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

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

一、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马丙菊[2](2021)在《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同时,水稻又是用水大户,每年水稻种植中用于灌溉的水量占我国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资源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试验选用江苏省近80年来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共计12个,依据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这些品种分为早期高秆品种、矮秆品种、半矮秆品种、杂交稻品种4个类型,采用大田种植,连续2年,设置2种灌溉方式处理:常规灌溉(CI),即全生育期保持2-3 cm的浅水层直至收获前一周、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AWD),即自浅水层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势达到-15 kPa,然后灌水1-2 cm,如此循环。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品种改良过程中的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农艺与生理特征等的影响,以期阐明中籼水稻品种对水分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与生理特征,提出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构成因素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各类型品种产量均随着品种的改良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4.91、7.15、7.95和10.23thm-2。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5.43、8.02、9.49和11.23 thm-2。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总颖花量(穗数×每穗粒数)的增加,其中每穗粒数的增加尤其显着。与CI相比,AWD显着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产量,产量增幅分别为11%、12%、19%和10%。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2、水分利用效率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Y)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0.65、0.95、1.06和1.36 kg m-3。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1.02、1.51、1.79和2.12 kg m-3。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Y,增幅分别为57%、58%、69%和55%。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L)逐渐增加,半矮秆品种在灌浆中期WUEL最高。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L。在穗分化始期,WUEL增幅分别为11%、7%、7%和5%;在抽穗期,WUEL增幅分别为12%、8%、21%和18%;在灌浆中期,WUEL增幅分别为13%、12%、17%和18%。说明通过品种改良和合理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地上部农艺与生理性状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茎蘖成穗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二次枝梗数目、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加。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品种改良逐渐增加,而在灌浆中期,半矮秆品种最高。叶片着生角度随品种改良整体逐渐降低。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地上部农艺和生理性状。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群体质量的改善、良好的株型和叶片光合性能、较强的抗氧化酶系统是实现水稻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4、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根干重、根冠比、根长、根系伤流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逐渐增加。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根系生长的改善可以促进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吴奇,陈弘扬,王延智,迟道才[3](2021)在《斜发沸石对辽西半干旱区节水灌溉稻田的节水减肥效应》文中提出针对辽西半干旱区稻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下的问题,并为探明节水灌溉稻田中斜发沸石的节水减肥效应、明确其调控的氮积累过程参数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和2020年在辽西彰武县绿维农场进行了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淹灌(对照)、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氮1/4、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使用等量有机肥替代传统速效肥等5个处理,对水稻耗水量、干物质量、吸氮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淹灌,节水灌溉条件下施用斜发沸石可以显着节水4.8%~11.4%、提高水分生产率6.2%~15.5%、减少磷肥用量25%,最高增产9.7%;水稻耗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规律,而水稻需氮规律符合Richards生长函数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稻高产的3个关键因素为前期氮素积累量、氮素积累时间和积累过程的平稳性;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处理与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处理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叶片的氮素积累,继而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在穗部的积累量。综上,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处理与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处理氮素积累总量和氮素积累时效均较高,且氮素积累较平稳,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稻田节水增效的重要模式。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4](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杜建斌[5](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徐强[6](2020)在《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滴灌水分临界期不同含水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充分了解该作物在不同生长或发育阶段的耗水量,确定滴灌水稻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数及耗水强度。