置所产生碰撞应力的大小。但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在模拟碰撞问题时存在计算耗时长,占用内存大的现象。后期采用梁段单元,利用自编FORTRAN碰撞程序,开展多种工况下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梁段单元,利用FORTRAN程序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内存占用。研究结果表明:(1)发生碰撞的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会导致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处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的正常输水功能;(2)碰撞作用使得梁体加速度骤增,同时碰撞对槽身之间、槽身与槽台之间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别,表现为近槽台处碰撞力峰值明显增大;(3)改变伸缩缝间距对碰撞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着伸缩缝间距的增加,碰撞次数趋于减少,碰撞力峰值趋于增大;输入不同场地类型地震波时,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频谱敏感性;随着地震波沿纵向输入角度的增大,碰撞响应减小;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碰撞响应加剧;随着槽内水体的增加,碰撞响应逐渐增大。

李长春[2](2020)在《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滇中引水工程是为缓解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大理等地区水资源短缺而正在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国家2020年前开工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10大标志性工程之首。作为跨越河流、山谷、道路等的输水建筑物,渡槽在滇中引水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滇中地区位于云南中西部地震带上,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因此确保大型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意义重大。为研究大型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中董家村渡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计算。大型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中,考虑了槽内五种不同水深(槽内无水、槽内有1/4设计水深、1/2设计水深、3/4设计水深及设计水深),使用分块兰索斯法对该渡槽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水深对于大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考虑了三种横向地震波(人工模拟地震波、EL-Centro地震波以及唐山地震波)和两种不同的支座(隔震支座与非隔震支座),得到了三种横向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结构的竖向应力、纵向应力的时程响应;以及隔震支座与非隔震支座下动力响应的计算结果对比。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水位对于渡槽结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槽内水位的增加,槽内水体的质量逐渐增大,使得结构的自振频率下降,但不影响结构的主振型;与同类型的渡槽相比,董家村渡槽的自振频率相对较高;槽内水深的改变对于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对大型渡槽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槽内水位的变化不容忽视。(2)地震波对于渡槽结构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在人工模拟地震波、EL-Centro地震波以及唐山波三种不同的横向地震波的作用下,渡槽结构地震响应是不同的。现以应力峰值为例来分析:董家村渡槽结构对于唐山波比较敏感,跨中截面侧墙壁底部典型节点31922的竖向应力峰值及纵向应力峰值均为最大,EL-Centro地震波下的应力峰值次之,人工模拟地震波的应力峰值最小。因此建议在时程分析时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工程场地类别一致的地震波。横向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竖墙(侧墙和中墙)的竖向应力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于纵向应力。(3)隔震支座对于渡槽结构抗震性能有较大改善。设置了隔震支座后,跨中截面侧墙底部节点31922的竖向应力峰值与纵向应力峰值均明显小于非隔震支座模型中对应节点的竖向应力峰值与纵向应力峰值(竖向应力峰值减小20%以上),但隔震支座模型与非隔震支座模型中对应节点的竖向应力与纵向应力的时程曲线的形状基本一致。隔震支座模型中,跨中截面侧墙壁顶部节点66700的横向位移较非隔震支座模型增大了98%以上。由此可见:设置隔震支座后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隔震支座可以明显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高卓[3](2018)在《基于粘弹性边界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动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为实现水资源的均衡分布,我国修建了一系列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的调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为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提供重要的供水保障,为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发挥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在长距离调水工程中,当渠道与河流、山谷等交叉时,渡槽结构成为应用极为广泛的交叉建筑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修建了数十座大型渡槽,它们普遍具有水流量大,断面大的特点。对于这类大型输水渡槽而言,渡槽内水体的质量往往超过结构自身自重,是典型的“头重脚轻”特殊结构,其结构和荷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部分渡槽工程都位于地震强度高于VII度的区域,根据对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大型渡槽在地震作用下是否安全,是进行渡槽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渡槽结构与桥梁结构比较相似,但是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渡槽由于槽内有大质量的水体以及薄壁槽身,在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又变得更为复杂。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双洎河渡槽工程为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数值仿真模型,进行结构静动力计算分析。对渡槽结构在空槽、设计水深、加大水深三种工况进行了静力分析,研究了结构的静态应力及变位规律;对渡槽结构在空槽、设计水深、加大水深三种工况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基于粘弹性边界理论,进行了程序开发,考虑槽身水体影响,对渡槽结构进行地震动破坏机理研究,揭示了渡槽支撑结构及槽身结构动态响应规律。

