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布式拉曼放大技术的多太比特长距离传输系统

利用分布式拉曼放大技术的多太比特长距离传输系统

一、Multi-Terabit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ing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Technologies(论文文献综述)

王黎明[1](2016)在《高阶调制光纤传输系统中非二进制LDPC译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获得更大容量的光传输,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阶调制格式和复用技术。但是高阶调制会带来系统光信噪比(OSNR)需求的增加,在高阶调制光纤传输系统中使用前向纠错(FEC)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非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NB-LDPC)码比起同比特长度的二进制码呈现出更好的纠错性能。但是非二进制LDPC码的译码复杂度会随着阶数的增加而急剧增长,因而在纠错性能与译码复杂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高阶调制光传输系统中FEC技术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以非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高阶调制光传输系统中的应用为研究核心,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首先研究了二进制LDPC码和非二进制LDPC码的基本原理,包括二者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译码算法及纠错性能。使用MATLAB仿真比较了 QPSK系统中同等条件下二进制和四进制LDPC码的纠错性能,结果表明四进制LDPC码的纠错性能要优于二进制码。(2)搭建128Gb/s的16QAM高阶调制光传输仿真系统,在该系统上仿真比较了二进制、四进制和十六进制LDPC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获得10-6的BER时,16进制LDPC码的纠错性能相比于四进制LDPC码有一个0.5dB的下降;而且在合适的OSNR条件下,四进制LDPC码的平均迭代次数最少,综合表明四进制LDPC码更适合作为16QAM光传输系统的FEC方案。(3)研究了加入水印位的非二进制LDPC译码方案在高阶调制光系统中的性能表现,仿真比较了水印位非二进制LDPC方案与传统非二进制方案的纠错性能和译码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非二进制LDPC方案相比,基于水印位的非二进制方案能够进一步降低译码的平均迭代次数,使得译码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当BER为10-5时,水印位方案还能获得一个0.1dB的净编码增益的改善。总之,本论文以高阶调制光传输系统中非二进制LDPC码的性能研究为目的,分析比较了 16QAM系统中不同进制LDPC码的性能,然后将水印位引入非二进制LDPC码中分析研究了其在高阶调制光系统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水印位方案在提高译码效率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纠错性能,对于采用高阶调制的光纤传输系统中FEC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姬卫玲[2](2015)在《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光波分复用WDM技术是未来高速全光通信中传输容量潜力最大的一种多信道复用方式。它可以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而每个光载波可以通过FDM或TDM方式,各自承载多路模拟或多路数字信号,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耦合到光缆线路中在同一根光纤上传输,在接收端将组合的光波长分开,不同波长的信号送入不同的终端。因此将此项技术称为光波长分割复用,简称光波分复用技术。EDFA是这种多波长系统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它可以在几个大赫兹的波长范围内同时给多个波长提供增益。

张本[3](2010)在《光传输系统中超强FEC级联码的研究》文中认为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通过在信号中加入少量的冗余信息来发现并纠正误码,从而降低接收端光信噪比容限,改善系统误码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延长传输距离,同时降低系统成本。因而目前广泛被用于光传输系统中。但随着光传输技术的日益发展,光纤中的传输效应(如色散、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就会严重影响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进一步提高。为此,人们不断研究开发性能更好的新超强FEC码型,使其获得更高的净编码增益(NCG)和更好的纠错性能,满足光传输系统高速发展的需要和尽量避免实施设备昂贵复杂的色散补偿技术等。在超强FEC的实现方案中,由于级联码具有极强的纠突发和纠随机错误的能力,因而它是光传输系统中高效编码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针对光传输系统中超强FEC级联码的码型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超强FEC编码技术是2003年国家―863‖重大科技科技项目―光纤通信创新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本课题就是以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A001AA122012)―WDM超长距离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为应用背景开展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光传输系统中的各种噪声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光传输系统的信道模型即: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并在该信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误码率(BER)分析。进而对影响FEC码型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探讨后,提出了光传输系统中FEC码型的主要构造方法。并从构造码型与纠错性能的角度对线性分组码,循环码以及BCH码和RS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2.基于级联码对现有几种级联码的码型、冗余度及其纠错性能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入交织器与采用迭代译码技术的级联码是改善现有级联码码型的纠错性能最理想的方案之一。3.对光传输系统中级联码特性和ITU-T G.975.1中2种超强FEC级联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强FEC交织型级联码码型:RS ?2 55,239?+ BCH ?2 040,1930?,仿真表明该级联码与ITU-T G.975.1中RS(255,239)+CSOC(k0/n0=6/7,J=8)码相比较,具有更低的冗余度和更好的纠错性能,并在经过三次迭代、BER为10-12时其净编码增益(NCG)比ITU-T G.975.1中BCH(3860,3824)+BCH(2040,1930)码和RS(255,239)+CSOC (k0/n0=6/7,J=8)码要分别大0.45dB和0.48dB,且比RS(255,239)大2.81dB。因而它更适用于超高速、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的光传输系统。并探讨了该级联码型的设计与实现问题。

