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1)在《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lasmin-α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complex,t-PAI.c)的水平,探讨TM、TAT、PIC、t-PAI.c单项及四项联合检测在ACS患者病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因首次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 Graphy,CAG)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确诊为ACS的患者为11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变化及CAG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50例,同时将50例冠脉未见明显异常的纳入对照组。根据CAG结果,进一步将ACS组分为单支组31例、双支组40例、多支组39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ACS组分为轻危组(1-24分)31例、中危组(25-53分)46例、高危组(≥54分)33例。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浆TM、TAT、PIC、t-PAI.c的水平,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在不同分组依据中血浆TM、TAT、PIC、t-PAI.c的表达差异,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血浆TM、TAT、PIC、t-PAI.c与Gensini评分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时的ROC曲线,计算AUC值、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比较TM、TAT、PIC、t-PAI.c单项检测及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的差异,探讨四种分子单项及联合时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MI组、UA组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TAT、PIC、t-PAI.c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01)。2.血浆TM、TAT、PIC、t-PAI.c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8.336、28.276、46.418、38.735,P<0.01)。3.血浆TM、TAT、PIC、t-PAI.c在高危组、中危组较低危组,中危组较低危组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F=55.619、H=47.904、H=51.757、H=28.735,P=0.000)。4.Gensini评分与TM、TAT、PIC、t-PAI.c、c Tn I、Mb、hs-CRP及GLU呈正相关(P<0.01)。5.血浆TM与D-D及FDP呈正相关(P<0.01);血浆TAT与hs-CRP、c Tn I及Mb呈正相关(P<0.01);血浆PIC与hs-CRP、FIB、c Tn I、Mb及GLU呈正相关(P<0.01);血浆t-PAI.c与hs-CRP、c Tn I、Mb、GLU及Cys-C呈正相关(P<0.01)。6.TM、TAT、PIC、t-PAI.c单项诊断时Cut-off值及敏感度、特异度为:10.05TU/ml、46.8%、96.8%;5.950ng/ml、64.6%、80.6%;0.889ug/ml、74.7%、96.8%;8.250ng/ml、86.1%、83.9%;联合诊断时Cut-off值及敏感度、特异度为:0.640、93.7%、93.5%。结果显示TM+TAT+PIC+t-PAI.c四者联合时诊断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的水平升高。2.血浆TM、TAT、PIC、t-PAI.c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3.血浆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对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优于TM、TAT、PIC、t-PAI.c四者单项检测。

刘淼[2](2020)在《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自1989年Campeau介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和1993年Kiemeneij介绍了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以来,桡动脉途径逐渐被认为是心脏导管技术的主要入路点。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在:第一、有更少的术后并发症;第二、患者具有更好的手术耐受性;第三、患者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患者住院费用相对要少。因此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更受广大心内科介入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欢迎。然而经桡动脉途径仍然具有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是桡动脉闭塞症。桡动脉闭塞多数是无症状不易被发现的,因为手掌部接受双重供血。然而桡动脉一旦闭塞,将会限制将来再次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限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瘘等操作的执行。因此辨别并避免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增加有益因素和预防及抑制桡动脉闭塞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有两个主要的发病机制:血栓形成和血管内膜增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桡动脉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使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桡动脉CT扫描和血管内超声等检查以及组织功能研究表明桡动脉插管后桡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重要改变。如果桡动脉鞘管直径超过桡动脉内径,桡动脉内皮层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这种内皮损伤是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降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内皮增生和桡动脉闭塞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缺血预处理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主要是缺血预处理对靶器官及组织的保护效应。目前研究的范围较广,由最早的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效应到肝脏、肺脏、脑、肾等组织器官的保护效应均有研究。关于缺血预处理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是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引起机体释放一些体液保护因子,从而对机体产生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因此,我们设想缺血预处理可能对距离处理位点最近的动脉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以观察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为出发点,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以及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1.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2.识别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及保护因素;3.观察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远期影响。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首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且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我们根据预实验结果估算本研究单组所需最低样本量为290例,我们连续入选了 755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最终,322例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接受缺血预处理并入组,318例患者入未行缺血预处理组。有115例患者因不符合入组标准,符合排除标准而被排除。入选患者根据其住院号的奇数或偶数被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IC)和非缺血预处理组(non-IC),2.签订同意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知情同意书和同意进行该临床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桡动脉直径测量。根据手术顺序,给予缺血预处理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用水银血压计将袖带绑在右上臂,给予加压至200mmHg,持续约5min,然后释放,持续约5min,共4个循环。4.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或者替格瑞洛180mg.根据患者手术顺序,患者依次送入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常规选取右侧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造影首选入径血管,桡动脉穿刺点选取距离桡骨茎突2-3cm,搏动最强点,用2%利多卡因局麻,以20G穿刺针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桡动脉血管穿刺,穿刺成功见回血后沿穿刺针送入导丝,沿导丝置入动脉鞘管,经鞘管侧孔给予普通肝素至少3000U,如有需要术者根据患者情况及公斤体重酌情增加剂量(普通肝素100IU/kg)。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应用6F指引导管,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管。5.术后均用标准的旋压式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压迫止血,以刚能触到桡动脉搏动为标准,每1.5-2小时左右给予压迫止血带减压1圈直至完全减压。6.术后第二天行桡动脉B超,查看患者桡动脉通畅情况;7.记录桡动脉缺血结束至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时间,术前桡动脉直径,围手术期间患者用药,研究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史,检验指标等因素。8.随访9.