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CT和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

颞骨CT和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

一、颞骨CT与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蒙[1](2021)在《作动器激振位置对骨导传声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补偿传导性听力损伤及伴有轻微感音神经性聋的混合性听力损伤,国内外近年来竞相研究骨导助听器,一类采用作动器机械激振颅骨,通过骨传导声音来改善患者听力的助听装置。本文为了研究作动器激振位置对骨传导助听装置效果的影响,对骨传导声音传输机制进行研究。由于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受试者之间的个体差异,骨传导的实验研究存在局限性,导致结果难以解释。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骨传导传声力学模型,但现有文献报道的力学模型尚无法在人体头部提供骨传导的整体响应。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人体头部骨传导声音传播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作动器激振位置对骨导传声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逆向成型技术建立了人体头部实体模型;通过对实体模型的划分网格,赋值头部各组织材料属性及定义边界条件,构建了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在传统骨导助听器BAHA激振位置施加位移激励模拟作动器激励,通过与实验对比激振位置的机械阻抗和鼓岬加速度响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基于团队之前所建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增加了骨壁和耳蜗第三窗,建立了可以用于模拟骨传导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对模型中的骨壁、中耳肌腱、韧带末端施加位移激励,以模拟骨传导中颅骨振动引起的耳蜗骨壁振动,通过基底膜选频特性等验证该模型可靠性与准确性。再次,将改进的人耳有限元模型与所构建的头部模型耦合,建立头部-人耳耦合力学模型,并在该模型头部的不同位置施加位移激振,通过对比分析基底膜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了作动器不同激振位置对骨导助听装置听力补偿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在靠近耳蜗位置,尤其是乳突处的骨传导激振效果最好。最后,基于Lab VIEW创建了纯音测听程序,结合HD560森海塞尔头戴式耳机、Radioear B71骨导耳机,搭建了纯音测听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对志愿者测试不同骨导激振位置对人耳主观传声的影响,验证了之前基于头部-人耳耦合力学模型得出的作动器激振位置影响的结果。该论文有图49幅,表7个,参考文献126篇。

陈琳莉[2](2021)在《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CSOM(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CHOLE(Cholesteatoma,中耳胆脂瘤)的听骨链损害对听力的影响,研究纯音测听结果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为临床诊治听骨链损害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科住院,并由同一名耳科医生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66例(168耳)。术前均行纯音测听和高分辨颞骨CT检查,术中记录听骨链总体状态和每块听骨的状态,分析所有患者ABG(Air-bone Gap,气-骨导差)值及术中听骨链状态的关系,比较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结果:1.在CSOM中,听骨链固定、中断状态的0.5k Hz,1k Hz,2k Hz,4k Hz ABG和0.5k-4k Hz平均ABG均显着大于完整听骨链(P<0.05),而固定和中断状态的上述各频率ABG值之间无差异。在胆脂瘤组57耳病例中,53耳(93%)术中证实为听骨链中断,仅2耳证实为听骨链固定(3.5%),2耳为听骨链完整(3.5%),无法进行有效的组内统计学对比,故本文主要在CSOM组中展开对纯音测听结果与听骨链状态关系的分析。2.在听骨链中断病例中,CSOM的0.5k-4k Hz平均ABG显着大于CHOLE。3.在CSOM组中,0.5k Hz,1k Hz,2k H,4k Hz和0.5k-4k Hz平均ABG值均可评估听骨链是否中断(P<0.05)。当0.5k Hz ABG>42.5d B(OR=1.134,AUC=0.866),1k Hz ABG>42.5d B(OR=1.180,AUC=0.910),2k Hz ABG>22.5d B(OR=1.103,AUC=0.759),4k Hz>42.5d B(OR=1.053,AUC=0.668),0.5k-4k Hz平均ABG>36.9d B(OR=1.119,AUC=0.881)时,可诊断听骨链中断。其中0.5k Hz、1k Hz和0.5k-4k Hz平均ABG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k Hz和4k Hz。同样在CSOM组中,0.5k Hz,1k Hz,2k H,4k Hz和0.5k-4k Hz的平均ABG值也可评估听骨链是否固定(P<0.05),当0.5k Hz ABG>32.5d B(OR=1.125,AUC=0.866),1k Hz ABG>32.5d B(OR=1.131,AUC=0.854),2k Hz ABG>27.5d B(OR=1.062,AUC=0.658),4k Hz>27.5d B(OR=1.058,AUC=0.674),0.5k-4k Hz平均ABG>29.4d B(OR=1.213,AUC=0.859)时,可诊断听骨链固定。其中0.5k Hz、1k Hz和平均ABG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k Hz和4k Hz。4.在诊断CSOM听骨链中断时,纯音测听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93.5%,准确度为88.6%,高分辨颞骨CT(轴位)的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2.4%,两者的准确度无统计学差异(P=0.416)。结论:1.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听骨链固定状态与中断状态在0.5k Hz,1k Hz,2k Hz和4k Hz造成的传导性听力损失相似。2.听骨链中断在CSOM中造成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大于CHOLE。3.纯音测听可作为诊断CSOM听骨链状态的有效方法,与高分辨颞骨CT互为补充。

