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肢大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临床病理诊断

左下肢大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临床病理诊断

一、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杰,刘晓丽,章爱梅,林怡,吴晓娟[1](2021)在《股静脉血管内筋膜炎一例》文中指出血管内筋膜炎是结节性筋膜炎的一种罕见亚型。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病变主要累及中小静脉或动脉。本文报道的病例为发生于43岁中年女性股静脉的血管内筋膜炎, 镜下表现类似于结节性筋膜炎, 免疫组织化学平滑肌肌动蛋白、CD10阳性表达,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USP6基因易位, 本例为发生于大血管内的筋膜炎。该病罕见, 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 避免过度治疗。

朱汇慈,李晓婷,孙应实[2](2020)在《术前MRI评估软组织肉瘤根治术后预后》文中提出目的观察MRI评估可切除软组织肉瘤(STS)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证实STS且接受根治术患者的术前MRI,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肿瘤T2信号均匀程度、肿瘤强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瘤周水肿、瘤周强化、血管/神经或骨质侵犯等征象,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中14例(14/70,20.00%)局部复发,22例(22/70,31.43%)远处转移,中位进展时间22个月,第1、2、3年PFS患者占比分别为62.86%(44/70),51.43%(36/70)及51.43%(36/70)。年龄、病理分级、术前接受治疗与否、肿瘤长径、T2信号均匀程度、存在瘤周水肿与否、瘤周强化、血管/神经或骨质侵犯、筋膜尾征及不同区域浸润是STS根治术后PFS的影响因素(P均<0.05);肿瘤长径、是否存在瘤周强化、血管/神经或骨质侵犯是STS根治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MRI对预测可切除STS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肿瘤长径、是否存在瘤周强化、血管/神经或骨质侵犯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王燕,赵新湘,易晓佳[3](2016)在《脾门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1例》文中提出患者男性,52岁。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MRI示胰腺尾部有2个结节,境界清楚,脾血管位于结节间;肝右叶下段见多个低信号结节。临床诊断:胰腺癌伴肝转移可能。术中所见:胰腺尾部有一5 cm×3 cm×2 cm大小的质硬肿块,与脾蒂粘连紧密,活动度差;肝脏胆囊床背面、肝脏膈面有一直径1 cm的质韧包块。病理检查眼观:全切脾脏1个,脾脏大小10 cm×6.5cm×2.5 cm,脾门处有一5 cm×3 cm×2.5 cm大小结节状肿块,外被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中等,中央有血管穿

丁琪儒[4](2010)在《软组织肉瘤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80例软组织肉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前评估及术式选择在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80例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分成两组,初发组和复发组,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术前临床特征评估、影像学评估、病理类型评估、外科分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的不同,分别行根治性切除术、广泛切除术、屏障切除术(属于广泛切除术),并对部分患者进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以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为术后疗效评价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运用寿命表法分析。结果:临床资料分组情况:初发组52例,复发组28例。下肢49例,上肢16例,臀部8例,肩胛部3例,肩部4例。复发次数1~4次不等,1次者8例,2次者12例,3次者6例,4次者2例。手术治疗情况:本组均保留患肢,根治性切除(间室切除)30例,三角肌部分切除3例,伴神经部分切除术4例,广泛切除50例,其中包含屏障切除13例。功能重建:肌腱替代和皮瓣转位、血管神经修复重建18例。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无瘤生存55例(68.75%),复发15例(18.75%),转移6例(7.5%)和死亡7例,平均复发时间14个月。按寿命表法计算1年总生存率为98.07%,3年总生存率为85.30%。结论:从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上看,经过术前仔细评估及科学的制定手术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在以控制肿瘤和保存肢体为治疗核心的情况下,术前评估及术式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可减少肿瘤的残留、复发和转移,又可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从而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等优点,这对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积累了经验。

蒋京军,张小明,张学民,沈晨阳,李伟,张韬[5](2010)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治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结果 3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2例下腔静脉管壁缺损应用人工血管进行修补;1例切除部分肿瘤,恢复肝静脉血流;3例行剖腹探查肿瘤活检,明确诊断后放弃手术。7例术后病理均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3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呈阳性,4例呈阴性。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3例完整切除肿瘤者术后预防性口服华法林抗凝6个月,分别随访8、32、33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血栓形成;1例部分切除者存活2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3例只行肿瘤活检者均于7个月内死亡。结论完整切除肿瘤和必要的下腔静脉重建是治疗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惟一有效方法。