顾培英,王岚岚,邓昌,王建[4](2017)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优化布置》文中认为对于老旧渡槽,科学的损伤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其中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是损伤诊断的关键。分别阐述了渡槽动力特性研究现状、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方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桥梁传感器优化布置,最后分析了渡槽与桥梁的异同。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优化布置,可以借鉴遗传算法在桥梁传感器优化布置中的改性方法,综合考虑渡槽槽身底板、侧壁、支撑结构的动力特性,优化传感器的数目和布置位置。阐述和分析结果为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布置位置、遗传算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李亚红[5](2017)在《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我国的水利事业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多省市进行调水,惠及上亿人口,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用水紧张和吃水困难的难题,渡槽作为调水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是参与该工程的技术人员多年心血的体现。现如今,无论是有关渡槽设计理论,还是利用计算机对渡槽实际情况进行模拟的技术都趋于比较完善的阶段,但渡槽形式还在不断改进,如何增大渡槽跨度,提高输水流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造价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相关工作人员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渡槽功能较为单一,大部分只是作为输水之用,但无论从截面尺寸还是从跨度上来看,渡槽都十分接近桥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大型渡槽的优点,通过在槽壁顶部开口处加设盖板,提供交通,既能扩大渡槽的优势,提高渡槽的实用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使其在具有输水功能的同时兼具桥梁的功能,本文将这种设有便桥的U形渡槽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渡槽“薄”的特点对其进行结构分析。虽然是否设有便桥对U形渡槽的结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设有便桥的U形渡槽与未设便桥的渡槽在受力上还是有区别的。运用结构力学理论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渡槽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无论是结构内力的大小还是结构最大内力和位移出现的部位均发生变化,同时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渡槽的端肋对渡槽纵横向内力的分布存在一定影响。“薄”是渡槽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薄”给渡槽结构设计带来的问题之一是不稳定性的问题,尤其对于U形的大截面渡槽而言,往往会发生约束扭转,因此在分析渡槽结构时有必要考虑扭转带来的翘曲应力。本文将渡槽当成薄壁杆件,运用结构力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推导出翘曲应力公式,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发现渡槽约束扭转时产生的翘曲应力是不能忽视的,同时研究了拉杆对渡槽扭转产生的作用。地震是一种比较大的灾害,对许多大型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时不得不将其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渡槽内的水体质量比较大,因此在地震的动态作用下会发生渡槽—液体耦合作用,为了更加方便有效地模拟这种相互作用,本文用ANSYS建立考虑水体作用的三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U形渡槽在4种不同水位时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槽内水体质量的增加,U形渡槽自振频率逐渐降低,水体质量增加的越多,频率下降的越多;渡槽主阵型与槽内是否有水关联不大。运用时程分析法计算U形渡槽在天津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水位对U形渡槽结构的横向位移和应力有较大影响,水位越高,横向位移和应力越大,这是由于U形槽内水体的存在使渡槽上部结构质量增大,作用在槽壳的地震力随之变大的缘故;在对较为大型的U形渡槽进行动力分析时,必须考虑槽内水体的作用。

