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抑郁问卷评估及抑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贝克抑郁问卷评估及抑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一、Beck抑郁问卷的评价及抑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静[1](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冲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异常情绪、行为的高发时期。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的青少年经历过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普遍和最突出的是抑郁问题。青少年被我国列为抑郁干预的重点人群,国家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特别指出要将抑郁筛查纳入高中学生的健康体检内容。基于青少年抑郁症状是未来发生抑郁障碍的高危因素,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抑郁症状问题显得迫在眉睫。然而,当前已有的研究多关注初高中学生的抑郁问题,较少关注中职生群体。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课题。因此,为了解和评估中职生的抑郁现状,探索抑郁和冲动的关系,特开展此调查研究,以期为中职生的抑郁早期发现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本研究采取流调抑郁中心量表(CES-D)和冲动量表(BIS-11中文版冲动量表)对昆明市5所中职学校的227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昆明市中职生的抑郁检出率较高(57.8%),且在性别、户籍、年级、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学业水平和问题行为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显着高于男生(P<0.05),城镇学生显着高于乡村学生(P<0.05),中职一年级学生显着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非完整家庭学生显着高于完整家庭学生(P<0.05),家庭关系不亲密的学生显着高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学生(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显着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和优异的学生(P<0.01)。有逃课、醉酒、打架斗殴、吸烟、吸毒和性经历等问题行为的中职生抑郁症状要显着高于无此行为者(P<0.01)。2.昆明市中职生冲动性水平较高,且在户籍、年级、学习成绩、家庭关系、问题行为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学生显着高于乡村学生(P<0.01),中职一年级学生显着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家庭关系不亲密的学生显着高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学生(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显着高于学习成绩中等/优异的学生(P<0.01),有逃课、醉酒、打架斗殴、吸烟和性经历等问题行为的中职生冲动性水平显着高于无此行为者(P<0.05)。3.中职生的抑郁症状水平与其冲动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冲动性水平越高,抑郁症状也越明显。冲动性是中职生抑郁的预测因子。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缓解中职生抑郁、降低中职生冲动性水平的四点建议。

张丹[2](2021)在《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自杀意念是个体实施自杀行为之前的心理动机,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老年人群都是自杀发生的高危人群,且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相比,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更多的自杀意念危险因素,使得养老机构的自杀防控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老年自杀领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危险因素的探讨,而对保护因素及其潜在的机制报道甚少,当下的自杀防控措施也多以监控和排除诱发自杀的危险因子为核心。躯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且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被报道是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关键危险因素,且依据自杀意念的发展精神病理模型,躯体功能障碍还可能通过抑郁症状的中介引发自杀意念,即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发展路径。但躯体功能障碍作为与衰老相关的难以逆转的因素,为以消除危险因素为核心的自杀干预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转换思路,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并展开以保护性因素为靶点的自杀干预。心理弹性是自杀的重要保护因素,指的是个体“在逆境、创伤、不幸、威胁或重大压力源面前保持良好适应或从困难中‘反弹’的过程”。心理弹性调节模型认为,心理弹性在危险因素和不良结局的关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降低或消除不良结局发生的可能性,是其作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机制。同时,心理弹性还具有可塑性,这为心理弹性的干预提供了可能。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干预对预防自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与传统自杀干预以排除危险因子为核心不同,心理弹性干预落脚于个体心理潜能的开发,期望依靠自身的积极力量来纠正心理问题,减轻自杀意念,更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稳定。然而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以及心理弹性干预在自杀防控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的人群局限性,目前的研究主要在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及精神疾病患者中展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体系。心理弹性框架理论认为,心理弹性的发展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方面的综合影响。鉴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在个体因素(如:躯体功能、认知水平、心理状态等)和所处环境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探讨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方案在降低自杀意念方面的效果,为机构老年人的自杀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目的:1.报告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现状及相关因素;2.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从发展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基于心理弹性的调节模型,探讨心理弹性是否在关键危险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中发挥调节作用;3.依据心理弹性框架理论,围绕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外部环境保护因素,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4.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究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在降低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方面的效果,并验证干预方案的作用靶点。方法: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山东省济南市7个行政区的37家养老机构老年人中选取调查对象。采用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表、简易智能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慢性病数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10条目简明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医院抑郁量表(Hospital Depression Scale,HDS)和中文版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uicidal idea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BSI-CV)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认知功能、患病情况、社会支持、躯体功能、心理弹性、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采用描述性分析报告研究对象的各项特征和自杀意念现状,单因素分析检验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在自杀意念的发生方面有无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采用PROCESS插件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构建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躯体功能障碍为自变量、抑郁症状为中介变量、心理弹性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设定95%的置信区间(CI)不包含0,代表效应显着。第二部分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构建,首先结合文献回顾法和头脑风暴法,筛选适合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技术,设计具体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和干预剂量等,完成干预方案初稿;然后采用专家函询法,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邀请1 1名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评价,函询问卷包括函询内容简介、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干预方案具体内容评价调查表、干预方案总体评价调查表及专家权威性调查表五个部分;采用SPSS 22.0软件的描述性分析报告专家的基本情况和评价意见。第三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对象来源于前期横断面调研筛选出的80位具有自杀意念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根据干预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出68人参与到干预研究中来。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4),干预组接受本研究构建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与干预组同时长、同频率但与心理弹性干预内容无关的健康教育,在基线(T1)、干预结束(T2)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T3)三个时间点,采用BSI-CV、HDS、CD-RISC-10测量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主要结局指标)、抑郁症状(次要结局指标)及心理弹性水平(靶点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GEE)检验干预方案对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继而依据Baron和Kenny的依次检验分析思路进行干预靶点的验证,即分别以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作为因变量,在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探究干预对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的效果是否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所有分析均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结果:1.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的结果:(1)共调查538位养老机构老年人,其中女性321人(59.7%),男性217人(40.3%);年龄范围为60~99岁,平均年龄为78.13±8.72岁。在538位研究对象中,有最近一周自杀意念者占14.9%(80人)。