分析关键期水分调控对水稻株高、叶面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确定滴灌水稻适宜的灌水下限指标和优质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方法:在石河子大学试验场进行了2年试验,分别在分蘖期和灌浆期设置3个水分梯度,在各生育期分别取样,测定不同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叶面积指数、分蘖动态、株高、产量及外观品质等指标,分析了水分调控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滴灌条件下水稻主要吸收在030 cm土层,分蘖期前水稻耗水在030 cm土层,分蘖期后水稻耗水层扩展到4060 cm土层。(2)分蘖期控制灌水下限在75%θs左右,对成穗率具有显着的影响,有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水稻在分蘖期干旱处理期间及复水后均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W2(75%θs)水分条件更适合于分蘖期水分调控,拔节期复水后补偿能力较强,能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提高生育后期光合叶面积,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有利于分蘖成穗和籽粒灌浆。(3)分蘖期水分调控对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极显着影响;灌浆期水分调控对水稻的千粒重、结实率、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极显着影响;覆膜处理仅对水稻的分蘖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着影响。水分调控与与覆膜处理交互作用对水稻的结实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极显着,对千粒重影响显着。(4)淹灌的整精米率达到96.39%,与覆膜最优组合A2B3(分蘖期75%θs,灌浆期90%θs)没有显着差异。(5)以覆膜模式最优处理A2B3(分蘖期75%θs,灌浆期90%θs)为依据,初步拟定了滴灌水稻灌溉制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为1212.96 mm,苗期灌水控制下限为85%θs,灌水定额为10 mm/次,灌水次数15次,灌水量为153.33 mm;分蘖期灌水控制下限为75%θs,灌水定额为15 mm/次,灌水次数15次,灌溉量为252.32 mm;拔节期灌水控制下限为85%θs,灌水定额为15 mm/次,灌水次数25次,灌溉量为386.65 mm;灌浆期控制灌水下限为90%θs,灌水定额为10 mm/次,灌水次数28次,灌水量285.32 mm;成熟期控制灌水下限为75%θs,灌水定额为20 mm/次,灌水次数6次,灌水量135.33 mm。结论:滴灌覆膜水稻分蘖期水分调控时应考虑充分利用干旱胁迫的补偿效应,于分蘖期采用75%θs控水措施,灌浆期控制灌水下限为90%θs,有利于滴灌水稻水分利用率的提高,达到滴灌水稻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标。

郑恩楠[7](2020)在《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核心是采取综合措施来提升农作物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作物群体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系统的生产潜力。而水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适宜的水肥调控能够影响作物的生长状态,改变作物的冠层结构,进而影响作物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至关重要。黑龙江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以及地理位置,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该省同时又是稻作种植大省,以往对于黑龙江省黑土区稻作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灌水、施肥以及不同水肥耦合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但对于光热资源利用的物理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黑土区光热资源利用进行研究,通过水肥措施调控为增加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针对目前该地区的灌水方式和施肥管理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试验1不同施肥方式试验,设置了5个施肥水平分别为氮肥T1(当地施肥水平)、30%腐植酸+70%氮肥T2、50%腐植酸+50%氮肥T3、70%腐植酸+30%氮肥T4和腐植酸T5(1500 kg/hm2);试验2不同灌水方式试验,设置了3种灌水方式分别为控制灌溉(CI)、全面淹灌(FI)和浅湿灌溉(WI),施肥水平为当地施肥水平;试验3不同灌水施肥方式试验,设置的灌水和施肥方式同试验1和试验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能利用效率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分别表现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在T2处理下的有效辐射截获量最少,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最低,而T4和T5处理相比较其他处理较高;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的有效辐射截获量最少,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低,而FI处理相比较其他处理较高;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在CT4、CT5、FT4、FT5、WT4和WT5处理显着高于其他水肥处理,而CT2、FT2和WT2显着低于其他水肥处理。(2)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不同生育时期以及全生育期内的变化在T1、T2、T3、T4和T5各处理之间不显着;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的冠层温度高于FI和WI处理,但均小于空气温度;不同灌水施肥方式在CT2和WT2处理的冠层温度较大,在全生育期内冠-气温差出现了负值,而不同生育时期CT2和WT2处理的冠层温度较其他处理高,且与空气温度差异不显着。(3)稻作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5 cm处达到最大值,15 cm处达到最低值。5 cm和10 cm土壤温度显着高于15 cm、20 cm和25 cm,而15 cm、20 cm和25 cm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不同施肥方式各处理5 cm和10 cm处土壤温度出现了差异,T2处理高于T1、T3、T4和T5处理,其次是T1和T3处理,T4和T5处理最低,而15 cm、20 cm和25 cm土壤温度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性;不同灌水方式CI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显着高于FI和WI处理,而15 cm、20 cm和25 cm土壤温度差异性不显着;不同灌水施肥方式CT2和WT2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较大,而CT4、CT5、FT4和FT5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相对较小一些,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4)T2处理的株高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显着低于T1、T3、T4和T5处理;在CI处理的株高在两个生长季内小于FI和WI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较为显着;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的水稻株高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均出现较大差异,WT2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株高最低,CT5处理最大。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FI、T5和FT5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最大,而CI、T2和WT2处理最小。(5)不同施肥方式的叶绿素含量在T5处理最大,而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较大,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最大处理为CT5和FT5;综合来看,在FI、T5和CT5处理下的荧光参数较好,在CI、T2和WT2处理下的荧光参数较差。