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专业奖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专业奖

一、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颁发专业奖(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颀[1](2021)在《基于停留活动促进的寒地城市微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慧婷,刘佩菱,刘嘉杨,孙海轩,周冬梅,刘清泉,王洪[2](2021)在《新加坡中医教育发展概况》文中认为近年来新加坡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新加坡中医管理部门及法规、中医师注册条件、中医学术团体机构、中医学历教育和中医继续教育等方面介绍了新加坡中医药发展现状。随着新加坡中医药事业从立法规范到管理制度方面逐渐完善,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形成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不断发展,新加坡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会变得更加广阔。加强中新两国中医药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向海外扩展,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Yegemberdiyev Bekzat[4](2020)在《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今天,中医在全球得到支持,并且需求量很大。中医着眼于在治疗之前的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规则很简单,人体是的工作机制是以某种自然模式工作的单一机制,如果发生某些情况,则必须仅靠自然恢复。哈萨克斯坦正在发展中医,20多年来,中国正在不断发展进步,而中国的目标是在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全球范围中扩展中医服务市场。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哈萨克斯坦的中医需要更多地了解哈萨克斯坦市场的需求和特征。此外,哈萨克斯坦的中医需要为未来制定出一个明确的策略,为此我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哈萨克斯坦中医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从而制定哈萨克斯坦中医发展的战略。在文章中使用多种方法开展我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关于哈萨克斯坦中医市场发展情况,使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哈萨克斯坦中医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在研究中还使用消费者分析,利用STP理论和营销组合理论(4P)分别研究了哈萨克斯坦中医的定位策略和营销策略。利用Macro-PEST分析和Porter的五力模型分析了哈萨克斯坦中医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

唐兴李[5](2020)在《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经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当代学者频繁提及。信息、科技以及人类的健康等诸多领域受到地域的限制将会越来越小。这无疑对各国政府的准入管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在与国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领域。过高的准入门槛有可能使本国的医疗市场难以从全球范围内吸收新技术、共享医疗数据及临床案例,从而在面对重大医疗危机时难以借助国际力量;而过低的准入门槛则有可能使不同文化下的医疗管理及市场体制摧毁本国市场。因此,自WTO与WHO成立伊始,就不断与各成员国政府在磋商此类问题。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程度。在未来20年到50年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确定本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规则的国家将很可能会在这个领域落后于其它国家,并严重影响到国民的生命安全。医疗服务的准入早在WTO成立以前就已经存在,不过直到GATS的出现才将医疗服务真正纳入多边贸易法律体制中并以经济和法律的语言确认了其可交易性。然而,目前在GATS中作出医疗服务承诺的成员较少,而且大多数成员对医疗服务的市场准入采取的是极为谨慎的态度。随着医疗服务全球流动的不断加强,不同利益个体、群体甚至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面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如何平衡国内规制与贸易自由化?是更加自由还是保守?各成员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成员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的做法和考虑因素是什么?我国对医疗服务,尤其在外资准入领域的法律规范,还有哪些不足?面对未来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未来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突破方向可能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用GATS框架下的四种提供服务方式来分析医疗服务行业中市场准入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概念和界定,以及GATS下四种提供方式的适用范围。随后通过分析各成员国对其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承诺,总结了主要成员国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模式。另外,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模式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紧接着,从四种提供方式(跨境提供、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出发,本文分析了医疗服务市场准入面临的法律问题。首先,是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模式在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医疗以及跨境医疗消费的准入问题。由于医疗服务的本质是流动性的,大多数成员国在GATS中对医疗服务市场在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基本是不限制,加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为呈现越来越多的线上诊断。与此同时,跨境医疗消费日益增加,也使得各国不得不重新面对市场准入的问题。在跨境提供方面,互联网医疗的准入涉及到了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因此很多政府的国内准入应对措施则是选择性屏蔽相关跨境医疗服务网站信息;对于跨境消费方面,政府则采用的是控制出入境签证率,以此来控制跨境就医问题。然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国内规制和贸易自由化。本文研究发现,很多成员国政府选择在遵守GATS承诺表的前提下,各成员国政府都采用援引GATS的一般条款和例外条款来作为医疗服务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的市场准入国内措施的补充条款。其中,我国在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方面就提出适用GATS例外条款。对于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方面,大多数成员国在GATS承诺表里都表示有所限制。医疗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问题主要体现在外资准入的设立形式及条件。