肖晓晟[4](2006)在《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非线性克尔(Kerr)效应导致的非线性传输损伤是光纤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OPC)是两种能有效抑制非线性传输损伤的技术。两者各有利弊又可结合使用。本论文系统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对非线性损伤的抑制效果,针对采用这两项技术的系统分别提出了快速的设计、优化方法,并对超短脉冲传输后的OPC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有效抑制非线性损伤,须对色散管理系统的三个参数:预补偿、每跨段残余色散和净残余色散(NRD)进行优化,其中优化NRD可极大提高受自相位调制(SPM)限制的系统的性能。本论文首次提出了两种解析方法来快速优化受SPM限制系统的NRD量。其中最小化脉宽法还可同时优化上述三个参数。此外还提出可以仅利用两个系统参量:色散与比特率平方的乘积和非线性相移,建立眼开度代价(EOP)的数据库来评估任意单信道色散管理系统的非线性损伤。即使上述三个参数都被优化,色散管理系统仍受到非线性损伤的困扰。而另一种技术——OPC理论上可完全抑制非线性损伤。但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实际系统中的功率不对称,OPC在同一个系统中对各种类型的非线性损伤抑制效果差异很大,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非线性损伤被抑制的同时其它非线性损伤反而被增强。鉴于此,可结合色散管理和OPC这两种技术来更有效地抑制系统的非线性损伤。基于最小化脉宽法,本论文发展了一种用于设计受SPM限制的OPC系统的解析方法。该方法还可快速评估任意系统中OPC对SPM的抑制效率。本论文还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超短脉冲的OPC。利用1km长的高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HNL-DSF)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了~300飞秒脉冲经过10km单模光纤传输之后的OPC,其转换效率约为-16dB,3dB转换带宽为20nm。利用该相位共轭器,初步探索了超短脉冲20km单模光纤的传输实验。本论文针对实验观察到的在OPC过程中共轭光频谱发生畸变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该畸变源于非线性相位调制,调制量等效于信号经历2.5倍长的HNL-DSF传输时所受的SPM。因此可以利用优化NRD等方法来补偿该畸变。这些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将OPC用于宽带、高速率的通信系统。

吕欣荣[5](2005)在《软交换NGN网络实施方案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来源于中国电信的NGN网络建设论证项目。 在目前的信息技术与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新一代IP网络、3G和全光网络已经开始实施。各种信息网络必然进行融合。电信营运业务也必然融合在能够同时传输数据、语音和图象等多媒体业务的NGN网络中。为了在电信界新的革命浪潮中占得先机,世界各个科技大国都把软交换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进行开发,已经制定出相应的国际标准,为开发商、营运商提供广阔的平台。网络带宽是NGN的核心技术指标。在全光网络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全光IP网络成为NGN的骨干网络。为了测量和评估NGN特性和指标,相应的信息流排队理论必须与NGN网络的建设保持着同步发展。随着我国NGN网络的逐步构建与营运,如何在实施NGN网络过程中对于各种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技术课题。我国原有的电信网络分析评价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信网络的需要。而新的网络性能评价分析平台的采用,将极大提高其评价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壮大。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论述如何实施NGN网络。首先论述NGN网络系统的现实意义,讨论了实现的具体方法,详细分析了NGN有关标准间的关系。指出了NGN网络设计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根据系统的要求,讨论NGN带宽和全光网络间的关系,最后对于国际、国内各种已经和正在建设中的NGN网络的特性、营运特点以及前景进行分析,为我国正在建设的NGN网络提供前期理论和技术准备。

