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一、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樱,陈波,周强,冀天星,陈靖楠[1](2021)在《利用Excel VBA函数在医学检验中进行四格表统计的教学尝试》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Excel实现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四格表评估诊断试验、配对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补充Excel对卡方检验统计功能,应用于实验数据统计的教学尝试。方法 通过Excel的VBA程序界面编写统计程序,完成四格表卡方检验和四格表评估诊断试验(配对四格表)的统计功能。并与《卫生统计学》的实例分析进行对比,验证统计结果准确性。结果 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的输入参数为:A(A实验阳性数)、B(A实验阴性数)、C(B实验阳性数)和D(B实验阴性数)。软件根据上述条件自动输出相应统计描述参数:A+C、B+D、A+B、C+D、A+B+C+D、具体卡方检验、P值和判断。评估诊断试验和配对卡方输入参数为:A(真阳性)、B(假阳性)、C(假阴性)和D(真阴性)应为数字,否则有提示框。软件根据上述条件自动输出相应统计描述参数:A+C、B+D、A+B、C+D、A+B+C+D、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配对卡方检验、P值和判断。结论 Excel 能替代手工处理四格表数据统计功能,自动选择相应χ2检验统计方法,提供具体P值。

金智明[2](2021)在《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现有已纳入国家监测管理的重大疾病的监测工作现状,探索构建满足现有监测业务指标需求的最小数据集,为我国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业务需求调研、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和数据库范式理论等方法对数据集的内容进行筛选。本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数据元重要性的均数、满分比、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内容的计算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协调系数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专家基本情况:本次针对12种疾病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参与第一轮咨询的专家共791人,有效应答数为666人,专家积极系数在78%-94%之间,专家主要来自市级疾控中心,以高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参与第二轮咨询的专家共545人,有效应答数为431人,专家积极系数在65%-86%之间,专家主要来自省级疾控中心,以高级职称为主。两轮专家咨询中,各表单专家熟悉程度均值均≥0.8,专家判断依据均值均>0.9,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均>0.8,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均<0.05。2.专家咨询结果:数据集最初有905个数据元。第一轮专家咨询后,数据集有832个数据元。第二轮专家咨询后,将所有表单数据元汇总,形成的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集含有255个数据元。3.数据库范式结果:对数据集进行规范化描述。本研究重新调整63个数据元的信息分类。本研究剔除重名数据元13个、对47个数据元进行语义标准化并剔除25个数据元、剔除派生数据元30个,形成含有187个数据元的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集。4.目标一致性结果:结合监测目标,将7个数据元作为扩展数据元,不纳入最小数据集。5.最小数据集结果:最小数据集共有180个数据元,其中个人基本信息有18个数据元、监测机构信息有2个数据元、体检筛查信息有15个数据元、病例报告信息有10个数据元、检验检测信息有15个数据元、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有45个数据元、治疗用药信息有46个数据元、随访管理信息有29个数据元。按数据类型分,字符型数据元有122个,日期型数据元有32个、数值型数据元有18个、日期时间型数据元有4个和布尔型数据元有4个。结论本研究基于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监测核心业务需求,初步构建了一套涵盖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监测机构信息、体检筛查信息、病例报告信息、检验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治疗用药信息和随访管理信息等八部分内容的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对今后规范疾病监测信息采集内容具有参考意义。

张晨曦[3](2021)在《我国健康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

李瑞[4](2021)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地表土壤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静息期地表土壤特性现况,分析不同鼠疫发生情况的土壤特性分布差异和土壤各特性间的相关关系,探讨鼠疫流行与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为评估鼠疫发生和流行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提供基线资料。方法2019年7月至8月选取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弥勒市、芒市和梁河县进行土壤采样,采样点根据鼠疫发生情况分为8个疫村和8个非疫村,共采集土壤样品230份,记录土地利用方式。Munsell比色卡法鉴别土壤颜色并归类,烘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电位法测定p H值,电极法测定电导率,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微波消解—ICP-OES测定Fe、Ca、Ti、Co、Cu、Ni、V等7种金属元素含量。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并整理资料,SPSS 26.0统计分析,采用Chisquare test、Wilcoxon signed-rank test、Kruskal-Wallis H test、Mann-Whitney U test对不同地区、土壤颜色、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鼠疫发生情况的土壤特性分布差异分析,采用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分析土壤各特性相关关系。结果1.对230份土壤样品分类和检测,土壤颜色归类为五种,红、棕、黄棕、红黄和灰棕,p H中位数为5.82,低于云南土壤p H,电导率测定值中位数166.51μS/cm,有机质测定值中位数21.19 g/kg。疫源地富含Fe、Ca、Ti元素,Cu、Ni、V元素较其他金属元素含量低。2.不同地区土壤特性总体分布不全一致(均P<0.05),弥勒包括红、棕和黄棕土;芒市包括棕、黄棕和红黄土,梁河县包括棕、黄棕、红黄和灰棕土。弥勒酸度、电导率、Fe、Ti、Co、Cu、Ni、V元素最高,梁河县Ca元素含量最高(均P<0.017)。3.不同土壤颜色分类的土壤特性总体分布不全一致(均P<0.01),红黄土酸度最高、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最低;Fe、Ti、Co、Cu、Ni、V元素含量均在红土中最高,灰棕土中最低;Ca元素含量在棕土中高于黄棕土,黄棕土和灰棕土高于红土和红黄土(均P<0.005)。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p H、有机质、Ca、Cu、Ni、V元素总体分布不全一致(均P<0.05),耕地、林地的有机质高于草地;林地酸度大于草地,Ca元素含量最低,Cu、V元素含量高于草地,Ni元素含量高于耕地(均P<0.017)。5.不同鼠疫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中,疫村Ni、V元素含量低于非疫村(P<0.05)。弥勒疫村电导率、Fe、Ti、Cu、Ni和V元素均低于非疫村,芒市疫村有机质、Ti、Co、Cu元素均高于非疫村,梁河县电导率、Ti元素高于非疫村(均P<0.05)。6.