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连续变量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分类记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连续变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对影响桡动脉闭塞的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识别桡动脉闭塞的各项危险因素及其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缺血预处理组与非缺血预处理组临床资料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共322例患者,术后24小时有3位发生桡动脉闭塞,闭塞率为0.93%;非缺血预处理组共318例患者,术后24小时有1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闭塞率为4.4%;两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桡动脉闭塞率明显降低,P=0.006.2.早期桡动脉闭塞危险因素分析桡动脉闭塞组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41%&69%,P=0.014);桡动脉闭塞组曲美他嗪应用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17.6%&49.1%,p=0.01);桡动脉闭塞组桡动脉内径明显小于非桡动脉闭塞组(2.31 ±0.53&2.59±0.47,P=0.015);桡动脉闭塞组缺血预处理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17.6%%51.2%,p=0.006).3.早期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桡动脉内径,缺血预处理,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等放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桡动脉内径小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预处理及β受体阻滞剂是桡动脉闭塞的保护因素。4.随访术后约第650天左右随访时发现,缺血处理组与非缺血处理组两组桡动脉内径较术前均明显减小。缺血处理组随访前后桡动脉内径比P=0.024;非缺血预处理组随访前后桡动脉内径比之P=0.047。约术后890天左右再次随访上次现场随访患者,两次随访桡动脉内径未见明显差异。研究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有益于降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4小时内桡动脉闭塞率。桡动脉内径小,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小时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预处理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能是桡动脉闭塞的保护因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导致术后桡动脉内径一定程度的减小。背景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因其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等优势被广大术者及患者所接受,但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可导致桡动脉血管损伤,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1.桡动脉内径与鞘管大小之间的关系在桡动脉急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桡动脉穿刺引起桡动脉内膜撕裂;3.鞘管的拉伸效应和鞘管本身的通过;4.导管在插入和撤出桡动脉的过程中桡动脉痉挛。手术过程中对桡动脉的损伤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穿刺部位的出血、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其中最重要是桡动脉闭塞。桡动脉闭塞的原因主要是桡动脉损伤后诱发桡动脉内原位血栓形成及桡动脉内中膜增生。肢体缺血预处理即多数文献提及的远端缺血预处理,其实施过程是通过对血压袖带进行充气,压力达到阻断肢体动脉血流得目的并持续几分钟,然后将血压袖带放气使得肢体血流再通并持续几分钟,如此反复几个循环。其作用过程使得神经内分泌激活,促使机体释放保护性因子,最终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应激、甚至抗细胞凋亡等效果,进而发挥其保护缺血再灌注组织器官的作用。我们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可能有助于降低桡动脉闭塞率,但其机制不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降低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可能机制。通过动物模型模拟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过程对桡动脉的损伤过程,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兔股动脉经机械损伤后机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不进行缺血预处理,不进行股动脉穿刺,第一天采血5ml,第二天采血5ml后解剖兔右侧股动脉。缺血预处理组(IC):对兔右侧下肢进行缺血预处理,不对股动脉穿刺。缺血预处理后第二天解剖兔右侧股动脉,缺血处理前及解剖前分别采血5ml;单纯股动脉穿刺组(P):对兔右侧股动脉单纯进行股动脉穿刺留鞘。第二天解剖右侧穿刺留鞘股动脉,股动脉穿刺前及解剖前分别采血5ml;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组(ICP):对兔右下肢进行缺血预处理,1.5小时后进行股动脉穿刺留鞘,第二天行穿刺股动脉解剖,缺血预处理前及股动脉解剖前分别采血5ml。对血液标本离心并分装,检测兔穿刺留鞘前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留取损伤血管组织,并观察损伤血管的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PI3K/AKT/eNOS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组兔右侧股动脉内径及基础血浆指标的比较:术前四组兔右侧股动脉内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干预前兔血清vWF、P选择素、E选择素、tPA、PAI-1、NO、ET、TNF-a、IL-6、IL-10 水平无显着差异。2.各组处理前后血浆指标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单纯缺血预处理组比较,血浆vWF、P选择素、ET-1、tPA、PAI-1、IL-6、IL-10、TNF-a 水平两组间无显着差异,但血浆NO水平在缺血预处理组明显升高。血浆vWF、P选择素、E选择素、PAI-1、IL-10、ET-1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和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均明显升高。vWF、PAI-1两组间升高幅度无显着差异。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ET-1术后水平升高幅度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血浆IL-6、TNF-a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两者血浆水平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未见显着差异,且两指标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升高值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血浆tPA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和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均显着降低,两组间血浆tPA水平术后较术前降低幅度无显着差异。血浆NO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显着降低,其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无显着差异,且血浆NO水平在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降低幅度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3.病理结果:1)HE染色对照组及缺血预处理组HE染色显示兔股动脉内膜完整,弹力膜连续,内皮细胞清晰可见;股动脉穿刺组和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组兔股动脉,内皮细胞部分脱失,内膜连续性中断,弹力膜断裂明显,且部分存在中膜变性。2)免疫组化检测四组血管内皮PI3K、AKT、eNOS的表达情况。单纯缺血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缺血预处理组血管内皮P13K、AKT、eNOS表达明显增强;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相比血管内皮P13K、AKT、eNO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抗炎、改善内皮功能、调节黏附分子的释放可能是缺血预处理抑制血栓形成,进而影响桡动脉闭塞率的作用机制。缺血预处理通过PI3K/AKT/eNOS蛋白通路调节血管内皮释放NO进而发挥其作用。

刘婷[3](2019)在《凝血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现象预测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现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增高,以40%以上的占比在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且存在极高风险的一种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ACS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PCI术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病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研究表明,PCI术后的危险因素如凝血功能状态,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与预后相关。在过去几年中,ACS患者的临床管理水平提高,预后得到显着改善。然而,缺血性并发症如PCI后再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冠状动脉慢/无复流现象是急诊PCI术中主要并发症之一,且慢/无复流现象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具有明显相关性。目前对慢/无复流发生机制的认识有限,可能与微血栓栓塞、微血管结构变化、炎症刺激、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微血管机械性损伤、凝血级联反应等相关。除了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再灌注时的凝血系统紊乱可能造成机体高凝状态,其在ACS和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可反映高凝状态的血液标记物对患者的病情严重性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凝血指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发生慢/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探讨凝血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现象预测价值,对今后深入凝血系统相关机制与慢/无复流相关性研究做出指导。