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

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

一、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王舒鑫[2](2021)在《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对科研成果的共享、科研经验的积累与科研进程的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反映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期刊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有助于提升期刊内在质量,使学术期刊在期刊同质化形势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能够为学者在学术文献研读、学术研究、投稿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导向,也为科研机构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方向与重点。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多是把具有共同研究主题的文献作为专题文献,更多的是将期刊文献主要划分为综述性文献、研究性文献及其他文献,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平均贡献度、对IF的贡献率等指标探究不同文献类型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期刊的学术水平取决于刊载每一篇学术文献的水平。同时,期刊的组稿、选题、排版等也是影响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科期刊专题、专栏的策划及设计,增加期刊内容集中度,吸引更为优质的稿源,优化期刊质量,提高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介绍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总结其特点,介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给出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2)从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均值、中位数等方面,探究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特点。通过箱型图将2015~2019年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在上下四分位点、中位线、上下限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可视化对比,探析数据分布特征,以此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异同。(3)分别从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化学领域阐释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程度。对比剔除专题文献前后的期刊IF值,计算专题文献对IF的贡献度以及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指标,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均值及中位数、剔除专题文献前后期刊IF变化、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方面,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期刊的专题文献进行评估,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提供一种新思路,可使评价视角更加全面。在实践层面,评价期刊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可为期刊管理、决策、编辑等活动提供有效信息和服务,为优化期刊排版与专题设置提供参考,有助于体现期刊特色,提升办刊质量。同时为文献服务机构提供选择期刊的标准,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读者阅读服务。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3](2020)在《2017~2019年全国晶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文中研究指明在知分、知位次、知批次线填报志愿模式下,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数据。合理运用各院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分数,降低报考风险,达到志愿最优化。为切实服务辽宁考生,解除家长的燃眉之急,本刊于2020年第4~8期独家发布《2017~2019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

马卫[4](2020)在《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目标优化策略,在工程优化问题中有一定的应用。研究更加高效的仿生群智能优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的三维点云配准问题具有理想的发展前景。本文侧重于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利用模式搜索趋化,全局侦察策略和二阶振荡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改进的群智能优化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并应用于解决点云配准优化问题。本文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搜索趋化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莱维飞行搜索策略的新型智能优化算法。然而单一的莱维飞行随机搜索更新策略存在局部开采能力受限和寻优精度不高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布谷鸟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采用全局探测和模式移动交替进行的模式搜索趋化策略,实现了布谷鸟莱维飞行的全局探测与模式搜索的局部优化的有机结合,从而避免盲目搜索,加强算法的局部开采能力;其次,采取自适应竞争机制动态选择最优解数量,实现了迭代过程搜索速度和解的多样性间的有效平衡。最后,采用优势集搜索机制,实现了最优解的有效合作分享,强化了优势经验的学习。该算法应用于数值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寻优精度和寻优率显着提高,鲁棒性强,且适合于多峰及复杂高维空间全局优化问题。与典型的改进布谷鸟优化算法以及其它群智能优化策略相比,其局部开采性能与寻优精度更具优势,效果更好。点云配准是三维数字处理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传统的点云配准方法对初始配准位置敏感并易陷入局部最优。利用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该类问题。采用基于模式搜索趋化的布谷鸟搜索来解决点云配准优化问题,在整个配准过程中先采用点云简化与特征点提取,然后利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全局优化方法进行目标函数的优化,获得点云变换矩阵的全局最优参数,再通过精配准获得最终的点云配准效果。通过不同的模型数据对算法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首次提出的基于改进布谷鸟全局优化算法的点云配准,在点云配准优化问题中,较好地解决传统的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对点云初始位置严重依赖的问题,有很好地抑制早熟的能力,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同时求解精度也相比于传统的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大幅提高。在点云配准中有很好的鲁棒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侦察搜索的人工蜂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模拟蜂群觅食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由于算法中侦察蜂逃逸行为的不足,使得该算法存在全局搜索性能不足、早熟收敛,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根据对最新的侦察蜂行为的研究成果表明,侦察蜂具有快速飞行、全局侦察并指导其他蜂群觅食的行为特征。算法利用蜂群觅食过程先由侦察蜂进行全局快速侦察蜜源并和其他蜂群相互协作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界中侦察蜂全局快速侦察搜索改进的蜂群优化算法。首先,该算法由侦察蜂根据新的侦察搜索策略在所分配的子空间内进行大视域全局快速侦察,可以有效避免算法的早熟收敛,防止陷入局部最优。其次,侦察蜂群利用全局侦察的启发信息指导其他蜂群觅食搜索,两者相互协作共同实现算法的寻优性能,提高求解精度。最后,算法还引入预测与选择机制改进引领蜂和跟随蜂的搜索策略,进一步加强算法邻域局部搜索的性能。算法应用于数值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与典型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和其他群智能优化改进算法相比,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增强,能有效地避免早熟收敛,寻优精度显着提高,并能适用于高维空间的优化问题。3)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振荡扰动的人工蜂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是利用蜂群的角色分配,协同工作的机理形成的一套搜索策略。