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简单句中即时时间的表达结构

俄语简单句中即时时间的表达结构

一、俄语简单句中表达直接时间的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云[1](2021)在《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在对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态式-陈述”理论以及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俄罗斯语言学家阿鲁秋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对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语义、语用研究。“态式-陈述”理论的核心是将句子语义划分为呈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内容(陈述)和说话人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心理操作(态式)。“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的核心是言语行动可以引发言语反应,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轮流交替构成对话。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产生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核心概念是态式。态式被英语、汉语语言学界视为情态意义,俄罗斯语言学界却将其等同为命题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态式语言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比态式和情态的词源意义、术语来源以及主要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厘清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态式的语言学意义,并将态式研究从抽象而有庞大的语句主观内容具化为由态式主体和态式谓词构成的态式框架,并从态式主体的变化和态式述谓结构的变化总结出语句中态式框架显现和弱化的规律。态式刺激是说话人针对听话人的态式进行的言语刺激,态式反应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的态式做出的言语反应。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研究体现为对其语言表达手段的模式化,针对态式进行提问的疑问句是二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其称作态式疑问句,并根据疑问焦点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型。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义研究体现为将其主要表现手段——态式疑问句放置于问答对话统一体中,根据它与相邻话轮的互动关系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用分析则主要在于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其语用意义和语用功能。本研究表明,态式疑问句是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疑问焦点可以是态式谓词、态式生成的原因、态式的真值、态式主体以及态式框架的信源功能。部分态式疑问句在形式上还体现了对话的引用现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不仅能体现对话的语用连贯性,还呈现了三种对话策略:让步策略、委婉策略和转移策略。

蔺显明[2](2021)在《《阿穆尔国立大学教育质量独立评估实施章程》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掀起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为了保障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国际影响力,俄罗斯政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进行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与监控。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的高校阿穆尔国立大学的教育质量评估实施章程进行翻译实践,全面了解评估的任务、目的、原则以及评估程序和内容,同时总结教育评估类型文本的翻译方法。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翻译材料来源,翻译实践的过程;第二部分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第三部分是运用翻译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

胡悦[3](2021)在《俄汉体貌功能语义场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体(вид)范畴是俄语语法的重要范畴之一,往往也是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难点,因为汉语中缺少强制性的二元对立的体范畴。而体貌(аспектуальность)语义范畴是所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因此,本文试图从功能-语义的层面出发,探讨体貌范畴在俄汉语中的表现方式,建立起俄汉语的体貌功能语义场,分析这两种体貌功能语义场的异同之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俄语和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试图在功能语义场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俄汉语的体貌表达手段和语义功能的差别。其中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以邦达尔科(А.В.Бондарко)的理论为原型,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是对照俄语理论仿建的,同时吸取了国内学者对汉语体貌语义的理解和对体貌范畴的分类原则。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邦达尔科的功能语义场理论,整理和介绍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主要类型与表达手段,尝试仿建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并分析该场的主要表达手段;2、整理俄汉语各层级的体貌表达手段并对各种手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系统的分析,而不再只局限于动词的体范畴;3、不仅按照俄语理论探讨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而且还透过汉语来观察俄语,单独挑出汉语特有的典型体标记,探求俄语中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本文的对比是双向的,研究视角比较全面。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对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功能语义场概念、俄汉语的体貌功能语义场的结构及其各层级的表达手段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完善两种语言关于体貌范畴的语法理论体系;本文的实践意义是可以为俄汉语对外教学与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帮助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俄语与汉语体貌范畴的异同。为了尽可能对俄汉语的体貌功能语义场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科学的论证,本文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意义到形式的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实例分析法、双向对比分析法。本文使用的语言材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俄罗斯国家语料库(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корпу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ьша)以及С.И.Ожегов的俄语详解词典《Тошсовый словарь》。为了给论文结论提供依据,我们对收集的语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归纳和分析,以求得出的结论是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本文的结构:本文由前言、正文四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构成。前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动机和现实意义,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体貌学研究成果,点明了研究的创新之处,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介绍了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表明了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最后概括了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大体结构。第一章“俄语功能语法及体貌范畴概说”中,对功能语法理论做了概述。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功能语法的研究内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其次对功能语义场的定义、结构与类别进行了阐释;最后在区分了体貌范畴、时貌范畴和时序范畴概念之后,引入本文论述的核心概念——体貌功能语义场,并根据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理论将它划分为界限场、持续场、次数场、阶段场四个主要下属子场。第二章“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详述”中,根据功能语义场的结构特点,将体貌场的四个子场均划分为中心区、近边缘区、远边缘区和最远边缘区,依次描述四个子场的语义特征及各区中不同层级的俄语表达手段。第三章“俄语棱镜下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仿建”中,透过俄语的功能语义场理论来观察汉语,模拟构建与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结构相仿的汉语功能语义场,以验证并完善已有的汉语体貌理论。第四章“俄汉体貌功能语义场的对比分析”中,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俄语和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两种语言在四个子场的不同分区里表达手段及其层级的异同之处,并单独挑出汉语特有的带体标记的手段与俄语中对应的表达手段进行对比,透过汉语来观察俄语,以便完善本文的研究视角。在结束语中对前文所做的分析和论述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参考文献部分罗列了本文中全部引用文献的详细信息。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祁雪俏[5](2020)在《《Сто верст по реке》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以更加包容的心胸来接纳多元的世界文学。文学发展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在中国,俄罗斯文学翻译是外国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文学体裁作为翻译材料,是因为各种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们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作者作品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不仅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研究俄罗斯文学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Стоверстпореке?文本的翻译,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文学的魅力,而且能够由此总结出文学文本相应的翻译方法。本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介绍,包括翻译文本的来源、翻译的目的、意义以及翻译的过程描述;第二部分介绍文本的语言特点;第三部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选择适应的翻译方法;第四部分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