研究对象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7.03±11.64,以14分为划界分,存在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占82.0%,其中轻中度失能者占23.6%,重度失能者占58.4%;抑郁症状的平均得分为5.21±4.31,以7分为划界分,抑郁的阳性率为24.5%心理弹性的平均得分为27.61±8.27。(2)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自杀意念组和有自杀意念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x2=10.740,p=0.001)、非在婚状态(丧偶/离异/独身)(x2=4.096,p=0.043)、自觉经济状况差(x2=18.815,p<0.001)、患更多慢性疾病(t=2.817,p=0.006)、有自杀未遂史者(x2=21.097,p<0.001)在有自杀意念组的比例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组的认知功能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3.943,4.942,11.081,均p<0.001),而躯体功能障碍得分和抑郁症状得分均显着高于无自杀意念组(t=10.294,10.152,均p<0.001)。(3)以有或无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与自杀意念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功能障碍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1.067,95%CI=[1.036,1.098]),抑郁症状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1.177,95%CI=[1.082,1.280]),心理弹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OR=0.900,95%CI=[0.859,0.943])。模型解释了自杀意念总变异的52.0%(Nagelkerke R2=0.520)。(4)将自杀意念为作为因变量,躯体功能障碍作为自变量,抑郁症状作为中介变量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1)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发展路径:躯体功能障碍与自杀意念显着正相关(B=0.190,95%CI=[0.113,0.268]),躯体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状显着正相关(B=0.158,95%CI=[0.080,0.235]),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也显着正相关(B=0.199,95%CI=[0.109,0.289];2)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均显着负相关: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为B=-0,158(95%CI=[-0.246,-0.069]),心理弹性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B=-0.383(95%CI=[-0.466-0.301]);3)心理弹性通过调节效应减弱“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路径中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心理弹性对“躯体功能障碍—自杀意念”直接路径的调节效应显着(B=-0.140,95%CI=[-0.211,-0.068]),对“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效应显着(B-=0.120,95%CI=[-0.185,-0.054]),对“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路径的调节效应也显着(B-=0.089,95%CI=[-0.152,-0.027])。2.第二部分干预方案构建的结果:选择与心理弹性框架理论在理论内涵上高度契合的“我有(I have)、我是(Iam)、我能(Ican)”操作化干预策略作为干预方案的框架,从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外部环境保护因素,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构建了心理弹性干预方案草案。干预方案的函询,共邀请11位专家,应答率为100%,判断系数为0.94(0.8~1.0),熟悉程度为0.81(0.5~1.0),权威系数为0.87(0.75~1.0)。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专家认可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该干预方案,共持续八周,干预形式为每周进行一次60~90分钟的一对一、面对面干预。干预方案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立信任关系阶段,为期一周;第二阶段从外部保护因素出发,以“我有”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2.1发现我有”和“2.2感恩我有”两个主题;第三阶段从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出发,以“我是”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3.1发掘优势”和“3.2利用优势”两个主题;第四阶段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以“我能”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4.1接纳压力”和“4.2缓解压力”两个主题;每个主题持续一周,第二、三、四阶段共为期六周;第五阶段为总结升华阶段,为期一周。3.第三部分干预研究的结果:(1)基线(T1)时纳入68位有自杀意念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其中64人完整参与干预课程并完成干预后(T2)的评估,流失率为5.88%;61人参与了干预后一个月(T3)的评估。流失样本与完成研究样本在各项基本特征和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及抑郁症状这些核心变量的得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随机分组后,34人进入干预组,34人进入对照组,基线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各项基本特征和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及抑郁症状这些核心变量的得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2)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自杀意念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杀意念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2.851,p=0.009)和T3(B=-2.025,p=0.046)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B=-4.387,p=0.004)和T3(B=-4.584,p=0.001)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和“T1到T3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1显着降低(均值差=-7.238,Cohen’s d=0.80),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依然显着低于T1(均值差=-6.598,Cohen’s d=0.75),但较 T2 时间点升高(均值差=0.640,Cohen’s d=0.06)。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1下降(均值差=-2.851,Cohen’s d=0.35),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也低于T1(均值差=-2.015,Cohen’s d=0.20),但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2时间点升高(均值差=0.836,Cohen’s d=0.16)。(3)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抑郁症状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症状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1.519,p=0.002)和T3(B=-1.168,p=0.027)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时间点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B=-2.003,p==0.004),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较T1显着降低(均值差=-3.522,Cohen’s d=0.71),T3时间点的抑郁症状也得分依然显着低于T1(均值差=-2.472,Cohen’s d=0.54)。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低于T1(均值差=-1.519,Cohen’s d=0.44),在T3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也低于T1(均值差=-1.168,Cohen’s d=0.36)。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2时间点,干预组的抑郁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均值差=-2.768,Cohen’s d=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心理弹性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弹性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1.594,p<0.001)和T3(B=1.100,p=0.004)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时间点(B=6.041,p<0.001)和T3时间点(B=5.399,p<0.001)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和“T1到T3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较T1显着升高(均值差=7.635,Cohen’s d=0.79),T3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仍然显着高于T1(均值差=6.499,Cohen’sd=0.70),但较T2时间点有所下降(均值差=-1.136,Cohen’s d=0.13)。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T1(均值差=1.594,Cohen’s d=0.23),在T3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也高于T1(均值差=1.100,Cohen’s d=0.1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2和T3时间点,干预组的心理弹性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2:均值差=6.217,Cohen’s d=0.63;T3:均值差=5.575,Cohen’s d=0.62)。(5)采用GEE,依据Baron和Kenny的依次检验分析思路,验证干预方案是否以心理弹性为作用靶点,结果显示:1)在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的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后,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效应显着(B=-347,SE=0.099,95%CI=[-0.540,-0.154],p<0.001),而干预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即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不再显着(p=0.099),表明干预对自杀意念的效果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2)在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的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后,心理弹性对抑郁症状的效应显着(B=-0.292,SE=0.051,95%CI=[-0.393,-0.192],p<0.001),而干预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即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不再显着(p=0.691),表明干预对抑郁症状的效果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结论:1.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问题严峻,值得关注。2.心理弹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显着,且在关键性危险因素(躯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缓冲远端危险因素(躯体功能障碍)向近端危险因素(抑郁症状)继而向自杀意念的发展。3.基于心理弹性框架理论、“我有、我是、我能”的心理弹性干预策略和横断面研究的结果,构建了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采用专家函询法进行了修订,最终的干预方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4.