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城市生态过程

重建城市生态过程

一、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孙康康[1](2020)在《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了解湖泊过去环境演化历史及目前水质现状是湖泊管理、保护与治理的基础。本文针对城市湖泊受人类活动剧烈影响产生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的现实问题,以多种沉积环境指标为手段,综合分析重建湖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通过建立硅藻-总磷转换函数,定量重建流花湖过去近60年以来营养水平演化序列,结合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演化过程,探讨流花湖富营养化、重金属等污染机制。并在当前长期水质、生物多指标野外监测的基础上,摸清流花湖过去环境历史过程及现在环境状态。为流花湖等类似城市湖泊的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CA、PCA、RDA、R-型聚类分析等),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流花湖硅藻优势属种共有7种,包括Cyclotella meneghiniana、Nitzschia plea、Aulacoseira granulata、Fragilaria capucina、Fragilaria venter、Thalassiosira、Achnanthes minutissima;其中Cyclotella meneghiniana是绝对优势属种(百分含量达42.04%)。整体上,流花湖‘中-重度富营养型’硅藻属种出现频率较高,如Cyclotella meneghiniana、Nitzschia plea、Aulacoseira granulata、Achnanthes minutissima、Cyclotella distinguenda、Navicula sp等在沉积物中均占有较大分量;且硅藻群落主要以浮游类为优势种,同时伴有少量底栖种。据硅藻-总磷重建结果,近几十年流花湖总磷含量呈增加趋势,LHH2中TP基本大于80μg/L,43 cm至表层(即1976年以来)流花湖达重度富营养化级别。探讨了流花湖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与环境梯度。PCA分析结果,前三轴累积特征值达78.22%,解释了流花湖大部分硅藻群落变化特征。硅藻和环境变量的RDA分析结果,前两轴解释了硅藻样品组合特征的58.39%,且主要受工业地区生产总值和重金属Cd的影响。第1轴正半轴主要是沉积柱43 cm以下富营养化水平较低的样点,主要硅藻属种包括Thalassiosira、Navicula sp等。第1轴负半轴与工业生产总值显着相关,主要是43 cm以上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沉积柱样点,相应的硅藻属种包括Cyclotella meneghiniana、Aulacoseira alpigena等富营养种。第2轴负半轴主要以中部43-23 cm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沉积柱样点为主,硅藻属种主要包括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耐重金属污染属种。(2)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Mn、V除外)均显着高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自下而上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富集系数仅V、Co、Mn受自然源影响(EF<1.5)。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Cd、Zn、Sb、Cu、Pb和As六种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d偏重度污染的状态(Igeo=3.89),其他元素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及以下。RI指数变化幅度剧烈(105.85<RI<1842.4),沉积柱55 cm以上重金属生态风险较严重(平均RI=1041.2),且RI仅受少数元素支配影响,如Cd贡献了78.57%,其次Sb、Cu分别贡献了7.94%、3.14%。统计分析表明V、Tl、Co以自然源输入为主,而主要存在污染的重金属Cd、Sb、Cu、Zn、Ni、Pb以人为源输入为主,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富集特征。(3)流花湖水质检测指标TN、TP、Chl-a平均值分别为6.76 mg/L、358.83μg/L、116.93 mg/L,均大幅超过富营养化标准,且均表现为栈桥点>南门点>白宫点。流花湖浮游植物是典型的“蓝-绿-硅”型富营养化群落结构,包括大量偏好有机物的优势属种,如绿藻门球衣藻、蓝藻门多种平裂藻、硅藻门小环藻属以及裸藻门囊裸藻等,指示了流花湖有机物、营养盐较为丰富。浮游动物以轮虫、原生动物、桡足类为主要类群。主要以富营养化耐污型为优势种群,如轮虫类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等富营养型指示种,原生动物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纤毛虫(Ciliophora sp.)等富营养耐污型属种。浮游动植物H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6、1.31,指示了流花湖偏中度-重度污染状态。

木皓可[2](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祖笑艳[3](2020)在《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也给居民带来了健康问题。当前国内针对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基地和社区花园两个方面,森林康养基地由于生态基底的建设需求多位于远郊,社区花园则存在环境、范围和活动类型的限制,两者的使用对于城市居民健康问题的缓解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城市双修、留白增绿、森林城市构建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研究针对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受到污染的大面积腾退用地,探讨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通过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进行场地修复,在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植入康养理念,构建完善的康养空间结构体系,实现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在尝试构建高生态效益城市森林的同时,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以健康服务为目的的绿色健康环境,突破以健康为目的的空间范围的限制。以北京市朝阳区横街子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场地周边用地性质、交通、人群结构及需求、场地内部原有地形、植被、水系、道路、建构筑物等进行勘察。通过文献阅读,总结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同时结合康养环境的建设需求,从环境自身和人体健康需求两个方面实现物理环境的修复和设计,打造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环境。在此基础上,植入康养活动体系,最终实现环境与人的共同健康。以期为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提供方法参考,科学服务“健康中国”发展目标。

王诗潆[4](2020)在《基于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南海子公园(B片区)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增速,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得棕地的再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建筑垃圾填埋场是棕地的其中一种类型,其中堆积的建筑垃圾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在棕地再生的基础上,对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棕地再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对垃圾填埋场以及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再利用进行了研究;其次,阐述了棕地以及建筑垃圾填埋场等相关概念与理论;随后,对棕地再生的技术与措施、建筑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工程以及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进行了研究,为建筑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提供了理论参考;接下来又通过分析国内外五处棕地再生的相关案例,为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通过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在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基础上,从地形、种植、水系、园路和场地以及建筑垃圾材料的运用等方面,为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并以南海子公园(B片区)的规划设计,探索基于棕地再生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和成果。

