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塑料日光温室成本预算

高效塑料日光温室成本预算

一、高效塑料日光温室造价预算(论文文献综述)

姚锦松[1](2021)在《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温室大棚温度控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存在化石能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温度不易掌控,燃烧不充分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进行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温控用能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备控制精准、能量转化率高、运行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以典型的日光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利用费用年值法和温室大棚试验参数收集的数据应用典型温室大棚温控措施中,并详细分析其综合效益,为温室大棚温控的电能替代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以燃料为指标对目前温室大棚广泛运用的温控措施进行归类,利用费用年值法对包括燃煤、燃气和电温控三种温控方式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燃煤火炉温控方式与燃气红外辐射温控方式,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电温控方式的费用年值最低,得出电温控方式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利用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温控方式进行试验,在不同温控布置情况下,研究全埋式处理和平放式处理所得到的温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温控效果要好于不进行处理的方案结果,全埋式效果要好于平放式的效果;在不同温控功率情况下,研究5 W/m2、10 W/m2、15 W/m2、20 W/m2不同单位面积功率的情况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单位面积功率的增加,温控的平均温度会逐渐增加,碳晶电热板的温控温度要好于发热电缆的温控温度,10 W/m2敷设时的效果最显着,表明其温控效果最好;进而又采用相同布置和功率的情况,研究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热工性能,得出碳晶电热板的温升速率优于发热电缆的温升速率,综上,最终得出以10 W/m2敷设功率全埋式处理的碳晶电热板的效果最佳,所得数据及方式为温室大棚效益分析提供依据。3.利用已得的10 W/m2敷设的碳晶电热板进行全埋式处理进行试验,通过典型的800 m2的日光温室大棚模型中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温控方式综合效益最佳,不仅可以更加精准进行温室大棚温度控制,减少农户的人力物力支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弃风弃光电能,降低碳排放,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最终分析综合效益,验证了温室大棚电能替代温控方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廉冰珊[2](2021)在《日光温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日光温室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设施农业类型,近年来,日光温室秉持着绿色、富农的发展原则,正逐步扩大其使用面积,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仍较为缓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技、生活、物质等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农业的发展永远是民生生活必不能忽视的问题。最同民众贴合的设施农业领域,其相应的发展也在逐步向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靠近,但对于日光温室工程造价领域的研究却仍为空白。本论文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利用C#软件做主要工具,将设施农业中的日光温室同工程造价行业相互结合,弥补了设施农业在工程造价行业的空缺。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围绕日光温室与工程造价领域现状,对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参数进行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将日光温室工程造价的过程进行设计,系统可划分为工程量计算模块、定额计算模块。针对工程量的计算模块,可将日光温室分为基础、墙体(山墙与后墙)、屋架、覆盖材料五个部分,依据土建工程量计算规则可对日光温室的基础、后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对于日光温室的山墙、屋架以及覆盖材料来说,由于山墙外形不规则,则需利用n阶贝塞尔曲线,通过起点、终点以及控制点来确定日光温室山墙的函数方程,之后利用积分的方式对该方程进行积分,以得到山墙的面积。定额计算模块则根据现行的定额计价计算方式以及规范来定。(2)依据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在Visual Studio2015软件中,使用C#语言进行有关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的编程,系统设置为UI交互界面,对于日光温室所涉及的基本信息以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选择。针对定额计价与表格输出模块,运用SQL数据库存储有关温室造价的定额数据,将有关日光温室的工程量的计算与计价相结合,通过市场价的调整,最终导出日光温室的工程量与计价清单以及其他项目清单表。(3)在系统正式运行前,通过黑盒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的内部源代码以及界面运行进行测试,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作。最后采用杨凌区日光温室项目的建造实例来对该程序进行验证,以证明其实用性。该系统可将日光温室的工程造价过程数据化,利用n阶贝塞尔曲线解决了山墙曲线难以计算的问题,使得最终造价结果更加清晰明了。该系统较为开放,输出的清单不仅仅局限于软件中所含,也可根据工程项目所需来进行添加输出。该系统对日光温室的工程造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邱豪[3](2020)在《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葡萄是安徽省主要栽培的果树之一,其味道鲜美、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且葡萄栽培结果早、效益快、效益高,近年来栽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葡萄露地栽培主要品种成熟期相近,集中7~9月份上市,市场竞争压力大,销售价格低。促早栽培可以为葡萄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并使其比露地提早萌芽与生长结果,使浆果更早成熟,实现淡季供应,提高经济效益。