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话语的审美特征分析

会话话语的审美特征分析

一、试析会话话语的审美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奇[1](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邵玉潇[2](2021)在《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研究(1983-2020)》文中研究说明在完整的节目传播系统中,主持人通常是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主要的构成元素。主持话语作为特定语言环境下的产物,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转型,适应新的传播语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主持话语如何转型以及这种转型与社会变迁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自1983年起,已经正式开办38年。借助国家级平台所创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历经时代的变化延续至今,承载着厚重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印刻着时代的烙印,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历时性强、发展嬗变明显、影响广泛深远的特性,致使针对其主持话语转型的研究,更具备典型性。由此,本文将1983年至2020年共计38年的央视春晚主持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主持团阵容、节目内容选取、主持流程三种变量借助文本分析法将其划分出初具样态的探索成熟期(1983-1990)、中规中矩的稳定发展期(1991-1999)、推陈出新的创新求变期(2000-2010)、轻松多元的突破瓶颈期(2011-2020)四层发展阶段。然后,借助话语分析法对比各阶段,对其的转型过程进行探究。在文本视角层面,从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两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宏观层面梳理出不同时期的主持话语主题紧贴所处的时代背景,由“大国”的宏大架构转向“家国”的平行架构;主持话语总体结构愈趋完善,呈现着顺畅过渡、闭环完整的特性;无论是开场词亦或是结束语,均更展现出详略得当、意义延伸的变化,注重运用细节与场景贯穿叙述内容。此外,微观层面总结出高频词汇逐渐倾向于网络流行热词,话轮转换的互动性持续强化、主题扩充。在风格分析层面,侧重于对有声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进行剖析。有声语言符号的情感渲染力度凸显,风格灵活的特征明晰。非语言符号则从面部表情、体态语、服饰以及语速四部分着手,整体直观感知出主持话语自然轻松的转向。与此同时,基于前期的分析情况,归纳出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受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审美满足、媒介生存环境、主持传播主体自身内在需求的因素影响,并概括出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趋势为趋向于关注民生、趋向于动态互动、趋向于情感的丰富、趋向于“年轻”化表达,话语体系持续优化完善,以此深层次的揭示出主持话语转型与复杂社会变迁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郑广鑫[3](2021)在《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节目的蓬勃发展,“互动”成为网络视听内容的内核,多版本和衍生类网络访谈节目随之增加。网络访谈节目深受大众喜爱,在网络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与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与语言策略密不可分,节目主持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从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出发,运用语用学中的语用策略等理论,以近三年受关注的网络访谈节目为研究语料,探究角色新特征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模式以及使用成因,并对其能力提升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通常会承担多重角色,角色新特征影响下语用策略丰富、立体、多样,灵活且富有变化。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不仅增强了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表达,还强化了节目整体的传播效果。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讨论了研究缘起、国内外电视访谈节目主持和网络访谈节目主持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本文以近三年网络上关注度高的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对象新、研究角度新。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网络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对网络访谈节目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概念、特点以及语用策略特征。第三部分从角色新特征视角入手,分析了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作为网络访谈节目的传播主体,主持人在节目中担当讲述者、引导者、探询者、倾听者、调控者多重角色。本章以此为基础,立足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角色新特征,讨论了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陈晓楠、窦文涛、高晓松、姜思达等人在不同角色定位下使用的语用策略。第四部分从言外环境和言内环境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的使用成因。这里既有宏观的社会语境、中观的媒介语境、微观的节目语境,同时也有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语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因素的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从外部媒介环境和内部发展空间两个方面对网络访谈主持人语用策略能力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本文从语用策略视角分析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交际语言,深入研究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同角色定位下的言语策略使用,既可以比较充分地探究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使用问题,又可以更好地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效率。