但是,在搜索后期,局部开采逐渐枯竭,全局侦察逃逸能力不足。算法在搜索后期,存在种群多样性不足,过快早熟收敛,常常表现为搜索能力强和开采能力弱,其实质是全局探索和局部开采能力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人工蜂群算法易与其他技术混合的优势,算法在雇佣蜂群觅食过程中,引入二阶振荡扰动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变化学习的二阶振荡机制人工蜂群算法。首先,通过引入二阶振荡搜索机制有效地抑制过快早熟,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其次,算法在搜索过程中利用扰动策略在迭代初期加强全局探测,增加空间搜索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异步变化学习机制,算法在后期搜索过程中增强局部开采性能,从而加强求解精度。算法应用于数值函数优化问题,针对典型测试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人工蜂群算法在全局探索和局部开采能力两者间的平衡,克服搜索性能不足,增加搜索的多样性,寻优率显着提高。与其他提出的典型策略相比,算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将异步变化学习的二阶振荡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三维点云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点云配准方法,通过对输入点云的均匀采样,并基于领域半径约束的固有形状特征点提取进一步简化点云,然后通过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完成对点云较好的初始配准,得到空间变换矩阵参数。最后通过k-d tree近邻搜索法加速对应点查找,以提高点云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精细配准的效率。通过对不同初始位置的点云库模型和场景数据进行配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传统的配准方法,抗噪性好,配准精度高,鲁棒性强。

吕晓赞[5](2020)在《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模式,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推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科学发现、知识创新以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全面理解跨学科研究、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并通过这种理解达成对科学发展特点的客观认识,是认识当代科学发展规律、有效规划和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视角系统认识并研究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维度。为全面系统地考查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和归纳科学知识生产的要素系统及其特征,提炼量化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分析框架。文献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通过定性描述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新特征,并形成了以“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和“三螺旋模型”等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但关于何为知识生产模式、如何系统地评估和量化知识生产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据此,本文从科学产出视角出发,以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理论和知识生产理论,将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分解为知识生产主体、知识生产载体和知识生产客体三个要素系统,并据此建立量化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特征的分析框架。其次,考虑到大数据研究典型的跨学科性,本文以大数据研究为案例,对上述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利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量化了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特征,发现当前大数据研究具有作者合作程度高、研究主题应用性强和跨学科性明显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思辨式”和“实验型”的科学研究模式,当代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在知识生产的主体、载体和客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科学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表明科学与社会其他部门如政府、产业等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与此同时,对比全球大数据研究的模式特征,我国的大数据研究在跨界合作、学科结构分布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均有可提升的空间。据此,本文从知识生产角度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划跨学科研究总体布局,明确跨学科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战略;2)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研究,大力支持跨学科和跨界合作;3)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4)突出研究重点难点,以点带面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基于现有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文献计量分析框架,从知识生产主体、客体和载体角度解析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以大数据研究为例对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对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宏观动态发展模式的系统认识;3)以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大数据研究的合作网络、学科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4)从科研管理和科技评价的实践出发,本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式能够为科学发展和管理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周子璇[6](2020)在《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文中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亲历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性能优于国外的计算机,在不断缩小中国与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差距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才,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对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以及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历史的重要侧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夏培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初创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创立的背景。再者,通过分析夏培肃从计算机科研团队到计算机科研群体中所做的工作,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历程。最后,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中所做的工作进行分析,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过程。第二章对夏培肃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和理念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研队伍壮大的过程。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中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人才成果。再者,通过对夏培肃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的优秀科研梯队进行分析,展现其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中所奠定的人才基础。最后,通过分析夏培肃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其取得成果的因素。第三章对夏培肃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考察,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研制系列计算机,缩小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差距,取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考察其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做出的努力,展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再者,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探索计算机科学新领域中的尝试,展现其对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期望。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夏培肃编着的学术着作、创办的学术刊物,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学术交流的发展过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初步描绘出中国计算机科学建立和发展的轮廓,为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抛砖引玉。

