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一、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淇,张玉钧[1](2021)在《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景观是一种人文和自然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支持。目前,中国传统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正面临着农业集约化、人工林树种单一化、非农业用地急剧扩张及生态传承机制解体等复杂多样的威胁,亟待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概括了国际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研究方向,包括农业集约化下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区域尺度乡村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关系、局地尺度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乡村景观中的生物文化多样性,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的主要进展并指出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包括突出生物文化多样性特征、加强多时空尺度分析、深化动态维持机制研究、推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全过程应用等建议。

严陶韬,薛建辉[2](2021)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WOS(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论文的数量及被引情况、载文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并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论文的作者合作、合作机构、国家(地区)合作和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共发表论文17035篇,其中CNKI收录文献13365篇,WOS收录文献3670篇;年度发文总量以及WOS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NKI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09年发表在《生物多样性》上的"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WOS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11年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TRY-a global database of plant traits";朴世龙教授、骆亦其教授和唐志尧教授等是基于WOS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王得祥教授、马克平研究员和张文辉教授等基于CNKI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主要作者;WOS文献与CNKI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均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相关科研院所;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或地区共有106个,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生态学报》和Global Change Biology分别是该领域中文和外文文献的重要期刊载体;基于WOS文献的研究热点为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及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的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CNKI文献的研究热点为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结果从收录论文的角度,定量、客观、科学地描述了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及研究热点,以期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并为相关领域学者凝练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等提供参考信息。

王学涛[3](2021)在《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可灵敏、高效、便捷地监测生境中生物多样性,在传统生物样品采集困难的情况下作用更为显着。深海和极区正面临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需准确评估这些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提高对深海和极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传统的调查监测和形态分类表明深海和极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由于生物样品采集和形态鉴定存在困难,这种研究方式很难满足极端生境的广泛研究。本研究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以18S r RNA基因V4区作为分子标记,利用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深海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物种组成、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揭示了这两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在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识别出底栖动物15门27纲59目113科138属。优势类群为线虫动物嘴刺纲和色矛纲,棘皮动物蛇尾纲、节肢动物桡足纲,其次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环节动物门多毛纲、节肢动物软甲纲等。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研究海域中部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较西部、和东部生境高;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此三处生境中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类似,但各站位间差异较大。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研究海域东部显着性类群是:丝鳃虫科、扇贝科;中部是对虾科;西部是长猛水蚤科。典型对应分析表明,环境变量中(水深、纬度、粉沙、黏土、沙、中值粒径)不存在主导群落结构的因子,水深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2)在热带西太平洋0-6 cm垂直分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4门28纲54目107科119属。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0-1 cm层生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2-4 cm层,1-2 cm层和4-6 cm层较低。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luster)和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在沉积物垂直分层中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交互式生命树显示,四层沉积物样品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共有类群是脊索动物辐鳍鱼纲、棘皮动物海百合纲和蛇尾纲、节肢动物软甲纲。四层沉积物中有显着差异的类群分别为:G1:线虫动物色矛纲Metadesmolaimus属、线虫动物嘴刺纲Bathyeurystomina属;G2:嘴刺纲Oxystomina属;G3:节肢动物桡足纲猛水蚤目Parameiropsis属、扁形动物链涡虫属;G4:刺胞动物珊瑚纲Corallimorphus属和水螅纲Aglaophenia属。(3)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7门28纲47目80科68属。在门阶元上,环节动物是优势门类,其次是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在纲阶元上,环节动物多毛纲占优势,其次是线虫动物色矛纲和纽形动物有针纲。通过对比分析深、浅海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浅海海域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较深海海域高,而深海海域优势类群拥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且生物多样性随水深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南极半岛邻近深海和浅海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在纲和属水平上差异不显着。多毛类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在浅海中分布相对均匀,主要优势类群是头节虫目竹节虫科(Capitellida,Maldanidae)和海稚虫目伪鳃科(Spionida,Apistobranchidae);而深海中多毛类分布差异较大,主要的优势类群是蛰龙介目丝鳃虫科(Terebellida,Cirratulidae)和蛰龙介目双栉虫科(Terebellida,Ampharetidae)。本研究通过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鉴别出了丰富的底栖生物类群,加深了对深海和极地区域生物多样性认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意义。

