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丙烯功能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

新型聚丙烯功能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

一、新型聚丙烯功能性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薛巧男[1](2021)在《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是最常用的通用聚烯烃材料,由于成本低,适用性广,处理简单方便等许多原因而被广泛使用。在21世纪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影响下,对PP和PE等聚烯烃材料高性能的研究颇为流行。其中对于同步辐射研究方法是比较高效、准确的。虽然PP、PE的碳骨架结构相似,相容性却很差,所以通过改性使其性能变得更好,更具经济效益。本实验使PE-PP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PP基弹性体)共混改性提高PP和PE相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同步辐射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和同步辐射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共混物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结晶过程以及共混物相容性的问题。对不同组分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原位动态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对热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组分为INTUNE/VERSIFY(3:7)共混物相容性最好。通过对广角和小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进一步证明此结论。为改善高分子薄膜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塑料添加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化合物。其中一些高分子薄膜功能性添加剂会对薄膜的光学、力学性能造成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本工作通过光学轮廓仪研究相同工艺制造的添加含氟助剂(PPA)及芥酸酰胺的聚乙烯薄膜的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PPA有助于降低薄膜表面起伏,从而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和取向,改善光学性能。芥酸酰胺增大薄膜表面起伏,但由于降低了薄膜表面折光指数,因此并不会降低光学性能。尺寸小的芥酸酰胺颗粒使薄膜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也有助于均匀分布于制品表面,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有助于降低分子链间摩擦力,从而减弱制品的取向,使薄膜性能更均匀。

马国庆[2](2021)在《基于添加助剂熔融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P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半结晶型树脂,随着聚丙烯各项性能的提升,聚丙烯成核剂以及相关助剂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聚丙烯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结构、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聚丙烯作为力学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众多的助剂改性方法中,采用一种或两种添加助剂复配改性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改性方式,但是改性效果一般,且部分成核剂的成本较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提高聚丙烯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考虑到改性产品过程中企业成产成本的问题,采用多种成核剂复配以及自主合成原位法抗热氧老化剂改性聚丙烯成为一种更加符合企业生产效益的选择,本文采用几种不同的添加助剂,打破了以往单一或少数种类的助剂(成核剂以及抗热氧老化剂)改性聚丙烯的现状,采用的助剂主要包括几大类成核剂以及使用原位法合成的两种抗热氧老化剂等分别对聚丙烯进行熔融共混改性,探究其改性后聚丙烯材料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其他改性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多种成核剂复配改性对聚丙烯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采用的成核剂价廉易得,给企业生产材料在成本的控制上给出了指导意见;而原位法合成抗热氧老化剂,以新颖的合成方法制备了新型抗热氧老化剂,进一步帮助改善了聚丙烯在抗热氧老化上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六种市面上常见的成核剂进行复配,制备不同配比和组合的复配成核剂,探讨复配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样品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其他改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力学性能上,六种成核剂复配组合的T31次试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最大,达到76.6 KJ/m2,相比三种无机成核剂的改性效果提高17.48%,拉伸强度达到最高36.4MPa,相比初始仅添加三种无机成核剂时提高了45.6%;T30次试验弯曲模量最高可达1340 MPa,相比三种无机成核剂的改性效果提高48.5%;弯曲强度的最大值达到28.5MPa,提高了22.84%,成核改性效果明显。(2)在熔融和结晶行为的比较上,T31次试验熔融温度达最高165℃,结晶温度达到132℃,相比初始三种无机成核剂,分别提高了11℃和22℃。(3)在断面形貌分析上,三种无机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材料的表面附有较多的暗孔;三种有机成核剂改性后的聚丙烯淬断面SEM图上,暗孔明显减少;六种成核剂复配改性后的聚丙烯淬断面,其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面变得明亮而且光滑,主要体现在表面空洞密度的减少甚至消失。(4)在透光率和雾度以及黄色指数的改性方面,六种成核剂复合改性相比三种无机和三种有机成核剂的改性效果要明显很多,T23次实验雾度值达到最低为40%,相比三种无机成核剂改性下降了55.8%;整体改性效果上,透光率在70%值上下浮动,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改善。六种成核剂的复配改性,其黄色指数值达到最低,在T29、T30、T31次实验分别达到数值0.4、0.5、0.4,下降倍数分别达到了85.71%、82.14%和85.71%。(2)采用原位法合成了两种硬脂酸盐,研究了原位法合成的这两种硬脂酸盐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熔融指数以及氧化诱导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硬脂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425 MPa和38.7 MPa,相比于400 ppm时,增加了16.99%和32.35%;冲击强度下降到6.23 KJ/m2,相比添加量在400 ppm时的12.62 KJ/m2,下降了50.63%。原位法合成硬脂酸钙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改性,分不同次数挤出测试,一次挤出时熔融指数随着硬脂酸钙添加量的增加,最大变化率为83.13%;二次挤出时,熔融指数最大变化率为76.39%;三次挤出时熔融指数的最大变化率为77.27%。(2)原位法合成Steven-At添加量达到1400 ppm时,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403 MPa和38.5 MPa,而冲击强度下降到6.21 KJ/m2,相比添加量在400 ppm时的12.59 KJ/m2,下降了50.68%。在熔融指数改性方面,一次挤出时熔融指数随着Ste-At添加量的增加,最大变化率为81.30%,二次挤出时,熔融指数最大变化率为74.66%,三次挤出时,熔融指数的最大变化率为67.29%。(3)随着原位法合成Ste-At/硬脂酸钙添加量的增加,聚丙烯的氧化诱导时间出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