刘亚琴[7](2020)在《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培养是国内外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对于发展计算思维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创建支撑编程与数学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环境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指导下重新设计课程与学习活动,之后进行三轮迭代的教学实践,对此学习环境不断凝练修改,以对K-12教育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做出贡献。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采用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来发展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其中包括三个子问题:(1)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是什么?(2)如何基于上述原则与策略,在数学与编程结合的跨学科情境中迭代改进学习环境设计?(3)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对于计算思维发展的效果怎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元分析法、基于设计的研究、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开展研究工作。由于计算思维概念的复杂性与抽象性、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与可操作性,所以应先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创建计算思维概念模型与评价框架。根据计算思维起源的两个关键观点,以及探索的计算思维三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内涵变化,综述已有的计算思维概念模型,据此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根据计算思维运用较为广泛的评价维度、评价工具的选取来制定本研究的评价框架。(2)构建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框架。根据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经典PST理论,对计算思维实践的学习环境进行教学方法、社会交互以及技术环境的综述,识别三者之间的交叉性,为突出计算思维跨学科发展的独特性,提取其中核心的设计元素,构建问题驱动的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原则,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3)进行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应用效果的应用与改进。初步策略提出之后,进行三轮数学与编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根据每一轮的数据分析结果对设计原则与策略不断修改凝练。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迁移性需需跨学科整合的知识来表征;计算思维应当从学科成就、问题解决过程与相关思维角度开展评价;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的学习环境设计可从设计跨学科真实问题的教学方法、脚本支持小组配对编程协作互动关系与支持计算思维可视化表征的技术环境角度进行具体策略的提出。本研究深入研究了计算思维发展的内涵与评价角度,为研究者选取计算思维操作性框架与评价方式提供理论性指导;开发并不断修正计算思维跨学科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教学策略,对提升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提供了策略依据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研究不足包括研究对象范围的局限性与配对小组内的协作机制缺乏记录分析。后续研究除了完善以上不足之外,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计算思维跨学科学习环境的适用学科以及设计原则与策略;扩大研究的样本量,重新设计、开发计算思维与其他基础学科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探索不同配对编程小组协作的内部机制与配对伙伴自身的独特性的关联,以支撑配对小组计算思维发展路径的异同性。

韩倩倩[8](2020)在《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人工智能(AI)浪潮形塑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对教育产生着深刻影响。各国政府迅速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美国与中国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浪潮中备受瞩目。本研究基于“政策规划-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法和比较法来研究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分析两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而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经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具有相近的政策规划框架,都以编程教育作为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以多类型的课程与活动来落实人工智能教育,同时强调以教师培养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实施的师资保障。但两国在驱动力和发展的侧重上呈现出不同,美国注重以资金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强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的稳固性;我国主要依靠政策来驱动人工智能教育,注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核心领域的发展,率先使人工智能基础教材进课堂。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架构也颇为相似。两国都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定位为培育计算思维、创造性、信息社会责任感等“软品质”的普及教育,但目标的深层内涵、呈现方式和背后动机存在不同。美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目标既具普及性又具提高性,我国则重点关注普及性;美国对培养创造力、合作能力、跨学科思维的呈现方式是直接的,我国则不凸显。美国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动机在于促进国家实力强大,具有经济导向性和外生性的特征,希望超越他国而实现对外的全球领导。中国则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人本导向和内生性的特征,专注本国的发展与完善,以期实现民族复兴。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内容都兼具时代性与育人性,课程内容不仅都反映了人工智能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热点,而且旨在塑造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引领学生精神性成长。但是,两国课程内容所体现的学段衔接性与学习文化存在差异。美国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以核心概念贯穿各学段,学段间具有更强的连贯性和衔接性。我国尚未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三段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标准,各学段间的衔接性有待增强。课程内容上,美国注重学生与人工智能行业实践、学习社区和市场用户的互动,因而渗透着一种“面向行业、社区与市场”的市场性特征;我国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与实践性,课程内容更加体现出“立足学生、学科与实践”的教育性特征。基于上述分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更好地发展:(1)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应更加细化,同时统筹、凝聚政府、学校、企业、专业组织等各界的优势力量,形成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之合力,夯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基础、师资基础和资金基础。(2)在目标定位上宜在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强化高质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创造者与反思者培养之重要性,同时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跨学科素养、批判性思维素养、沟通素养与合作素养等“新5C”素养纳入目标体系中。(3)在课程内容上需注重“科学性-市场性-教育性”三位一体:科学性指提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强调数据分析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更加深入浅出、突出核心;市场性指加强学生与人工智能行业、学习社区以及市场用户的交流互动;教育性指应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计算思维培育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增添人文、艺术类的课程内容。

