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峡江风景区谈宜州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思路

从峡江风景区谈宜州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思路

一、从下枧河景区谈宜州市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清[1](2017)在《广西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2016年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国有林区为主的森林旅游目的地已超过9000处,森林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全国旅游人数的四分之一,森林资源作为旅游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认知,森林康养旅游新业态崛起。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5.61%,森林覆盖率达62.28%、位居全国第三,森林风景资源丰富,是森林旅游资源大省,其中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尤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47%,下辖九县二区,拥有世界级的长寿养生资源、岩溶地质景观、自然山水风光,但仅有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在全广西的14个地市中处于劣势。为了能够较全面的掌握河池市的森林风景资源概况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重要前提就是对河池市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当前,在森林风景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中采用较多的是《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森林公园的整体评价,不适宜森林风景资源单体的评价,因此通常采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进行森林风景资源单体的评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过于注重资源本身的评价,没有考虑环境质量和开发条件等,且在分类、释义、评价因子、评价赋分等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凸显森林风景资源的特性,存在较多弊端。文章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森林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森林风景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探析,分类上,对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进行了明确的释义,将森林风景资源分为了 5大主类19亚类60基本类型;评价内容上,除了考虑森林风景资源质量本身,还考虑了森林风景资源所处的环境质量和开发条件,做到对森林风景资源价值的综合性评价;评价方法上,对5大主类采用不同的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评价,减少了定性评价所带来主观性,通过定量评价凸显不同类型森林风景资源的特性。文章建立了森林风景资源评价的分类体系、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选取河池市作为实证对象,对河池市的258个资源单体进行充分调查、通过科学的分类和可靠的评价掌握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特点: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较为丰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多、地文景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异常突出、各县区森林风景资源分布均匀、开发价值大、在全国或世界具有垄断性,但很多优良级的森林风景资源“尚在深闺人未知”,需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可通过创新发展观念、统筹规划设计、合理开发利用、完善产品体系、培育森林康养新业态、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森林旅游扶贫等策略,促进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的更为合理开发与利用。

杨苑[2](2017)在《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作为不同于城市和风景名胜及赴异国旅游的一种以乡村为观光目的旅游活动方式,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兴起的。在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因其本身的特色需求和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使它作为新的生产力在我国农村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中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但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户,或与农户的经营行为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种情形下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着“小、散、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今天的乡村旅游业无论是从外延还是内涵上,无论是在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石漠化片区以其丰富的乡村资源和后发展并存的状况在我国乡村旅游及反贫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石漠化片区建立规范的务实的乡村旅游经营的运行机制,夯实该区域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常态下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河池是我国和广西典型的石漠化片区,也是典型的南方山地农牧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主要以乡村地域为主体,该市域的乡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山水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浓郁,乡村风貌各具特色,乡村生活充满情趣,生态环境特别优良,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各地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但是该区域又是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和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因此,该片区发展乡村旅游业不失为是一个成长性较好,且兼顾生态、环境和农户福祉的产业。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动机,着重阐述了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主要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从而对其研究脉络、主要内涵和主要特点的探讨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经验启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对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的环境和演进进行了综合评价,着重阐述了该产业的资源和基础条件及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成效;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严峻形势,并对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第五章主要针对河池石漠化片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基本思路与路径和对策建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晓均[3](2016)在《乡村干部与公共利益 ——以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处于旅游开发初期的鄂西南古村落——小溪,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描述了小溪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社会变迁,试图将乡村干部置于旅游开发过程的相关事项之中,展示出乡村干部如何以“公共利益”之名来施政,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理解国家、乡村干部和村民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在一个私人利益被广泛承认的时代里,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必然交融在一起,有时利益能够统一,但绝大多数时候则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乡村干部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强制执行、容忍或搁置是三种常见状态。