本文以我国现状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了我国当前医疗服务市场外资准入的设立形式、条件,新《外商投资法》对医疗服务市场外资准入的影响以及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目前存在的有关外资准入的法律问题。论文对医疗服务的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外资准入履行方面以及审批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最后,本文研究了在GATS框架下各成员国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对自然人流动方面的准入问题。各成员国在医疗服务方面的人员准入主要体现为对外国执业医师的限制,限制内容包括对服务提供者数量的限制、对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雇佣的限制以及对服务业务范围及地域的限制。文中分析了主要成员国在医疗服务行业自然人流动的准入模式,总结了医疗服务行业自然人流动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最后,文章分别从跨境提供、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方面总结了当前医疗服务市场准入面临的法律障碍,在比较和借鉴中,提出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刘霁宇[6](2020)在《基于园艺疗法的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为国内的社会经济创造了巨大收益,但同时,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亚健康人群的增长以及老龄化加快的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正确认识人的健康,以及健康环境的建设,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益康花园作为有益健康的景观空间打造形式,在建设“康养”景观,发挥健康效益上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康养产业下的旅游康养小镇景观板块的打造,结合园艺疗法的理论依据和实操方法,探讨了如何将园艺疗法的理疗方法通过再设计、整合、创新,运用到康养小镇的“康养”景观建设中,进而提出适于康养小镇的益康花园设计策略,为其他康养小镇的康养景观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建设依据和经验借鉴。本文主要的研究如下所示:(1)对课题背景和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明确充分的分析,以康养景观引领下的国内外园艺疗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梳理相关基础理论,明确并提炼出设计目的和意义;(2)基于推导出的设计逻辑,围绕度假人群不同年龄段的需求问题展开设计方法的探讨,结合既有案例,从园艺疗法相关研究和多方面设计角度出发,对花园环境进行解构,分析康养花园中环境的组成要素,得出相应的益康景观设计要点,探讨益康花园对于现代注重健康的人群的价值影响。(3)根据康养小镇的建设特点,总结出适用于康养小镇的益康花园景观设计策略,梳理设计定位,空间活动以及对景观要素进行梳理,提炼益康景观的设计方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策略;(4)以广西的天外天康养小镇的实际建设项目为实证案例,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人群需求等综合因素,将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策略运用其中,展开针对度假小镇的益康花园设计应用实证。为康养花园景观类型细化出一个全新的类别,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以此丰富了园艺活动类型,为园艺疗法研究系统提供了可借鉴范例。通过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内的景观项目,证实了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和操作的可行性,从益康花园空间以及植物、地形、景观设施、景观小品上的具体配置,形成了模式化指的导意见,有效的解决了康养小镇景观设计中对于具体设计方法上的不足,在其他的康养小镇益康景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付梦婷[7](2019)在《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着名的女性教育家,她在深广的基础知识和务实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教师教育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仅在教师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在实践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蒙台梭利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这支梯队是国际教师教育领域中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教师群体——蒙台梭利教师。这类特殊的教师群体的培养也区别于常规教师培训,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培训体系。本文通过对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整体把握,对其实践发展历程的全貌呈现,追踪最新实践进程,从中汲取经验,希冀对我国教师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推进有所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首先从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入手,阐述了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其次,全面梳理了蒙台梭利教师思想的主要内容,解读了其关于教师角色、教师职责、教师的专业素质、师生关系、教师培养的观点。然后,重点探讨了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如何在实践中体现,以“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和“蒙台梭利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为主线,解读当今蒙台梭利教师培养方式、过程等。最后,在阐述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和贡献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其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结合本国目前教师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中国建筑学会综合部,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及培训部[8](2019)在《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综述》文中指出2019年5月22日,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建筑学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以"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围绕古城复兴、乡村营建、城市设计、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建筑教育六大议题举行为期4天的会议,内容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会、专题论坛、同期学术展览、会员之夜等活动,来