吴飞[3](2020)在《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是一种低密度、耐化学腐蚀、耐高温且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的材料,对这种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非常丰富,其被广泛的应用在纤维、薄膜、注塑消费品、工业应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相比聚丙烯本体及其改性材料,以聚丙烯为基体的发泡材料仅占非常小的比例,主要原因在于:聚丙烯的结晶特点带来的熔体强度低使得可发泡加工温度区间狭窄,因此需要高枝化或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原料;聚丙烯发泡的加工装备加工工艺要求高,研究相对较少;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应用不丰富;这些因素从各个环节推高了聚丙烯发泡材料推广应用的成本。因此,进一步研究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阐明聚丙烯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其应用,具备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这些认知,运用超临界连续挤出发泡、釜压发泡以及注塑发泡方法分别制备了处于不同膨胀倍率范围的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其泡孔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望获得应用的发泡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使用超临界CO2挤出发泡方法、釜压发泡方法、以及二次开模注塑发泡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膨胀倍率范围的聚丙烯发泡材料。挤出法可以制备得到膨胀倍率高达30倍的材料,釜压法可以制备得到膨胀倍率从10倍到20倍的材料,而注塑方法则可以制备从不到50%的减重到7倍的膨胀倍率的材料。其中挤出法很容易得到主要为开孔泡孔结构的发泡材料,而釜压法则容易得到主要为闭孔结构的发泡材料,注塑方法则主要得到闭孔结构但其泡孔结构与釜压法有所不同。(2)通过熔体温度控制以及第二组分的使用,可以控制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1602用sc CO2作为发泡剂连续挤出发泡时的开孔泡孔结构。在使用不同的聚丙烯配方以及工艺温度时,所制备的发泡试样开孔率都比较高,从电镜观察泡孔形态来看,分别为相对闭孔、相对开孔、花瓣状/竹节状(横截面/纵切面)以及中空结构;这些不同结构主要是源自于聚丙烯基体里是否含有“软段”第二组分以及挤出口模前的熔体温度和拉伸作用。这其中花瓣状/竹节状结构的泡孔结构提供了较为适当的吸阻,对卷烟烟气的吸附与过滤与商品化样品接近,这让我们通过泡孔结构的控制,获得了一种接近商品化的聚丙烯发泡滤棒。(3)控制聚丙烯微粒浸渍吸收发泡剂CO2的温度以及压力,通过排出聚丙烯微粒及分散相水的方式快速卸压,制备得到了3种不同碳黑含量聚丙烯在不同密度下的发泡珠粒,并用蒸汽成型设备成型得到聚丙烯发泡块体。碳黑含量达到20%以后,发泡材料就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得到较好的反射损耗(RL)指标,其中45g/L密度的PPCB25在3-18GHz范围内都具备很好的吸波能力,而且得到了超低的RL值(-60d B)。聚丙烯/碳黑复合发泡材料对微波吸收的能力主要源于碳黑对入射波的损耗。分析所制备的发泡材料结构特点,我们发现高倍率的聚丙烯/碳黑发泡材料的表面阻抗与空气接近,使得微波在界面处的反射少,在进入到材料内部后,微波需要经过非常多的空气/材料界面,从而形成了多次的吸收和界面表面对微波的损耗,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多重反射损耗的多孔材料结构。(4)通过使用二次开模注塑发泡工艺,我们制备得到了具有“皮芯”结构的不同膨胀倍率的聚丙烯/碳黑发泡材料,这种材料具备较好的电磁屏蔽效能,其结构特点是“皮芯”结构。这种皮芯结构使得发泡材料对电磁的屏蔽明显分为反射以及吸收损耗两种,随着膨胀倍率的提高,吸收损耗明显提升,而由于皮层的存在反射下降趋势趋缓。因此对聚丙烯/碳黑材料进行发泡,可以有效调节材料的屏蔽性能,在碳黑含量较高时,发泡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屏蔽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对膨胀倍率/泡孔结构的调节,可以有效的调节对电磁波的吸收与反射比例,泡孔结构的存在可以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从而减少电磁波二次反射对环境的污染。(5)通过二次开模注塑发泡方式制备了β晶发泡等规聚丙烯。β成核剂的加入,使得注塑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变得更为均匀,高模温时所制备得到的泡孔尺寸不超过10μm,泡孔密度接近109个/cm3。β-PP发泡后样品的断裂伸长率随着模具温度升高而增加,这与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及皮层厚度有关,结果表明,随着模温提高,发泡材料皮层厚度增加,泡孔尺寸减小及泡孔密度增加均能提高β-PP发泡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邵泽正[4](2020)在《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其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且无法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来源广,价格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塑料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国及地区相继出台“限塑”、“禁塑”政策,极大促进了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发展,其中淀粉基发泡缓冲材料更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在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成核剂对发泡材料形成均匀多孔的结构起到关键作用。本实验前期研究了淀粉基发泡材料含水量对材料熔融温度、结晶度、发泡过程、泡孔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当含水量为16-18%时,可制得符合使用条件的发泡材料。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重点研究了传统无机成核剂、新型有机成核剂以及功能性抑菌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形貌外观和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制备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工艺体系,分别确立了合理的工艺参数。相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比研究了碳酸钙和硅藻土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外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成核剂添加量的逐渐增加,淀粉基泡沫材料外观逐渐平整光滑,材料泡孔的孔径则相对逐渐减小,泡孔分布更加均匀,其中碳酸钙的成核效果更佳。但当碳酸钙添加量为3%时,淀粉发泡材料的一端容易出现纵向的裂痕而影响材料整体的外观,碳酸钙最佳添加量为2%,此时淀粉发泡材料的外观形貌和性能最优,表面光滑平整不易产生裂痕,材料的发泡倍率为5.13,压缩强度可达60.41±2.13 KPa,回弹性为84.31%。硅藻土最佳添加量为3%,此时淀粉发泡材料的外观形貌和性能最优,材料的发泡倍率为5.20,压缩强度可达74.55±1.52 KPa,回弹性为81.72%。2)采用微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作为新型有机成核剂,研究其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影响及机制,并对两者成核效果。研究表明:微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与淀粉的相容性良好,两者在制备过程中,仍能保持结晶结构,在淀粉基质中均匀分布。随着微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泡孔孔径逐渐减小,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膨胀倍率、压缩强度、回复率和回弹率都逐渐增大,且微晶纤维素整体的的成核效果要优于微晶淀粉。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7%的淀粉基发泡材料外观形貌和性能最好,表观密度为27.33±0.46 kg/m3,发泡倍率为5.89±0.48倍,压缩强度可达54.57±1.16 KPa,具有72.18±1.71%的恢复性和86.09±1.85%的回弹性。3)采用天然的石榴皮粉作为新型的功能性抗菌成核剂,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石榴皮粉末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外观形貌、抗菌性能、发泡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而构建了石榴皮粉/微晶纤维素复配体系,探讨其对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石榴皮粉与淀粉基质的相容性较好,可赋予发泡材料一定的抗菌性能,但低添加量的石榴皮粉成核效果较差。将石榴皮粉与微晶纤维素进行复配,制备出的淀粉发泡材料机械性能明显提升,并且材料的抑菌性能并未减弱。石榴皮粉和微晶纤维素添加量分别为7%和3%时,所制得的淀粉基发泡材料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和机械性能,压缩强度、恢复性和回弹性分别可达到53.14±0.86 KPa,77.18±1.71%和88.59±1.85%。

朱诗留[5](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乔虎[6](2020)在《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在可降解聚酯的多功能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推广使用。聚乳酸(PLA)是较早得到开发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目前在研发及推广应用的阶段。此两种可降解聚酯材料虽有着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能满足环保材料的要求,但二者会存在一些固有结构造成的性能缺陷如PLA的结晶速度慢,燃烧时严重熔滴,以及PHA的热稳定性差和综合性能有待提高等,在加工成型过程中需要对其多功能改性优化性能以拓宽其应用范围。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DM)是一种新型的中空结构微米尺寸的粒子,分子结构中的苯环结构赋予粒子较强的刚度,利用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及自身的马来酸酐活性反应基团,有望在聚合物基体尤其是聚酯中应用并提升基体的综合性能,具有作为聚酯改性剂的潜力,目前,有关中空微球作改性剂特别是其对可降解聚酯的改性研究少有报道。本文针对可降解聚酯的上述问题,用熔融共混入改性剂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进行多功能化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DM可以作为PLA的一种新型有机成核剂加快其结晶速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非等温/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P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随着DM添加量从0%增加到3%而增加;偏光显微镜(POM)观察表明,DM作为成核剂提高了成核密度,同时降低了球晶尺寸;广角X射线衍射(WAXD)图谱表明,DM不会产生新的晶型。