梳理这些状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我们窥视村落发展变迁中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周丽婵[4](2016)在《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往自成一体的地方、区域和国家经济正在成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相互依赖的一部分。每个地方都必须与其他地方为取得经济优势而进行竞争。在全球化营造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重大体育赛事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城市正将重大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筹码。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建立重大事件与城市的联系机制、城市形象营销与城市政府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以及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产生正面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地方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营销就是城市政府对空间赋予意义,“营”出城市形象并进行推“销”,城市政府的空间生产动机决定了城市形象营销中的空间意义;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包含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解说文本中的城市形象建构的规律。然后本文选取广州市为例,对2014年广州市解说文本进行详细解读。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最后得出如下三个研究结论:在全球化大宏观背景下,城市马拉松已经成为政府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主要城市马拉松直播是城市形象宣传片,其建构的城市形象趋同,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都市形象,二是强调地方性的地方形象;主流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主要表达我国政府对空间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一是政府在城市形象经营中,通过向国民传递“发展”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建构政府形象,维持执政合法性。二是政府对城市形象的企业化经营,通过向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城市供给基础,从而吸引生产要素进入城市,参与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本文最后以全球化城市发展视角,运用地方理论对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现象进行评论。基于建构城市形象实质是建构一种地方认同的观点前提,认为全球化和权力导向的趋同的城市形象无法形成地方认同。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赛建构的城市形象均是表达政府对城市空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其核心目标受众都是城市外部受众,针对城市内部受众的内容非常少。提出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刘磊[5](2016)在《基于旅游季节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随州市洛阳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旅游阶段,乡村生态旅游逐步兴起,有助于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自然观光型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季节特性表现最为明显,是制约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规划发展、旅游产品结构不平衡、产品缺乏创新和品位、经营模式、市场运作等一些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洛阳镇就是一典型代表。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文献研究与实际调查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洛阳镇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现状,分析洛阳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优势与劣势,明确其外在机遇与威胁,探讨如何解决洛阳镇季节性旅游的困境,运用乡村季节性旅游项目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探析洛阳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推动解决洛阳镇季节性旅游产品,使其由单一的秋季游向四季游进行转变。以期为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论文由7章构成:第]章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前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述评。第2章梳理了论文研究所涉及到的乡村旅游相关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理论、旅游营销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消费心理理论、慢旅游理论及内涵、反季节旅游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3章本部分主要以洛阳镇现状为例,对洛阳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和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本部分拟重点通过随州政府官网、文献资料查找、当地镇政府、村委等单位进行咨询,前往洛阳镇实地考察,和当地农户进行沟通等方式,对洛阳镇区域概况、自然地理状况、人文特点、社会经济状况、旅游资源进行了解,以及洛阳发展乡村旅游目前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为创新研发新的旅游产品提供数据支撑。第4章总结洛阳镇乡村季节性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困境与问题成因,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决策与规划、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提出,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和支持。第5章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及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洛阳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1)优势(Strength),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特色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当地政府主导有力、地理位置优越骨干交通路网发达、客源市场广阔; (2)劣势(Weakness),基础条件差、区域交通路网不完善、管理水平低;(3)机遇(Opportunity),省级示范村庄建设的宏观机遇、休闲时代的需求带来的市场机遇、省政府“鄂西生态旅游圈”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4)挑战(Threat),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产品趋同化严重;提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乡村季节性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策略第6章按照“大旅游”多元化产业结构布局,满足多层次游客需求,创新旅游产业规划理念。融入反季节旅游理论和慢性旅游理论设计思想,以旅游名片银杏为主线,合理规划布局目前的旅游产业链、产品。建立智慧景区,推行“互联网+大旅游”模式,拓展银杏功效价值带动红色文化的休闲养生项目、银杏观光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一体化旅游、推广慢游休闲旅游、中国千年银杏·金色童话洛阳文艺创作基地等旅游产品。