葡萄落叶进入休眠期后,只有满足一定的需冷量才可以结束休眠重新萌芽生长,用破眠剂涂抹休眠芽可以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同时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安徽省外以北地区对葡萄促早栽培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省内研究很少,有关破眠剂的使用对葡萄物候期、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夏黑早生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单氰胺涂抹冬季修剪后的休眠芽,观察并分析对物候期、生理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破眠剂在葡萄促早栽培上的规范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便提高葡萄经济效益,进行葡萄促早栽培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推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氰胺处理可以提早葡萄自萌芽期至成熟期阶段的物候期,单氰胺浓度3.6%、4.2%、5%、6.3%处理下成熟期分别较对照组(清水处理做对照)23d、25d、20d、16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其中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后促早效果最好,于药剂涂抹(本试验处理时间12月17日)后53天后进入萌芽期,相比对照组萌芽期提早20d,始花期早20d,坐果期早18d,转色期早40d,成熟期早25d。2.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的萌芽率分别是82.6%、80.9%、78.2%、75.3%、70.6%,试验组与对照组呈显着性差异。对照组萌芽整齐一致,试验组萌芽不整齐。对照组和四种处理下的果枝率分别是89.3%、88.1%、86.7%、85.3%、84.6%,差异性不显着。3.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的净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均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与16:00,中午由于光午休现象,部分叶片气孔关闭,净光合速率下降,波谷出现在14:00。除在谷值期间,试验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最大,其次是3.6%与5%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较为接近,单氰胺浓度6.3%处理下与对照组较为接近,且低于其它处理。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成负相关。4.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是1.186mg/g、1.393mg/g、1.671mg/g、1.693mg/g、1.512mg/g,试验组与对照组呈显着性差异。叶绿素a/b与之成负相关,差异性显着。试验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叶绿素含量1.671mg/g最高,叶绿素a/b值0.987最低。5.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根系活力分别是76.86μg.g-1.h-1、86.21ug.g-1.h-1、86.28ug.g-1.h-1、84.75ug.g-1.h-1、82.46ug.g-1.h-1,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显着,试验组组间差异性不显着。试验组之间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根系活力86.28μg.g-1.h-1最高。6.试验组四种单氰胺浓度处理与对照组在单果重、果粒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方面有显着性差异。单氰胺处理后,果实着色更深,果形指数更小,口感更好,果实内在品质更高。其中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单果重5.42g、果粒纵径2.16cm、横径1.94cm、果形指数1.11、可溶性固形物15.4%、可溶性糖14.80%、可滴定酸0.48%、糖酸比30.8、维生素C含量60.4mg·100g-1,综合果实品质最佳。7.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亩产效益分别是5200元、17200元、20950元、14100元、8900元。各处理组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亩产1250kg,平均销售17元/kg,亩产效益高达20950元,对比同等促早栽培模式下无破眠处理5200元效益,效益约提高4倍。

朱雄伟[4](2020)在《日光温室屋面结构优化及基于BIM建筑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设施农业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与荷兰等设施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仍存在很多不足。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日光温室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设施,其智能化、模块化、绿色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我国日光温室研究由于发展慢,随着日光温室的大面积发展,温室结构设计标准不规范的问题开始逐步凸显。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结构力学、园艺学等理论,推导出适用于各纬度带地区日光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此公式可计算出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合理范围值,并根据温室内种植作物的喜温喜凉特性进合理选择,相比以往理论计算公式更加灵活,可为日光温室规范化设计提供参考。(2)从日光温室获得最大采光量的角度,基于日光温室直射光辐射量计算软件对日光温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杨凌地区常见的日光温室为例(跨度为10m,长度为100m,脊高为3.6m,后屋面角为36°),当优化后的日光温室脊高增加至4.73m,温室后屋面内侧角增加至42°时,温室后墙及后屋面的累积辐射量与优化前相比可增加9.76%,较为显着的改善了温室的保温蓄热性能,有利于温室冬季作物的增产,同时,优化后日光温室的采光曲线屋面也由10.70m减至了10.67m,增加了日光温室建筑的经济性,为杨凌地区日光温室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日光温室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新的思路。(3)在从获得最大采光量的角度对温室结构优化后,根据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日光温室桁架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进行优化设计。以杨凌地区日光温室为例,与传统温室结构相比,优化后的日光温室桁架结构腹杆数量减少1/3,节省3.5%的用钢量,并以铰接的方式代替焊接,既减少了工程量,又避免了因焊点过多造成的质量隐患,为杨凌地区日光温室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基于Revit软件对优化后的日光温室进行可视化及参数化设计并得出日光温室工程量明细表。根据Revit日光温室模型,施工方可通过动画漫游的方式对温室内部构造进行参观,并对日光温室内部线路碰撞进行检查,有利于温室规范化推广,为现代日光温室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对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对温室建筑模型的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温室的采光性能和温室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一定的推广应用。

