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

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

一、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胡芮[1](2016)在《《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风》是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国立中央大学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之下,其鲜明的"伦理复兴"思想极具时代特点。它的理论旨趣是,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伦理层面上的复兴,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鲜明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之上。《国风》以"发扬固有之文化,昌明最新之学术"为宗旨,有意识地继承本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借以增强人们对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伦理实体以御外敌。同时,主动发掘传统道德价值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因素,将其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期锻造淬炼出"国魂",建立一个人人道德高尚,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国风》所表达的"伦理复兴"之理论诉求,与近代以来中国道德转型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与大多数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之路类似,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由"外力"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传统"家—国—天下"一体的社会模式解体,个人从传统伦理体系之中游离出来,道德体系的崩坏造成了大量社会失范现象的产生。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向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秩序结构的重新勘定必然倒逼伦理体制的革新。"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伦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以"中华民族"为全新认同价值的伦理体系开始形成,它构成了中国近代道德转型的基色。在道德转型的过程中,对待传统道德价值的不同态度引发了文化论争。以国立中央大学为学术大本营的《国风》总体上继承了 20世纪20年代《学衡》的文化保守主义气质,但同时又超越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叙事",开始从"伦理重建"的高度思考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国风》体现出三重思想特质:民族性展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倾向;交融性展现了其开明、进步的时代风貌;伦理性是其以实现重建民族伦理认同为最终目标的体现。"伦理复兴"是《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伦理复兴逻辑地包含了"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两方面内容。《国风》认为,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之基础。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是恢复民族自信心、保持民族独立的唯一选择。文化复兴的关键又在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型智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礼教精神中的合理成分。近代以来的激烈反传统风潮不断的冲击着社会伦理认同,《国风》认为,伦理危机需要通过伦理认同的重构来解决的。民族复兴是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其关键环节在于以"中华民族"为核心价值重建伦理认同。"伦理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国民,如何造就现代性国民是《国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隆人格"成为伦理复兴事业的基础性环节。《国风》围绕"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共和国民"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指出了 "科学修养"对国民性养成的重要作用。同时,《国风》认为,对青年进行史学教育以及国防伦理教育是培养"共和国民"的重要手段。"共和国民之精神"是一种新伦理关系下的"新德性",这种德性有别于传统"私德"独特性的特点而更显普遍性,它为新伦理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也是实现"民族"伦理复兴的国民性前提。近代思想界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国族"意义的概念,使得伦理体系的核心从"家—国"模式转向了"民族—国家"模式,对中国近代伦理体系的重构影响深远。"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升国格"即是这一强烈现实诉求的体现,这一环节是《国风》"伦理复兴"思想下政治建构的具体路径。《国风》围绕"国族建构"、"国格阐释"以及"国力建设"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理论探索。中华民族伦理认同的三维度回答了"中华民族"这一被建构的概念应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的问题;"坚守国学"、"扬弃国教"、"超越国故"是进行国格阐释的三种路径;最后,以现代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理想伦理秩序的建构。作为历史之"风",《国风》伦理思想直接酝酿于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之中,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南雍学术精神在近代的展现,代表了是时学人调和中西、再造文明、民族复兴的努力。《国风》所体现出以"民族精神"作为伦理认同价值的建设路径,是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近代数次思想运动之后形成的新的理论高峰,这种关注民族精神建设的伦理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刘宇辉[2](2016)在《高斯的内蕴微分几何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分几何是应用分析理论研究空间几何性质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与多个数学分支有密切关系,和这些学利之间相互渗透成为推动这些数学分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因此,对微分几何的历史发展和思想变迁进行全面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为什么数学”为目标,对数学家成功建立数学概念、探索数学发现、获取数学成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欧拉的微分几何思想、高斯的内蕴几何思想根源,以及他们对后来的数学发展的深远影响。这一研究会成为微分几何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地测量学作为曲面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古典微分几何的孕育、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梳理了微分几何的早期历史发展,从曲线论、变分法、曲面论几个方面阐述了欧拉对微分几何的贡献、思想根源及影响。欧拉的研究充满了创新性,他引入的弧长参数、曲纹坐标、球面映射、线元素都是内蕴几何的重要元素,是适用于弯曲空间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成果和思想丰富了微分几何理论,为后来的微分几何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想源泉。