土壤各特性间具有相关性,p H与Ca、Co元素,电导率与p H、有机质、Ca、Cu元素,有机质与Cu元素均呈正相关。Ca和Ti、Co元素无相关,和Fe、Cu、Ni、V四种元素均呈负相关,其余六种元素间均呈正、强相关。结论1.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采样地区土壤整体呈酸性,处于轻度盐化状态,土壤养分有机质指标为三级中等,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丰富,除Ca元素外的其余六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2.弥勒主要为红色土,芒市主要为棕色土,梁河县主要为棕色土且色度广。红黄土酸度最强,电导率、有机质最低。红土中Fe、Ti、Co、Cu、Ni、V六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灰棕土Ca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土壤金属元素在不同颜色和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特性分布不同,林地酸度较强,有机质、Cu、Ni、V元素含量较高,Ca元素含量最低。4.不同疫况某些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引起鼠疫暴发的含量升降趋势相同,但未达到引起鼠疫暴发升降倍数,且不同地区不同疫况某些元素存在差异,提示需分地区、连续动态密切监测金属元素变化规律,防控鼠疫暴发。5.不同疫况土壤各特性相关性分布基本一致。土壤特性间相关关系较密切,Ca元素和Fe、Cu、Ni、V四种元素均呈负相关,其余六种元素间均呈正、强相关。

赵国妮[5](2020)在《基于CNKI的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的工作方针,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年,《“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发布,再次强调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目前,人民健康已经被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健康促进和教育作为强有力的抓手和支撑,必须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要想做好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普及健康知识,更全面地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更有力地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研究目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目前我国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本研究选取CNKI数据库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多角度综合分析,明确当前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探索其研究的热点、探明其研究的前沿方向。为后续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探寻当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以期对健康教育领域相关研究有所裨益。资料与方法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作为文献来源,选择高级检索,检索年限选择2012~2018年,选择“医药、卫生”的学科分类,数据库选择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以“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或“健康普及”或“健康传播”或“健康素养”进行主题检索,为保证文献的学术性和代表性,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严格的二次筛选,剔除无关文献。最后共获得2314篇文献,作为此次研究的基础文献。本文分别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突变检测法和聚类分析法5种分析方法。首先运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2314篇本次研究基础文献的时间分布、刊发期刊情况、作者和机构的发文量。然后借助Cite Space软件,通过其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突变检测和聚类分析的功能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区图、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对2314篇本次研究的基础文献做一个系统、规范的梳理。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并结合关键词频次与中心度来分析近七年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对热点图谱深度挖掘、探查那些具有高突现率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的前沿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作者共现图谱、研究机构共现图谱来分析近七年来的高产作者、高产机构以及他们之间出现的学术共同体。主要结果现状:国内健康教育领域研究文献的历年发文数量均持续在300篇上下浮动;研究文献共发表在372种期刊上,载文量在30篇以上的有12种,载文量在20篇以上的有21种,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57种;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有7篇,只有一人,发文5篇的有3人,发文4篇的有11人,发文3篇的有11人。最大的合作学术共同体由14人组成,另有4人合作团队1个,3人团队2个,5个两人合作团队;发文在2篇及以上的机构一共有90家,发文在3篇及以上的机构一共有18家;发文最多机构的共发文16篇,其次各有一家机构发文11篇、8篇、7篇、6篇、5篇。机构大多都是单独发文,有8组机构是以两两合作的形式发文。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得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社区、慢性病、学生、艾滋病、健康促进、结核病、地方病、知晓率;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为健康教育、社区、艾滋病、老年、农村、影响因素、健康知识等。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共得到8个聚类群。研究前沿:通过突现关键词图谱,得到突现关键词,突现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染病、健康传播、高血压病、干预性研究、预防、儿童保健、预防控制、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用、评价、手足口病、冠心病、社区高血压、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碘缺乏病、生活质量、社区居民。通过查看图谱数据,得到突现关键词的历史折线。结论与对策建议本研究选取CNKI数据库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前沿主题这三个层面对7年间的健康教育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最终明确:健康教育研究文献在7年间的发文量比较均衡,刊发期刊种类比较多,比较杂;作者之间、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弱,研究内容较为松散,缺乏核心学术共同体,缺乏更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体系。7年间健康教育研究的八个热点领域是: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开展;健康素养的普及;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干预;地方病、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干预;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开展;预防控制等一级预防的干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策、模式、存在问题。7年间健康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渐强型前沿,包括高血压病、干预性研究、传染病、知识、预防接种;一种是渐弱型前沿,包括艾滋病、评价、碘缺乏病。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作者、机构之间的合作。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研究应该加强作者、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一定的学术共同体,建立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体系。2.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并加强反馈。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研究,让评价研究、干预性研究有更好的反馈和指导意义。3.对学生群体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关注需要继续加强。4.应加强加大对新媒体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应用研究。

