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不应忽视自己的宣传

报纸不应忽视自己的宣传

一、报社莫忽视自身宣传(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人荟萃,人才济济,文艺团体众多,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各类演讲、话剧和讲座层出不穷,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文化城”。而这个“文化城”的主要标志就是其发达的出版业。从1938年至1944年,短短六年时间里,桂林出版了大量的书报刊,类型多元,题材广泛,是全国闻名的出版重镇,与重庆一道占据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出版史不能忽略地方出版史。但本应“大书特书”的桂林出版业,却没有受到当今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颇有成果,但相关研究分散在出版通史中,粗略不详,专门分析出版行业的学术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对桂林出版业总体性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报刊史料和后来的回忆文章,分析桂林出版业成因、变迁、经营、特点和影响,力求准确把握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的整体面貌。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兴起成因进行分析。从桂林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桂林出版业的发展条件具体阐释。全面抗战的爆发、新桂系宽松的文化政策和中共的统战努力营造出行业所需的政治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省会城市地位和交通区位优势构成地理环境。纸张、印刷厂、作者、编者和资金的充足、便利塑造了行业环境。而众多的文化人、学生和公务员也是桂林出版业的天然受众,书刊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第二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动态考察。全面抗战前后,桂林出版业呈现出迥异面貌,战前桂林几为文化荒漠,战时一跃为“文化城”,战后又呈现萧瑟凋零的局面。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桂林出版业也产生不同变化,显示出桂林出版业发展的复杂性。这种动态变化揭示出其发展变迁的两个特性,即战时性和外源性。第三章分析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生产经营状况的考察包括经营管理和经营成效两方面。桂林出版业的经营管理颇为全面、有效,对组织、人员、书刊质量、发行渠道和营销手段等方面都进行管理,促使其发展壮大。由于桂林出版行业整体的营收史料难以搜集,对经营成效的探究只能以救亡日报社为例,分析其经营的销量、定价总金额和营业总收入,通过个案分析显示桂林出版业经营成效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救亡日报社的考察,本文发现除了少数官办、军办出版机构外,从外地迁桂的多数出版机构刚复刊时往往由于人力、物力的匮乏,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质量都不够好,这就导致复刊之初桂林出版机构出版的书刊销量相对较低,收支平衡困难。面对复刊之初艰难的局面,出版机构通常团结所有工作人员,力求改革,革除以往弊病,以增加销量,同时尽量削减成本,促成收支平衡乃至盈利。第四章论述桂林出版业书报刊出版的特点。皖南事变前后的桂林出版业的书报刊出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事变前,出于宣传抗战,唤醒民众的目的,桂林出版物以短篇和社科类作品为主;事变后,为批评国民党倒退、投降和分裂行为,揭示社会丑恶现象,杂文、历史剧、译作和文艺作品又大量出版,占据桂林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第五章阐述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桂林出版业不仅促进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凝聚民众爱国热情。此外,还提供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中外文化人的作品通过桂林的书报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当代中国出版业也能在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吸取到有益经验。

马春霞[2](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提出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王昱璇[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互联网也深入到了众多领域之中,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脑、手机等移动互联产品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获取资讯的方式。以音视频、动画、直播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导致了读者阅读方式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将广告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平台。从广告份额上来看,传统的广告媒体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然而,新媒体广告份额所占比例则越来越多,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广告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艰难,以发行和广告为两大支柱的报业盈利模式使报业企业面临生死考验。面对挑战,各报业集团想要突破困境,就需要与时俱进,改变自身传统盈利模式的制约重构市场竞争力。传统报业集团单一的盈利模式,不仅无法保障纸质媒体的生存,而且无法适应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结合我国时代发展现状,突破传统报业自身运营模式,尝试与新媒体科技结合已经成为摆在报业企业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借助长尾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等,在分析J报业集团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盈利模式五要素:利润点、利润源、利润对象、利润杠杆、利润屏障方面入手,分析J报业集团的盈利模式以及当前盈利模式与集团媒体融合战略的矛盾羁绊之处。本文在研究报业盈利模式时与“长尾理论”相结合,从J报业集团自身运营模式出发,创新式的引入手机APP软件运营、广告运营等方式,对J报社集团传统盈利模式进行更迭发展;将“价值链理论”运用于读者维护、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构建J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型盈利模式。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于传统纸质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需求,基于盈利模式相关理论研究,聚焦于J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情境,以盈利模式的五个要素为切入点,对J报业集团媒体盈利模式的现状、问题进行总结,并由此针对各盈利模式要素的薄弱点提出建议,构建与集团发展战略匹配的新盈利模式。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普适应,期望能给同类报业企业提供盈利模式转型方面的理论借鉴。