2.剖析了高斯大地测量学中的思想和方法。高斯在汉诺威地图绘制中使用的方法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蕴含着曲面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曲面的参数表示、弧长元素的使用、测地线的研究、局部坐标系的建立。这些方法解释了大地测量实践促成高斯创建曲面理论的原因。3.详细阐述了高斯1822年保角映射的论文和1827年一般曲面论的论文。这两篇论文是内蕴几何学创立的重要文献,内容包括保角映射的一般理论、高斯绝妙定理、测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度比较定理和面积比较定理等,使用的内蕴几何方法有曲纹坐标、球面映射、测地坐标系等。高斯认识到曲面上的几何是局部几何,所利用的数学工具必须有利于局部性质的挖掘。他也注意到几何学的中心问题是不变量的研究,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建立了以高斯曲率为中心的内蕴几何学。4.讨论了高斯之后一般曲面论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对明金、伏雷内等数学家着作的分析,介绍了曲面理论在19世纪的继续发展,内容有伏雷内-塞克雷公式、测地曲率、曲面论基本方程、曲面的存在性定理、曲面的可贴合性等。曲纹坐标、第一基本形式、标架等内蕴几何工具得到了普遍使用,内蕴几何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刻领悟。

巫晓泉[3](2016)在《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三年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慕课)在世界各地以燎原之势席卷而来,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混合学习起源于过去的网络教学,整合了在线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双重体验,让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或远程开课,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教学的最优效果。开展混合学习离不开虚拟学习环境的支持。MOOC平台功能强大,具有很多传统网络教学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为混合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结合MOOC开展混合学习的目的就是将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同时提高MOOC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学习方式已经在国内外开始萌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对对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与MOOC的研究现状以及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学习、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概念做了界定,并对MOOC在混合学习中的应用优势做了分析。其次结合混合学习的成分和教学环节,参照目前主流的混合学习设计流程,设计了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框架,并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评价进行了设计。最后以南昌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为教学内容,以参与选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实验后,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在高校选修课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证明了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在高校选修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高校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案例,因此具有持久和深入的研究价值。

荆孝民[4](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黄洋[5](2014)在《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文中认为笔者从2011年以来新发现的李桦遗存物品(简称李桦文献)的整理工作入手,以李桦笔记、手稿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完善并订正了现有的“李桦年表”,同时整理出“李桦写作年表”和“李桦作品年表”。本文以这三大年表为线索,按照人物生平年代顺序,对李桦任教北平艺专之前(1907-1947)的艺术与教育历程进行了梳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分析了李桦早年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其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民国时期广州新艺术运动的先驱胡根天、冯钢百等人与李桦的师承关系;二、面对社会与个人生活所遭受的重大变故,李桦在自觉利用木刻这一新兴艺术帮助自己走出内心阴霾的同时,也企图以现代版画会为传播平台,将木刻升级为实现国民精神改造的社会教育利器。在此过程中,鲁迅的指导不仅左右着现代版画会的创作和出版活动,还使李桦对木刻的独立艺术文化身份加强了认识;三、为了实现鲁迅“走出书斋”的嘱咐,李桦带领现代版画会,将木刻的受众从智识阶层扩大到底层民众;李桦甚至不惜转换角色,以军人身份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军旅生涯中,因地制宜地开启了水墨画和战地写生画的艺术新实践。另一方面,李桦继续发挥新兴木刻的工具优势,使其木刻大众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为纸媒印刷替代品的木刻工艺手法之间产生了必然关联。由于李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写作上的同一性,笔者也希望藉由李桦的个案分析,对新兴木刻理论中的基础概念进行复原与辨析。

白秀英[6](2013)在《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史上,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使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提出了时间、空间与运动的相对性关系,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统一,建立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适用于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的相对时空理论,成为物理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科学革命。狭义相对论与10年之后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在科学史上矗立了一座巍峨而永恒的丰碑。该理论在五四运动时期全面传入中国并迅速被接纳,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科学观、宇宙观和人生观,对中国近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在戴念祖、胡大年等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查统计了1949年前介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的相关原始期刊文献135篇,译着、专着、工具书、教科书、传记等22部,基于新发现的《同济杂志》《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北京大学日刊》《观象丛报》《北洋周刊》等10余种民国期刊原始文献的考证,结果表明:(1)在中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传入时间正如戴念祖、胡大年等所言是1917年。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宇宙观传入中国则是1920年。因此,相对论全面传入中国是1920年。