董帅兵[6](2020)在《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技术的布病早期诊疗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对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技术的布病早期诊疗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布病诊疗信息系统,下同)进行评价。2.了解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在病例发现、规范化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设计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布病诊疗信息系统提供建议。方法:1.通过专家咨询法,剖析布病诊疗信息系统,为开展系统评价做基础。2.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的框架与指标对布病诊疗信息系统进行评价。2.1采集2019年3月18日~2019年12月18日来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简称地病中心)就诊的布病疑似患者的血样本,通过试管凝集金标准试验确定标本的阴阳性,同时采用布病胶体金法对其进行检测,评价胶体金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及Kappa一致性系数。2.2收集2019年3月18日~2019年12月18日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内患者就诊个案,建立评价数据库,分析纳入系统管理病例信息填报的完整性与准确性。2.3比较分析乌兰察布市地病中心使用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前后的病例报告及时性,同时与未使用该系统的通辽市地病中心、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同期病例报告及时性进行对比。2.4设计调查问卷,对课题现场开展布病诊疗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问卷调查,评估系统的简单性、可接受性、稳定性和满意度。结果:1.改进了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内挂号管理、诊疗管理和随访管理三个子系统部分内容与功能,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系统)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2.对580份阳性血清、424份阳性全血、80份阴性同源血清和全血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布病血清胶体金检测灵敏度98.97%,特异度95.00%,总符合率98.48%,Kappa值0.94。全血胶体金灵敏度99.06%,特异度95.00%,总符合率98.41%,Kappa值0.94。同源血清和全血一致率为99.01%,Kappa值0.96。3.收集了当地从事布病诊疗一线医务人员20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00%的医务人员认为系统比较容易使用,60.00%在30min-1h可学会使用该系统;65.00%认为系统使用过程中较为稳定,50.00%的医务人员在课题实施期间使用过程中遇到5次以上的故障;65.00%的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需要10-30min修复才能使用;总体75.00%医务人员认为系统比较容易接受。65.00%医务人员对系统使用较为满意。4.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包含的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 System,简称NNDRS)报告信息填写完整率为100%,准确率98.29%,包含的《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报告信息填写完整率仅为33.90%,填写完整个案的信息填报准确率为99.56%。布病诊断与报告时间间隔最大值、中位数和最小值分别为7.42h、1.15h和0.29h,较2016-2018年同期平均分别降低了 83.36%、50.00%和63.29%。乌兰察布市地病中心布病诊断与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显着低于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和通辽市地病中心。结论:1.胶体金检测作为布病诊疗管理信息系统的检测方法,完全可以保证该系统对病例检测诊断的准确性。2.布病诊疗信息系统中包含我国NNDRS和《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中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弥补了 NNDRS仅有患者发病、死亡等基础性资料的不足和监测点数据报送滞后的缺陷,为当地布病监测防控提供重要信息支撑。3.布病诊疗信息系统较简单、灵活、易接受,包含的NNDRS报告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较高,整体医务人员对系统较满意。项目的实施,显着提高了当地布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实现了对病例的全程管理。但病例填报信息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崔茹[7](2020)在《山东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分布状况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微量元素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如果人体的碘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我国是根据外环境中的碘、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甲状腺的肿大情况以及克汀病发病情况来判定划分碘缺乏病病区和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是基于外环境的水碘含量。通常情况下,水碘含量与人群碘营养状况是明显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具有把空间或者地理数据存储、分析、展示并输出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现今GIS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山东省在重点人群碘营养分布使用上尚未见报道。目的1、了解和掌握山东省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分布情况,构建山东省县级水平水碘含量GIS数据管理平台,为重新划定不同类型水碘地区提供数据支持。2、了解和掌握山东省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状况,构建其GIS数据管理平台,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3、分析不同水碘地区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更好的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水碘含量调查以乡镇为单位在全省17个地市的137个县中开展。