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分析

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因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1](2021)在《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转贷款业务发展研究 ——以国开行S省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高收入、政府税收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小微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长期存在,有待进一步解决。转贷款业务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即国开行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运而生的一项新业务,它充分结合了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稳定且价格低廉的优势以及商业银行网点众多覆盖面广、靠近和了解辖内小微企业的信息优势。本文以S省国开行转贷款支持当地小微企业融资为案例来源,在查阅国内外开发性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文献基础后,首先对转贷款业务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然后通过案例数据对该地区小微企业转贷款融资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与该地区小微企业的其他融资渠道作简要对比,以此探究转贷款的优劣势和实际作用。本文经过分析得出结论:S省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转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有所缓解,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业务可持续性发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本文针对转贷款业务的各个环节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撰写本文旨在希望转贷款业务能够越办越好,希望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能够早日得到解决。

毛攀[2](2020)在《种植户收入视角下草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新郑市梨河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之一。一直以来,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地立足区域优势资源打造农村优质产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草莓逐渐成为新郑市梨河镇的特色产业,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草莓种植户也越来越多,但种植户的收入尚未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草莓生产主体收入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以期为提高梨河镇草莓种植户的经营收入提供借鉴。研究思路为:以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为支撑,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9份。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影响草莓生产主体收入的因素及其存在的原因和关系,再用卡方检验验证其存在影响因素与草莓生产主体经营收入之间相关性,接着总结借鉴国内外草莓产业发展优势,最后提出梨河镇草莓种植户收入提升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次研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梨河镇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部分总结问题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9份。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整理归纳着重分析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的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种植方式、种植品种、化肥使用情况、草莓销售途径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与草莓生产主体经营收入存在的关系。第三部分选取以上六个方面为变量,检验与种植户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检验得出六个因素与收入之间存在显着性p<0.05的关系,证明六个影响因素与收入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接着从北京昌平、中牟、日本、美国草莓种植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其生产加工相融合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严格的标准认证体系,强劲的科技力量支撑,有效的合作社和品牌化引导,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梨河镇区域特点借鉴其中发展优势。最后根据结论,从资金扶持、品牌化规模化建设、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体系构建、引导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发展农村物流、农民职业培训等方面总结提高草莓生产主体收入的路径。首先引导有意愿的农户成立合作社,吸引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提供科技支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之后可多元化筹措资金建立草莓加工企业和储藏冷库,既可以保证本区域草莓的加工储藏还可以承接其他加工业务,促进加工储藏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政府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优势,促进草莓采摘观光业务发展,提高草莓种植户收益。

何宁[3](2019)在《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银行业结构变化和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大型投资银行的倒闭为起点,随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冲击,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迫使人们更加严肃思考“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将大银行拆分成很多中小银行就是最佳解决方案吗?那拆分后的银行业如何高效履行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责任,又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由此可见,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自身发展(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银行集中度的变化出发,系统揭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内在规律。本文试图以全球银行业为研究样本,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不仅能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还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使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下简称“WB”)和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等数据库的数据,并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问题。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导论、理论和文献综述,其余核心章节安排如下:第三章分析了1996-2015年全球以及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和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变化趋势和银行业发展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事实:(1)全球银行业集中度加权平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受到了对于全球银行业影响较大的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变化的影响。(2)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银行集中度变化呈现如下趋势:低等收入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金融抑制影响较大,银行集中度高于其他类型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逐步深化,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低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整体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中高等收入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银行集中度在一定区间波动变化;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呈平稳上升趋势。(3)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均具有自身的层级结构,几乎都呈现出几家垄断型大银行对国家银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特征。(4)银行集中度问题不能仅仅从一国的金融体系出发,可能还应考虑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政治体制、人均收入水平、通胀程度、人口密度,甚至该国的腐败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第四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取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绩效随着银行集中度的上升而增加,符合“哈佛学派”的研究观点。(2)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对金融服务需求较低,此时过低的银行集中度可能导带来银行业服务供给过剩,不利于银行业绩效的提升。(3)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银行业绩效过高,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引发资金向高收益的银行业回流导致资金空转和增加非银行部门的借贷成本,从而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等。第五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同样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银行集中度降低有利于提高银行业包容性,这与传统的研究观点相一致。(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大银行提升包容性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在提高银行集中度的同时提高银行业包容性;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言,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单一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集中度并结合政府支持手段提升包容性;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多样化时,可以适当增加专业性银行机构以提高银行业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以提高银行业包容性。(3)在同等的银行集中度下,包容性还与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有关,如中国银监会对国有控股大银行在包容性-即普惠金融方面设计了“三个不低于”的具体规定,使大银行的包容性大大提升;而在一些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欠发达国家,过高的银行集中度则使包容性大大降低。第六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集中-脆弱性”的研究观点。(2)处于经济转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其银行集中度与稳定性负相关。(3)从其他异质性分析结果看,特定条件下银行集中度的提升能够提高银行业稳定性,可能原因包括政府对大银行机构的保护措施和金融监管质量的提升等因素,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监管机构特别重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原因之一。第七章对全文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影响银行业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来影响银行业发展。