胡智勇[6](2004)在《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光纤放大器技术和光源技术是 DWDM 传输系统的核心技术。本论文主要围绕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多波长光源技术和可调谐光源技术取得如下研究成果:一、宽带 EDFA 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1. 使用模拟软件 OptiAmplifier 4.0 对 L 波段 EDFA 的本征增益平坦特性及级联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优化设计,并给出了特定条件下的本征增益平坦的近似计算公式,实验获得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符合很好。2. 使用并联结构进行了 C+L 宽带 EDFA 的实验研究,小信号增益大于 20 dB,可用带宽约 70 nm(15301561 nm,15671607 nm)。二、宽带 FRA 与宽带 EDFA/FRA 混合放大器的数值模拟1. 数值模拟了 7 个波长泵浦的宽带增益平坦 FRA,通过合理配置泵浦波长和泵浦功率,可实现 80 nm(15301610 nm)范围内±0.5 dB 的平坦增益。2. 数值模拟了分立式 EDFA/FRA 混合放大器,结合增益均衡滤波器,对设定的多波长信号得到了 75 nm (15301605 nm)范围内约 22.7 dB 的平坦增益。三、多波长半导体光放大器-光纤环形腔激光器(SFRL)实验研究1. 报道了一种基于 SOA 的结构简单的新型双波长 SFRL,其中以两个中心波长不同的 FBG 作为选频滤波器,在室温下实现了稳定的双波长输出。2. 以 F-P 腔做为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在室温条件下得到了具有高信噪比、窄线宽、高稳定度的 7 个波长输出,峰值功率相对起伏小于 4%3. 利用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Hi-Bi FLM)的梳状滤波特性的多波长 SFRL,在室温下获得了基本符合 ITU 标准 100 GHz 的 15 个波长以上的输出,线宽 0.1 nm,各信道峰值功率相对起伏小于 12%四、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1. 宽可调谐 SOA 基高双折射环形腔激光器:在 SFRL 的腔内串接一段高双折射光纤,通过调节腔内偏振控制器和偏振片,获得了 15551604 nm 范围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我们获得的 L 波段可调谐,以及 49 nm 的宽可调谐范围,在国内外均属首次。2. 离散可调谐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使用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和一个选择信道的可调谐薄膜滤波器,获得了 C 波段 41 个离散波长的可调谐输出,各信道波长输出的功率起伏几乎为零。

二、Multi-Terabit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ing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Technolog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ulti-Terabit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ing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Technologies(论文提纲范文)