(2)在中国,1949年前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先驱除李芳柏、夏元瑮、周昌寿、魏嗣銮、周培源和束星北外,通过大量原始史料考证,还有留学日本的文元模、吴南薰以及留学德国的潘祖武、留学美国并游学欧美的胡宁、留学法国的程茂兰和田渠。(3)在中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第一本译着是夏元瑮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相对论浅说》,该译着曾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20所大学相对论课程教学用书。第一部国人编写的相对论教科书则是湖南大学田渠在其所授相对论课程讲义基础上编着的《相对论》,该书曾在台湾再版6次。笔者独辟蹊径,从科学传播视角勾绘出相对论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脉络,提出以下新观点:(1)1949年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7年至1920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观等零星引进中国,改变了国人的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第二个时期是1920年至1928年,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罗素访华、爱因斯坦途径上海以及来自日本的“爱因斯坦波”的影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达到高潮。第三个时期是1928年至1949年,中国学者开始通过高等物理教育学习相对论,通过留学欧美研究、验证相对论学理,在广义相对论、宇宙观和统一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科学贡献,中国人开始步入到国际上后相对论研究的近代物理学前沿领域。(2)1949年前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学者主要是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归国留学生,他们以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为中心,通过邀请罗素、爱因斯坦等西方科学名人来华等活动,借助报纸、期刊、图书等媒介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发行专号、举办学术演讲、编译图书以及编写教材、教学等传播相对论学理,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20年代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事件,让学术最幼稚的国人,也无人不知这相对论名词,深刻影响了国人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形成。(3)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由留日学生在国外盲目习得并引入中国,继而是国入主动出国学习并将之引入高等物理学课程体系,最后是积极参与研究、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理。中国人毫无质疑的接纳、吸收相对论并迅速纳入到物理课程体系中,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大大缩短了我国高等物理教育与世界物理前沿的距离。(4)相对论1949年前迅速在中国传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社会背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因素以及在国外接受了系统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力图“科学救国”的大批归国留学生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爱因斯坦在中国以及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的科学教育,尤其是影响了高等物理学系的创建、物理学系的课程设置等,促进并完善了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体制化建设与发展。

鲁凤娟[7](2013)在《美国AP数学类课程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尤其是数学类课程—AP微积分以及AP统计学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我国高中新课标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在教学内容、章节设置、考试形式以及成绩评定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基于AP课程三大优势即高水平的课程编制、优质的课程教学、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倾力支持,结合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等实际问题,寻找二者完美的“切合点”,人才的竞争是21世纪社会发展最核心的影响因素,美国AP课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正日臻完善,卓有成效的教育成果已摆在我们面前,开辟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我国教育处在“摸石头过河”的现阶段,值得我们借鉴并进行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探索尽快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及文化传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实现数学课程教育理念所描述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研究的主要结论:通过对美国AP数学类课程—微积分和统计学教学内容、考试要求、成绩评定以及与我国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不难发现,美国AP课程与我们之前的说法“一英尺厚,一英里宽”大相径庭,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对学生的要求都是我国高中阶段难以企及的。以统计学为例,这本是-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实用型的学科,美国AP课程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统计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对于统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方面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的能力。研究的启示:“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潜能”,“尽最大努力追求教育卓越、公平、公正”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与行动准则。AP课程其实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缩影”,也是至今美国教育界的成功案例。通过对AP课程的深入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美国教育的最新动态,对我国正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的教育改革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研究的创新: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尤其在搜集资料阶段,发现国内无论教育界还是学术界对于美国AP课程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首先AP课程在美国发展历史短暂,其次目前也只有在我国部分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近几年才开始引进AP课程教学模式,也都处于初级摸索阶段,理论还不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美国AP课程的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AP数学类课程—微积分以及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考试要求以及成绩评定,结合我国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的章节内容设置,最后分析比较了美国AP课程数学类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改高中数学课程差异。