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将全省每个县所辖乡镇按东、西、南、北、中划分成5个区域,分别在各区域随机抽取1个乡镇。抽取每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各小学随机抽取8-10岁的学生40人。另外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镇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日间随意1次所抽取学生和孕妇的尿样测定其尿碘含量,同时采用B超法测量所抽取学生的甲状腺大小。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清洁,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运用ArcGis10.2软件构建水碘及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分布图。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χ2检验等多种分析方法,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此次共调查137个县1844个乡镇,全省水碘中位数为9.20μg/L。水碘中位数<10μg/L的有74个县,占54.01%,除菏泽市和聊城市外,其余15地市均有分布;介于10~<40μg/L的有41个县,占29.93%,除枣庄市、烟台市、莱芜市、临沂市、聊城市和菏泽市外,其余11地市均有分布;介于40~100μg/L的有8个县,占5.84%,主要分布在济南市、青岛市、济宁市、聊城市和菏泽市;>100μg/L的有14个县,占10.22%,主要分布在菏泽市、聊城市、淄博市和济宁市。在被调查的1844个乡镇中,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镇有969个,占52.55%;介于10~<40μg/L的乡镇有489个,占26.52%;介于40~100μg/L的乡镇有139个,占7.54%;>100μg/L的乡镇有247个,占13.39%。其中济南市、淄博市、东营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和滨州市均可见不同水碘含量的乡镇并存的现象。2.儿童尿碘此次调查共采集儿童尿样27754份,尿碘范围为0.00~5510.00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01.90μg/L。全省儿童尿碘中位数介于100~<200μg/L的有73个县,除菏泽市外,其余16地市均有分布;介于200~<300μg/L的有46个县,各地市均有分布;≥300μg/L的有17个县,主要分布在济南市、淄博市、济宁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和菏泽市;有一个县的儿童尿碘中位数<100μg/L,位于泰安市。儿童尿碘中位数≥300μg/L的县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西的地区。县级水平的水碘中位数与儿童尿碘中位数相关系数r=0.383(P<0.001)。在水碘中位数<10μg/L和10~<40μg/L的地区,儿童尿碘水平处于碘适宜范围;在水碘中位数40~100μg/L的地区,其儿童尿碘水平大于适宜量;在水碘中位数>100μg/L的地区,儿童尿碘水平处于碘过量状态。各水碘分组的儿童尿碘中位数随着水碘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水碘地区的儿童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909.119,P<0.001)。各水碘分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儿童甲状腺B超此次调查共有27754人进行了甲状腺B超的检查,其中甲状腺肿大的有675人,甲肿率为2.43%。有2个县的儿童甲肿率≥15%,分别位于德州市和滨州市;有2个县的甲肿率介于10%~<15%之间,均位于济宁市;有17个县的甲肿率介于5%~<10%之间,主要分布在青岛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济宁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其余116个县的儿童甲肿率均<5%。县级水平的水碘中位数与儿童甲肿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315)。水碘中位数在10~<40μg/L的地区甲肿率最高,为3.31%,水碘中位数40~100μg/L的地区甲肿率最低,为1.75%。不同水碘地区的儿童甲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85,P<0.001)。其中水碘中位数<10μg/L的地区和水碘中位数10~<40μg/L、>10Oμg/L的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40,P<0.001;χ2=9.769,P=0.002);水碘中位数10~<40μg/L和水碘中位数40~100μg/L的地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8,P=0.001)。其余各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3)。4.孕妇尿碘此次调查共采集孕妇尿样12904份,尿碘范围为0.00~7735.00μg/L,尿碘中位数为152.70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150μg/L的县有70个,占51.09%,各地市均有分布;介于150~<250μg/L的有50个县,占36.50%,除莱芜市外各地市均有分布;介于250~<500μg/L的有14个县,占10.22%,主要分布在淄博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莱芜市、德州市、菏泽市、聊城市;≥500μg/L的共有3个县,分别位于济宁市、聊城市、菏泽市。县级水平的水碘中位数与孕妇尿碘中位数相关系数r=0.186(P=0.029)。在水碘中位数<10μg/L和10~<40μg/L的地区,其孕妇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量水平的下限或者略低于适宜量水平;在水碘中位数40~100μg/L的地区,其孕妇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量水平;在水碘中位数>100μg/L的地区,其孕妇尿碘中位数处于略大于适宜量水平。不同水碘地区的孕妇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6.885,P<0.001)。除水碘中位数<10μg/L和10~<40μg/L的地区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适碘”地区和水源性高碘地区均有一定比例的存在,部分地区可见交错性分布现象。其中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以西的黄河两岸,碘缺乏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鲁中山区和鲁南丘陵。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control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GN)推荐的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全省儿童碘营养处于超适宜量水平下限,但未达到碘过量水平,其中绝大多数县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量水平,部分县的儿童存在碘过量的风险。高水碘地区,儿童碘营养明显过量。整体上山东省的儿童甲肿率处于较低水平,但部分县儿童甲肿率较高,在水碘中位数40~100μg/L的地区,儿童甲肿率最低。全省孕妇碘营养处于适宜量水平的下限,孕妇仍存在碘缺乏的风险。尤其在水碘中位数<40μg/L的地区,孕妇碘营养水平处于碘缺乏或者适宜水平的下限,孕妇碘缺乏的风险较大。3、结合儿童尿碘、儿童甲肿率以及孕妇尿碘的状况,将“适碘”地区的水碘划分标准定为40~100μg/L是适宜的。