钟雨[6](2020)在《《叶卡捷琳堡城市概况》文本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注重物质上的满足,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到俄罗斯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多了解俄罗斯的名胜古迹,包括叶卡捷琳堡这座城市的概况,作为一名俄语人有义务将该城市介绍给国人。因此选择了叶卡捷琳堡市概况作为翻译文本,通过实践,一方面检验多年来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向中国人传播俄罗斯文化,使中俄两国今后在旅游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实践任务描述,包括实践任务特点、内容及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实践过程,包括译前准备,正式译稿,译后审稿;第三部分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的概述;第四部分进行了文本特点分析;第五部分依据词汇、简单句和复合句论述了翻译原则和策略的运用;第六部分为总结。

宋泽禹[7](2020)在《俄汉语单复句间过渡现象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对比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种热门趋势。近年来我国俄语学界对俄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越来越多,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俄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中对简单句、复合句结构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俄、汉语简单句与复合句的划分原则及体系构成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俄语中,有关简单句与复合句的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和争论。且人类的认知实践中往往更关注“标尺两极”,而忽略中间过渡现象,因此对很多偏离标准的“异常”现象研究相对较少,我国语言学界对俄语与汉语中存在的偏离标准的过渡现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论文将俄、汉语简单句与复合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俄、汉语中复合句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俄语与汉语中处于单复句间过渡地带的句子。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致谢五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对比语言学的相关内容,同时介绍“标尺两极”规律和В.В.Бабайцева的“过渡性理论”“过渡率”等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俄汉语单复句中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的过渡现象。第二章为俄、汉语单复句的标尺两极界定。本章认为,要想深入探究俄汉语单复合句中的过渡现象,就要先弄清楚俄、汉语单复句的划分原则和标准问题。第三章为俄、汉语单复句的中间过渡现象。第一节阐述俄语简单句与复合句的中间过渡现象产生的原因: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语法层次里模糊性、经济性等原则导致了单复句划分中有不少过渡现象存在。第二节着重介绍俄语与汉语单复句过渡现象研究历史及现状。第四章为俄、汉语单复句的中间过渡现象的对比研究。本章把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中间过渡现象大体上分为两类:“简单句的繁化”和“复合句的简化”,指出俄语和汉语中单复句划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过渡现象,对其进行归类,并进一步进行对比研究。结语概括并总结全文,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明未来应努力的研究方向。

丁小楹[8](2019)在《俄语时间状语在汉语中对应性表达的习得偏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表达的研究受到中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汉外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母语为俄语的汉语学习者相关的时间表达的研究较少,尚未有人从俄语时间状语的表达出发,对俄语时间状语对应的汉语时间表达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俄语区来华留学生在俄语时间状语对应的汉语时间表达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探讨。本文通过语言对比、偏误语料搜集与分析,总结归纳出在俄语时间状语所对应的汉语时间表达中出现的规律性偏误,并分析原因,对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意见。为了解母语为俄语的汉语学习者在时间表达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比较语言学的相关方法,对比俄语时间状语及其对应性汉语时间表达上的异同,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对母语为俄语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时间表达偏误进行分类,对偏误进行描述和解释,分析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对搜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于语料的研究,我们发现造成汉语时间表达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和教材误导。根据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本文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建议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时间词的语义讲解,对比时间前置词与介词结构,区分时间状语和时间补语,强化留学生的汉语语序意识。在教材编写上,针对不同语言点的规则、注释、练习设计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建议俄语版教材编写时调整语法点顺序,设计时间表达结构专题。