吴振华[5](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刘展羽[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导致城市河道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城市河道功能也跟着发生了很多变化,当下本国很多城市的滨水空间用地模式单一,景观的连接程度低。其中绝大多数的河道只具有运输和排污两个功能,阻碍了其他可能的功能。城市河道被人工施加的钢筋混凝体和硬质护岸破坏,不仅仅破坏了河道特有的景观,更是破坏了地域文化遗产。因此以基础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将生态修复融入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中,探讨适宜的策略与方法,这将对当代城市发展中河道景观的开发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结合无锡市当前的河道景观建设过程所体现的问题,配合国内外的优秀重建案例的分析,了解与此相关的理论概念,从城市河道的水体环境、生物栖息地空间、湿地空间、生态驳岸、生态廊道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影响的因素,归纳适宜的方法,总结提出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对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研究,为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打下了稳固的理论基础。(2)通过国内外的优秀重建案例的分析,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环境,借鉴案例采用的水质提升、植物群落搭配、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扬的方法,配合相关的研究经验,从城市河道的社会背景、生态环境、场地现状、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研究。(3)论文以无锡市的河道为研究对象,充分调查研究无锡市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分析案例已采用的治理策略与方法,以求归纳剖析适合无锡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策略,改善无锡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景观建设、打造满足无锡市市民的行为需求的公共休息景观空间。(4)根据研究分析与总结,提出修复景观生态,探究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设计相结合的手法。在满足河道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出改善水体环境、构建与保护生物栖息空间、修复与重建河道湿地、建设生态驳岸、构建生态廊道、建立历史人文景观六个方面的设计方法。(5)经过对无锡市的河道景观的研究,修复景观生态环境,探讨如何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平衡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同时可以体现无锡市的地域性。粗狂化的城市建设的使河道滨水环境不断恶化,景观重建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紧迫任务,冀望经过对河道滨水区的景观重建战略研究,修复景观生态,探究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平衡生态、经济、文化的关系,体现无锡市的地域特点,使城市滨水区的功能最大化。寻找更适宜无锡市河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王敏聪[7](2020)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发展和日益增加的建设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城市造成更大的气候风险。与此同时生态系统服务、蓝绿基础设施等相关研究为城市气候韧性提升带来了转机与潜力。自然解决途径这一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当代城市面临各种发展问题时应运而生,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开展相关实践。本文研究了如何将自然解决途径这一新兴方法应用在城市设计中,以解决城市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气候灾害风险,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环境损失。针对这一研究内容,本文从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作用机制、策略框架、方法途径3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作用机制研究方面,首先,梳理了与气候韧性城市设计、自然解决途径两方面相关的理论;其次,从气候尺度和时长两个角度提出了本文研究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区域及城市极端气候变化、区域及城市常规气候压力与组团常规气候压力;再其次,梳理了城市设计影响气候的原理和自然解决途径增强城市气候韧性的原理,提出了影响城市气候的4个空间要素:点、线、面、网和气候韧性的多样性、连通性和适应性属性;最后,阐释了针对不同气候韧性类型的自然解决途径作用机制。在探究了作用机制后,对此提出了策略框架。在策略框架研究方面,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实施的案例中提取出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思路、内容和原则。首先,根据前文的空间要素和气候韧性属性提出了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4种思路:增强结构的多样性和冗余性、增强区域的连通性和模块化、增强廊道的连通性和耐压性以及增强空间单体的多样性和耐压性;其次,探索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与气候相关的自然途径城市设计内容,并详细说明了各层面具体内容和其对气候韧性设计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包含导向、决策和设计3个层面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在方法途径研究方面,从增强的气候韧性属性出发,选择相应城市空间要素,应用不同自然解决途径手段,提出了针对前文提出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下自然解决途径在城市设计中应用方法和途径。首先,针对极端气候变化本文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的灾害风险面的保护恢复重建、增强适应性的滨海韧性面的保护与恢复和增强适应性的灰色基础设施线3种应用方法;其次,针对中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的城市结构网恢复与重建、增强连通性适应性的生态网重建和增强适应性的城市廊道面恢复与重建3种应用方法;最后,针对微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适应性的街道线重建、增强多样性适应性的生态建筑点重建和增强多样性和适应性的下凹式绿地点重建3种应用方法。并针对这三种类型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实施途径。