方法连续收治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间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确诊ACS并且拟行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7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81例,术前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APTT等指标,根据TIMI血流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慢/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比较两组间D-二聚体、APTT等指标与慢/无复流发生的相关性,并根据ROC曲线计算Cutoff值,通过Cutoff值将总人群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比较两组慢/无复流发生率。结果1.选择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7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49例。其中按照排除标准排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例,合并心肌病1例,严重贫血5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12例,恶性肿瘤病史3例,溶栓后3例,因情况紧急或者绕行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患者未完成抽血检查21例,合计排除46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181例,PCI术中发生慢/无复流现象患者37例,正常血流患者144例。2.收集并记录入选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收集并记录入选病例的生化指标,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TNT-I)、CK-MB、脑钠肽(BNP)、血常规、肾小球滤过率、血脂、C反应蛋白、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III等。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性,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法,明确凝血指标对慢/无复流现象的影响。3.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总人群中术前D-二聚体(OR=2.801,95%CI=1.399-5.610,P=0.004)和APTT(OR=0.881,95%CI=0.810-0.959,P=0.003)分别与发生慢/无复流现象呈正相关和负相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AUC=0.612(95%CI=0.537-0.683,P=0.036),APTT AUC=0.653(95%CI=0.579-0.722,P=0.004),当D-二聚体联合APTT后AUC提高到0.697(95%CI=0.624-0.763,P<0.001)。根据D-二聚体和APTT的Cutoff值分组,高危组中慢/无复流的发生率较非高危组明显升高,分别为36.17%和14.92%(P=0.002)。结论1.D-二聚体与慢/无复流发生率呈正相关,而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越高,慢/无复流发生率越低。2.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有助于预测ACS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慢/无复流现象的发生。3.本研究通过PCI术前筛查D-二聚体、APTT,有助于我们在术前识别出术中慢/无复流事件的高危人群,对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是否使用预防减少慢/无复流的发生率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静[4](2019)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测,为药物治疗和长期预防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既往临床研究不足,医生们对在不同类型凝血紊乱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主要病理因素、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缺乏了解,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借助队列研究阐释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其排除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界值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诊断敏感性随年龄而降低(从100%降至7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其中STEMI、多支病变血管以及左前降支(LAD)堵塞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显着,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后,恢复不良病人D-二聚体在手术后第14天达到峰值,此时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反映90天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但不能预测手术后1年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2、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ROC、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OPCAB病人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在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Ag临界值可预测OPCAB手术后1年内的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发现了vWF:Ag与冠脉介入(PCI)病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将临界值设定为312.0%时,血浆vWF:Ag预测PCI术后病人发生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4.4%,并能反映抗栓治疗后的凝血紊乱的缓解状态。3、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PC: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利用方差分析、q检验、ROC、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的PC: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情未得到控制病人血浆中PC:A水平高于病情被控制的患者,利用PC:A评价病情是否得到完全控制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7%。哮喘病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TNF-α、IL-8和ECP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均显着降低,可敏感反映治疗效果,对病人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4、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颗粒过滤法和Acu Star发光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Ab),用U检验、ROC、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均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合并血栓栓塞的HIT病人的IgG型HIT-Ab水平显着高于孤立性HIT病人,以2.32 U/ml为临界值,高于此水平的病人在15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显着增高(Log-rankχ2=56.577,P<0.001),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0.0%。在HIT高风险病人中,混合HIT-Ab(定性)阳性率>混合HIT-Ab(定量)>IgG型HIT-Ab;在非HIT病人中,IgG型HIT-Ab的特异性优于混合HIT-Ab(定量),混合HIT-Ab(定量)优于混合HIT-Ab(定性)。5、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各项止血指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用U检验、ROC、Kruskal-Wallis H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肝癌病人抗凝血蛋白质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t-PA:A、PAI:A、vWF:Ag、FⅧ:A、FIB、PT和APTT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肝癌病人存在多系统失衡。在临床监测中,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可作为监测肝癌疗效的敏感指标;血浆D-二聚体预测肝癌病人发生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临界值为549.5μg/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67.1%,可用于对门静脉血栓风险做排除诊断。

苗鸿杏[5](2019)在《冠通方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冠通方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冠通方对此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58例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通方煎剂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征(包括心绞痛的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减停情况、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凝血功能(主要观察APTT、PT、FIB)变化、肝肾功能、尿常规、粪便常规等指标,对比冠通方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均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硝酸甘油用量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治疗组总减停率为79.31%,对照组总减停率为57.1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两组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凝血纤溶系统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能延长APTT、PT时间,降低FIB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冠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2、冠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冠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延长APTT、PT时间,降低FIB浓度,加服冠通方对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具有影响,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