结晶度的提高及球晶尺寸的降低使PLA的脆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如0.5%DM可使PLA的断裂伸长率比纯PLA提高2.4倍;其耐热性能也有所改善。(2)针对传统的膨胀阻燃体系阻燃剂(IFR)无法高效阻燃PLA,以及难以抑制其严重熔滴等问题,将DM熔融共混入PLA/IFR体系中制备了 四 种 复合材料 PLA/24%APP,PLA/18%APP/6%PER,PLA/20%APP/4%DM 和 PLA/15%APP/5%PER/4%DM 作为对比,通过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和锥形量热分析(CONE)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发现加入DM能减少PLA膨胀阻燃体系的严重熔滴,其中样品PLA/15%APP/5%PER/4%DM达到无熔滴V-0等级,原因是DM的马来酸酐基团捕获PLA的羟基发生化学交联,提高了体系的粘度从而起到抑制熔滴的作用;同时,DM能降低复合材料阻燃效果,例如,与 PLA/18%APP/6%PER 相比,PLA/15%APP/5%PER/4%DM 的氧指数降低了 0.6%,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提高60kW/m2和16 MJ/m2;另外,热重分析(TGA)发现DM可以促进基体成炭,原因是自身的二乙烯基苯基团以及交联成炭两种成炭机理,其成炭作用也对有助于其抑熔滴的作用。(3)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对聚酯同时具有热稳定、增塑以及阻燃作用,将其与DM复配入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中,通过在空气和N2气氛围下TG和同步热分析(TG-DSC)测试对P34HB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发现RDP可以延后P34HB在较低温区的初始降解,DM主要对中高温区的最大降解起作用,二者复配能够产生协同效应;TG-IR测试表明RDP、DM及其复配均添加均不能改变P34HB的降解机理,只是延后其降解过程;导热系数发现DM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机理分析为:RDP通过封端、扩链以及空间位阻延后P34HB降解过程中的顺式消除和分子内酯交换反应,DM则通过封端、位阻以及高导热性能减缓其降解过程,二者不同机理是其具有协效作用的原因。另外,发现刚性粒子DM和柔性增塑剂RDP可以复配调节P34HB的结晶、力学和加工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洋[7](2020)在《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它密度小,成本低,透明性及综合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但是,其低温韧性较差的缺点也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所以,对PP原料的改性是一直以来都广泛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生产中,常将PP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或添加无机填料对其增强增韧。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填料,不仅价格低廉且填充效果良好,是在聚合物改性中应用较多的无机填料。本文对纳米碳酸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的加工方法将其填充至树脂基体中从而对PP进行增韧改性。我们通过实验讨论了纳米碳酸钙改性前后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以及它们在树脂基体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在PP/PA6体系中加入纳米碳酸钙粉末,发挥纳米粒子的“乳化”作用从而细化第二相。探究了填充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填充量为10%时体系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之后,用10%含量的离子液体(IL)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以解决纳米填料的团聚问题,改性填料与PP共混得到结构更加均一的树脂体系。通过透射电镜(TEM),说明了改性后的CaCO3的分散性得以改善,接触角测试表征了IL具有双亲特性,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证明IL成功负载到碳酸钙表面,DSC测试结果说明了离子液体对两相树脂具有一定的增容性。最后,填充10%含量经离子液体改性的纳米碳酸钙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3%。二、以纳米CaCO3和庚二酸(HA)为原料合成β成核剂。实验采用两种合成方法:分别为负载法与预先热反应法。首先,对成核剂做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热反应后的成核剂中生成了特殊的配位键,并通过热失重(TG)与红外光谱测试优化了热反应法成核剂的制备过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两种成核剂的微观结构变化,发现热反应法成核剂的特殊枝状结构。最后,将两种成核剂与PP共混,探究了成核剂含量与负载量对PP结晶性能,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的热反应法成核剂时,就能够引发76.8%的β晶型;在负载型成核剂中,负载量为3%时,成核剂的诱导效率最大,达到78.3%。我们还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材料断面进行观察,发现由于两种成核剂的高引发效率,树脂中β-PP的含量较大,材料已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同时,材料的冲击韧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

陈陵翔[8](2020)在《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又称水滑石,LDH的结构及性质易被调整,LDH的层状结构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夹层主体,可以容纳多种有机客体阴离子,该方法可以用于LDH的改性。将功能性无机及有机阴离子引入层间,制备出功能性的LDH,进一步将其引入复合材料中,赋予材料各种性能,对拓展了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离子交换法过程中p H值的大小实现了ACVA阴离子插层量的调控。结果表明,柱撑LDH-ACVA插层量与溶液的p H密切相关且受插层客体量ACVA的影响,p H高低对插层量影响因素不同,在p H较高时,插层量主要受溶液电离程度的影响,相比在p H值较低的情况下,LDH层板间的作用力大小对插层量有较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当增加ACVA的量有利于插层量提升,插层客体用量和p H相比,p H对柱撑水滑石插层的影响更大。2.分别通过水热法及共沉淀法制备NO3-LDH及ACVA-LDH,并利用注塑释压发泡工艺制备PP/LDH发泡材料,探讨了LDH对PP发泡性能改善的因素。结果表明,在PP中添加LDH无机粉体,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成核能力,提高了初始结晶温度,有利于泡孔结构的稳定。LDH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PP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ACVA-LDH(LDH-2)的改善效果较NO3-LDH(LDH-1)样品优,这归因于LDH的成核能力、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比表面积及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综合结果。填充ACVA-LDH的发泡性能优良,泡孔密度可达6.361×106个/cm3,泡孔平均直径降至27.27μm。3.通过添加KH570(MPS)实现LDH表面有机化改性得到MPS-LDH,并通过模压发泡工艺得到EVA/LDH发泡材料。MPS-LDH的引入EVA/LDH复合材料热力学得到改善,其中以3phr MPS-LDH的EL-3为最优,在T0.8(℃)较未填充提高68.4℃,在T0.5(℃)较未填充提高13.4℃,复合材料的残碳量增加。适量的LDH添加量有助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的提升,减小复合材料损耗因子,提高了复合材料可发性。MPS-LDH可以作为非均相材料成核剂,以减少平均泡孔直径。通过添加MPS-LDH,改善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均匀性,提高了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最高可至1.931×107。4.通过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DBS-LDH,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将DBS-LDH与Span60等助剂与EVA混合制备EVA复合流滴棚膜。DBS-LDH的引入可较好的改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当DBS-LDH添加量为7phr时,与纯样相比,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佳可提高19.9%。单独添加DBS-LDH时,EVA复合棚膜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当DBS-LDH为3phr时,ΔT0.8较纯EVA提高67.2℃。DBS-LDH的引入棚膜流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当EVA复合棚膜中Span60为1.6phr、DBS-LDH为7phr时,棚膜的接触角可以从未改性前的68.5°降低为36.5°。DBS-LDH的填充降低了棚膜的紫外光的透过率,当DBS-LDH为9phr时(SEB9),棚膜在300nm处紫外透过率由纯样的73.5%降为6.9%。此外,适量的DBS-LDH可提高棚膜可见光的透过率,DBS-LDH为3phr时,透过率达到最高,为92.1%。