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疾病的类型

采后疾病的类型

一、果实采后病害种类(论文文献综述)

王正贤[1](2021)在《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广西玉林市引进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发现田间果实上黑斑病发生严重,果实采后放置2-3 d又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焦腐病、炭疽病、环斑病与褐腐病。由于西瓜芭乐为新引进番石榴品种,病害鲜见报道,为了有效防治番石榴果实病害,本文开展广西玉林市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番石榴黑斑病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具有一根附属丝,病原菌的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首都叶点霉,这是在我国大陆首次报道首都叶点霉引起番石榴黑斑病。番石榴焦腐病果实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软腐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葡萄座腔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葡萄座腔菌引起番石榴焦腐病。番石榴炭疽病果实上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桔红色粘液;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圆柱形,两端钝圆或稍尖,病原菌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暹罗炭疽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暹罗炭疽菌引起番石榴炭疽病。番石榴环斑病果实上出现褐色软腐状凹陷病斑,病斑边缘有一圈黄褐色环斑,病斑中心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saprophytica)、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8%,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这是首次报道腐生新拟盘多毛孢引起番石榴环斑病。番石榴褐腐病果实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病斑,病斑上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α分生孢子为椭圆形,β分生孢子为弯线形,病原菌的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Diaporthe melonis)及间座壳属无性阶段的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phaseoli和Phomopsis longicoll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瓜类间座菌,这是首次报道瓜类间座菌引起番石榴褐腐病。在番石榴的不同健康组织中均分离到首都叶点霉,说明首都叶点霉潜伏侵染在番石榴组织中,在番石榴果实近成熟时引起番石榴黑斑病。通过对首都叶点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2℃,光照可促进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脯氨酸。在供试的四种培养基(番石榴煎汁琼脂-G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低营养琼脂-SNA和燕麦琼脂-OA)上,首都叶点霉在G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

罗紫薇[2](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后实现了果蔬产品从初级原料到高档商品的转变。作为连接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采后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影响到果蔬的质量安全,是实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我国从“园艺大国”顺利迈进“园艺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强弥补的产业短板。结合当前我国果蔬采后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迫切的技术需求调研,全面梳理果蔬采后领域近40年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旨在为我国果蔬产业面向新时代的科研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文献,使用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1.0版对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各国发文情况以及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定量分析;使用Cite Space 5.7.R2软件进行学科领域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和特征词共现分析,全面梳理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科技论文的发展态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设立园艺采后生产岗位的七种水果产业(柑橘、梨、荔枝龙眼、苹果、葡萄、桃和香蕉)、三类蔬菜产业(大宗蔬菜、马铃薯和食用菌)和两类粮食产业(木薯和甘薯)对采后生产中的产业问题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1)水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水果采后领域文献共18,472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其他四国近5年发文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发文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到2020年,发文量为第二名美国的近3.2倍。近5年来,水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这5份期刊上,发文量占据了近5年总发文量的23%。当前水果采后基础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以农学、园艺学、植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知识基础,逐渐引入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等其他领域学科知识,水果采后正在成为一门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的学科领域。早在1981-2000年间,水果采后领域的研究框架已形成。基础研究涉及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果实采后生理失调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果实采后病害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和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无损检测,果实抗性诱导,以拮抗菌和植物激素为代表的生物防控,可食性涂膜,以及通过环境条件调控维持果实采后品质的物理处理方法。(2)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蔬菜采后领域文献共3,877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6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印度,除中国的发文量在近5年有较大变化外,从不足40篇到超过100篇,其余五个国家近5年的科技论文数量增幅不大,美国年发文量维持在40篇左右,其余四个国家发文量在20篇左右波动。近10年,蔬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Chemistry和Scientia Horticulturae这5份期刊上,其中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的发文量占比达到近10%,远高于其他期刊。同水果采后领域类似,蔬菜采后领域的基础研究也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基础研究围绕着蔬菜采后生理、品质提升和货架期延长的采后处理方法的探索在展开。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抗氧化物质、食源性病原菌、精油、可食性涂膜和短波紫外线。(3)水果和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共性结果。近年来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的采后生理学转向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侧重对果蔬采后品质变化的机理解析。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和企业运营成本问题的关注,则促使采后基础研究朝着绿色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深入。(4)我国主要水果和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产业的问题和需求都极为相似,包括产品保鲜和冷藏冷链技术不成熟、冷链运输运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土地和资金不足、贮藏智能化管理系统与装备依赖进口、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以及环保治理压力大。【结论】(1)对比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我国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点:第一,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需要时间;第二,学科交叉融合程度需进一步发展,除了不同专业间的合作外,研究人员本身也需要熟练掌握多学科知识;第三,研究范式有待变革,基础研究应从单一环节研究视角发展为全产业链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定量预测和人工智能;第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研究成果彼此存在冗余、衔接性差的情况,致使基础研究成果的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难以实现。(2)未来果蔬采后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第一,前沿生命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相融合,全面系统解析果蔬采后生命活动规律及调控机制;第二,工程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占比进一步提高,实现果蔬采后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管理;第三,系统研究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和作物品种的采后处理方式,基础研究逐渐成体系并与产业需求配套;第四,大力研发绿色高效的冷链储运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实现全程冷链并形成采后处理标准规范。

范卓莹[3](2021)在《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vticum XY-3生物防治应用潜能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果蔬采后损失中,真菌病害引起的果蔬腐烂变质被认为是造成果蔬损失的重要原因。化学杀菌剂虽然具有高效、便捷、廉价等优势,但因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威胁,其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约束,急需新的有效替代方案。而生物拮抗菌剂是当前控制果蔬采后病害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其中细菌因其繁殖速度快、数量多等优势是生物拮抗菌剂研发的重点和热点。尽管当前细菌拮抗菌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研发出几种相应的产品,但仍存在着广谱性差、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着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筛选具有抗真菌潜能的细菌并开发低成本的使用方案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抑制梨果实青霉病的能力为标准,筛选出对梨果实青霉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菌,并进一步评价其生长特性和安全性。然后对其抑制梨果实青霉病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初探,并通过基因组学对其生物防治相关基因进行挖掘与分析,从基因组的角度为今后该菌的使用打下理论基础。最后,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分析了低成本的培养基配方,通过优化培养基为该菌的实际使用提供可行性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筛选得到一株对梨果实青霉病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细菌XY-3,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2)通过生理生化鉴定、Biolog GENⅢ生长试验、化学敏感性试验以及耐盐性试验,发现该菌株能利用31种碳源,对多种化学物质具有敏感性,并在8%盐浓度下仍能生长。通过平板法确定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可以产生蛋白酶。通过血平板试验和斑马鱼急性毒理试验进一步确认了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的安全性。(3)进一步探究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对青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浓度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当浓度大于1×109CFU/m L时,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可以显着抑制梨果实青霉病的病斑直径和发病率。并且经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处理后,梨果实中PPO、CAT、GLU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4)通过三代ONT测序对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基因组进行测定,得到基因组总长为3724690 bp,CG含量为70.23%,基因预测序列总长度为3398529 bp,共预测到3560个编码基因,在非编码RNA中还发现6个r RNA和47个t RNA,在该基因组中,共有25个CRISPR和14个GI岛。通过anti SMASH数据库比对,共找到6个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簇。通过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搜索和分析,共找到33个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基因组中还发现与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甲硫氨酸以及异戊二烯等诱导抗性相关物质合成基因。这些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解释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抑制梨果实青霉病的原因,也为该菌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基因组信息和基础。(5)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培养基优化,最终得到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最佳培养基配方,配方为:麦芽糖19.52 g/L,酵母提取物14.99 g/L,Mg SO4 0.022 g/L,Na2HPO4 1 g/L,KH2PO4 1 g/L,Na Cl 3 g/L,Ca Cl2 0.05 g/L,p H 6.0;最佳培养条件为:6%接种量,培养温度为30℃,最佳装液量为25/250 m L,180 rpm培养20 h。优化后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的生物量可达到(5.218±0.0334)×1010 CFU/m L,是优化前的14.50倍,且成本仅为优化前的40.30%。