陈荟萍[8](2020)在《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煤炭资源大国,数亿吨的煤炭被人们开采挖掘。在历经大规模的开采后,我国各地煤矿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生态修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矿山修复的目的在于修复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综合运用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结合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研究方法以及Fragstats4.2景观指数计算软件等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斑块面积特征、多样性、异质性等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量化分析,将“斑块-廊道-基质”和“生态网络”生态学原理转化为图示化的空间语言,分析矿区景观内部景观元素组成和生态过程。以紫山风景区为案例研究,进行实证检验和设计应用,针对不合理的空间格局问题,提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具体结论包括以下方面:根据其景观类型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部山地景观、中部草地景观、南部平原景观三大分区,通过对紫山风景区的景观格局的指数计算,得出北部山地景观破碎度较高,中部草地景观破碎度较低,南部平原景观破碎度中等的现状问题。针对现状中斑块和廊道的大小、形状、位置、数目、连通性、构成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后,提出优化景观格局方案:加大北部山区景观中的疏林地斑块数量,恢复受损斑块;对中部草地景观中规则的草地斑块形状进行自然化处理,连接生态廊道,使斑块间物种更容易扩散;增加南部平原景区中的景观类型,改善土壤基质,减少景观优势度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本文试图运用景观格局评价方法,为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塑的破碎化现象做出评价分析,为检验矿山景观修复后的景观格局内部生态系统是否有序运行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景区的生态格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婷[9](2020)在《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因其特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和“生物超市”。湿地公园是国家实施《湿地公约》的法律形式,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城郊湿地公园具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水资源平衡、防洪、蓄水、净化水质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对城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甚多,但针对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实践指导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流程不够明确。因此,完善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流程,以可建设性评价体系为依托,有针对性的规划各建设环节,将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的融合在城郊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实现城郊湿地与城市主体共同发展的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城郊型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动态,得出了以下结论:(1)明确城郊型湿地公园的定义和主要特征,系统的总结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的规划理论框架,以及规划的主要目标,即以城郊区位优势为基础,维护好生态属性的同时发展其社会属性,把生态恢复和保护与城郊发展建设有机的融合,与城区发展圈紧密结合,在维护城区生态平衡的同时形成城郊和城区经济共同促进相互发展的双赢局面。(2)论述了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内容,其中主要内容有:规划范围的确定、功能分区划分、湿地保育规划、科普宣教建设、湿地景观营造、合理利用规划等。(3)论述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分析规划阶段、制定规划方案阶段和规划制图阶段。(4)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规划评价体系,得出影响城郊型湿地公园建设性的关键评价因子为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人类干扰程度。(5)以宣城市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具体应用可建设性评价体系,得到了0.8973的分值,具有较强的可建设性,并根据本文所研究提出的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技术流程,详细论述了湿地公园分区划分、分区规划、湿地恢复重建项目、科普宣教建设、生态旅游等项目规划,为官塘湖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汤敏[10](2020)在《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大地震是典型的突发事件。在山地型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以及周边区域,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各类要素相互耦合,形成了复杂、持续性作用的衍生效应。在应急管理各环节和恢复发展各阶段,衍生效应催生和演化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区域灾害应急响应及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挑战。区域韧性是评价区域应急处置和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它强调区域系统内经济社会各要素有效集成,承载衍生效应的外部冲击,实现逐步吸收、抵御、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及演化,对灾后应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及区域韧性均具有时空特性,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针对山地型特大地震的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特征,地质工程、应急管理和公共管理等领域学者对灾害链和区域恢复重建等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是,现有研究针对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在灾后应急管理和经济社会重建中,对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的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的融合研究,分析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以极重灾区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数据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的层次量化并研究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及其动态演化,进而提出区域韧性发展的可持续策略。本研究是将极重灾区区域视为系统,区域韧性视为系统的功能,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视为系统发展的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剖析区域韧性动态演化过程,研究逻辑、思路与本质都属于管理问题。首先,我们研究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以汶川特大地震为例,根据区域在灾害应对、灾后重建及持续发展各个阶段的实例,分析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表征。基于上述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案例,提取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其次,我们构建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评价体系。界定山地型特大地震的研究区域并确定研究对象。引入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投入-产出”效率作为区域韧性的度量,构建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开展区域韧性量化研究。最后,量化分析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对重大灾害发生后,灾害治理和重建的投入与综合产出的效率分析,刻画区域韧性的动态变化,获取灾区重建中不同区域在不同阶段的区域韧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量化分析中的典型区域韧性演化进行实例分析,提出灾后重建与韧性培育的可持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存在时空复杂性,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呈现出直线、链式和闭环等特征。