陈露静,兰兰,黄鑫,丁海娜,谢林怡,熊芬,韩维举,王秋菊[3](2020)在《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的宽频声导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宽频声导抗测试对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耳硬化症组45耳,先天性中耳畸形组13耳,另有正常组76耳作为对照,所有受试者均行宽频声导抗测试,对各组峰压下的声能吸收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峰压下,耳硬化症组的声能吸收率在917/972~1029/1091~1297/1456/1731/2059~3462/4000~5339Hz比正常组的显着减小(P<0.05)。耳硬化症患者在1kHz以下较正常组无异常切迹。峰压下,先天性中耳畸形组的声能吸收率在408~749/7336~7772Hz比正常组的显着增大(P<0.05),在1059~1224/1297/1414~1456/4000~4490Hz比正常组的显着减小(P<0.05)。69%(9/13)的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在1kHz以下有一切迹。结论声能吸收率鼓室图在1kHz以下出现切迹提示患者存在镫骨畸形合并锤骨和/或砧骨畸形。仅镫骨固定患者1kHz以下无切迹。宽频声导抗对于术前评估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中耳听骨链情况具有现实意义,可作为辅助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诊断的听力学检查之一。

朱润泽[4](2020)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和语言的恢复情况以及与不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相比有无差异。方法随访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30例,并随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的无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30例。有分泌性中耳炎者为A组,无分泌性中耳炎者为B组,A组患儿声阻抗均为B型或C型,耳镜下鼓膜完整,所有患儿均采用面隐窝入路方式植入耳蜗,使用电话对患儿家属进行随访至24个月,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II)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两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和言语康复情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后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A组术前CAP-II为0.87±1.07,SIR为1.07±0.37,术后CAP-II为5.07±0.91,SIR为3.73±0.87,A组术前术后CAP-II和SIR经统计学检验P<0.01,B组术前CAP-II为0.93±1.17,SIR为1.10±0.40,术后CAP-II为5.23±0.77,SIR为3.77±0.73,B组术前术后CAP-II和SIR经统计学检验P<0.01,A组和B组术前,术后CAP-II和SIR经统计学检验P>0.05。分泌性中耳炎同期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及语言能力能够改善,且与无分泌性中耳炎的耳蜗植入患儿相比,听觉和言语的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安全可行,且分泌性中耳炎对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听觉和言语的恢复无影响。