陈晓晶[4](2021)在《香茅精油对番木瓜果实采后保鲜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番木瓜是广东、海南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热带果树之一,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且对我国热带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番木瓜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损失巨大。本研究以‘美中红’番木瓜为试材,研究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果实采后保鲜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一定浓度的香茅精油处理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显着减缓果实硬度、维生素C(Vc)含量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以及果实颜色转黄速率,其中以15μL/L精油处理保鲜效果最好。15μL/L精油处理有效减缓了果实贮藏前期乙烯释放率,并显着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和纤维素酶(CL)以及贮藏前期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由此可推测,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的保鲜效果的提高可能与乙烯释放率以及PG酶、PE酶、CL酶和β-GAL酶活性关系密切。2、香茅精油对番木瓜炭疽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μL/m L和1μL/m L。香茅精油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采后番木瓜果实炭疽病原菌菌丝生长,且精油浓度与抑制效果关系紧密,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但香茅精油处理对致病菌的产孢量有促进作用。15μL/L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菌抑制效果最理想。3、15μL/L精油处理能有效降低了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病情指数,并抑制果实损伤接种后的病斑直径的扩展。15μL/L精油处理能显着提高了番木瓜果实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贮藏中后期降低了木质素含量,但对总酚含量几乎无影响。精油处理还显着提高抗病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β-1,3-GA)活性,并在贮藏前期提高了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CHI)活性。说明香茅精油熏蒸处理对番木瓜采后炭疽病的防控机理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精油直接抑制了病原菌菌丝的生长,降低了其致病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精油通过提高与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的PAL、PPO酶活性以及积累抗病相关物质H2O2,并协同病程相关蛋白β-1,3-GA酶来诱导果实提高抗病性。4、采用GC-MS并结合计算机联用技术和峰面积归一法鉴定分析了香茅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香茅精油中检测出醇类、醛类、烯类、酯类、酚类等挥发性物质共40种,占总峰面积的90.05%。香茅精油成分中相对含量最多的挥发性物质有香茅醛、香叶醇、香茅醇、D-柠檬烯、[1S-(1π4aπ8aπ]-1,2,4a,5,8,8a-六氢化-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其中香茅醛、香叶醇、香茅醇等是精油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本试验中香茅精油的抑菌作用可能与主要成分香茅醛、香叶醇以及香茅醇的含量及其与其他微量成分协同作用有关。

