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109育苗速生造林技术

杨109育苗速生造林技术

一、109杨的育苗及速生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玲,黄瑞芳,朱洪兵,颜开义,祁益明,曹吉,丁建刚[1](2018)在《江苏杨树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杨树是江苏苏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优质苗培育是提高杨树营造林水平的重要条件。随着杨树育苗与造林连茬"代"数增多,传统杨树育苗技术的局限性对育苗与造林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该文基于现代林木生产标准化和机械化发展的趋势,根据杨树繁殖与生长的特点,提出了杨树育苗一致性、经济性和机械性3个原则,并对育苗地选择、育苗密度、施肥技术、地膜覆盖和株行距配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为杨树标准化育苗直接提供技术参数。

尹艳平[2](2014)在《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文中提出速生杨又名美洲黑杨,属于落叶无性系乔木,树干高大挺拔,冠俊姿美,速生杨树质优良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开发价值。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面积栽培速生杨树,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的重要开发渠道。

尹艳平[3](2014)在《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速生杨苗木扦插繁育、留茬繁殖技术和造林选地、造林密度选择等栽培技术。

范跃峰[4](2013)在《浅谈杨树的种类与种植》文中研究指明杨树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分布广、品种和种类很多,通常用来建造速生林、生态防护林、农田景观、道路和城市绿化,是种植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的主要树种。杨树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沙滩、成片或带状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以及四旁植树,同时也是营造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主要树种。培育大量优良的杨树品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提升经济效益,对解决木材短缺问题起到的作用也很大,因此杨树的生产、栽培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杨树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并结合郑州附近地区实际,从选苗选地、造林整地、造林密度、植苗造林、肥水管理、害虫防治、整形修剪、培育养护和合理采伐等方面对杨树的种植和管理作出介绍。

本刊编辑部[5](2012)在《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文中研究表明以近20个版面报道一次展会,是因为展会中商机无数,更是因为这些商机给予投资者全新的投资机遇和视角。展会所见,让我们这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记者也大开眼界——农业项目已经一改"面朝黄土背朝天、赚钱多少天成全"的旧貌,而是呈现出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的特点,在产、供、销、深加工各个环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科技手段保障风险可控,这使得农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复制性,给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我们采访的经营者,不乏身价亿万的老板、跻身人大的红顶商人。最可贵的是,他们身上丝毫没有精英阶层的桀骜,而是让人温暖的质朴和低姿态。我们亦因此庆幸,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有"大海不拒涓涓细流"精神的企业,对中小投资者敞开了诚信合作的大门。考虑到尽可能让读者领略产业全貌,本期报道注重信息量,而关于创富经历等稿件,我们会在本刊和《园艺天地》杂志中做后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李明踊[6](2011)在《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对于处理好林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林业与农业之间以及林业与浆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兼顾好林纸一体化项目与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促进和制约关系,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确定林纸一体化项目的适度规模、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升项目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森林经理学基本原理及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方法,在研究现有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归纳、定性分析、计量分析、MFA和CSA模型创建、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研究。论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作了叙述。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林纸一体化和规模经济理论,重点分析了纸业原料路线的演变、林纸一体化内涵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论述了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新特征、理论基础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规模经济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规模经济的主要理论成就。笔者对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自已的观点。第三部分对林纸一体化国内外现状开展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造纸工业的作用、特点、林纸一体化的优点以及国际和国内林纸一体化现状;指出了实施林纸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在项目规模经济方面存在的误区。第四部分采用MFA(Multi-factors analysis)和CSA(Cost structure analysis)分析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深入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对林纸一体化项目产生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研究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木材原料的定价方法及其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建立了项目适度经济规模的计量模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论证。平均成本ACp=[(C1+C2+C3+C4)/Qw+Lp1*(β1+α1Q)]*(1+θ)*4+Lp2*(β2+α2Q) +Ω+0.7*[Pe+Lp3*(β3+α3Q)]+0.4*[Pc+Lp4*(p4+α4Q)]+λQγ+φ其中λ>0,γ<0 (4-27)ACp’=Lp1*α1*(1+θ)*4+Lp2*α2+0.7*Lp3*α3+0.4*Lp4*α4+λγQγ-1(4-28)ACp"=λγ(γ-1)Qγ-2>0 (4-29)平均成本最小时的产量Q*=[-(Lp1*α1*[(1+θ)*4+Lp2*α2+0.7*Lp3*α3+ 0.4*Lp4*α4)/(λγ)]1/(γ-1)是单调递减的幂函数,当主要物资的运输费用率Lp1、Lp2、Lp3、Lp4上升时,林纸一体化项目最低成本产量值变小。项目利润π=P*Q-[(C1+C2+C3+C4)/Qw+Lp1*(β1+α1Q)]*4*Q- Lp2*(β2+α2Q)*Q-Ω*Q-0.7*[Pe+Lp3*(β3+α3Q)]*Q-0.4*[Pc+Lp4*(β4+α4Q)]*Q-ρQμ-φ*Q,其中ρ>0,μ>1 (4—35)π’=P-4*(C1+C2+C3+C4)/Qw-4*Lp1*β1-8*α1Q-Lp2*β2-2*Lp2*α2*木Q-Ω-0.7*(Pe+ Lp3*β3)-2*0.7*Lp3*α3Q-0.4*(Pc+Lp4*β4)-2*0.4*Lp4*α4Q-ρμQμ-1-φ(4-36)π"=-8*α1-2*Lp2*α2-2*0.7*Lp3*α3-2*0.4*Lp4*α4-ρμ(μ-1)Qμ-2<0,林纸一体化项目总利润存在极大值。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通过四川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验证了项目规模经济计量模型,证实了本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效果。第六部分研究了加快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性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特性的八项建议意见。第七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建议,对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胡一平,王玉甫,陈翠粉,孔德勇[7](2010)在《良种欧美速生杨栽培技术推广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欧美杨作为速生、丰产、优质的林木新品种,它的栽培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长期以来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发展缺乏优良树种的难题,缓解营造速生丰产林优良品种严重匮乏