(6)不同灌水方式和不同施肥方式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小,而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变化较大,在CT4和CT5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在1.8kg/m3以上。从产量上来看,CT5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的产量最大。(7)针对不同灌水施肥方式对稻作的影响,选取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消光系数、干物质以及叶面积6个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博弈论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为理想,与实际结论一致。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评价,最终得出在控制灌溉条件下配施1500 kg/hm2的腐植酸既能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同时也能减少农田灌水量,提升灌溉水利用效率。因此,在黑龙江黑土区应综合考虑灌水施肥对光热资源利用以及产量和灌水量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向雁[8](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陆红飞[9](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提出再生水灌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使用再生水灌溉可能会增加土壤盐分和病原菌等污染物。一方面土壤盐碱化导致作物生理紊乱、生长缓慢,降低产量,另一方面病原菌导致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增加土壤养分,优化土壤环境,帮助作物在逆境下生长发育。目前关于这2种菌剂单独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试验研究较多,但关于2种菌剂不同配比对再生水灌溉土壤-作物系统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为明确2种菌剂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抵抗逆境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在温室内开展了2年盆栽试验(2018年水稻从移栽到收获共127 d,记为S1―S127,2019年为129 d,记为S1―S129),以浅水勤灌(保持0~5 cm水层)为对照(CK),分析了再生水(Z)和清水控制灌溉(Q)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并评价了再生水不同控制灌溉模式的调控效果;同时,在再生水灌溉50 d后,恢复清水灌溉并施加不同配比的枯草芽孢杆菌(B)和酵母菌(酿酒酵母,Y),B和Y的质量分别为5 g和0 g(J1)、3.75 g和1.25 g(J2)、2.50 g和2.50 g(J3)、1.25 g和3.75 g(J4)、0和5g(J5),菌剂随水浇灌,同时设不加菌剂处理(J0),2019年增加了2个再生水灌溉施加菌剂处理,B和Y的质量分别为3.75 g和1.25 g(B3Y1)、2.50 g和2.50 g(B2Y2),分析了施加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以及水稻生理生化响应特征,揭示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理的调控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时间再生水灌溉抑制水稻生长发育。再生水灌溉20 d内水稻株高略高于清水灌溉,但随着再生水灌溉时间的延长,株高受到明显抑制,生育后期差距在5~13 cm之间。再生水控制灌溉下水稻分蘖数呈增加趋势,2018年生育末期增加了36.36%,而清水控制灌溉下水稻分蘖数均呈增加趋势。Z处理水稻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光合速率降低了近50%,但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增加近1倍,而光合指标均低于Q处理。短时间再生水灌溉不会抑制水稻生长发育,长时间则会降低株高和光合速率,这是因为土壤盐分不断累积,抑制根系发育,阻碍了养分供应。2)施加菌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再生水灌溉后恢复清水灌溉,可大幅增加株高,添加菌剂后增幅更大。施加菌剂水稻根茎叶干物质均得到增长,如2018年,施加菌剂30 d后水稻叶面积大幅增加,J3处理增长了60.02%;施加菌剂40 d内增加了叶干物质量,但最终低于Z处理;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生育末期水稻根、茎干物质量、根长。2019年,B3Y1处理增加了茎干物质量,B2Y2处理增加了根茎叶干物质量,但二者均降低了穗干物质量。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并增强抗倒伏能力,如2018年,施加菌剂可以显着增加单穗干物质量、实粒数、实粒质量以及千粒质量,2019年除J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增加了抗折力、弯曲力矩,降低了倒伏指数,增强了水稻抗倒伏能力。相比清水施加菌剂,B3Y1处理有明显提升,B2Y2处理则起抑制作用。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施加菌剂可以延长水稻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施加菌剂后,水稻根茎叶发育得到增强,干物质量、叶面积不断增加,这些是产量增长的强有力保障。3)施加菌剂优化了土壤微环境。施加菌剂增加了不同土层土壤细菌数目、放线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真菌数目(除J4处理0~5 cm、5~15 cm土层外)。单独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增加0~25 cm土壤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单独施加酵母菌并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施加菌剂增加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恢复清水灌溉降低了土壤中的Na+,施加菌剂进一步降低了土壤中的Na+,S127时J1、J2处理0~5 cm土层降低了48.32%、63.46%;施加菌剂10 d后土壤K+量降低。S127时,施加菌剂显着降低土壤EC,J1处理降幅达55.03%。施加菌剂10~30d,土壤pH值有降低趋势,S127时大幅增加了5~25 cm土壤pH值。单独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S71时0~25 cm速效磷,而施加酵母菌(J4、J5处理)则降低,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量。收获时,土壤细菌多样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不同菌剂处理在纲、属水平的细菌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土壤NO3--N和速效钾是土壤细菌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机质和pH值是土壤细菌KEGG功能丰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4)施加菌剂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恢复清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量,而且施加菌剂可以起到增强作用。施加菌剂可以增加叶片可溶性糖量,提高根系活力。2018年,清水灌溉后叶片丙二醛(MDA)量无明显增加,而施加菌剂后(J2、J4处理)有所降低。施加菌剂提高了S71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J2、J3、J4处理最为明显,且菌剂处理均增加了可溶性蛋白量。恢复清水灌溉后水稻光合能力得到恢复,施加菌剂更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能力。5)施加菌剂有利于水稻调整内部组织结构。2018年和2019年,J0、J1处理外根系未形成了大量气腔,延缓了根系衰老。恢复清水灌溉有利于增加基部茎节内外径和大维管束个数,除J4处理外,施加菌剂增加了内外径;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叶片主脉气腔数量,且增加了小维管束周长和面积,以J2处理增幅最大。