牛杨杨[4](2021)在《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西太行山保护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是进行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设计和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以野生动植物作为保护对象进行保护优先区识别是实现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优化的有效途径。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纳入保护对象来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提高其保护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极高的保护价值。本论文以山西太行山为研究区域,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双重保护目标,通过识别重要的物种保护区、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保护区,并与现有自然保护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进而提出空间优化的保护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目标,本论文基于物种和生境两个维度,选取物种丰富度、物种重要性空间和重要物种适宜生境3个指标分别对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叠加分析识别出生物多样性的物种保护重要区。研究结果将物种保护区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极重要、重要、较重要和一般地区,其中极重要区主要分布于山西太行山北部的恒山-五台山、中西部的系舟山-太岳山、中东部的云龙山地区和东南部的中条山-历山地区,总面积为13785km2,占研究区的16.6%;重要区分布于极重要区的周边地带,总面积为28653 km2,占研究区的34.4%;较重要区分布于研究区东南部大部分区域及北部,总面积为27422km2,占研究区的32.9%;一般地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的平原和山地交界的地势低平区域和丘陵总面积为13375 km2,占研究区的16.1%。(2)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保护目标,本论文基于In VEST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选择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储三个功能对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研究结果根据重要性大小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极重要、重要、较重要和一般地区,其中极重要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偏北的大面积地区,少量分布于东部地区,总面积10431 km2,占研究区的12.7%;重要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偏北的较大面积地区,少量分布于东部地区和东南部边缘山地,总面积25556 km2,占研究区的31%;较重要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南部大部分地区,少量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总面积33416 km2,占研究区的40.5%;一般地区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带,总面积13026km2,占研究区的15.8%。(3)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双重目标,本论文基于分级赋值和空间叠加的方法,将物种保护极重要区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山西太行山生态保护重要区,总面积为3908km2,占研究区的4.7%。将生态保护重要区与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进行叠加与对比,从而提出具体的空间优化策略,具体包括:(1)对现有自然保护地的重叠区域进行整合规划;(2)在现有自然保护地外识别到的物种保护或生态功能的极重要地区,建议新建或扩建自然保护地;(3)在现在自然保护地外识别到的生态保护重要区(即物种保护和生态功能同时为极重要区),建议筹划国家公园,以此来构建整个山西太行山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本论文通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双重保护目标下对山西太行山的植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进行空间优化研究,旨在为山西太行山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空间规划提供借鉴作用。

滕备[5](2021)在《基于三种被动采集方法评估香港四个样地的甲虫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标本的标准化采集是昆虫多样性研究的根本。由于主动搜索式的采集方法存在干扰因素多、重现性差等问题,以飞行拦截法(Flight Interception Trap,FIT)、马氏网法(Malaise Trap,MT)和罐诱法(Pit Fall Trap,PT)为代表的被动式采集方法在不同场景中被广泛应用,并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昆虫多样性研究的主流。然而,这些被动式采集方法的收集特点、采集效果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以香港城门、八仙岭、马鞍山和西贡四个郊野公园为样地(每个样地设13个样点),利用上述三种被动式采集方法(共624套装备)开展了约一个月的野外采集工作(收样频率两天一收),定量评估了不同采集方法对甲虫的收集效果,结果显示:城门样地:共采集到40科197种6380头甲虫,其中FIT采集到36科149种4447头,MT采集到24科79种621头,PT采集到17科60种1312头。八仙岭样地:共采集到36科284种2258头甲虫标本,其中FIT共捕获25科188种1543头甲虫标本,MT共捕获25科111种496头甲虫标本,PT共捕获20科83种219头甲虫标本。马鞍山样地:共采集到44科373种3456头甲虫标本,其中FIT共采集到40科325种2427头甲虫标本,MT共采集到20科114种675头甲虫标本,PT共采集到17科77种354头甲虫标本。西贡样地:共采集到42科359种4044头甲虫标本,其中FIT共采集到37科278种2807头甲虫标本,MT共采集到18科80种386头甲虫标本,PT共采集到23科134种851头甲虫标本。四个样地的甲虫相似度较高,以个体数最多的城门样地为代表,研究发现:在多度方面,三种方法采到的个体数为1头的种类较多,而优势种的个体数占总数的绝大部分。多样性指数方面,FIT高于MT和PT。食性方面,FIT和PT均采集到6类食性甲虫并且两种方法差异性显着。三种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在体型方面也有所差异,FIT vs PT和MT vs PT在体长和体宽两方面均为显着性差异,但FIT vs MT在甲虫体型方面差异性不显着。相似性系数方面,FIT和PT、MT和PT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0.25范围内,为极不相似;FIT和MT的相似性系数在0.25~0.5范围内,为中等不相似。三种方法基于四个样地采集的所有甲虫结果显示:四个样地共采集到59个科16138头甲虫标本,FIT采集到54种11224头标本,MT采集到269种2178头标本,PT采集到257种2736头标本。多样性指数方面综合来看:FIT>MT>PT,在采集的科数、物种数和个体数方面综合来看:FIT>MT>PT。物种累积曲线结果表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效果较好。三种方法采集的甲虫在科级阶元上具有互补性。综上所述,三种采集方法各有特点,采集效果互为补充,可以依据不同研究目的选择相应采集方法和解决不同科学问题。三种采集方法除了可以收集甲虫,还可以收集到其他动物种类,故这三种被动采集方法的采集效果有待在更多类群、更多地点进行检验,同时这些方法对于未来动物多样性评估试验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