但是并不存在适应于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银行业结构,每个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适应自身发展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银行业结构,即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1)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2)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3)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4)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5)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修兴高[4](2018)在《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举措,战略地位显着,被列为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首要任务。各省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将70%的扶贫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的同时,地方政府寄望于寻找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做法,而判断某地区经验做法是否可复制推广的依据是该经验做法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否具备或可复制。但现有文献主要介绍特定地区产业扶贫模式与经验做法,少有文献对产业扶贫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深刻剖析,也就无法为其他地区判定该经验做法是否可复制推广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在此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中央及各部委、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扶贫政策与产业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扶贫成效;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分析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潜在影响因素;然后分别为基层组织带动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样本进行案例研究,剖析三个案例样本的产业扶贫成效及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针对以往学者所指出的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或障碍因素进行讨论、印证和补充,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根据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尚存的制约因素,提出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地方政府立下“军令状”后,2016年和2017年包含产业扶贫内容的政策文件也呈爆发式增加,强有力的执行力有效保障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第二,基于三个案例的研究发现,基层组织能力禀赋、地区资源禀赋、行业属性、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贫困户特征并非重要的因素;第三,案例研究发现当前产业扶贫仍存在三个问题:产业扶贫项目在分配阶段确实存在“精英捕获”现象、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容易被产业扶贫主体忽视、产业扶贫主体的补贴政策门槛偏高且容易忽略小微产业扶贫主体的扶贫贡献,而对国内学者较常谈及的“弱者吸纳”现象、“规模化劣势”、“一次性怪圈”的普遍性持保留态度;第四,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对产业主体的扶贫思路引导、优化产业扶贫的配套政策体系、扶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扶持乡村能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扶持贫困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开发战略、强化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以及培育新型集体经济以增强扶贫开发能力。

姜似海[5](2018)在《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在对搬迁的原因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获得扶贫搬迁指标和国家政策扶持。并在移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搬迁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彝族移民如何利用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结群,以及作为少数派的哈尼族移民遭遇彝族文化冲击时如何实现适应与调适。同时搬迁后,搬迁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发展路径选择。最终,不同的搬迁人口在资源转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参与区域开发的机会实现自身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拓展,进而如何利用新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从而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即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关系中实现搬迁人口经济收入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秩序重构。从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来看,该搬迁项目的安置类型属于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就作为避灾和摆脱迁出地居住空间限制而言,已达到其最初目的。并且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社会文化空间和放弃原来的耕地等自然资源,因此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适应与调适。但作为扶贫和拓展搬迁人口发展空间的途径而言,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并没有因搬迁本身而使得搬迁人口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其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获得依然依赖于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支持。因此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脱贫与发展的目标,还取决于搬迁人口能否有效利用原来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优先获得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享受扶贫资源分配的权利拓展自身的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在旅游开发中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从而利用国家产业扶贫的契机调整耕地利用制度和从业结构,并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因其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差异,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以及潜在搬迁对象之间在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搬迁对象类型以及搬迁实施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而言,作为国家和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政策支撑上,表现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双重特征。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来看,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村民居住安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得新的居住空间,使得生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搬迁户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以及危房改造户等;但从国家扶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又将搬迁对象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同步搬迁户)两种类型;从民族成分来看,良心寨村搬迁户还可以划分为彝族和哈尼族两种类型。从而使得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上,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村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并且不同搬迁户类型不仅反映了不同搬迁人口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导致搬迁户之间对扶贫资源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利用方式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搬迁对象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路径差异。质而言之,是不同搬迁户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期待差异,即基于不同的机会成本考量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实现脱贫、发展途径。在不同搬迁人口选择、支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机会、能力和方式差异中,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格局中,不同搬迁人口支配的不同资源的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组合、增长过程不断行塑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本累积向象征资本累积的资本转化,从而实现“权利的重新配置”或“支配性结构权利”的再分配。积极参与占主导地位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重塑自身新的社会地位的能动主体。基于此,使得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获得意义。

秦晓娟[6](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赵洪丹[7](2016)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上,农村经济是重要的战略基点。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中国的农村金融不仅落后于城市金融,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更是不尽人意。为什么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设想在城市及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实现,而在中国农村却表现的十分迥异?不仅如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的农村表现的十分突出。发达地区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状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那么,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是否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差异,还是相反?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和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步入增长速度放缓和结构转型的“新常态”。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这是因为,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既符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又能满足中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要求;同时,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大,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被寄予厚望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在各种利益博弈下,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残缺不全、农村金融创新动力匮乏和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缓慢。