周鹏[8](2008)在《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兴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作为科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教育,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物理文化教育。但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只有少数学者对物理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物理文化教育的实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也知道实施大学物理文化教育的意义,但不知道在教学实践如何实施,因此研究大学物理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情境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提出了7项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①改革大学课程设置:对文科专业,物理学专业以及理工科(非物理学)专业,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②编写突出物理文化内容的教材:首先,针对物理学专业,理工科(非物理学)专业提出了修改现行教材内容的建议,并按照这些建议修改了一节教材的内容作为案例;然后通过对比两套已有的文科物理教材,给出了文科物理教材编写的建议。③创设普及物理文化的校园环境:该策略的实施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大学校园物理文化环境建设;二是网络环境中的物理文化建设。根据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各自的特点,给出了建设建议。④提高教师的物理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物理文化素养可通过专门培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出版专门教材与鼓励教师自学等多种渠道。⑤改革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影响学生的发展,通过具体的授课案例说明了适合实施大学物理文化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⑥改变物理学习方式:学生要改进物理学习方式,灵活的采用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既要学会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物理文化素养。⑦改革物理课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采用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的发展性评价。

方伟[9](2008)在《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34年波恩(Born)和英菲尔德(Infeld)为克服麦克斯韦理论的内在困难而提出非线性电动力学以来,Born-Infeld(B-I)的非线性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在弦理论和D-Brane理论中的发展使得B-I理论重新得到重视,它在宇宙学中的应用正在被广泛研究着。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B-I型引力理论中的光线偏折问题并求出光线偏转角为△(?)≈4M/rmin[1-(4M/rmin)3 9k2β/rmin6]。当参数β或k趋向于0时,偏转角回到第一项爱因斯坦理论的结果。在宇宙小尺度上第二项给出的修正非常小,目前的观测精确还不足以区分。作为暗能量模型的候选者,我们提出了拉格朗日为LNLBI=1/η(1-(?))-u(φ)的非线性B-I(Nonlinear B-I,NLBI)标量场模型。该标量场和正则标量场(Quintessence)一样,违反强能量条件,态参量w演化处于±1之间,可以解释当前的宇宙加速膨胀现象。NLBI标量场可以看成是态参量w为-1的暗能量和压强为0的暗物质的统一模型。对自治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得到宇宙演化存在晚期类de Sitter稳定吸引子解的充分条件为势存在正的最小值。针对态参量w可能小于-1的观测结果,我们提出了拉格朗奇为LPNLBI=1/η(1-(?))-u(φ)的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此时标量场违反弱能量条件。宇宙演化存在晚期类de Sitter稳定吸引子解的充分条件为势存在正的最大值,此时Phantom模型中的大劈裂可以避免。在势为常数时,宇宙标度因子存在最小值可以避免奇性。在普通物质和辐射存在时宇宙的演化能和当前观测吻合,而且Phantom标量场的密度参量在早期很小以至于不影响原初的核合成。基于负势对宇宙演化的重要影响和它在循环宇宙模型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负势的NLBI标量场模型,其中的宇宙在经历加速膨胀,减速膨胀后会塌缩到奇点。由于NLBI标量场在φ很大时的行为会和正则标量场明显不同,因此研究宇宙塌缩到奇点附近的行为并和正则标量场模型比较对研究它们的差异和优缺点非常重要。我们详细研究了宇宙演化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和正则标量场的情况进行了类比。在奇点附近,NLBI标量场的演化表现为普通物质而正则标量场则表现为“stiff”物质。我们研究了模型中势参数取不同值对宇宙演化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基于人择原理的考虑,负势情况下模型的势参数值必然要存在上限。在势为线性势和平方势时我们详细考察了NLBI标量场和正则标量场的宇宙演化。在相同初始条件和参数值情况下,NLBI标量场模型中的宇宙年龄更大,暗能量态参量w的值更负,从而比正则标量场更与观测吻合;运用超新星数据对两模型的分析显示NLBI标量场模型要略优于正则标量场模型。不过这一优势在暗能量态参量w趋向-1时变得不明显,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它观测数据对两模型的约束。我们研究了Einstein框架下的Brans-Dicke(EBD)理论的自治系统的临界点稳定性问题。该理论下的动力学自治系统等价于耦合正则标量场模型;但只有普通物质和Dilaton标量场耦合,而辐射实质上没有耦合。我们分析了各个临界点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它们的相空间演化图。利用太阳系观测给予EBD理论中β参数的限制并结合临界点的分析结果,我们讨论了宇宙未来的演化。作为NLBI标量场模型的推广,我们研究了一般非正则标量场模型(GeneralNon-canonical Scalar Field Model)。在标量场随时间线性演化的前提下我们精确求出了具有负最小值的平方势,此时宇宙将会经历加速膨胀,减速膨胀并最终塌缩到奇点。我们发现场随时间线性演化的模型有着很高的简并性质:只要不同形式的非正则动能项F(X)在X=X0处泰勒展开的零阶和一阶系数F0,F(?)0一样,则宇宙的演化就完全一样,我们还给出了场随时间线性演化解的稳定性条件。我们研究并发现声速发散的模型实际上是场随时间线性演化模型的一种。对正压指数γ为常数解的研究发现只有γ0≤1的常数解才是稳定的。对势为常数情况的研究表明此时的非正则标量场可以作为统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模型。

许静[10](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二、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伦理复兴的历史资源与时代意义
    一、研究缘起:伦理复兴思想
    二、研究对象:历史资源
        (一) 近现代思想话语革新
        (二) 《国风》在近代伦理史上的定位
        (三) 《国风》及其核心成员
        (四) 近代伦理史上的"南高一东大学派"
    三、研究现状:时代意义
        (一) 相关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 当前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四、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五、创新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重点难点及不足
第一章 沧桑百年:《国风》伦理思想奠基之历史
    第一节 风从何处来?