杨旭亮[6](2015)在《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和地均拥有量低,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修建了一系列水资源联合调度工程,跨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用于解决区域性严重缺水问题和现状,目前我国最为宏大的调水工程属南水北调工程,其中东线、中线工程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在渠系建筑中渡槽作为一种交叉建筑物被广泛应用于输水调水工程中,为了满足大流量输水调水工程不仅发展了许多渡槽结构形式,并且随着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材料强度等的发展,渡槽跨度和横断面不断加大,以至于槽体和槽内水体自重特别大。这种典型的“头重脚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对渡槽结构抗震极为不利,并且还需考虑结构振动和水体晃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渡槽抗震成为抗震理论和技术上的难题之一。对大型双槽式渡槽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分析和研究是有其实践意义的,以期准确分析出通水渡槽在地震作用下水体晃动对槽身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指导渡槽工程抗震。本文先介绍了渡槽抗震研究现状,阐述了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和渡槽结构动力分析中四种常用的水体和结构简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然后根据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整理出渡槽结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控制方程,并利用有限软件Midas Civil建立渡槽模型,采用附加质量法模拟水体作用进行空槽工况和满槽工况下的自振特性分析,两种工况下渡槽的振型基本一致,其中渡槽前10阶振型以横向平动和整体纵向平动为主,说明该渡槽在这两个方向的刚度较低,并且输水工况下的自振频率比空槽时的自振频率有所减小。最后依次介绍了三种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建立Midas Civil和ANSYS的渡槽模型,依据场地特征选取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渡槽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两模型中最大位移存在差异,但两者一致体现出满槽工况时的横向位移大于空槽时的位移。对两种模型和两工况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从位移和应力情况相互验证,并可确定渡槽结构刚度情况和应力较大的区域。

王保定,徐建国[7](2014)在《大型双槽渡槽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双槽渡槽薄壁结构弹塑性动力特性,建立了渡槽薄壁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集渡槽薄壁结构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多弹簧模型为一体,应用多弹簧等效关系模拟结构塑性铰区的非线性滞回特性,以老张庄渡槽为例,开展地震荷载作用下双槽渡槽线弹性和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经结构线弹性和非线性地震响应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差异,即位移反应弹塑性解均大于线弹性解,内力反应弹塑性解均小于线弹性解。这说明开展大型双槽渡槽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很有必要。

苏小凤[8](2014)在《考虑水体质量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这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严重缺水。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我国修建了一系列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在这些大型输水调水工程中,渡槽作为一种交叉联系水工建筑物,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输水流量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单槽式渡槽已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渡槽结构型式,多槽式渡槽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典型的双槽并联渡槽有双洎河渡槽和洺河渡槽,三槽并联渡槽有漕河渡槽。由于槽墩之上的槽体与槽体内水体荷载特别巨大,这些渡槽是典型的“头重脚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这些结构型式极不利于抗震。在地震作用下,渡槽会发生剧烈振动,槽壳中的水体也会相应的产生一定晃动,水体的晃动作用越是剧烈,水体与渡槽结构的耦合效果越强,这是一种复杂的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但是目前的水工抗震规范却没有提及有关渡槽流固耦合的设计方法及原则,因此有必要将流固耦合的研究理论与渡槽相结合,研究大型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双洎河双槽式渡槽为例,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考虑水体作用的三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该渡槽在不同水体作用下的自振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渡槽的自振频率随着槽内水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水体增加的越多,频率下降的越多,水体的存在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槽内是否有水,对双洎河渡槽的主振型影响不大。采用时程分析法从动位移和动应力两方面计算了渡槽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波激励下,渡槽结构的横向位移和应力都随着槽内水位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槽壳内水体的质量增加了上部结构的重量,使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力加大的缘故;在大型渡槽的动力分析中,必须考虑槽内水体质量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动力分析模型。

季日臣,许涛,苏小凤,唐艳[9](2012)在《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分析水体晃动对多槽式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双槽式渡槽为例进行研究。应用Westerguard水体附加质量法模拟水体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采用MIDAS/CIVIL计算软件对该双槽式渡槽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水体对渡槽动力特性的影响。并选用具有隔震和耗能双重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对大型渡槽结构进行隔震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纵横向隔震能够大幅减小墩顶位移和墩底内力,从而满足结构的抗震需求。

