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理想教育

论大学生理想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教育漫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真真[1](2021)在《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要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红岩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环境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红色精神。因受小说《红岩》的影响,很多人将红岩精神仅仅等同于红岩中的烈士精神,但红岩精神除了《红岩》中展现出的烈士精神,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为了科学理解红岩精神,我们要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在深刻理解和领会红岩精神的基础上,新时代更要传承红岩精神,使红岩精神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精神动力。本文在梳理和继承当前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对红岩精神形成的条件、主要内容及其价值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探讨研究了新时代如何传承红岩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系统论述了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论文的进一步写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论述,简要介绍了红岩精神的形成;其次通过对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的论述从而深入探讨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后文红岩精神的价值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对红岩精神的价值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阐释了红岩精神的巨大魅力,旨在阐明新时代为何要传承红岩精神。第四部分系统阐述了红岩精神的新时代传承路径,即通过加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拓宽红岩精神传播渠道、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良好氛围、加强传承红岩精神的践行实效、构建传承红岩精神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推进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文章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对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了总结,并对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论述,以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为研究新时代传承红岩精神的路径奠定坚实基础。

罗浩春[2](2020)在《白居易诗序研究》文中提出学界一般将诗序定义为处于诗题后和诗正文前的一段文字,然而这样的划分忽视了从魏晋就开始的题序合一、诗题序化现象以及一些虽没有明确标明“并序”“并引”等字样而与诗序作用、内容一致的题注,尤其是在对个体诗人的诗序研究时,长题、题注中的“序”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白居易诗序研究》是以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题、诗序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诗序及白居易诗序研究概述”。由两汉至唐代,单个“序”字发展为“序体”,再进一步发展为“诗序”,诗序这一文体经历了由简至繁的漫长发展演变历程。本文所说的“诗序”,是指包括长题、题注和明确标有“并序”“并引”等字样的诗前序文。长题是11字以上的诗题;后两者是诗题与诗作间的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来说,包括诗人在诗题中明确标有“并序”“并引”等字样的诗序,以及诗人未明确标明诗序字样的内容,也即题注。白居易诗歌中诗序共719篇,数量居唐朝首位,其中长题398篇,题注289篇,明确标明“并序”“并引”的诗序有32篇。这些诗序有长篇亦有短制,形式不一,题材多样。散落在诗人人生各个时期的题序,很好地记录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仕宦沉浮。白居易诗序创作风格往往随着诗人的仕途沉浮和人生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笔者以白居易仕宦经历的起伏为依据,将诗人诗序创作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追寻仕途时期的诗序,袭官显赫时期的诗序,贬谪外放时期的诗序,自求外任时期的诗序,晚年独善时期的诗序。第二章为“白居易诗序主旨分类”。根据白居易诗序所表现的主旨差别,可将其分为五类:一是酬唱赠答类诗序。这类诗序在写作程式上大多表现为:赠/送/寄+人或是来诗云、同用某字、和某人、用次韵或本韵等;在内容上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宴饮唱和,一是日常唱和,还有异时唱和,反映了诗人的社交风向。二是史实载记类诗序。史实记载类主要存在于题注与长题中,其在题注中最明显的标志为“时……”;在内容上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记述诗人个人历史,记述社会时代背景,记述生活实事。史实载记类诗序分散在诗人人生的各个时期,对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还起一定补史作用。三是咏怀类诗序。诗人在诗序中呈现出的情感抒发方式主要包括因物感怀、因人伤怀、游历有感三种,情感上则分为怀人、感旧、悲己三种情绪,它们展现了对外物的审美与选择以及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四是效体类诗序。这类诗序共展示了对四种已有文学风格的仿效,表现了诗人对仿效对象的认同和追拟,在情感表现上趋向一致。五是杂体类诗序。诗序虽然很难进行名目清晰的划分,但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记创作地点,二是明一篇之旨,三是解题中之意。此类诗序对读者解读诗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诗人在总结某一时段诗歌创作地点时常有重复的“差错”现象,这是诗人对不同类型诗歌的分别划分,体现后世留名的思想。第三章为“白居易诗序的特征”。白居易诗序的特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文体特征。诗人一方面极力表现对序体和诗体要求的遵循,即“尊体”;一方面又追求文体间的融合、序体范围的扩大,且诗序凸显的文学成就也表现出诗文本主体位置的挑战,表现“破体”特征。二是语言特征。谏诤语“不识时忌讳”,日常语追求“老妪能解”,诗语中既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又有理论建构的论诗语,然白氏语言中词犯文繁的弊病又呈现理论建构的不完善。三是文学特征,体现在时空内蕴、视觉转换和文化承袭三方面。第四章为“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为了突出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和中唐诗人“各竭才智竞求超胜”的创作风气,选取与白居易唱和最为频繁的元稹、刘禹锡诗序与白居易诗序进行比较研究。在元白诗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白居易与元稹在创作风格上表现出一元性与二元性的差别。白氏一路贯彻的现实主义风格,我们称为风格的一元性,对于元稹既关注社会又重视自我感官体验的表现,可称为二元性。这种风格的一元性与二元性区别在二人诗序中体现为:题材选择上,白氏选材注重关注现实,元稹则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展现尚奇趋新的特征;语言上,白氏以俗为美,元稹雅俗兼具;形式上,白居易以散体诗序为主,元稹则韵散互用。通过划分和对比刘禹锡与白居易不同仕宦时期的诗序,可以发现,刘白不同的生命姿态:前者显示了生命的倔强与斗争,后者在蜕变中彰显了人格的成熟。第五章为“白居易诗序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结合时代背景、文学发展等分析诗序为白居易大量创作的原因,可以发现,党争迭起、变动不居的政治局势,尚俗趋易、平民风尚的社会风习,古文运动、诗序散文化的文化变革是导致白居易诗歌中序体文化范围扩大,出现大量长题、题注,诗序数量达到高潮的主要原因。其中,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文以明道、文从字顺、气盛言宜的主张与白居易诗序中提倡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以及辞质而径、直歌其事的理念存在关联性。同时,白居易诗序体现的平易文风与古文运动也相互呼应,诗序形式上的散文化、内容上的充实化、创作本质上的实用性都与古文运动在文学创作上的要求相符合。