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本研究构建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在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性,降低其自杀意念和减轻其自杀相关心理问题(抑郁症状)方面有显着效果,且干预对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的效果是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的,即干预以心理弹性为靶点,通过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弹性,降低其自杀意念并减轻其自杀相关心理问题(抑郁症状)。意义:1.本课题从探究自杀保护因素的视角出发,探讨心理弹性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从心理弹性视角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2.本研究将自杀预防的思路从控制危险因素转化为激发保护性因素,思考如何调动老年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力量去抗衡自杀意念,这拓展了老年人危机干预工作的内涵。3.本研究构建了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干预效果,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付雪[3](2021)在《抑郁倾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第一与第三人称视角的对比》文中提出个体在自我认知(即第一人称视角)的形成中,会快速的加工和更好的记忆与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信息,表现出自我参照效应,但“镜中自我”(即第三人称视角)认为个体不仅将对自己的认知纳入自我概念中,也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看法等同时纳入,这说明第三人称视角下的自我认知也同样重要。反思自我评价是在第三人称视角下对自我开展的研究,是个体对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推断。Beck提出的抑郁认知理论认为,抑郁个体在自我的认知上具有消极、负性的倾向。研究表明,母亲的角色包含在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那么,抑郁倾向个体的母亲反思评价(第三人称视角)与自我评价(第一人称视角)是否具有相同的消极偏向?如果是,母亲反思评价下的消极偏向是否具有特异性?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两个研究来考察:首先从第一人称视角下的自我评价与第三人称视角下的母亲反思评价来考察抑郁倾向个体的自我评价模式(研究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在第三人称视角下不同他人反思评价的差异(研究二)。具体而言:研究一分为实验1(抑郁被试)和实验2(健康被试)两个实验进行,均采用3(定向任务:评价母亲、母亲反思评价、自我评价)x2(褒贬词性:褒义、贬义)x2(R/K判断:R记得、K知道)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再认率和五点评分。两个实验的实验材料相同,为《1520个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和现代性评定》的180个特质词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显示抑郁被试的母亲反思评价的贬义特质词得分大于褒义,表现出了消极评价倾向;无论是抑郁被试还是健康被试,自我评价都呈现出积极的倾向;健康被试的评价母亲任务有着偏向积极的趋势,其他任务则没有出现此种表现。研究二分为实验3(抑郁被试)和实验4(健康被试)两个实验进行,均采用3(定向任务:母亲反思评价、朋友反思评价、同学反思评价)x2(褒贬词性:褒义、贬义)x2(R/K判断:R记得、K知道)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再认率和五点评分。两个实验的实验材料相同,为亲密关系量表(IOS),《1520个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和现代性评定》的180个特质词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显示只有母亲反思评价任务的贬义特质词得分高于褒义,表现出消极倾向,朋友、同学的反思评价任务均不显着。两个研究下的结果表明:抑郁倾向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仍然保持较为积极的倾向,但在母亲视角下的反思自我评价具有消极的倾向,即抑郁倾向青少年的消极自我认知偏向可能来源于母亲。这提示我们,在抑郁个体的早期干预系统中,要特别重视母亲扮演的角色以及施加的影响。

毛毓[4](2020)在《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文中指出童年创伤是指个体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所遭遇的创伤经历,包括所有种类的身体或者情感的虐待、忽视以及性虐待等,童年创伤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更强的抑郁情绪,甚至更高的抑郁症的发病率。但是,影响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关系的神经机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探讨童年创伤的神经基础,揭示创伤相关的情绪加工过程的大脑模式,对于深入理解童年创伤对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针对童年创伤引起的抑郁情绪提出治疗和干预手段。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者们探索认知、情绪等心理变量的神经机制,以及经历和环境对大脑的塑造提供了便利。目前为止,关于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脑的影响的研究受制于样本量小,研究方法不系统等问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其次,大量研究探索了童年期创伤经历与精神疾病发病率以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很少有研究关注健康个体中,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最后,童年期创伤经历是情绪障碍的重要风险因子,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从情绪加工的角度系统的探究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因此,本研究基于三个研究7个实验系统的探讨了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情绪加工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了童年创伤相关的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一结合2个实验,探讨了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相关的心理机制。在健康成年人,健康青少年和抑郁症患者群体中,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三个样本(健康成年人,健康青少年和抑郁症患者)中,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当前生活压力之后,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对纵向数据的分析表明,童年创伤能够预测个体未来的抑郁情绪。实验2旨在探讨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基于前人研究,我们从情绪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假设,认为童年创伤可能是由于影响了情绪加工过程,如情绪注意、情绪调节等,从而影响了个体的抑郁情绪。我们将童年创伤作为自变量,抑郁情绪作为因变量,情绪注意和情绪调节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了两个中介模型来解释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负性情绪注意偏向能够中介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的关系,除此之外,认知重评能力也能够中介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总的来说,研究一的结果表明,童年创伤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未来的抑郁情绪。并且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和情绪调节能力能够解释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的结果从情绪加工的角度揭示了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接下来,研究二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了童年创伤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基础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基于研究一的结果,我们关注了与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和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中介分析探讨了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神经基础。实验3通过大样本的大脑结构数据,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索了与童年创伤相关的大脑结构。考虑到杏仁核在压力和情绪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我们也选取了杏仁核及其子区域作为ROI(Region of interest)进行了ROI水平的分析。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我们在另一个数据集上的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发现,童年创伤与双侧海马(延伸到杏仁核)、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颞中回的灰质体积负相关,ROI水平的分析表明,童年创伤与右侧中央杏仁核,双侧基底外侧杏仁核和右侧浅表杏仁核的灰质体积显着负相关。以上结果可能与经历童年创伤的个体表现出的更强的威胁信息敏感性有关。中介分析的结果发现,左侧基底外侧杏仁核的灰质体积能够中介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杏仁核灰质体积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威胁刺激探测和反应环路,增加个体对以后生活中的压力的敏感性,从而导致了在应对压力事件时更高的抑郁情绪。实验4通过大样本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基于Power264模板提取时间序列并构建静息状态的大尺度功能网络,探讨了童年创伤与大脑功能网络的关系,与实验3一样,我们通过另一个样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的验证。结果表明,童年创伤与腹侧注意网络(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VAN),背侧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DAN),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感觉运功网络(Sensorimotor Network,SMN)的网络内连接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与VAN-DAN,VAN-VN(Visual Network,VN,视觉网络),VAN-SMN的网络间连接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些网络内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涉及到外部刺激和情绪的注意、感知等功能,这些网络功能连接的增强与创伤个体更强的负性情绪敏感性和情绪注意偏向有关。中介分析结果表明,VAN的网络内连接能够中介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的关系,这也符合抑郁个体对负性刺激的高敏感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创伤越强,VAN的网络内部连接性越强,这可能导致刺激驱动的对负性事件的关注越强,而对负性事件的过度关注可能会增强抑郁情绪。总的来说,研究二的结果表明,高童年创伤的个体的海马、杏仁核、楔前叶和颞中回的灰质体积更小,其注意网络、凸显网络以及感觉运动网络内以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更强。这些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更强的压力敏感性和负性情绪注意偏向以及负性情绪体验有关。研究一证明了情绪注意和情绪调节是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研究二通过结构和静息态磁共振数据探讨了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神经基础,结果也指向了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和网络。因此在研究三中,我们利用任务态实验,从情绪加工(情绪注意、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的角度来探讨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实验5通过经典的点探测任务探讨了创伤组与控制组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大脑加工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与控制组比,创伤组表现出更强的背外侧前额叶(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背侧前扣带皮层(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 ACC)激活。