龙智城[6](2016)在《清热活血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的特异性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的影响,以探讨清热活血方对ACS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70例热毒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清热活血方+常规西药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35例),疗程为7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APTT、FIB、PLT、D-D)水平、中医热毒血瘀型胸痹症状以及血瘀证积分改变,同时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1.凝血-纤溶功能检测:试验组APTT、PLT水平较用药前升高,FIB、D-D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PLT水平较用药前升高、D-D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升高PLT水平及降低D-D水平更明显,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临床症状及疗效:两组在中医热毒以及血瘀症状方面均有改善,试验组能更有效改善ACS患者的症状。热证症状中,试验组在面赤多汗、渴喜冷饮、口干口苦、小便短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症状中,试验组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口唇及齿龈暗、脉涩或结代、四肢末端紫绀或麻木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瘀证积分相关性分析:三支血管病变血瘀证积分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中,血管病变数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系数=0.485。4.用药安全性:两组在用药安全性评价方面(HGB, WBC, ALT, Cr)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均无出现不良事件,故清热活血方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结论:1.热毒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清热活血方能协同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促进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调整凝血一纤溶系统平衡,在改善患者机体血液高凝状态方面,较常规西医常规治疗更有疗效;2.清热活血方在改善热毒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较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优;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三支血管病变比双支、单支血瘀证积分显着升高,且血管病变数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血瘀证积分对血管病变数有一定预测意义。

吴梦涛[7](2015)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体温、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升高,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降低或凝血功能紊乱等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post-endovascular repair syndrome of aortic aneurysm,PERS),甚至出现心或脑血管事件、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死亡等不良事件(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POAE)。对于PERS的发生机制、预后、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关系或其相关风险因素仍未明确。本文拟通过回顾性分析,全面了解和描述PERS的临床特点,并建立PERS预测评分模型,分析PERS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建立预警机制,早期干预,预防或减轻PERS导致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研究方法本课题拟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1997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18年主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包括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4种病理类型。第一部分:建立数据库,进行腔内修复术后治疗(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手术前检验变量值和术后7天内相应变量极值相互比较,分析EVAR术后的检验变量的异常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探讨PERS发生的临床特点。第二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与PERS各因素间相关关系,确定PERS风险评分的预测因素。第三部分:通过PERS风险评分的预测因素,应用ROC曲线建立PERS预测风险评分模型,分析其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关系,验证PERS预测评分模型的合理性。第四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ERS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第一部分:在EVAR术后可出现炎性反应,表现为体温(37.63±0.57VS 36.49±0.44,P<0.001)和WBC(12.54±3.92 VS 6.62±1.65,P<0.001)均显着增高,术后HGB(108.10±18.76 VS 129.10±17.66,P<0.001)显着降低;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小板(142.18±60.13 VS 189.26±69.88,P<0.001)显着降低,纤维蛋白原(4.22±1.94 VS-2-3.75±1.54,p<0.001)和国际标准比值(1.18±0.47vs1.04±0.16,p<0.001)均显着增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6.96±23.77vs37.80±8.69,p<0.001)、凝血酶时间(21.99±26.87vs16.78±1.99,p<0.002)及凝血酶原时间(15.06±10.16vs13.28±1.61,p=0.003)均显着延长;糖及蛋白代谢紊乱(glu=8.03±2.62vs5.55±1.59,p<0.001;白蛋白=34.00±4.00vs38.93±4.37,p<0.001;前白蛋白=175.98±54.41vs227.45±64.47,p<0.001)。另外,evar术后也显着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如肝、肾功能指标(总胆红素=14.81±8.16vs12.39±12.15,p<0.001;乳酸脱氢酶=235.39±174.35vs192.74±67.0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26±77.88vs23.01±31.11,p=0.005;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7.23±147.92vs24.76±51.84,p=0.029;肌酐=108.64±91.51vs95.89±80.62,p<0.001)均显着升高。第二部分:我们选择evar术后体温、wbc、hgb、plt、glu、白蛋白、前白蛋白作为pers风险评分模型的备选预测因素。通过分析,pers风险评分的预测因素分别为wbc(or=1.10,ci:1.04-1.17,(p<0.001)、glu(or=1.09,ci:1.01-1.88,p=0.0498),hgb(or=0.95,ci:0.93-0.96,p<0.001)和plt(or=0.983,ci:0.978-0.988,p<0.001)。根据roc曲线计算cutoff值分别为:wbc=15.39,hgb=94,plt=98,glu=8.0。通过roc曲线分析,hgb+plt组合可有效预测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而额外增加wbc和(或)glu并不能显着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性。第三部分:根据roc曲线,取hgb和plt两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为:score=(-0.0545)×hgbx-0.0171×pltx,按照score值由低到高平均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4组,构建模型1。根据roc曲线,根据hgb和plt的cutoff值作为划分标准,并按病情程度划分为正常、轻度和重度3组,构建模型2。由于在evar手术后,hgb和plt的消耗程度不同,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我们根据hgb和plt降低的不同程度,划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4组,构建预测模型3。通过roc曲线,3种模型的预测效力相同(auc=0.81,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ers的预测风险模型均与evar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密切(模型1:or=3.6,ci=2.79-4.63,p<0.001;模型2:or=7.17,ci=5.07-10.15,p<0.001;模型3:or=6.4ci=4.52-9.08,p<0.001)。由于模型3中hgb和plt取值范围根据临床降低的不同程度进行取值,不受研究的特定人群影响,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因此模型3对pers的诊断是合理的。根据模型3,PERS总发生率为73%,其中重度PERS为4.4%,中度PERS为17.8%,轻度PERS为50.8%。第四部分:应用模型3,EVAR术前的各因素在PERS不同程度中,脑血管病史(OR=2.13,CI:1.23-3.70,P=0.007)、慢性肾功能不全(OR=3.26,CI:1.33-7.98,P=0.010)、ASA分级(OR=1.44,CI:1.11-1.85,P=0.005)是PE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PLT(OR=0.61,CI:0.52-0.70,P<0.001)和HGB(OR=0.44,CI:0.37-0.51,P<0.001)是PERS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同样的方法,在手术期间,术中失血量(OR=1.57,CI:1.34-1.84,P<0.001)和手术时间(OR=1.41,CI:1.18-1.68,P<0.001)是PE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EVAR术中移植物的数量和性质方面,主动脉覆膜移植物数量(OR=1.68,CI:1.32-2.14,P<0.001)和分支动脉内覆膜移植物数量(OR=1.31,CI:1.09-1.58,P=0.004)是PE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进行PERS发生的不良事件预测因素变化程度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发现,PLT降低值(OR=1.16,CI:1.01-1.34,P=0.037)、HGB降低值(OR=2.12,CI:1.82-2.48,P<0.001)和Glu升高值(OR=1.37,CI:1.19-1.59,P<0.001)是PE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WBC升高值(OR=0.85,CI:0.74-0.98,P=0.024)则是PERS发生和进展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的主动脉瘤病理形态,主动脉瘤体最大直径(OR=1.27,CI:1.04-1.55,P=0.019)、术前后瘤体体积差值(OR=4.05,CI:1.29-12.67,P=0.016)和覆膜移植物长度(OR=2.62,CI:1.20-5.71,P=0.015)均为PERS的危险因素。