田岩[5](2019)在《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传统种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形势迫切。设施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数据查阅、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分析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地位、作用、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对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通过发放问卷40份,走访菜农40户,调查发现:2009年2018年,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从1.06万亩增长到2.35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40.5%;总产量达到8.61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59.4%;实现产值2.09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6.6%。这些结果表明,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优化了榆阳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主推设施结构合理,设施蔬菜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标准园数量不断增加,集约化育苗点和专业化服务逐步推进,典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正成为趋势。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思想观念老化、服务体系滞后、土壤生态恶化、周边产区冲击等问题。3.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一是突出区域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到2020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55万亩,保证榆阳区冬春季节蔬菜稳定供应;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建立1亿元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支持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重点开展设施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推进设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四是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栽培和管理技术,降低设施生产劳动强度;五是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突出榆阳设施蔬菜质量安全优势,打造区域蔬菜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弭翯[6](2019)在《寒冷地区EPS模块温室大棚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大棚作为保证作物冬季正常生产的农业设施,从20世纪以来在我国寒冷地区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及温室大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尝试将新材料和新技术用在温室的改造更新上,温室的功能、结构和构造也日新月异。论文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对温室大棚进行调研和实践,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夯土温室大棚目前在农村应用最广泛。但存在选址及功能分区不能完全符合生产生活需求、结构体系缺乏科学性和标准化、覆盖材料和保温蓄热材料需要技术创新、现代化水平过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寻求性能优质、性价比高的材料从而提高经济合理化也是目前温室大棚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EPS模块作为建筑材料广泛应用到新农村建设、民房建设等建筑领域,取得显着的保温效果。该材料可用于复合墙体中放置于墙体外表面,具有轻质、耐压、导热系数小、施工方便等优良性能。本论文将研究利用EPS模块代替土墙作为墙体材料的温室大棚。重点研究适宜寒冷地区的EPS模块温室大棚节能设计,包括大棚的选址规划、平面设计、物理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设计。并对EPS温室大棚进行节能分析,分析其能耗、节能效果以及投资效益。同时,为验证EPS模块大棚的实用性,论文对我校主导的寿光EPS模块温室大棚示范项目进行了实践分析。对其节能设计特点、施工建造步骤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还重点实测采集了EPS温室的温湿度、蓄热量等数据,从而更加科学的检验其使用效果。通过理论及实测分析EPS温室大棚室内空气最高温度29℃,最低温度10.2℃,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平均高12℃以上。因此可以得出EPS温室大棚对于室内温度的保温效果非常显着,白天可以很好地吸收太阳能量,夜晚可以使温室内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最后,在EPS模块温室建造过程中,虽然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并进行,但将EPS模块大棚建设成可以广泛替代传统夯土温室大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并且可以满足经济、节能和节地效用。同时EPS模块温室大棚还在冷库、水产养殖等方面进行了拓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郝文刚[7](2016)在《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日光温室独有的特点是北墙的存在,从理论上讲,白天温室北墙吸收太阳能并进行热量的转化储存,夜间储存在温室北墙的热量会释放到室内以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但是受墙体蓄放热能力有限的影响,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率低,从而导致室内空气温度可能会出现满足不了植物正常生长需要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在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燃池阴燃能量梯级利用的基础上,以提高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率为目的,本文设计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将重点围绕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设想提出的前期研究、系统设计搭建及实验测试分析开展以下研究内容。