张卫民[9](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孙晓园[10](2019)在《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且对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家庭生活造成深刻影响的今天,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立法已成为迫切之需。德国和日本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法,而我国并未出台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专项立法,只是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政策或将相关法律条文零星地遍布于各法律中。在这种背景下,最近几年,我国社会中间力量开始呼吁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的建立。立法先行,不仅代表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定型与稳定,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建立与实现的必然条件。论文以机体损耗边际递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法的价值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先阐述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特殊性,梳理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情况,解析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缺失之处,重点从子女等亲属的赡养义务、护理服务人员的资质与培训、评估机构的准入资格、质量保证与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剖析的。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指标模型,从法律本身因素、体制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四个角度选取指标,对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与分析,研究发现要重视法律内容的完善,这是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然后借鉴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健全的欧洲代表国家——德国和亚洲代表国家——日本两国在家庭非正式护理员的待遇、专业护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评估模式、质量保证与风险防控这四个方面的法律规制的特点与经验,提出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完善方向,即加快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治理、确立老年居家长期护理服务的主体地位、组建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明晰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评估过程中的政府职责以及提升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规避潜在道德风险。基于前文的完善方向,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立法机制,遵从法律保留原则,提升立法层级;第二,完善家庭非正式护理服务人员的待遇制度,纳入法定的社会保障范畴,引入护理津贴制度,建立护理服务休假制度;第三,完善一般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与资质要求,设定各个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重点,发展同一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特色课程,规范各个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考核机制,实行一般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等级划分;第四,完善评估机构的阶段发展,第一步初创阶段采用公私相结合的方式,第二步重视养老服务提供者的意愿,第三步引进先进评估技术支撑;第五,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规避风险,加强审查体系的建设,杜绝道德风险的蔓延。

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颁发专业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颁发专业奖(论文提纲范文)

(2)新加坡中医教育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加坡中医发展概况
    1.1 新加坡中医管理部门及法规
    1.2 新加坡中医师申请注册条件
        1.2.1 新加坡公民申请注册中医师的条件
        1.2.2 新加坡永久居民及非新加坡公民申请注册中医师的条件
    1.3 新加坡中医学术机构
2 新加坡中医学历教育
3 新加坡中医继续教育
4 展望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4)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际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哈萨克斯坦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宏观环境PEST
        1.5.2 波特的五力模型
        1.5.3 SWOT分析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医概念界定
        2.1.2 市场发展相关概念
    2.2 市场营销理论
        2.2.1 营销组合理论
        2.2.2 营销策略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哈萨克斯坦中医市场的现状
    3.2 PEST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和法律
        3.2.2 经济
        3.2.3 社会文化
        3.2.4 技术
    3.3 竞争环境分析
        3.3.1 竞争者
        3.3.2 潜在竞争对手
        3.3.3 供应商
        3.3.4 顾客群体
        3.3.5 替代产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萨克斯坦中医市场消费者调研分析
    4.1 调研概况
        4.1.1 调研意义
        4.1.2 调研目的
        4.1.3 调研内容
    4.2 调研数据整理
    4.3 调研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定位
    5.1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SWOT分析
        5.1.1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优劣势
        5.1.2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机会和威胁
        5.1.3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SWOT矩阵
    5.2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选择
    5.3 中医在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营销策略
    6.1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营销目标
    6.2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产品策略
    6.3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价格策略
    6.4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分销策略
    6.5 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促销策略