白岚[6](2021)在《我国北方草原和南方丘陵山地森林植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关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植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当前迫切探究的问题。本文以北方草原区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为例,利用遥感影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气候数据,分析了北方草原和南方丘陵山地森林植物beta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趋势,探讨了驱动其植物beta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时间变化上:北方草原年际植物beta多样性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而南方丘陵山地带年际植物beta多样性变化显示,崇义和乐昌增加,而慈利、丹江口和华蓥有所下降。在空间变化上:南方丘陵山地植物beta多样性空间分布的稳定性要高于北方草原。安西西部、西鄂尔多斯西北部、锡林郭勒西部以及图牧吉北、中、南部植物beta多样性变异系数大,植物beta多样性稳定性较差;南方丘陵山地带,崇义南部、东部边缘部分地区,慈利北部、中部地区,丹江口东南部,乐昌西部和东部以及华蓥西南部植物beta多样性年际波动最明显。植物beta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回归方程表明,北方草原区和南方丘陵山地年际植物beta多样性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月度温度变量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更显着。温度升高会降低植物多样性,部分地区温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在北方草原区,安西和西鄂尔多斯植物beta多样性主要受与月均温有关的气候因子的影响。图牧吉植物beta多样性受月低温因子的影响,温度过低会降低植物多样性。锡林郭勒主要受夏季季降水因子的影响,总体来说,夏季降水量增多有助于增加植物多样性。在南方丘陵山地,月高温因子是影响南方丘陵山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华蓥没有引入气象因子,说明温度降水变化并不是驱动华蓥山地植物beta多样性变化的关键驱动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气候因子的回归方程表明,南北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气候驱动力存在显着差异,且同一研究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气候驱动力也不同。在北方草原区,安西土壤保持和水文调节始终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在西鄂尔多斯,除了土壤保持,所有的服务类型均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在锡林郭勒,水资源供给和水文调节始终受月平均降水因子的影响,而与温度有关的变量对气体调节、环境净化、土壤保持产生稳定性影响。在图牧吉,气候因子仅对水资源供给和水文调节产生较大影响。在南方丘陵山地带,华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月度高温因子的影响显着。但气候因子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崇义、慈利、丹江口和乐昌地区服务价值的变化机制。利用月度气温和降水数据可以准确的了解植物多样性变化的具体驱动力。在预测未来植物多样性变化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应植物多样性降低趋势。及时、有效地监测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李燕然[7](2021)在《山东省典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对其土地覆盖类型的转变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从而导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福祉减少。因此,各国正在联合起来努力应对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生物多样性公约》、《千年发展目标》等。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湿地保护计划》、退耕还湿计划、湿地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和生态红线等湿地保护和恢复政策。为了探究生态恢复对湖泊湿地生态系服务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两个山东省典型生态恢复湖泊,分析讨论其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和各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变化,为后续湖泊湿地恢复和科学管理等提供经验和建议。此外,浮游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力,直接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浮游植物对水质、水动力条件等变化具有快速响应能力。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并通过浮游植物直接或间接影响浮游动物和鱼类等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所以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湖泊湿地恢复过程中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湖泊湿地恢复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等,为湖泊健康管理和预防水华等提供理论支持。南四湖和马踏湖是山东省典型的淡水湖泊,先后列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而且都经历了湖泊退化、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等过程,两个湖泊各自有独特的湖泊湿地修复特点。马踏湖湖泊退化和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历史变化明显,南四湖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水质明显改善且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更高,通过前期调查选定针对不同湖泊的研究重点。马踏湖着重讨论了其在湖泊退化和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内在权衡关系;南四湖着重研究了其环境变化过程中,尤其是水质改善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浮游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从马踏湖和南四湖在湖泊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出发,分析了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其相互关系。1984-2015年间,马踏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主要转变发生在水域和湿地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01-2017年,南四湖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水域和湿地之间,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增加后有减少趋势。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发现在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恢复过程慢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存在时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主要表现在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更需要从整体角度考虑对其的保护和对该功能的恢复评价。不同生态服务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提升食物生产服务功能带来的粮食增产最终会损害其他服务功能,以获取粮食或原材料为目的的土地利用长期改变会造成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生态系统恢复或保护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总价值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湿地修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本研究选取了南四湖的浮游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鉴定南四湖8门78属共153种浮游植物(含变种),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具有周期性。