以及探讨经营模式、旅游保障体系建设及产品推广策略。第7章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阐述基于洛阳镇季节性旅游的特点,以银杏生态名片为主线,优质生态环境、红色文化为依托、以大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引导的集“生态农林产业、红色休闲养生度假、智慧慢游、‘创意文艺”为一体的综合开发运营项目,从而延伸与拓展洛阳镇目前的季节性且单一的旅游产品,延伸洛阳镇的农旅产业链条,结合旅游业态,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洛阳镇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孙涛[6](2016)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及其实践》文中指出旅游管理体制在旅游业快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国的行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建设有效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旅游发展计划和完善的投资规程,通过国内旅游管理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模式、加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科学旅游计划;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恰当的处理分权和集权的关系等措施的管理下,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王颖[7](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王应临[8](2014)在《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运动普遍关注社区问题,管理理念从“消极式”和“排除式”转变为重视社区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内的社区也是影响风景区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当前风景区规划实践对社区仍持有“一刀切”的“搬迁式”思维惯式,缺乏对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的全面研究,造成风景区社区潜在价值遗失、风景区与社区矛盾激化等问题,影响风景区整体价值的保护以及社区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存续与发展。本研究以风景区社区多重价值识别为导向,探讨兼顾社区价值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途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论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初步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已有相关理论与文献。随后,全面考查风景区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将社区置于更宏观的国家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分析推动社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现状分析包括社区自身和社区规划两方面,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风景区社区复杂现状,后者通过考查若干风景区的现行规划文件分析社区规划政策现状。第三,从多重价值的视角审视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政策。首先运用效用价值理论构建风景区社区价值分析体系,并借此论述当前社区规划政策忽视社区价值的问题及后果,随后通过资源配置和治理途径分析发现当前社区政策缺乏实施有效性,继而提出社区自组织的改善思路。最后,基于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和自组织治理条件,提出风景区社区规划在规划目标、规划特点、主要规划内容、关键规划环节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并以九寨沟风景区社区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可分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的生活、游憩、经济、研究、选择价值和作为价值主体的经济、精神、游憩、环境等不同要素,各要素之间、要素与风景区价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区价值评估要根据不同的价值类型分别确立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并对价值体系进行整体分析。自组织治理作为已有的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途径的补充,是风景区社区治理的理想途径。当前风景区社区尚未具备充分的自组织治理条件,而风景区社区规划通过增加软性规划内容,运用参与性和沟通性规划手段等方式,促进社区形成自组织治理的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区价值体系的保护和社区合理存续。

周怡[9](2012)在《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国内旅游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旅游业兴起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它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做好旅游的规划和开发无疑是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垄断性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兴起,宜昌旅游业也迅猛发展,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强的推进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业,宜昌旅游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成为全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更好的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宜昌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地空间结构、产品开发现状、定位及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宜昌旅游业的整体开发,对宜昌旅游发展的前景作出判断,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文章首先提出问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的现状、旅游整体开发的相关理论体系,探讨国内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对宜昌地区如何实施旅游的整体开发进行思考。第二分析问题,对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条件,包括旅游区位、资源、市场、交通以及开发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第三解决问题,通过国内外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的的分析,探索适合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模式,从三个层面阐述了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的具体方案,提出了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的思路和原则、开发对策、实施建议和发展战略等。