恢复清水增加了侧叶大维管束、小维管束和泡数量,施加菌剂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其中J2、J3、J4、J5处理大维管束数目增幅明显,但小维管束周长和面积有一定程度降低;除J4处理外,其余菌剂处理均有利于增加泡的面积。可见,施加菌剂改善了水稻根尖、基部茎节和叶片解剖结构。综上所述,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降低了土壤EC值和pH值,增加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量,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有效缓解了土壤盐分胁迫导致的水稻生理紊乱,增强了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增加了叶片主脉气腔数量、基部茎节大维管束数量,为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和生理状态。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调控再生水灌溉土壤微环境,实现再生水资源农业安全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竞春[10](2019)在《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稻田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的研究已成为本学科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南方稻作区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作为研究载体,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不同地区(平原区、沿海平原区、丘陵区)不同水肥调控下,水稻需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水稻群体生长指标变化规律(包括分蘖、叶面积指数、株高、根系活力、干物质累积量)和稻田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排放规律(包括稻田地表水径流、地下水渗漏等)。此外,通过熵权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对不同水肥调控方案进行优化,为优选合理的水肥调控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水稻需水规律主要反映植物及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水肥处理影响较小。节水灌溉模式通过有效地控制田间水层,不仅保证水稻生理需水和田间生态需水,而且降低水面蒸发,显着减少稻田水量消耗;相比传统节水灌溉,平原区提高蓄雨上限的改性型节水灌溉由于生育期内田面建立水层的时间较长,故其需水量也大;丘陵区改进型节水灌溉与传统节水灌溉相比,需水量差异不显着;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需水量没有显着影响。2.相比常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能够显着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本文试验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部分试验站达到显着水平;施肥方式对比以3次施肥产量最优。节水模式灌溉水分生产率显着高于常规,2次施肥处理灌溉水分生产率显着小于其他处理,3次施肥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水分生产率受产量和灌溉水量双重影响,是两者效应的累加。3.“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对水稻生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分蘖和成穗、叶面积的合理分布、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根系活力的保持,同时对水稻干物质的累计有一定的平衡作用,但是对水稻株高增长影响较小;提高蓄雨上限的改性型节水灌溉模式与传统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差异显着;不同施肥方式比较,3次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根系、干物质累积量表现最佳。4.稻田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地表排水和地下渗漏所带出的氮、磷等物质,其中地表排水是稻田污染的主要来源,NH4+-N、NO3--N、TN、TP、COD排放量占比23%-90%。相比常规灌溉,“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可以有效降低稻田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提高蓄雨上限的改进型节水灌溉减排效果优于传统节水灌溉模式。不同施肥方式比较,2次施肥污染物排放量最大,3次施肥减排效果最佳。5.利用熵权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建立了基于资源、生态和效益相统一的灌排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平原区、丘陵区水稻合理的节水灌溉水肥调控方案。结果表明:对于平原区,“W1F3”(传统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W3F3”(提高蓄雨上限改进型节水灌溉模式)最有利于水稻高产、节水、减污、保肥综合效益的发挥,对于丘陵区,“W2F3”(改进型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最有利于水稻高产、节水、减污、保肥综合效益的发挥。

二、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
    1.2 水稻的需水特性及水分供应
    1.3 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机理
        1.3.1 株型与叶型
        1.3.2 叶片气孔
        1.3.3 叶片光合与蒸腾
        1.3.4 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1.3.5 植物激素
        1.3.6 分子机制
    1.4 影响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外在因素
        1.4.1 气象因子
        1.4.2 土壤
        1.4.3 水分管理
        1.4.4 养分管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存在问题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与栽培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茎蘖动态
        2.3.2 干物质
        2.3.3 叶面积
        2.3.4 顶三叶叶片长宽及夹角
        2.3.5 叶片气孔密度
        2.3.6 叶片光合
        2.3.7 叶片蒸腾
        2.3.8 叶片丙二醛含量
        2.3.9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2.3.10 根干重和根长
        2.3.11 根系氧化力
        2.3.12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2.3.13 根系伤流液中的脱落酸与生长素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产量
    3.2. 水分利用效率
    3.3. 地上部农艺性状
        3.3.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3.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3.3.3 叶面积指数
        3.3.4 粒叶比
        3.3.5 叶角、叶长、叶宽
        3.3.6 株高、穗长、枝梗数目
        3.3.7 叶片气孔密度
    3.4 地上部生理性状
        3.4.1 叶片光合速率
        3.4.2 叶片蒸腾速率
        3.4.3 叶片丙二醛含量
        3.4.4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3.5. 根系形态生理
        3.5.1 根干重、根冠比
        3.5.2 根长
        3.5.3 根系氧化力