张冬平[5](2021)在《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近代报刊之功效、扩大其影响力,阅报组织应运而生。阅报组织甫一诞生,便与晚清之时局相互扭结、纠缠在一起。本研究在广泛搜集晚清时期关于阅报组织史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历时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其作了阶段性的呈现,最后从近代化的视角对其历史转变及贡献进行审视。根据对阅报组织自身演变的阶段性划分,本文正文将从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前夕处于孕育萌发阶段的阅报组织的目的追求、运行特点等。研究发现,此时期总理衙门、两江总督衙门等清廷官衙内阅报之处是为了打探西方与华的通商、军事、外交等情报信息而设。而以格致书院、博闻书院为代表的外国人书院内设立的阅报室、看书处,实为传播西方所谓的格致造物、制器尚象之法等物质文明。此时阅报组织都强调实用,是为了“致用”而存在的,同时都是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第二部分通过考察维新变法失败后至1906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而将阅报组织纳入政治管理之下的这一时段阅报组织的特点、追求,发现此时出现了民办和官办两类阅报组织,但无论是民办还是官办,皆是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都强调思想文化层面开风气、牖民智的社会启蒙目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从清政府将阅报组织纳入政治体制至清廷覆亡期间阅报组织的创设目的及其运作过程。此期出现了分属清政府、一般民间力量和革命党的三类阅报组织。前两类阅报组织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承担着为晚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新政改革而宣传、鼓吹的任务,而革命派人士所设立的阅报组织则是以此为“幌子”暗中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及组织动员。故此时的阅报组织已然化为政治的附庸,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第四部分从近代化的视角对阅报组织在晚清约半世纪的演变历程进行审视,发现其在阅读对象、阅报方式、创设目的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转变,且阅报组织对于晚清社会的阅读近代化、思想观念近代化、社会教育近代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之,通过分析本文发现自1860年代阅报组织萌发直至清廷覆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时势变迁,阅报组织显示出阶段性的特征和追求,并逐渐为政治势力所控制。阅报组织的演变和时代紧密相连,晚清之时的历史激荡随时都会掀起阅报组织的升沉翻覆,反之阅报组织亦对晚清社会时局推波助澜。阅报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轨迹正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相和合,二者互相缠结、互相作用,由此可管窥晚清社会的复杂面向。

刘洋[6](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陈祖根[7](2020)在《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后,吴江地区的报刊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由于组织不力、经费不足,大部分刊物则在短时间内便夭折了。吴江地方报刊的发行深受上海的辐射与影响。吴江的地方报刊在联络与对抗中形成了“声气应求”的氛围。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对“新文化”的宣扬和推崇成为吴江地方报刊的主旨。新文化在下沉传播到县乡甚至村这一级后,必然会与民间文化产生对立和碰撞。地方趋新知识分子、传统士绅和地方官员围绕震泽双杨会这一民俗活动展开激烈讨论和博弈。除新闻这一基本职能外,地方报刊致力于创造舆论环境,监督地方事业的开展。清末吴江出现了比较典型的管理型公共领域,即以地方士绅为核心的地方群体协助国家治理基层社会,既有负责地方福利慈善的红十字会、义庄等组织,也有平社这一跨地区公共管理组织。市民公社是五四后吴江地区出现的新型管理型公共领域。“社会”观念的兴起使得新文化运动在下行过程中一定程度转化为社会运动。吴江的市民公社成立于1922至1924年间,主要有城区的盛厍市民公社、黎里、同里、北厍、芦墟、莘塔、八坼、震泽、盛泽市民公社。这些市民公社的成立过程、管理内容各有不同,五四以后,地方公共领域在活动空间上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方面,得益于新文化的“提高”和“普及”作用,地方知识人致力于在地方开展公益性的教育和知识传播活动。相对于茶馆这样的传统公共空间外,阅报社、平民夜校等新型空间在地方涌现。另一方面,政治议题也进入到地方社会,成为公共空间的突出主题。具体而言,政治议题在地方社会主要体现在民族主义的游行示威活动。五四学潮也在地方空间不断回响,此起彼伏。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党派化”,与吴江地方报刊的国民党背景密不可分。柳亚子的思想在短短两三年内发生了剧烈的转变,从“文化”到“党派化”的转变非常迅速。受党派化的影响,自1925年5月孙中山追悼会后,《新黎里》关于地方公共事业的言论逐渐减少,而宣传国民党党义和吴江国民党组织活动的内容逐渐增多。大量学会社团成员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党员。国民党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和触角的延伸也逐渐侵蚀了原来社团的公共事务。主义不断信仰化和宗教化,并迅速成为个人寻求国家和社会问题最终解决的不二法门。

李梦玲[8](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梁辰[9](2020)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不断加深,媒体融合逐步成为业界的主流发展趋势。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介基于自身基础率先步入转型道路,以适应日益多元的受众需求,巩固其在媒体领域的权威地位。纵观国际和国内情况,媒体融合在国内外都较早的引起了学者和从业者的关注。在传统媒介中,报业媒体不论是从报纸的发行量,广告收益,报纸种类数量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下滑,报业产业萎缩已成为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许多报业媒体率先改革转型,抓住媒体融合机遇,较早的享受技术红利带来的效益,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激发了报业产业的活力。同时,报业媒体通过转型升级,极大程度上的满足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在整个媒体行业“风雨飘摇”时,巩固了报纸在受众心中的权威地位,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报业媒体更好地与互联网媒体融合,还是促进报业满足受众需求,都是需要关注的课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制定,标志着报业转型已经进入关键期,传统媒体已经呈现出向新媒体平台延伸的态势。