常璐[9](2019)在《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熟语是人类智慧与生活经验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遍使用。熟语的含义并非其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人们结合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利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创造而成。“人”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体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出发点,语言学研究的“人文转向”使得语言学家开始注意到“人”的因素在熟语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研究,以小见大,旨在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之处。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俄英熟语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目的、意义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俄英熟语的概念和范围分别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从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两方面出发,对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修辞格、修辞色彩和修辞功能三个方面,对比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修辞手法;第六部分简要概述了影响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文化元素,从自然地理环境、习俗文化和宗教信仰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此类熟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简要揭示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了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异同。本文对俄语和英语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在概念和范围、语法、语义、修辞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两种语言中这类熟语的特点,找出它们的异同,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中。

徐悦虹[10](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二、俄语简单句中表达直接时间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语简单句中表达直接时间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态式的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俄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二节 英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巴利的“态式-陈述”理论
        二、阿鲁秋诺娃的“刺激-反应”理论
    第二节 态式概念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модус和модальность
        二、态式与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
        三、态式的定义
        四、陈述
    第三节 对话研究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句中的态式
    第一节 态式谓词
        一、态式类型
        二、感知态式谓词
        三、心智态式谓词
        四、情感态式谓词
        五、意志态式谓词
        六、言说态式谓词
    第二节 态式主体
    第三节 态式框架的弱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态式与对话
        一、态式与对话性
        二、态式型对话和陈述型对话
    第二节 对话中的态式疑问句
        一、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基本特征
        二、态式疑问句的概念和分类
        三、态式问答统一体
    第三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中的引用现象
        一、对话中的耐用现象
        二、对话中的引用型态式疑问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层面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和态式疑问句
        一、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包含态式疑问句的反应话轮的结构
        三、态式疑问句在反应话轮中的语用意义
    第二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的语用连贯性
        一、基于话轮言外功能一致的连贯性
        二、基于言语行为有效条件的连贯性
        三、基于预设矛盾的连贯性
    第三节 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中的对话策略
        一、对话策略的概念
        二、让步策略
        三、委婉策略
        四、转移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2)《阿穆尔国立大学教育质量独立评估实施章程》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一、引言
    (一)翻译材料的来源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翻译过程描述
        1.译前准备
        2.译中要点
        3.译后事项
二、文本语言特点分析
    (一)词汇特点
        1.高频使用动名词
        2.高频使用形动词
        3.高频使用术语词
    (二)句子特点
        1.被动结构的运用
        2.繁化简单句的运用
    (三)翻译理论概述
        1.哈蒂姆和梅森的语境翻译模式
        2.语境翻译模式对公文事务语体翻译的指导意义
三、语境翻译模式指导下文本翻译案例分析
    (一)词汇层面
        1.增词和减词
        2.词类的转换
        3.词义的引申
    (二)句子层面
        1.句式转换法
        2.合译与分译
        3.顺译与逆译
四、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译文
致谢

(3)俄汉体貌功能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前言
第一章 俄语功能语法及体貌范畴概说
    第一节 俄语功能语法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第二节 功能语义场的概念与分类
        一、功能语义场的概念与研究任务
        二、功能语义场的结构与分类
    第三节 体貌功能语义场
        一、体貌范畴与时貌范畴、时序范畴的区分
        二、体貌功能语义场的子场划分及其表达手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详述
    第一节 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界限子场
        一、界限性的含义
        二、俄语界限场的结构
    第二节 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持续子场
        一、持续性的含义
        二、俄语持续场的结构
    第三节 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次数子场
        一、次数性的含义
        二、俄语次数场的结构
    第四节 俄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阶段子场
        一、阶段性的含义
        二、俄语阶段场的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棱镜下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仿建
    第一节 汉语的体语法范畴
    第二节 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界限子场
        一、界限场中心区的表达手段
        二、界限场边缘区的表达手段
    第三节 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持续子场
        一、持续场中心区的表达手段
        二、持续场边缘区的表达手段
    第四节 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次数子场
        一、次数场中心区的表达手段
        二、次数场边缘区的表达手段
    第五节 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阶段子场
        一、阶段场中心区的表达手段
        二、阶段场边缘区的表达手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体貌功能语义场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俄汉界限子场的对比
    第二节 俄汉持续子场的对比
    第三节 俄汉次数子场的对比
    第四节 俄汉阶段子场的对比
    第五节 汉语典型体标记的俄语对应表达
        一、体标记“了_1”对应的俄语表达
        二、体标记“着”对应的俄语表达
        三、体标记“过”对应的俄语表达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5)《Сто верст по реке》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一、引言
    (一)翻译文本的来源
    (二)翻译的目的及意义
    (三)翻译的过程描述
二、文本的语句特点
    (一)文本简单句及其特点
    (二)文本复合句及其特点
三、文本语句翻译案例分析
    (一)增译的应用
        1.语法性增译
        2.语义性增译
        3.语用性增译
    (二)减译的应用
        1.语法性减译
        2.语义性减译
        3.语用性减译
    (三)换译的应用
        1.语法性换译
        2.语义性换译
        3.语用性换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译文
致谢