2013年南四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干扰了浮游植物多样性周期循环,且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性和Simpson优势度有所降低。在夏季和秋季,南四湖主要优势种为尖针杆藻(硅藻门)、纤细新月藻(绿藻门)、四尾栅藻(绿藻门)。此外,研究发现夏季浮游植物的组成分布更趋分散,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环境更为舒适,群落组成更丰富。冗余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分类单元的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其中总体上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是总磷、氮磷比和高锰酸钾指数。氮磷比与绿藻门和蓝藻门各藻类密度呈显着负相关,但是高锰酸钾指数对蓝藻门和绿藻门各藻类的影响存在不同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此外总氮对蓝藻门大多数也有显着负影响。溶解氧、酸碱度与大部分硅藻门藻类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透明度对硅藻门不同种类的影响有所不同。酸碱度与多数黄藻门、裸藻门的藻类密度呈负相关。确定不同分类单元的浮游植物对环境变量的不同响应,理论上有助于预测水华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监测水生态健康。通过选取水华较易发生的春夏季,进一步研究了南四湖浮游植物春夏的季节动态,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季节指示性。从春季到夏季,南四湖浮游植物的丰度变化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减少,在夏季浮游植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通过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季节指示性研究发现,春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与夏季物种丰富度正相关,与丰度不相关。虽然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预测能力在夏季会下降,但是二者可以结合优势度作为预测因子,通过针对性物种优势度和整体群落多样性计算,可以分析有害藻华发生的可能性,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水质响应环境因子,调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预防有害藻华。丰富度与均匀度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说明在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中,这两个指标是相互独立的。Shannon-Wiener指数比Simpson多样性指数更能说明季节演替期间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互影响。综上,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权衡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不同生态服务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提升食物生产服务功能带来的粮食增产最终会损害其他服务功能,因此,生态恢复中应该更加关注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总价值的变化;通过分析各门浮游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发现了环境因子对不同分类单元的浮游植物影响机制不同,由此可以着重分类管理湖泊水质和监测水质变化;通过研究浮游植物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指示性,发现湖泊管理中,应该注重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可以通过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和可能引起有害藻华的相关物种的优势度分析,提前调控水质等环境因子,降低有害藻华发生的可能性,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平衡和健康。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湖泊生态恢复中的生态功能和浮游植物的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王楠[8](2021)在《宁南山区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早期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探索植物多样性与单一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而忽视了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即具有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且同时受到地上与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调控。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柠条人工林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其种植与生长被证实对提高脆弱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有着显着作用。然而,关于柠条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本研究在黄土高原柠条种植的重点区域—宁夏南部山区,选择不同种植密度的柠条人工林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柠条林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特征(植物、土壤微生物及线虫群落多样性),基于柠条林在植物生物量、营养物质积累、有机碳储量和保水能力等方面的功能综合评估其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柠条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途径和机制,为指导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种植密度的柠条人工林中,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均呈现显着差异,但二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柠条种植密度的减小,林下草本植被覆盖度和根系生物量均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在高密度林MD1和低密度林MD4中低于其它样地,而这与两个样地间禾本科植物长芒草较高的重要值(>50%)有关。柠条种植密度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较小,而真菌群落丰富度(OTU数量和Chao1指数)在高密度林MD1和低密度林MD4中显着高于其它样地。与之相应的,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在不同种植密度柠条林间无显着差异,而食真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则表现出与真菌群落丰富度相似的变化趋势。植食性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其相对丰度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MD1和MD4样地中低于其它样地,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杂食-捕食性线虫丰富度则在MD1样地中达到最高值,而在MD4样地中下降至最低。土壤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基于土壤细菌和真菌的OTU数量,以及线虫Margalef丰富度指数计算)最高值出现在高密度林MD1样地(0.885),其次为低密度林MD4样地(0.119),与柠条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柠条人工林在植物生长(生物量)、营养物质积累、有机碳储蓄和保水四方面的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其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均受到其种植密度的显着影响,而这与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单位面积柠条植株的数量差异有关。