闫晓燕[10](2012)在《旅游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休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旅游城市GDP的重要贡献者。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给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城市化及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严峻,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很容易导致整个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的瘫痪。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除了依靠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实施一定的交通管制手段外,研究一个合理的交通模式对旅游城市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交通模式演变、旅游城市交通模式评价及旅游主导型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策略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第一,通过对城市交通模式演变过程的基本阐述,分析演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定影响交通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第二,根据交通模式本身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旅游交通的特性,建立了旅游交通模式评价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确定了旅游交通模式的评价模型: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考虑到各种评价模型的优缺点,该评价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对几种不同的交通模式进行最终的评价,找出现状交通模式的优缺点及适合旅游城市发展的最优交通模式;第三,结合第二部分交通模式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旅游城市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得到未来旅游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的趋势——旅游与城市共生协调发展的交通模式,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最后,结合张家界市旅游交通的实例,对其现状及未来旅游交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及评价。本论文通过对城市交通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整合研究,结合旅游交通的特性,建立了旅游交通模式评价模型,并把该理论模型应用到张家界市旅游交通模式的实例中,不仅可作为其改善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旅游城市交通模式的发展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从下枧河景区谈宜州市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下枧河景区谈宜州市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和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森林资源
    2.3 环境质量
    2.4 社会环境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评价原则
    3.3 技术路线
4 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
    4.1 森林风景资源分类
        4.1.1 生物景观
        4.1.2 水文景观
        4.1.3 地文景观
        4.1.4 天象与气候景观
        4.1.5 人文景观
    4.2 森林风景资源评价(E)
        4.2.1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M)
        4.2.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H)
        4.2.3 开发利用条件(L)
        4.2.4 评价分值计算
5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5.1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5.1.1 调查对象
        5.1.2 调查范围
        5.1.3 调查方法
        5.1.4 调查内容
    5.2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分类
        5.2.1 生物景观
        5.2.2 水文景观
        5.2.3 水文景观
        5.2.4 天象与气候景观
        5.2.5 人文景观
    5.3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评价
        5.3.1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数量与类型
        5.3.2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单体等级评价
        5.3.3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5.3.4 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总体评价
6 存在问题与开发建议
    6.1 存在问题
    6.2 开发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
        1.1.3 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意义
        1.2.2 本选题的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设计
        1.3.1 方法选择
        1.3.2 思路设计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石漠化的概念界定
        2.1.2 河池石漠化片区地域分布
        2.1.3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2.1.4 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
    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2.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2.3 国内外典型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经验及启示
        2.3.2 国内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 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概述
    3.1 乡村旅游发展的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
    3.2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2.1 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走势
        3.2.2 乡村旅游的市域比较
        3.2.3 乡村旅游发展业绩
        3.2.4 乡村旅游发展的客源市场
        3.2.5 乡村旅游发展效应与启示
第四章 河池石漠化片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乡村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
        4.1.2 资金缺口较大,制约了乡村旅游需求的增长
        4.1.3 市场开发程度较弱,制约了产业融合发展
        4.1.4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制约了乡村旅游人力资源质的提高
        4.1.5 服务水平低下,制约了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4.1.6 经营主体不强,制约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4.1.7 受农作物季节性影响明显,制约了对游客的吸纳率的增长
    4.2 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因分析
        4.2.1 缺乏将丰富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支撑条件不足
        4.2.2 教育落后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4.2.3 本地乡村旅游受到旅游先进地区严峻挑战
第五章 河池石漠化片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对策
    5.1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
    5.2 对策建议
        5.2.1 注重搞好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5.2.2 加大财政投入,突出抓好投融资工作
        5.2.3 延长产业链,推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5.2.4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5.2.5 抓好质量增效,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5.2.6 强化市场营销,努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
        5.2.7 树立环保意识,切实解决石漠化治理问题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的亮点
        6.1.2 研究的不足
    6.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3)乡村干部与公共利益 ——以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 乡村干部行政重点变迁