首先,为探明日光温室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日光温室热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实测、理论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选取三个不同城市的日光温室进行实测调研,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明确实际运行中传统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日光温室REPS概念,本文建立日光温室与外界热交换的热平衡方程,分析日光温室得热和失热的途径,以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开源节流原则为理论依据,提出如何改善日光温室热环境的方法;此外还以大连温室为对象建立北墙墙体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对传热模型进行有限差分并利用MATLAB编制相应的求解程序,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以数值模拟计算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墙体能量流动途径及有效蓄放热能力,并证明保温板的存在对减少墙体热量损失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前期研究日光温室热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阐述。通过对系统各组成装置进行细化设计及系统的搭建,本文对搭建的系统设计实验测试方案,并在采暖期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测试结果的分析,实验温室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对比温室1平均温度高3.92℃C、对比温室2平均温度高12.23℃;实验温室的土壤平均温度比对比温室1高1.2℃,表明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增温效果比较显着;同时对实验温室室内环境因子(C02、空气湿度、风速)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相应的国家标准作为评判依据,表明系统的使用不会对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并利用测试数据对系统的热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系统中的主动蓄放热装置能够提高22.8%的太阳能利用率,测试期间系统的平均供暖能力为0.26MJ,系统三种能源利用的分配率大小为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从系统的作用效果和热特性上表明系统具有实际可行性。最后,系统的经济性和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等评价指标对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系统实验的测试数据,对系统的节能率、生态效益、植物营养品质、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与电加热系统相比,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节能率为82.9%;在一个采暖周期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78.1kg,与温室锅炉热水供暖系统相比,系统能够减少673.19kg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通过利用辐热积模型对在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作用下的小白菜的营养品质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实验温室小白菜的维生素、纤维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模拟值依次比对比温室1高4.66mg·100g-1、0.72%、0.05mg·g-1、0.04mg·g-1,说明系统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室内生产作物的营养品质,进而可以增强生产作物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系统进行经济性综合评价分析,与热风供暖系统和锅炉热水供暖系统相比,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费用年值、费用现值均是最低的;根据生产经验,实验温室按照每年800元的生产效益计算,贷款年利率按10%计算,经计算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2.7a,比热风供暖系统和锅炉热水供暖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低0.2a、0.3a,因此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经济性评价优于这两个传统能源供暖系统;本文对传统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分别进行实测和理论的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存在的问题设计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从实验测试、理论分析、综合性评价三方面表明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吴乐天[8](2015)在《新疆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解决新疆戈壁地就地取材墙体结构优化为目标,以新疆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日光温室低限热阻的取值和日光温室墙体蓄热能力模拟预测软件开展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结构设计与计算,形成适合新疆戈壁地区的日光温室优化墙体组合方案;组建材料与环境控制的最优模式;推动日光温室设计、建造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增强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针对戈壁地区独特的生态与自然环境特点,进行适合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建材比对,从墙体承载支撑力和保温蓄热两方面搜集和整理新疆常用的温室蓄热材料和隔热保温建筑材料的干容重和导热系数,为新疆戈壁地温室墙体组合计算提供可靠的数值。(2)针对新疆实用型五大类多层墙体不同厚度和材料的组合方式,引入和参考温室标准:JB/T 10286-2001《日光温室结构》中墙体材料的热阻值的设计理念,对实用性强的五大类共计403种多层墙体,进行不同厚度和不同材料的组合,计算出符合新疆温室室外设计温度温度条件下的多层组合墙体结构。(3)基于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发设计RGWSQCR日光温室墙体蓄热保温性能模拟软件,提出适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生产型温室的7种不同墙体组合结构温室,模拟出单位面积的平均放热量以及累计放热总量;模拟室内环境的日夜变化,模拟温室夜间墙体放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出7类代表性结构墙体保温性能差异。(4)对已建成使用的4类不同墙体结构的戈壁温室,通过测试时间内最低温、最高温、平均值和连续日变化规律比较不同墙体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差异,得出温室热性能最佳温室墙体结构方案。本文通过对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组合计算、模拟试验和实测数据分析得出:符合新疆温室室外设计温度-5℃-32℃温度条件下,满足大于低限热阻的多层组合墙体组合方式共计320种;提出7种适合新疆克州生产型温室的不同墙体组合结构,通过软件模拟出性能较好的温室依次为,0.2 m毛石混凝土护坡+1.8 m戈壁土堆砌>2 m戈壁土实墙>1.5 m厚戈壁土墙体+10 cm草泥;并通过对4类墙体的已建设使用的温室进行实时监测得出适合克州最佳的温室热性能墙体结构为戈壁土+毛石混凝土护坡结构。