周容[3](2020)在《红岩精神研究》文中指出红岩精神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奋斗在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文化结晶,充分体现了南方局同志灵活谨慎的政治智慧,涅而不缁的政治品格,真诚团结的宽广胸怀,坚贞不苟的英雄气概。因此红岩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展现,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凝结,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延伸。红岩精神是一种红色文化,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不管是推进“四个伟大”进程,增强文化自信,还是对学生三观的塑造,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红岩精神虽然是与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长征精神一样的中国精神,但是当下弘扬红岩精神却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就理论方面来说,红岩精神的内涵、特点尚有争议,系统性研究不足;实际应用方面,红岩精神的实际应用价值挖掘力度小,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无法充分发挥精神对人民群众的激励作用;宣传方面,宣传内容有失偏颇,宣传范围狭小,宣传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科学的理论才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因此,从理论方面来说,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把各项增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的措施及时发布并执行。在实际应用方面,应加大力度挖掘红岩精神的实际应用价值。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言,红岩精神可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素材,增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思想觉悟,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社会而言,红岩精神可以作为重大突发事故的精神指导,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和谐为目标,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个人而言,红岩精神可以作为学习奋进的行动指南,塑造目标远大、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在宣传方面,要突出宣传重点,讲清红岩精神的来龙去脉;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重要阵地,学校红岩精神宣传教育还有欠缺,必须要填补学校教育漏洞,使红岩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课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流动宣传,加深人民群众对红岩精神的印象,强化红岩精神教育。三个方面,并驾齐驱,为弘扬红岩精神提供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红岩精神发展。

魏蓓[4](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研究表明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陈文林[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王丹丹[6](2019)在《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而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其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着,并且在当今各大高校中,英语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那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难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想都有助于学者的身心发展。倘若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就很容易是非不分。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就需要高校所有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本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几大概念,包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同时辅以“渗透理论”和“隐性教育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接着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新时代作为背景,分别从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同时可行性体现了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国际视野及通识课程上的统一。最后,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实状况,并且,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为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赵伟程[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长征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伟大精神史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精神动力。伟大长征孕育了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前进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奋发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和新载体,本文在全面把握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机遇和载体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新时代长征精神的重要价值表现为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与此同时,现阶段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受到传统传播方式局限性的影响,而新的传播方式尚未完全建立,结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中用户广泛的特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国外关于长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征历史,而国内对长征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传承等方面有较多研究,但关于依托新媒体传播长征精神的研究并不充分,研究成果较少。第二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与长征精神概述。新媒体之“新”表现为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结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碎片化和传播效应复杂化的特点。新媒体环境是弘扬长征精神的有效载体,长征精神的传播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空间,以“坚定信念、追求真理;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主要内容的长征精神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有引导政治方向、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习动力的功能,新媒体开辟了弘扬长征精神的新领域、营造了传播长征精神的新环境、扩充了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本研究选取四所长征沿线高校和四所非长征沿线高校进行随机抽样,从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对长征精神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进行调查。现阶段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传播不平衡、新媒体未得到有效利用和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个体因素等三方面有关。第四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载体。载体包括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产品三种。网络媒体指的是门户网站、专题网站和网络论坛;社交媒体包括自媒体、APP、手机媒体三类;网络产品由音乐影视、网络游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三类构成。第五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探索。利用新媒体传播长征精神首先应该健全传播主体,包括传播机制的完善和师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传播模式、充分利用手机平台来扩宽传播渠道;最后应将长征精神的新媒体传播和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深化长征精神主题教育中注重新媒体的运用、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协同管理和反馈调节,提升传播效果。