        一、压弯的树枝:时代危机下的民族主义
        二、历史气压差:由天下到国家
        三、民族意识:"长风"劲吹
    第二节 伦理启蒙之深化
        一、激烈的国民性批判
        二、道德革命对传统伦理之破坏
        三、激进风潮中的保守低音
    第三节 伦理复兴之先声
        一、回归传统:东方文化派
        二、首倡人文:学衡派
第二章 承前启后:《国风》思想之形成及其主旨
    第一节 伦理启蒙进程中的传统固守
        一、双峰对峙、南北分流
        二、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变迁脉络
        三、《国风》始末及其核心人物
    第二节 《国风》创刊及其运作
        一、精神领袖柳诒徵
        二、旗手张其昀
    第三节 "国风"释义及《国风》主旨
        一、"国风"释义
        二、发扬固有文化
        三、昌明最新学术
第三章 伦理复兴:《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
    第一节 文化复兴:传统伦理型智慧之现代发明
        一、复兴之内涵:继承与创造之统一
        二、明儒原伦:彰显民族精神自由
        三、伦理型智慧:对秩序价值的维护
    第二节 民族复兴:重建伦理认同之基石
        一、文化论争中的价值重建
        二、疑古风潮中的古典倾向
        三、重拾民族伦理认同
    第三节 融汇中西:人文主义伦理史学之兴起
        一、传统史学之方的近代流变
        二、人文主义、生命哲学等对东南学派的影响
第四章 "隆人格":伦理复兴之社会基础
    第一节 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一、个人价值确立之人性论基础
        二、何谓"人格"?
        三、科学修养论
    第二节 改造青年之途径
        一、改造学风
        二、国防伦理教育
        三、青年与史学教育
    第三节 共和国民之培养
        一、近代国民性之辨
        二、民性改造论
        三、共和国民之精神
第五章 "升国格":伦理复兴之政治建构
    第一节 国族建构:中华民族伦理认同之三维度
        一、从道德想象到伦理实体
        二、"创立民族有机文化"
        三、以道德表治统
    第二节 国格阐释:伦理共同体意识之表宣
        一、反对西化:对"国学"的坚守
        二、崇德尊孔:对"国教"的扬弃
        三、终结论争:对"国故"的超越
    第三节 国力建设:民族危机中的科学救国
        一、传统文化中科学萌芽之发掘
        二、现代西方科学精神之阐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别东南赋

(2)高斯的内蕴微分几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第一类:关于微分几何史的研究专着
        1.2.2 第二类:关于微分几何史的专题论文
        1.2.3 第三类:通史类的文献
        1.2.4 第四类:微分几何的教材中数学家对微分几何史的简略介绍
        1.2.5 第五类:高斯传记
    1.3 本文的努力目标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欧拉对微分几何的贡献
    2.1 欧拉对曲线论的研究
    2.2 欧拉对变分法的研究
        2.2.1 测地线
        2.2.2 极小曲面
    2.3 欧拉对曲面论的研究
        2.3.1 《曲面上曲率的研究》
        2.3.2 《论表面可以展平的立体》
    2.4 欧拉的微分几何的影响
        2.4.1 欧拉对拉格朗日的影响
        2.4.2 欧拉对蒙日的影响
        2.4.3 欧拉对梅尼埃的影响
        2.4.4 欧拉对柯西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斯的大地测量学
    3.1 高斯生平
    3.2 高斯的大地测量简述
    3.3 汉诺威大地测量中的投影方法
        3.3.1 由平面直角坐标计算纬度和经度
        3.3.2 由大地坐标计算平面直角坐标
        3.3.3 由大地坐标计算子午线收敛角
        3.3.4 大地线描写形与弦线的夹角
    3.4 小结
第四章 内蕴微分几何理论的创立
    4.1 高斯1822年关于保角映射的论文
        4.1.1 任意两个曲面建立保角映射的充要条件
        4.1.2 五个例子
    4.2 高斯1827年《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
        4.2.1 高斯曲率
        4.2.2 测地坐标系和高斯博内定理
        4.2.3 勒让德定理的推广
    4.3 小结
第五章 曲面理论的完善
    5.1 明金的贡献
        5.1.1 测地曲率
        5.1.2 曲面变形问题
    5.2 伏雷内-塞克雷公式(Frenet-Serret Formulas)
    5.3 高斯-柯达齐方程(Gauss-Codazzi Equations)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本文的基本框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3)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混合学习与MOOC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MOOC
        2.1.2 混合学习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学设计理论
        2.2.2 活动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混合学习的成分与教学环节
    2.4 MOOC在混合学习中的应用优势
第3章 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设计
    3.1 现有混合学习设计流程
    3.2 前期分析
        3.2.1 教学目标分析
        3.2.2 教学内容分析
        3.2.3 学习者分析
        3.2.4 学习资源分析
    3.3 学习活动设计
        3.3.1 课堂讲授
        3.3.2 阅读
        3.3.3 讨论交流
        3.3.4 反思
    3.4 学习评价设计
第4章 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方案实施与评价
    4.1 MOOC制作
        4.1.1 MOOC团队组建
        4.1.2 课程视频录制
        4.1.3 课程发布
    4.2 课程实施
        4.2.1 课程导入
        4.2.2 在线学习活动组织
        4.2.3 课堂学习活动组织
    4.3 课程评价
        4.3.1 教师访谈信息反馈
        4.3.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反馈
        4.3.3 问题与应对策略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课程开展混合学习前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课程开展混合学习后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C 《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课程开展混合学习前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D 《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课程开展混合学习后教师访谈提纲