在高密度林MD1样地中,单位面积柠条植株数量最高(20000丛/hm2),导致柠条(35.03 t/hm2)和凋落物生物量(4.34 t/hm2)都处于最高水平,这也直接促进了柠条植株和凋落物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的增加,并改善了土壤资源输入状况,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因此,柠条人工林在植物生长、营养物质积累、有机碳储量和保水四个方面的生态系统功能指数均在高密度柠条林MD1中达到最高,并随着柠条种植密度的减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柠条人工林不同生态系统功能间存在协同效应。相应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指数的变化趋势为MD1>MD2>MD3>MD4,其中MD1样地综合指数(0.842)显着高于其它样地,表明本研究所选择的密度范围中,较高密度的柠条人工林具备更好的同时提供和维持多个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能力。(3)相比地上植物多样性,地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更为显着。植物群落均匀度指数、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均与植物生物量、有机碳储量、营养物质积累及保水功能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真菌群落中仅OUT数量与营养物质积累功能指数有显着相关性;线虫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保水功能显着正相关,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生长功能指数显着负相关,与营养物质积累和保水功能指数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对于不同线虫营养类群,植食性线虫和杂食-捕食性线虫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更密切,这与植食线虫的根系取食作用和杂食-捕食性线虫的捕食调控作用可能有关。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呈显着正相关,而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杂食-捕食性线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也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柠条种植密度通过调控地上植物多样性、土壤细菌及线虫多样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许菲[9](2021)在《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提出昆虫大多个体相对较小而容易被人类忽略,也因此导致对物种保护认知不足。以昆虫多样性为保护目标代替具体物种的保护行为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中国蟋蟀次目昆虫为研究材料,基于详尽的物种信息和地理分布数据,对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整体分布格局、特有化格局、多样性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蟋蟀次目在中国记录386种,因极少量物种存在争议外(在中国分布存在疑问8种、在学位论文有记录但未正式发表6种、疑似错误鉴定或分布信息记录有误8种、仅单性标本缺乏有效分类特征核实2种),本文对在中国确定分布的362种(亚种)蟋蟀次目昆虫进行研究,隶属于蟋蟀总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癞蟋科Mogoplistidae、蛛蟋科Phalangopsidae、蛉蟋科Trigonidiidae)和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蝼蛄科Gryllotalpidae、蚁蟋科Myrmecophilidae)共16亚科88属,其中中国特有种219种,占总数的60.2%。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蟋蟀次目生物多样性,使用G-F指数对中国范围内不同经度和纬度梯度上的蟋蟀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整体的分布趋势表现为由北到南物种数逐渐递增,20°N-25°N纬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由西到东物种数先增加后减少,105°E-110°E经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使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方法,建立全部种和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大部分蟋蟀集中分布在这4个地区:横断山脉南部以及云贵高原西部地区(95种)、武夷山脉北部(76种)、五指山脉(73种)和台湾山脉中部(46种),即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分布中心,并进一步分析各亚科的分布格局及密度格局。运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PAE)结合GIS分析蟋蟀次目昆虫的特有化格局,划分出4个特有分布区:台湾山脉(43种)、云南西南部地区(30种)、横断山脉南部(16种)、云贵高原西北部(3种)。通过比较中国蟋蟀次目特有种多样性格局及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格局的一致性,结果发现,除分布中心的武夷山脉北部和五指山脉以外,4个特有分布区与另外2个分布中心高度重合,应优先保护这些多样性中心的生物资源。本研究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地区农林业害虫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类群也有启示作用。

米湘成,冯刚,张健,胡义波,朱丽,马克平[10](2021)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评述》文中指出近20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快速发展,在生物多样性志书编研、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生物多样性科学方面的理论性突破仍较少。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及可持续利用的结合;(2)加强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3)加强与扩大国际合作。

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与被引频次分析
    2.2 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2.2.1 WOS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2.2.2 CNKI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2.3 研究机构、国家及其合作关系
        2.3.1 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合作关系
        2.3.2 WOS文献涉及的国家及其合作关系
    2.4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2.4.1 WOS文献的期刊分析
        2.4.2 CNKI文献的期刊分析
    2.5 关键词分析
        2.5.1 WOS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2.5.2 CNKI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底栖生物多样性和底栖生态系统
    1.2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1.2.1 DNA条形码技术
        1.2.2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
    1.3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1.3.1 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监测
        1.3.2 外来入侵种监测
        1.3.3 珍惜濒危物种保护
    1.4 本论文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带西太平洋底栖生物水平分布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收集
        2.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2.1.3 OTUs数据生成与分析
        2.1.4 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2.2 结果
        2.2.1 有效序列及OTUs
        2.2.2 Alpha多样性
        2.2.3 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
        2.2.4 群落结构与差异种类
        2.2.5 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2.2.6 优势类群系统进化发育
    2.3 讨论