熊洁[9](2020)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探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与科技振兴战略加以实施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取得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发展稳步向前,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践(Python)、Web前/后端开发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家综合实力日新月异,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逐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升高,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度应用,其"互联网+"、"文化+"等多种新兴经济业态已经深入到我国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我国针对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创新道路,我国一方面在加强了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的更新和发展。文章基于当代经济与技术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该技术的现代化应用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王浩[10](2020)在《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研究 ——以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其对教育领域渗透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引擎。本文以英国教育信息化课程的发展为线索,在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结合坎特伯雷国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实践案例,在课程设置、实施、评价和保障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介绍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实践。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通过研究英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分析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英国学校在教育信息化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课程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完善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体系,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软件和保障体系建设。但是,在这些优势之外,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课程也存在课程实践滞后于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理念的条件不充分、转变信息化思维与加强信息化应用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更新课程指导理念,丰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构建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信息化课程硬件、软件和保障体系建设,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课程能够为我国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专题文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期刊影响力
        2.1.1 期刊影响力评价相关理论
        2.1.2 学术期刊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2.2 学术文献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第3章 专题文献、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
    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界定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分析
        3.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对比
        3.3.2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下载频次对比
        3.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中位数对比
    3.4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对比
    4.1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的分布特点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分析
        4.3.1 图书情报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2 新闻传播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3 计算机科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4 化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4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差异性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2.1 布谷鸟搜索算法研究现状
        1.2.2 人工蜂群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方案
    1.4 本文研究工作
        1.4.1 本文工作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仿生群智能优化及点云配准相关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局部开采
    2.3 全局勘探
    2.4 均衡搜索
    2.5 点云配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式搜索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3.1 引言
    3.2 布谷鸟搜索算法及局限性
        3.2.1 布谷鸟的生物机理
        3.2.2 布谷鸟搜索算法原理
        3.2.3 布谷鸟搜索算法特点
        3.2.4 CS算法求解全局优化问题的局限性
    3.3 PSCS算法的基本策略
        3.3.1 模式搜索趋化策略
        3.3.2 自适应竞争排名构建机制
        3.3.3 合作分享策略
    3.4 计算机数值仿真实验结果与算法比较
        3.4.1 测试函数与评价标准
        3.4.2 PSCS算法参数设置
        3.4.3 PSCS与 CS算法比较
        3.4.4 与改进CS算法以及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比较
    3.5 算法复杂性分析与讨论
        3.5.1 复杂性分析
        3.5.2 讨论
    3.6 算法在点云配准上的应用拓展
        3.6.1 点云配准优化模型
        3.6.2 点云简化与特征点提取
        3.6.3 基于模式搜索布谷鸟算法的点云配准优化
        3.6.4 实验结果与算法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全局侦察搜索的人工蜂群算法
    4.1 引言