杨阳[10](2012)在《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文中认为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通过过水隧洞、渡槽、水渠等过水建筑物调入100公里以外,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中渡槽是主要的输水建筑物,共有渡槽38座,庄浪河渡槽的流量、水深、水荷载、跨径之大均居世界前列,且位于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永登县。在“5.12”地震中,青川县水利工程震损十分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亿元。大型渡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主要建筑物,一旦发生地震,渡槽受损,全线输水中断。渡槽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渡槽水体集中在渡槽的顶部,地震时渡槽顶部的水体与槽体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对其渡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水体影响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课题。因此,研究大型渡槽的自振模态和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介绍了引大入秦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庄浪河渡槽的气象情况、地质条件、土质条件和场地地震效应;(2)通过对附加质量法、Housner模型、边界元法、ALE有限元法和位移-压力法五种流固耦合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位移-压力法作为本文建立渡槽流固耦合模型的方法;(3)选择ANSYS软件,建立了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的流固耦合动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4)依据灌溉、渡槽过流运行状况,选择了五种不同工况,计算庄浪河渡槽第35跨在五种工况下前10阶模态以及渡槽内水位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5)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选择了渡槽有代表性的关键部位,应用精度较高的位移-压力法建立的计算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应用瞬态动力分析法对渡槽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计算参数,为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在抗震性能设计参数选择提供了实例参考。

二、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梁式结构碰撞响应机理
        1.2.2 梁式结构防撞措施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恢复系数法
    2.3 拉格朗日乘子法
    2.4 接触单元法
        2.4.1 线弹性模型
        2.4.2 Kelvin模型
        2.4.3 Hertz模型
        2.4.4 Hertz-damp模型
        2.4.5 三维接触-摩擦模型
    2.5 直杆共轴法
    2.6 本章小结
3 强震作用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实例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有限元模型
        3.3.2 材料参数选取
    3.4 双槽上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4.1 双槽槽身位移分析
        3.4.2 双槽槽身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4.3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碰撞力分析
        3.4.4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接触应力分析
    3.5 双槽下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5.1 墩顶位移分析
        3.5.2 墩底剪力分析
        3.5.3 墩底弯矩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伸缩缝间距
    4.3 场地类型及地震波加速度峰值
    4.4 地震波输入的角度
    4.5 槽内水体的作用
    4.6 实体单元与梁段单元碰撞力对比
    4.7 本章小结
5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模型建立
        5.2.1 工程实例概况和梁段单元模型建立
        5.2.2 双槽槽身薄壁特性
        5.2.3 橡胶支座处理
        5.2.4 槽墩建模分析
        5.2.5 水体等效处理
    5.3 基于不同因素对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3.1 地震波作用强度的影响
        5.3.2 伸缩缝宽度的影响
        5.3.3 不同地震波输入的影响
        5.3.4 槽内水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渡槽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2.1 有限元仿真原理及结构动力学
        2.1.1 有限元仿真原理
        2.1.2 结构动力学的运动方程
        2.1.3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2.2 结构地震作用响应计算方法
        2.2.1 静力法
        2.2.2 动力反应谱法
        2.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2.2.4 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3 渡槽结构动力模型
    3.1 工程概况
    3.2 渡槽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渡槽材料参数的确定
    3.4 隔震支座的模拟
    3.5 水体的模拟
        3.5.1 冲击动水压力
        3.5.2 对流动水压力
4 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1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4.2 各计算水深的选择
    4.3 渡槽在各情形下动力特性分析
        4.3.1 第一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2 第二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3 第三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4 第四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5 第五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渡槽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5.1 地震波的选择与响应分析参考指标的选取
        5.1.1 地震波的选择
        5.1.2 响应分析参考指标的选取
    5.2 地震波对渡槽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5.2.1 人工模拟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2 EL-Centro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3 唐山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4 三种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3 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5.3.1 人工模拟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3.2 EL-Centro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3.3 唐山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粘弹性边界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结构抗震分析基本理论
    2.1 有限元仿真原理
    2.2 静力法
        2.2.1 弹性静力法
        2.2.2 静力弹塑性法
    2.3 时程分析
        2.3.1 线性时程分析
        2.3.2 非线性时程分析
    2.4 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
3 渡槽结构静力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渡槽静力分析材料参数及计算工况
        3.4.1 材料参数
        3.4.2 计算工况
    3.5 渡槽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5.1 槽身结构竖向位移分析
        3.5.2 槽身结构应力分析
        3.5.3 渡槽槽墩竖向位移分析
        3.5.4 渡槽槽墩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大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4.3 计算工况的选择
    4.4 考虑水体作用的动力计算模型
    4.5 渡槽在各工况下动力特性分析
        4.5.1 工况1自振特性分析
        4.5.2 工况2自振特性分析
        4.5.3 工况3自振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粘弹性边界作用的渡槽结构地震动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地震分析方法的发展
    5.3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5.4 渡槽结构地震动响应规律分析
        5.4.1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位移分析
        5.4.2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应力分析
        5.4.3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加速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优化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 渡槽动力特性
2 传感器优化布置
    2.1 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2.2 基于遗传算法的桥梁传感器优化布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优化布置
4 结语