        3.5.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3.5.5 根系伤流液量
        3.5.6 根系伤流液激素含量
    3.6 相关分析
        3.6.1 农艺和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4.1.2 根冠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4.1.3 水分管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2019-2020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斜发沸石对辽西半干旱区节水灌溉稻田的节水减肥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指标测定
        1.4.1 水稻干物质量和产量
        1.4.2 水稻各部分氮积累量
        1.4.3 水分生产率
        1.4.4 水稻氮积累过程参数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水稻需水规律和水分生产率
    2.2 水稻干物质量动态变化
    2.3 不同处理水稻生育末期的干物质量和氮素分配
    2.4 水稻需氮规律
    2.5 氮素积累过程参数与产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AWD灌溉对稻田节水控肥效应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3.2 斜发沸石对AWD灌溉稻田节水减肥效应的影响
4 结论

(4)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2.4.2 直播栽培
        2.4.3 再生稻栽培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2.7 水稻优质栽培
    2.8 水稻绿色栽培
    2.9 水稻逆境栽培
        2.9.1 温度胁迫
        2.9.2 水分胁迫
        2.9.3 O3胁迫
        2.9.4 盐分胁迫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5)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缩略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第三章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生长的影响
    3.1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的影响
    3.2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3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3.4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荧光参数的影响
    3.5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
    3.6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产量的影响
    3.7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耗水量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生长及灌溉制度的影响研究
    4.1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株高的影响
    4.2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4.4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4.5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6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稻米外观品质影响
    4.7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各参数相关性的影响
    4.8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9 覆膜滴灌水稻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稻作灌水施肥方式研究进展
        1.2.1 稻作施肥方式研究进展
        1.2.2 稻作灌水方式研究进展
    1.3 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进展
        1.3.1 光能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3.2 冠层温度研究进展
        1.3.3 土壤温度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施肥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2.2.2 不同灌水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2.2.3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2.2.4 供试水稻品种与管理
    2.3 试验小区布置
    2.4 试验观测内容及测定方法
        2.4.1 有效辐射量动态观测
        2.4.2 冠层温度动态观测
        2.4.3 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动态观测
        2.4.4 水稻光合指标动态观测
        2.4.5 水稻生长动态观测
        2.4.6 稻田水分动态观测
        2.4.7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测定
        2.4.8 气象数据的观测
    2.5 气象数据的变化
    2.6 数据处理
3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3.1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3.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的变化
        3.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的变化
        3.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3.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3.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3.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
        3.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变化
        3.1.8 不同施肥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3.2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3.2.1 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变化
        3.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3.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3.2.4 典型生育时期稻作冠层温度日变化
        3.2.5 不同生育时期水平方向冠层温度空间变化
        3.2.6 稻作阴阳面冠层温度变化
    3.3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3.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3.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3.3.3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温度日变化
4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4.1 不同灌水方式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4.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变化