量化分析显示,2008年地震以来,极重灾区整体的区域韧性从2011年起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提升速度逐渐放缓,需要长期的韧性培育。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呈现出时空差异,表现在10个极重灾区县(市)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整体表现出相对更好的韧性水平,适应衍生效应的能力更强,灾后恢复能力更好。而断裂带和流域叠加影响的部分区域持续遭受继发灾害导致区域韧性极端脆弱。针对上述区域韧性的动态分析结论,我们提出从科学避灾缓冲持续灾害冲击、实现灾害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减少韧性波动、增强适应水平实现韧性积极反馈等三个方面分类培育不同作用机理下的区域韧性,提升具有差异化和区域自身特点的韧性发展能力。本文研究基于地震灾后重建的案例与数据,运用定性与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规律,获取不同尺度下的区域韧性演化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区域韧性提升策略。本研究融合了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对当前应急处置与灾后重建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和重建、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储备。

二、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湖泊沉积学研究概况
    1.3 湖泊生态恢复与基准环境重建
        1.3.1 湖泊生态恢复
        1.3.2 基准环境重建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人文状况
        2.1.3 流花湖环境生态现状
    2.2 研究内容
        2.2.1 拟解决问题
        2.2.2 技术路线
        2.2.3 预期成果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水样采集及监测
        3.1.2 沉积物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0 沉积物烧失量、含水量检测方法
        3.2.1 沉积柱定年方法
        3.2.2 环境磁学检测方法
        3.2.3 硅藻实验鉴定方法
        3.2.4 元素检测分析及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方法
        3.2.5 主要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3.2.6 碳球粒的鉴定方法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流花湖近60年多环境指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流花湖沉积速率及年代关系
    4.2 流花湖沉积柱SCP沉积记录
    4.3 流花湖沉积物烧失量变化
        4.3.1 烧失量环境意义
        4.3.2 烧失量结果分析
    4.4 流花湖沉积物环境磁学过程
        4.4.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4.4.2 磁化率结果分析
    4.5 流花湖硅藻与湖泊营养水平定量重建
        4.5.1 硅藻的环境指示意义
        4.5.2 流花湖沉积柱LHH2硅藻群落分布特征
        4.5.3 流花湖硅藻-总磷浓度重建反演
        4.5.4 流花湖硅藻群落排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流花湖近60年重金属元素与生态风险评价
    5.1 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生态环境意义
    5.2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检测结果与分析
        5.2.1 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垂向变化
        5.2.2 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评价
        5.2.3 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
    5.3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评价与分析
        5.3.1 单个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5.3.2 多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5.4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第六章 流花湖现代水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问题
    6.1 流花湖水质多指标监测分析
    6.2 流花湖水生物结构组成
        6.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6.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6.3 基于环境演变序列的生态恢复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多沉积环境指标主要结论
        7.1.2 硅藻-总磷反演的营养演化历程
        7.1.3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7.1.4 现代水质、浮游生物监测结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2)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矿业废弃地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2.2.4 小结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生态规划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过程艺术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3.1.1 项目概况
        3.1.2 问题及策略
        3.1.3 设计内容
        3.1.4 小结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问题及策略
        3.2.3 设计内容
        3.2.4 小结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问题及策略
        3.3.3 设计内容
        3.3.4 小结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问题及策略
        3.4.3 设计内容
        3.4.4 小结
    3.5 汤山矿坑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总体思路
        3.5.3 设计内容
        3.5.4 小结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4.2.1 评价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4 评价指标选取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4.4.2 游憩适宜性
        4.4.3 用地适宜性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背景
        6.1.1 地理区位
        6.1.2 生态区位
        6.1.3 发展区位
        6.1.4 自然气候条件
        6.1.5 自然灾害概况
    6.2 场地条件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历史发展概况
        6.2.3 矿业用地概况
        6.2.4 交通条件分析
        6.2.5 水文条件分析
        6.2.6 植被条件分析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6.2.8 SWOT分析
    6.3 目标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原则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适宜性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6.4.3 用地适宜性