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韦晴晴[5](2020)在《贾玲小品的修辞学研究》文中提出在喜剧小品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以贾玲历年在央视及地方卫视春晚中17部原创小品为研究对象,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以及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微观修辞和宏观修辞的角度对贾玲小品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贾玲小品的基本情况和历来的研究状况。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了贾玲小品具有生活化、幽默性和巧思性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从词汇、句式和口语修辞方式等方面研究贾玲小品,分析贾玲小品对词汇和句式的选择,并通过贾玲小品中唱话和语速的调节等口语修辞方式的研究,发现其生活化特征。第三章是对贾玲小品的幽默性进行探究,发现其幽默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顺口、谐音等语音修辞方式的使用增强小品的幽默性,二是采用自我嘲讽的手段制造小品的包袱,三是对衬跌、夸张、异语、对比等幽默修辞格的使用。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从微观的角度对贾玲小品进行分析,第四章则从宏观上探究贾玲小品的特点。通过对贾玲小品故事情节的安排、篇章设计、话题选择等方面的探索找到贾玲小品具有巧思性的特征。第五章主要是基于对贾玲小品的整体思考,结合幽默小品创作手法找到贾玲小品在制造幽默性上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王玫[6](2020)在《维吾尔语情景剧《幸福家庭的烦恼》会话结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综述了国内学者对情景剧的研究及会话结构分析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局部会话结构入手,对《幸福家庭的烦恼》进行局部结构的分析。分析其话轮、半话轮、非话轮、修正机制、话轮转换方面的特点。第三章:从整体会话结构入手,对《幸福家庭的烦恼》进行整体结构的分析。总结出会话开头、主体、结尾部分的特点。第四章:对剧中的对答结构及其功能进行分析,通过剧中以家庭情景剧为背景所特有的对话,对其会话功能进行分析总结,并试图找到相对应规律。第五章:对以上的三种结构进行总结,总结出此情景剧在话轮设计和序列组织两方面的特点。《幸福家庭的烦恼》是新疆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维吾尔语室内情景剧,对于维吾尔语情景剧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剧以木扎帕尔一家的生活为主线,从家庭教育这个基本点出发,用情景化的方式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邻里间的大小事,反应了家庭中新旧观念之间的碰撞,剧中人物的对话体现了现代维吾尔语会话的特点。因此,笔者以《幸福家庭的烦恼》中的人物会话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语料进行转写并建立小型语料库,随后对其中的信息用统一的符号代替;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现当代语言学会话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剧中会话开头、主体和结尾的表现形式及对其中的话轮、话轮转换进行研究,并以文献法及定量分析法分析归纳剧中人物的会话结构特点,为研究维吾尔语会话和正确使用维吾尔语进行日常交际提供借鉴。

文梦媛[7](2020)在《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探究 ——以《书香清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走进了受众的视野。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是借助电视媒介,以“文化”为载体,传播人文精神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电视屏幕上的节目种类,同时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传递精神力量,做到了价值引领与媒介传播的双向融合。此类节目在内容上的价值理念与形式上的轻松元素,深受受众的喜爱。主持人在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中担任着访谈话题的引导者,因此研究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访谈语言艺术,有助于提升此类型节目主持人的会话沟通策略。本文将结合毕业作品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书香清流》,以主持人的视角探究专题节目主持人访谈所具备的业务素养与专业技巧,对主持人的访谈艺术进行研究。《书香清流》讲述的是一位普通人为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做出的贡献,通过访谈了解更多主人公背后的故事,从而升华到节目主题“文化扶贫”。本文将从五部分内容对电视专题节目《书香清流》的访谈技巧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对本期节目的整体介绍,节目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人文类专题节目与人文类专题节目主持人的界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语用学中话论转换的相关理论,对本期节目及同类型节目主持人的话轮特点进行阐释与分析。第四部分围绕节目中的访谈提问技巧与主持人非语言符号对主持人访谈艺术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以经典节目案例与本次毕业作品为基础,探讨访谈技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具体呈现策略。

皇甫佳妤[8](2020)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片或者影像在这个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正在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在这样的视觉文化时代,图片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少媒体都不由自主的更加偏向运用图片来进行传播,报纸媒体可以说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最为大,因此在求突破的道路上也对于图片多加看重。本文将图片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呈现方式,与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寻求图片语言在说话者将之报纸新闻语篇中运用到图片语言会产生的言语效果从而探寻其语用功能,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描写阐释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2015年到2020年的图片为语言语料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得知认为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有四个语用功能,在第一章中探讨了重要探讨了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认为图片语言只要在由特定的语境支持下能够进行独立言说,其将不再是文字语言的陪衬或者是装饰,而是可以进行独立的言说。