(1)高阶调制光纤传输系统中非二进制LDPC译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发展现状
        1.1.1 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
        1.1.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1.2 前向纠错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LDPC码在光纤通信中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前向纠错技术
    2.1 FEC技术基础
    2.2 FEC技术分类
    2.3 FEC技术演进
    2.4 FEC技术优势
    2.5 FEC主流码型
        2.5.1 级联码
        2.5.2 TPC码
        2.5.3 LDPC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DPC码
    3.1 LDPC码基本理论
    3.2 二进制LDPC码
        3.2.1 二进制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3.2.2 二进制LDPC码的编码算法
        3.2.3 二进制LDPC码的译码算法
    3.3 非二进制LDPC码
        3.3.1 非二进制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3.3.2 非二进制LDPC码的译码算法
    3.4 二进制LDPC与非二进制LDPC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阶调制光系统中LDPC码的性能研究
    4.1 16QAM调制原理
    4.2 星座图映射方法
    4.3 16QAM系统中不同进制LDPC码的性能仿真
        4.3.1 16QAM光传输系统的搭建
        4.3.2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二进制水印位LDPC方案的研究
    5.1 二进制水印位方案的原理
    5.2 二进制水印位方案的性能
        5.2.1 水印位方案性能的影响因素
        5.2.2 水印位方案的BER性能和译码效率
    5.3 非二进制水印位方案的原理
    5.4 QPSK系统中非二进制水印位方案的性能
    5.5 16QAM系统中非二进制水印位方案的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技术背景
    1.3 波分复用发展方向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多路复用技术
    2.1 时分复用
    2.2 频分复用
    2.3 码分复用
    2.4 波分复用
        2.4.1 单向结构
        2.4.2 双向结构
    2.5 光波分复用通信技术的特点
    2.6 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
    2.7 光通信发展阶段
    2.8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特点
第三章 WDM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3.1 WDM概述
    3.2 WDM关键技术
    3.3 WDM技术特点
        3.3.1 WDM技术优点
        3.3.2 WDM的现有技术水平及国内应用现状
    3.4 WDM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
    3.5 WDM技术在数据业务中的应用
第四章 DWDM发展趁势及工程设计
    4.1 DWDM概念
    4.2 DWDM技术原理
    4.3 DWDM系统特性
    4.4 DWDM关键技术
        4.4.1 关键器件
        4.4.2 网络结构分类
        4.4.3 波长路由
        4.4.4 网络同步和安全性
        4.4.5 功率均衡技术
        4.4.6 开销处理
        4.4.7 同频串扰
    4.5 DWDM工程设计
        4.5.1 初步方案确定
        4.5.2 DWDM光放段和光复用段设置
        4.5.3 站型的配备
        4.5.4 DWDM的保护
        4.5.5 DWDM工程设计
第五章 OTN的引入及产品介绍
    5.1 OTN概念的引入
    5.2 OTN设备厂家概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光传输系统中超强FEC级联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光传输系统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信道模型与 FEC 码型构造方法
    2.1 引言
    2.2 限制光传输系统中的影响因素
    2.3 光传输系统中的噪声分析
        2.3.1 光发射机中的噪声
        2.3.2 光纤中的噪声
    2.4 信道噪声分析与信道模型的确立
        2.4.1 信道噪声分析
        2.4.2 光通信中的噪声引起的差错
        2.4.3 光纤信道模型的确立
        2.4.4 AWGN 信道模型下的差错分析
    2.5 FEC 码型构造分析
        2.5.1 影响FEC 码型性能的主要参数
        2.5.2 FEC 码型的主要构造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道编码理论
    3.1 引言
    3.2 信道编码概述
        3.2.1 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
        3.2.2 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3.3 线性分组码
        3.3.1 分组码
        3.3.2 线性分组码
        3.3.3 线性分组码的几个重要概念
    3.4 循环码
        3.4.1 循环码的生成矩阵
        3.4.2 任一(n,k)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3.4.3 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
    3.5 二进制BCH 码
        3.5.1 二进制BCH 码定义与生成多项式
        3.5.2 二进制BCH 码多项式与校验矩阵
        3.5.3 二进制BCH 码的译码
    3.6 里德-索洛蒙码(Reed-Solomon)
        3.6.1 RS 码的定义及其生成多项式
        3.6.2 RS 码的译码
    3.7 交织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传输系统中 FEC 码型的分析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前向纠错技术(FEC)的应用
    4.3 带内FEC 和带外FEC
        4.3.1 SDH 系统中的带内FEC
        4.3.2 光传送网(OTN)中的带外FEC
        4.3.3 带内FEC 和带外FEC 的比较
    4.4 编码增益与净编码增益(NCG)
    4.5 FEC 误码纠错能力
    4.6 FEC 的技术优势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传输系统中超强 FEC 级联码分析
    5.1 引言
    5.2 级联码的出现
    5.3 串行级联码的分析
    5.4 并行型级联码的探讨
    5.5 交织型级联码的分析研究
        5.5.1 交织型级联码的迭代译码
        5.5.2 交织型级联码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5.6 几种级联码型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颖超强 FEC 交织型级联码的研究
    6.1 引言
    6.2 级联码的优化
        6.2.1 加入交织器与迭代译码的级联码
        6.2.2 优化后的级联码的纠错性能分析
    6.3 ITU-T 建议的超强FEC 码型分析
        6.3.1 超强FEC 在现有光传输系统中的应用与ITU-T 建议
        6.3.2 超强 FEC 级联码 RS(255,239)+CSOC(n0//k0=7/6,J=8)及其纠错性能分析
        6.3.3 超强 FEC 级联码 BCH(3860,3824)+BCH(2040,1930)及其纠错性能
        6.3.4 G.975.1 建议的其他超强FEC 构码与纠错性能
        6.3.5 超强FEC 的构造特点归纳
    6.4 基于级联码的新颖超强FEC 的构造
    6.5 新颖超强FEC 的编译码
    6.6 新颖超强FEC 级联码型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6.7 新颖超强FEC 的设计与实现
        6.7.1 光信道传输单元(OTU)
        6.7.2 OTU 子帧FEC 编码
        6.7.3 数字包封技术的硬件实现
        6.7.4 OTU 中的FEC 编码