并且DLPFC和d ACC的激活强度与童年创伤的得分显着正相关。PPI(Psycho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PPI)分析表明,创伤组表现出更弱的脑岛和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并且,DLPFC的激活强度与脑岛和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与个体的抑郁情绪显着相关。前人研究证实了DLPFC和d ACC在认知控制和注意控制中的作用。由于点探测任务中,需要被试排除情绪刺激的干扰,迅速对探测刺激进行反应。而杏仁核和脑岛的功能连接的降低可能与对负性刺激的敏感性的增加有关。创伤个体在恐惧条件下的DLPFC和d ACC的高激活可能与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认知和注意控制资源来排除情绪刺激的影响,以完成实验任务有关。由此我们推断,童年创伤可能会损坏个体的注意控制能力,使其不能够有效地处理负性刺激,从而使得正常的认知过程或者情绪调节过程受到干扰。因此创伤个体在面临后续的压力事件时,容易产生更加强烈的负性情绪。实验6采用经典的情绪面孔匹配任务探讨了创伤组与控制组在情绪识别过程中大脑加工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在负性情绪加工过程中,与控制组相比,创伤组表现出更强的杏仁核和d ACC的激活,PPI分析的结果表明,创伤组表现出更强的d ACC-amygdala的功能连接,并且童年创伤与d ACC和杏仁核的激活强度显着正相关。更强的杏仁核激活可能与创伤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过度反应有关。而更强的d ACC的激活以及更强的d ACC-amygdala的功能连接,可能是由于创伤个体更容易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从而需要更多的d ACC的认知控制功能来完成实验任务。而创伤个体杏仁核对负性情绪的高敏感性,可能也是抑郁的一个风险因子。实验7采用了情绪调节任务探讨了创伤组与控制组在情绪调节过程中大脑加工模式的差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重评能力能够中介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任务态分析发现,在认知重评任务中,与控制组相比,创伤组表现出更强的眶额叶(Orbitofrontal cortex,OFC)的激活。并且OFC的激活强度与童年创伤的得分显着的负相关。PPI分析表明,创伤组表现出更强的OFC、DLPFC、后扣带(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和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并且DLPFC、PCC和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与个体的抑郁情绪显着相关。前人研究证明了额叶对杏仁核的调控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了创伤个体额叶对边缘系统的调节存在缺陷,由此可能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利用情绪调节来降低抑郁情绪。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横断数据和纵向数据证明了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并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数据揭示了童年创伤的关键神经基础,包括海马、杏仁核、楔前叶、颞中回的灰质体积以及注意网络和凸显网络、感觉运动网络的功能连接。这些脑区和网络涉及到情绪刺激的注意、加工和调节等功能。可能正是这些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改变,导致了高创伤个体情绪注意和调节功能的缺陷,因而在应对负性事件时,容易产生更强的抑郁情绪。基于任务态(情绪注意、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任务)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创伤个体在情绪加工过程中的功能异常,以及这些功能异常与个体的抑郁情绪的密切关系。总的来说,本研究从情绪加工的角度揭示了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证明了情绪加工及其对应的神经基础在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日后针对降低童年创伤对个体的负面影响提供有效的策略参考,也能为创伤引发的情绪问题的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袁珊珊[5](2020)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诸多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是比较突出且影响较大的。适当的自卑可以使大学生奋进,追求卓越,但是过度的自卑也会使大学生自我否定,消极悲观,止步不前,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程度较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及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近年来,抑郁症的高发,也警惕我们要关注自卑心理,从而更好地预防抑郁症。因此,关注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干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在某高校咨询中心实习期间,接待了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后,选择其中两例自卑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其一本科学生,其二为研究生。这两个案例全程由笔者在校心理中心督导师的指导下实施了心理咨询干预。笔者在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结束后,对被试进行访谈和量表的测量,以评估心理咨询的效果。本个案研究尝试通过咨询师对两个案例的实施和反思,从实践中来验证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咨询在转变自卑心理上的有效性,并尝试从中总结出针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咨询治疗思路,为新手咨询师提供案例参考。本研究测量工具为:自卑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通过对研究个案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咨询个案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因素包括:(1)建立良好咨访关系;(2)认知行为咨询的有效性;(3)咨询作业的有效性;(4)积极关注来访者。2.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治疗思路为:(1)倾听来访者的故事;(2)引导来访者正面自卑;(3)重塑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4)引导来访者学会合理地比较,给自己定适合的目标;(5)引导来访者顺其自然,接纳自身;(6)总结咨询预防复发。

祁道磊[6](2020)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和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抑郁已经成为如今社会上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心境状态,它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干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个人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将会产生心理障碍。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更值得我们关注。本研究以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选取他们的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这两个与抑郁紧密相关的变量,探讨它们的现状及其关系,并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被试进行干预。本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包含两部分。研究一,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应对方式问卷”(CS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云南师范大学920名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施测,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及年级、性别、民族、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氛围、学习成绩等人口学变量对它们的影响,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二,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以云南师范大学4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实验组20人。对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处理,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每周一次,共计12次的团体辅导干预。通过提高实验组被试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来降低其抑郁。干预结束后,采用研究一中的量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成员进行后测,评估干预效果。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较好,应对方式较成熟,抑郁总体处在良好水平,但有18.51%的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且三者均受到年级、家庭氛围、学习成绩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2)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相关。(3)应对方式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抑郁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4)实验组被试在心理资本及各维度、成熟型应对方式因子上的提升显着高于对照组,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混合型应对方式因子和抑郁上的降低显着高于对照组。(5)团体辅导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被试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其抑郁。

万昌良[7](2020)在《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首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抑郁及生活满意度三种心理特征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编制《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根据此方案对贫困大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进行干预研究工作。通过实证研究以期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拓展思路,为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及操作指导。本研究分为三阶段,阶段一使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9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的负性自动思维、抑郁及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并结合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抑郁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阶段二通过文献法、及专家的评审建议,编制出《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阶段三采用准实验设计法,以40名贫困大学生(实验组20名,对照组2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阶段二所编制的团辅方案为指导工具开展团体辅导干预,最后评估团辅方案的效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在性别、生源地、独生情况、家庭氛围、个人健康状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贫困大学生抑郁水平在家庭氛围及个人健康状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贫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生源地、独生情况、家庭氛围、个人健康状况不同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贫困大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呈显着正相关;贫困大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与生活满意度呈显着负相关;贫困大学生的抑郁与生活满意度呈显着负相关。(2)《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的干预要素包括自我概念、自信、人际关系、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心理适应、焦虑、自尊、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十个方面的内容。(3)应用《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干预能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水平,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4)《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的目标设计与实际目标的达成具有较好的匹配度,对于负性自动思维的干预具有较好针对性和有效性。