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破解,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状态,并结合中国改革实际深入分析其原因;其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即使在农村,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各自发展情况差异巨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因此研究欠发达传统农业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第三,资金瓶颈始终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化改革的各个阶段,中国的农村资金供给方式和状态具有各自的特点,那么理解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则十分必要;第四,即使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未必一定会增加农民的福利水平。消费水平一般可以代表福利水平,而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既是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讨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学术界往往更加关注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而较少顾及经济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哪些,同时这些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区域差异?这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五个方面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试图揭开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之谜。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第二,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路径依赖”;农村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相对比例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央政府能够适时改变发展战略,愈加尊重市场的作用,使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协调。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只有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相互配合,破除阻碍市场功能发挥的体制性和行政性障碍,才能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第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尤其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未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反而由于农村金融风险积累、农村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储蓄存款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使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第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存在收入差异性特征,即在农村高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负向效应,而在农村低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的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同时会抑制农村金融流出,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第五,欠发达地区是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点。通过对吉林省的案例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并不是表现为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金融供给而导致的强制性储蓄。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未普遍设立,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村金融风险较大。农村贷款比率相对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相对不足。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行政性和体制性障碍;三是要加快普惠金融实施步伐,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四是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本文共分为8章,分别是:第1章:绪论;第2章:文献综述;第3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4章: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第5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第6章: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第8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龚颖楹[8](2016)在《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及信贷约束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指出资金在农户生产和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伴随农业经营形式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农户信贷约束问题正进一步突出。正规金融机构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成立,同时在它正常经营期间受到政府部门法律政策和相关法规制度约束、监管部门监管的一类金融组织(郭沛2004)。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中属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范围最广,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户想从这些从以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由于农户信贷需求数量少、周期短、利润少、纠纷多等特征,使其不易达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正规性金融部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给这部分农户放贷,预期收益低,承担的违约风险高,就此正规性金融部门对农户的贷款审核和发放较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收入不稳定,单个农户经济实力小还款能力不足,或者因交易成本过高等因素农户预判自己不能顺利获得贷款而主动放弃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机会。为缓解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的问题,全国相继开展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工作。那么,在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后,农户面对的信贷约束怎样?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农户信贷需求?为解答上述问题,通过实地走访陕西省杨凌当地农村,随机抽样调查400份问券,研究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下,杨凌地区农户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问题。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有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文章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章的理论部分。界定农户信贷需求、农户信贷约束和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等相关概念,总结农户信贷约束的理论分析、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第三章为陕西省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融资贷款需求及约束现状。包括样本数据的来源、农户个体特征、信贷需求现状以及甄别农户所受的不同信贷约束类型。了解杨凌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现状、受到信贷约束的类型和特征,发现在实施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下农户申请贷款的信贷满足度较大,所受供给型信贷约束(包括完全数额约束和部分数额约束)较轻;但仍有大量农户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放弃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机会,即农户的需求型信贷约束较严峻。第四章为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Heckman模型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农户受到正规性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首先研究实行产权抵押融资贷款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农户受信贷约束的原因具体有哪些,每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其次估算出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每个农户真实想获得贷款和实际获得贷款数额之间的差距,即农户的信贷约束缺口,以此评价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在样本地区的实施效果。通过模型结果发现农户的年龄和性别对农户申请贷款的可能性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对农户不受信贷约束方面的影响是负向的;而办理贷款的流程及手续熟悉度对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农户家庭中是否有熟人在当地正规金融机构任职对农户不受信贷约束方面有正向显着影响;当地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远近距离对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在对农户信贷约束缓解上也呈一定负相关;而农户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规模这两方面因素和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是否受到信贷约束之间没有明显相关联系。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杨凌地区的研究,总结关于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信贷需求和约束的现状和原因。并得出结论:收入不同农户的信贷缺口也不同,即所受的信贷约束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随着农户收入的下降信贷缺口越大。说明产权抵押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但在对收入较低农户的信贷需求支持上有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从宣传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完善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体系建设、完善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杨贵桥[9](2015)在《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当前最大的法律问题依然农民权利问题。因为,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劳动者群体,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剩余分配序列中的最末端,这是资本主导下经济剩余以市场机制进行积累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的“三农”困局,其核心是经济剩余的积累与分配问题。作为农业合作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对金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矫正。不过,农民资金互助社绝不是商业金融市场机制排斥“三农”的直接衍生物,而是农业合作化条件下以农民为主导的一种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式——互助信用,从而是农业剩余积累的一种新机制。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主要靠商业金融支持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体系逐渐进入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几十年高增长的工业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凸显困境,农村经济关系随之面临一场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也将由此出现重大调整。