    第一节 政治运动和国家利益:1949-1980
    第二节 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1981-2003
    第三节 引民致富和旅游开发:2004-至今
    第四节 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简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变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生计方式
    第四节 交通状况
    第五节 房屋保护
    第六节 外来游客
    第七节 地方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干部与“明显”的公共利益
    第一节 征地与修路
    第二节 修建公共厕所
    第三节 人造“自然”景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干部与杂糅的公共利益
    第一节 房屋的维护与新建
    第二节 一枝独秀的胡家大院农家乐
    第三节 偏居一隅的小溪源农家乐
    第四节 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变迁中的乡村干部和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促使地方政府重视城市营销
        1.1.2. 政府利用重大赛事提升城市竞争力
        1.1.3. 国内各地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
        1.1.4. 小结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2. 第二章理论综述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2.1.1.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2.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3.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4. 小结
    2.2. 城市马拉松赛事特点
        2.2.1. 马拉松赛事起源
        2.2.2. 马拉松赛事分类
        2.2.3. 城市马拉松赛事线路划定要求
        2.2.4. 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特点
        2.2.5. 小结
    2.3.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综述
        2.3.1. 城市形象的理论基础
        2.3.2. 城市形象与城市马拉松的联合研究
        2.3.3. 城市营销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营销
        2.3.4. 城市形象营销的工具
        2.3.5.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小结
    2.4.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框架
        2.4.1. 研究对象界定
        2.4.2. 研究资料来源
        2.4.3. 研究整体框架
3. 第三章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3.1. 解说文本的解构
        3.1.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3.1.2. 解说文本的叙事结构
        3.1.3. 解说文本的叙事方式
        3.1.4.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3.2. 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3.2.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3.2.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3.3. 本章小结
4. 第四章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4.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简介
    4.2.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解构
        4.2.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4.2.2.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4.3.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4.3.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4.3.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5.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想象的城市不能形成地方认同
        5.2.2. 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发展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7.1. 城市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统计
        7.1.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线路途经功能空间
        7.1.4.2015丹东鸭绿江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5.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6.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7.2014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8.2014北京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9.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0.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1.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2.2014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3.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2. 解说文本
        7.2.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4.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5.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6.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7.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8.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8. 致谢
附件

(5)基于旅游季节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随州市洛阳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季节性旅游项目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乡村旅游相关概念诠释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理论
    四、旅游营销理论
    五、区域经济理论
    六、消费心理理论
    七、体验经济理论
    八、慢旅游理论
    九、反季节旅游理论
第3章 湖北洛阳镇的乡村旅游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一) 洛阳镇人文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 洛阳镇旅游资源概述
        (三) 洛阳镇旅游资源评价概述
    二、洛阳镇乡村旅游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问卷说明
        (二) 旅游目的受访农户旅游感知
        (三) 游客感知数据状况
第4章 洛阳镇乡村季节性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困境与问题成因探讨
    一、洛阳镇乡村旅游季节性成因及其负面影响
    二、缺乏市场主导的“大旅游”规划理念
    三、旅游经营项目单一
    四、旅企各自为政,未联营经营
    五、旅游业就业吸引力低
第5章 洛阳镇乡村季节性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劣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 银杏独具特色,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二) 原生态的农林产品种类繁多