(4)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国际化
        2.课程国际化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
        2.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能力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三)小结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国外引进课程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1.研究性学习
        2.社团活动
        3.游学活动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四)小结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一)国际部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1.孔子课堂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四)小结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五)小结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后记

(5)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关于新见李桦文献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课题研究特点
第一章 艺术启蒙(1907-1926)
    第一节 家庭与蒙学
        一、《忘怀篇》考证
        二、李桦童年掠影
    第二节 早期艺术教育
        一、现代美术的触动
        二、接受专业美术教育
    第三节 艺术精神的自觉
        一、艺术结社经验的形成
        二、青年艺术社的实践
第二章 捏刀向木(1926-1934)
    第一节 根本的转变
        一、被中断的留学生活
        二、心理需求与木刻创作
        三、第一次个人版画展览
    第二节 现代版画会
        一、社团活动与社会教育
        二、作为独立艺术的“创作木刻”
    第三节 与鲁迅通信
        一、木刻的手印/机印问题
        二、复制版画与新兴木刻
        三、民族形式与传统雕版技术
第三章 走出书斋(1934-1947)
    第一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实践
        一、尝试木刻连环画
        二、木刻在纸媒中的传播
        三、首创“木刻流动展”
    第二节 烽烟中的艺术拓展
        一、军旅生涯掠影
        二、《开明日报》木刻副刊
        三、战地水墨写生新成就
    第三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深化
        一、木刻作为新绘画的前哨
        二、制版替代品与木刻宣传
        三、日趋成熟的大众化风格
结语
图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李桦年表
    附表二:李桦作品年表
    附表三:李桦着作年表
    附表四:李桦写作年表
致谢

(6)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拟解决的问题
        1.3.1 文献综述
        1.3.2 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与发展演化
    2.1 狭义相对论前史
        2.1.1 马赫与庞加莱对牛顿时空观的批评
        2.1.2 经典物理学危机与洛伦兹变换
    2.2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思想的形成与理论体系的建立
        2.2.1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形成的思路
        2.2.2 狭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2.2.3 质能关系式与唯能论
    2.3 广义相对论基本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创立
        2.3.1 广义相对论创立的基本思路
        2.3.2 广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2.3.3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2.4 爱因斯坦的方法论思想
    2.5 辩证看待和正确理解相对论
第三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0)
    3.1 最初引入相对论术语的《学艺》期刊
        3.1.1 狭义相对论术语初次出现在中国
        3.1.2 最先向国人介绍相对论的学者——许崇清
        3.1.3 许崇清文章对中国人接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3.2 《东方杂志》:几乎与世界同步报道广义相对论日全食考察结果
    3.3 文元模:伴随“Science”而来的爱因斯坦新宇宙观
    3.4 小结
第四章 罗素、爱因斯坦访华及日本相对论传播的影响
    4.1 罗素访华与相对论在中国
        4.1.1 罗素:将相对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位西方人
        4.1.2 罗素演讲之《爱因斯坦引力新说》
        4.1.3 罗素系列演讲之《物的分析》
        4.1.4 罗素系列演讲对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4.2 爱因斯坦:相对论创始人在中国
        4.2.1 蔡元培三邀爱因斯坦访华
        4.2.2 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在上海
        4.2.3 爱因斯坦第二次途径上海的相对论演讲
        4.2.4 爱因斯坦访华之影响
    4.3 日本相对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4.3.1 桑木或雄:将相对论传入日本的第一人
        4.3.2 石原纯:日本少数懂得相对论的人
    4.4 小结
第五章 集中、系统传播相对论的高潮(1920-1928)
    5.1 《改造》与爱因斯坦的第一本译着在中国
        5.1.1 《改造》与中国第一个“相对论专号”
        5.1.2 夏元瑮与爱因斯坦译着《相对论浅释》
    5.2 《同济杂志》与第一个“相对论研究”专栏
        5.2.1 沟通中德文化的同济大学与《同济杂志》
        5.2.2 《同济杂志》相对论专栏的相对学理研究与传播
    5.3 《少年中国》与爱因斯坦的第一张照片在中国
        5.3.1 魏嗣銮与爱因斯坦的通信
        5.3.2 《少年中国·相对号》传播相对论的4个创造
    5.4 《东方杂志》的相对论科学普及
        5.4.1 《东方杂志》相对论传播的科学实践