        6.4.4 游憩适宜性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6.5 总体规划设计
        6.5.1 空间布局
        6.5.2 总体平面
        6.5.3 总体鸟瞰
        6.5.4 空间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自然科普区
        6.6.2 文化感知区
        6.6.3 山地运动区
        6.6.4 艺术创意区
        6.6.5 休闲游憩区
        6.6.6 山林保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竖向规划
        6.7.2 水系规划
        6.7.3 植物规划
        6.7.4 生境规划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6.7.8 用地平衡表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3)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城市森林
        1.3.2 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
        1.3.3 生态修复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城市森林的生态修复及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外城市森林康养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城市森林生态修复及重建相关理论基础
    2.1 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
        2.1.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2.1.2 生态适应性及生态位理论
        2.1.3 生物多样性原理
        2.1.4 植物群落演替理论
        2.1.5 生态平衡理论
        2.1.6 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
    2.2 城市生态学原理
    2.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1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
        2.3.2 复合种群理论
        2.3.3 景观连接度
        2.3.4 景观异质性
    2.4 人居环境科学原理
    2.5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3 城市森林康养服务支撑体系
    3.1 森林环境健康因子
        3.1.1 森林物理环境因子
        3.1.2 森林化学环境因子
        3.1.3 森林景观环境因子
    3.2 森林活动健康因子
        3.2.1 森林休憩性因子
        3.2.2 森林活动性因子
    3.3 健康恢复相关理论支撑
        3.3.1 生态潜意识与生态自我
        3.3.2 亲生命性假说
        3.3.3 压力缓解理论
        3.3.4 注意力恢复理论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泰国曼谷都市森林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相关策略借鉴
    4.2 日本大阪万博纪念公园——自然文化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相关策略借鉴
    4.3 日本十胜川千禧森林——森林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相关策略借鉴
    4.4 伊瓦瓦森林
        4.4.1 项目概况
        4.4.2 相关策略借鉴
    4.5 丹麦纳卡蒂亚森林医疗花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相关策略借鉴
    4.6 韩国国立山阴疗养林
        4.6.1 项目概况
        4.6.2 相关策略借鉴
    4.7 小结
5 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5.1 生态优先原则
    5.2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因地制宜原则
    5.4 以人为本原则
6 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6.1 建筑垃圾废弃地土壤修复
    6.2 地形塑造
    6.3 水系塑造
        6.3.1 河流
        6.3.2 湿地
        6.3.3 生态护岸技术的运用
    6.4 森林植物群落构建
        6.4.1 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6.4.2 植物群落构建要点
    6.5 空间环境设计
    6.6 康养步道设计
    6.7 小结
7 北京市横街子公园规划设计
    7.1 背景分析
    7.2 场地概况
        7.2.1 场地区位及区域概况
        7.2.2 相关上位规划
        7.2.3 周边交通环境
        7.2.4 周边用地性质
        7.2.5 周边环境资源
        7.2.6 周边环境分析
        7.2.7 场地现状分析
        7.2.8 SWOT分析
    7.3 设计定位、目标与策略
        7.3.1 设计定位
        7.3.2 设计目标
        7.3.3 总体策略
    7.4 总体布局
        7.4.1 总体布局
        7.4.2 空间结构
        7.4.3 功能分区
    7.5 分区及节点设计
        7.5.1 森林游赏区
        7.5.2 康养休闲区
        7.5.3 生态涵养区
        7.5.4 自然静憩区
    7.6 专项规划设计
        7.6.1 竖向设计
        7.6.2 水系规划设计
        7.6.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7.6.4 康养专项规划设计
        7.6.5 交通规划设计
        7.6.6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7.7 用地平衡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北京市横街子公园规划设计图集

(4)基于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南海子公园(B片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棕地再生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
        1.1.2 建筑垃圾填埋场的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治理环节脱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棕地相关概念
        2.1.2 建筑垃圾填埋场相关概念
        2.1.3 建筑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恢复生态学
        2.2.3 生态演替理论
        2.2.4 景观重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改造技术与措施探析
    3.1 棕地再生技术与措施
        3.1.1 生态修复
        3.1.2 景观重建
    3.2 建筑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
        3.2.1 建筑垃圾堆体整形修护
        3.2.2 封场覆盖
    3.3 建筑垃圾再利用措施
        3.3.1 建筑垃圾来源
        3.3.2 建筑垃圾组成
        3.3.3 建筑垃圾分类
        3.3.4 建筑垃圾再利用意义
    3.4 现存问题
        3.4.1 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较低
        3.4.2 建筑垃圾堆体原有形态被消除
        3.4.3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不平衡
        3.4.4 对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的欠缺
    3.5 发展模式及方向
        3.5.1 发展模式
        3.5.2 发展方向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
        4.1.1 场地背景
        4.1.2 棕地再生策略
    4.2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4.2.1 场地背景
        4.2.2 棕地再生策略
    4.3 美国加州拜斯比公园