(5)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渡槽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2.3 渡槽的发展趋势
    1.3 渡槽结构的研究动态
    1.4 渡槽的类型及其特点
    1.5 薄壁结构的研究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U形渡槽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结构力学方法
    2.3 折板法
    2.4 有限元法
    2.5 算例分析
        2.5.1 结构力学方法分析内力
        2.5.2 有限元法分析内力
        2.5.3 两种方法的对比
第三章 薄壁杆件理论分析U形渡槽
    3.1 引言
    3.2 加横向联系的开口截面薄壁杆件扭转的分析方法
        3.2.1 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薄壁杆件约束扭转
        3.2.2 用等效薄板法分析薄壁杆件约束扭转
    3.3 U形薄壳渡槽约束扭转分析
        3.3.1 U形薄壳渡槽的几何特征
        3.3.2 结构力学方法分析U形薄壳渡槽
        3.3.3 考虑约束扭转的应力计算
    3.4 算例分析
第四章 基于ANSYS的动力分析理论
    4.1 引言
    4.2 流体方程及边界条件
    4.3 位移—压力格式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
    4.4 附加质量法分析原理
第五章 U形薄壳渡槽动力分析
    5.1 渡槽自振特性分析理论
    5.2 U形渡槽模态分析
    5.3 动力响应分析
        5.3.1 动力时程分析原理
        5.3.2 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
        5.3.3 基于附加质量法的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Midas Civil和ANSYS的简介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渡槽结构动力分析
    2.1 引言
    2.2 流固耦合理论
        2.2.1 流固耦合问题分类
        2.2.2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2.2.3 流固耦合问题解法
    2.3 考虑流固耦合的渡槽动力分析方法
        2.3.1 Westerguard附加质量法
        2.3.2 Housner弹簧-质量模型
        2.3.3 边界元法
        2.3.4 ALE有限元法
    2.4 本章小结
3 双槽式渡槽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渡槽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2.1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理论
        3.2.2 渡槽工程概况
        3.2.3 有限元建模
        3.2.4 模型简化和计算工况
        3.2.5 水体作用的简化
    3.3 双槽式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3.3.1 槽内水体的自振频率
        3.3.2 渡槽结构的自振频率
        3.3.3 渡槽自振特性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地震反应分析理论
        4.2.1 地震动特性
        4.2.2 静力法理论
        4.2.3 反应谱理论
        4.2.4 动态时程分析法理论
    4.3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4.3.1 地震波的选择
        4.3.2 地震波的输入
    4.4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4.1 两种模型在同一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4.4.2 同一模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 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大型双槽渡槽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双槽渡槽薄壁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
    2.1 渡槽薄壁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模型
    2.2 渡槽结构非线性动力方程求解
    2.3 计算实例
    2.4 渡槽横截面尺寸和滞回特性
    2.5 计算基本假定及说明
    2.6 计算结果及分析
3 结论