结论
参考资料

(5)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基本理论和法律问题研究
        1.2.2 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研究
        1.2.3 通过GATS四种提供方式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理论
    2.1 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概念
        2.1.1 市场准入的含义
        2.1.2 学界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界定
        2.1.3 GATS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界定
    2.2 GATS下医疗服务的四种提供方式及成员国的准入承诺
        2.2.1 跨境提供
        2.2.2 跨境消费
        2.2.3 商业存在
        2.2.4 自然人流动
        2.2.5 成员国医疗服务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承诺
第3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的准入问题
    3.1 GATS例外条款的解读和适用分析
    3.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提供市场准入的补充限制
        3.2.1 跨境医疗提供的界定
        3.2.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提供准入制度的法律适用及影响
    3.3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消费市场准入的补充限制
        3.3.1 跨境医疗消费的界定
        3.3.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消费准入制度的法律适用及影响
    3.4 援引GATS例外条款限制跨境医疗提供和跨境医疗消费的法律适用和程序
    3.5 我国医疗服务准入援用GATS例外条款应注意的问题
第4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的准入问题
    4.1 成员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审核模式及我国的选择
        4.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泛限制模式
        4.1.2 以澳大利亚和德国为代表的重点限制模式
        4.1.3 以英国为代表的自身体系限制模式
        4.1.4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审核模式选择
    4.2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的准入制度
        4.2.1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企业形式及条件
        4.2.2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及准入程序
        4.2.3 外商独资经营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及准入程序
        4.2.4 新《外商投资法》对医疗服务市场外商投资的准入标准
    4.3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制度的法律问题
        4.3.1 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需更加量化
        4.3.2 外资准入履行方面需有详细可操作性规定
        4.3.3 外资准入审批程序以及条件需更加透明、公开和具体
    4.4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制度的完善建议
        4.4.1 量化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
        4.4.2 完善外资准入履行方面细节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
        4.4.3 提高外资准入审批程序和条件的透明度
第5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自然人流动的准入问题
    5.1 医疗服务市场的外国执业医师准入问题
        5.1.1 外国执业医师的界定以及其民事法律地位
        5.1.2 针对外国执业医师他国行医的限制措施
        5.1.3 外国执业医师他国行医的准入通用要求
    5.2 跨境医疗服务市场自然人流动的准入模式探析
        5.2.1 以英国为代表的注册与审核并重的模式
        5.2.2 以美国为代表的统一资格考试与长期考核认证模式
        5.2.3 以中国为代表的注册制为主的模式
    5.3 跨境医疗服务自然人流动准入的法律问题
        5.3.1 限制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执业医师执业技能认证标准不一
        5.3.2 医疗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雇佣准入限制标准多元化
        5.3.3 外国执业医师信息管理相关法律的缺失
    5.4 跨境医疗服务自然人流动准入制度的完善建议
        5.4.1 建立准入时成员国医疗从业资质互相认可制度
        5.4.2 建立相应体制帮助执业医师的文化融合
        5.4.3 加强档案立法,确保输出国医生档案的完整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园艺疗法的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园艺疗法相关理论
        2.1.1 弹性理论(Resiliency Theory)
        2.1.2 心流理论(Flow Experience)
        2.1.3 注意力恢复理论(The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
        2.1.4 情感美学理论(Affective Aesthetic Theory(AAT))
        2.1.5 大脑机制和心神宁定(Brain Mechanisms and Tranquility)
    2.2 益康景观的康复作用
        2.2.1 自然益康作用
        2.2.2 花园的可控性和减压性
        2.2.3 社会交流作用
        2.2.4 运动与娱乐作用
第3章 基于需求差异化的益康景观设计研究
    3.1 基于儿童需求特征的益康景观
        3.1.1 儿童身心需求特征
        3.1.2 针对儿童的益康景观案例分析
        3.1.3 儿童益康景观设计要点
    3.2 基于中青年需求特征的益康景观
        3.2.1 中青年身心特征
        3.2.2 针对中青年的益康景观案例分析
        3.2.3 中青年益康景观设计要点
    3.3 基于老年群体需求特征的益康景观
        3.3.1 老年身心特征
        3.3.2 针对老年的益康景观案例分析
        3.3.3 老年益康景观设计要点
    3.4 康养小镇客群特征及益康景观
        3.4.1 康养小镇客群分析
        3.4.2 康养小镇人群对应功能
        3.4.3 适宜康养小镇建设的益康景观
第4章 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策略
    4.1 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定位
        4.1.1 选址定位
        4.1.2 养生文化融合
        4.1.3 空间动静结合
    4.2 适宜的益康花园活动空间
        4.2.1 互动娱乐空间
        4.2.2 园艺操作空间
        4.2.3 观赏体验空间
        4.2.4 意境冥想空间
        4.2.5 健身活动空间
    4.3 益康花园景观要素设计导向
        4.3.1 地形竖向设计
        4.3.2 水元素的营造
        4.3.3 道路交通设计
        4.3.4 植物多样配置