在第二章中主要研究的是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主要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说话人不仅以图叙事,更以言行事,从中传达出一些言外之意给听话者。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心随图动”的图片语言的引导功能,本章加入了符号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从而分析出图片语言中的符号和听话人的关联,还有图片语言中的说话人的隐喻,从而使得引导功能的实现。第四章是“视”不可挡的易传播功能,这一章节主要从视觉时代受众的思维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图片语言自身的魅力还有图片语言的视觉冲击力这三个方面来描述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所具有的的易传播功能。上述所讲的这四个语用功能使得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陈钊[9](2020)在《国内网络体育社区言语互动机制和表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体育社区是体育迷在互联网空间中聚集的平台,也是他们分享和交流体育赛事信息的重要媒介载体。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起步较晚,群众参与基础较为薄弱,并且长期通过“举国体制”来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诸如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职业联赛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方得以成立,时至今日,与西方体育强国之间的差距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迷往往更热衷于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竞技水平较高的赛事,借助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观看上述赛事是我国体育迷的常见行为。也是因此,网络体育社区在我国体育迷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络体育社区中体育迷的言语互动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出了体育迷群体的观赛、分享、评论等行为特征以及体育迷的群体认同和组织化程度等群体状态。本研究主要采取了网络民族志、话语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笔者亲身参与到网络体育社区中进行观察记录,在观察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和背景信息进行话语分析,对网络体育社区的言语互动机制、体育迷群体的言语表达特征和外部群体身份的确认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发现,我国网络体育社区的基本言语互动机制呈现出碎片化、非共时、自由化、戏谑性强等特征,而在体育迷言语表达中的预设语境、符号运用和不礼貌言语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群体内部的团结性认同机制,同时又在对于外部议题的认同和排斥中体现出体育迷群体身份的边界性认同。文章最后,笔者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试图为网络体育社区平台以及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左乃文[10](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试析会话话语的审美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会话话语的审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研究(1983-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与问题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央视春晚的研究现状
        1.3.2 春晚话语的研究现状
        1.3.3 话语转型的研究现状
        1.3.4 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创新
    1.5 概念界定与分类
        1.5.1 主持话语的概念
        1.5.2 主持话语的类别
第二章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的发展阶段划分
    2.1 初具样态的探索成熟期(1983-1990)
        2.1.1 流动式跨界主持团,非专业化特征显现
        2.1.2 节目形式单调反复,话语报幕功能定型
        2.1.3 流程进度开始形成,话语样态初现雏形
    2.2 中规中矩的稳定发展期(1991-1999)
        2.2.1 “赵倪”央视搭档主持团,专业化特征稳固
        2.2.2 节目取材人文现实,话语表情达意功能初现
        2.2.3 流程环节开始增设,话语样态力求完整
    2.3 推陈出新的创新求变期(2000-2010)
        2.3.1 实力派固定主持团,自身独具鲜明风格
        2.3.2 节目类型丰富完善,话语亮点效果增添
        2.3.3 广告插播短信互动,话语样态力求创新
    2.4 轻松多元的突破瓶颈期(2011-2020)
        2.4.1 青年派流动主持团,思维意识紧随潮流
        2.4.2 节目年轻元素增强,话语内核轻松活泛
        2.4.3 交互环节新型互动,话语样态力求突破
第三章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分析
    3.1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的宏观结构分析
        3.1.1 主题:“国家”宏大架构过渡为“家国”平行架构
        3.1.2 总体结构:平铺直述衍变为起承转合
        3.1.3 开场词:化繁为简,模式化问候语成型
        3.1.4 结束语:意义延伸,排比句式固定
    3.2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的微观结构分析
        3.2.1 高频词汇:年代时政热词转变为网络流行热词
        3.2.2 话轮转换:单人独自发起变化为双向互通联动
    3.3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的风格分析
        3.3.1 有声语言符号:个性情感彰显,风格灵活切换
        3.3.2 非语言符号:形态动作适宜,状态自然轻松
第四章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动因与趋势
    4.1 时代环境背景的双重因素
        4.1.1 制度调整的政治经济因素
        4.1.2 大众化特征彰显的文化因素
        4.1.3 媒介生存环境的变动融合发展
        4.1.4 话语主体抢占竞争优势的内在需求
    4.2 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趋势
        4.2.1 趋向于关注民生,话语融合双重视角
        4.2.2 趋向于动态互动,话语实现多层级转换
        4.2.3 趋向于情感的丰富,话语层次立体鲜明
        4.2.4 趋向于“年轻”化,话语表达着重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访谈节目主持研究综述
        二、国内电视访谈节目主持研究综述