5.将(E)-4-(2-羟基亚苄基氨基)苯甲酸(B)和(E)-4-(2-羟基亚苄基氨基)苯磺酸钠(C)成功的引入到插层前驱体NO3-LDH层间中,经过KH570(MPS)表面修饰得到新型紫外-抗老化材料MPS-B-LDH及MPS-C-LDH,改善了EV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显示,与纯B、C、NO3-LDH相比,MPS-B-LDH及MPS-C-LDH具有更好的紫外吸收能力。通过模压工艺制备LDH/EVA复合材料。使用TG的温度变化分析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随着MPS-B-LDH及MPS-C-LDH填充量逐渐升高,最高可达12.8℃。在MPS-B-LDH及MPS-C-LDH填充量分别为1%及3%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较纯EVA分别提升30.3%、20.5%。经MPS-B-LDH、MPS-C-LDH改性的复合材料紫外抗老化性能明显改善,经过10h加速老化后,力学性能分别降低9.1%、12.4%,相比与纯EVA(30.3%)具有较大提升。因此,所制备的新型MPS-B-LDH及MPS-C-LDH作为一种高效、有前途的防紫外线材料,在EVA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王林[9](2020)在《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方法,赋予已有聚合物材料新的性能与功能,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增韧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相比,核壳聚合物将弹性体与刚性粒子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刚韧并存”的高性能材料。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并且兼具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提高塑料韧性的同时保持其刚性,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硅的特殊性赋予材料特有的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塑料。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工艺,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为壳、有机硅为核的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免喷涂聚碳酸酯(PC)材料方面的新应用,通过优化其结构,引入特殊耐候基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剂,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耐候高韧性PC材料和耐候阻燃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在不同塑料中的应用,建立起有机硅改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扩展有机硅改性剂的应用,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硅改性剂产品及改性塑料提供方案和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有机硅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壳层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oly(D4-MMA-BA))。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研究有机硅单体比例和核壳单体比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形态、凝胶率、成膜性以及韧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获得了目标产物。当D4与KH-570的比例为41.5:3.5,核层单体与壳层单体的比例为5:4时,所制得的乳液转化率高于98%,凝胶率低于0.5%,且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韧性;热失重(TG)结果显示,poly(D4-MMA-B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起始热分解温度较高(>300℃),透射电镜显示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50nm。(2)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剂,以核壳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了低噪音ABS材料。通过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和自主搭建设计的噪音测试方法,研究了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对ABS材料摩擦噪音的影响。与其他改性剂相比,聚乙烯蜡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F,减缓粘-滑现象的产生,改善摩擦噪音。当聚乙烯蜡用量为4%时,其摩擦噪音仅有58d B。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表面张力,还使得ABS的动、静摩擦系数以及△F下降,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粘-滑现象,从而降低摩擦噪音。Poly(D4-MMA-BA)改性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BS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但是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同时,poly(D4-MMA-BA)改性剂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降低摩擦噪音,但对摩擦力变化值△F的降低有限。采用摩擦测试仪、噪音测试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探究摩擦噪音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证明,ABS材料摩擦噪音主要是由粘-滑现象产生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噪音与两制件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值△F有明显的相关性,降低△F可以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3)以铝银浆为金属光泽材料,核壳有机硅乳液作为包覆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机硅包覆铝银浆的铝粉微球,并将得到的铝粉微球用于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免喷涂PC材料,解决免喷涂材料低温韧性差和流痕问题。研究了铝粉微球在PC中的分散情况及其用量对免喷涂PC材料力学性能、外观流痕、热稳定性以及熔体流动性等的影响,采用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SEM和元素分析(EDS)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了固化反应,并成功包覆了水性铝粉,形成了微球状或片状结构。包覆后的铝粉微球能够大幅度提高PC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与PC/Al材料相比,PC/包覆铝粉微球材料的常温冲击性能提升了47.2%,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48.8%。对铝粉进行包覆后能够明显降低铝粉的片状结构所带来的取向流动,从而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熔接线与流痕。(4)通过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与丙烯酰氯(AC)的酯化反应,制备具有抗紫外基团和双键的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功能性单体,将其引入到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合成具有耐候基团的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并将其添加到PC中,制备高韧性耐候PC材料。系统研究AMB用量对有机硅乳液聚合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分析了AMB的老化机理,探讨耐候有机硅改性剂对PC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核磁(1H-NMR)、TG、TEM、DLS和紫外吸收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化AMB单体。AMB通过断链反应产生苯并三唑(UV-P),因此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作用。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AMB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成功的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poly(D4-MMA-BA-AMB)。AMB的引入会降低体系聚合的稳定性,但有助于提高改性剂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含AMB的有机硅改性剂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机硅改性剂的引入会降低PC的拉伸强度,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同时改善紫外光照后PC产品的韧性和黄变性能。与纯有机硅改性剂相比,含有AMB基团改性剂的PC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效果,经过1000h的紫外光辐照,PC/poly(D4-MMA-BA-AMB)在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常温、低温)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持率,且色差变化较小。