        2.3.1 优势类群
        2.3.2 群落差异与LEf Se分析
        2.3.3 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
        2.3.4 底栖生物多样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带西太平洋底栖生物垂直分布多样性
    3.1 材料方法
    3.2 结果
        3.2.1 有效序列及OTUs
        3.2.2 Shannon-Wiener曲线和Alpha多样性
        3.2.3 西太平洋底栖生物垂直分布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
        3.2.4 共有OTUs底栖生物垂直分布格局
    3.3 讨论
        3.3.1 底栖生物的垂直分布模式
        3.3.2 共有OTUs垂直梯度差异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2.1 优质序列及OTUs
        4.2.2 Alpha多样性
        4.2.3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组成与相对丰度
        4.2.4 南极半岛邻近深、浅海底栖生物群落相似性
        4.2.5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多毛类分布模式
        4.2.6 稀有种类系统进化
    4.3 讨论
        4.3.1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
        4.3.2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热带西太平洋不同海域底栖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
附录2 热带西太平洋底栖生物垂直分布Alpha多样性指数
附录3 南极半岛邻近浅海丰度前11 特有OTUs及物种注释
附录4 南极半岛邻近深海特有OTUs丰度前13 及其物种注释
研究生期间科研经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西太行山保护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
        1.2.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资源概况
        2.2.1 气候
        2.2.2 土壤
        2.2.3 水系
        2.2.4 地质地貌
    2.3 主要生态问题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构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
        3.1.1 概念框架
        3.1.2 指标构建原则
        3.1.3 评估体系构建
    3.2 数据及来源
    3.3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方法
        3.3.1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3.3.2 物种重要性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3 重要物种适宜生境识别方法
    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方法
        3.4.1 InVEST模型与模块的选取
        3.4.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方法
        3.4.3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3.4.4 碳存储功能评价方法
    3.5 生态保护重要区评估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山西太行山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重要区的评估结果
        4.1.1 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
        4.1.2 物种重要性的空间分布
        4.1.3 重要物种的适宜生境
    4.2 山西太行山生态功能重要区的评估结果
        4.2.1 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结果
        4.2.2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结果
        4.2.3 碳存储功能评估结果
    4.3 山西太行山的生态保护重要区
        4.3.1 基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物种保护重要区
        4.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
        4.3.3 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保护重要区
    4.4 山西太行山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研究
        4.4.1 现有自然保护地概况
        4.4.2 保护空缺性分析
        4.4.3 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基于三种被动采集方法评估香港四个样地的甲虫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多样性概况
    1.2 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昆虫多样性与采集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采集装置
        2.1.1 飞行阻隔器
        2.1.2 马氏网
        2.1.3 诱罐
    2.2 采集时间
    2.3 取样方法
    2.4 标本制作、拍摄及保存
    2.5 标本鉴定
    2.6 数据分析
        2.6.1 多样性指标分析
        2.6.2 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2.6.3 多度分布
        2.6.4 物种累积曲线
第三章 基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多样性研究
    3.1 基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多样性研究:城门样地
        3.1.1 城门甲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3.1.2 三种方法采集的甲虫体长和体宽间的差异性比较
        3.1.3 三种采集方法所捕获的不同食性甲虫比较
        3.1.4 三种方法采集的甲虫群落结构物种—多度分布
        3.1.5 三种采集法所捕获的甲虫在体型、食性、个体数和物种数等方面的方差分析
        3.1.6 三种采集方法采集的甲虫相似性分析
    3.2 基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多样性研究:八仙岭样地
        3.2.1 八仙岭甲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3.2.2 三种采集方法采集的甲虫相似性分析
    3.3 基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多样性研究:马鞍山样地
        3.3.1 马鞍山甲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3.3.2 三种采集方法采集的甲虫相似性分析
    3.4 基于三种采集方法采集到的甲虫多样性研究:西贡样地
        3.4.1 西贡甲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3.4.2 三种采集方法采集的甲虫相似性分析
    3.5 三种采集方法下基于四个样地采集的甲虫多样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城门甲虫多样性小结
        4.1.2 八仙岭甲虫多样性小结
        4.1.3 马鞍山甲虫多样性小结
        4.1.4 西贡甲虫多样性小结
        4.1.5 三种采集方法采集的甲虫多样性分析
    4.2 讨论
        4.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我国北方草原和南方丘陵山地森林植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关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进展
        一、气候变化与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二、气候变化与草原植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三、气候变化与森林植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四、遥感估测植物多样性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技术路线图
    第三节 数据来源
        一、植物多样性遥感数据