王玥[5](2019)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随访资料等,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等。方法:收集2005年07月至2018年09月经由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外科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术后随访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排除合并慢性中耳炎、颅部外伤史、肿瘤或医源性脑脊液耳漏。该研究共纳入患者29名,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耳漏侧别、病程特点、漏口位置、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等。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手术前29例患者均充分了解手术目的、意义及相关手术风险等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脊液耳漏修补手术,术后观察无脑脊液漏,无相关并发症后出院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3年,随访内容包括耳漏复发情况、相关术后并发症、听力情况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优缺点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就诊年龄为2-56岁,中位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全部为单侧发病;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29例患者首诊时均未诊断为脑脊液耳漏,16例被诊断为“脑膜炎”,8例被诊断为“中耳炎”,余5例被诊断为“鼻炎”等。其中17例患者有颅内感染病史,且8例以颅内感染为主诉收住入院;20例影像学显示内耳畸形或中耳畸形,8例为Mondini畸形,6例为耳蜗前庭共同腔畸形,1例为Scheibe耳蜗球囊畸形,1例Michel畸形,1例Mondini畸形合并中耳听骨链畸形,2例中耳听骨链畸形,1例中耳鼓窦盖缺损。经binomial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性别影响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好发人群集中在儿童;18例患者经耳道径路手术修补,8例患者经乳突径路手术修补,2例患者经颅中窝径路手术修补,1例经颅中窝联合乳突径路。经耳道径路手术修补18例均为镫骨底板处存在漏口;经乳突径路手术修补中的漏口有5例位于乳突部、3例位于镫骨底板处;经颅中窝径路及联合径路手术修补3例颅中窝处漏口。术中使用的主要修补材料有颞肌筋膜和纤维蛋白生物胶封固。截止随访时,29例患者均无脑脊液耳漏复发,非内耳畸形术前全聋患者中2例诉听力较术前稍有下降,1例诉术后听力较前好转,1例诉术后耳闷感,于术后3个月适应;1例患者诉术后偶有耳鸣。结论:1、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初次就诊误诊率可高达100%。2、儿童发病基本合并内耳畸形,以Mondini畸形和耳蜗前庭共腔畸形为主,漏口位置主要为镫骨底板处;成人发病漏口多位于颅中窝、窦脑膜角处。3、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漏口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4、性别、侧别与疾病的发生无相关性。

蒋牧良[6](2019)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脑结构及功能多模态MRI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观察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脑灰质体积变化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CSNHL)儿童脑灰质体积的改变,探讨CSNHL患者脑结构特征。材料与方法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选取42例3.5岁-18岁的极重度CSNHL患儿,29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数据纳入研究范围。使用3.0T MR对受试者头部进行3D T1序列扫描,对全脑灰质体积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进行测量,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组间全脑灰质的体积改变进行研究,定量评估CSNHL脑灰质改变。结果研究队列包括42名患有极重度CSNHL的儿童,其中22名男孩和20名女孩,平均年龄:5.93±2.47岁,年龄范围:3.5-13岁。正常对照组包括2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儿童,17名男孩和12名女孩,平均年龄:10.34±3.97岁,年龄范围:3.5-16岁。通过VBM全脑灰质体积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极重度CSNHL患儿组两侧壳核(p=0.000,校正p值<0.001)、左侧中央旁小叶(p=0.001,校正p值<0.001)和右侧枕中回(p=0.000,校正p值<0.001)灰质体积显着增多。未发现极重度CSNHL患儿组脑灰质显着减少的区域。(校正p值>0.001)结论本研究应用基于3D T1序列的VBM技术,探讨极重度CSNHL患儿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极重度CSNHL患儿在重要的听觉传导通路、视觉相关皮层以及运动相关皮层出现了灰质体积的改变,可能的原因是脑结构的代偿和重构;(2)VBM能无创定量CSNHL患儿的脑结构改变,是一种对CSNHL有价值的计算方法,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第二部分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CSNHL)儿童脑白质的细微改变,探讨CSNHL患儿脑白质结构特性。材料与方法收集36例3.5岁-18岁的极重度CSNHL患儿,18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数据纳入研究范围。使用3.0T MR对受试者头部进行3D T1及DTI序列扫描,对脑白质使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BSS)进行体素分析,采用随机化统计分析对组间脑白质的细微改变进行研究,采用无阈值聚类增强和基于聚类的阈值选择进行多重校正,定量评估CSNHL脑白质改变。对各组DTI参数值与年龄、性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队列包括36名患有极重度CSNHL的儿童,其中18名男孩和18名女孩,平均年龄:6.66±2.82岁,年龄范围:3.5-13.5岁;正常对照组包括1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儿童,12名男孩和6名女孩,平均年龄:10.47±3.85岁,年龄范围:3.5-15.3岁。通过TBSS脑白质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比较,(1)极重度CSNHL组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丘脑前辐射和扣带回前部的AD值明显增高(校正P值<0.05);(2)极重度CSNHL组左侧丘脑前辐射和左侧额枕下束RD值明显增高(校正P值<0.05);(3)CSNHL组AD值和RD值均无明显减低(校正P值>0.05),CSNHL组FA值和MD值均无显着性差异(校正P值>0.05);(4)两组间DTI参数与年龄、性别之间的体素无显着相关性(P值>0.05)。结论应用基于DTI序列的TBSS方法,探讨极重度CSNHL患儿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极重度CSNHL儿童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可能是由于听觉通路的损伤或脑功能代偿重构和神经成形术所致;(2)DTI能通过定量各种参数评估CSNHL患者脑白质的微结构改变,是一种稳定性强,敏感度高的研究手段,对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局部一致性改变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CSNHL)儿童静息状态下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探讨CSNHL患儿脑功能特点。材料与方法收集45例0岁-18岁的极重度CSNHL患儿,2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数据纳入研究范围。使用3.0T MR对受试者头部进行3D T1及静息态BOLD序列扫描,使用KCC-Reho和Cohe-Reho方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行组间双样本t检验,并用alphasim校正。年龄、性别、平均位移作为控制变量回归去除。对平均Reho值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alphasim校正。结果研究队列包括45名患有极重度CSNHL的儿童,其中25名男孩和20名女孩,平均年龄:4.82±2.64岁,年龄范围:1.5-13岁,平均位移:0.15±0.07。正常对照组包括2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儿童,13名男孩和7名女孩,平均年龄:5.66±3.36岁,年龄范围:0.5-16岁,平均位移:0.19±0.10。极重度CSNHL组与正常对照组KCC-Reho脑空间分布,(1)左侧枕叶距状回、左侧楔形叶、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顶上小叶的KCC-Reho值显着性增高;(2)左侧腹内侧前额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KCC-Reho值显着性降低。Cohe-Reho脑空间分布,(1)左侧枕叶距状回Cohe-Reho值显着性增高;(2)两侧腹外侧前额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Cohe-Reho值显着性降低。Reho值与极重度CSNHL组的年龄存在相关性,与正常对照组的年龄不存在相关性。CSNHL组KCC-Reho与Cohe-Reho的结果一致,相关脑区为:前额叶、后扣带回/楔前叶、两侧颞叶梭状回/海马旁回、中央前回。其中前额叶、后扣带回/楔前叶与年龄呈正相关,最强的点位于左侧腹外侧前额叶;两侧颞叶梭状回/海马旁回及中央前回与年龄成负相关,最强的点位于右侧梭状回。结论应用KCC-Reho与Cohe-Reho的方法,探讨极重度CSNHL患儿静息态脑功能的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极重度CSNHL患儿听觉、视觉、运动等相关皮层出现了异常的功能改变,可能的原因是知觉补偿以及神经重构的结果;(2)极重度CSNHL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耳聋时间的延长,出现了相关脑区信息整合能力增强或有区别性地加工不同信息的能力增强的情况;(3)KCC-Reho与Cohe-Reho的方法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适用于CSNHL患者脑功能的研究。