        4.3.5 基础配置设施
        4.3.6 细节优化措施
第5章 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
    5.1 前期分析
        5.1.1 背景分析
        5.1.2 区位环境分析
        5.1.3 地域特征分析
    5.2 整体设计与布局
        5.2.1 设计构思
        5.2.2 总体布局
        5.2.3 景观分析
    5.3 基于园艺疗法的益康花园具体设计
        5.3.1 百草互动体验区
        5.3.2 农田操作区
        5.3.3 园艺活动区
        5.3.4 植物观赏区
        5.3.5 幽静冥想区
        5.3.6 自然健身区
    5.4 花园中的其他益康景观要素
        5.4.1 地形竖向变化
        5.4.2 道路生态性设计
        5.4.3 植物搭配
        5.4.4 基础设施布置
        5.4.5 细节优化处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真知灼见的教师教育思想
        (二)兢兢业业的教师教育实践
    二、选题意义
        (一)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理论
        (二)为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提供国外视野
        (三)助力于蒙台梭利教师教育的中国化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
        一、生产力的变革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
        二、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
        三、意大利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蒙台梭利的个人经历
        一、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二、理想转变投身教育
        三、梦想照进现实
    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观基础
        二、生理学基础
        三、心理学基础
        四、教育学基础
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论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
        二、教师是儿童秘密的研究者
        三、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
        四、教师是儿童精神的服务者
        五、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和维护者
        六、教师是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
        七、教师是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
    第二节 论教师的职责
        一、创设和维护教育环境
        二、建筑家与校沟通之桥
    第三节 论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应有正确的儿童观
        二、掌握蒙台梭利的教学法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
    第四节 论师生关系
        一、独立自由的师生关系
        二、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三、距离型的师生关系
    第五节 论教师的培养
        一、培养掌握科学方法的蒙氏教育工作者
        二、强调教师科学精神的塑造
        三、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引导教师走出困境
第三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实践
    第一节 AMI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AMI教师职前培养
        一、招生要求
        二、培训课程
        三、教学与考核
    第三节 AMI教师职后发展
        一、在职进修
        二、培训师路径
    第四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定位与发展
    第五节 MACTE认证的教师培养
        一、教师培训课程
        二、教师能力标准
        三、远程教育
第四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
        一、在美国的传播
        二、对美国的影响
    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一、在欧洲的传播
        二、对欧洲的影响
    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我国的传播及启示
        一、蒙台梭利教师教育的中国行
        二、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幕式及主旨论坛
2 专题论坛
3 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评审、成果汇报交流会及苏州倡议发布
4 会员之夜
5 年会同期活动

(9)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跨学科
        (二)跨学科教育
        (三)创业教育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三、文献综述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界定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六、创新之处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一)企业家的角色
        (二)企业家的交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一)背景与理念
        (二)资助与管理
        (三)活动与影响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中心概况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10)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界定
        2.1.2 法律规制的界定
        2.1.3 老年长期护理法律规制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机体损耗边际递减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法的价值理论
        2.2.4 人权保障理论
第三章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3.1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3.1.1 提升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保障层次
        3.1.2 保障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规范运行
    3.2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特殊性
        3.2.1 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
        3.2.2 赋予国家强制力
        3.2.3 赋予权利与义务
        3.2.4 赋予规范作用
        3.2.5 赋予普遍统一性
        3.2.6 赋予严格的逻辑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现状
    4.1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内容