王淑培[5](2020)在《桔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柑橘白地霉(Geotrichum citri-aurantii)侵染柑橘引起的酸腐病是仅次于柑橘果实青、绿霉病的一种典型柑橘采后病害,对全球所有柑橘品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柑橘产业的严重损失及环境的潜在污染。目前国内对酸腐病控制最有效的是双胍盐类杀菌剂百可得(Bellkute,iminoctadine tris)。但是随着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国内柑橘产区的酸腐病病原菌对百可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亟待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绿色保鲜剂或替代产品。生物防治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利用拮抗酵母菌控制果实采后病害更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式。应用于果实病害控制的拮抗酵母多数分离自果实体系,能快速适应果实表面的微生态,具有营养需求低、能长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对病原菌抑菌谱较为广泛、不产生致敏孢子和真菌毒素等优点而显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桔梅奇酵母M.citriensis是由我们实验室分离自柑橘叶际的新种酵母,对柑橘果实采后青绿霉病有极好的生物防治效果。而梅奇属酵母对柑橘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尚待研究。本研究基于生物防治的角度,探究桔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citriensis对柑橘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并系统的研究其拮抗作用模式,提出可能的重要作用机制,并深入探究了其对生防效力的贡献量。在此基础进一步靶向性的增强了M.citriensis的生防效力,并对其可能涉及的机理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citriensis能显着控制柑橘采后酸腐病,与常温贮藏条件对比,低温贮藏下M.citriensis对酸腐病的防治效果更佳。M.citriensis能在果实伤口处快速生长,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M.citriensis发酵液的非细胞组分以及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G.citri-aurantii生长没有显着抑制效应;M.citriensis对G.citri-aurantii菌丝有微弱附着作用,但没有寄生作用。M.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具有一定的诱导抗病性。外源Fe Cl3添加影响M.citriensis对G.citri-aurantii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酸腐病的控制效果,推测M.citriensis产普切明酸(PA)对铁离子的竞争或消耗是其控制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2)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M.citriensis FL01精细基因组信息。M.citriensis FL01基因组大小约为25.74 Mb,组装到12个Contigs上,基因组GC含量为49.16%。散在重复序列占据0.76%,串联重复序列占据1.27%,含有313个t RNA,185个r RNA,52个sn RNA。共预测到5189个编码蛋白基因,其中3401个基因得到GO分类注释,4137个基因得到KEGG注释,1845个基因与KOG数据库匹配并得到功能分类。M.citriensis FL01具有丰富的胞内外信号转导、代谢相关基因,暗示酵母细胞代谢旺盛、环境适应力强。共线性分析显示,M.citriensis FL01与M.pulcherrima APC 1.2的亲缘关系更近。通过与M.pulcherrima的PULs基因进行全基因组的BLAST比对,找到了M.citriensis FL01中四个PUL基因:PUL1(1377bp)、PUL2(1433 bp)、PUL3(960 bp)和PUL4(1638 bp),位于Contig4上,成簇分布。其中PUL1和PUL3正向表达,PUL2和PUL4反向表达,PULs基因的分布与M.pulcherrima APC 1.2的一致。(3)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M.citriensis生物合成PA的关键基因PUL2进行敲除,获得了不产普切明色素的稳定突变株。失去产普切明色素的突变ΔM.citriensis与野生型酵母相比,其生长能力和孢子形态没有显着变化,但是均失去了产PA的能力或者产PA非常微量而无法检出。突变ΔM.citriensis在离体平板实验中均失去了对G.citri-aurantii生长的抑制作用,在果实实验中,突变菌株对酸腐病的控制效果显着低于野生型酵母,相比于野生型酵母的生防控制效率下降80%左右,且各突变菌株之间的生防效果无显着差异,从而直接证明了产PA引起的铁离子的消耗是M.citriensis控制柑橘采后酸腐病的重要作用机制。(4)基于提高PA产量从而提高M.citriensis生防效力,从生理调控增效的角度筛选能提高M.citriensis PA生成量的氨基酸,所测试的20种氨基酸中除甲硫氨酸(Met)外,外源氨基酸处理均能显着诱导M.citriensis普切明的生成。丝氨酸(Ser)、天冬酰胺(Asn)、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能诱导M.citriensis产生相对于其他氨基酸更宽的普切明色素带,且Arg的诱导效应最明显。(5)通过不同浓度的Arg处理发现,Arg对M.citriensis生长、PA生成量及PULs基因的表达量的诱导具有浓度效应。低浓度(1 mmol·L-1)Arg对M.citriensis生长没有显着影响,而5 mmol·L-1和10 mmol·L-1Arg则能促进M.citriensis生长。PA作为M.citriensis的次生代谢产物,Arg处理能显着诱导M.citriensis在培养的对数中后期提高PA的生成量。不同浓度的Arg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对PA合成调控的四个基因PUL1、PUL2、PUL3和PUL4表达量的影响不同,在诱导培养的24h~72 h内,Arg处理能显着诱导这4个基因的上调表达,而PUL4在M.citriensis生长的12 h内被抑制了表达。总体上,相对于1 mmol·L-1的Arg,5 mmol·L-1和10 mmol·L-1的Arg更能显着的诱导M.citriensis PULs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M.citriensis合成并分泌更多的PA。(6)Arg处理提高了M.citriensis在果实伤口处的定殖能力,预示Arg能提高拮抗酵母的氧化胁迫耐受性。进一步通过H2O2诱导氧化胁迫,发现Arg预处理提高了M.citriensis胞内抗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抗逆性物质海藻糖含量,降低胞内ROS(活性氧)水平,进而抑制过量ROS引起的细胞凋亡、质膜损伤和胞内蛋白氧化,提高了M.citriensis细胞氧化胁迫耐受性。(7)通过比对提高PA生成量的Arg处理,以及失去产PA能力的突变体酵母ΔM.c7的生防效力,发现Arg预处理能显着增强M.citriensis对柑橘酸腐病的防控效力,且5 mmol·L-1Arg预处理的M.citriensis的生防效力相对最优。主要作用机制可能包含:(1)Arg预处理诱导了M.citriensis PA生成量的增加;(2)Arg预处理提高了M.citriensis在果实伤口处的定殖能力;(3)Arg预处理增强了M.citriensis生物膜生成能力;(4)Arg预处理提了高M.citriensis在柑橘伤口处的氧化胁迫耐受性。而失去产PA能力的突变体酵母ΔM.c7在果实伤口处的定殖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氧化胁迫耐受性、抗氧化能力及生防效力显着下降。进一步说明了M.citriensis的PA生成能力与其生防效力直接相关,同时又会影响M.citriensis胞内的抗氧化反应。此外PA可能作为一种群体感应分子介导M.citriensis生物膜生成。