(8)考虑水体质量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考虑流固耦合的渡槽抗震理论
    2.1 引言
    2.2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2.2.1 流体及结构基本控制方程
        2.2.2 边界条件
        2.2.3 流固耦合有限元方程推导
        2.2.4 结构自振特性求解
        2.2.5 流固耦合系统的频率及模态
    2.3 流固耦合动力分析方法
        2.3.1 引言
        2.3.2 Westergarrd 附加质量模型
        2.3.3 弹簧-质量模型
        2.3.4 边界元法
        2.3.5 ALE 有限单元法
        2.3.6 方法点评
    2.4 渡槽动态时程法计算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渡槽结构模态分析
    3.1 引言
    3.2 渡槽模态分析实例
        3.2.1 工程概况
        3.2.2 力学及有限元模型
        3.2.3 计算工况
    3.3 渡槽振动特性结果分析
        3.3.1 渡槽中水体的横向自振频率
        3.3.2 渡槽结构自振频率
    3.4 本章小结
4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1.1 地震理论分析方法
        4.1.2 渡槽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4.2 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
        4.2.1 地震波的选择
        4.2.2 地震波的输入
    4.3 渡槽地震响应分析
        4.3.1 空槽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4.3.2 满槽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4.3.3 两种模型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工程背景
2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计算方法
3 渡槽自振特性分析
    3.1 渡槽中水体的横向自振频率
    3.2 渡槽结构自振频率
4 采用普通支座时渡槽弹性时程反应分析
5 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时渡槽非线性时程分析
    5.1 摩擦摆支座设计技术参数
    5.2 摩擦摆支座隔震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
6 结 论

(10)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渡槽结构抗震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 庄浪河渡槽资料及软件的选择
    2.1 引言
    2.2 引大入秦工程及庄浪河渡槽资料
        2.3.1 气象资料
        2.3.2 工程地质条件
        2.3.3 土质分析
        2.3.4 场地地震效应
3 渡槽抗震理论
    3.1 引言
    3.2 考虑流固耦合的动力分析法
        3.2.1 附加质量法(Westergaard Method)
        3.2.2 豪斯纳尔流体简化模型(Housner Method)
        3.2.3 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3.2.4 ALE有限元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
        3.2.5 位移-压力格式有限元法(FSI Method)
        3.2.6 小结
    3.3 ANSYS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3.3.1 ANSYS软件简介
        3.3.2 ANSYS功能简介
4 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4.3 计算工况的选择
    4.4 渡槽在五种工况下动力特性分析
5 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5.1 渡槽地震作用计算模型
    5.2 渡槽地震反应方法及波形的选择
        5.2.1 渡槽地震反应方法的选择
        5.2.2 渡槽地震波的选择
    5.3 渡槽地震分析
        5.3.1 渡槽位移分析
        5.3.2 渡槽应力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D]. 王露安. 郑州大学, 2020(02)
  • [2]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D]. 李长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基于粘弹性边界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动力特性研究[D]. 高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4]基于遗传算法的渡槽传感器优化布置[J]. 顾培英,王岚岚,邓昌,王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5]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D]. 李亚红.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6]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 杨旭亮.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7]大型双槽渡槽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 王保定,徐建国. 水电能源科学, 2014(05)
  • [8]考虑水体质量双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D]. 苏小凤.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9]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J]. 季日臣,许涛,苏小凤,唐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10)
  • [10]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D]. 杨阳. 兰州交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