在PERS的不同分度中,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具有十分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且随着PERS程度加重,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相应增加,表明:PERS的发生,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住院总费用。结论PERS以炎性反应、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功能紊乱及糖或蛋白代谢紊乱为特征,其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不同程度。PERS的发生和EVAR术后不良事件密切相关。根据PERS风险因素的可控性,建立相应预警机制,早期干预。在EVAR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血小板情况,改善病人体质状况和肾功能不全;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术后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和适当的血糖水平,纠正血红蛋白或血小板降低程度;移植物应用时,减少覆膜移植物数量和主动脉内覆膜移植物实际长度;对于多部位主动脉瘤,分期进行EVAR治疗。这些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或减轻PERS导致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

史琦[8](2012)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相对应的临床四诊信息组合及关联网络,形成四诊信息可视化网络图,探讨四诊信息在复杂网络中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意义;2.发掘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尝试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性数据平台,探讨其组合模式在冠心病UAP中医证候判断中的作用和意义;3.建立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冠心病U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区分模式;筛选证候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尝试建立冠心病UAP患者证候在代谢层面的识别模式。方法1.前期文献调查研究采用数据库检索及Shannon熵互信息方法筛选同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反映病理生理机制的生物学指标;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合文献整理和专家调研结果制定冠心病UAP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完整、准确采集1576例确诊为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资料;3.理化指标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全面采集411例冠心病UAP患者的149项临床常规理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130冠心病UAP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TNF-α、MMP-9、ET、NO、APN、sICAM-1、Hey、Ps、TAFI及HO-1水平,检测过程由专业人员负责,严格实行质量控制;4.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对45例冠心病UAP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对其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全面鉴定;5.冠心病UAP中医证候识别模式的建立(1)采用互信息的方法构建107项四诊信息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Pajek2.0软件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图,包括不同类别节点图、k-核心网络图及抽象化图,进行网络的度分析、聚类分析、网络核心及连通性分析;(2)采用CHAID决策树及ADTree决策树方法对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采用分层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判断正确率均大于70%视为模型成立;(3)采用SIMCA-P12.0软件中OPLS/O2PLS-DA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载荷图、VIP图及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筛选出与冠心病UAP患者血瘀证、气虚证最可能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进一步采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验证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效果。结果1.四诊信息复杂网络对证候的识别模式网络属性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四诊信息网络中的107个节点度值在0-6之间;三个网络中分别有3-5个各自连通的网络,连通分量编号为1的网络最复杂。网络抽象化图显示:UAP患者的网络骨架由胸痛、耳鸣、胸闷、咳嗽、气短和五心烦热组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骨架由心悸、恶心呕吐、头晕、胸痛、胸闷和畏寒肢冷组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抽象化网络由胸痛、胸闷、五心烦热、咳嗽、倦怠乏力和气短组成。k-核心网络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中均有5个节点的k值为4,形成了4-核心网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网络中有17个节点的k值为3,构成了3-核心网络。四诊信息网络节点分类图显示:三个网络的中心为提示气虚、阳虚和气滞的节点组合。网络中心周围依次排列了可不同程度的提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脾虚、热蕴及痰浊证候的四诊信息组合。2.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应用SPSS17.0CHAID算法,共形成13个证候/证候要素的识别模型。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TSH,左室径MPV, DBIL, PTA, QT间期,QRS时限,ALB8个属性指标;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X TAL, RDW-CV, K, TSH, MONO, hs-CRP, LDL, A峰8个属性指标;阳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PDW, FT4, LP(a), Cl, PT6个属性指标;寒凝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RP, RDW-CV, AST, PT, HDL5个属性指标;痰浊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Tc, MCHC, CK尿镜检RBC5个属性指标;气滞证决策树模型包括P-LCR, INR, PTA, E峰,Na, TP, MCHC7个属性指标;痰瘀互阻证决策树模型包括is-CRP, TBIL, GGT, PLT, FBG, P-R司期6个属性指标;气滞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左室后壁厚度,PLT, NE%, BSA%4个属性指标;瘀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hs-CRP, LP(a), MONO, FIB, RDW-CV, MCV6个属性指标;气阴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MCH, P, MCV, EC, QRS时限5个属性指标;心阳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MPV,E峰,P,PT5个属性指标;阴阳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FT3,ALT, MONO%3个属性指标;痰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l,缩短分数,RDW-CV,血常规RBC,D-Ⅱ聚体,CK-MB, PTA, BUN8个属性指标。3.生物学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血瘀证ADTree模型包含Ps、MMP-9、NO、sICAM-1、TAFI、Hey、HO-17个属性指标;气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NF-α、NO、TAFI、sICAM-1、Hey、APN、Ps、HO-18个属性指标;阴虚证ADTree模型包含MMP-9、APN、sICAM-1、ET、HO-1共5个属性指标;阳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Ps、sICAM-1、HO-1、MMP-9共5个属性指标;寒凝证ADTree模型包括sICAM-1、NO、APN、MMP-9、Ps、ET、HO-17个属性指标;痰浊证ADTree模型包括TNF-α、Ps、NO、HO-1、sICAM-1、TAFI6个属性指标;气滞证ADTree模型包括HO-1、ET、TAFI、Hey、sICAM-1、NO6个属性指标;热蕴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TNF-α、MMP-9、Hey、Ps、HO-1、APN共7个属性指标。4.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共检测到冠心病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源性代谢成分39种,其中小分子物质34种,大分子物质5种。CPMG及LED代谢产物的OPLS/O2PLS-DA积分矩阵图显示:冠心病U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气虚证与非气虚证的分布区沿第一主成分t(1)轴方向完全分开,模型拟合度较好。特征性代谢物筛选结果显示:血瘀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缬氨酸和丙酮;气虚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包括乙酰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肉碱。结论1.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冠心病UAP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模型的研究,具体包括挖掘识别证型的核心四诊信息或四诊信息群、分析疾病的基本证型、总结各证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关联程度等;2.