丛韫喆[6](2020)在《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连茬耕作,造成了土壤退化、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病原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发病严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作物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增加,药害肥害严重,严重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包括换土、暴晒消毒等措施,因其工程量大,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化学防治手段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防治,而现在单一生防菌防病谱狭窄,防治效果不稳定。利用多种生防微生物防治可在土壤中植入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竞争、抑制病原菌,减轻病原压力,诱导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效果。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和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传播疾病严重地区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防治活性的两种丝状真菌。本文以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为基础,研究了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混合发酵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该工艺增加了抗菌物质,增加了增加系统抗性的物质,增加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显着,改良了土壤理化生性状和微生物区系,并且采前用该制剂处理农作物,还提高了采后储藏期果实品质。1.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抑菌实验表明混合发酵液对多种植物土传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混合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61.12%,孢子萌发实验与发酵液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2.83%。确立了混合发酵工艺,最优组合为豆粕70 g/L,磷酸二氢钾0.4g/L,可溶性淀粉30 g/L。黑根霉与拟康氏木霉接种比例为1:1、1:4、1:9,接种量2%;混合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12 d;初始pH为6.5。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比例为1:4的发酵液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66.73%的水平,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效果达到84.87%的水平。田间实验中混合微生物制剂对黄瓜枯萎病和番茄灰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并且植物株高、各时期叶片数与茎粗均高于对照组。证明混合发酵液处理具有抗病促生的作用。SOD、POD、PAL等抗性相关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混合发酵比单独发酵产物变化明显,其中抗菌物质如酚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如水杨酸甲酯等含量显着增加,诱导植物抗性的寡糖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些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了混合发酵液的抑菌促生机制。2.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生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质,是支撑农作物生长的根本资源。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与植物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密切相关。土壤是否健康是决定植物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健康的土壤生态极易导致植物土传病害的发生。经混合发酵液处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两年实验结果证明,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总氮、速效磷及速效钾显着升高,而土壤容重、pH值、铵态氮、硝态氮降低。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混合发酵液施用量成正相关。处理后,土壤结构性变好,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熟化程度增加,养分含量增加。施用混合发酵液后,土壤脲酶、转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的活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增强了相关酶的活性。施用混合发酵液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真菌方面,纲水平上的优势种群粪壳菌纲、银耳纲和散囊菌纲,处理后粪壳菌纲相对含量减少,而银耳纲和散囊菌纲相对含量增加。在属水平上,常见病原菌分布较多的赤霉菌属和镰刀 菌属在处理过后的土壤中相对含量下降明显。在种水平上,几种病原菌如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相对含量都有明显的减少。在细菌方面,在纲水平上酸杆菌纲相对含量减少,变形菌纲、放线菌纲和梭菌纲相对含量增加。科水平上黄色单胞菌科,产碱菌科相对含量增加显着。在种水平上,几种有益细菌如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和硝化细菌的相对含量都有明显的增加。证明混合发酵液对于土壤内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产生了抑制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使其更利于植物生长。3.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和保鲜的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与植物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只有健康作物才能够产出高品质的果实。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最终目的就是让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因此,对采后品质的研究能够反映农艺措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有效性。混合发酵液处理后,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对防效达到68.11%;叶片光和效率提高11.58%,防御相关酶SOD、POD、PAL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提高。在采后猕猴桃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混合发酵液处理后单果重平均增加27.69%,果实硬度提高2.15倍,SSC提高34.40%,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乙烯产量和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防御酶活性提升。采后实验表明,处理组果实失水率显着下降,采后病害发病率显着降低,防病效果达到72.2%。猕猴桃果实转录组实验结果表明,在采后果实抗病性方面,与抗氧化抗逆,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转录水平上调最为显着,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水杨酸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同样提升显着,多种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有效提高了果实抗病能力。在果实抑制成熟方面,混合发酵液处理后生长素相关基因(AUX/IAA)上调表达及其显着;显着促进了果实中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了贮藏后期猕猴桃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β-葡萄糖苷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多个细胞壁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果实成熟相关转录因子RIN4、CNR6表达量显着降低;乙烯合成相关途径中,两个最重要的限速酶ACS3和ACO表达量极显着下调,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CTR1、EIN3和EIN4表达量极显着上调。实验结果证明了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壁降解过程和乙烯合成转导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达到延缓猕猴桃果实成熟的结果。代谢组学实验结果表明,采后果实植物激素含量发生改变,生长素、水杨酸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类黄酮物质含量上升。这些结果在基因水平证明混合发酵液促进了果实的发育,提升果实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综上所述,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可以提升土壤理化生性状,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有效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对猕猴桃的采后实验表明,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有效提高了采后果实品质,延长果实储藏时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病害,抗逆增产的生物防治新思路,对国家农药化肥增效减施策略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艾丹[7](2020)在《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文中认为蓝莓,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mu)植物。蓝莓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采后病害侵染严重,使其商品性降低或丧失,阻碍其产业发展。对于蓝莓采后病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防治尤为重要。因此,寻找安全及对环境友好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当前蓝莓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蓝莓果实上成功分离出一株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有很好生防作用的菌株T-2,经鉴定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此外,对该美极梅奇酵母T-2的安全性及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对常温下蓝莓贮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蓝莓果实上共分离出5种致病菌,分别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其中灰霉菌和链格孢菌为蓝莓果实采后主要病原真菌。2、从蓝莓果实上分离出一株对采后蓝莓具有很好贮藏保鲜效果的生防酵母菌,命名为T-2,鉴定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安全无毒。3、T-2非挥发性物质对蓝莓采后的灰霉菌和链格孢菌不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以通过竞争作用影响灰霉菌和链格孢菌菌丝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T-2浸泡蓝莓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常温下将蓝莓的自然腐烂率降低了40%。4、T-2抑制蓝莓采后病害作用机理包括以下几方面:T-2能够在4℃和20℃条件下迅速在蓝莓果实伤口处定殖,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空间;T-2可以使蓝莓果实保持较好的品质,从而延长货架期;T-2能够诱导蓝莓果实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增加果实的抗病性及耐贮性。

杨慧慧[8](2020)在《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枇杷是我国东南部的特色水果,在采收和运输中极易遭受病原菌的侵染,从而导致果实腐烂。大量文献证实拮抗酵母菌能够有效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本课题筛到一株能有效抑制枇杷灰斑病的拮抗酵母菌,并对其生防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之后将其制成冻干粉并应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腐烂的枇杷果实上分离出一株镇江地区枇杷灰斑病的致病菌P2,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从枇杷枝叶和土壤中筛到一株可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酵母菌E1,经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酵母菌属于实际无毒级;对该酵母菌抗菌谱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该酵母菌抗逆性研究,发现其抗逆能力较强,能耐低温、较耐高温、耐氧化、耐酸和较耐渗透压等逆境胁迫。(2)通过对M.pulcherrima E1控制枇杷采后灰斑病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M.pulcherrima E1抑制P.vismiae的最佳浓度为1×108 cells/mL;M.pulcherrima E1能抑制P.vismiae孢子的萌发;M.pulcherrima E1能在枇杷果实伤口和表面快速生长和定殖;M.pulcherrima E1能与P.vismiae竞争铁离子,且能在果实伤口形成生物膜,抑制病原菌的入侵;M.pulcherrima E1能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P.vismiae生长,CG-MS分析VOCs的主要成分包括醇类和酯类,并证实正己醇和苯乙醇等单成分的抗菌活性;M.pulcherrima E1能诱导提高果实抗性相关酶,如PPO、POD、APX、CAT和PAL的活性。(3)通过转录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M.pulcherrima E1处理的枇杷果实共有144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111个,下调333个。对其进行GO和KEGG分析表明,M.pulcherrima E1通过影响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中重要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发生超敏反应,增强细胞壁和影响气孔关闭过程等防御反应;诱导枇杷果实木质素和类黄酮等抗性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果实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枇杷果实的抗病能力。(4)通过代谢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别鉴定得到25和23个显着差异代谢物,主要分为糖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类脂质分子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涉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苯丙烷的生物合成等与植物抗性相关的代谢途径。(5)对M.pulcherrima E1菌液的离心参数优化发现,6000 rpm,10 min条件下酵母菌离心得率最高;对M.pulcherrima E1冻干保护剂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保护剂的适宜浓度,通过PB设计找出对酵母菌存活率影响显着的4个因素,然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响应值范围,之后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乳糖3.13g/100mL,谷氨酸钠5.97g/100mL,山梨醇0.94g/100mL和菊粉5.95g/100mL,此条件下酵母菌存活率为95.02%;冻干粉生防效力评价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表明,冻干粉仍保留较高的生防效力,且冻干粉更适合贮藏于-20℃。(6)将M.pulcherrima E1活性冻干粉以浸泡和喷洒两种方式处理枇杷果实,研究其对枇杷采后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粉的两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减少果实的水分流失,对果实的硬度、TSS含量、T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维持作用,对枇杷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存在积极作用,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赵力卉[9](2020)在《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侵染导致哈密瓜腐烂机制及其防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密瓜是营养丰富的西北特产,具有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的特点,但哈密瓜在采后极易受到致腐菌的侵染,导致大量的哈密瓜腐烂,不计其数的哈密瓜因此被浪费。本研究首先探讨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产生的主要的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链格孢、粉红单端孢导致哈密瓜病害机制以及病害防治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粉红单端孢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上的生长速率高于链格孢,在第7天是链格孢的1.28倍;菌落直径亦大于链格孢,在第7天为63.2 mm,是链格孢的1.28倍;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相同,均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木聚糖酶、滤纸酶。其中,两种致腐菌产β-半乳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高。对于大部分酶,粉红单端孢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高于链格孢,在第2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为链格孢的1.04倍;第3天果胶裂解酶的活性为链格孢的1.1倍;在第7天羧甲基纤维素酶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分别为链格孢的1.04倍和1.07倍。2.以哈密瓜为材料,分别接种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对哈密瓜腐烂情况的影响;然后采用打孔的方式分别接种链格孢、粉红单端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致腐菌繁殖和哈密瓜细胞壁结构变化情况,对哈密瓜腐烂情况、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哈密瓜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因致腐菌侵染导致哈密瓜腐烂的机制。结果表明,与刮皮接种、Z字接种、无伤接种相比,打孔接种后哈密瓜发病最严重,贮藏1天后出现病害,第4天时,接菌组发病率均达到100%。与链格孢相比,粉红单端孢侵染病斑扩大速度比较快。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贮藏期间未接种组样品细胞壁结构完整,第7天时表面有致腐菌生长,但细胞结构未降解;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接种组,第3天时哈密瓜细胞内已长满菌丝,细胞壁塌陷,第7天时,粉红单端孢组细胞壁组织破裂。贮藏期间β-半乳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缓慢升高趋势,接种致腐菌组酶活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281.85倍。与对照组相比,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接种组的哈密瓜,色泽变暗,呼吸速率加快,失重率增加,相对电导率升高,硬度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解析致腐菌的侵染过程,以及哈密瓜的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基础。3.研究壳聚糖涂膜、二氧化氯(ClO2)熏蒸处理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对哈密瓜粉霉病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和ClO2熏蒸可减轻粉红单端孢引起的哈密瓜的病害症状,其效果与壳聚糖和ClO2浓度呈正相关。2%壳聚糖、120 ppm ClO2和2%壳聚糖+120 ppm ClO2通过降低β-半乳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粉红单端孢菌丝生长,抑制哈密瓜果皮和果肉细胞壁破裂和细胞塌陷。壳聚糖和ClO2处理抑制了呼吸强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和硬度的降低。壳聚糖+ClO2处理效果优于壳聚糖或ClO2单独处理,是一种有效减少哈密瓜腐烂,延长保质期,保持哈密瓜贮藏品质的方法。