方松林[9](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苏雄[10](2015)在《榆林地区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深冬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有墙日光温室普遍存在造价高、土地利用率低,空间小和不适合机械化操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日光温室最大蓄热面积与热容积化理念等理论设计出了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本试验对该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的温度、光照、相对湿度等温室结构的基本性能与传统四种日光温室性能的对比研究。试验选取了榆林深冬期的冬至日、典型晴天、典型阴天和这一时期以及2014年1月21日的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传统四种日光温室室内光照、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差别。结果表明:1、在冬至日,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砖墙+内保温层日光温室、砖墙培沙日光温室、砖墙+外保温层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温度分别相差+4.0℃、+2.2℃、-1.8℃,土壤平均温度分别相差+3.1℃、+1.8℃、-1.8℃,平均光照强度分别相差-3.47%、+5.28%、-6.67%,平均相对湿度分别相差+2.26%、-1.51%、+0.06%。2、在典型晴天,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砖墙+内保温层日光温室、砖墙培沙日光温室、砖墙+外保温层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温度分别相差+6.2℃、+3.5℃、-2.7℃,土壤平均温度分别相差+4.4℃、+3.3℃、-1.1℃,平均光照强度分别相差-2.33%、+5.22%、-6.65%,平均相对湿度分别相差-2.49%、-5.94%、-2.61%。3、在典型阴天,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砖墙+内保温层日光温室、砖墙培沙日光温室、砖墙+外保温层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温度分别相差+2.9℃、+2.5℃、-5.6℃,土壤平均温度分别相差+3.8℃、+4.1℃、-2.6℃,平均光照强度分别相差-0.04%、+6.26%、-7.24%,平均相对湿度分别相差+0.26%、-4.10%、+3.61%。4、在榆林深冬期,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空气温度相差+0.1℃,室内土壤平均温度相差+1.7℃,室内平均光照强度相差-5.22%,室内平均相对湿度相差-3.10%;5、2014年1月21日,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与寿光式土墙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温度相差-2.0℃,室内地表下0.15m处土壤温度相差-0.2℃。6、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造价较砖墙日光温室造价降低了38.68%,较寿光式土打墙温室造价降低了9.12%;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土地利用率较砖墙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了9.17%,较寿光式土打墙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了44.01%。

二、高效塑料日光温室造价预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塑料日光温室造价预算(论文提纲范文)

(1)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室大棚研究现状
        1.2.2 温室大棚温控的研究现状
        1.2.3 电能替代研究现状
        1.2.4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现状
        1.2.5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6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的效益分析研究现状
        1.2.7 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温室大棚的分类和温控用能方式
    2.1 温室大棚的分类
        2.1.1 中小拱棚
        2.1.2 塑料大棚
        2.1.3 日光温室
        2.1.4 连栋温室
    2.2 温室大棚的温控方式
        2.2.1 燃煤温控方式
        2.2.2 燃气温控方式
        2.2.3 电能替代温控方式
        2.2.4 附加手段温控方式
    2.3 不同温控方式的用能综合效益评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费用年值法的温控用能方式经济性分析
    3.1 费用年值法
    3.2 温控的用能方式经济性分析
        3.2.1 设备投资费用
        3.2.2 设备运行费用
    3.3 温控的用能方式经济性模型验证
        3.3.1 不同用能方式的设备投资费用
        3.3.2 不同用能方式的设备运行费用
        3.3.3 不同用能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室大棚电能替代方式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4.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布置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4.1.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与槽式栽培槽
        4.1.2 布置设定方案
        4.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功率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4.2.1 碳晶电热板与发热电缆的布置
        4.2.2 功率设定方案
        4.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热工性能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4.3.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布置与功率
        4.3.2 热工性能设定方案
        4.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5.1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经济效益分析
    5.2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环境效益分析
        5.2.1 温室大棚的参数模型
        5.2.2 温控负荷计算
        5.2.3 环境效益费用年值分析
    5.3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社会效益分析
        5.3.1 支撑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5.3.2 推进相关政策落实
        5.3.3 更加贴近农户需求
        5.3.4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5.4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权重系数确定
        5.4.3 综合效益费用年值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日光温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日光温室