    4.2 人工蜂群算法和侦察蜂的生物机理
        4.2.1 蜜蜂的群体采蜜机理
        4.2.2 人工蜂群优化算法原理
        4.2.3 人工蜂群优化算法特点
        4.2.4 侦察蜂全局快速侦察的生物机理
    4.3 全局侦察策略的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
        4.3.1 相关定义
        4.3.2 侦察蜂的全局侦察机制
        4.3.3 觅食蜂的局部邻域搜索机制
        4.3.4 SABC算法步骤
    4.4 计算机数值仿真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侦察蜂规模系数对收敛的影响
        4.4.2 SABC与 ABC算法的实验对比
        4.4.3 SABC与 PS-ABC算法的实验对比
        4.4.4 算法对维数变化的影响
        4.4.5 与经典的不同算法的实验比较
        4.4.6 计算时间复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二阶振荡扰动的人工蜂群算法
    5.1 引言
    5.2 基于二阶振荡扰动的人工蜂群算法
        5.2.1 搜索机制
        5.2.2 异步变化学习因子
        5.2.3 基于目标函数值选择寻优
    5.3 数值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基准测试函数
        5.3.2 参数设置
        5.3.3 所提算法与其他算法的实验比较
    5.4 二阶振荡扰动策略人工蜂群算法的点云配准优化
        5.4.1 SOABC算法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
        5.4.2 实验结果及算法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B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5)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及其重要作用
        1.1.2 知识生产模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1.1.3 文献计量学在发现科学发展规律中的独特作用
        1.1.4 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跨学科特征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跨学科研究
        1.3.2 知识生产模式
        1.3.3 大数据计量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跨学科研究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发展
        2.1.2 跨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
        2.1.3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与类型
    2.2 科学知识生产理论
        2.2.1 科学知识及其特征
        2.2.2 科学知识生产的特征
    2.3 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
        2.3.1 “小科学”到“大科学”
        2.3.2 “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
        2.3.3 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
        2.3.4 “三螺旋”理论
    2.4 文献计量学理论
        2.4.1 科学文献及其类型
        2.4.2 科学文献的评价功能
        2.4.3 科学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分析框架建构
    3.1 知识生产要素
        3.1.1 要素构成
        3.1.2 要素间关系
    3.2 分析视角与框架建构
        3.2.1 分析视角
        3.2.2 分析框架构建
    3.3 研究数据与指标介绍
        3.3.1 数据库与检索策略
        3.3.2 主要指标介绍
    3.4 本章小结
4 大数据研究产出概况
    4.1 大数据论文的产出特征
        4.1.1 时间分布
        4.1.2 国家分布
    4.2 大数据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4.2.1 施引文献学科分布
        4.2.2 施引文献主题分布
        4.2.3 高被引论文
    4.3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研究的主体特征
    5.1 作者及其合作
        5.1.1 规模与特征
        5.1.2 合作模式
    5.2 机构及其合作
        5.2.1 规模与特征
        5.2.2 合作模式
    5.3 国家及其合作
        5.3.1 规模与特征
        5.3.2 合作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研究的载体特征
    6.1 期刊与学科分布
        6.1.1 主要期刊
        6.1.2 期刊所属学科分布
    6.2 跨学科性
        6.2.1 跨学科性测度
        6.2.2 主要来源学科
        6.2.3 核心文献
    6.3 本章小结
7 大数据研究的客体特征
    7.1 基于关键词的知识点分析
        7.1.1 高频关键词
        7.1.2 关键词聚类网络
    7.2 基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7.2.1 CWTS论文主题分类系统
        7.2.2 大数据研究主题分布
    7.3 基于论文聚类的研究方向分析
        7.3.1 耦合网络
        7.3.2 共被引网络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大数据研究的特征
    8.1 主体特征
        8.1.1 核心作者与机构
        8.1.2 合作模式
    8.2 载体特征
        8.2.1 期刊分布
        8.2.2 学科分布
        8.2.3 跨学科性
        8.2.4 核心文献
    8.3 客体特征
        8.3.1 高频关键词
        8.3.2 论文主题分布
        8.3.3 论文聚类网络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3 研究思路和方案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
    1.1 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1.1.1 国外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1.1.2 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1.2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
        1.2.1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团队的分析
        1.2.2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机构的建立
    1.3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
        1.3.1 教学方法的探索
        1.3.2 教学模式的传承
第二章 夏培肃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
    2.1 主持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
    2.2 培养硕博士生
    2.3 实践人才培养理念
第三章 夏培肃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
    3.1 研制系列计算机
        3.1.1 研制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 机
        3.1.2 研制150-AP阵列处理机
        3.1.3 研制GF功能分布式计算机
    3.2 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
    3.3 研究计算机科学新领域
    3.4 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学术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师座谈会中夏培肃的发言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计算思维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1.1.2 K-12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1.1.3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发展计算思维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问题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内涵剖析
        2.1.1 计算思维的缘起
        2.1.2 计算思维的内涵
        2.1.3 计算思维的概念模型
        2.1.4 小结
    2.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
        2.2.1 计算思维实践的教学方法
        2.2.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社会协作交互关系