侯德法,孟刚,郝大海[6](2008)在《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肉瘤样癌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探讨肉瘤样癌的诊断思路和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5例肉瘤样癌,光镜下观察其各种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瘤样癌可发生于任何可发生癌的部位,几乎可见于任何类型的癌;大体形态各异,位于黏膜皮肤者常表现为息肉状;镜下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癌的特点表现为:成分少、分化高、部分仅仅表现为上皮内瘤变而无浸润癌成份。肉瘤样癌中癌的成份CK或EMA(+)阳性率为100%,而肉瘤样成分CK阳性率为26%,EMA阳性率为17.9%。结论肉瘤样癌形态学结构复杂,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CK、EMA阳性表达率低。诊断要点:①可发生癌的部位,若发现肉瘤样结构,均应考虑到肉瘤样癌;②肉瘤样成分应>50%;③诊断中应在上皮成分与肉瘤样成分移行区域多取材仔细寻找浸润癌、原位癌成分;④CK、EMA阳性表达不应作为确诊肉瘤样癌的唯一依据,上皮指标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肉瘤样癌的依据。

Lam PM,Lo KW,YuMY,WongWS[7](2005)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细胞不典型》文中指出

姚庆端,于海易,王敏,曲美婷[8](2004)在《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文中研究说明

张冰[9](2003)在《原发性肾脏肉瘤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附8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肾肉瘤临床罕见,其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与上皮源性肾脏恶性肿瘤有较大差别。因此,研究原发性肾脏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8例肾脏原发性肉瘤,1例为肾脏葡萄状肉瘤,1例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6例肾脏脂肪肉瘤,就它们各自临床特点进行分别讨论。以期对肾脏原发性肉瘤进一步深化认识。 目的:深入了解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特点,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88年~2002年收治的8例原发性肾肉瘤患者临床表现、特殊检查、诊断和治疗,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8例患者年龄14岁~66岁,平均35岁。男性4例,女性4例。5例有肉眼血尿。8例患者均有腰部不适感,8例均无畏寒发热。体检触及包块3例。行CT检查7例,均提示软组织肿块。术前均未发现转移。8例均行手术。术后病理证实1例为肾脏葡萄簇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6例肾粘液性脂肪肉瘤,葡萄簇肉瘤患者术后失访,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亡,6例脂肪肉瘤患者平均生存超过5年,最长已12年。结论:原发性肾肉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无特异性。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刘双,王福,刘春风[10](1998)在《第61例——呼吸困难、咯血、双下肢浮肿》文中研究指明第61例———呼吸困难、咯血、双下肢浮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病例摘要患者女性,24岁,因两下肢浮肿半年,胸痛、咳嗽、呼吸困难、间断咯血4个月,加重5天于1990年7月5日入院。患者产后1年无明显诱因于1989年12月出现左下肢浮肿、胀痛、青紫...

二、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术前MRI评估软组织肉瘤根治术后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随访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及影像学
    2.2 PFS分析结果
    2.3 影响STS根治术后PFS的单因素分析
    2.4 STS根治术后PFS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脾门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1例(论文提纲范文)

病理检查
讨论

(4)软组织肉瘤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资料对象及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临床资料及分组
        2.2 术前评估方法
        2.3 术式选择原则
        2.4 术前诊治策略及难点
        2.5 手术方法
        2.6 随访资料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
    1.2 主要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部位
    2.2 表现
    2.3 免疫表型
3 讨论
    3.1 病理形态学特点
    3.2 免疫表型特征
    3.3 肉瘤样癌的诊断思路及诊断要点
    3.4 鉴别诊断

(9)原发性肾脏肉瘤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论文正文
    导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 综述
五、 照片
六、 致谢

四、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股静脉血管内筋膜炎一例[J]. 王晓杰,刘晓丽,章爱梅,林怡,吴晓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2)
  • [2]术前MRI评估软组织肉瘤根治术后预后[J]. 朱汇慈,李晓婷,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10)
  • [3]脾门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1例[J]. 王燕,赵新湘,易晓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04)
  • [4]软组织肉瘤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的临床分析[D]. 丁琪儒.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3)
  • [5]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治体会[J]. 蒋京军,张小明,张学民,沈晨阳,李伟,张韬.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03)
  • [6]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J]. 侯德法,孟刚,郝大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6)
  • [7]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细胞不典型[J]. Lam PM,Lo KW,YuMY,WongWS. 疑难病杂志, 2005(01)
  • [8]左下肢大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诊断[J]. 姚庆端,于海易,王敏,曲美婷. 实用医药杂志, 2004(12)
  • [9]原发性肾脏肉瘤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附8例报告)[D]. 张冰. 浙江大学, 2003(03)
  • [10]第61例——呼吸困难、咯血、双下肢浮肿[J]. 刘双,王福,刘春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05)

标签:;  ;  ;  ;  ;  

左下肢大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临床病理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