        4.3.1 场地背景
        4.3.2 棕地再生策略
    4.4 天津南翠屏公园
        4.4.1 场地背景
        4.4.2 棕地再生策略
    4.5 宁波生态走廊工程
        4.5.1 场地背景
        4.5.2 棕地再生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规划设计目的与意义
    5.2 规划设计原则
        5.2.1 安全性原则
        5.2.2 地域性原则
        5.2.3 美观性原则
        5.2.4 经济性原则
    5.3 规划设计内容
        5.3.1 地形地貌的重塑
        5.3.2 植物的种类选择与群落构建
        5.3.3 水系的营建
        5.3.4 园路与场地的设计
        5.3.5 建筑垃圾材料的运用
        5.3.6 场地活动的分期规划
6 北京南海子公园(B片区)规划设计说明
    6.1 项目解读
        6.1.1 场地区位
        6.1.2 上位规划
        6.1.3 场地概况
    6.2 设计思路
        6.2.1 设计依据
        6.2.2 设计原则
        6.2.3 设计策略
        6.2.4 设计定位
    6.3 总体设计
        6.3.1 景观结构
        6.3.2 景观分区
    6.4 分区设计
    6.5 专项设计
        6.5.1 道路交通设计
        6.5.2 铺装设计
        6.5.3 竖向设计
        6.5.4 水系设计及雨洪管理
        6.5.5 驳岸设计
        6.5.6 公共设施及景观构筑物设计
        6.5.7 植物设计
        6.5.8 景观灯光照明设计
    6.6 用地平衡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毕业设计图纸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起源
    1.2 研究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
    2.1 河道的功能与退化成因
        2.1.1 河道的概念
        2.1.2 河道的等级划分
        2.1.3 河道生态系统功能
        2.1.4 河道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2.2 河道生态修复与重建
        2.2.1 河道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概念
        2.2.2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原则
        2.2.3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内容与目标
        2.2.4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2.3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工程技术
        2.3.1 外源性污染控制技术
        2.3.2 内源性污染控制技术
    2.4 国内外案例分析
        2.4.1 日本京都鸭川生态恢复
        2.4.2 中国河北迁安三里河生态恢复
    2.5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意义
    2.6 小结
第三章 无锡市河道概况与调研分析
    3.1 自然环境
        3.1.1 地理环境
        3.1.2 水文气象与地形
        3.1.3 水系特征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历史文化沿革
        3.2.2 社会经济
    3.3 调研分析
        3.3.1 无锡市九里河
        3.3.2 无锡市大寨河
        3.3.3 无锡市尚贤河
        3.3.4 无锡市大溪港、小溪港(蠡河)
    3.4 无锡市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3.4.1 污水排放对河道的影响
        3.4.2 城市化发展对河道的影响
        3.4.3 水工程对河道的影响
        3.4.4 上风向水域对无锡市河道的影响
    3.5 河道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河道生态环境退化
        3.5.2 河道空间的可达性与连续性不足
        3.5.3 河道景观配套设施不健全
        3.5.4 河道建设缺乏地域特色
    3.6 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的意义
        3.6.1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内涵
        3.6.2 城市河道景观的价值
    3.7 小结
第四章 无锡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策略
    4.1 景观生态策略
        4.1.1 构建完整的水系统
        4.1.2 保护生物多样性
        4.1.3 自然化的河道岸线
    4.2 经济生态策略
        4.2.1 土地功能多样化
        4.2.2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4.2.3 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4.3 人文生态策略
        4.3.1 挖掘地域特色
        4.3.2 保护历史文化与传统文脉
        4.3.3 建立人文环境体系
    4.4 小结
第五章 无锡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设计方法研究
    5.1 改善水体环境
        5.1.1 水体环境改善
        5.1.2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5.2 构建与保护生物栖息空间
        5.2.1 建设生物栖息地
        5.2.2 滨水岸线景观设计
    5.3 修复与重建河道湿地
        5.3.1 保护与修复湿地
        5.3.2 建设人工湿地
    5.4 建设生态驳岸
        5.4.1 生态驳岸优点与局限性
        5.4.2 生态驳岸的综合设计
    5.5 构建生态廊道
        5.5.1 扩大生态廊道宽度
        5.5.2 联通城市公共绿地空间
        5.5.3 增加植物多样性
    5.6 建立历史人文景观
        5.6.1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5.6.2 城市河道水文遗产的表达
    5.7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表格

(7)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1.1.2 人类活动影响城市气候
        1.1.3 自然解决途径应对气候危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研究
        1.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气候韧性的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生态韧性
        2.1.3 气候区划
    2.2 城市设计的气候韧性类型
        2.2.1 气候类型划分依据
        2.2.2 气候压力城市影响
        2.2.3 气候韧性类型选择
    2.3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及路径
        2.3.1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溯源
        2.3.2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内涵
        2.3.3 自然解决途径手段
        2.3.4 自然解决途径实施案例
    2.4 气候要素、城市设计要素与自然解决途径互动机制
        2.4.1 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2 自然解决途径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3 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方法
    3.1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思路
        3.1.1 结构多样冗余
        3.1.2 区域模块连通
        3.1.3 廊道连通耐压
        3.1.4 空间单体多样耐压
    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内容
        3.2.1 区位与格局
        3.2.2 渗透与连通
        3.2.3 类型与要素