        4.1.1 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具体内容
        4.1.2 地方层面的法律规制具体内容
    4.2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实施——以上海市宝山区和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4.2.1 上海市宝山区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实施情况
        4.2.2 上海市徐汇区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实施情况
        4.2.3 实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概况
    4.3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缺失
        4.3.1 缺乏对家庭非正式护理员的激励措施
        4.3.2 一般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与资质要求不健全
        4.3.3 社会评估组织负担偏重
        4.3.4 质量保证与风险防控力度薄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影响因素
    5.1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影响因素
        5.1.1 法律本身因素
        5.1.2 体制因素
        5.1.3 环境因素
        5.1.4 个人因素
    5.2 评价体系指标系统分析
        5.2.1 结构描述
        5.2.2 各层次影响权重计算
        5.2.3 各层次影响权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外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6.1 德国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
        6.1.1 设立家庭非正式护理人员的待遇
        6.1.2 注重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资质与培养
        6.1.3 强调公私相结合的评估模式
        6.1.4 严把质量关规避道德风险
    6.2 日本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
        6.2.1 推行低收入家庭老年长期护理津贴
        6.2.2 重视专业护理人员的资质与培养
        6.2.3 实行公立机构为主的评估模式
        6.2.4 定期开展资格审核谨防道德风险
    6.3 德国、日本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运行效果
        6.3.1 德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运行效果
        6.3.2 日本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运行效果
    6.4 德国、日本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特点
        6.4.1 建立法治先行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治理模式
        6.4.2 推崇居家老年长期护理服务
        6.4.3 规范与培养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专业人才
        6.4.4 确立政府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评估过程中的作用
        6.4.5 保证质量控制风险
    6.5 德日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6.5.1 加快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治理
        6.5.2 确立老年居家长期护理服务的主体地位
        6.5.3 组建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6.5.4 明晰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评估过程中的政府职责
        6.5.5 提升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规避潜在道德风险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法律规制的立法机制
        7.1.1 遵从法律保留原则
        7.1.2 提升立法层级
    7.2 完善家庭非正式护理服务人员的待遇制度
        7.2.1 纳入法定的社会保障范畴
        7.2.2 引入护理津贴制度
        7.2.3 建立护理服务休假制度
    7.3 完善一般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与资质要求
        7.3.1 设定各个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重点
        7.3.2 发展同一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特色课程
        7.3.3 规范各个层次护理服务教育的考核机制
        7.3.4 实行一般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等级划分
    7.4 完善评估机构的阶段发展
        7.4.1 初创阶段采用公私相结合的方式
        7.4.2 重视老年护理服务提供者的意愿
        7.4.3 引进先进评估技术支撑
    7.5 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规避风险
        7.5.1 加强审查体系的建设
        7.5.2 杜绝道德风险的蔓延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法律规制研究”的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颁发专业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停留活动促进的寒地城市微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李书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新加坡中医教育发展概况[J]. 朱慧婷,刘佩菱,刘嘉杨,孙海轩,周冬梅,刘清泉,王洪. 世界中医药, 2021(04)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发展研究[D]. Yegemberdiyev Bekzat.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 唐兴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基于园艺疗法的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研究[D]. 刘霁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付梦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综述[J]. 中国建筑学会综合部,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及培训部. 建筑实践, 2019(05)
  • [9]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10]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法律规制研究[D]. 孙晓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5)

标签:;  ;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专业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