王赢[8](2020)在《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过程和空间自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揭示吉林省布鲁氏菌病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或调整吉林省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 2019软件,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流行趋势进行描述;使用Excel 2019软件对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上报的20142019年共8385例人间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的个案信息进行“三间分布”特征的描述;利用Arcgis 10.2及Geoda1.14.0软件对20142019年吉林省9个市(州)64个县(市、区)的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1)20142019年吉林省共报告8385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年均发病率为5.31/10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发病率最高(6.58/10万),2018年略有升高(4.44/10万),2019年发病率最低(4.09/10万)。(2)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在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白城市(23.29/10万),其次为松原市(15.54/10万),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64.83%;发病率最低的为吉林市(1.18/10万),其次为白山市(1.22/10万)。(3)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在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集中在37月份。发病月份最高为5月,报告病例数1060人,占12.64%;最低为12月,报告病例数351人,占4.19%。(4)20142019年吉林省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男性6219例,女性2166例,男女性别比为2.87: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4059岁人群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59.45%;年龄分布上,各个阶段均有发病,其中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数最高的最高的年龄段为45岁组,报告病例1523人,占18.16%;其次为50岁组,报告病例11457人,占17.40%;40岁组和55岁组病例数分别为1022人和981人,占12.19%和11.70%;119岁人群和75岁以上人群发病数较少,占病例总数的3.20%,各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均在1%以下;各职业均有发病。病例数最多的是农民,报告病例6889例,占82.16%,其次为牧民,报告病例684例,占8.16%,第三为家务及待业人员,报告病例304例,占3.63%。三种职业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3.95%。(5)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羊,感染病例7693人,占病例总数的91.75%;传播因子主要为流产物和飞沫尘埃,感染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0.65%(4247/8385)和34.73%(2912/8385),另外,因皮毛感染病例480人,占5.72%,因食物感染病例412人,占4.91%,其他因子感染病例334例,占3.98%;传播途径主要为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感染病例分别为4975人和2932人,占病例总数的59.33%和34.97%;暴露史中排前四位的分别是打扫圈舍、放牧、接羔、生活在疫区,病例数分别为5736人、5388人、4972人和3570人,占病例总数的68.41%、64.26%、59.30%和42.58%;采取的防护措施有专用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靴子、使用消毒液浸泡防护用品,构成比分别为14.17%、27.82%、27.87%、14.00%、14.56%。2.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空间分布特征(1)20142019年度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趋势分析表明,各年度布鲁氏菌病的走势基本一致,呈从东到西升高,由南到北上升的趋势,西北区域的地市发病比较严重。(2)全局自相关结果表明,全局Moran’s Ⅰ指数范围是0.5290.802,且P<0.05,认为总体Moran’s I不为0,20142019年吉林省9个市(州)64个县(市、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存在着显着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发病率较高的地市相邻,而发病率较低的也趋于相邻,存在着显着的空间集聚现象。(3)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年高高聚集区均分布在西北部,其中洮南市、镇赉县、大安市、洮北区、通榆县、长岭县、乾安县、前郭县是高发地区。发病的低低聚集地区每年均有变化,主要为九台市、宽城区、绿园区、二道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阳区,龙潭区、昌邑区、船营区、丰满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结论:1.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最高,2019年最低,在2018年有小幅度升高。2.20142019年吉林省西北部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37月为高发季节。3.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主要特征为男性、4059岁,职业主要为农牧民。4.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传播因子主要为流产物、飞沫尘埃,传播途径主要为皮肤黏膜和消化道。打扫圈舍、放牧、接羔为主要的暴露史。5.20142019年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现象。6.白城市所辖各个县区、松原市的长岭县、前郭县、乾安县是着重需要防控人间布鲁氏菌病高发的区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方娴[9](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罗光莲[10](2020)在《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居民点是土地科学、城乡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空间聚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集聚作为经济社会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驱动力,能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创新与加快增长。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存在哪些特征?受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进行集聚优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振兴将加速农村居民点自身的空间集聚。当下,贫困山区多从交通道路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易脱离农业生产体系。空间上极度分散的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该如何集聚,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渝东南国家级贫困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主要研究尺度,以村域为辅助研究尺度进行对照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及空间集聚如何优化3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越小。数量上59.34%、面积上44.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于1000 m2。每个村民小组约有1处10户农户左右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形态规则。数量上77.03%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形维数小于1.1。