        (三) 政府主导有力
        (四) 地理位置优越,骨干交通路网发达
        (五) 客源市场广阔
        (六) 随州市整体旅游产业运行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劣势分析
        (一) 基础条件差
        (二) 管理水平低
        (三) 从业队伍素质低
    三、机遇分析
        (一) 省级示范村庄建设的宏观机遇
        (二) 休闲时代的需求带来的市场机遇
        (三) 省政府“鄂西生态旅游圈”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
    四、威胁分析
        (一) 季节性影响明显
        (二) 旅游产品趋同化严重
第6章 洛阳镇乡村季节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创新旅游产业规划理念
    二、建立智慧旅游景区,推行“互联网+”旅游模式
        (一) 以旅游业为主导
        (二) 依托农旅平台
    三、设计以市场驱动型、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季节性旅游产品
        (一) 利用银杏功效价值带动红色文化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二) 以银杏观光为主体暨农产品加工一体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三) 建立智慧慢游的休闲旅游产品
        (四) 打造中国千年银杏谷·金色童话洛阳创作基地
    四、采用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
        (一) 乡村旅游产品经营形式
        (二)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
    五、加强景区旅游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宣传
第7章 结论
文献资料
附录一 洛阳镇乡村旅游调查表(游客)
附录二 洛阳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调查问卷(农户)
致谢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8)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社区研究
        2.1.3 社区规划
    2.2 文献综述
        2.2.1 社会问题和社会系统研究
        2.2.2 居民点体系研究
        2.2.3 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2.2.4 社区景观风貌
        2.2.5 社区旅游
        2.2.6 社区搬迁
        2.2.7 社区参与
        2.2.8 其它保护地社区研究及实践
第3章 风景区社区历史与现状
    3.1 社区历史演变
        3.1.1 概述
        3.1.2 文化意识驱动力:小农思想和宗族意识
        3.1.3 政策制度驱动力:国家制度变迁与风景区设立
        3.1.4 产业经济驱动力:城镇化与旅游发展
        3.1.5 驱动力综合分析
    3.2 社区现状分析
        3.2.1 类型分析
        3.2.2 产业经济
        3.2.3 社会人口
        3.2.4 管理模式
        3.2.5 土地权属
        3.2.6 空间形态
    3.3 社区规划分析
        3.3.1 问题分析
        3.3.2 政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
    4.1 遗产保护领域的价值研究
        4.1.1 文化经济学
        4.1.2 人文社会学
        4.1.3 环境科学
        4.1.4 城市规划学
        4.1.5 我国遗产保护领域
    4.2 价值及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4.2.1 价值
        4.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4.3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
        4.3.1 生活价值
        4.3.2 游憩价值
        4.3.3 研究价值
        4.3.4 经济价值
        4.3.5 选择价值
        4.3.6 关系与特征
    4.4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主体
        4.4.1 经济价值
        4.4.2 游憩价值
        4.4.3 环境价值
        4.4.4 精神价值
        4.4.5 关系与特征
    4.5 风景区社区价值关系分析
    4.6 风景区社区价值评估
        4.6.1 相关研究综述
        4.6.2 社区价值评估指标
        4.6.3 社区价值评估方法
    4.7 社区价值与风景区的关系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规划问题:以台怀镇为例
    5.1 台怀镇基本状况
    5.2 历史上的社区价值
    5.3 旅游发展下的社区价值
    5.4 规划政策下的社区价值
    5.5 台怀镇社区价值评估
        5.5.1 研究价值评估
        5.5.2 需求性价值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6.1 从价值到治理:风景区社区的公共属性
        6.1.1 风景区的公共属性
        6.1.2 社区公共属性分析
    6.2 风景区社区治理现有途径
        6.2.1 现有治理政策分析
        6.2.2 现有治理途径问题
    6.3 社区治理理想途径:自组织
        6.3.1 “公地悲剧”模型及其解决途径
        6.3.2 集体行动制度的启示
        6.3.3 我国传统公共资源治理案例
        6.3.4 风景区社区理想治理途径
    6.4 差距分析与替代途径
        6.4.1 差距分析
        6.4.2 替代途径
        6.4.3 替代途径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区社区规划优化
    7.1 规划目标与特点
        7.1.1 规划目标
        7.1.2 规划特点
    7.2 主要规划内容
        7.2.1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7.2.2 社区关键问题分析
        7.2.3 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7.2.4 非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7.3 关键规划环节
        7.3.1 多方案比较
        7.3.2 公众参与
    7.4 与其它政策的关系
        7.4.1 与法定规划体系的关系
        7.4.2 与其它保护地规划的关系
        7.4.3 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案例研究:九寨沟风景区社区规划
    8.1 社区基本状况
    8.2 社区社会经济演变
    8.3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8.3.1 研究价值评估
        8.3.2 威胁关系分析
        8.3.3 需求性价值评估
    8.4 社区关键问题识别
        8.4.1 居住问题
        8.4.2 就业问题
        8.4.3 文化问题
        8.4.4 能力建设
    8.5 规划目标与关键策略
        8.5.1 规划目标
        8.5.2 关键策略
    8.6 主要社区规划政策
        8.6.1 人口与用地调控
        8.6.2 经济与就业引导
        8.6.3 社区风貌有机更新
        8.6.4 居民能力建设
        8.6.5 社区管理机制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社区历史与现状分析
        9.1.2 社区价值体系分析与评估
        9.1.3 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9.1.4 社区规划政策优化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评价
附件B 美国REAP应用案例: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附录C SLED 案例-斯里兰卡酒吧珊瑚礁(Bar Reef)
附录D AI案例-尼泊尔奇特旺(Chitwan)国家公园
附录E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规划政策
附录F 九寨沟社区分类调控
附录G 九寨沟社区风貌整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于选题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
    2.1 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概况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概念解析