此外,与直接添加poly(D4-MMA-BA)和UV-P的PC混合物相比,PC/poly(D4-MMA-BA-AMB)在水煮后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5)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添加到PVC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木塑PVC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和韧性,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剂对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光学显微镜、色差测试仪、老化测试箱等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poly(D4-MMA-BA-AMB)的引入可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增韧效果优于其他有机硅改性剂产品。通过调节白木粉、改性剂和三氧化钼(Mo O3)的配比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阻燃耐候PVC-WPC材料,其中最优配比为:白木粉5份,有机硅改性剂2.5份,Mo O3 1.5份。改性剂poly(D4-MMA-BA-AMB)和Mo O3复配可以降低PVC-WPC烟释放及热释放速率,提高残炭率,形成致密的碳层,显着地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剂的引入还可以提升制品的耐候性能,添加量在3.5%时,制品即可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在1000小时的加速老化后外观无明显色差变化。Poly(D4-MMA-BA-AMB)还可以提升PVC-WPC制品挤出过程中的熔体粘度,优化发泡工艺,当其添加量为2.5%时,制品呈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及泡孔尺寸。

李鹏[10](2019)在《新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以绿色环保的氨基酸中的β-丙氨酸为原料,与邻苯二甲酸酐合成后,再与金属盐或稀土盐发生反应,制得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聚丙烯(PP)虽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但由于其结晶度较高,冲击性较差,所以在化工领域的发展应用受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由于较慢的结晶速度以及较差的韧性性能,导致作为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较窄。我们希望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可以作为PP材料成核剂的同时,也能对PET材料有一定的改性效果。首先通过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分析,考察它们对PP的成核效果。由于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钙(PA-Ca)改性效果最为突出,所以将其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将PA-Ca以不同添加量加至聚丙烯中,发现PA-Ca是一种高效的β成核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结晶温度,缩短结晶时间。发现PA-Ca提升聚丙烯韧性性能效果更为显着且对刚性性能没有负面影响。然后考察了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在尼龙6(PA6)和PET中的成核效应,发现PA-Ca对PET有一定的促成核能力,可以大幅度缩短结晶时间。随后将其与几种聚丙烯成核剂以及市售成核剂对比,发现PA-Ca和其他聚丙烯成核剂对PET的改性效果与市售成核剂相当。说明PA-Ca是一种聚丙烯、PET材料两用的成核剂。

二、新型聚丙烯功能性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聚丙烯功能性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
        1.1.1 聚烯烃介绍
        1.1.2 聚乙烯与聚丙烯介绍
    1.2 烯烃嵌段共聚物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1.2.1 烯烃嵌段共聚物
        1.2.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1.3 同步辐射X射线
        1.3.1 同步辐射介绍
        1.3.2 X射线介绍
        1.3.3 X射线原理
        1.3.4 X射线发展史
        1.3.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1.3.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1.4 聚乙烯(PE)及其薄膜介绍
        1.4.1 PE薄膜加工方法
        1.4.2 PE薄膜种类及其应用
        1.4.3 PE吹膜
    1.5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介绍
        1.5.1 高分子薄膜含氟加工助剂
        1.5.2 高分子薄膜爽滑剂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混合物的热分析和时间分辨同步X射线研究
    2.2 引言
    2.3 实验部分
        2.3.1 原料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表征与测试
        2.4.1 热分析
        2.4.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2.4.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2.5 结果与讨论
        2.5.1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2.5.2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WAXD研究
        2.5.3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SAXS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对薄膜表面形态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3.2 引言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
        3.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3 薄膜试样的制备
    3.4 实验表征与测试
        3.4.1 薄膜表面形貌测试
        3.4.2 雾度和透光率测试
        3.4.3 摩擦系数测试
        3.4.4 机械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轮廓仪测试表面形貌
        3.5.2 雾度仪测定光学性能
        3.5.3 摩擦仪测定摩擦系数
        3.5.4 拉伸测定伸长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基于添加助剂熔融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改性方法
        1.2.1 化学改性
        1.2.2 物理改性
    1.3 成核剂的分类
        1.3.1 有机磷酸酯类
        1.3.2 有机羧酸金属盐类
        1.3.3 二亚苄基山梨糖醇类
        1.3.4 酰胺类
        1.3.5 松香类
        1.3.6 高分子类
        1.3.7 无机类
        1.3.8 复合型
    1.4 成核剂的成核机理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2章 微效多成核剂复合聚丙烯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测试标准
        2.2.4 复配成核剂的制备
        2.2.5 样品制备
        2.2.6 复合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成核剂不同配比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2.3.2 成核剂不同配比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成核剂不同配比对聚丙烯熔融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2.3.4 成核剂不同配比对聚丙烯形态结构的影响
        2.3.5 成核剂不同配比对聚丙烯透明度、雾度以及黄色指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位法合成抗热氧老化剂硬脂酸盐的制备及对聚丙烯改性效果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抗热氧老化剂的制备
        3.2.4 样品的制备
        3.2.5 实验样品的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位法合成Ste-At以及硬脂酸钙的结构表征
        3.3.2 原位法合成硬脂酸钙对成核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原位法合成硬脂酸钙对聚丙烯不同挤出次数下熔融指数的影响
        3.3.4 原位法合成硬脂酸钙对聚丙烯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3.3.5 原位法合成Ste-At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3.3.6 原位法合成Ste-At对聚丙烯不同挤出次数下熔融指数的影响