廖文健[10](2020)在《水果表面生防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防治研究》文中提出在猕猴桃贮藏期间青霉病、灰霉病和黑斑病是主要的侵染性病害,会造成巨大的腐烂损失。一直以来,对于果蔬病害的防治多使用的是化学杀菌剂,也是病害防治的常见手段。但是由于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环境污染和以及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诸多缺点,急需一种健康安全的保鲜方法来取代化学杀菌剂的使用。生防酵母菌是一种新的防治手段,其产生的附属产品是对于人体没有伤害,并且对病原菌还具有拮抗作用,能有效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是一种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新途径。本研究针对于分离、筛选出能够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拮抗菌株,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所筛选出的菌株李1(李子果皮分离),葡1(葡萄果皮分离)和山2(山竹果皮分离)对青霉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在果实伤口的繁殖情况,并对其防治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用无菌水分离的方法从不同水果表面分离出拮抗酵母菌,再用稀释平板法,对分离出的酵母菌进行纯化。结果筛选出对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27株酵母菌。2、拮抗菌的鉴定:先根据酵母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区分,进而采用ITS序列的鉴定,通过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拮抗菌李1为果假丝酵母菌(Candida fructus)、葡1为特立科拉毕赤酵母菌(Pichia terricola)、山2为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Hanseniaspora opuntiae)。猕1(猕猴桃果皮分离)为雷氏假丝酵母(Candida railenensis)、猕2(猕猴桃果皮分离)为地霉属酵母样真菌(Galactomyces geotrichum)、猕3(猕猴桃果皮分离)为汉森酵母(Hanseniaspora meyeri)。3、拮抗菌的抑菌试验:将浓度为1x107CFU/mL的拮抗酵母菌李1、葡1和山2接种到红阳猕猴桃上,放置于25℃培养箱中,李1、葡1和山2对青霉菌有着显着的抑制效果,发病率分别为43.33%、40%、30%,对照组无菌水和青霉菌发病率100%。李1、葡1和山2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有着显着的抑制效果,发病率分别为30%、23.33%、30%,对照组无菌水和灰霉菌发病率100%。李1、葡1和山2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有着显着的抑制效果,分别发病率为6.67%、6.67%、10%,对照组无菌水和链格孢菌发病率100%。将浓度为1x107CFU/mL的拮抗酵母菌猕1、猕2和猕3接种于智利猕猴桃上,放置于25℃培养箱中,对于青霉菌、灰霉菌和链格孢菌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其发病率分别为80%、80%、86.67%,53.33%、56.67%、60%,16.67%、30%、26.67%。将浓度为1x107CFU/m L的拮抗酵母菌李1、葡1和山2接种到青苹果上放置于25℃培养箱中,对于青霉菌、灰霉菌和链格孢菌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其发病率分别为20%、10%、10%,6.67%、10%、10%,10%、6.67%、10%。对照组无菌水和病菌发病率均为100%。4、拮抗菌的种群数量生长速度:拮抗酵母菌李1、葡1和山2在有无青霉菌、灰霉菌和链格孢霉菌作用的情况下都能够在果实伤口迅速生长繁殖。接种在红阳猕猴桃上的酵母菌在第一天的时间里迅速繁殖,在之后的时间段里趋于较为稳定。5、用1×107CFU/m L的酵母菌李1、葡1和山2接种于红阳猕猴桃中,按0 h、12 h、24 h、48 h、72 h、96 h分别提取出来检测其CAT(过氧化氢酶)、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总酚酶都有显着的提高,说明三种酵母菌都能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病性。