        4.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变化
        4.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4.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4.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4.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
        4.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
        4.1.8 不同灌水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4.2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4.2.1 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
        4.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4.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4.2.4 典型生育时期稻作冠层温度日变化
        4.2.5 不同生育时期水平方向冠层温度空间变化
        4.2.6 稻作阴阳面冠层温度变化
    4.3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4.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4.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4.3.3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温度日变化
5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5.1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5.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的变化
        5.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的变化
        5.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5.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5.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5.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
        5.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变化
        5.1.8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5.2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5.2.1 全生育期冠—气温差变化
        5.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变化
        5.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5.2.4 不同生育时期冠层温度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
    5.3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5.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5.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6 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辐射截获率和叶面积的关系
        6.1.2 辐射截获量和干物质的关系
    6.2 冠层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冠层温度对空气温度的响应
        6.2.2 冠层温度对辐射的响应
        6.2.3 冠层温度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的响应
    6.3 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表层土壤温度对空气温度的响应
        6.3.2 表层土壤温度对水层深度的响应
7 灌水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评价
    7.1 灌水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7.1.1 灌水施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7.1.2 灌水施肥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7.1.3 灌水施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7.2 灌水施肥对水稻荧光特性的影响
        7.2.1 灌水施肥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2.2 灌水施肥对水稻光化学量子效率的影响
        7.2.3 灌水施肥对水稻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7.2.4 灌水施肥对水稻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7.3 灌水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4 模型综合评价
        7.4.1 模型简介
        7.4.2 基于博弈论改进的TOPSIS模型
        7.4.3 模型评价
        7.4.4 评价结果分析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施肥方式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8.1.2 灌水方式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8.1.3 灌水施肥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8.2 结论
    8.3 创新点
    8.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1.2.2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2.3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4 微生物菌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1.2.5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1.2.6 酵母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1.2.7 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理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测试指标和计算方法
    2.5 灌水量和空气温湿度
第三章 施加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再生水与清水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2 施加菌剂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3 再生水与清水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3.4 施加菌剂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3.5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茎、叶、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3.5.1 2018年根茎叶穗发育情况
        3.5.2 2019年根茎叶穗发育情况
        3.5.3 施加菌剂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6 施加菌剂对水稻收获期倒伏性状的影响