报业媒体融合发展至今经历了初步接触网络,同门户网站合作到向移动设备延伸的三个阶段。目前报业转型过程中,新媒体业务的拓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目前,我国超过80%的主流报业媒体已经建立起新媒体传播矩阵,《成都商报》作为四川地区新媒体矩阵构建的先驱者,在四川和全国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成都商报》克服区域发行的短板,利用移动传播扩大线上影响,全面建设全国影响力。除了传统报纸,商报还陆续培育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谈资、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等多个内容品牌,并本着开放共赢的心态,与全国性主流资讯平台达成合作,确保优质内容出蓉、出川。如今,“报刊”早已突破了纸质出版的概念,成为多元化生产、多终端呈现、多平台分发的复合型内容输出主体。尽管《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已经取得成效,但其在构建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等待着学者去研究原因并给出解决路径。因此研究《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的构建路径能为我国传统报业提供借鉴价值,尤其是相对缺少资金、政策、人才和技术的区域性地方都市报能够从其中找到重新焕发活力的机会,对我国报业转型和媒体融合路径的拓展有一定的补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正是站在媒体融合视域背景下展开,对新媒体矩阵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从业界、专业人士和用户的视角去找寻《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所在,给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构建路径。据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本文研究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概述铺陈;通过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所得数据,科学分析出《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四方面结论:一是《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建和整体发展状况是受业界、专业人士及用户认可的,整体情感是偏正向的;二是《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缺乏宣传力度、内容同质化严重、产品分布和广告推送乏力、各媒体缺乏互联沟通四个问题上;三是造成新媒体矩阵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新媒体矩阵宣传政策缺失、内容生产采编机制不完善、新媒体矩阵盈利模式不固定、新媒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四是针对新媒体矩阵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矩阵内容及受众定位宣传、提高新媒体矩阵内容生产要求、优化结构促进新媒体矩阵产业升级、完善矩阵内部媒体间联系机制的构建路径。

张佳[10](2020)在《近代体育期刊研究》文中指出体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与人的身体、精神等内容紧密相关,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之一。期刊作为体育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不同的出版方式和内容向大众传达着最新的信息,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体育期刊不仅记录着近代体育发展的过程,还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体育运动只有通过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才会有生命力,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会为人类所共享。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进身体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近代体育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近代体育期刊进行分类,以时空分布、创刊单位和主创人员为指标进行研究;其次探讨近代体育期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近代体育期刊的内容在传播体育理论知识、讨论体育研究方法、宣传体育运动卫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民族和国家方面看,近代社会中军事体育、民族体育的发展都在体育期刊中有不同方面的讨论和报道;再次以广告为另一个着眼点,对近代体育期刊上刊载的广告内容进行剖析,解读广告对于刊物及社会的影响,展现近代体育期刊在近代历史中的立体感。从体育期刊的内容来看,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呈现出刊载内容庞杂、政治色彩浓厚、发行时间短暂、编辑身份双重性等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近代体育期刊在服务社会体育实践、再现地方体育概况、培养高尚运动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社会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最为动荡、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体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只有将体育运动置于社会和媒介交织的背景下去重新审视,才能从体育期刊中找到近代体育发展的轨迹,有助于人们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状态、对时人的体育认识、对近代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丰富史学界关于近代体育研究的资料,增强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报社莫忽视自身宣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社莫忽视自身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史料方面,初成体系,存在缺陷
        (二)论文方面,视角多样,成果丰富
        (三)论着方面,文字粗略,研究全面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出版业”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桂林出版业的兴起成因
    一、政治环境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
        (二)新桂系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二、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省会城市地位
        (三)交通优势