张虎[7](2019)在《外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助听器佩戴困难、输出增益差等原因,国外科研人员研发传统人工中耳,即一种机械激励听骨链来补偿患者听力损伤的植入式助听装置。但传统人工中耳的植入,需要患者听骨链完好。而临床上很多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还伴有听骨链畸形,无法为人工中耳提供完整的听骨链,使得其无法植入。为此,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避开听骨链,采用作动器直接激振圆窗的方法来补偿听力损伤。这种圆窗激振的方法,为带有耳畸形等中耳病变的混合性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临床研究显示,这种圆窗激振术后个体差异较大。这种个人差异除了由作动器本身与患者个人耳组织耦合性能差异引起外,还受患者不同的耳畸形影响。为了提升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降低术后个体性能差异,本文就患者外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影响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逆向成型技术建立了外耳和中耳几何模型,并利用三维软件建立耳蜗几何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将中耳和内耳耦合一起,最终得到人耳实体模型。在外耳道口施加声压模拟正常人耳的声激振,并通过耳蜗输入阻抗等五组模型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基于该人耳力学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临床常见的外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的影响,并提出针对不同畸形患者应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激振力输出,使其在植入后,听力补偿效果符合预期要求;最后,搭建试验台,验证选用压电作动器的动态性能,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中耳模型并搭建中耳物理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利用有限元模型模拟的临床上常见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性能的影响进行验证。