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从资本、身份、契约、金融异化等维度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得以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法律困境进行分析与研判,并结合调研,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认为,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源于互助资金资本化,因为互助资金资本化产生了社员之间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冲突,民间法调整失灵,因而需要引入国家立法予以规制。而从法理上讲,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身份与契约的对立统一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原因所在。而资金互助权的具体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又最终取决于农业经营方式。当前,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组织化成本较高的难题,因为高组织化成本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难以运行、资金互助严重异化的关键因素。由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两个基本趋势,即合作金融趋势抑或异化了的商业金融趋势。目前,多数农民资助互助社实际上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商业性吸存放贷公司。这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困境,而此种困境与农业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该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基础上优先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利用村庄既有治理机制,降低农民组织化成本,构建我国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同时,从市场准入、法人产权、内部治理、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立法。除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必然成为资本主导下的一场实质上排斥农民的商业金融运动,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工具或高利贷组织,从而存在被取缔的可能。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性质及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生成基础等问题。在法律性质上,农民资金互助社应定性为互益性法人。相应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是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因而其构成可以从资金互助权的基本内容、实现机制等角度进行解构。在经济根源上,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与农业自身特点、家庭经营方式以及商业金融对“三农”的排斥相关,更与农业合作化紧密相联。同时,从身份与契约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阐释了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认为“身份之上的契约”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其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域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般规律、新趋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章从纵向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重点考察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民资金互助社以及法律制度演进的十年历程,特别推介了“赫堂经验”。第四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本章结合调研,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分别从法律性质、内部治理、信用机制、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金融本位主义、商业金融本位主义、监管本位主义以及市场放任主义是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本章以上述四章为基础,对第四章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困境进行了回应,从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制度、重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完善框架。其中,特别论述了三点主张: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为基础,重点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并鼓励村集体参股设立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二是构建国家农业合作银行制度,为国家信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允许设人力资源股,借鉴乡村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吴蕴韬[10](2014)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发展离不开健全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落实国家金融扶持政策,推进包括农信社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为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是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金融系统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指引下,以构建“统一开放、主体多元、竞争有序、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市场为目标,进行了一些金融服务创新,效果良好。然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还远远不够发达和完善,单从金融服务供给角度分析,就在制度有效规制、机构网点设置、金融产品类别、人员激励机制、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迫切需要对促进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外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的基础上,在相关农村金融理论支撑下,分别对黑龙江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以相应结论为支撑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选取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管和农村金融服务绩效两个视角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现状,在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若干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界定农户经济行为和农户金融需求层次性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做了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借贷意愿较为强烈的主要是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农户:而农户家庭如果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则农户家庭的生产能力通常较强,其收入较多,获取信贷的需求就较弱。对比黑龙江省农村和较发达的江苏省农村的计量结果发现,教育因素在江苏的模型中不显着,而在黑龙江的模型估计中负向显着;收入来源在黑龙江模型中不显着,而在江苏模型中显着性很高,其原因是江苏农户间收入来源的不同对于其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黑龙江农户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掌握,是分析黑龙江农村金融特性的基础。其后论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情况。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正在经历快速的调整和发展。本研究将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机构分为了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非正规农村金融三个部分。在传统机构中,农村信用社仍占主导地位,但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服务创新能力方面则拥有优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表现出了便利性、民主性、能够引导农民增收等明显优势。而非正规农村金融尽管规模很小却不容忽视,其对农村金融的弥补性作用是难于替代的。在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中,本研究分别归纳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认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村金融固有的缺乏抵押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困境、作为农业大省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黑龙江省农村资本大量外流、农村政策性金融效率偏低、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失范、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不适用、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长期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以及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制度的不完善。为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发展黑龙江农村金融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选取了金融监管和农村金融机构绩效分析作为进一步考察研究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两个视角。在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管情况的研究中,本研究主要关注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中的角色和地位。银监会作为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承担着对以农信社为主的农村金融监管的功能,各省级政府则承担着对农信社的管理责任,在实践中,银监会和地方政府容易产生摩擦,因为农信社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的契合点,且农信社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主体,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这都可能有悖于银监会对农信社的经营效果和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管。在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绩效进行的实证分析中,本研究选择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量、存款数量、贷款回收率以及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来反应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经营绩效。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市场结构(HHI)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综合绩效(RFIR)两个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为,HHI系数越大则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RFIR越小则市场的深化程度越低。这种负相关说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当地金融市场的深化,反之,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越低就越会阻碍当地金融市场的深化。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能够给本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本研究总结了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发展农村金融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农村金融系统体系,以及国内的江苏省、四川省、吉林省、广东省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的主要做法,作为黑龙江省发展农村金融学习、借鉴的实例。通过比对分析得出以下启示: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法律规范与政府服务是金融支农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支农的内在动因在于盈利;规范有效的监管环境是可持续性金融支农的支撑;基于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支农。