    三、行业环境
        (一)纸张供应
        (二)印刷厂
        (三)编辑、作者资源
        (四)资金保障
    四、受众环境
        (一)文化人
        (二)学生
        (三)公务员
第二章 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
    一、全面抗战前的桂林出版业
    二、全面抗战期间桂林出版业的迅速发展
    三、全面抗战后期桂林出版业受到的重重阻碍
        (一)物价上涨
        (二)作者忙于生存
        (三)市侩主义倾向愈加严重
        (四)书刊审查愈加严格
        (五)邮递困难
        (六)印刷业资金短缺
    四、战争对桂林出版业的破坏
    五、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变迁的特点
        (一)战时性
        (二)外源性
第三章 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
    一、经营管理
        (一)组织管理
        (二)人员管理
        (三)质量管理
        (四)发行管理
        (五)营销管理
    二、经营成效——以救亡日报社为例
        (一)发展简史
        (二)经营成效
        (三)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桂林出版业的出版特点
    一、皖南事变前:宣传抗战,唤醒民众
        (一)短篇和小型作品居多
        (二)社会科学类书刊繁荣
    二、皖南事变后:批判国民党倒退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一)杂文兴起
        (二)历史剧活跃
        (三)文艺作品兴旺
        (四)译作繁盛
第五章 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
    一、促进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提供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四、给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机构一览表
附录二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报纸一览表
附录三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期刊一览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致谢

(2)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4)媒体融合背景下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盈利模式相关研究
        1.2.2 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研究
        1.2.3 媒体融合下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盈利模式
        2.1.2 盈利模式要素
        2.1.3 媒体融合
    2.2 基础理论
        2.2.1 长尾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3 媒体融合对报业企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2.4 媒体融合下报业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类型
第3章 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3.1 J报业集团背景介绍
    3.2 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3.2.1 利润源分析
        3.2.2 利润点分析
        3.2.3 利润对象分析
        3.2.4 利润屏障分析
        3.2.5 利润杠杆分析
    3.3 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的财务对比分析
        3.3.1 综合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3.3.2 营运能力的对比分析
        3.3.3 偿债能力的对比分析
        3.3.4 成长性分析
        3.3.5 总结
    3.4 当前盈利模式的优势分析
        3.4.1 利润对象稳定
        3.4.2 利润点分布明确
        3.4.3 品牌优势做利润屏障
        3.4.4 多年的运营经验与盈利能力
    3.5 当前盈利模式的问题分析
        3.5.1 价值链单一,经营风险较大
        3.5.2 利润点单一: 产品灵活性不足
        3.5.3 利润对象范围较窄:消费群体单一
        3.5.4 利润屏障受地理因素限制:对新媒体产品的保护力度有限
        3.5.5 缺乏大数据处理能力和新媒体运营经验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J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背景下盈利模式的构建
    4.1 J报业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4.2 J报业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4.2.1 生产能力分析
        4.2.2 营销模式分析
        4.2.3 人力资源分析
    4.3 J报业集团媒体融合战略目标与盈利模式的关系
    4.4 拓展“利润来源”
        4.4.1 内部融媒体矩阵化传播
        4.4.2 外部融媒体矩阵引流
    4.5 增加“利润点”
        4.5.1 开发数据输出、技术服务等利润点
        4.5.2 升级老产业,拓宽价值链
    4.6 拓展“利润对象”
        4.6.1 打破行政界限进驻省外地市
        4.6.2 打造政务新媒体APP
        4.6.3 挖掘用户数据价值
    4.7 撬动“利润杠杆”
        4.7.1 公益活动营销途径
        4.7.2 商业活动营销途径
    4.8 高筑“利润屏障”
        4.8.1 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内容为王”
        4.8.2 打造差异化数据资源完成长尾价值重构
第5章 新盈利模式的保障机制
    5.1 新技术应用与建设媒体智库
        5.1.1 新技术应用
        5.1.2 建设媒体智库
    5.2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5.2.1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
        5.2.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5.3 调整组织架构、深化体制改革
        5.3.1 采编和经营完全分离
        5.3.2 稿酬核算调整
        5.3.3 深化体制改革
    5.4 完善财务管理
        5.4.1 加强资本运作
        5.4.2 设置融媒体发展专项资金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2.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3.研究意义与价值