二、果实采后病害种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实采后病害种类(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番石榴概述
        1.1.1 番石榴的分布及种植
        1.1.2 番石榴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1.2 番石榴病害概述
        1.2.1 国外番石榴病害报道
        1.2.2 国内番石榴病害报道
    1.3 病原真菌的鉴定
        1.3.1 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
        1.3.2 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主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2.2 番石榴样品中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3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2.4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2.2.5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分子鉴定
        2.2.5.1 病原菌代表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2 病原菌代表菌株目的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
        2.2.5.3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PCR产物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2.2.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2.2.7.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石榴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3.2 番石榴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2.1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2.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2.3 菌株YLWB01 的形态特征
        3.2.4 菌株YLWB01的ITS、ACT与 EF-1α序列分析
    3.3 番石榴焦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3.1 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3.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3.3 菌株YLWB-BD01的形态特征
        3.3.4 菌株YLWB-BD01的ITS、EF-1α与 β-Tub序列分析
    3.4 番石榴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4.1 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4.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4.3 菌株YLWB-CS01 的形态特征
        3.4.4 菌株YLWB-CS01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分析
    3.5 番石榴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5.1 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5.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5.3 菌株YLWB-FBR01 的形态特征
        3.5.4 菌株YLWB-FBR01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分析
    3.6 番石榴褐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6.1 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6.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6.3 菌株YLWB-DM01的形态特征
        3.6.4 菌株YLWB-DM01的ITS与EF-1α序列分析
    3.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特异性引物
    3.8 番石榴健康组织样品中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
    3.9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9.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2)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研究问题的由来
    1.2.文献综述
        1.2.1.农业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果蔬采后领域产业调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文献计量分析对象与方法
        2.1.1.分析对象
        2.1.2.数据获取
        2.1.3.分析工具
        2.1.4.分析方法
    2.2.产业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全球水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1.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1.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1.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1.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1.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2.全球蔬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2.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2.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2.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2.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2.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3.我国主要水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3.4.我国主要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4.讨论
    4.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异同
        4.1.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相同点
        4.1.2.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不同点
    4.2.果蔬采后研究的历史变迁
    4.3.我国果蔬产业采后生产发展需求
    4.4.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评价
    4.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调查问卷
附录B 水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附录C 蔬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致谢

(3)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vticum XY-3生物防治应用潜能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果实采后真菌病害防治现状
    1.2 果实采后真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1.2.1 化学杀菌剂
        1.2.2 物理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生防细菌防治相关机理
        1.3.1 营养与空间竞争
        1.3.2 产生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
        1.3.3 诱导抗性
    1.4 生物防治的瓶颈及对策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安全性评价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试剂与培养基
        2.2.3 果实及预处理
        2.2.4 试验菌株及斑马鱼
        2.2.5 不同细菌对梨果实青霉病的直接抑制作用
        2.2.6 革兰氏染色
        2.2.7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
        2.2.8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2.9 产酶活性测定
        2.2.10 菌株安全性评价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细菌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作用
        2.3.2 菌株XY-3 形态学特征
        2.3.3 菌株XY-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4 生理生化测定
        2.3.5 产酶活性测定
        2.3.6 菌株安全性验证
    2.4 讨论
第三章 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抑制梨果实青霉病的机理初探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仪器
        3.2.2 试验试剂与培养基
        3.2.3 果实及病原菌
        3.2.4 不同浓度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对梨采后青霉病的抑制作用
        3.2.5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对P.expansum的体外抑制试验
        3.2.6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对梨果实相关酶活的影响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浓度M.trichothecenolyticumXY-3 对青霉病抑制作用的影响
        3.3.2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对P.expansum的体外抑制作用
        3.3.3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处理对梨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3.3.4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处理对梨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3.3.5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处理对梨果实GLU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CGMCC NO.19408)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仪器
        4.2.2 试验培养基
        4.2.3 全基因组测序方法
        4.2.4 全基因组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测序数据质控与统计
        4.3.2 基因组组装结果
        4.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4.3.4 基因组功能注释
        4.3.5 基因组圈图
        4.3.6 生物防治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最佳培养配方与培养条件优化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仪器
        5.2.2 试验试剂与培养基
        5.2.3 种子液制备
        5.2.4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生物量与吸光值(OD_(600))关系的测定
        5.2.5 优化培养基成分筛选
        5.2.6 优化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
        5.2.7 Plackett–Burman设计
        5.2.8 爬坡试验
        5.2.9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
        5.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菌液浓度标准曲线
        5.3.2 培养基成分对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生物量的影响
        5.3.3 培养条件对M.trichothecenolyticum XY-3 生物量的影响
        5.3.4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5.3.5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5.3.6 Box-Behnken试验结果
        5.3.7 Box-Behnken模型验证
        5.3.8 LB培养基与优化后培养基成本和生物量比较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香茅精油对番木瓜果实采后保鲜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番木瓜营养价值、市场价值及生产现状
    1.2 国内外番木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1 化学防治
        1.2.2 物理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3 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精油简介
        1.3.2 植物精油的分布及化学成分
        1.3.3 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
        1.3.4 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1.3.5 香茅精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试验处理及取样方法
        2.2.2 呼吸速率测定
        2.2.3 乙烯释放率测定
        2.2.4 品质指标测定
        2.2.5 软化相关酶活性测定
        2.2.6 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测定
        2.2.7 番木瓜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测定
        2.2.8 番木瓜炭疽病病斑直径的测定
        2.2.9 番木瓜炭疽病病情指数的测定
        2.2.10 番木瓜果实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
        2.2.11 番木瓜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测定
        2.2.12 香茅精油成分测定
        2.2.1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的保鲜效果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1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3.1.2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乙烯释放率的影响
        3.1.3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失重率、硬度和颜色的影响
        3.1.4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TSS、TA和 Vc的影响
        3.1.5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软化相关酶的影响
    3.2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菌的抑制效果
        3.2.1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
        3.2.2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病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3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采后炭疽病防治效果及机制分析
        3.3.1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3.3.2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3.3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中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中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3.5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中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3.4 香茅精油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的采后保鲜效果
    4.2 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分析
    4.3 香茅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文章