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健全黑龙江省传统农村金融体系,包括推动农发行、农信社、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与创新;二是鼓励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为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三是解决农村民间金融的民间借贷问题,既要化解监管风险又要引导其适度发展;四是健全农村征信系统,为各种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提供数据保障支持。五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包括从立法、行政、商业介入、资本市场等方面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六是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监控制度,防止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中出现风险。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实证研究方式,在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调研获取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计量分析,对农户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作出总结分析。二是本研究通过对金融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正规金融供给方面,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呈负相关。三是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内外经验,基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因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因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转贷款业务发展研究 ——以国开行S省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开发性金融相关理论
        2.1.1 开发性金融的内涵
        2.1.2 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2.1.3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探究
    2.2 小微企业内涵及现状
        2.2.1 小微企业的概念与界定
        2.2.2 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2.2.3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
    2.3 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小微企业转贷融资机理研究
    3.1 转贷款业务的介绍
        3.1.1 转贷款业务的概念与流程
        3.1.2 转贷款业务的雏形与渊源
    3.2 转贷款业务的风险分析
        3.2.1 基于国开行的视角
        3.2.2 基于合作商业银行的视角
    3.3 转贷款业务的可持续性分析
        3.3.1 源头环节——国开行
        3.3.2 中心环节——合作商业银行
        3.3.3 重要环节——地方政府
        3.3.4 核心环节——小微企业
第四章 国开行S省分行转贷款业务案例分析
    4.1 与辖内商业银行的合作情况
        4.1.1 银行类法人机构参与情况
        4.1.2 转贷款业务开展概况
    4.2 S省小微企业用款人的融资情况
        4.2.1 用款人类别及其资金用途
        4.2.2 用款人的贷款期限统计
        4.2.3 用款人的贷款利率统计与分析
        4.2.4 用款人的贷款额度统计
    4.3 S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4.3.1 S省小微企业融资供需分析
        4.3.2 S省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与成本分析
    4.4 转贷款业务的相对优势和不足
        4.4.1 S省转贷款业务的相对优势
        4.4.2 S省转贷款业务存在的不足
    4.5 对S省转贷款业务的简要预测
        4.5.1 转贷款发放额度有望持续增加
        4.5.2 转贷款利率可能由降到稳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基于国开行视角的建议
        5.2.1 加大对用款人的审查力度
        5.2.2 与地方政府建立转贷款合作
        5.2.3 加强业务沟通,避免“挤出效应”
    5.3 基于合作商业银行视角的建议
        5.3.1 坚持审慎经营,严控信用风险
        5.3.2 参与多方沟通,寻求风险分担
        5.3.3 强化业务管理,避免资金闲置
    5.4 基于小微企业用款人视角的建议
        5.4.1 立足法人主体,推动信用建设
        5.4.2 加强行业指导,完善配套措施
    5.5 基于业务创新视角的建议
        5.5.1 探索与互联网银行开展转贷款业务
        5.5.2 探索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对接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2)种植户收入视角下草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新郑市梨河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发展
        2.1.2 产业融合
        2.1.3 草莓专业合作社
        2.1.4 草莓生产主体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3 梨河镇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3.1 河南省草莓生产状况
    3.2 郑州市草莓生产状况
    3.3 郑州市草莓种植分布状况
    3.4 梨河镇草莓种植现状
        3.4.1 区位状况
        3.4.2 区域内经济状况
        3.4.3 梨河镇草莓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3.4.4 梨河镇草莓种植品种概况
        3.4.5 梨河镇草莓加工企业概况
        3.4.6 2018年梨河镇草莓种植分布状况
        3.4.7 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种植方法
        3.4.8 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种植规模状况
        3.4.9 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收入分布状况
    3.5 梨河镇草莓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5.1 促进区域内农民增收
        3.5.2 推动梨河镇产业结构升级
        3.5.3 加快城乡之间资源流动
        3.5.4 助力区域内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4 梨河镇草莓生产主体种植收入的影响因素
    4.1 种植户自身存在的影响因素
        4.1.1 草莓生产主体老龄化现象明显
        4.1.2 草莓生产主体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4.2 种植及销售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
        4.2.1 个体种植的方式市场竞争力弱
        4.2.2 种植技术落后
        4.2.3 化肥施用量多影响草莓质量
        4.2.4 品种选择少且杂乱
        4.2.5 种植规模小且投入成本高
        4.2.6 销售模式单调
    4.3 草莓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
        4.3.1 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
        4.3.2 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
5 草莓种植户收入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1 假设推测
    5.2 卡方检验相关原理及步骤
    5.3 具体检验方法及结果
        5.3.1 检验方法
        5.3.2 检验结果
6 国内外草莓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国外草莓产业发展优势借鉴
        6.1.1 美国水果产业的优势借鉴
        6.1.2 日本水果产业优势分析
    6.2 国内草莓产业发展优势借鉴
        6.2.1 北京昌平草莓产业发展优势借鉴
        6.2.2 河南中牟草莓产业发展优势借鉴
    6.3 发展优势总结
7 梨河镇草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以草莓品牌化建设带动生产主体增收
    7.2 适度扩大规模,加快构建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体系
    7.3 加快推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7.4 引导草莓种植户成立合作社
    7.5 填补相关扶持政策缺失
    7.6 强化资金扶持
    7.7 建设草莓产品加工企业,保障生产主体收益
    7.8 加快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7.9 完善仓储冷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7.10 推动草莓观光旅游事业发展,多元化提高农户收入
8 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银行集中度相关概念界定与测度
        二、银行业发展范畴界定
        三、银行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银行集中度“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第三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一、银行业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二、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文献综述
第三章 全球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第一节 全球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二、银行业绩效、包容性、稳定性的国别比较
    第二节 典型国家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市场主导型国家
        二、银行主导型国家
    第三节 中国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银行集中度测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绩效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包容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包容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六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稳定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一、全球银行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趋势各异
        二、集中度提高促进绩效提升,但过高可能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三、集中度较高时,适当降低集中度以及大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提升包容性
        四、集中度过高降低稳定性,监管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五、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
    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一、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
        二、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
        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
        四、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
        五、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
        二、中国产业扶贫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中国产业扶贫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国外贫困与扶贫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框架
    第五节 方法选择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七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扶贫
        二、贫困户
        三、脱贫户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贫困理论