    1.3 日光温室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日光温室国内发展现状
        1.3.2 国外温室发展现状
    1.4 工程造价
    1.5 工程造价国内外发展现状
        1.5.1 国内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1.5.2 国外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1.6 课题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开发平台及需求分析
    2.1 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2.2 日光温室参数分析
        2.2.1 日光温室跨度
        2.2.2 日光温室前屋面角
        2.2.3 日光温室后屋面
    2.3 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问题及需求分析
        2.3.1 问题分析
        2.3.2 系统需求分析
        2.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整体架构
    3.3 系统详细设计
        3.3.1 公共模块
        3.3.2 基础模块
        3.3.3 墙体模块
        3.3.4 屋架模块
        3.3.5 覆盖材料模块
        3.3.6 其他模块
        3.3.7 数据输出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光温室造价管理系统测试与应用
    4.1 系统测试
        4.1.1 系统测试方法
        4.1.2 测试结果
    4.2 实例应用
    4.3 实例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葡萄的栽培概况
        1.2.1 世界葡萄的栽培概况
        1.2.2 国内葡萄的栽培概况
        1.2.3 安徽地区葡萄栽培概况
    1.3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特性
    1.4 葡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1.4.1 葡萄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1.4.2 葡萄设施栽培的类型
        1.4.3 葡萄设施栽培的意义
    1.5 夏黑早生葡萄品种介绍
    1.6 葡萄的经济学意义
    1.7 促早栽培研究概况
        1.7.1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1.7.2 扣棚升温调控方式
        1.7.3 肥水高效利用技术
        1.7.4 促早栽培对果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1.7.5 促早栽培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7.6 促早栽培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8 常见破眠剂介绍
        1.8.1 单氰胺的使用方法
        1.8.2 注意事项
    1.9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葡萄品种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验内容
        2.4.1 物候期观察
        2.4.2 结果母枝萌芽率及果枝率观察
        2.4.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4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2.4.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4.6 果皮色泽的测定
        2.4.7 果实品质的测定
    2.5 亩产效益的分析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根系活力的影响
    3.6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7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
    3.8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主要内在品质的影响
    3.9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4.4 综合讨论
5 结论
    5.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5.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5.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5.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5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根系活力的影响
    5.6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5.7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经济效益的影响
    5.8 综合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日光温室屋面结构优化及基于BIM建筑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1.1.2 日光温室发展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日光温室建筑尺寸研究
        1.2.2 国内日光温室屋面骨架结构研究
        1.2.3 国内日光温室建筑模型研究
        1.2.4 国外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日光温室建筑参数优化
    2.1 日光温室主要建筑参数的确定
        2.1.1 跨度
        2.1.2 前屋面角
        2.1.3 脊高及前屋面形状
    2.2 日光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优化
        2.2.1 冬至日日光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确定
        2.2.2 夏至日日光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确定
        2.2.3 日光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确定
        2.2.4 计算机程序的开发
        2.2.5 方法验证
        2.2.6 结果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日光温室直射光计算程序的改进与软件开发
    3.1 日光温室直射光计算软件的改进
        3.1.1 日光温室直射光计算软件
        3.1.2 日光温室直射光计算软件改进
        3.1.3 软件的主要功能
    3.2 基于直射光量计算软件对杨凌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SYS软件对日光温室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4.1 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及拓扑优化
    4.2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荷载计算及区域划分
        4.2.1 日光温室所受荷载类型
        4.2.2 区域划分