冠心病UAP各证候/证候要素的主要生物学机制为:(1)血瘀证:以TSH降低为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MPV异常的高凝状态,以PTA水平下降的出血倾向,QT间期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ALB降低的蛋白质代谢紊乱,DBIL增高的保护功能,以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以MMP-9升高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代谢物角度提示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损伤;(2)气虚证:以K离子降低的电解质紊乱,以hs-CRP升高、RDW-CV、MONO及TNF-α水平异常的炎症反应,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TSH水平呈代偿性的增高,NO水平降低的内皮功能损伤;代谢物角度提示糖代谢、脂质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异常;(3)阴虚证:MMP-9异常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APN水平降低的脂质代谢异常;(4)阳虚证:以D-Ⅱ聚体升高的高凝状态,以PDW异常及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倾向,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LP(a)升高的脂质代谢异常,以Cl离子为主的电解质紊乱;(5)寒凝证:CRP异常的炎症反应,以PT升高为主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异常,以HDL下降的脂质代谢异常,以sICAM-1水平异常的细胞间粘附状态的异常,以ET水平升高的内皮功能损伤;(6)痰浊证:D-Ⅱ聚体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变,QTc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MCHC上升的贫血倾向,以CK升高倾向的心肌损伤,以TNF-α明显升高的炎症状态,以Ps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7)气滞证:以P-LCR升高,1NR降低,PTA水平降低的出血凝血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以TP下降的蛋白质代谢紊乱及肝损害倾向,MCHC水平升高的贫血倾向,以HO-1明显减少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以ET水平异常的内皮功能紊乱;(8)热蕴证:以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以TNF-α、Hcy升高的炎症反应,以Ps明显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9)痰瘀互阻证:以hs-CRP异常的炎症反应,GGT水平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PLT升高的凝血状态,糖代谢异常;(10)气滞血瘀证:左室后壁厚度改变的心室重构,PLT升高的凝血和血栓倾向,NE%升高的炎症状态;(11)瘀热互结证:以hs-CRP升高,MONO水平异常,RDW升高的炎症反应,FIB水平升高的凝血倾向;(12)气阴两虚证:MCH异常的贫血倾向,P离子水平降低的电解质紊乱,MCV升高的可能炎症状态,以QRS时限延长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13)心阳气虚证:D-Ⅱ聚体升高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PT、MPV降低的低血栓倾向,左室舒张功能受损;(14)阴阳两虚证:FT3水平明显降低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机体的保护性抑制状态,MONO%异常的可能炎症状态,ALT水平升高的CHD风险性增高;(15)痰热互结证:Cl离子降低的严重电解质紊乱,RDW升高的炎症反应,RBC计数增高的血液流变性质异常,CK-MB异常改变的心肌受损,PTA升高的凝血倾向。

门剑龙[9](2012)在《血液成分的动态光谱法分析与血栓风险的血液学指标评估》文中研究表明1.动态光谱法是基于光电脉搏波原理,记录各波长脉搏波时域内变化波形的峰值,即动脉充盈至最大与收缩至最小时吸光度的差值,该差值理论上只与动脉血液成分有关。通过对比小波变换去噪前后同一个体连续采集的动态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探讨小波变换是否可以去除各波长时域光电脉搏波中的高频随机噪声和抖动等引起的低频噪声,以及是否可以改善动态光谱数据的质量,为光谱法血液成分定量校正模型提供更为纯净的光谱信息。本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光谱数据与相应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进行建模分析,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预测集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该方法获取的光谱信号受测量条件影响的程度。研究拟建立血液成分含量与动态光谱数据的PLS校正模型,分析动态光谱法是否可去除个体差异和测量环境对光谱数据的影响,进行准确的人体血液蛋白含量的无创检测。将传统方法测定的血红蛋白、血糖等实验数据与采用动态光谱法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无创血液成分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信息。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成分进行测定,不同病情患者间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且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显着相关。表明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血液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并促进血管损伤。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大量脱落,引发凝血系统发生显着功能紊乱,血栓风险显着增加。纤溶和内皮损伤指标水平变化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相关。通过密切监测血栓标志物,可准确了解患者血栓倾向,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评估和有效抗凝治疗。4.合并房颤的Graves病患者由于外周血管中内皮细胞大量脱落,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比未合并房颤的Graves患者更为严重,患者血栓风险增加。5.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vWF:Ag、FⅦ:A、FIB、TAT和PAI:A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表明血管内皮损伤且血管修复能力明显不足,引发的持续止凝血各系统功能紊乱。血管内皮损伤严重的患者比损伤较轻的患者具有更大的血栓风险。

古力努尔·依明[10](2011)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探讨糖耐量减低(IGT)对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糖代谢状况分为三组,其中非糖尿病ACS组41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ACS组39例,糖耐量减低(IGT)+ACS组35例;并选择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入选ACS患者中,高血糖人群(包括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比例约为64%。四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正常对照组(360.50±74.95)、ACS组(795.24±1 34.10)、ACS+NIDDM组(663.31±116.06)、ACS+IGT组(702.40±126.64)之间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全相同(P<0.01)。用SNK法对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后,ACS组、IGT+ACS组及NIDDM+ACS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ACS组及NIDDM+ACS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纯ACS组,两组分别与单纯ACS组比较,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均<0.05)。进一步将有糖代谢异常的IGT+ACS组和NIDDM+ACS组合并为ACS+糖代谢异常组,各组间进行比较后,ACS+糖代谢异常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单纯AC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中糖代谢异常非常常见。ACS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合并IGT的ACS患者DD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纯ACS患者,说明合并IGT的ACS患者存在纤溶受抑状态。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反映IGT的ACS患者纤溶受抑状态。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实验分组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1.2.2 标本采集及处理
        1.2.3 TM、TAT、PIC、t-PAI.c的检测
        1.2.3.1 检测步骤
        1.2.4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1.3.1 统计分析软件
        1.3.2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AMI组、UA组、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AMI组、UA组、对照组实验室主要指标的比较
    2.3 AMI组、UA组、对照组TM、TAT、PIC、t-PAI.c的比较
    2.4 不同病变支数分组中TM、TAT、PIC、t-PAI.c的比较
    2.5 冠脉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TM、TAT、PIC、t-PAI.c 的比较
    2.6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与TM、TAT、PIC、t-PAI.c及相关血液指标的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2.7 ACS组内TM、TAT、PIC、t-PAI.c与血液指标的双变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2.8 TM、TAT、PIC、t-PAI.c单项及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区分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ROC曲线
第三章 讨论
    3.1 TM与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2 TAT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3 PIC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4 t-PAI.c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肢体缺血预处理影响动脉机械损伤后动脉闭塞机制的探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Ⅰ 预防及治疗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Ⅱ 缺血预适应及其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3)凝血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现象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测指标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之间的一般临床特征的比较