    4.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5.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第一章 读以致用:管窥实务新知的知识窗口
    1.1 阅报组织的孕育与萌发
    1.2 打探海外情报:清廷官衙附设阅报组织的现实诉求
        1.2.1 总理衙门附设的阅报之处
        1.2.2 两江总督衙门附设的阅报之所
    1.3 宣扬格致艺学:洋人书院附设阅报组织的设立鹄的
        1.3.1 格致书院之“看书处”
        1.3.2 厦门博闻书院之阅读室
    1.4 萌发时期阅报组织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第二章 开风气、牖民智:以启迪民智、输入文明为鹄的
    2.1 阅报组织大众化:成熟形态出现及其繁荣发展
    2.2 输入文明、开濬智识:民间阅报组织的启蒙重任
    2.3 捐除晦昧、启发神智:官办阅报组织的开智追求
    2.4 自由发展时期阅报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第三章 政治宣传:不同政治力量的思想文化阵地
    3.1 阅报组织政治化:清政府与革命派的宣传阵地争夺
    3.2 共跂新政:清廷官办阅报组织的政治目标
    3.3 以益宪政:民办阅报组织的制度化发展
    3.4 宣传动员:革命派阅报组织的政治诉求
    3.5 政治规制下阅报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第四章 近代化进程中的阅报组织
    4.1 回顾与总结:阅报组织的动态演进
        4.1.1 从服务社会精英到面向普罗大众
        4.1.2 从私人读报到公共阅报
        4.1.3 从致用到觉民再到宣传
    4.2 阅报组织与晚清社会近代化
        4.2.1 阅报组织与阅读近代化
        4.2.2 阅报组织与思想观念近代化
        4.2.3 阅报组织与社会教育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地方报刊的涌现与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兴起
    第一节 吴江地方报刊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新文化”与地方公共舆论的构成
    第三节 批判性的地方舆论
第二章 新型社团与管理型公共领域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福利与治理:传统管理型公共领域的延续
    第二节 从“文化”到“社会”:管理型公共领域的更新
第三章 动员与延伸:公共领域的空间拓展
    第一节 交往场所与公共空间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下的公共领域与空间
    第三节 五四运动与地方学潮
第四章 地方公共领域的衰弱
    第一节 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党派化”
    第二节 管理型公共领域的“党派化”
    第三节 “主义时代”:一个思想史的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三、译者来源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第二节 发展脉络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三、翻译小说插图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第一节 突出刊物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第二节 名篇译作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小结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第二节 总体评价
        一、成就与缺陷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媒体融合视域下《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2 论文研究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1.4 论文研究思路、视角及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视角
        1.4.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文本分析法
        1.5.3 调查研究法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6.1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2 论文研究重点
        1.6.3 论文研究的难点
第2章 媒体融合视域及新媒体矩阵概述
    2.1 媒体融合概述
        2.1.1 媒体融合定义
        2.1.2 媒体融合背景
        2.1.3 传统纸媒媒体融合阶段
        2.1.4 媒体融合类型
        2.1.5 我国媒体融合特点
    2.2 媒体融合视域概述
        2.2.1 媒体融合视域定义
        2.2.2 媒体融合视域特点
    2.3 新媒体矩阵概述
        2.3.1 新媒体矩阵产生背景
        2.3.2 新媒体矩阵定义
        2.3.3 新媒体矩阵类型及特点
第3章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概述
    3.1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建设
    3.2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成
        3.2.1 “两微一端”为矩阵基础
        3.2.2 互联网新闻产业集群构成矩阵外围
        3.2.3 工具性新媒体平台丰富用户获取信息体验
    3.3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特点
        3.3.1 以发展“一心两翼”为核心
        3.3.2 有多个区域性社群聚合集群
        3.3.3 不同平台覆盖多圈层用户
    3.4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第4章 相关研究、报道及报告文献的文本分析
    4.1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
    4.2 文本分析程序及过程
        4.2.1 文本情感分析
        4.2.2 文本数据分析过程
        4.2.3 文本分析结果分析
第5章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调查研究
    5.1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建构深度访谈
        5.1.1 访谈对象选择
        5.1.2 访谈提纲的设置
        5.1.3 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5.2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用户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
        5.2.1 研究目的
        5.2.2 样本容量
        5.2.3 抽样方案
        5.2.4 问卷设计
        5.2.5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第6章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6.1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存在问题