    4.3 日光温室桁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 日光温室桁架结构试验与分析
        4.4.1 试验设计
        4.4.2 试验步骤
        4.4.3 结果分析
    4.5 日光温室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4.6 优化后日光温室桁架受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evit软件对日光温室建筑设计
    5.1 BIM技术
        5.1.1 BIM技术的定义
        5.1.2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BIM技术常用的建模软件
    5.2 Revit与 ANSYS结构模型转换接口研究
    5.3 基于Revit软件对日光温室的可视化及参数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设施蔬菜含义
        1.2.2 设施蔬菜生产类型
        1.2.3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1.3.1 国外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1.3.2 国内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2.1 榆阳区农业概况
    2.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2.1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2.2.2 设施蔬菜产业的地位及作用
    2.3 榆阳区主要设施结构类型
        2.3.1 日光温室
        2.3.2 塑料大棚
        2.3.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投资收益情况对比
    2.4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4.1 设施蔬菜专业合作社情况
        2.4.2 设施蔬菜标准园、育苗点及创建情况
        2.4.3 设施蔬菜质量认证及品牌营销
        2.4.4 设施蔬菜典型种植模式情况
        2.4.5 设施蔬菜产业典型经营模式
第三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发展优势
        3.1.1 自然条件优越
        3.1.2 交通条件便利
        3.1.3 财政和土地优势
        3.1.4 质量安全优势
    3.2 发展劣势
        3.2.1 基础建设薄弱,融资渠道不畅
        3.2.2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
        3.2.3 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短缺
        3.2.4 产后服务体系滞后,产销衔接不畅
    3.3 发展机遇
        3.3.1 市场需求量增大
        3.3.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3.3.3 典型示范带动转型升级
    3.4 面临威胁
        3.4.1 设施农业“重建轻管”
        3.4.2 栽培技术落后
        3.4.3 周边地区及煤炭经济冲击
第四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4.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与发展战略
        4.1.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4.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4.2.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
        4.2.2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
        4.2.3 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
        4.2.4 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4.2.5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渠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寒冷地区EPS模块温室大棚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温室大棚研究现状
        1.3.1 国内温室大棚的发展
        1.3.2 国内温室大棚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设计现状调研
    2.1 寒冷地区温室作物环境影响因素
    2.2 传统夯土温室大棚设计调研及分析
        2.2.1 温室选址及功能分区
        2.2.2 温室结构体系
        2.2.3 温室覆盖材料及蓄热方式
        2.2.4 温室遮阳及通风方式
        2.2.5 温室能耗负荷模拟分析
        2.2.6 经济性分析
    2.3 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设计发展需求
        2.3.1 寒冷地区温室大棚问题分析
        2.3.2 寒冷地区温室大棚技术需求
第3章 寒冷地区EPS模块温室大棚设计研究及分析
    3.1 EPS模块技术及应用
        3.1.1 EPS模块系统及技术原理
        3.1.2 EPS模块特点及应用
    3.2 寒冷地区EPS模块温室大棚设计研究
        3.2.1 寒冷地区EPS温室大棚选址与规划设计
        3.2.2 寒冷地区EPS温室大棚平面设计
        3.2.3 寒冷地区EPS温室大棚物理空间设计
        3.2.4 寒冷地区EPS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3.2.5 寒冷地区EPS温室大棚关键技术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寿光EPS模块温室大棚示范项目实践
    4.1 项目概况
    4.2 温室大棚建筑节能设计
        4.2.1 温室大棚建筑设计
        4.2.2 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4.2.3 温室大棚构造与覆盖材料设计
        4.2.4 绿色技术设计
    4.3 温室大棚示范项目的施工建造
        4.3.1 大棚基础施工
        4.3.2 大棚EPS模块墙体施工
        4.3.3 大棚骨架施工
        4.3.4 大棚覆盖材料施工
    4.4 大棚实测及分析
        4.4.1 实测方案
        4.4.2 数据采集及分析
    4.5 大棚节能设计分析
        4.5.1 能耗分析
        4.5.2 投资与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PS模块温室大棚推广与拓展
    5.1 EPS模块温室大棚的推广
    5.2 EPS模块温室大棚的拓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温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
        1.2.2 温室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研究
        1.2.3 温室供暖技术研究
        1.2.4 温室微气候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设想的前期研究
    2.1 日光温室热环境实测调研研究
        2.1.1 实测对象
        2.1.2 测试系统
        2.1.3 实测结果分析