        5.4.2 《爱因斯坦号》相对论的全面译介
    5.5 三个专号的传播学意义及比较研究
        5.5.1 专号“直达科学前沿”的选题体现“五四”后西学传播主体的新特点
        5.5.2 专号的编辑发行,体现知识分子寻求“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国人科学意识的觉醒
        5.5.3 三个专号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时效比较
    5.6 《科学》与相对论的图解和博尔顿相对说在中国
        5.6.1 杨铨、汪胡桢(1897-1989)与博尔顿(L.Bolton)相对说在中国
        5.6.2 《科学》与相对论图解在中国
    5.7 小结
第六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吸收和研究(1928—1949)
    6.1 周培源、束星北、胡宁等的相对论研究
        6.1.1 周培源与爱因斯坦的交往和引力场静态解的研究
        6.1.2 束星北与爱因斯坦统一场的研究
        6.1.3 程茂兰大陵五(βPer)光度的测定及光速不变原理的验证
        6.1.4 胡宁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开创性研究
    6.2 20世纪30年代《武汉高等理科季刊》的相对论研究
        6.2.1 李芳柏与《武昌高师数理学会杂志》的狭义相对论研究
        6.2.2 吴南薰、郑亚余等30年代的相对论数理研究
    6.3 田渠与我国第一部《相对论》教科书的出版
        6.3.1 内容丰富,注重知识的逻辑性
        6.3.2 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
    6.4 相对论在世界各国的接受、吸收比较研究
        6.4.1 相对论初期在德国的接受概况
        6.4.2 相对论在俄国和苏联
        6.4.3 相对论在英国和法国
        6.4.4 相对论在中国与德、英、法和俄国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7.1 相对论的传入、传播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7.1.1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7.1.2 相对论课程在大学物理系的设置与教学
    7.2 相对论的传播使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物理教育快速发展
        7.2.1 相对论的吸收过程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
        7.2.2 相对论的吸收促成了中国数理学会、物理学会的成立
    7.3 爱因斯坦访华开启了国际知名物理学家来华讲学的大门
    7.4 小结
结论
    1 相对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脉络(1917—1949)
    2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2.1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2.2 相对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媒介
        2.3 相对论在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和苏联等国的传播比较
        2.4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的模式
    3 相对论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美国AP数学类课程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研究背景
        1.1.2 国内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美国AP课程的研究综述
3. 关于美国AP课程
    3.1 AP课程简介
    3.2 AP课程科目设置
    3.3 AP课程考试及成绩评定—以AP数学类课程为例
        3.3.1 AP考试科目及其时间安排
        3.3.2 AP微积分AB/BC考试安排及成绩评定
        3.3.3 关于AP统计学
4 国内高中数学课程相关内容章节的设置
    4.1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教学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基本理念
    4.2 我国人教版新课改教材专题及板块
        4.2.1 我国人教版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5章节设置
        4.2.2 我国人教版新课改教材选修系列部分章节设置
5. AP数学类课程与我国高中新课标数学教材相应内容的比较
    5.1 AP数学类课程与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及课程理念的比较
    5.2 AP微积分教学内容与我国高中数学课标相应内容的比较
    5.3 我国统计教学内容的发展脉络
    5.4 AP统计学教学内容与国内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
6 美国AP课程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6.1 适度拓宽课程设置领域,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
    6.2 保持必修和选修课程深度与广度相对平衡
    6.3 加强统计思想的渗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6.4 加强数学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中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8)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物理文化教育的已有研究
    2.1 国外人文教育的已有研究
    2.2 国内外文化与文化教育的已有研究
        2.2.1 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转变的问题
        2.2.2 文化教育中文化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2.2.3 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3 国外物理文化教育的已有研究
        2.3.1 文化视角下物理教育的目的
        2.3.2 文化模式的物理课程研制
    2.4 国内物理文化教育的已有研究
        2.4.1 物理文化的内涵
        2.4.2 物理文化教育的任务
        2.4.3 文科物理文化教育的研究
        2.4.4 物理教学与物理文化的融合
        2.4.5 通过物理学史进行物理文化教育
    2.5 物理文化教育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3 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文化与物理文化等核心概念的界定
        3.1.1 文化
        3.1.2 物理文化
        3.1.3 策略