        二、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
        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五、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
        六、包容性发展理论
        七、产业选择理论
        八、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产业扶贫思想
        一、习近平基层党建扶贫思想
        二、关于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的思想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研究的分析框架构建
    第二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层组织能力禀赋
        二、地区资源禀赋
        三、贫困户特征
        四、行业属性
        五、利益联结机制
        六、市场环境
        七、政策环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第一节 全国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一、中央及各部委扶贫政策的演进
        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增长状况
        三、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成效
        四、各省市扶贫政策的演进
        五、各省市扶贫政策的实施成效
    第二节 全国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一、中央及各部委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
        二、各省市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
        三、部分省市产业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三节 福建省扶贫开发的历程与现状
        一、赤溪村“引燃”中国扶贫开发事业
        二、宁德市开创“易地搬迁”扶贫措施
        三、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扶贫机制
        四、强化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五、实施整村推进,强化党建扶贫工作
        六、持续创新金融扶贫政策与工作机制
        七、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扶贫的主要运行模式
    第一节 产业扶贫模式划分及其理由
        一、基于扶贫主体的产业扶贫模式划分及理由
        二、产业扶贫模式分类环节的补充说明
    第二节 三种产业扶贫模式概述
        一、基层组织带动模式
        二、合作社带动模式
        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层组织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春光村基层组织带动的产业扶贫案例剖析
        一、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总体成效
    第五节 春光村基层组织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春光村基层组织具备较强能力禀赋
        二、春光村具备丰富且独特的资源禀赋
        三、春光村产业扶贫的行业选择合理
        四、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
        五、产业扶贫主体的内部协调机制稳定
        六、春光村扶贫模式对贫困户劳动能力要求低
    第六节 春光村案例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激发基层组织服务精准扶贫的能力与能动性
        二、特殊的资源禀赋是春光村成功的关键要素
        三、资源禀赋弱的村落需寻求差异化扶贫路径
第六章 合作社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一、研究地域概况
        二、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三、选择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帮扶措施与成效
    第五节 合作社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基层组织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引导
        二、凤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
        三、贫困户实现家门口种植葡萄创业就业
        四、葡萄产业发展获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相对稳定
    第六节 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帮扶实践的启示
        一、基层政府需加强对合作社的扶贫思路引导
        二、基层政府需强化合作社扶贫的后期保障
第七章 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一、连江县农业产业联盟及其扶贫实践
        二、选择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农业产业联盟共享扶贫机制的帮扶措施与成效
    第五节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帮助具有重要作用
        二、连江县具备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三、休闲农业贴近贫困户的技能与实际需求
        四、休闲农业旅游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广阔
        五、共享扶贫机制参与主体的协调机制稳定
        六、贫困户特征对共享扶贫成效的影响较小
    第六节 共享扶贫机制的经验启示与可复制推广价值
        一、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一:重视基层组织引导
        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二:提供稳定销售渠道
        三、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三:建立长效扶贫机制
        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四:规模扶持与分散经营有机结合
第八章 产业扶贫模式比较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三种产业扶贫模式的案例样本汇总与比较
    第二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第三节 对现有研究文献所指障碍因素的讨论: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一、产业扶贫项目申请阶段的“弱者吸纳”现象具有一定正面效应
        二、产业扶贫项目经营阶段的“规模化劣势”现象可化解
        三、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后的“一次性怪圈”现象可规避
        四、产业扶贫项目分配阶段确实存在“精英捕获”现象
        五、发展性产业项目与扶贫目标脱嵌的现象得到印证
    第四节 对现有研究文献所指障碍因素的补充: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一、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易被产业扶贫项目边缘化
        二、产业扶贫市场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政策门槛偏高
    第五节 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对产业主体的扶贫思路引导
        二、优化产业扶贫的配套政策体系
        三、扶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四、扶持乡村能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五、扶持贫困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开发战略
        六、强化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七、培育新型集体经济以增强扶贫开发能力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图表索引
个人简历

(5)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三) 文献研究法
    三、文献综述
        (一) 有关资源禀赋的研究
        (二) 有关机会结构的研究
        (三) 有关人的发展能力的研究
        (四) 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五) 有关移民社区重建的研究
        (六) 有关农村(农业) 资源配置的研究
    四、中心论点
    五、田野点概况
        (一) 牛角寨乡概况
        (二) 良心寨村概况
第一章 良心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
    第一节 搬迁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频发
        二、水资源紧张
        三、土地、山林资源匮乏
        四、居住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五、文化习俗的影响
        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足
    第二节 迁入地概况
        一、选址原则
        二、迁入地条件
    第三节 投资预算、发展规划及预期效益
        一、投资预算
        二、发展规划
        三、预期效益
第二章 搬迁对象与分户现象
    第一节 搬迁对象的识别、规模调整与搬迁户类型
        一、搬迁对象范围
        二、贫困户的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的价值评判
        三、搬迁对象的识别
        四、搬迁对象的变化与搬迁规模的调整
        五、搬迁户类型
    第二节 搬迁户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一、搬迁户补助政策
        二、不同搬迁批次的补助标准
        三、搬迁户人均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第三节 分户现象及意义
        一、“农转非”与分户类型
        二、分户的原因
        三、分户的意义
第三章 搬迁项目实施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第一节 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一、宅基地分配原则
        二、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第二节 住房建设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一、住房建设标准
        二、住房超标建设与政策纠偏
第四章 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第一节 社区组织重建
        一、庙会组织
        二、厨房组织
        三、搬迁精英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关系重构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关系重构
        二、迁入地村民组重构
        三、搬迁人口的关系重构
    第三节 搬迁人口的适应与调适
        一、“彝族特色村”问题
        二、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三、搬迁人口生产生活的适应与调适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脱贫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搬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一、搬迁贫困户资源禀赋状况
        二、随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第二节 搬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一、搬迁贫困户机会结构状况
        二、随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能力评估
        一、搬迁人口年龄结构及分布
        二、搬迁人口文化水平及技能分布
    第四节 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与脱贫发展路径差异
        一、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二、搬迁户资源配置差异
        三、搬迁户实现脱贫发展的路径差异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构成要素
        一、自然资源权属的转移
        二、人口的转移
        三、人力资本的转移
        四、物质资本的转移
        五、神圣事物的转移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资源拓展
        一、自然资源的拓展
        二、社会资源的拓展
        三、人力资源的拓展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一、自然资源重新配置
        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三、物质资本重新配置
    第四节 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意义