        二、气象数据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植物多样性遥感估测方法
        二、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变化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四、回归分析方法
        五、温度、降水空间插值法
第三章 不同气候区植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特征
    第一节 北方草原与南方丘陵山地植物多样性年际变化特征
    第二节 北方草原区植物多样性年内变化特征
    第三节 北方草原与南方丘陵山地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化特征
第四章 不同气候区植物多样性时空变化与气候关系
    第一节 北方草原与南方丘陵山地植物多样性年际变化与气候关系
    第二节 北方草原区植物多样性年内变化与气候关系
    第三节 北方草原与南方丘陵山地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化与气候关系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不同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第一节 北方草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气候关系
    第二节 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气候关系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对比南北方植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特征
    第二节 对比南北方植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关系
    第三节 对比南北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山东省典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湖泊湿地和生态系统服务
        1.1.1 湖泊湿地和湿地退化
        1.1.2 生态系统服务
        1.1.2.1 生态系统服务定义
        1.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
        1.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2 浮游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
        1.2.1 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1.2.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1.2.3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1.2.4 湖泊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南四湖流域区域概况
        2.1.2 马踏湖流域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湖泊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权衡关系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获取及来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数据解译及分析
        3.1.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3.2 研究结果
        3.2.1 马踏湖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2.1.1 土地利用变化
        3.2.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2.1.3 相关性分析
        3.2.2 南四湖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2.2.1 土地利用变化
        3.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3 讨论
        3.3.1 马踏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相互作用
        3.3.2 南四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浮游植物群落对水质变化的响应
    4.1 研究方法
        4.1.1 采样点分布
        4.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4.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4.1.3.1 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度
        4.1.3.2 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4.2.2 水质2011-2015年季节变化特征
        4.2.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4.3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浮游植物多样性季节变化
    5.1 研究方法
        5.1.1 生物多样性指数
        5.1.2 数据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南四湖环境因子变化及浮游植物组成
        5.2.2 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
        5.2.3 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季节指示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8)宁南山区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
        1.2.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黄土高原柠条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宁南山区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特征
        2.1.2 宁南山区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2.1.3 宁南山区柠条人工林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水文与气候
        2.3.3 土壤与植被
        2.3.4 社会经济状况
    2.4 研究方法
        2.4.1 样地概况
        2.4.2 植物特征调查及植物样品采集
        2.4.3 土壤样品采集
        2.4.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标选取
        2.4.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5.1 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
        2.5.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2.5.3 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
        2.5.4 土壤线虫生态指数
        2.5.5 土壤生物多样性
        2.5.6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计算
        2.5.7 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植被特征调查与样品采集
        3.2.3 植物群落分析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3.2.5 土壤线虫群落分析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地上植物多样性
        3.3.2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3.3.3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土壤线虫多样性
        3.3.4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林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3.4 讨论
        3.4.1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对地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4.2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4.3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对土壤线虫多样性的影响