    3.2 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教育理论
        3.2.1 情境教育理论
        3.2.2 素质教育
        3.2.3 教师专业化
4 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及应用案例分析
    4.1 调整大学课程设置
        4.1.1 在非理工科专业开设文科物理
        4.1.2 调整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4.1.3 调整理工科(非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4.2 编写突出物理文化内容的教材
        4.2.1 改革物理学专业物理教材内容
        4.2.2 改革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物理教材内容
        4.2.3 编写文科物理教材
    4.3 创设物理文化环境
        4.3.1 加强大学校园物理文化环境建设
        4.3.2 网络环境中充实物理文化内容
    4.4 提高教师的物理文化素养
    4.5 改革物理教学方法
    4.6 改变物理学习方式
    4.7 改革物理课程评价
        4.7.1 现行物理课程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4.7.2 课程评价制度改革措施
5 大学物理文化实施策略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Born-Infeld理论
    1.3 广义相对论基础
        1.3.1 广义相对论简介
        1.3.2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1.3.3 引力场中的光线偏折
    1.4 标准宇宙学
        1.4.1 标准宇宙学发展
        1.4.2 宇宙演化简史
        1.4.3 暗能量浅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B-I型引力理论中的光线偏转
    2.1 引言
    2.2 概述及基本方程
    2.3 偏转角的求解
    2.4 结论分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3.1 暗能量理论研究综述
    3.2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3.3 势函数为λ(φ~2-σ~2)~2/4+V_0的宇宙演化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hantom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4.1 引言
    4.2 势取常数的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
    4.3 势取u(φ)=u_0(1+φ/φ_0)exp(-φ/φ_0)时的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
        4.3.1 phantom NLBI标量场主导时的宇宙演化
        4.3.2 普通物质和辐射存在时的宇宙演化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负势的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5.1 引言
    5.2 负势的NLBI标量场演化的不同阶段
    5.3 不同参数下的宇宙演化
    5.4 负势和循环宇宙模型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观测数据对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
    6.1 暗能量的观测综述
    6.2 超新星数据对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
        6.2.1 引言
        6.2.2 基本公式
        6.2.3 正则和NLBI标量场的宇宙演化
        6.2.4 超新星数据对正则和NLBI标量场模型的比较
    6.3 超新星数据对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暗能量模型的相空间分析
    7.1 自治系统的基本理论
    7.2 临界点分析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7.2.1 常见动能项的标量场模型
        7.2.2 Tachyon标量场模型
        7.2.3 多标量场模型
        7.2.4 f(R)理论中的临界点分析
    7.3 Dilaton暗能量模型中的临界点相空间分析
        7.3.1 JBD理论与EBD理论
        7.3.2 Dilaton暗能量模型理论基础
        7.3.3 临界点稳定性分析与相空间演化
        7.3.4 观测数据对宇宙演化的约束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非正则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8.1 引言
    8.2 非正则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8.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8.2.2 标量场随时间线性演化模型
        8.2.3 声速发散模型
        8.2.4 正压指数γ为常数的模型
        8.2.5 势能为常数V_0的模型
    8.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3.1 知识结构理论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致谢

四、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D]. 胡芮. 东南大学, 2016(11)
  • [2]高斯的内蕴微分几何理论研究[D]. 刘宇辉. 西北大学, 2016(04)
  • [3]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 巫晓泉. 南昌大学, 2016(03)
  • [4]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D]. 黄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6]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 白秀英. 西北大学, 2013(02)
  • [7]美国AP数学类课程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D]. 鲁凤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8]大学物理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周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08(09)
  • [9]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D]. 方伟. 上海大学, 2008(01)
  •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第三讲 中国古代电磁学的成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