海拔越高,农村居民点斑块越小,形状越简单。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集聚程度低。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集聚程度越低。农村居民点地理集中度小,且海拔越高,地理集中度越小、空间越分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具有空间一致性。2.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强。数量上52.69%、面积上52.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海拔400800 m之间。数量上43.17%、面积上46.65%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坡度615°之间。坡向集聚差异不显着。数量上48.77%、面积上49.56%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集聚在距水源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3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水源2000 m以外的区域。数量上99.48%、面积上99.5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耕地100 m的区域内。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数量上49.99%、面积上52.2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道路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25%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2000 m以外的区域。在距离城镇4000 m之外的区域,彭水县仍有约5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地形(高程、坡度)、道路、水源、耕地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强;城镇、坡向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弱;空间集聚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耕地、海拔、道路(水源)、坡度、场镇、坡向,其中耕地的空间集聚作用最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在县、乡(镇)、村3级尺度均存在较显着空间相关性。在不同带宽(200 m、500 m、1000 m、1500 m、2000 m),农村居民点、耕地斑块面积均呈现较显着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带宽增加,农村居民点正自相关性逐渐减小,而耕地斑块面积在空间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由负变正、逐渐增大。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相伴相生。3.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贫困山区耕地质量呈现较显着的空间集聚性。虽耕地质量空间变异对尺度较为敏感,但耕地质量的集聚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强,即尺度越大、空间自相关性越强,耕地质量空间变异越小。村域尺度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加权核密度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规划案例也显示农村居民点集聚与耕地集中区域吻合。综上所述,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地质地貌主导下的耕地空间集聚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奠定稳定的参考依据。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逻辑框架:以地质地貌为根本基础、以现状耕地为实施基础进行农村居民点集聚优化选址,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能直接改善贫困山区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也将促使农村居民点集聚点附近其他宜耕地调整为耕地,采用土地整理工程使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改善,提升农业规模效益。空间集聚也将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调整为林地,减少对以林地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能全面提高贫困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二、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Excel VBA函数在医学检验中进行四格表统计的教学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配置:
        1.2 软件:
    2 方法
        2.1 卡方检验的表设置:
        2.2 卡方检验程序的编写:
        2.3 四格表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
        2.4 四格表评估诊断试验(配对四格表)的统计:
        2.5 利用Excel VBA函数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数据教学尝试:
结 果
    1 四格表卡方检验
    2 四格表评估诊断试验(配对四格表)
    3 四格表的实验室教学的初步应用
讨 论

(2)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业务需求调研
        3.2.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3.2.4 数据库范式方法
        3.2.5 目标一致性分析方法
    3.3 统计分析
    3.4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
    4.1 需求分析结果
        4.1.1 初始数据集
        4.1.2 业务统计指标
    4.2 专家咨询结果
        4.2.1 两轮专家咨询基本情况
        4.2.2 第一轮专家咨询筛选结果
        4.2.3 第二轮咨询数据集分类情况
        4.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筛选结果
    4.3 数据库范式结果
        4.3.1 规范信息分类
        4.3.2 数据元规范化
        4.3.3 筛选派生数据元
    4.4 目标一致性分析结果
    4.5 最小数据集
5 讨论
    5.1 数据集的业务代表性
    5.2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5.3 数据集整合的重要性
    5.4 数据集的适用性
6 结论与建议
7 创新点和局限性
    7.1 创新点
    7.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咨询结果
    附录3 目标一致性分析结果
    附录4 最小数据集结果
综述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标准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地表土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与鼠疫菌的关系
    1.3 土壤与鼠疫媒介生物的关系
    1.4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概况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采样点选取与概况
    2.4 土壤样品采集与保存
    2.5 实验试剂、耗材和仪器
    2.6 土壤样品制备
        2.6.1 风干、除杂
        2.6.2 粗磨
        2.6.3 细磨
    2.7 土壤颜色鉴别
    2.8 土壤干物质含量测定
    2.9 土壤pH测定
        2.9.1 样品检测
        2.9.2 质量控制