孙雅艳[8](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社会延绵发展的根基。流行歌曲作为重要的文艺形态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生活、融入时代,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感染性,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提出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明确将“幻想”“想象”“形象化”概括为艺术掌握世界的特征。流行歌曲这一艺术形态是如何影响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观念和态度,进而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时代;我们依据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建机制,何以、何能增强其对人的灵魂、对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正向感染性,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本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这个命题,探讨如何借助文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从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和感染教育的视角研究文艺铸魂,以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基于上述背景和目的,本文以流行歌曲为载体、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可能与可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交叉、历史和现实相融合的视角出发,对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依据、内在机理、运行机制、增强路径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了探讨。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有其美学、大众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角度的原因;而“感染性”则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有意或无意、主动或非主动地受到一种行为、思想的渗透,从而对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众多理论中,发源于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来自教育学的“情感教育理论”、来自社会学的“场域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理论等是探索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嬗变历程,并在历史流变中确认其正反两方面感染性之所在。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流行歌曲嬗变历程的梳理,将流行歌曲大体分作港台流行歌曲、校园流行歌曲、“西北风”流行歌曲、新时期的“红歌”、网络流行歌曲、新时代主旋律流行歌曲等六个阶段,据此得出流行歌曲的正向感染性在于坚守理想信念、强化价值引导、增强精神引领、丰富审美体验等方面,而负向感染性则源于价值确立的消解、价值导向的偏差、价值引领的弱化等方面,从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基本前提。第三部分通过对“流行歌曲感染性”这一主题具体研讨目标的确立,通过歌唱者和美育工作者的个案,分析了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成主要包括情感、意境、时代性等几个要素;并通过2019年央视春晚个案分析和定量化实证分析等几个方面探讨“流行歌曲感染性”这一主题的内涵。对成功的歌唱家、作出杰出贡献的美育工作者的访谈,可以获得一些有别于局外人的经验和感受;透过成功的音乐产品,可以触摸到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着力点;再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大体厘清流行歌曲为什么可以流行、怎样流行、流行过程中如何陶冶人、感染人等问题。这几个不同的支撑点,共同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的实证性框架。第四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机制与实践路径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建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主客体心灵共鸣、美学场域文化涵养和大众传媒助推、内循环要素创作机制等几个层次,而音乐受众与流行歌曲之间的审美共鸣是其内核。在增强其正向感染性的实践上,可以从流行歌曲的生产创作、校园“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及自媒体的融合推进、“政府-市场-个体”协同打造良好的商业运行机制等几个方向上作出相应的尝试。流行歌曲是一代音乐人智慧的结晶,也是长期被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载体。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借助对于青年受众具有特殊感染性的流行歌曲,实现对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这一理念的推进,是本研究的美好愿望和最终归宿。

张茹蔓[9](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路径探析 ——以四川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成长关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懈奋斗;需要我们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需要我们强化风险意识和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政治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1984年设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政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助于未来更好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本论文以调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通过细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行为来观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程度、思想情况等;在实证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前辈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阅读策略和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对论文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本论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立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综合比较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本次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构架。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基本概述。主要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着作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对经典着作的特征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意义。