        一、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意义
        二、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后记

(6)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理论假设
        1.3.3 分析框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2.3.1 研究评价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3.1.1 消费潜能内涵
        3.1.2 消费潜能分类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6.2.1 数据来源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6.3.1 综合评价目标
        6.3.2 综合评价方法
        6.3.3 消费指数计算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6.4.1 消费能力评价
        6.4.2 消费需要评价
        6.4.3 消费条件评价
        6.4.4 消费潜能评价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早期思想:20 世纪之前
    2.2 20 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3 20 世纪50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4 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5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6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1 引言
    3.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2.1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2.2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2.3 帕特里克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3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3.3.1 模型设定
        3.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3.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4.1 单位根检验
        3.4.2 协整检验
        3.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3.5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4章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4.3.1 第一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初建阶段(1952-1977) 50
        4.3.2 第二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1993)
        4.3.3 第三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创新阶段(1994-2012)
    4.4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4.4.1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4.4.2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4.5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定、变量释义和数据说明
        4.5.2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4.5.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5.4 方差分解分析
    4.6 实证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
    4.7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5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5.1 引言
    5.2 文献评述
    5.3 模型设定、变量数据说明与数据描述统计
        5.3.1 模型设定
        5.3.2 变量数据说明
        5.3.3 数据描述统计
    5.4 计量分析与讨论
        5.4.1 基于全国的计量分析
        5.4.2 基于东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4.3 基于中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4.4 基于西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5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
    5.6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6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文献回顾
    6.3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说明
        6.3.3 数据来源
    6.4 计量分析与讨论
        6.4.1 基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为因变量的全样本的计量分析
        6.4.2 基于三个因变量的全样本计量分析
        6.4.3 基于四个因变量的农村高收入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地区样本的计量分析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7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7.1 吉林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7.1.1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7.1.2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7.2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2.1 引言
        7.2.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实证检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7.2.4 结论及政策含义
    7.3 长春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3.1 前言
        7.3.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3 实证检验结果
        7.3.4 原因分析
        7.3.5 基本结论与对策
    7.4 四平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4.1 引言
        7.4.2 理论分析
        7.4.3 实证模型构建
        7.4.4 回归分析
        7.4.5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及信贷约束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户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户信贷需求
        2.1.2 农户信贷约束
        2.1.3 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与“杨凌模式”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农户信贷需求的相关研究
        2.2.2 农户信贷约束的相关研究
        2.2.3 产权抵押贷款与农户信贷约束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章 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现状及约束分析
    3.1 样本来源和农户基本情况
        3.1.1 样本来源
        3.1.2 杨凌地区农户的个体特征
        3.1.3 杨凌地区农户信贷需求现状
    3.2 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贷款信贷约束的甄别机制
    3.3 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贷款信贷约束分析
        3.3.1 杨凌地区农户受到的供给型信贷约束
        3.3.2 杨凌地区农户受到的需求型信贷约束
        3.3.3 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信贷约束总结
        3.3.4 杨凌地区不同收入农户产权抵押贷款信贷约束差异
第四章 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4.1.1 指标选取
        4.1.2 模型构建
    4.2 模型的结果和解释
        4.2.1 杨凌地区农户信贷约束的Probit回归结果及解释
        4.2.2 杨凌地区农户意愿信贷需求的OLS估计结果及解释
        4.2.3 杨凌地区农户信贷需求缺口的估计
    4.3 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立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性考证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
        (六)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二、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构成
        (一)资金互助权
        (二)资金互助权若干维度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资金互助权类型与相应法律制度
        (四)资金互助权实现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资源由市场配置的局限
        (三)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排斥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
        (五)资金互助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
        (二)互助资金资本化及其法律规制
        (三)金融异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
        (一)自由价值
        (二)秩序价值
        (三)效率价值
        (四)公平价值
第二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德国
        (二)法国
        (三)美国
    二、东亚典型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日本
        (二)我国台湾省
    三、南亚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印度
        (二)孟加拉
    四、非洲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五、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演变的新趋势
        (一)放宽服务对象的身份限制
        (二)允许经营商业金融业务
        (三)民主管理和自治原则被消弱
        (四)分配呈现由资本主导的倾向
    六、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法律制度要与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二)以合作制和服务社员为立法宗旨
        (三)以明确政府责任为立法重点
        (四)以构建互助信用机制为立法主线
第三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1949年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我国悠久的民间资金互助传统
        (二)国民党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1949年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法律制度
        (四)钱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三、2004年至今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三个发展阶段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
    四、历史经验总结
        (一)法律制度要以尊重农民自治为前提
        (二)以构建契合于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机制为立法核心
        (三)以明晰政府权力边界为立法主线
        (四)以保障合作性质为立法目标
第四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对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一)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二)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方式
        (三)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立法概况