        3.3.7 原位法合成Ste-At对聚丙烯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 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
        1.2.2 釜压发泡
        1.2.3 注塑发泡
    1.3 聚丙烯的发泡机理
        1.3.1 泡孔成核
        1.3.2 泡孔生长
        1.3.3 泡孔稳定与固化
    1.4 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应用
        1.4.1 吸油及烟气过滤
        1.4.2 微波吸收
        1.4.3 电磁屏蔽
        1.4.4 电磁屏蔽/微波吸收测试方法介绍
        1.4.5 β晶型发泡聚丙烯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聚丙烯开孔材料的挤出制备及其在烟气过滤上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不同结构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
        2.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丙烯开孔发泡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3.2 聚丙烯开孔发泡材料的烟气吸收研究
    2.4 结论
第3章 聚丙烯/碳黑复合釜压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聚丙烯/碳黑复合微粒的制备
        3.2.3 聚丙烯/碳黑复合发泡珠粒的制备
        3.2.4 聚丙烯/碳黑复合发泡材料成型体的制备
        3.2.5 测试及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丙烯/碳黑复合发泡珠粒的制备与表征
        3.3.2 聚丙烯/碳黑复合发泡材料成型体的制备与表征
        3.3.3 微波吸收性能的表征
    3.4 结论
第4章 聚丙烯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聚丙烯/碳黑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聚丙烯/碳黑复合注塑发泡样品的制备
        4.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丙烯/碳黑复合注塑发泡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4.3.2 不同碳黑含量聚丙烯/碳黑复合注塑发泡样品的结构
        4.3.3 聚丙烯/碳黑复合注塑发泡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
    4.4 结论
第5章 微孔注塑β—PP发泡材料泡孔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β晶聚丙烯的制备
        5.2.3 β晶聚丙烯注塑发泡样品的制备
        5.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注塑发泡聚丙烯的泡孔结构
        5.3.2 注塑发泡聚丙烯的结晶分析
        5.3.3 注塑发泡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4)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基塑料
        1.1.1 填充型淀粉基塑料
        1.1.2 复合型淀粉基塑料
        1.1.3 全淀粉型塑料
    1.2 淀粉基泡沫塑料的成型
    1.3 挤出加工成型
        1.3.1 挤出发泡成型原理
        1.3.2 单螺杆挤出机
        1.3.3 双螺杆挤出机
    1.4 成核剂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机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淀粉基发泡材料制备
        2.4.2 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淀粉基发泡材料形貌特征
        2.5.2 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有机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微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微观结构
        3.4.2 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制备
        3.4.4 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微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微观结构
        3.5.2 淀粉发泡材料形貌特征
        3.5.3 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性抗菌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淀粉基发泡材料制备
        4.4.2 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4.4.3 石榴皮粉的抑菌效果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石榴皮粉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外观形貌的影响
        4.5.2 石榴皮粉对淀粉基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3 石榴皮粉的抑菌效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1.4.2.3 其他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试样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试样制备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试样制备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试样制备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在可降解聚酯的多功能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概述
    1.3 聚乳酸概述
        1.3.1 聚乳酸成核改性
        1.3.1.1 聚乳酸成核改性机理
        1.3.1.2 聚乳酸成核剂分类
        1.3.2 聚乳酸阻燃改性
        1.3.2.1 聚乳酸阻燃改性机理
        1.3.2.2 聚乳酸(PLA)阻燃剂分类
        1.3.2.3 聚乳酸膨胀体系阻燃剂
        1.3.2.4 聚乳酸抗熔滴机理
    1.4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概述
        1.4.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发展历程
        1.4.2 P34HB简介
        1.4.2.1 P34HB热稳定性
        1.4.2.2 P34HB结晶性能
        1.4.2.3 P34HB加工性能
        1.4.2.4 P34HB力学性能
    1.5 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简介
        1.5.1 中空微球分类
        1.5.2 中空微球制备方法
        1.5.3 中空微球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1.5.4 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对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PLA/DM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5.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5.2 偏光显微镜(POM)
        2.5.3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2.5.4 拉伸测试
        2.5.5 动态机械分析(DMA)
        2.5.6 维卡软化温度(VST)
    2.6 结果与讨论
        2.6.1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2.6.2 等温结晶动力学
        2.6.3 晶体微观形貌观察
        2.6.4 结晶机理分析
        2.6.5 力学性能分析
        2.6.6 耐热性能分析
    2.7 本章结论
第三章 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对聚乳酸膨胀阻燃体系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
    3.3 实验仪器和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PLA复合材料的制备
    3.5 性能测试与表征
        3.5.1 氧指数测试(LOI)
        3.5.2 垂直燃烧测试(UL-94)
        3.5.3 锥形量热分析(CONE)
        3.5.4 热失重分析(TGA)
    3.6 结果与讨论
        3.6.1 阻燃性能分析
        3.6.2 锥形量热分析
        3.6.3 热重分析
        3.6.4 残炭分析
        3.6.5 机理分析
    3.7 本章结论
第四章 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和RDP对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热稳定性及多功能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
    4.3 实验仪器和设备
    4.4 实验方法
        4.4.1 P34HB复合材料的制备
    4.5 性能测试与表征
        4.5.1 热重分析(TGA)