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现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态度和阅读习惯及其看法的调查;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关系的认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常用的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方法;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意见和建议。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的整理,分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五部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路径和方法。针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法,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科学选择读本和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提高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

雍自元[10](2018)在《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针对法学本科生,这一司法职业后备军进行司法公正观教育的专项研究,它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范畴。也是对高校在法学本科生这个特定群体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文章从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基本概念界定、培育必要性与可行性、培育指导思想与思想资源、培育目标与原则、培育内容、路径与方法五个方面展开。司法公正观是围绕司法的宗旨与性质、司法公正的目标、内容、具体表现、评价标准、实现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形成的观点与思想认识。正确的司法公正观是司法公正实践的前提,而错误的司法公正观则是导致司法不公正的内因,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司法公正观培育。从本质上看,司法公正观培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培育的主阵地在高校;培育对象为可能从事司法工作的本科生;培育内容为中国特有的司法公正观,它以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兼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培育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有现实的需要。法学本科生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是司法职业的后备军、是司法公正的践行者,这些角色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正确的司法公正观。但是,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状堪忧,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薄弱,因此,强化培育是使法学本科生树立正确司法公正观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公正感受的治本之策;是打造高素质司法人才的应然选择;是保证法治国家建设实践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来自司法实践部门的经验总结。司法公正观可育、法学本科生可塑、高校有培育优势,这些有利条件使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成为可能。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培育的方向。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以“良法”为前提,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统一观,以及广义的“法律”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司法公正观,即以司法为民为价值目标、以追求平等为一贯主张、以依法司法为基本前提、以司法队伍建设为突出特点,以错案必究为不变态度。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精粹和西方优秀司法实践经验是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思想资源。传统司法文化强调的司法慎重、司法平等、依法司法、廉洁清明要求是应该被薪火传承的历史瑰宝;西方司法实践中,为防止司法不公正而确立的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应该汲取的域外借鉴。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目标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的成败。培育目标可以分解为认知、观念和行为三个方面。认知是基础、观念是枢纽、行为是归宿。通过教育,使学生体认司法公正的政治维度,掌握践行司法公正必备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司法公正的伦理向度和“实体、程序、感受”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学生养成审慎行事、权衡判断的习惯,培养他们法律思维、释法说理以及扞卫司法公正的能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应该遵循时代性原则,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治人才;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力求“整体大于部分”的培育效果;应该坚持长期性原则,实现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持续推进;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促进学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科学开展。在培育内容方面,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价值引领;以“实体、程序、感受”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为核心;以司法公正内在与外在价值教育为合力驱动;以司法职业道德教育为实现载体。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既要守正也要出新。要依托高校主阵地强化培育,挖掘专业教师、法学本科生辅导员的培育潜力,发挥法律职业伦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培育优势,同时也要创设化育学生司法公正观的校园环境;要立足专业课堂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提升司法公正观理论教学效果;要深化实践教学,汇聚社会资源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知行合一;要借助网络,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实与虚拟培育相结合。

二、大学生理想教育漫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理想教育漫议(论文提纲范文)

(1)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红岩精神概述
    2.1 红岩精神的形成
        2.1.1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2.1.2 红岩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2.1.3 红岩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2.1.4 红岩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2.2 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
        2.2.1 崇高的思想境界
        2.2.2 坚定的理想信念
        2.2.3 巨大的人格力量
        2.2.4 浩然的革命正气
3 红岩精神的价值
    3.1 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
        3.1.1 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3.1.2 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
        3.1.3 为建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了学习借鉴
    3.2 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