(6)《叶卡捷琳堡城市概况》文本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一、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一)实践任务特点
    (二)实践任务内容
    (三)实践任务意义
二、翻译实践过程
    (一)译前准备
    (二)正式译稿
    (三)译后审稿
三、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文本特点分析
    (一)文本的词汇特点
        1.缩略语
        2.复合词
        3.专有名词
    (二)文本的句子特点
        1.简单句
        2.长难句
        2.1 主语从句
        2.2 定语从句
        2.3 状语从句
五、案例分析与翻译策略的运用
    (一)翻译原则
    (二)翻译策略的运用
        1.直译与意译的翻译策略
        2.增译策略
        2.1 语法性增译
        2.2 语义性增译
        3.减译策略
        3.1 语法性减译
        3.2 语义性减译
        4.分译策略
        4.1 语法性分译
        4.2 语用性分译
        5.合译策略
        5.1 语法性合译
        5.2 语义性合译
        5.3 语用性合译
        6.转译策略
        7.换译策略
六、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译文
致谢

(7)俄汉语单复句间过渡现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0.引言
    0.1 本文研究对象
    0.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0.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论文的理论基础
    1.1 对比语言学
    1.2 标尺两极与中间过渡规律
2.俄、汉语单复句的标尺两极认定
    2.1 俄语单复句的认定
    2.2 汉语单复句的认定
    2.3 俄、汉语单复句的标尺两极——典型单句与典型复句
3.俄、汉语单复句的中间过渡现象
    3.1 中间过渡现象产生的原因
    3.2 中间过渡现象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4.俄、汉语单复句的中间过渡现象对比研究
    4.1 简单句的繁化
    4.2 复合句的简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俄语时间状语在汉语中对应性表达的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俄语时间状语研究现状
        1.2.2 汉语时间表达的研究现状
        1.2.3 汉外时间表达的对比研究及偏误研究
        1.2.4 现有研究的得失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俄语时间状语类型与汉语对应性表达的对比分析
    2.1 俄语时间状语的定义及分类
        2.1.1 俄语时间副词
        2.1.2 带前置词的时间结构
        2.1.3 不带前置词的时间结构
    2.2 俄语时间状语在句中的位置
        2.2.1 俄语时间副词汉语对应性表达在句中的位置
        2.2.2 俄语时间前置词汉语对应性表达在句中的位置
        2.2.3 不带前置词的时间结构汉语对应性表达在句中的位置
    2.3 俄、汉时间认知及基本表达的差异
    2.4 基于对比分析理论的分析结果
第三章 俄语时间状语对应汉语时间表达的偏误分析
    3.1 俄语时间状语对应汉语时间表达的偏误
        3.1.1 与俄语时间副词相关的偏误
        3.1.2 带前置词和不带前置词结构相关的偏误
    3.2 偏误类型
    3.3 偏误原因
        3.3.1 母语负迁移
        3.3.2 目的语规则泛化
        3.3.3 教材误导
第四章 教学建议
    4.1 对学习者的建议
        4.1.1 主动建立汉语时间补语概念
        4.1.2 善于总结发现,建立汉语思维
        4.1.3 慎用翻译法,多从句中学
    4.2 对教师的建议
        4.2.1 区分相近时间词语义
        4.2.2 对比前置词和介词结构
        4.2.3 状补对比,强化汉语语序意识
    4.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4.3.1 明确规则,增加注释
        4.3.2 设计练习,强化记忆
        4.3.3 调整顺序,设计专题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9)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PEΦEPA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俄英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2.1 俄英熟语的概念
        2.1.1 俄语熟语的概念
        2.1.2 英语熟语的概念
    2.2 俄英熟语的范围
        2.2.1 俄语熟语的范围
        2.2.2 英语熟语的范围
    2.3 本章小结
3 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语法结构对比
    3.1 词组型熟语结构
        3.1.1 动词性熟语
        3.1.2 名词性熟语
        3.1.3 形容词性熟语
        3.1.4 其他类型熟语
    3.2 句子型熟语结构
        3.2.1 简单句熟语
        3.2.2 复合句熟语
    3.3 本章小结
4 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语义特征对比
    4.1 语义特征的分类
        4.1.1 表达人的情感的熟语
        4.1.2 描写人的外貌的熟语
        4.1.3 描写人的动作的熟语
    4.2 语义特征的对应性
        4.2.1 完全对应
        4.2.2 部分对应
        4.2.3 完全不对应
    4.3 本章小结
5 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修辞对比
    5.1 修辞格对比
        5.1.1 隐喻
        5.1.2 换喻
        5.1.3 夸张
    5.2 修辞色彩对比
    5.3 修辞功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文化对比
    6.1 地理环境
    6.2 习俗文化
    6.3 宗教信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1.1 体的渊源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1.2 体的定义
        1.2.1 体与动作方式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2.1 Comrie的观点
        1.2.2.2 Dahl的观点