        三、国内网络访谈节目主持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概述
    第一节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界定
        一、网络访谈节目概念界定
        二、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特征
        一、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界定
        二、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特征分析
第二章 角色新特征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个性“讲述者”:纪录片样态下的新呈现形式
        一、闲聊式:即兴开场,语言简洁轻松
        二、抒情式:叙述传情,表达真挚生动
        三、总结式:归纳概括,巩固深化主题
        四、消解式:结尾解构,引发观众深思
    第二节 积极“引导者”:多元化场景中的新互动模式
        一、氛围营造:洞察现场,合理运用环境
        二、语境顺应:专注对话,善用交谈语境
        三、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话题逐步探索
        四、概括引导:抓住重点,突出语言核心
    第三节 智慧“探询者”:故事化背景下的新叙事方式
        一、直接式:开门见山,话题正面直击
        二、委婉式:幽默先行,提问迂回婉转
        三、螺旋式:边讲边问,话题环环相扣
        四、假设式:寓问于谈,启发嘉宾思考
    第四节 专注“倾听者”:平民化交谈中的新角色关系
        一、共情式:感同身受,保持理性与适度感性
        二、语空式:适当沉默,引发同情同理及同频
        三、肯定式:充分理解,及时对嘉宾进行反馈
        四、评析式:总结重点,对嘉宾话语给予分析
    第五节 适时“调控者”:主人翁意识下的新调度方法
        一、制造热点:引发争论,活跃现场氛围
        二、控制话轮转换:把持话轮,驾驭进程
        三、适时打断:即性应变,掌控现场节奏
        四、善用非语言符号:合理运用传递情感
第三章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成因分析
    第一节 言外语境:传播环境更新催生话语策略变革
        一、社会语境:聚焦时代发展,话题设置多元化
        二、媒介语境:关注网络媒体,话语焦点差异化
        三、节目语境:突破空间壁垒,话语内容灵活化
    第二节 言内语境:网络语言环境助推语用策略转变
        一、语音:强调表达含义,激发观众兴趣
        二、词汇:突破用词习惯,扩大访谈效果
        三、语法:句式简洁多样,便于观众接受
第四章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提升路径
    第一节 外部提升机制:塑造主持人业务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
        一、构建主持人立体化成长环境
        二、拓宽主持人多平台发展渠道
        三、重塑主持人跨媒介评价体系
    第二节 内部提升机制:打造主持人自我修养的内部发展空间
        一、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社会竞争力
        二、加强理性思考,提高舆论传播力
        三、强化网络意识,增强话语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近五年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访谈节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贾玲小品的修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贾玲小品的生活化
    2.1 生活化的词汇
    2.2 简短的口语句式
        2.2.1 精简的短句
        2.2.2 以词为句现象
    2.3 口语性的修辞方式
        2.3.1 唱话
        2.3.2 多变的语速
第3章 贾玲小品的幽默性
    3.1 幽默的语音形式
        3.1.1 音韵相协
        3.1.2 谐音别解
        3.1.3 方言生趣
    3.2 自嘲式的幽默
    3.3 妙用辞格
        3.3.1 妙用衬跌
        3.3.2 巧用夸张
        3.3.3 异语增趣
        3.3.4 对比成趣
第4章 贾玲小品的巧思性
    4.1 精巧的情节安排
        4.1.1 铺垫式的开场
        4.1.2 重复式的情节发展
        4.1.3 呼告式结尾
    4.2 移时的篇章设计
    4.3 蕴含深刻的话题选择
        4.3.1 反映现实问题
        4.3.2 吸引观众眼球
        4.3.3 符合社会潮流
第5章 对贾玲小品创作的几点建议
    5.1 凸显方言的个性化特征,增强语言幽默特色
    5.2 丰富修辞方式,增强小品的艺术表现力
    5.3 增加情节的笑点包袱,增强小品的喜剧性
    5.4 减少以胖自嘲的幽默消费,丰富小品制造幽默的手段
第6章 结语
    6.1 内容总结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维吾尔语情景剧《幸福家庭的烦恼》会话结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幸福家庭的烦恼》的局部会话结构分析
    2.1 话轮及其构成
    2.2 半话轮
    2.3 非话轮
    2.4 修正机制
    2.5 话轮转换及规则
3 《幸福家庭的烦恼》的整体会话结构分析
    3.1 开头——言简意赅
    3.2 主体——展开会话
    3.3 结尾——加深友谊
4 《幸福家庭的烦恼》的对答结构分析
    4.1 对答结构的特征
    4.2 对答结构的分类
    4.3 对答结构的形式
    4.4 对答结构的功能
5 《幸福家庭的烦恼》的会话结构特点
    5.1 话轮设计特点
    5.2 序列组织特点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探究 ——以《书香清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毕业作品《书香清流》的节目概述
第一章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与主持人的界定
    第一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概述
    第二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
第二章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访谈会话艺术表现
    第一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会话话轮分析
    第二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会话话轮特点
        一、引导话轮走向,话轮持有次数多
        二、单句话轮为主,话轮持有时间短
第三章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主要构成要素
    第一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访谈艺术的语言符号
        一、精准性与人文性并重的提问技巧
        二、故事性与真实性并重的叙事技巧
    第二节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访谈艺术的非语言符号
        一、体态与表情展现人文关怀
        二、妆容与服饰运用TOP原则