        3.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3.2.2 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3.2.3 为实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涵养了政治生态
        3.2.4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4 红岩精神的传承
    4.1 加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
        4.1.1 建立红岩精神研究队伍
        4.1.2 挖掘红岩精神文化资源
        4.1.3 加强红岩精神时代内涵研究
    4.2 拓宽红岩精神传播渠道
        4.2.1 利用网络新媒体推动红岩精神创新性传播
        4.2.2 研发红岩文化产品促进红岩精神内涵式传播
        4.2.3 实施“三进”工程推进红岩精神普及性传播
    4.3 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良好氛围
        4.3.1 坚持舆论宣传导向,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社会氛围
        4.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学校氛围
        4.3.3 依托家庭榜样示范,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家庭氛围
    4.4 强化传承红岩精神的践行实效
        4.4.1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4.4.2 利用红岩精神教育基地,实现教育常态化
        4.4.3 发展红色旅游,扩大教育受众面
    4.5 构建传承红岩精神的长效机制
        4.5.1 建立领导机制
        4.5.2 制定保障机制
        4.5.3 创建激励机制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白居易诗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诗序及白居易诗序概述
    第一节 “序”、序体及诗序的承接
        一、“序”及序体的概念
        二、序体与诗序
        三、诗序概念界说
    第二节 诗序流变
        一、两汉诗序
        二、魏晋诗序
        三、唐代诗序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概貌
        一、白居易诗序的宏观把握
        二、白居易诗序分期
第二章 白居易诗序主旨分类
    第一节 酬唱赠答类
        一、宴饮唱和
        二、日常唱和
        三、异时唱和
    第二节 史实载记类
        一、记述个人历史
        二、记述社会背景
        三、记述生活实事
    第三节 咏怀类
        一、因物感怀
        二、因人伤怀
        三、游历抒怀
    第四节 效体类
        一、乐府体
        二、陶潜体
        三、寓言体
        四、座右陋室铭体
    第五节 杂体类
        一、叙行藏出处
        二、明一篇之旨
        三、解题中之意
第三章 白居易诗序的特征
    第一节 白居易诗序的文体特征
        一、诗序的“尊体”
        二、诗序的“破体”
    第二节 白居易诗序的语言特征
        一、谏诤语
        二、日常语
        三、诗语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的文学特征
        一、时空内蕴
        二、视角转换
        三、文化承袭
第四章 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
    第一节 一元性与二元性:白居易诗序与元稹诗序之比较
        一、题材:现实性与现实性、趣味性共赏
        二、语言:以俗为美与雅俗同体
        三、形式:以散为主与韵散互用
    第二节 妥协性与斗争性:白居易诗序与刘禹锡诗序之比较
        一、上升期诗序之比较
        二、转折期诗序之比较
        三、低谷期诗序之比较
        四、晚年回升期诗序之比较
第五章 白居易诗序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
    第一节 白居易诗序兴盛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与文人心态的变化
        二、社会风习与文人创作倾向的变化
        三、文化变革与文人创作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白居易诗序中的诗歌理论主张与古文运动的呼应
        一、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与文者明道
        二、辞质而径与文从字顺
        三、直歌其事与气盛言宜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体现的平易文风与古文运动的呼应
        一、形式上的散文化
        二、内容上的充实化
        三、创作本质的实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红岩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二 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与形成条件
    (一)历史背景
        1.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2.国民党消极抗日
    (二)红岩精神的形成条件
        1.南方局的成立提供了组织保障
        2.优良作风传统奠定了思想基础
        3.特殊工作环境促进了思想进步
        4.复杂革命斗争创造了实践经历
三 红岩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一)红岩精神的内涵
        1.崇高思想境界
        2.坚定理想信念
        3.巨大人格力量
        4.浩然革命正气
    (二)红岩精神的特点
        1.灵活谨慎的政治智慧
        2.真诚团结的宽广胸怀
        3.涅而不缁的政治品格
        4.坚贞不苟的英雄气概
四 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1.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展现
        2.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凝结
        3.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延伸
    (二)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
        1.推动“四个伟大”进程
        2.厚植文化自信源泉
        3.匡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五 当下弘扬红岩精神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一)当下弘扬红岩精神面临的困境
        1.群众误读红岩精神
        2.群众质疑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
        3.红岩精神“走不出”重庆
    (二)弘扬红岩精神面临困境的原因
        1.理论层面系统性研究不足
        2.实际应用价值挖掘力度小
        3.宣传方面存在漏洞
    (三)走出当下弘扬红岩精神困境的应对措施
        1.加大红岩精神的系统性研究
        2.深挖红岩精神的实际应用价值
        3.增强红岩精神的广泛宣传
六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课程
        2.1.2 思想政治教育
        2.1.3 “课程思政”
    2.2 理论基础
        2.2.1 渗透理论
        2.2.2 隐性教育理论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3.1.1 新任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3.1.2 新要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1.3 新挑战: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去粗取精”能力
    3.2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3.2.1 高校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高度契合
        3.2.2 高校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视野上相互统一
        3.2.3 高校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通识课程上密切相关
第四章 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分析
    4.1 调查问卷说明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问卷对象