        3.4.4 柠条种植密度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
    3.5 结论
第四章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标选取与测定方法
        4.2.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计算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植物生物量
        4.3.2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有机碳储量
        4.3.3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营养物质积累
        4.3.4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水分含量指标
        4.3.5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4.4 讨论
        4.4.1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对生态系统单功能的影响
        4.4.2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对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
        5.2.3 不同种植密度柠条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单功能的关系
        5.3.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5.3.3 种植密度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调控路径
    5.4 讨论
        5.4.1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单功能的影响
        5.4.2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5.4.3 种植密度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综合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概况
        1.1.2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2 昆虫多样性
        1.2.1 昆虫多样性概况
        1.2.2 研究昆虫(蟋蟀)多样性的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蟋蟀类区系研究进展
        1.3.1.1 国内研究进展
        1.3.1.2 国外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进展
        1.3.3 选题依据
        1.3.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5 研究任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2.3 软件的运用
第三章 结果
    3.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组成
    3.2 总体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3.3 特有种多样性组成
    3.4 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3.5 各亚科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
        3.5.1 蟋蟀科
        3.5.1.1 蛣蟋亚科
        3.5.1.2 纤蟋亚科
        3.5.1.3 蟋蟀亚科
        3.5.1.4 额蟋亚科
        3.5.1.5 兰蟋亚科
        3.5.1.6 树蟋亚科
        3.5.1.7 长蟋亚科
        3.5.1.8 距蟋亚科
        3.5.1.9 铁蟋亚科
        3.5.2 癞蟋科
        3.5.2.1 癞蟋亚科
        3.5.3 蛛蟋科
        3.5.3.1 扩胸蟋亚科
        3.5.3.2 亮蟋亚科
        3.5.4 蛉蟋科
        3.5.4.1 针蟋亚科
        3.5.4.2 蛉蟋亚科
        3.5.5 蝼蛄科
        3.5.5.1 蝼蛄亚科
        3.5.5.2 蚁蟋亚科
    3.6 特有种多样性格局(PAE)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的特点
    4.2 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分布特点
    4.3 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和特有分布区的讨论
    4.4 多样性格局及特有分布区的差异性规律
    4.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地理信息库
    附录2 用于PAE分析的55×216 矩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获奖情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多样性编目、志书和植被图的编研
    1.1 生物多样性编目和志书的编研
    1.2《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志》的编研
2 生物多样性起源、演化和生物地理格局
    2.1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
    2.2 作物和家养动物的驯化
    2.3 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
3 生物多样性维持及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关系
    3.1 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3.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3.3 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
4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1 物种濒危与适应
    4.2 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
    5.1 生物入侵
    5.2 转基因作物的影响
6 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建设
    6.1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大数据平台
    6.2 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6.3 生物标本馆
    6.4 植物园
    6.5 种质资源库
7 对未来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

四、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陈思淇,张玉钧. 生物多样性, 2021(10)
  • [2]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严陶韬,薛建辉. 生态学报, 2021(19)
  • [3]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D]. 王学涛.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西太行山保护空间优化研究[D]. 牛杨杨. 山西大学, 2021(12)
  • [5]基于三种被动采集方法评估香港四个样地的甲虫多样性[D]. 滕备. 河北大学, 2021
  • [6]我国北方草原和南方丘陵山地森林植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关系的比较研究[D]. 白岚.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7]山东省典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D]. 李燕然. 山东大学, 2021(10)
  • [8]宁南山区柠条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研究[D]. 王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9]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D]. 许菲. 河北大学, 2021(09)
  • [10]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评述[J]. 米湘成,冯刚,张健,胡义波,朱丽,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4)

标签:;  ;  ;  ;  ;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