    3.2 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之间的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的比较
    3.3 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3.4 ROC曲线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凝血功能检测在评估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意义
    1.2 凝血紊乱相关生物标志物
        1.2.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2.2 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类型
    1.3 临床研究方法
        1.3.1 病例对照研究
        1.3.2 队列研究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4.1 研究现状
        1.4.2 发展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血浆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与血栓诊断临界值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D-二聚体的健康人基线水平
    2.4 D-二聚体对VTE的排除诊断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5.1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
        2.5.2 D-二聚体诊断各型心肌缺血的ROC
        2.5.3 D-二聚体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预后
    2.6 冠脉搭桥病人D-二聚体变化特征与血栓复发风险
        2.6.1 冠脉搭桥病人围手术期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
        2.6.2 D-二聚体诊断术后31~90天心血管缺血事件的ROC
        2.6.3 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6.4 D-二聚体评估术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
    2.7 小结
        2.7.1 健康人参考区间与静脉血栓排除诊断临界值初探
        2.7.2 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7.3 D-二聚体反映冠脉搭桥术后90天内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冠心病病人血栓风险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用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3.1 病人在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3.2 血浆vWF:Ag诊断缺血性事件的ROC
        3.3.3 评估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3.4 用vWF:Ag评估冠脉搭桥术后1 年内缺血事件风险
    3.4 血浆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3.4.1 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4.2 用vWF:Ag预测冠脉介入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的ROC
        3.4.3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后房颤相关卒中的生存分析
        3.4.4 评估vWF:Ag水平与房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5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7天时房颤病人vWF:Ag测定结果
    3.5 小结
        3.5.1 血浆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5.2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第4章 用蛋白C、TNF-α和IL-8 监测变应性炎症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学方法
    4.3 血浆PC:A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4.3.1 哮喘病人和对照组血浆PC:A水平
        4.3.2 治疗6个月后的PC:A水平
        4.3.3 治疗6个月后的ROC
        4.3.4 哮喘病人PC: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4.3.5 PC:A评估病人在随访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4.3.6 PC:A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分析
    4.4 用TNF-α、IL-8、ECP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4.5 小结
        4.5.1 用PC:A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
        4.5.2 用TNF-α、IL-8、ECP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
第5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5.3 HIT的主要检测技术
        5.3.1 主要的HIT功能试验
        5.3.2 主要的HIT-Ab检测方法
    5.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4.1 研究对象
        5.4.2 实验方法
        5.4.3 统计学方法
    5.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5.1 肝素暴露病人的HIT-Ab检测结果
        5.5.2 两种HIT-Ab诊断HIT的ROC
        5.5.3 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的阳性率
        5.5.4 孤立性HIT和HITT病人两种HIT-Ab血浆浓度的比较
        5.5.5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风险的ROC
        5.5.6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事件的生存分析
    5.7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方法学比较
        5.7.1 中、高度临床可能性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2 不同治疗分组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3 三种HIT-Ab检测方法的阳性特征比较
    5.8 小结
        5.8.1 两种HIT-Ab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8.2 三种HIT-Ab的诊断性能研究
第6章 凝血-炎性标志物在肝癌诊疗中的监测价值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学方法
    6.3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4 用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的体外试验
    6.5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相关门静脉血栓
    6.6 小结
        6.6.1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6.2 体外试验验证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
        6.6.3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病人的门静脉血栓风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冠通方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研究背景
        1.1 冠心病PCI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 冠心病PCI术后面临的问题
    2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命名
        2.2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3 PCI术后再发心绞痛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
        3.1 凝血纤溶系统失衡与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3.2 凝血纤溶指标与PCI术后血栓形成的关系
        3.3 血栓形成与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关系
    4 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西医学对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6 中医学对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7 中药在凝血纤溶系统中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及病例来源
        1.2 研究分组
        1.3 研究方法
        1.4 诊断标准
        1.4.1 西医诊断标准
        1.4.2 中医胸痹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剔除、脱落病例标准
        1.9 观测指标
        1.9.1 疗效性观测及判定标准
        1.9.2 安全性观测
    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纳入病例基本情况
        3.1.1 性别分布
        3.1.2 年龄分布
        3.1.3 支架植入数分布
        3.2 研究结果
        3.2.1 心绞痛疗效比较
        3.2.2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3.2.3 硝酸甘油减停情况比较
        3.2.4 治疗前后SAQ评分比较
        3.2.5 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比较
        3.2.6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冠心病流行病学现状