周伊伦[8](2020)在《高中生正念水平、反刍思维与抑郁的关系及教育对策》文中认为目前,抑郁是青少年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之一,它严重增加了青少年自杀风险。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正念对抑郁的影响成为广大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但是,正念是如何影响抑郁还需要深入研究。已有理论研究发现反刍思维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了反刍思维在正念对高中生抑郁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上,本研究对高中生正念水平与抑郁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引入反刍思维这一中介变量,对三者的关系加以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所依据,帮助减轻高中生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使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反刍思维反应方式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郑州,新密以及兰考县这三个城市中的四所高中,对高一和高二年级共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运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从整体上看,高中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抑郁问题,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抑郁总分及抑郁情绪、人际两个维度在性别上有显着差异,其中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抑郁总分及抑郁情绪、积极情绪、人际、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四个维度在年级上有显着差异,其中高一年级学生得分高于高二年级;在居住地上,抑郁总分及积极情绪、人际、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三个维度有显着差异,其中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积极情绪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高中生正念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高一年级学生正念水平低于高二年级学生;在居住地上存在显着差异,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正念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第三,高中生反刍思维处于中等水平;反刍思维总分及症状反刍、反省深思两个维度在性别上有显着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反刍思维及症状反刍、强迫思考两个维度在年级上有显着差异,高一学生得分高于高二学生;症状反刍维度在居住地上差异显着;在是否独生上,反刍思维总分及其各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第四,高中生正念水平与抑郁存在显着负相关;高中生正念水平与反刍思维存在显着负相关;高中生反刍思维能够显着正向预测抑郁。第五,反刍思维在正念水平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教育启示:第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高中生正念水平。第二,降低反刍思维,减少抑郁发生。第三,重视高中生抑郁情绪。

孙洋洋[9](2020)在《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与认知融合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教育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高中艺考生的抑郁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高中艺考生的思维反刍与抑郁有关。但是,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研究者对其影响机制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和证实。鉴于此,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抑郁和认知融合的现状以及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抑郁情绪和认知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天津市和河南省等地五所高中的高二、高三艺考生进行调查,采用《思维反刍量表》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和《认知融合量表》中文版对以上学生进行调查。对所采用的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之后,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检验方法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结果发现:第一,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认知融合、抑郁情绪在性别、艺考科目、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均不显着,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各维度、认知融合和抑郁情绪之间两两显着相关;高中艺考生的认知融合在其思维反刍与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教育启示:第一,提倡学生积极面对消极情绪,转移注意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精神支柱,尝试和父母家人、同伴、老师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在交流中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第二,关注高中艺考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应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学生的消极行为和想法,及时与其沟通交流,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高中艺考生在学校期间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任正[10](2020)在《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并从个人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行为生活方式、自评健康状况、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角度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同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减少抑郁症状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赣州市8所初中共3081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行为生活方式、自评健康状况、抑郁症状、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IBM SPSS 24.0、AMOS 2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检出率19.9%。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状者分别占15.8%、3.1%和1.0%。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总体得分为1.59±0.62,各因子中,一般抑郁得分为1.54±0.63,与学业有关的抑郁得分为1.72±0.74,与人际有关的抑郁得分为1.47±0.74。2.性别、年级、对精神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关系、饮食规律、饮食习惯、是否采取过节食措施、锻炼身体频率、自评学习压力、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男生相比,女生更不易出现抑郁症状(95%CI:0.551-0.899);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分别是初一年级学生的1.623倍(95%CI:1.164-2.262)、2.254倍(95%CI:1.615-3.145);对精神生活不满意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对精神生活满意者的1.556倍(95%CI:1.209-2.001);与父母关系疏远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与父母关系不疏远者的1.527倍(95%CI:1.183-1.971);饮食不规律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饮食规律者的1.450倍(95%CI:1.100-1.913);荤食为主者、素食为主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荤素搭配者的1.457倍(95%CI:1.036-2.050)、1.605倍(95%CI:1.027-2.509);采取过节食措施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没有采取过节食措施者的1.450倍(95%CI:1.106-1.902);不锻炼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锻炼频率在≥3次/周者的1.562倍(95%CI:1.116-2.186);学习压力大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学习压力不大者的1.803倍(95%CI:1.413-2.300);睡眠质量不良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睡眠质量好者的3.243倍(95%CI:2.237-4.521);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抑郁的风险分别提高1.067倍、0.941倍、1.165倍。3.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以积极应对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为中介变量时,家庭基本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54。自评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839。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36。积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055。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最大。4.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以消极应对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为中介变量时,家庭基本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57。自评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836。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值为0.153。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066。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最大。结论:1.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初中学生抑郁症状有待改善。2.性别、年级、对精神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关系、饮食规律、饮食习惯、是否采取过节食措施、锻炼身体频率、自评学习压力、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3.影响初中学生抑郁症状的路径有多条;家庭基本特征、自评健康状况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产生间接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不但能直接影响抑郁症状,还通过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二、Beck抑郁问卷的评价及抑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eck抑郁问卷的评价及抑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冲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青少年抑郁的研究现状