        2.2.3 计算思维发展的技术环境
    2.3 计算思维发展的评价方式
        2.3.1 计算思维评价的三维框架
        2.3.2 计算思维量表
        2.3.3 评价任务设计
        2.3.4 小结
    2.4 总结评述
第三章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3.1 设计跨学科的真实问题
    3.2 采用脚本支持的小组配对编程
    3.3 支持计算思维的可视化表征
    3.4 小结
第四章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的应用与改进
    4.1 研究对象
    4.2 应用过程
    4.3 评价方案
    4.4 第一轮Scratch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4.1 设计阶段
        4.4.2 实施阶段
        4.4.3 评价与改进
    4.5 第二轮熊猫套件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5.1 设计阶段
        4.5.2 实施阶段
        4.5.3 评价与改进
    4.6 第三轮micro:bit机器人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6.1 设计阶段
        4.6.2 实施阶段
        4.6.3 评价
第五章 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应用效果的总结性评价
    5.1 总结性评价设计
    5.2 数学学业成绩的分析
    5.3 计算思维发展水平分析
        5.3.1 计算概念与计算实践分析
        5.3.2 计算观点分析
    5.4 学习环境感知水平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迁移性需跨学科整合的知识来表征
        6.1.2 计算思维应当从学科成就、问题解决过程与相关思维角度开展评价
        6.1.3 计算思维发展需要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支持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6.2.1 研究对象范围的局限性
        6.2.2 配对小组内的协作机制缺乏记录分析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2 :项目一的示例课程
附录3 :项目二的配对编程手册示例
附录4 :项目三的配对编程手册示例
附录5 :计算观点量表
附录6 :协作感知量表
附录7 :认知负荷量表
附录8 :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9 :半结构化访谈量表
附录10 :焦点小组访谈量表

(8)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1.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美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3.对已有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五)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一、美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一)政策规划
        1.粗放规划期(1983年-2014年)
        2.精细规划期(2015年-2020年)
    (二)目标定位
        1.宏观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
        2.中观目标:培养人工智能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3.微观目标:培育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与创造力
    (三)课程内容
        1.基础内容:编程与算法
        2.重点内容:K-12人工智能国家导则
        3.支撑内容:数据与建模
二、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一)政策规划
        1.局部试行期(2000年-2014年)
        2.整体布局期(2015年-2020年)
    (二)目标定位
        1.宏观目标:面向中小学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中观目标:培养人工智能的使用者和创新者
        3.微观目标: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课程内容
        1.基础内容:编程与算法
        2.重点内容:新版课标AI内容
        3.支撑内容:机器人与数据分析
三、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比较分析
    (一)相同点
        1.以编程教育为基础,以师资培养为保障
        2.以多样化的课程与活动落实人工智能教育
        3.以计算思维、创造性等软品质培育为目标
        4.课程内容呈现出时代性与引领性的统一
    (二)不同点
        1.美国以资金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中国以政策驱动人工智能教育
        2.美国的政策规划注重稳固基础,中国的政策规划讲求核心高效
        3.美国目标具有提高性和直接性,中国则具有普及性和非凸显性
        4.美国目标具有经济导向和外生性,中国具有人本导向和内生性
        5.美国重内容的衔接性与互动性,中国重内容的适切性与实践性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两国政策规划框架高度一致,但在驱动力和发展的侧重上不同
        2.两国教育目标架构近似,但深层内涵、呈现方式和旨趣皆有别
        3.两国课程内容皆具育人的时代性,但衔接性与学习文化有差异
    (二)政策性建议
        1.细化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合力夯实课程、资金与师资基础
        2.关注人工智能教育质量,突显目标重点,纳入新5C素养
        3.构建科学性-市场性-教育性一体的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化应用的必要性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趋势
    2.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2.2 计算机发展的整体趋势
3 现阶段在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现代化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措施
    4.1 加强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管理
    4.2 通过IDS(入侵检测系统)肃清网络环境
5 结语

(10)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研究 ——以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的发展
    2.1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发展
    2.2 课程出现背景
    2.3 课程发展历程
第三章 英国Computing国家课程
    3.1 课程目标
    3.2 课程内容
    3.3 课程特点
    3.4 测试与评价
第四章 英国Computing课程实践——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案例
    4.1 课程设置
    4.2 课程实施
    4.3 课程支持与保障
    4.4 课程质量评价
第五章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启示
    5.1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经验
    5.2 英国Computing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3 英国Computing课程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D]. 王舒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2017~2019年全国晶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J].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0(Z1)
  • [4]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研究[D]. 马卫. 南京大学, 2020
  • [5]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D]. 吕晓赞. 浙江大学, 2020
  • [6]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D]. 周子璇. 山西大学, 2020(01)
  • [7]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D]. 刘亚琴. 江南大学, 2020(01)
  • [8]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比较研究[D]. 韩倩倩.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探究[J]. 熊洁. 信息通信, 2020(05)
  • [10]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研究 ——以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为例[D]. 王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