陈庆峰[8](2018)在《头颈副神经节瘤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型差异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和探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差异化与患者的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型的关联性,颈静脉球体瘤中多种凋亡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了37例(男17例,女20例)2010年至20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HNPGLs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留取37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与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A、B、C、D(SDHA,SDHB,SDHC,SDHD)、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组装因子2(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assembly factor 2,SDHAF2)的DNA进行测序。使用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7例患者的肿瘤组织的一组抑癌基因(p16,HIC1,DcR1,DcR2,DR4,DR5,CASP8,HSP47,MGMT以及RASSF1A)的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C1,DcR2以及DR5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12例颈静脉球体瘤中四个凋亡相关基因DcR1、DcR2、DR4、DR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数据与基因测序和甲基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直接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SDH基因出现遗传性突变,对SDH基因突变和非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出现SDH基因遗传性突变HNPGLs患者有更明显的表现型,包括早期的形成,多重病变抑或恶性肿瘤。37名HNPGLs患者中,SDH突变与抑癌基因甲基化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SDH突变的患者中甲基化的抑癌基因比没有出现SDH基因突变的甲基化抑癌基因数量多。12例颈静脉球体瘤均存在甲基化,DcR1、DcR1、DR4、DR5在颈静脉球体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甲基化比率DcR1 36.4%、DcR2 41.7%、DR4 75.0%、DR533.3%;正常对照中均无甲基化。且甲基化水平较高(MI>0.50)的患者较甲基化水平低(MI≤0.05)的患者发病年龄早(P=0.0189)。结论: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SDH基因突变的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DcR1、DcR1、DR4、DR5在颈静脉球体瘤中均存在甲基化,且与肿瘤的发生相关,甲基化水平高提示患者发病早,疾病较为严重。

杨扬[9](2017)在《Gesell发育量表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为重要的方式。CI患者的术后效果却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有关CI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普遍研究的热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于患儿术前的发育水平对CI术后效果的影响,术前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高患儿术后效果,还可以帮助术者、患儿家长对CI术后效果建立合理的预期。研究目的:通过对CI患儿术前发育水平的评估及其与患儿术后听觉言语能力改善的相关性研究,了解CI患儿术前的发育水平对患儿CI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为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术前评估、病人的选择以及CI术后效果的预判提供新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以Gesell发育量表对CI候选者的术前发育评估为出发点,首先对CI候选者儿童术前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术前及术后通过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以及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CI患儿进行听觉和言语能力的评价。判断术前Gesell发育量表的评估结果与CI患儿术后的CAP及SIR改善程度(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评分的差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 EARS auditory questionnaire,LEAQ)在术前及术后评估听觉年龄为2岁以下小龄婴幼儿前语言期及早期听觉行为及言语感知能力,判断术前Gesell发育量表的评估结果与CI患儿LEAQ改善程度(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评分的差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在不同术后效果评估体系中,术前Gesell发育量表对CI术后效果的预判价值有无差异。结果:CI患儿术前发育的评估结果提示患儿普遍存在发育落后的现象,其中以言语落后最为显着。不同年龄组别之间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值存在差异,年龄越大,DQ均值越低。年龄及适应性DQ与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一年CAP、SIR及LEAQ评分的改善均有相关性,适应性DQ呈正相关,而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对于听力障碍儿童不仅仅需要关注言语发育落后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关注患儿的整体发育状况,年龄越大CI候选者的发育落后程度越为明显,因此人工耳蜗植入应当在安全情况下尽早实施。Gesell发育量表中适应性DQ对CI患儿的术后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预测价值与术后采取的评估方法无关。

白素萍,杨慰芳[10](2015)在《耳鼻喉科声导抗测试人员规范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耳鼻喉科声导抗测试人员规范管理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11月就诊于本院的1250名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管理前600名,规范管理后650名。实施3个月后评价规范管理的效果。结果规范管理后的声导抗检查结果假阳性率为1.85%,显着低于管理前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管理后测试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8.12±4.25)分,显着高于管理前的(70.42±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及主动学习意识,降低测试结果假阳性率,保证临床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二、颞骨CT与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颞骨CT与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作动器激振位置对骨导传声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骨传导助听器研究现状
    1.4 骨传导传声机制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
2 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构建
    2.1 人体头部结构
    2.2 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2.3 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人体整耳传声有限元模型构建
    3.1 人耳结构和功能
    3.2 人耳有限元模型建立
    3.3 人耳有限元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头部-人耳耦合模型构建及骨导激振位置影响研究
    4.1 头部-人耳耦合力学模型建立
    4.2 不同激振位置下的骨导传声性能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作动器位置对骨导传声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2 纯音测听
    5.3 不同激振位置的骨导听阈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和听骨链状态的描述与对比
    3.2 纯音测听结果对比
    3.3 频率特异性气-骨导差对CSOM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
    3.4 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 CSOM听骨链中断诊断作用的对比
4 讨论
    4.1 听骨链中断对听力的影响
    4.2 听骨链固定对听力的影响
    4.3 两千赫兹的听力损失特点
    4.4 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
    4.5 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术前评估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3)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的宽频声导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
        1.1.2 耳硬化症患者的纳入标准
        1.1.3 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的纳入标准
    1.2 听力学测试方法
        1.2.1 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
        1.2.2 宽频声导抗测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受试组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和226Hz声导抗结果
    2.2 受试组声能吸收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不同耳别、性别、年龄声能吸收率的特点
    3.2 耳硬化症声能吸收率的特点
    3.3 先天性中耳畸形声能吸收率的特点