    2.2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及改善途径研究
        2.2.1 资源-环境-植物系统的建立
        2.2.2 热环境模型的建立
        2.2.3 改善途径分析
    2.3 北墙传热数学模型研究
        2.3.1 假设条件
        2.3.2 传热模型数学方程
        2.3.3 求解与分析
        2.3.4 保温层对墙体热稳定层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研制
    3.1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3.1.1 系统构成
        3.1.2 工作原理
    3.2 系统设计及搭建
        3.2.1 主动式蓄放热装置
        3.2.2 土壤-空气热交换装置
        3.2.3 燃池热辅助装置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4.1 实验温室概况
        4.1.1 气候分析
        4.1.2 热负荷计算
    4.2 实验系统设计
        4.2.1 测点布置
        4.2.2 测试仪器
        4.2.3 运行控制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热环境分析
        4.3.2 空气品质分析
        4.3.3 系统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综合性评价研究
    5.1 节能率及碳排放分析
        5.1.1 节能率分析
        5.1.2 碳排放分析
    5.2 植物营养品质分析
        5.2.1 辐热积模型概述
        5.2.2 模拟计算分析
    5.3 系统经济分析
        5.3.1 设备投资分析
        5.3.2 运行费用分析
        5.3.3 经济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课题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MATLAB程序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
致谢

(8)新疆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常用建材研究
    2.1 墙体构造原则
    2.2 常用蓄热墙体建材性能
    2.3 常用保温隔热建材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层组合墙体热阻值(R值)计算
    3.1 计算原则
    3.2 计算方法
    3.3 墙体组合类型及热阻值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合墙体蓄热性能模拟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条件初设
    4.4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室性能环境监测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0)榆林地区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深冬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
    1.3 榆林设施农业发展动态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温室
        2.1.2 测定温室示意图
    2.2 试验区域概括
    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温室内温度对比分析
        3.1.1 冬至日温室内温度性能分析
        3.1.2 晴天温室内温度性能分析
        3.1.3 阴天温室内温度性能分析
        3.1.4 2014年1月 21日16时-次日14时温室内温度性能分析
        3.1.5 深冬期温度变化对比分析
    3.2 温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3.2.1 冬至日温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3.2.2 典型晴天温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3.2.3 典型阴天温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3.2.4 深冬期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3.3 温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3.3.1 冬至日温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3.3.2 典型晴天温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3.3.3 典型阴天温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3.3.4 深冬期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3.4 投资性能分析预算
第四章 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的应用验证
    4.1 推广的面积及地点
    4.2 芝麻蜜甜瓜早春促成栽培技术
        4.2.1 选择适宜的育苗时间
        4.2.2 播前种子处理
        4.2.3 播种
        4.2.4 苗期管理
        4.2.5 定植
        4.2.6 定植后的管理
        4.2.7 整枝
        4.2.8 授粉留瓜
        4.2.9 病虫害防治
        4.2.10 采收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温度对比分析
        5.1.2 室内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5.1.3 室内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高效塑料日光温室造价预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D]. 姚锦松.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日光温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D]. 廉冰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邱豪.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日光温室屋面结构优化及基于BIM建筑表现研究[D]. 朱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 田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寒冷地区EPS模块温室大棚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D]. 弭翯.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7]基于燃池利用的日光温室供暖系统研究[D]. 郝文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新疆戈壁地日光温室墙体结构性能研究[D]. 吴乐天.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3)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10]榆林地区装配式新型保温大棚深冬期性能研究[D]. 苏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高效塑料日光温室成本预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