    4.2 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分析
        4.2.1 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与教学模式情况分析
        4.2.2 有关“课程思政”了解情况分析
        4.2.3 有关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通情况分析
        4.2.4 有关上海某高校进行“课程思政”这一改革的了解情况分析
        4.2.5 有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研究的认知情况分析
        4.2.6 有关学校开展与思政内容相关英语讲座的情况分析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5.1.1 高校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了解
        5.1.2 高校学生缺乏对西方价值观的理性判断
        5.1.3 高校英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能力
    5.2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立德树人”观念落实不够到位
        5.2.2 大学英语教材的选取缺乏思政元素
        5.2.3 高校英语教师“三全育人”理念认识不足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
    6.1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6.2 深入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6.3 不断改进高校英语教育者的教学方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1.论文创新点
        2.论文重难点
一、新媒体环境与长征精神概述
    (一)新媒体环境
        1.新媒体环境及特点
        2.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二)长征精神
        1.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2.长征精神的德育价值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
        1.新媒体环境和长征精神的关系
        2.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机遇
二、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问卷设计
        3.调查结果分析
    (二)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的问题
        1.传播的不平衡性
        2.新媒体未得到有效利用
        3.传播效果急需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2.学校因素
        3.大学生个体因素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载体
    (一)网络媒体
        1.门户网站
        2.专题网站
        3.网络论坛
    (二)社交媒体
        1.自媒体
        2.APP
        3.手机媒体
    (三)网络产品
        1.音乐影视
        2.网络游戏
        3.计算机仿真技术
四、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探索
    (一)健全长征精神传播主体
        1.完善传播机制
        2.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二)扩宽长征精神传播渠道
        1.整合优势资源
        2.创新传播模式
        3.充分利用手机平台
    (三)提升长征精神传播效果
        1.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
        2.深化长征精神主题教育
        3.注重协同管理与反馈调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8)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思想共识亟需凝聚
        (二)从教育工作的实践来看,思政载体尚需开拓创新
        (三)从思政学科的发展来看,跨学科交叉研究有待深化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流行歌曲的研究
        (二)关于感染性的研究
        (三)关于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二)受访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一)流行歌曲的特征
        (二)“感染性”简析
        (三)不同载体感染性的比较
        (四)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主客体特征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与大众传媒理论
        (二)接受理论
        (三)情感教育理论
        (四)场域理论
        (五)精神动力学理论
第二章 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历史嬗变及正负向感染性分析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嬗变过程
        (一)钦羡港台:(改革开放初期)港台流行歌曲
        (二)重返校园:(20 世纪70—80 年代)校园流行歌曲
        (三)返璞归真:(20 世纪80—90 年代)“西北风”的流行
        (四)激情燃烧:(20 世纪90—2000 年代)新时期的“红歌”
        (五)精神快餐:(2000 年—21 世纪以来)网络流行歌曲
        (六)开拓创新:(2012 年至今的“新时代”)主旋律流行歌曲
    二、流行歌曲的正向感染性
        (一)坚定理想信念
        (二)强化价值引导
        (三)增强精神引领
        (四)丰富审美体验
    三、流行歌曲的负向感染性
        (一)价值确立的消解
        (二)价值导向的偏差
        (三)价值引领的弱化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实证分析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个体性目标与社会性功效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个体性目标:启迪梦想,丰富人生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社会功效:构筑灵魂休憩的家园
    二、构成流行歌曲感染性要素的个案分析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本体要素:情感、意境、时代性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实践要素:体验与创造
    三、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感染性个案分析
        (一)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的时代内涵
        (三)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的时代价值
    四、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定量化实证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以90后青年为主体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客观基础:时间投入多,受喜爱程度高
        (三)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情感储备:追求时代感和抒情化
        (四)影响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主要指标:旋律、歌词与主题
        (五)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优势条件:青年对优秀作品的强烈诉求
第四章 流行歌曲正向感染性的构建机制
    一、主客体共鸣机制
        (一)主客体的价值共鸣
        (二)主客体的情感共鸣
        (三)主客体的审美共鸣
    二、美学场域文化涵养机制
        (一)强化认知,深化情感
        (二)坚定信念,增强意志
        (三)塑造行为,端正态度
    三、大众传媒助推机制
        (一)主流媒体提升机制
        (二)新媒体推动机制
        (三)自媒体强化机制
    四、内循环要素创作机制
        (一)民族文化浸润机制
        (二)以和为美韵律机制
        (三)创作主体反射机制
第五章 增强流行歌曲正向感染性的路径选择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流行歌曲生产创作
        (一)以社会效益为基,推进流行歌曲创作健康发展