        2.2.1 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2.2 旅游开发
        2.2.3 旅游规划
        2.2.4 旅游整体开发
    2.3 旅游整体开发相关理论
        2.3.1 旅游系统理论
        2.3.2 旅游区位理论和空间布局理论
        2.3.3 “核心—边缘”理论
        2.3.4 增长极理论
        2.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旅游整体开发趋势及热点
        2.4.1 发展趋势
        2.4.2 开发热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条件分析
    3.1 宜昌地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文化
        3.1.3 社会经济
    3.2 宜昌旅游资源分析
        3.2.1 自然类旅游资源
        3.2.2 人文类旅游资源
        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2.4 旅游资源的评价
    3.3 宜昌旅游区位分析
        3.3.1 交通区位分析
        3.3.2 旅游区位分析
    3.4 宜昌旅游战略市场分析
        3.4.1 国外游客市场
        3.4.2 国内游客市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现状分析
    4.1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现状
        4.1.1 旅游项目开发
        4.1.2 旅游项目空间分布
        4.1.3 相关旅游要素开发
    4.2 与周边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比较分析
        4.2.1 与重庆比较
        4.2.2 与武汉比较
        4.2.3 与周边其他旅游城市的比较
    4.3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旅游资源重复开发
        4.3.2 交通体系不完善
        4.3.3 文化特色不突出
        4.3.4 整体发展不均衡
        4.3.5 产品开发水平低
        4.3.6 营销手段缺乏
    4.4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4.1 机遇
        4.4.2 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和规划
    5.1 典型案例分析
        5.1.1 倾力打造旅游精品——焦作云台山模式
        5.1.2 打造城市品牌——大连模式
        5.1.3 日韩旅游政策
        5.1.4 坝区旅游
        5.1.5 案例分析总结
    5.2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规划设计
        5.2.1 区域空间规划设计
        5.2.2 市域空间规划设计
        5.2.3 都市区空间规划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对策与实施建议
    6.1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6.1.1 基本思路
        6.1.2 开发设计的原则
    6.2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对策
        6.2.1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力
        6.2.2 加强形象设计,打造旅游品牌
        6.2.3 加强宣传促销,提升知名度
        6.2.4 创新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多元化
        6.2.5 加强行业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6.3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实施建议
        6.3.1 接待体系建设
        6.3.2 交通设施建设
        6.3.3 保障体系建设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宜昌市拟建A级景区旅游公路计划表
    附录 2 宜昌市旅游节事项目
    附录 3 宜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 17 项)
    附录 4 宜昌市主要旅游景区名录(截止 2012-02)
    附录 5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旅游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的发展
        1.1.2 旅游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交通模式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旅游交通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交通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交通模式基本理论
        2.1.1 交通模式概念
        2.1.2 交通模式的计量
        2.1.3 交通模式的影响因素
    2.2 旅游交通模式
        2.2.1 旅游交通特征
        2.2.2 旅游交通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交通模式的演变
    3.1 交通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3.2 交通模式实现的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城市交通模式适应性评价
    4.1 交通模式评价
        4.1.1 评价的意义及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4.1.3 评价方法
    4.2 评价模型的确定
    4.3 评价模型的计算
        4.3.1 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
        4.3.2 评价模型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策略
    5.1 交通模式的发展趋势
    5.2 旅游与城市共生协调发展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张家界旅游交通模式研究
    6.1 张家界基本概况
        6.1.1 地理位置
        6.1.2 自然条件
        6.1.3 社会经济特点
    6.2 张家界旅游发展概况
        6.2.1 旅游资源分布
        6.2.2 旅游业发展阶段界定
    6.3 张家界旅游交通现状
        6.3.1 区域旅游交通
        6.3.2 市区旅游交通
    6.4 张家界旅游交通模式评价
        6.4.1 旅游交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6.4.2 旅游交通模式评价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从下枧河景区谈宜州市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河池市森林风景资源评价研究[D]. 李玉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2]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杨苑. 广西大学, 2017(02)
  • [3]乡村干部与公共利益 ——以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D]. 杨晓均. 中山大学, 2016(04)
  • [4]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D]. 周丽婵.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5]基于旅游季节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随州市洛阳镇为例[D]. 刘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6]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及其实践[J]. 孙涛. 北方经贸, 2016(03)
  •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8]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D]. 王应临. 清华大学, 2014(09)
  • [9]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D]. 周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旅游城市交通模式发展研究[D]. 闫晓燕.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从峡江风景区谈宜州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