        1.2.2 青少年冲动的研究现状
        1.2.3 冲动和抑郁关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
        2.4.2 问卷调查法
    2.5 研究工具
        2.5.1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2.5.2 BIS-11 中文版冲动量表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现状
        3.1.1 中职生抑郁的总体情况
        3.1.2 中职生抑郁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1.3 中职生抑郁现状在问题行为方面的差异
    3.2 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冲动现状
        3.2.1 中职生冲动的总体情况
        3.2.2 中职生冲动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2.3 中职生冲动现状在问题行为方面的差异
    3.3 中职生抑郁与冲动的关系研究
        3.3.1 中职生抑郁与冲动的相关分析
        3.3.2 中职生抑郁与冲动的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现状分析
        4.1.1 中职生抑郁症状的总体情况分析
        4.1.2 中职生抑郁现状的性别差异分析
        4.1.3 中职生抑郁现状的城乡差异分析
        4.1.4 中职生抑郁现状的学校因素分析
        4.1.5 中职生抑郁现状的家庭因素分析
        4.1.6 中职生抑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4.2 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冲动现状分析
        4.2.1 中职生冲动性的总体情况分析
        4.2.2 中职生冲动性的城乡差异分析
        4.2.3 中职生冲动性的学校因素分析
        4.2.4 中职生冲动性的家庭因素分析
        4.2.5 中职生冲动性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4.3 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与冲动的关系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总体结论
    5.2 建议
        5.2.1 关注冲动对中职生抑郁的影响,开展针对性的筛查和干预
        5.2.2 加强个人自我教育,提高中职生抑郁和冲动的认知与调适
        5.2.3 营造良好家庭关系,重视中职生抑郁和冲动的不良影响
        5.2.4 强化学校教育作用,促进中职生抑郁和冲动问题的改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等职业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亟待关注
        1.1.2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障碍、抑郁与自杀意念
        1.1.3 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
        1.1.4 提高心理弹性是养老机构自杀防控的重要举措和趋势所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结构
    1.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综述
        2.1.1 自杀意念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的流行病学及干预研究概述
        2.1.3 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与自杀的关系
        2.1.4 自杀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弹性干预在自杀防控中的应用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自杀意念的发展精神病理模型
        2.2.2 心理弹性的调节模型
        2.2.3 心理弹性框架理论
    2.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4 研究思路
第三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及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变量与工具
        3.1.4 统计方法
        3.1.5 质量控制
        3.1.6 伦理说明
    3.2 研究结果
        3.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 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躯体功能、抑郁症状与心理弹性水平
        3.2.3 有或无自杀意念的研究对象在各项资料上的差异
        3.2.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2.5 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3.3 讨论
        3.3.1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现状
        3.3.2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与心理弹性水平
        3.3.3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3.4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干预方案的构建——文献回顾与头脑风暴法
        4.1.2 干预方案的修订——专家函询法
    4.2 研究结果
        4.2.1 干预方案初稿
        4.2.2 函询结果
        4.2.3 确定正式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
    4.3 讨论
        4.3.1 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4.3.2 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效果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设计
        5.1.2 研究对象
        5.1.3 样本量计算
        5.1.4 研究过程
        5.1.5 评估变量与工具
        5.1.6 伦理考虑
        5.1.7 统计分析
        5.1.8 质量控制
    5.2 研究结果
        5.2.1 研究对象的流失情况
        5.2.2 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
        5.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各变量得分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2.4 心理弹性干预方案的效果检测和靶点验证
        5.2.5 干预对象的依从性及其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干预方案的效果和作用靶点
        5.3.2 干预效果的持续性
        5.3.3 研究对象的流失率与依从性
        5.3.4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5.3.5 对养老机构心理护理的启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性、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6.2.1 创新性
        6.2.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PaperⅠ
Paper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抑郁倾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第一与第三人称视角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抑郁
        1.1.1 抑郁的界定
        1.1.2 抑郁的认知理论
        1.1.3 青少年抑郁的相关研究
    1.2 自我概念
        1.2.1 自我概念的结构
        1.2.2 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1.2.3 自我概念与抑郁
    1.3 自我参照效应
        1.3.1 自我参照效应的概念
        1.3.2 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
        1.3.3 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因素
        1.3.4 母亲视角下的自我参照效应
    1.4 反思自我评价
        1.4.1 反思自我评价界定
        1.4.2 反思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
        1.4.3 反思自我评价与自我评价
第2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一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下的自我评价特点
    3.1 实验1 抑郁倾向个体在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下的自我评价特点
        3.1.1 目的
        3.1.2 被试
        3.1.3 实验设计
        3.1.4 实验材料
        3.1.5 实验程序
        3.1.6 结果与分析
    3.2 实验2 健康个体在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下的自我评价特点
        3.2.1 目的
        3.2.2 被试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材料
        3.2.5 实验程序
        3.2.6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研究二第三人称视角下具体他人的自我评价特点
    4.1 实验3 抑郁倾向个体在第三人称视角下具体他人的自我评价特点
        4.1.1 目的
        4.1.2 被试
        4.1.3 实验设计
        4.1.4 实验材料
        4.1.5 实验程序
        4.1.6 结果与分析
    4.2 实验4 健康个体在第三人称视角下具体他人的自我评价特点
        4.2.1 目的
        4.2.2 被试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材料
        4.2.5 实验程序
        4.2.6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总讨论
    5.1 讨论
    5.2 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4)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1.2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神经基础的研究
        1.2.1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大脑结构研究
        1.2.2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大脑功能研究
    1.3 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抑郁的关系的研究
    1.4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情绪加工的影响的研究
        1.4.1 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情绪注意偏向的研究
        1.4.2 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情绪识别的研究
        1.4.3 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情绪调节的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1.1 研究童年创伤的神经基础的重要性
        2.1.2 研究创伤个体在情绪加工过程中的认知模式的重要性
    2.2 研究方案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创新之处
第3章 研究一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3.1 实验1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2童年创伤影响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3.1 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3.3.2 情绪注意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第4章 研究二童年创伤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4.1 实验3童年创伤的大脑结构基础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