        (二)以先进文化为先,遵循流行歌曲发展规律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坚守核心价值观阵地
    二、强化校园美育,实现“以美育人”
        (一)“以美育人”,让流行歌曲走进课堂
        (二)“以美养德”,培育青年崇高理想
        (三)“以美铸魂”,培育青年担当精神
    三、媒体全面融合推进流行歌曲正向感染的传播
        (一)主流媒体的选优推送
        (二)网络传媒和自媒体的推广扩散
    四、“政府-市场-个体”协同打造良好的商业运行机制
        (一)政府:提升文化综合治理与服务水平
        (二)市场:强化对流行歌曲正向感染的社会责任
        (三)个体:培育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访谈提纲
附录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访谈摘要
附录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路径探析 ——以四川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理论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范围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特点和时代价值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意义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需要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抓手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需要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现实情况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相关活动的分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关系的认识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途径分析
        (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效果的状况分析
        (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现存问题和原因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现存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层面
        (一)借助主流媒体,引领研读新风尚
        (二)利用网络文化,打造研读新环境
    二、学校层面
        (一)依托校园文化基础创造良好研读氛围
        (二)立足自身特点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课程
        (三)依据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研读实践活动
        (四)根据学生特点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教师层面
        (一)创新课堂模式,增强师生互动
        (二)讲、读、演、诵相结合增强课堂效果
        (三)构建学习平台,线上线下交流
        (四)提升理论修养,树立教师威信
    四、学生自身
        (一)平心静气、刻苦研读
        (二)关注时事、学以致用
        (三)方法恰当、事半功倍
        (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公正观”厘定
        一、“公正”释义
        二、公正观的维度
    第二节 “司法公正观”阐释
        一、司法公正观界定
        二、司法公正观的主要范畴
        三、司法公正观的功能
    第三节 “司法公正观培育”解析
        一、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理论依据
        二、司法公正观培育的价值旨归
        三、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法学本科生”及其特性
        一、法学本科生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
        二、法学本科生是司法职业的后备军
        三、法学本科生是司法公正的践行者
第二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实状况堪忧
        二、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薄弱
        三、强化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意义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可行性
        一、正确的司法公正观能够培育
        二、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有可塑性
        三、高校有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优势
第三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观
        二、中国共产党司法公正观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传统司法公正思想精粹
        二、西方司法公正观的有益经验
第四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目标
        一、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体认司法公正的政治维度与知识体系
        二、观念目标:指引学生建构兼顾多元的司法公正观
        三、行为目标:培养学生践行司法公正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原则
        一、坚持时代性,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治人才
        二、坚持系统性,力求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整体效果
        三、坚持长期性,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持续推进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培育科学开展
第五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内容、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内容
        一、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核心内容:“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
        三、合力驱动:司法公正内在与外在价值教育
        四、实现载体:司法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依托高校主阵地,内部挖潜强化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
        二、立足专业课堂渠道,提升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理论教学效果
        三、深化实践教学,汇聚社会资源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知行合
        四、借助网络,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1-6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大学生理想教育漫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D]. 李真真.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2]白居易诗序研究[D]. 罗浩春.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红岩精神研究[D]. 周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D]. 王丹丹.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D]. 赵伟程. 贵州大学, 2019(09)
  • [8]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D]. 孙雅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路径探析 ——以四川部分高校为例[D]. 张茹蔓.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D]. 雍自元.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大学生理想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