        4.5.2 同步热分析(TG-DSC)
        4.5.3 红外热重联用分析(TG-IR)
        4.5.4 导热系数分析
        4.5.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4.5.6 拉伸测试
        4.5.7 冲击性能测试
        4.5.8 弯曲强度测试
        4.5.9 平衡扭矩测试
        4.5.10 熔融指数测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非等温热重分析(TGA)
        4.6.2 同步热分析
        4.6.3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4.6.4 导热系数分析
        4.6.5 机理分析
        4.6.6 结晶性能分析
        4.6.7 力学性能分析
        4.6.8 加工性能分析
    4.7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本课题结论、展望和不足
    5.1 本课题结论
    5.2 本课题展望
    5.3 本课题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1.2.1 聚丙烯的性能
        1.2.2 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
        1.2.3 聚丙烯的增韧改性
    1.3 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1.3.1 纳米碳酸钙的结构及特性
        1.3.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
        1.3.3 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改性
    1.4 离子液体
        1.4.1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种类
        1.4.2 离子液体的应用
        1.4.3 离子液体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5 PP用 β成核剂
        1.5.1 PP的晶型种类及性质
        1.5.2 β 成核剂的种类及成核机理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增韧PP/PA6 体系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的制备
        2.2.3 PP/PA6/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酸钙含量对PP/PA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的红外表征
        2.3.3 离子液体对两相亲和性的表征
        2.3.4 离子液体对碳酸钙分散状态的影响
        2.3.5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2.3.6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2.3.7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酸钙基β成核剂对PP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碳酸钙基β成核剂的制备
        3.2.3 PP/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成核剂的红外表征
        3.3.2 成核剂的热分解性能分析
        3.3.3 成核剂的微观形貌分析
        3.3.4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3.3.5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3.3.6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LDH层状化合物的简介
        1.1.1 LDH的简介
        1.1.2 LDH结构和性质
        1.1.3 LDH的制备方法
        1.1.4 LDH的表征手段
        1.1.5 LDH的应用
    1.2 聚合物发泡材料
        1.2.1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概述
        1.2.2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成型过程
        1.2.3 发泡材料改性研究
        1.2.4 聚合物/纳米微发泡复合材料
        1.2.4.1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发泡方式
        1.2.4.2 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复合发泡体系中的作用
    1.3 复合流滴材料
        1.3.1 流滴剂的简介
        1.3.2 无机纳米填料/复合流滴棚膜
    1.4 紫外吸收复合材料
        1.4.1 紫外吸收剂的简介
        1.4.2 LDH/紫外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pH值对4,4'-偶氮(4-氰基戊酸)柱撑水滑石插层效果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
        2.2.4 ACVA柱撑水滑石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LDH样品XRD测试
        2.3.2 LDH样品IR测试
        2.3.3 LDH样品SEM测试
        2.3.4 样品TG-DTG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EM分析
        2.4.2 XRD分析
        2.4.3 FT-IR分析
        2.4.4 TG-DTG分析
        2.4.5 离子交换示意图
    2.5 本章小结
3.PP/LDH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水滑石的制备
        3.2.4 PP/LDH复合发泡材料制备
    3.3 材料表征方法
        3.3.1 LDH样品XRD测试
        3.3.2 LDH样品红外测试
        3.3.3 热稳定性能测试
        3.3.4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3.3.5 样品结晶行为测试
        3.3.6 比表面积测试
        3.3.7 断面扫描电镜测试
        3.3.8 泡孔结构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LDH样品XRD分析
        3.4.2 LDH的 FT-IR分析
        3.4.3 PP/LDH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3.4.4 PP/LDH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分析
        3.4.5 PP/LDH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研究
        3.4.6 LDH对 EPP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
        3.4.7 LDH对 EPP泡孔结构及分布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EVA/LDH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LDH样品制备
        4.2.4 EVA/LDH复合发泡材料制备
    4.3 材料表征方法
        4.3.1 样品XRD测试
        4.3.2 样品红外测试
        4.3.3 热稳定性能测试
        4.3.4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4.3.5 断面扫描电镜测试
        4.3.6 泡孔结构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XRD测试分析
        4.4.2 IR分析
        4.4.3 TG分析
        4.4.4 LDH 在 EVA 中分散行为分析
        4.4.5 LDH对 EVA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影响
        4.4.6 LDH对 EVA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研究
    4.5 本章小结
5.EVA/LDH复合材料流滴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LDH样品的制备
        5.2.4 SDBS柱撑水滑石的制备
        5.2.5 LDH/EVA复合流滴棚膜材料的制备
    5.3 测试与表征
        5.3.1 样品XRD分析
        5.3.2 样品FT-IR分析
        5.3.3 样品TG-DTG分析
        5.3.4 样品力学性能测试
        5.3.5 接触角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LDH样品XRD的表征
        5.4.2 LDH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5.4.3 LDH复合材料红外性能分析
        5.4.4 LD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5.4.5 LDH复合棚膜流滴性能分析
        5.4.6 LDH/EVA复合棚膜透光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EVA/LDH复合材料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主要仪器设备
        6.2.3 柱撑水滑石的合成
        6.2.4 复合紫外吸收材料的制备
    6.3 测试及表征
        6.3.1 x射线衍射测试
        6.3.2 FT-IR测试
        6.3.3 TG-DTG分析