    3.3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3.1 导向层面原则
        3.3.2 决策层面原则
        3.3.3 设计层面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策略
    4.1 极端气候变化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1.1 多样连通的灾害风险区域保护更新
        4.1.2 适应的滨海生态面保护恢复
        4.1.3 适应的灰色基础设施线生态化重建
    4.2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2.1 多样的城市结构恢复重建
        4.2.2 连通的生态网络重建
        4.2.3 适应的城市廊道恢复重建
    4.3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组团设计策略
        4.3.1 多样连通的街道空间重建
        4.3.2 多样适应的建筑生态界面重建
        4.3.3 多样适应的下凹式绿地重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其他成果
致谢

(8)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文献研究
        1.3.2 国内外案例分析
        1.3.3 国内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生态相关理论
    2.1 矿山废弃地的概念与环境危害
        2.1.1 矿山废弃地的概念与类型
        2.1.2 矿山废弃地对环境的危害
    2.2 景观格局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2.2.2 生态网络“节点-廊道”理论
        2.2.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紫山风景区的生态调查与修复分析
    3.1 紫山风景区的自然基础概况分析
        3.1.1 紫山原始风貌溯源
        3.1.2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3.1.3 人文生态系统现状
    3.2 紫山风景区生态修复的主要问题
        3.2.1 生态系统脆弱
        3.2.2 植被群落单一
    3.3 紫山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景观修复难度
    3.4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格局下的紫山风景区生态修复策略
    4.1 景观指数计算
        4.1.1 景观指数的选取
        4.1.2 不同尺度水平的景观指数
    4.2 紫山风景区主要景观类型
        4.2.1 紫山风景区景观类型的划分依据
        4.2.2 紫山风景区主要景观类型确定
    4.3 紫山风景区生态格局特征提取
        4.3.1 紫山风景区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4.3.2 紫山风景区景观多样性分析
        4.3.3 紫山风景区景观破碎化分析
    4.4 景观格局下紫山风景区的修复策略
        4.4.1 矿山废弃地景观改造模式比较
        4.4.2 景观格局下紫山风景区的修复策略
    4.5 基于景观格局的矿山废弃地优化设计过程
    4.6 小结
第五章 紫山风景区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应用
    5.1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5.1.1 紫山风景区的规划现状
        5.1.2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功能规划
        5.1.3 紫山风景区的空间结构
    5.2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结构整合
        5.2.1 紫山风景区的结构特征
        5.2.2 紫山风景区的植物结构特征
    5.3 紫山风景区景观格局的优化设计
        5.3.1 保护生物多样性
        5.3.2 增加景观连通性
    5.4 紫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修复与人工景观重建
        5.4.1 紫山风景区的山体修复工程
        5.4.2 紫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修复
        5.4.3 紫山风景区的人工景观重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湿地
        1.1.1 湿地的定义
        1.1.2 湿地面积现状
        1.1.3 湿地的类型
    1.2 湿地公园
        1.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1.2.2 湿地公园的分类
    1.3 城郊型湿地公园
        1.3.1 城郊型湿地公园定义
        1.3.2 城郊湿地公园的分类
        1.3.3 城郊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湿地公园规划研究概况
        1.4.2 国外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
        1.4.3 国内湿地公园规划研究概况
        1.4.4 国内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1.1 湿地资源不断被蚕食
        2.1.2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1.3 湿地公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内容
        2.3.1 定位城郊湿地公园
        2.3.2 提出城郊湿地公园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2.3.3 确定城郊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流程
        2.3.4 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法
        2.4.2 实地调查法
        2.4.3 层次分析法
        2.4.4 归纳总结法
    2.5 技术路线
3 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流程
    3.1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特征分析
        3.1.1 边缘效应特征
        3.1.2 受人类干扰程度大特征
        3.1.3 湿地生态恢复要求特殊性
        3.1.4 区位特征
        3.1.5 生态环境特征
        3.1.6 经济效益特征
    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理论框架
    3.3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和目标
        3.3.1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目标
        3.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原则
    3.4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要素与主要内容
        3.4.1 基本要素
        3.4.2 主要内容
    3.5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技术流程
    3.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构建
        3.6.1 层次分析法
        3.6.2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3.6.3 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
        3.6.4 判断矩阵的构建
        3.6.5 一致性检验
        3.6.6 定性数据定量化
        3.6.7 计算重要性顺序确定权重
4 案例分析—以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4.1 官塘湖城郊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4.1.2 自然资源概况
        4.1.3 湿地公园及周边建设概况
    4.2 湿地资源情况
        4.2.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4.2.2 湿地生物多样性
        4.2.3 湿地水资源
        4.2.4 湿地土地资源
        4.2.5 湿地生态系统组成