    4.2 实验4童年创伤的大脑功能基础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杏仁核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4.3.2 腹侧注意网络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第5章 研究三童年创伤个体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5.1 实验5童年创伤个体情绪注意偏向的认知神经的加工特征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2 实验6童年创伤个体情绪识别的认知神经的加工特征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
    5.3 实验7童年创伤个体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的加工特征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5.3.1 实验目的
        5.3.2 实验方法
        5.3.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4.1 情绪注意认知神经加工特征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作用
        5.4.2 情绪识别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作用
        5.4.3 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作用
第6章 总讨论和结论
    6.1 总讨论
        6.1.1 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6.1.2 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和网络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作用
        6.1.3 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的作用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启发
    6.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5)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自卑的概念界定
    2.2 自卑研究现状
        2.2.1 国外自卑研究
        2.2.2 国内自卑研究
    2.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2.3.1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及表现
        2.3.2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
        2.3.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测量方法
        2.3.4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
    2.4 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
        2.4.1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2.4.2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
        2.4.3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实施过程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问题提出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测量工具
        3.2.4 咨询师自述
4 研究过程
    4.1 个案一咨询过程
        4.1.1 个案基本信息
        4.1.2 时间安排
        4.1.3 评估与诊断
        4.1.4 辅导目标
        4.1.5 咨询策略
        4.1.6 个案简史
        4.1.7 个案概念化
        4.1.8 咨询过程
    4.2 个案二咨询过程
        4.2.1 个案基本信息
        4.2.2 时间安排
        4.2.3 评估与诊断
        4.2.4 辅导目标
        4.2.5 咨询策略
        4.2.6 个案简史
        4.2.7 个案概念化
        4.2.8 咨询过程
5 咨询效果评估
    5.1 个案一咨询效果评估
        5.1.1 来访者自评
        5.1.2 咨询师评价
        5.1.3 心理测验
    5.2 个案二咨询效果评估
        5.2.1 来访者自评
        5.2.2 咨询师评价
        5.2.3 心理测验
6 个案总结与反思
    6.1 两名来访者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
        6.1.1 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
        6.1.2 来访者存在不合理的自我认知思维
        6.1.3 来访者存在的不合理思维比较
        6.1.4 小X追求完美,容易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
        6.1.5 小Y容易消极放大事件失败后果,回避挑战
    6.2 个案一总结与反思
        6.2.1 个案思路
        6.2.2 个案要点
        6.2.3 个案反思
    6.3 个案二总结与反思
        6.3.1 个案思路
        6.3.2 个案要点
        6.3.3 个案反思
7 结论
    7.1 影响个案解决的有效因素
        7.1.1 建立良好咨访关系
        7.1.2 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
        7.1.3 咨询作业的有效性
        7.1.4 积极关注来访者
    7.2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心理治疗思路
        7.2.1 倾听来访者的故事
        7.2.2 引导来访者正面自卑
        7.2.3 重塑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
        7.2.4 引导来访者学会合理利用比较,给自己定适当的目标
        7.2.5 引导来访者顺其自然,接纳自身
        7.2.6 总结咨询,预防复发
8 研究不足与建议
    8.1 研究不足
    8.2 给新手咨询师的建议
    8.3 给大学生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和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资本
        2.1.1 心理资本的概念
        2.1.2 心理资本的理论
        2.1.3 心理资本的测量
    2.2 应对方式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
        2.2.2 应对方式的分类
        2.2.3 应对方式的测量
    2.3 抑郁
        2.3.1 抑郁的概念与分类
        2.3.2 抑郁的理论
        2.3.3 抑郁的测量
    2.4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关系研究
        2.4.1 心理资本与抑郁关系研究
        2.4.2 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研究
        2.4.3 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2.4.4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研究
    2.5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2.6 问题提出
        2.6.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6.2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路线
第4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程序
    4.4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结果
        4.4.1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一般情况
        4.4.2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上的情况
    4.5 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现状研究结果
        4.5.1 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一般情况
        4.5.2 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情况
    4.6 贫困大学生抑郁现状研究结果
        4.6.1 贫困大学生抑郁的一般情况
        4.6.2 贫困大学生抑郁在人口统计学上的情况
    4.7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4.7.1 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和抑郁的相关关系
        4.7.2 应对方式各因子和抑郁的相关关系
        4.7.3 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4.8 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4.9 讨论
        4.9.1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的讨论
        4.9.2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相关关系的讨论
        4.9.3 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讨论
    4.10 结论
第5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干预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工具
    5.3 研究程序
    5.4 团体辅导干预方案的编写
        5.4.1 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干预的理论依据
        5.4.2 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5.4.3 专家指导与建议
        5.4.4 团体辅导方案
    5.5 研究结果
        5.5.1 对照组实验组在前测后测差异上的比较
        5.5.2 “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统计结果
    5.6 讨论
        5.6.1 干预效果讨论
        5.6.2 团体辅导反馈讨论
    5.7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贫困大学生研究现状
        1.1.1 贫困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1.1.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2 负性自动思维研究现状
        1.2.1 负性自动思维概述
        1.2.2 负性自动思维的测量
    1.3 抑郁的研究现状
        1.3.1 抑郁的概述
        1.3.2 抑郁的测量
        1.3.3 抑郁的相关理论
    1.4 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
        1.4.1 生活满意度的概述
        1.4.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
第2章 问题的提出
    2.1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2.2 干预负性自动思维的迫切性
    2.3 调节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的可行性
    2.4 本研究拟考察问题
第3章 研究总体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实验法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技术路线
    3.5 研究意义
        3.5.1 理论意义
        3.5.2 实践意义
第4章 贫困大学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2 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总体描述
        4.3.3 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4.3.4 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团体辅导方案》的编制
    5.1 前言
    5.2 团体辅导方案编制的理论基础
        5.2.1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5.2.2 辅导效果评估
        5.2.3 团体辅导方案的修订