        3.6.1 施加菌剂对收获期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6.2 施加菌剂对收获期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3.7 施加菌剂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加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4.1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SPAD影响
    4.2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4.2.1 2018年水稻叶绿素的变化
        4.2.2 2019年水稻叶绿素的变化
    4.3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4.4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4.5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MDA的影响
    4.6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4.7 再生水灌溉和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8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4.8.1 根解剖结构
        4.8.2 茎解剖结构
        4.8.3 叶解剖结构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加菌剂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5.1 施加菌剂对水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5.2 施加菌剂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3 施加菌剂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5.4 施加菌剂对土壤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影响
    5.5 施加菌剂对土壤电导率和pH值的影响
    5.6 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土壤理化指标-水稻生理的关系
    6.1 施加菌剂调节土壤理化性状
    6.2 土壤理化指标与水稻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6.3 微生物菌剂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
        6.3.1 2018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预测
        6.3.2 2019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预测
        6.3.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物理指标的关系
        6.3.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物理指标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施加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7.2 施加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微环境
    7.3 施加微生物菌剂调节作物生理生化
    7.4 主要创新点
    7.5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肥调控下对水分利用率、产量以及生长指标的影响
        1.2.2 水肥调控下对稻田污染物流失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品种及特性
        2.2.2 水稻生育期的划分
        2.2.3 施肥方式及农艺措施
        2.2.4 水稻试验方案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第三章 水肥调控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影响
    3.1 水肥调控下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分析
        3.1.1 水稻需水变化规律
        3.1.2 水稻日耗水规律
    3.2 不同水肥调控下产量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3.2.1 平原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3.2.2 沿海平原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3.2.3 丘陵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3.3 水稻生长指标
        3.3.1 分蘖数变化
        3.3.2 叶面积指数变化
        3.3.3 水稻株高变化
        3.3.4 根系生长与活力变化
        3.3.5 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季水稻稻田污染物排放规律
    4.1 稻田地表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4.1.1 平原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4.1.2 沿海平原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4.1.3 丘陵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4.2 稻田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4.2.1 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4.2.2 沿海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4.2.3 丘陵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4.3 稻田污染物总排放量变化规律
        4.3.1 平原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4.3.2 沿海平原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4.3.3 丘陵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4.4 水稻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
        4.4.1 平原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4.4.2 沿海平原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4.4.3 丘陵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资源、生态和效益相统一的水肥调控方案优选
    5.1 模型评价指标
    5.2 熵权TOPSIS模型及求解
        5.2.1 熵权TOPSIS模型介绍
        5.2.2 求解步骤
        5.2.3 模型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附件B 各试验站农艺措施

四、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马丙菊. 扬州大学, 2021
  • [3]斜发沸石对辽西半干旱区节水灌溉稻田的节水减肥效应[J]. 吴奇,陈弘扬,王延智,迟道才. 农业机械学报, 2021(06)
  • [4]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5]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D]. 徐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D]. 郑恩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D]. 陆红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D]. 李竞春. 江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水稻高产节水调控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