    2 从中医角度认识与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
    3 冠通方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病理研究
        3.1 冠通方的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3.2 冠通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心绞痛疗效比较分析
        4.2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分析
        4.3 硝酸甘油用药情况分析
        4.4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分析
        4.5 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表
    附录1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
    附录2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附录3 中医胸痹诊断标准
    附录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附录5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清热活血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凝血-纤溶系统的西医研究
        一、凝血与抗血栓
        二、血液高凝状态
        三、凝血、纤溶功能与血液高凝状态主要评价指标
        四、凝血-纤溶功能失衡与冠心病
    第二节 冠心病的中医研究
        一、冠心病的中医认识
        二、血瘀与冠心病的关系
        三、火热与冠心病的关系
        四、火热与血瘀共同致病
        五、现代医学对血瘀、火热与冠心病关系的理解
    第三节 清热活血方研究基础
        一、清热活血方的组方研究
        二、清热活血方的临床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三节 临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分析
        二、血瘀证积分分析
        三、凝血-纤溶功能检测结果
        四、临床疗效
        五、剔除、脱落情况说明
        六、安全性检测与不良反应结果
    第五节 讨论
        一、热毒血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关系
        二、清热活血方对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三、清热活血方的临床疗效分析
        四、用药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五、研究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热活血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干预作用临床观察记录表
    附录2 热毒血瘀型胸痹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3 血瘀证积分量表
    附录4 不良反应因果判断
致谢
附件

(7)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课题设计
    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意义
第二部分: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风险评分预测因素的确立
    课题设计
    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意义
第三部分: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预测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
    课题设计
    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意义
第四部分: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课题设计
    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意义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参文献
    综述二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的临床常规指标群组合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的生物学指标群组合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血液成分的动态光谱法分析与血栓风险的血液学指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
    1.1 概述
        1.1.1 临床检查与无创检查
        1.1.2 心血管疾病
    1.2 确立本课题的依据
        1.2.1 无创检测方法
        1.2.2 内皮细胞损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1.3 近红外光谱法的研究进展
    1.4 心血管疾病血栓风险的研究进展
    1.5 血液学检测的技术手段
        1.5.1 无创检测
        1.5.2 血细胞分析仪
        1.5.3 流式细胞术
    1.6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6.1 有创检查的弱点
        1.6.2 无创检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6.3 心血管疾病血栓风险机制和监测手段尚未明确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7.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动态光谱法对血液学细胞成分的无创检测
    2.1 引言
    2.2 动态光谱原理
    2.3 测量装置
    2.4 测量对象及过程
    2.5 PLS 建模
        2.5.1 主因子数的选择
        2.5.2 模型的内部交互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动态光谱法用于生化成分无创测量及小波变换去噪对检测精度的改善
    3.1 引言
    3.2 小波变换的原理
    3.3 测量装置
    3.4 测量对象及过程
    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5.1 光谱数据预处理
        3.5.2 同一个体动态光谱数据相关性分析
        3.5.3 动态光谱的获取及其可靠性验证
    3.6 血红蛋白神经网络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3.7 血糖浓度神经网络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3.8 PLS 建模
        3.8.1 主因子数的选择
        3.8.2 最优模型的内部交互验证
        3.8.3 最优模型的外部验证
    3.9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液成分改变的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试验方法
        4.2.3 统计学分析
    4.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的测定结果
    4.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形成倾向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试验方法
        5.2.3 统计学分析
    5.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的测定结果
    5.4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房颤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6.1 引言
    6.2 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试验方法
        6.2.3 统计学分析
    6.3 房颤患者组测定结果
        6.3.1 3 组间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比较
        6.3.2 FT3、FT4 与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6.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
    7.1 引言
    7.2 对象与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试验方法
        7.2.3 统计学分析
    7.3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测定结果
        7.3.1 ASO 患者与对照组纤溶、凝血和内皮系统指标的比较
        7.3.2 ASO 患者在不同 vWF:Ag 水平时,纤溶、凝血指标的比较
        7.3.3 ASO 患者组各项指标与内皮指标的相关分析
    7.4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8.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8.3.1 无创检测的发展前景
        8.3.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未来临床的应用
        8.3.3 TF 在未来临床的应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10)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临床观察指标
    3.检测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D]. 王哲. 延安大学, 2021(09)
  • [2]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D]. 刘淼. 山东大学, 2020(04)
  • [3]凝血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无复流现象预测的研究[D]. 刘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4]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D]. 任静. 天津大学, 2019(01)
  • [5]冠通方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D]. 苗鸿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清热活血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D]. 龙智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吴梦涛.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7)
  • [8]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D]. 史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血液成分的动态光谱法分析与血栓风险的血液学指标评估[D]. 门剑龙. 天津大学, 2012(05)
  • [10]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D]. 古力努尔·依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