(4)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感谢信
综述 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5)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脑结构及功能多模态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局部一致性改变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外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3 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外中耳病变对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章节安排
2 人耳组成及有限元建模
    2.1 引言
    2.2 人耳结构的组成
    2.3 人耳有限元模型建立
    2.4 人耳有限元模型验证
    2.5 圆窗激振模拟与性能评价
    2.6 本章小结
3 外耳道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的影响
    3.1 引言
    3.2 外耳道局部畸形
    3.3 外耳道整体狭窄
    3.4 本章小结
4 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的影响
    4.1 引言
    4.2 镫骨正常伴砧骨或锤骨畸形
    4.3 镫骨足底板正常运动伴其他畸形
    4.4 镫骨足底板固定及伴其他畸形
    4.5 本章小结
5 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3 验证压电作动器
    5.4 中耳畸形条件下镫骨振动测试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头颈副神经节瘤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型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及诊断方法依据
    1.2 基因突变分析
    1.3 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分析
    1.4 抑癌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2 结果
    2.1 头颈部神经节瘤患者的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特征的关联性
    2.2 头颈部神经节瘤患者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与SDHx突变的关联性
    2.3 Dc R1、DcR2、DR4、DR5 基因启动子在颈静脉球体瘤中甲基化表达情况
    2.4 DcR1、DcR2、DR4、DR5 基因启动子在颈静脉 球体瘤甲基化情况与临床联系 R5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颈静脉孔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Gesell发育量表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1.1 CI简介及儿童人工耳蜗术前评估的意义
    1.2 儿童人工耳蜗术前评估的现状
    1.3 儿童人工耳蜗术前评估的方向
    1.4 研究思路及意义
第二部分 儿童CI候选者术前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特征分析
    2.1 概况描述
    2.2 研究背景
    2.3 研究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第三部分 术前发育量表评估与儿童CI术后效果相关性研究
    3.1 概况介绍
    3.2 资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论文的创新性
论文不足之处
后续改进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10)耳鼻喉科声导抗测试人员规范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成立科室技术管理小组
        1.2.2 测试人员的准入条件
        1.2.3 测试流程细化
        1.2.4 强化测试人员声导抗理论知识, 提升业务能力
        1.2.5 成立声导抗技术管理小组
        1.2.6 完善管理制度, 增强责任心
        1.2.7 效果评价
        1.2.8 声导抗知识理论考试
        1.2.9 满意度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实施声导抗测试者规范管理, 提高测试人员技术水平, 增强测试者专业知识
    3.2 深圳声导抗测试工作由护理人员承担
    3.3 测试者满意度提高

四、颞骨CT与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作动器激振位置对骨导传声性能影响研究[D]. 张雨蒙.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D]. 陈琳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的宽频声导抗研究[J]. 陈露静,兰兰,黄鑫,丁海娜,谢林怡,熊芬,韩维举,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01)
  • [4]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D]. 朱润泽.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D]. 王玥. 山东大学, 2019(09)
  • [6]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脑结构及功能多模态MRI研究[D]. 蒋牧良.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7)
  • [7]外中耳畸形对圆窗激振听力补偿影响研究[D]. 张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8]头颈副神经节瘤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型差异分析[D]. 陈庆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Gesell发育量表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D]. 杨扬. 首都医科大学, 2017(01)
  • [10]耳鼻喉科声导抗测试人员规范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 白素萍,杨慰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11)

标签:;  ;  ;  

颞骨CT和声阻抗对听骨链异常的术前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