第四章 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访谈艺术技巧的呈现
    第一节 以情感人,拉近距离
    第二节 抓住重点,舍去繁冗
    第三节 刻画细节,洞察人心
    第四节 语言精炼,活跃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选题背景
        二、选题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一、图片语言
        二、语篇
        三、语用功能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描写阐释法
第一章 “一图为何能够胜千言”: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
    第一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呈现
        一、新闻中的图表
        二、新闻漫画
        三、新闻摄影图片
    第二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的表征
        一、新闻图表的独立言说
        二、漫画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
        三、新闻摄影图片独立言说
    第三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功能的成因分析
        一、语境为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功能夯实基础
        二、独立言说功能与图片语言的意义息息相关
        三、独立言说功能依赖指示词语的象征用法
    第四节 独立言说功能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读者在有限时间内可获取的信息量
        二、促进报纸新闻语篇的创新发展
第二章 “有图有真相”: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行为
        一 新闻摄影图片的叙事主体依据新闻内容发生改变
        二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表达
        三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原则
    第二节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实现
        一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内容
        二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方式
        三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特点
    第三节 图表类新闻图片语言的叙事
第三章 “心随图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引导功能
    第一节 符号对于图片语言引导功能的重要性
        一、符号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点
        二、符号将形象构成意义
        三、符号易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下图片语言影响着读者的认知
        一、图片语言引导着读者的情感与思维
        二、符号与认知之间的关联性
        三、隐喻是图片语言能够成功引导读者的关键
    第三节 其他要素也影响着符号对于受众认知的变化
        一、色彩的运用
        二、光影效果的呈现
        三、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 “视不可挡”: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易传播功能
    第一节 “读图时代”下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由来
        一、读图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
        二、阅读变化造就了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
    第二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势
        一、图片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新闻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点
    第三节 图片语言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外在表现
        二、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内在力量
        三、图片语言在视觉上也必须符合大众审美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国内网络体育社区言语互动机制和表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网络体育社区与球迷互动实践概述
    2.1 我国体育发展简述:群众参与的弱自发性
    2.2 球迷媒介使用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2.3 我国的网络体育社区概述
    2.4 小结
3 网络体育社区言语互动机制特征
    3.1 话轮转换机制:随时中止与重叠
    3.2 现实身份关系:乌托邦式的平等
    3.3 言语修辞运用:表面对抗与隐含默认
    3.4 小结
4 体育迷群体言语表达特征
    4.1 预设语境的言语表达:信息缺失与填补
    4.2 体育符号运用:多中心的群体团结
    4.3 不礼貌言语冲突:群体分化与对立认同
    4.4 小结
5 网络体育社区中的外部议题讨论
    5.1 外部议题边界:体育迷身份的自我确定
    5.2 男性气质认同:体育迷群体的刻板偏见
    5.3 小结
6 结语与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试析会话话语的审美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央视春晚主持话语转型研究(1983-2020)[D]. 邵玉潇. 河北大学, 2021(02)
  • [3]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研究[D]. 郑广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贾玲小品的修辞学研究[D]. 韦晴晴.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6]维吾尔语情景剧《幸福家庭的烦恼》会话结构分析研究[D]. 王玫.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7]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探究 ——以《书香清流》为例[D]. 文梦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皇甫佳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国内网络体育社区言语互动机制和表达特征研究[D]. 陈钊. 暨南大学, 2020(07)
  • [10]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会话话语的审美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