        5.2.4 团体辅导活动注意事项
    5.3 团体辅导方案的初步编制
        5.3.1 团辅方案结构的形成
        5.3.2 团辅方案干预要素的形成
        5.3.3 团体辅导规模及时长的确定
        5.3.4 团体辅导单元主题的形成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干预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工具
        6.2.3 研究设计
        6.2.4 研究程序
    6.3 研究结果
        6.3.1 辅导前实验组、对照组的差异比较
        6.3.2 辅导前后各组的差异比较
        6.3.3 对团体辅导方案的评估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7.1 总讨论
        7.1.1 抑郁的成因
        7.1.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干预建议
    7.2 总结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对象取样范围的局限
        7.3.2 负性自动思维干预要素的局限
        7.3.3 团体辅导方案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高中生正念水平、反刍思维与抑郁的关系及教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正念
        2.1.1 正念的概念界定
        2.1.2 正念的理论模型
        2.1.3 正念的测量
        2.1.4 正念的相关研究
    2.2 反刍思维
        2.2.1 反刍思维的概念界定
        2.2.2 反刍思维的理论模型
        2.2.3 反刍思维的测量
        2.2.4 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
    2.3 抑郁
        2.3.1 抑郁的概念界定
        2.3.2 抑郁的理论模型
        2.3.3 抑郁的测量
        2.3.4 抑郁的相关研究
    2.4 主要变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2.4.1 正念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2.4.2 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2.4.3 正念、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
4 研究内容和设计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假设
    4.5 研究方法
        4.5.1 选取被试
        4.5.2 研究工具
        4.5.3 施测程序
        4.5.4 数据管理与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高中生正念水平的现状分析
        5.1.1 高中生正念水平的整体特点分析
        5.1.2 高中生正念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 高中生反刍思维的现状分析
        5.2.1 高中生反刍思维的整体特点分析
        5.2.2 高中生反刍思维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 高中生抑郁的现状分析
        5.3.1 高中生抑郁的整体特点分析
        5.3.2 高中生抑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 高中生正念水平、反刍思维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5.4.1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5.4.2 高中生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5.4.3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反刍思维的相关分析
    5.5 高中生反刍思维在正念水平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6 结果讨论
    6.1 高中生正念水平的特点分析
    6.2 高中生反刍思维的特点分析
    6.3 高中生抑郁的特点分析
    6.4 高中生正念水平、反刍思维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
    6.5 高中生反刍思维在正念水平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7 教育对策
    7.1 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高中生正念水平
    7.2 降低反刍思维,减少抑郁发生
    7.3 重视高中生抑郁情绪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
    附录C 反刍思维反应方式量表(RRS)
    附录D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
致谢

(9)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与认知融合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高中艺考生
        2.1.1 高中艺考生的概念
        2.1.2 高中艺考生的相关研究
    2.2 思维反刍
        2.2.1 思维反刍的概念
        2.2.2 思维反刍的主要理论及机制
        2.2.3 思维反刍的测量
        2.2.4 思维反刍的相关研究
    2.3 认知融合
        2.3.1 认知融合的概念
        2.3.2 认知融合的主要理论
        2.3.3 认知融合的测量
        2.3.4 认知融合的相关研究
    2.4 抑郁情绪
        2.4.1 抑郁情绪的概念
        2.4.2 抑郁情绪的相关理论
        2.4.3 抑郁情绪的测量
        2.4.4 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2.5 思维反刍、认知融合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3 问题提出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和假设
    4.3 研究意义
        4.3.1 理论意义
        4.3.2 实践意义
5 研究方法和过程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工具
        5.2.1 思维反刍量表
        5.2.2 认知融合量表
        5.2.3 抑郁量表
    5.3 研究程序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分析
        5.5.1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抑郁和认知融合的基本情况
        5.5.2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5.5.3 高中艺考生认知融合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5.5.4 高中艺考生抑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5.5.5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认知融合和抑郁之间的相关分析
        5.5.6 高中艺考生认知融合在思维反刍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6 综合讨论
    6.1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认知融合、抑郁的现状
        6.1.1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现状分析
        6.1.2 高中艺考生认知融合的现状分析
        6.1.3 高中艺考生抑郁的现状分析
    6.2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认知融合和抑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6.2.1 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2.2 高中艺考生认知融合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2.3 高中艺考生抑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3 高中艺考生认知融合在思维反刍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7 教育启示
    7.1 如何积极应对消极情绪
    7.2 关注高中艺考生的心理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抑郁概述
    1.3 抑郁的测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抽样方法及最小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个人基本特征
    3.2 调查对象抑郁现状
        3.2.1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总体分布情况
        3.2.2 抑郁症状及各因子的得分情况
    3.3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3.3.1 个人基本特征与抑郁症状
        3.3.2 家庭基本特征与抑郁症状
        3.3.3 行为生活方式情况与抑郁症状
        3.3.4 自评健康状况与抑郁症状
        3.3.5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
        3.3.6 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
    3.4 抑郁症状的多因素分析
    3.5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5.1 模型构建
        3.5.2 模型检验及评价
        3.5.3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调查对象抑郁现状分析
    4.2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个人和家庭基本特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2.2 饮食、锻炼、学习压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2.3 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2.4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3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的作用路径
        4.3.1 家庭基本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
        4.3.2 自评健康状况、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
    4.4 对策与建议
        4.4.1 重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
        4.4.2 维护良好的家庭及师生关系
        4.4.3 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4.5 研究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Beck抑郁问卷的评价及抑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抑郁、冲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张雅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D]. 张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3]抑郁倾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第一与第三人称视角的对比[D]. 付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D]. 毛毓. 西南大学, 2020(05)
  • [5]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D]. 袁珊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6]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抑郁的现状和干预研究[D]. 祁道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贫困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万昌良.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高中生正念水平、反刍思维与抑郁的关系及教育对策[D]. 周伊伦. 河南大学, 2020(02)
  • [9]高中艺考生思维反刍与认知融合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教育启示[D]. 孙洋洋. 河南大学, 2020(02)
  • [10]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任正.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贝克抑郁问卷评估及抑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