        1.2.2.3 Cohen的观点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3.1 Vendler的观点
        1.2.3.2 Verkuyl的观点
        1.2.3.3 Smith的观点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1.2.4.2 Bally的观点
        1.2.4.3 Gosselin的观点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1.3 体的分类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1.3.3 体的多分法
        1.3.3.1 Bally的分类法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第一章结论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2.1.1.1 概述
        2.1.1.2 动词理论
        2.1.1.3 体的理论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2.1.2.1 概述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2.1.1 体验哲学
        2.2.1.2 认知语言学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2.3.1 单轴模式
        2.3.1.1 表现内容
        2.3.1.2 评价
        2.3.2 平行轴模式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2.3.2.2 评价
        2.3.3 垂直双轴模式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第二章结论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3.1 直陈式
        3.1.1 简单形式
        3.1.1.1 现在时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3.1.1.3 简单过去时
        3.1.1.4 简单将来时
        3.1.1.5 过去将来时
        3.1.2 复合形式
        3.1.2.1 复合过去时
        3.1.2.2 愈过去时
        3.1.2.3 先过去时
        3.1.2.4 先将来时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3.2 虚拟式
        3.2.1 简单形式
        3.2.2 复合形式
    3.3 条件式
        3.3.1 简单形式
        3.3.2 复合形式
    3.4 其他语式
        3.4.1 命令式
        3.4.1.1 简单形式
        3.4.1.2 复合形式
        3.4.2 不定式
        3.4.2.1 简单形式
        3.4.2.2 复合形式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3.4.3.1 现在分词
        3.4.3.2 过去分词
        3.4.3.3 副动词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4.1 动词
        4.1.1 单一动词
        4.1.1.1 简单动词
        4.1.1.2 代动词
        4.1.2 动词词缀
        4.1.2.1 前缀
        4.1.2.2 中缀
        4.1.2.3 后缀
        4.1.2.4 前后缀
        4.1.3 动词短语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4.2 名词
        4.2.1 动作名词
        4.2.1.1 单一名词
        4.2.1.2 名词词缀
        4.2.1.3 名词意群
        4.2.2 时间名词
        4.2.2.1 时间单位
        4.2.2.2 时期
        4.2.2.3 日期
    4.3 副词
        4.3.1 频次
        4.3.1.1 频率
        4.3.1.2 次数
        4.3.2 程度
        4.3.3 时间
        4.3.4 序列
    4.4 形容词
        4.4.1 频次
        4.4.1.1 频率
        4.4.1.2 次数
        4.4.2 程度
        4.4.3 时间
        4.4.4 序列
    4.5 介词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5.1 简单句
        5.1.1 动词与宾语
        5.1.2 动词与主语
        5.1.3 动词与状语
        5.1.3.1 频次状语
        5.1.3.2 程度状语
        5.1.3.3 时间状语
        5.1.3.4 地点状语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5.2 复杂句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第五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俄语简单句中表达直接时间的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D]. 杨晓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阿穆尔国立大学教育质量独立评估实施章程》汉译实践报告[D]. 蔺显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俄汉体貌功能语义场对比研究[D]. 胡悦.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Сто верст по реке》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D]. 祁雪俏.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叶卡捷琳堡城市概况》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钟雨.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7]俄汉语单复句间过渡现象对比研究[D]. 宋泽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俄语时间状语在汉语中对应性表达的习得偏误研究[D]. 丁小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1)
  • [9]俄英语言中含有人体五官词汇的熟语的对比分析[D]. 常璐.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10]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俄语简单句中即时时间的表达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