        6.7.5 OTU 中的FEC 译码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B.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色散管理技术
        1.2.2 相位共轭技术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2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损伤及评估
    2.1 非线性损伤的分类
        2.1.1 信道内的非线性损伤
        2.1.2 信道间的非线性损伤
    2.2 色散管理系统的非线性损伤的评估
        2.2.1 非线性损伤的评估方法
        2.2.2 EOP 数据库的建立示例
    2.3 小结
第3章 受SPM 限制的色散管理系统的两个优化模型
    3.1 色散管理系统简介
    3.2 最小化脉宽法
        3.2.1 优化方法的原理
        3.2.2 理论推导及色散图的优化
        3.2.3 讨论
    3.3 最大化振幅法
        3.3.1 优化方法的原理
        3.3.2 最优化净残余色散
        3.3.3 推广至NRZ 码型
        3.3.4 讨论
    3.4 色散管理系统的局限
    3.5 小结
第4章 相位共轭的抑制效果及优化模型
    4.1 相位共轭系统简介
    4.2 相位共轭对非线性损伤的抑制效果
        4.2.1 抑制效果分析
        4.2.2 相位共轭系统的设计
    4.3 受SPM 限制的相位共轭系统的优化模型
        4.3.1 解析模型
        4.3.2 解析模型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超短脉冲相位共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5.1 实现相位共轭的方案比较
    5.2 超短脉冲的相位共轭实验
        5.2.1 超短脉冲相位共轭的实现
        5.2.2 利用相位共轭器进行的超短脉冲传输初步实验
    5.3 频谱不对称相位共轭的研究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光纤通信系统的数值仿真流程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软交换NGN网络实施方案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当前信息领域的NGN网络研究、开发概况
    1.3 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4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及优缺点
    1.5 通信网络技术的 IP分组化趋势
第二章 电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IP化
    2.1 传统电信网的不足及发展
    2.2 NGN的驱动力及背景
    2.3 NGN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2.4 电信网络向NGN过渡的必然性
第三章 NGN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NGN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4.1 综述
    4.2 软交换技术在传统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4.3 NGN切入层面
    4.4 软交换技术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4.5 软交换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第五章 利用NGN技术构建电信级通信网
第六章 NGN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6.1 NGN出现的背景和需求
    6.2 NGN的定义
第七章 NGN的标准化问题
    7.1 国际方面
    7.2 国内方面
第八章 NGN的特征和体系结构
    8.1 NGN的特征
    8.2 从交换层面看
    8.3 从基础传送层面看
    8.4 光网络
    8.5 全光网是下一代的新型网络
    8.6 向新一代网络迈进
    8.7 分层分布式的开放结构、业务平台与接口
    8.8 多业务网络
    8.9 NGN与PSTN、ISDN等的互通
    8.10 NGN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8.11 NGN的体系结构
第九章 软交换与NGN
    9.1 软交换结构
    9.2 宽带 IP网是NGN的核心
    9.3 NGN对承载平台的要求
    9.4 软交换接口与协议
    9.5 开放的API接口
    9.6 NGN网络安全问题
第十章 NGN的设备支持和技术发展情况及评价
    10.1 西门子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RPASS
    10.2 华为NGN解决方案
    10.3 北电公司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ccession
    10.4 中兴公司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ZTE Softswitch
    10.5 NGN技术发展展望及实施方案评价
第十一章 NGN实施案例分析与评价
    11.1 综述
    11.2 NGN技术在海外运营商的应用
    11.3 NGN技术在国内运营商的应用及评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 光通信系统光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新型超宽带光纤放大器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EDFA 与 FRA 概述
    2.1 EDFA 概述
    2.2 FRA 概述
    2.3 FRA 与 EDFA 的比较
    2.4 EDFA 和 FRA 研究进展
    2.5 小结
第三章 宽带 EDFA 研究
    3.1 宽带 EDFA 概述
    3.2 C-band EDFA 增益平坦研究
    3.3 低噪声、本征增益平坦 L 波段 EDFA
    3.4 宽带(C+L)EDFA 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与混合放大器研究
    4.1 DWDM 概述
    4.2 WDM 泵浦 FRA 设计
    4.3 混合光纤放大器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5.1 多波长光源概述
    5.2 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
    5.3 SFRL 特点、模型
    5.4 基于级联 FBG 的双波长 SFRL
    5.5 基于 F-P 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
    5.6 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
    5.7 小结
第六章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
    6.1 引言
    6.2 可调谐 SFRL
    6.3 离散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6.4 分光比可调耦合器研究
    6.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四、Multi-Terabit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ing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Technologies(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阶调制光纤传输系统中非二进制LDPC译码性能研究[D]. 王黎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2]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D]. 姬卫玲.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3]光传输系统中超强FEC级联码的研究[D]. 张本. 重庆邮电大学, 2010(11)
  • [4]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D]. 肖晓晟. 清华大学, 2006(06)
  • [5]软交换NGN网络实施方案评价与分析[D]. 吕欣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6]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D]. 胡智勇. 天津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利用分布式拉曼放大技术的多太比特长距离传输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