        6.3.4 SEM分析
        6.3.5 粉末样、样品膜的Uv测试
        6.3.6 力学性能测试
        6.3.7 紫外加速老化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柱撑水滑石的XRD分析
        6.4.2 SEM分析
        6.4.3 样品的FT-IR分析
        6.4.4 复合材料热分解行为分析
        6.4.5 柱撑LDH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6.4.6 EVA复合材料的紫外吸收能力分析
        6.4.7 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6.4.8 EVA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7.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合物增韧
        1.2.1 弹性体增韧
        1.2.2 刚性粒子增韧
        1.2.3 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
        1.2.4 协同增韧
        1.2.5 其他增韧方法
    1.3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
    1.4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
    1.5 塑料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1.5.1 低噪音改性
        1.5.2 免喷涂改性
        1.5.3 耐候改性
        1.5.4 阻燃改性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6.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聚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3.2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核乳液成膜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2.3.3 核/壳比例对成膜性能和膜韧性的影响
        2.3.4 核/壳比例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2.3.5 核/壳比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3.6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2.3.7 热失重分析(TGA)
        2.3.8 透射电镜(TEM)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ABS中的应用及低噪音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3 低噪音ABS材料的制备
        3.2.4 测试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BS材料摩擦噪音和粘-滑现象关系研究
        3.3.2 Poly(D4-MMA-BA)改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
        3.3.3 ABS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摩擦噪音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免喷涂PC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4.2.3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及免喷涂PC材料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进风温度和转速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3.2 FTIR
        4.3.3 粒径
        4.3.4 SEM及元素分析
        4.3.5 力学性能
        4.3.6 外观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PC中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5.2.3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耐候PC材料的制备
        5.2.4 测试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MB结构与性能
        5.3.2 AMB紫外吸收机理
        5.3.3 AMB含量对其聚合及聚合产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
        5.3.4 Poly(D4-MMA-BA-AMB)的结构与性能
        5.3.5 Poly(D4-MMA-BA-AMB)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6.2.3 PVC-WPC的制备
        6.2.4 测试和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VC-WPC缺口冲击强度
        6.3.2 PVC-WPC阻燃性能
        6.3.3 PVC-WPC热稳定性
        6.3.4 PVC-WPC木塑制品耐候性能
        6.3.5 PVC-WPC木塑制品断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新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丙烯性能及分类
    1.2 聚丙烯结晶形态
        1.2.1 α晶型
        1.2.2 β晶型
    1.3 聚丙烯改性
    1.4 聚丙烯成核剂
        1.4.1 α成核剂
        1.4.2 β成核剂
    1.5 PET改性
    1.6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的合成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3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的合成
    2.4 样条的制备
    2.5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测试
        2.5.1 力学性能测试
        2.5.2 DSC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钙的表征及不同浓度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3.1 主要试剂及原料
    3.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3 成核剂表征
        3.3.1 TG分析
        3.3.2 红外分析
        3.3.3 钙含量分析
    3.4 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钙测试
        3.4.1 力学性能测试
        3.4.2 DSC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钙与其他β成核剂在聚丙烯中对比
    4.1 主要试剂及原料
    4.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3 对比测试
        4.3.1 力学性能测试
        4.3.2 DSC测试
        4.3.3 XRD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盐在PA6/PET中的应用
    5.1 主要试剂及原料
    5.2 主要设备及仪器
    5.3 样品的制备
    5.4 PA6热性能分析
    5.5 PET热性能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邻苯二甲酰β-丙氨酸钙与其他成核剂在PET的应用
    6.1 主要试剂及原料
    6.2 主要设备及仪器
    6.3 样品的制备
    6.4 成核剂对比测试
        6.4.1 DSC测试
        6.4.2 冲击性能测试
        6.4.3 XRD测试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四、新型聚丙烯功能性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D]. 薛巧男.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添加助剂熔融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马国庆. 湖北大学, 2021(01)
  • [3]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吴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
  • [4]成核剂对淀粉基发泡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 邵泽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6]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在可降解聚酯的多功能改性研究[D]. 乔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D]. 张东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8]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陵翔.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新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评价[D]. 李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新型聚丙烯功能助剂——成核剂的开发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