        6.1.1 新媒体矩阵缺乏宣传力度
        6.1.2 新媒体矩阵内容同质化严重
        6.1.3 新媒体矩阵内产品分布和广告推送乏力
        6.1.4 新媒体矩阵中各媒体缺乏互联互通
    6.2 《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问题的成因
        6.2.1 政策上:新媒体矩阵宣传缺失
        6.2.2 机制上:内容生产采编机制不完善
        6.2.3 市场上:新媒体矩阵盈利模式不固定
        6.2.4 文化上:新媒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7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未来构建路径
    7.1 加强矩阵内容及受众定位宣传
        7.1.1 明确宣传矩阵内容定位
        7.1.2 明确宣传矩阵受众定位
    7.2 提高新媒体矩阵内容生产要求
        7.2.1 重视“内容为王”
        7.2.2 打造优质人才团队
        7.2.3 形成特色品牌内容
    7.3 优化结构促进新媒体矩阵产业升级
        7.3.1 完善投资平台建设
        7.3.2 做强社群经济
        7.3.3 专注本地市场刚需
        7.3.4 发展文创产业寻求多元发展
    7.4 完善矩阵内部媒体间联系机制
        7.4.1 再造矩阵内信息生产流程
        7.4.2 构建矩阵内部各平台的功能及链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10)近代体育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体育期刊史的研究
        (二)关于近代体育传播主体的研究
        (三)关于近代体育期刊发展阶段的研究
        (四)关于近代体育期刊的个案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创办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分布情况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主办单位
        (一)体育行政机构
        (二)体育学校
        (三)民间体育组织
        (四)专业出版机构与报社
        (五)个人与民营商业公司
    三、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方式
        (一)综合类体育刊物
        (二)民族类体育刊物
        (三)画报类体育刊物
        (四)专业类体育刊物
        (五)体育特刊与专号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辑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者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作者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栏目设置
        (一)评论性栏目
        (二)信息介绍栏目
        (三)通讯报道栏目
        (四)答疑解惑栏目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体育文化传播
    一、传播体育理论知识
        (一)探讨体育的含义
        (二)研究近代体育发展路径
        (三)普及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
    二、介绍各国体育发展状况
        (一)体育发达国家的情况介绍
        (二)相同经历国家的体育发展介绍
    三、提高对女子体育的认识
        (一)女子体育之重要性
        (一)女子体育之特殊性
    四、宣传体育运动卫生
        (一)规范运动饮食
        (二)增进运动生理学知识
        (三)预防与治疗运动中的疾病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国族振兴
    一、展现“体育救国”思潮
        (一)“体育救国”思潮下的社会舆论
        (二)“军事体育化”思想
        (三)滑翔运动的开展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一)国术的重要性
        (二)国术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国术发展的前途
    三、普及社会体育活动
        (一)社会体育理论之讨论
        (二)强化儿童体育
        (三)普及社会体育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体育期刊中的广告业
    一、体育产品广告
        (一)体育知识广告
        (二)体育器材用具广告
        (三)体育学校招生广告
    二、非体育产品广告
        (一)生活用品广告
        (二)保健医疗广告
        (三)奢侈品广告
    三、近代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及影响
        (一)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
        (二)体育期刊广告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特点与影响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特征
        (一)内容庞杂
        (二)政治色彩浓厚
        (三)发行时间短暂
        (四)编辑身份的多重性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社会影响
        (一)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发展
        (二)推动了社会体育实践的深入
        (三)强化了民众体育的开展
        (四)养成了高尚的运动精神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报社莫忽视自身宣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D]. 王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媒体融合背景下J报业集团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 王昱璇. 山东大学, 2020(05)
  • [5]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D]. 张冬平. 兰州大学, 2021(02)
  • [6]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D]. 陈祖根. 山东大学, 2020(01)
  • [8]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9]媒体融合视域下《成都商报》新媒体矩阵构建路径研究[D]. 梁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近代体育期刊研究[D]. 张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报纸不应忽视自己的宣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