        (一)基本法律
        (二)部门法规
        (三)地方性规范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困境
        (一)“营利”与否的性质认定困境
        (二)多重制度约束下的融资困境
        (三)“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的内部治理困境
        (四)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困境
        (五)立法滞后背景下的监管困境
    四、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若干原因
        (一)金融本位主义
        (二)商业金融本位主义
        (三)监管本位主义
        (四)市场放任主义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法律制度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二)民主管理原则
        (三)产业导向原则
        (四)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原则
        (五)特别保护农民社员原则
        (六)法律救济与道德救援相结合原则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法律制度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
        (二)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主体制度
        (三)探索建立国家农业合作银行法律制度
        (四)完善区域性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度
    三、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人产权制度
        (一)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构成法人产权
        (二)村集体入股重塑法人产权
        (三)准许设立人力资源股
        (四)实行差别股权制
        (五)完善公积金制度
    四、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的高成本
        (二)严格实行“一人一票”
        (三)理事会人员任职应以从业相关为条件
        (四)优化监事会人员构成
    五、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融资法律制度
        (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责任
        (二)放宽商业融资限制条件
        (三)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
    六、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一)贷款保证制度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三)社员信用评级制度
        (四)信贷决策制度
        (五)贷款回收责任制度
    七、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一)明确监管主体
        (二)健全监管机制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
        (五)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
结论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村金融内涵
        2.1.2 农村金融特点
    2.2 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农村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4 市场失效理论
        2.2.5 政府失效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3.1 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
        3.1.1 农户经济行为分析
        3.1.2 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
    3.2 黑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实证分析
        3.2.1 黑龙江省农户借贷状况调查分析
        3.2.2 农户金融需求特征
    3.3 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3.3.1 计量模型
        3.3.2 数据说明及变量定义
        3.3.3 计量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4.1 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4.1.1 农村信用社
        4.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1.3 中国农业银行
        4.1.4 邮政储蓄银行
        4.1.5 地方性商业银行
    4.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4.2.1 小额贷款公司
        4.2.2 村镇银行
        4.2.3 资金互助社
        4.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
    4.3 民间金融供给
        4.3.1 黑龙江省民间金融的基本情况
        4.3.2 黑龙江省民间金融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5.1.1 农村金融的固有发展障碍
        5.1.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5.1.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
        5.1.4 黑龙江省农村资本大量外流
        5.1.5 农村政策性金融效率偏低
        5.1.6 黑龙江省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失范
        5.1.7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5.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成因
        5.2.1 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
        5.2.2 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
        5.2.3 农村信用环境缺失
        5.2.4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管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管的四个阶段
        6.1.1 改革放开以前
        6.1.2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6.1.3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
        6.1.4 21世纪初至今
    6.2 政府在农村金融监管中的角色
        6.2.1 政府对农村金融监管的演进
        6.2.2 政府在农村金融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6.3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绩效分析
    7.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
        7.1.1 金融机构存款总量与贷款总量
        7.1.2 金融机构贷款回收率
        7.1.3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7.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绩效研究
        7.2.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绩效研究模型
        7.2.2 指标的挑选与数据的收集
    7.3 模型结果分析与结论
    7.4 本章小结
8 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8.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总结
        8.1.1 系统协同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8.1.2 以综合性银行为主的德国农村金融体系
        8.1.3 补贴信贷保险聚力法国农村金融体系
        8.1.4 政府与农协合作共赢的日本农村金融体系
        8.1.5 政府大力支持的印度农村金融体系
    8.2 国内农村金融发达地区现状总结
        8.2.1 江苏省发展农村金融主要做法
        8.2.2 四川省发展农村金融主要做法
        8.2.3 吉林省发展农村金融主要做法
        8.2.4 广东省发展农村金融主要做法
    8.3 黑龙江省发展农村金融从中得到的启示
        8.3.1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8.3.2 法律规范与政府服务是金融支农的重要保障
        8.3.3 商业银行支农的内在动因在于盈利
        8.3.4 可持续金融支农的支撑是有效规范的监管环境
        8.3.5 基于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支农
    8.4 本章小结
9 发展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对策建议
    9.1 健全黑龙江省传统农村金融机构
        9.1.1 深化农信社改革
        9.1.2 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作用
        9.1.3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
        9.1.4 积极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9.2 鼓励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9.2.1 科学设计农民小额信贷的期限、金额与利率
        9.2.2 小额信贷机构为需要者提供包括培训在内的专业服务
        9.2.3 改进小额信贷机构与核心企业的合作
        9.2.4 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
    9.3 解决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问题
        9.3.1 重视民间借贷的发展
        9.3.2 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
        9.3.3 加大对民间借贷的监督力度
    9.4 健全农村征信系统
        9.4.1 加快推动农村征信系统立法
        9.4.2 深入农村开展征信教育
        9.4.3 完善农民信用信息档案
        9.4.4 构建守信失信奖惩机制
        9.4.5 建立定期信用评估机制
    9.5 完善农业保险
        9.5.1 加快建设农业保险相关法规
        9.5.2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9.5.3 发展多种模式的农业保险系统
        9.5.4 完善资金市场的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9.6 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控制度
        9.6.1 实行市场准入与市场退出机制
        9.6.2 建立符合农村金融机构特性的风险为本现场检查系统
        9.6.3 构建风险为本的非现场监测系统
        9.6.4 施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系统
        9.6.5 对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差别监管
    9.7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因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转贷款业务发展研究 ——以国开行S省分行为例[D]. 李聪. 内蒙古大学, 2021
  • [2]种植户收入视角下草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新郑市梨河镇为例[D]. 毛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3]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修兴高.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D]. 姜似海. 云南大学, 2018(01)
  • [6]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赵洪丹. 吉林大学, 2016(08)
  • [8]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及信贷约束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D]. 龚颖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9]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杨贵桥.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10]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吴蕴韬.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