    2.10 土壤电导率测定
        2.10.1 样品检测
        2.10.2 质量控制
    2.11 土壤有机质测定
        2.11.1 样品检测
        2.11.2 结果计算
        2.11.3 质量控制
    2.12 土壤金属元素测定
        2.12.1 仪器工作条件
        2.12.2 配制标准溶液及绘制标准曲线
        2.12.3 样品处理
        2.12.4 结果计算
        2.12.5 质量控制
    2.13 资料统计与分析
3.结果
    3.1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土壤特性概况
        3.1.1 土壤样品采集分布情况
        3.1.2 疫源地土壤特性调查结果
    3.2 不同地区土壤特性分析
    3.3 不同土壤颜色分类的土壤特性分析
    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特性分析
    3.5 不同鼠疫发生情况的土壤特性分析
        3.5.1 不同疫况土壤特性分析
        3.5.2 不同地区不同疫况土壤特性分析
    3.6 土壤各特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4.讨论
    4.1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土壤特性分布
    4.2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土壤特性与鼠疫发生的关系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态地理景观要素土壤与鼠疫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CNKI的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研究目的
3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数据来源
        3.1.1 文献预检索
        3.1.2 文献筛选的准入标准和踢除标准
        3.1.3 文献筛选时间设定
    3.2 研究数据格式的设置
        3.2.1 应用软件介绍
        3.2.2 研究数据格式的转换
        3.2.3 Cite Space使用参数的设置
    3.3 应用方法介绍
    3.4 相关概念解析
        3.4.1 健康教育
        3.4.2 健康促进
        3.4.3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作用
        3.4.4 健康科普
        3.4.5 健康素养
4 结果分析
    4.1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
        4.1.1 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4.1.2 研究文献的刊发期刊统计
        4.1.3 研究文献分类统计
        4.1.4 健康教育研究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4.1.5 健康教育研究的机构及其合作关系
    4.2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
        4.2.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4.2.2 关键词时区图
        4.2.3 关键词聚类图谱
    4.3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前沿内容
        4.3.1 关键词突现图谱
        4.3.2 前沿知识分析
5 讨论
    5.1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
        5.1.1 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5.1.2 研究文献的刊发期刊统计
        5.1.3 研究文献分类统计
        5.1.4 健康教育研究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5.1.5 健康教育研究的机构及其合作关系
    5.2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分析
        5.2.1 研究热点的演变分析
        5.2.2 八个研究热点的分析
    5.3 2012~2018年健康教育研究的前沿分析
        5.3.1 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
        5.3.2 前沿知识分析
    5.4 局限和不足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技术的布病早期诊疗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布病流行概况
    2. 布病实验室检测
    3. 我国布病监测系统
    4. 物联网与云平台
    5.基于物联网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相关概念
    3. 研究方法
    4. 质量控制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布病诊疗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与调整优化
    2. 布病诊疗信息系统总体描述
    3. 布病诊疗信息系统诊疗信息汇总
    4. 布病胶体金实验室检测结果评价
    5. 系统属性指标评价
讨论
    1. 布病诊疗信息系统的调整与优化应以需求为导向
    2. 基于定量和定性指标的信息系统评价
结论
建议
附件1: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技术的布病早期诊疗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调查用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布鲁氏菌病监测系统评价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山东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分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范围
    2 调查方法与内容
    3 检测方法
    4 判定标准
    5 质量控制
    6 数据统计分析
    7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8)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布鲁氏菌病概述
        1.1.1 病原学特征
        1.1.2 流行病学特征
        1.1.3 诊断及治疗
        1.1.4 防控现状
    1.2 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现状
        1.2.1 发现史
        1.2.2 世界疫情现状
        1.2.3 我国疫情现状
        1.2.4 吉林省疫情现状
    1.3 布鲁氏菌病危害
        1.3.1 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增加疾病负担
        1.3.2 阻碍畜牧业发展
        1.3.3 食品安全隐患
        1.3.4 社会影响
    1.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特征现状
        1.4.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1.4.2 地理信息系统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1.4.3 地理信息系统在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内容
        2.2.1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的描述
        2.2.2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趋势分析
        2.2.3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空间自相关分析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1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