(5)桔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害研究现状
        1.1.1 柑橘产业生产现状
        1.1.2 柑橘果实采后主要侵染性病害
        1.1.3 柑橘酸腐病发病规律
        1.1.4 柑橘果实酸腐病害防治措施
    1.2 拮抗酵母菌对果实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2.1 拮抗酵母应用于采后果实生物防治概述
        1.2.2 拮抗酵母的生防作用机制
    1.3 生理调控增强酵母生防效力
        1.3.1 添加保护剂
        1.3.2 外源物质预处理
        1.3.3 温和预胁迫适应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桔梅奇酵母M.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初探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M.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酸腐病的直接控制效果
        2.3.2 M.citriensis控制柑橘果实酸腐病的生防机制探究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M.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
        2.5.2 M.citriensis在柑橘果实伤口处的定殖能力
        2.5.3 M.citriensis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2.5.4 M.citriensis培养过程中不同组分对G.citri-aurantii生长的影响
        2.5.5 M.citriensis对 G.citri-aurantii菌丝的附着作用
        2.5.6 M.citriensis所产胞外水解酶对G.citri-aurantii的作用
        2.5.7 M.citriensis对铁离子的消耗
        2.5.8 M.citriensis诱导柑橘果实抗酸腐病的能力
    2.6 讨论
    2.7 本章小结
    2.8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桔梅奇酵母M.citriensis全基因组测序及普切明合成调控相关基因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M.citriensis基因组的提取
        3.3.2 M.citriensis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3.3.3 基因组功能注释及基本分析
        3.3.4 M.citriensis基因组中普切明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查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M.citriensis基因组DNA质量
        3.4.2 M.citriensis基因组测序结果
        3.4.3 M.citriensis基因组组装结果
        3.4.4 基因功能注释
        3.4.5 共线性分析
        3.4.6 M.citriensis基因组中普切明合成调控相关基因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3.7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桔梅奇酵母M.citriensis产普切明酸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拮抗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
        4.2.2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2.4 引物设计
    4.3 实验方法
        4.3.1 M.citriensis对诺尔斯菌素(NTC)和G418 的敏感性检测
        4.3.2 M.cPUL2基因突变菌株的构建
        4.3.3 M.citriensis突变菌株载体的消除
        4.3.4 M.citriensis突变菌株失去生成普切明色素表型的稳定性验证
        4.3.5 M.citriensis白色突变菌株生长及产普切明酸的测定
        4.3.6 M.citriensis白色突变菌株对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控制效果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M.citriensis对 NTC和 G418 的敏感性
        4.5.2 M.citriensis不产普切明色素突变菌株的构建
        4.5.3 M.citriensis突变菌株载体的消除
        4.5.4 M.citriensis突变菌株失去生成普切明色素表型的稳定性
        4.5.5 M.citriensis白色突变菌株生长及产普切明酸的分析
        4.5.6 M.citriensis白色突变菌株对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控制效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4.8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精氨酸提高桔梅奇酵母M.citriensis产普切明酸及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生防控制效力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不同氨基酸对M.citriensis普切明色素生成的影响
        5.3.2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生长和普切明酸生成量的影响
        5.3.3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普切明合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3.4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控制柑橘果实酸腐病的生防效力影响
        5.3.5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在柑橘果实伤口处的生长动态的影响
        5.3.6 精氨酸处理对氧化胁迫条件下M.citriensis生防效力的影响
        5.3.7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生物膜生成能力的影响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不同氨基酸对M.citriensis普切明色素生成的影响
        5.5.2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生长和普切明酸生成量的影响
        5.5.3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普切明合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5.4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控制柑橘果实酸腐病的生防效力影响
        5.5.5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在柑橘果实伤口处生长动态的影响
        5.5.6 精氨酸处理对氧化胁迫条件下M.citriensis生防效力的影响
        5.5.7 精氨酸处理对M.citriensis生物膜生成能力的影响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5.8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博士期间(已、待)发表的论文
附录

(6)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土传病害的危害
    1.2 土传病害的治理方法
        1.2.1 生物防治土传病害的优点与不足
        1.2.2 生防微生物混合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现状
        1.2.3 生防微生物混合发酵工艺
    1.3 生防菌防治土传病害机理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传病害的关系
        1.4.2 外来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
    1.5 果实采后品质
    1.6 猕猴桃的采后生理
        1.6.1 呼吸作用
        1.6.2 品质变化
        1.6.3 激素变化
        1.6.4 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调控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发酵液对土传病原菌的防效及机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2.2.2 对峙实验
        2.2.3 发酵液抑菌试验
        2.2.4 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实验
        2.2.5 混合发酵工艺优化
        2.2.6 盆栽实验
        2.2.7 混合发酵液对黄瓜叶片膜电解质外渗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2.2.8 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测定
        2.2.9 混合发酵液有效成分初探
        2.2.10 数据整理和统计
    2.3 实验结果
        2.3.1 对峙实验测定生防菌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2.3.2 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2.3.3 混合发酵工艺优化
        2.3.4 不同接种比例混合发酵液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2.3.5 盆栽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防病效果
        2.3.6 混合发酵液对黄瓜叶片膜电解质外渗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2.3.7 混合发酵液对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2.3.8 HPLC法测定混合发酵液物质变化
        2.3.9 代谢谱测定混合发酵液的物质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生性状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菌种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田间实验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3 土壤相关酶活测定
        3.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3.2.5 统计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2 混合发酵液发酵液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3.3.3 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田间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菌种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4.2.3 黄瓜枯萎病田间实验
        4.2.4 番茄灰霉病田间实验
        4.2.5 猕猴桃溃疡病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4.2.6 光合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
        4.2.7 数据整理和统计
    4.3 实验结果
        4.3.1 田间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防病效果
        4.3.2 混合发酵液对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4.3.3 田间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
        4.3.4 混合发酵液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4.3.5 混合发酵液对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混合发酵液对采后果实品质和保鲜的效应与机理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菌种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地点
        5.2.2 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5.2.3 实验方案
        5.2.4 猕猴桃采后实验
        5.2.5 转录组分析
        5.2.6 荧光定量PCR验证
        5.2.7 代谢组学分析
        5.2.8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混合发酵液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3.2 混合发酵液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影响
        5.3.3 混合发酵液对猕猴桃果皮转录组的影响
        5.3.4 RT-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数据
        5.3.5 代谢谱测定混合发酵液对采后猕猴桃果肉代谢物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总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项目
附件