        4.2.6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4.2.7 湿地景观资源与人文资源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
        4.3.1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可建设性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可建设性评价等级划分
        4.3.3 指标标准化划分
        4.3.4 构建评价模型
        4.3.5 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规划评估结果
    4.4 湿地公园规划总体布局
        4.4.1 规划指导思想
        4.4.2 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
        4.4.3 湿地公园规划原则
        4.4.4 规划总目标和分期目标
        4.4.5 功能分区
        4.4.6 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4.5 功能分区规划内容
        4.5.1 湿地保育区规划
        4.5.2 恢复重建区规划
        4.5.3 合理利用区规划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维管植物
附录2 官塘湖主要陆生植物
附录3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鸟类
附录4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鱼类
附录5 官塘湖湿地主要两栖、爬行动物
附录6 官塘湖遥感影像图
附录7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录8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水系利用现状图
附录9 官塘湖湿地公园资源现状图
附录10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分析图
附录11 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布局图
作者简介

(10)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主题
        1.1.3 研究问题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衍生效应研究
        2.1.1 突发事件衍生效应研究概述
        2.1.2 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研究
        2.1.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研究
    2.2 区域韧性研究
        2.2.1 区域韧性研究概述
        2.2.2 不同视角下的区域韧性研究
        2.2.3 区域韧性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2.2.4 区域韧性演化机理研究
    2.3 启示与借鉴
        2.3.1 现有研究评述
        2.3.2 现有研究不足
        2.3.3 本文研究的动机
第三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及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
    3.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时空性
        3.1.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形成与影响
        3.1.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作用“情景”
        3.1.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复杂性
    3.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表征
        3.2.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内涵
        3.2.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情景-应对”案例
        3.2.3 案例分析与启示
    3.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
        3.3.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直线作用
        3.3.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链式作用
        3.3.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区域韧性的闭环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评价
    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4.2 研究方法:EBM 和 Malmquist 指数模型
        4.2.1 量化方法选择
        4.2.2 原理与计算方法
    4.3 模型指标
        4.3.1 指标选择过程
        4.3.2 指标体系
        4.3.3 指标分析
    4.4 数据来源与说明
        4.4.1 数据来源
        4.4.2 数据说明
        4.4.3 软件使用
    4.5 评价的目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
    5.1 量化结果代表的区域韧性含义
    5.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5.2.1 区域韧性时空演化的总体分析
        5.2.2 区域韧性空间分布的演化
        5.2.3 区域韧性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5.2.4 Malmquist指数分析
        5.2.5 量化分析的结论
    5.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典型区域韧性演化实例
        5.3.1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稳定——对绵竹的分析
        5.3.2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提升——对彭州的分析
        5.3.3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减弱类型1:期初高位——对汶川、茂县的分析
        5.3.4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减弱类型2:期初低位——对北川的分析
    5.4 管理启示
    5.5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区域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5.1 基于区域韧性空间差异的分类发展策略
        5.5.2 基于韧性时间演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研究工作回顾与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D]. 孙康康. 广州大学, 2020(02)
  • [2]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D]. 祖笑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棕地再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南海子公园(B片区)规划设计为例[D]. 王诗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D]. 刘展羽. 江南大学, 2020(01)
  • [7]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D]. 王敏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D]. 陈荟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9]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D]. 吴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10]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D]. 汤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重建城市生态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