        2.3.2 空间趋势分析
        2.3.3 空间自相关
第3章 结果
    3.1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趋势
    3.2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三间分布”
        3.2.1 地区分布
        3.2.2 时间分布
        3.2.3 人群分布
    3.3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环节分析
        3.3.1 传染源
        3.3.2 传播因子
        3.3.3 传播途径
        3.3.4 暴露史
        3.3.5 个人防护
    3.4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
        3.4.1 趋势分析
        3.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3.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
    4.2 吉林省布鲁氏菌病的“三间分布”
        4.2.1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的地区分布及趋势分析
        4.2.2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
        4.2.3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人群分布
        4.2.4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环节分析
    4.3 2014 ~2019 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空间分析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居民点、农村居民点与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
    1.2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1.3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1.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研究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1.1 选题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概况
        2.5.1 县域尺度
        2.5.2 村域尺度
    2.6 研究基础数据
        2.6.1 县域尺度基础数据
        2.6.2 村域尺度基础数据
第3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村居民点面积-边缘集聚特征
        3.2.2 农村居民点形态集聚特征
        3.2.3 农村居民点空间聚散特征
    3.3 讨论
        3.3.1 量化指标体系可作为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研究基础
        3.3.2 部分景观指数对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描述有局限性
        3.3.3 度量地理分布工具能有效直观反映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3.4 小结
第4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4.2.2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经济社会因素影响
        4.2.3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4.2.4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空间相关性深度分析
    4.3 讨论
        4.3.1 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2 地质地貌从根本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推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4 小结
第5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5.1 数据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县域尺度耕地空间集聚分析
        5.2.2 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核密度集聚特征分析
        5.2.3 村域尺度农村居点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5.3 讨论
        5.3.1 地质地貌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根本基础
        5.3.2 耕地集聚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实施基础
        5.3.3 在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基础上,优化、提升贫困山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5.3.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贫困山区短时可能会出现耕地撂荒,但长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利用效率将稳定提升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
        6.1.2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
        6.1.3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主持、参与课题和项目
    出版着作

四、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Excel VBA函数在医学检验中进行四格表统计的教学尝试[J]. 黄海樱,陈波,周强,冀天星,陈靖楠.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 [2]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D]. 金智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我国健康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张晨曦.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4]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地表土壤特性研究[D]. 李瑞. 大理大学, 2021
  • [5]基于CNKI的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知识图谱分析[D]. 赵国妮. 山东大学, 2020(02)
  • [6]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技术的布病早期诊疗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D]. 董帅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7]山东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分布状况研究[D]. 崔茹. 山东大学, 2020(02)
  • [8]20142019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分析[D]. 王赢. 吉林大学, 2020(08)
  •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D]. 罗光莲. 西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Excel在地方病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