(7)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蓝莓研究现状及采后病害的种类
        1.1.1 蓝莓概况
        1.1.2 蓝莓采后主要真菌病害的种类及侵染途径
    1.2 采后真菌病害的分离鉴定
    1.3 蓝莓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1.3.1 物理防治
        1.3.2 化学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4 酵母菌在水果采后病害中的应用及防治机理
        1.4.1 酵母菌在水果采后病害中的的防治研究
        1.4.2 酵母菌生防作用机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和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菌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2.3.2 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2.3.3 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
    2.4 讨论
第三章 生防酵母菌的筛选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剂和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生防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3.2.2 酵母菌生防效果的验证
        3.2.3 生防酵母菌的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防酵母的分离与筛选
        3.3.2 生防酵母的鉴定
    3.4 讨论
第四章 美极梅奇酵母生防机理的初探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T-2 在果实伤口处的动态
        4.2.2 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链格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4.2.3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抗生作用
        4.2.4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竞争作用
        4.2.5 不同接种方式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影响效果
        4.2.6 酵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链格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4.2.7 酵母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蓝莓果实自然腐烂的防治效果试验
        4.2.8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4.2.9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T-2 在果实伤口处的动态
        4.3.2 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链格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4.3.3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抗生作用
        4.3.4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竞争作用
        4.3.5 不同接种方式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影响效果
        4.3.6 酵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链格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4.3.7 酵母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蓝莓果实自然腐烂的防治效果试验
        4.3.8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4.3.9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美极梅奇酵母安全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1.1 供试菌株及动物
        5.1.2 试剂和仪器
        5.1.3 菌株T-2 发酵液的制备及浓缩
    5.2 实验方法
        5.2.1 急性毒性试验
        5.2.2 遗传毒性试验
        5.2.3 30天经口毒性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急性毒性试验
        5.3.2 遗传毒性试验
        5.3.3 小鼠30 天经口毒性试验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枇杷概述
        1.1.1 枇杷简介
        1.1.2 枇杷主要采后病害
    1.2 枇杷采后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生物方法
    1.3 拮抗酵母菌概述
        1.3.1 拮抗酵母菌的特点和种类
        1.3.2 拮抗酵母菌主要生防机理
    1.4 拮抗菌生防制剂
        1.4.1 液体制剂
        1.4.2 固体制剂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及其拮抗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3.2 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2.3.3 拮抗酵母菌的鉴定
        2.3.4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试验
        2.3.5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试验
        2.3.6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试验
        2.3.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4.2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4.3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
        2.4.4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分析
        2.4.5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pulcherrima E1 抑制枇杷采后灰斑病机理初探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确定
        3.3.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确定
        3.3.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3.3.4 M.pulcherrima E1 寄生作用的试验
        3.3.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3.3.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
        3.3.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3.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分析
        3.4.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
        3.4.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
        3.4.4 M.pulcherrima E1 的寄生作用
        3.4.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
        3.4.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析
        3.4.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转录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RNA的提取及检测
        4.3.2 枇杷果实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4.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4.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4.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4.4.5 差异表达基因RT-q PCR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代谢物的提取
        5.3.2 代谢物LC-MS检测
        5.3.3 代谢组分析方法
        5.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主成分分析(PCA)
        5.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5.4.3 差异代谢物筛选和鉴定
        5.4.4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5.4.5 转录组与代谢组的联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pulcherrima E1 活性冻干粉的制备及其评价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生防制剂制备技术路线
        6.3.2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选择
        6.3.3 单因素试验
        6.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与最陡爬坡试验
        6.3.5 响应面优化设计
        6.3.6 冻干粉生防效力的评价
        6.3.7 冻干粉贮藏期间活性的变化
        6.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确定
        6.4.2 单因素试验分析
        6.4.3 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
        6.4.4 最陡爬坡试验分析
        6.4.5 响应面优化分析
        6.4.6 冻干粉的生防效力
        6.4.7 冻干粉贮藏期间的酵母菌细胞活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酵母菌生防制剂对枇杷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对贮藏枇杷果实的不同处理
        7.3.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测定
        7.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的腐烂情况
        7.4.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9)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侵染导致哈密瓜腐烂机制及其防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哈密瓜采后病害损失
        1.1.1 哈密瓜非侵染性病害
        1.1.2 哈密瓜侵染性病害
    1.2 哈密瓜主要致腐菌及其作用机制
        1.2.1 哈密瓜主要致腐菌的种类
        1.2.2 哈密瓜主要致腐菌的作用机制
    1.3 哈密瓜采后病害防治手段和进展
        1.3.1 物理防治手段
        1.3.2 化学防治手段
        1.3.3 生物防治手段
        1.3.4 壳聚糖和ClO_2 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和活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的产孢培养
        2.2.2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的生长情况
        2.2.3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的培养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方法
        2.2.4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的生长情况
        2.3.2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侵染对哈密瓜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原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致腐菌培养与接种
        3.2.3 发病率和病斑面积
        3.2.4 扫描电镜观察贮藏期哈密瓜的超微结构
        3.2.5 哈密瓜细胞壁降解酶的测定
        3.2.6 哈密瓜贮藏期色泽的变化
        3.2.7 呼吸、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硬度的测定
        3.2.8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致腐菌接种方式的探索
        3.3.2 接种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哈密瓜的腐烂情况
        3.3.3 哈密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
        3.3.4 贮藏期哈密瓜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
        3.3.5 哈密瓜贮藏期色泽的变化
        3.3.6 哈密瓜贮藏期呼吸、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硬度的变化
        3.3.7 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导致哈密瓜的腐烂机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涂膜和ClO_2熏蒸处理对粉红单端孢降解细胞壁导致哈密瓜病害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原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致腐菌的分离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4.1.4 壳聚糖溶液和ClO_2 气体的制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发病率和病斑面积
        4.2.3 扫描电镜观察贮藏期哈密瓜的超微结构
        4.2.4 哈密瓜细胞壁降解酶的测定
        4.2.5 生理指标的测定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壳聚糖和ClO_2 浓度对病害症状的影响
        4.3.2 壳聚糖和ClO_2 浓度对哈密瓜果肉病害症状的影响
        4.3.3 壳聚糖、ClO_2 和壳聚糖+ClO_2 处理对哈密瓜病害症状的影响
        4.3.4 壳聚糖、ClO_2 和壳聚糖+ClO_2 处理对哈密瓜细胞壁形态的影响
        4.3.5 壳聚糖、ClO_2 和壳聚糖+ClO_2 处理对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4.3.6 壳聚糖、ClO_2 和壳聚糖+ClO_2 处理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产生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研究
        5.1.2 链格孢、粉红单端孢通过降解果皮细胞壁导致哈密瓜病害
        5.1.3 壳聚糖和ClO_2 处理对粉红单端孢降解细胞壁导致哈密瓜病害的影响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10)水果表面生防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猕猴桃简介
    1.2 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方法
    1.3 酵母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1.4 酵母菌的作用机制
        1.4.1 空间和营养的竞争
        1.4.2 产生抗菌素
        1.4.3 寄生作用
        1.4.4 诱导寄主抗性
    1.5 其他物质对酵母菌的增强作用
    1.6 酵母菌研究趋势及问题
    1.7 研究目的
    1.8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方法
        1.8.2 技术路线
2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3 酵母菌的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酵母菌的分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种
        4.2.2 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酵母菌的鉴定结果
        4.3.2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4.4 讨论
5 酵母菌对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及对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猕 1、猕 2、猕3拮抗酵母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5.3.2 李 1、葡 1、山2拮抗酵母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5.3.3 拮抗酵母菌在果实伤口的生长态势
        5.3.4 拮抗菌处理对果实酶活性的影响
    5.4 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果实采后病害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正贤.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D]. 罗紫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vticum XY-3生物防治应用潜能及机理分析[D]. 范卓莹. 浙江大学, 2021(01)
  • [4]香茅精油对番木瓜果实采后保鲜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晓晶. 海南大学, 2021(11)
  • [5]桔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citriensis对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淑培. 西南大学, 2020(04)
  • [6]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D]. 丛韫喆. 山东大学, 2020(01)
  • [7]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D]. 艾丹.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8]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D]. 杨慧慧. 江苏大学, 2020(02)
  • [9]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侵染导致哈密瓜腐烂机制及其防控方法研究[D]. 赵力卉.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水果表面生防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防治研究[D]. 廖文健.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标签:;  

采后疾病的类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