贾斌英[8](2009)在《抗逆性速生吴屯杨的评价和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耐盐碱、耐干旱试验初选出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吴屯杨(Populus wutunensis)为研究对象,以辽胡耐盐杨(Populus simonii P.euphratica)和群众杨(Populus simonii×(Populuspyramidalis+Salixmatsudan a)cv.Poplaris)为对照,通过对新民地区半干旱、盐碱地上多点试验对比林中三个品种杨树的形态、物候期、保存率、冻害、旱害、病虫害等的观测,生长量、生长进程、木材特性等的测定,结合多年盐胁迫、干旱胁迫下三个品种杨树的生理生化分析试验结果,综合评定吴屯杨生长特性和抗逆性,进而筛选出适合在辽宁内陆和沿海干旱盐碱地区栽植的,抗逆性速生杨树——吴屯杨(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并总结出一套完整、实施有效的吴屯杨扦插繁殖栽培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吴屯杨与辽胡耐盐杨、群众杨相比,叶片厚,当年生枝条多,载叶量大;枝丫朝上,与树干夹角小(<5°),胸径形数大(>0.03),主干通直圆满,形成长而窄的树冠;侧根多,主根长,根系发达;落叶始期迟7天左右,载叶期长,具有速生丰产杨树的形态特征和物候期特征。2、吴屯杨在总盐含量<0.41%,pH<7.5的土壤上,7年生时胸径、树高与对照树种辽胡耐盐杨和群众杨差异极显着(Sig<0.01),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并随着生长年龄增加,生长优势更加明显:24年生吴屯杨单株材积可达0.5m3,比辽胡耐盐杨和群众杨的材积,分别增加100%、138.1%;在沙壤土上,吴屯杨单株材积达1.03m3,比群众杨增加74%;吴屯杨在盐碱地、沙壤土上速生期开始时间早,相对于辽胡耐盐杨、群众杨材积平均生长量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材积生长量,且速生期延续时间长(>3年),24年时仍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具有更长的速生期,更强的速生优势。3、吴屯杨病虫害指数、干梢率明显小于辽胡耐盐杨、群众杨;幼龄林可以在年平均气温7℃以上地区,极端最低气温-35℃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并能抵御春季8级大风;在含盐量0.51%,pH8.4以下的盐碱地,保存率和生长状况明显优于辽胡耐盐杨、群众杨,具有更强的抗逆性。4、吴屯杨在盐胁迫下纤维长度、木材密度、硬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显着增加;干缩率显着降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含盐量0.4%),吴屯杨年轮平均宽度、木纤维长度极显着优于辽胡耐盐杨和群众杨,木纤维长度达1.312mm;气干密度极显着大于群众杨,基本密度极显着大于辽胡耐盐杨;干缩率极显着小于辽胡耐盐杨和群众杨;冲击韧性、顺纹抗压强度、弦面硬度均极显着优于辽胡耐盐杨和群众杨。可见,吴屯杨在盐碱地上能保持较高的径向生长量、木材比重和硬度、水分吸收效率和安全性、养分运输效率、木材尺寸稳定性、抵抗外力的能力,具有更高的纸浆产量和木制品的质量,是很好的造纸和纤维板用材树种。5、吴屯杨采条方便、扦插生根能力强、扦插成活率高,繁殖容易;对盐碱、干旱、大风等立地条件抗逆性强,病虫害、冻害、旱害、盐碱危害发生率低;生长性状、木材特性优良,易于成林。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和生态防护林的理想品种,可作为辽宁中西部地区及辽宁沿海地区的推广品种。

胡振宇[9](2009)在《雅砻江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雅砻江流域高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目标,结合流域特殊环境资源特征,以乡土植物为基础筛选出适合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材料,集成优化出不同类型山地植被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并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对恢复与重建植被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秋季更新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分析表明:①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雅砻江流域这一特殊生态环境下植被恢复的主要因子,5~8月为高原失水期,9月以后为聚水期,水分的盈亏直接影响植被恢复阶段的保存率,秋更可以缩短缓苗期,增强幼苗对不利环境抵抗。6月下旬至七月底是高山林区苗木新陈代谢旺盛,8月上旬生长基本停止逐步形成顶芽,代谢减弱蒸腾降低,8月至9月,苗木冬芽饱满但根系活动仍然较强,继续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次年生长发育;8月下旬苗木定植到10月初须根数量增多长度增加,根系与土壤结合密切发育良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次年春季土壤解冻气温回升,苗木即萌动生长无明显的缓苗现象。②秋更苗木无需假植,起苗后随即更新,且苗圃土壤湿润,起苗过程中苗木根系损伤明显减少;秋更必须在顶芽基本形成,根系尚有活力,生长未完全停止以前进行,否则秋更就成了单株假植失去更新意义,10月雨季结束土壤结冻后不宜秋更作业;③此外,秋更可降低成本约6%。,延长更新时间1个月,有利于营林生产作业程序调整,秋更便于圃地轮作保证苗木质量。(2)筛选出多类乡土树种作为植被恢复材料,并集成了相应的快速繁殖技术:①云杉扦插快繁选取幼龄母树的1年生枝条,扦插基质选择“泥炭1/2+炭化稻壳1/2+4‰复合肥”,基质温度控制在20~25℃,外源生根激素选择ABT生根粉,效果最佳;②光果西南杨插条采用15cm长的1~3年生枝条中下段进行扦插效果良好,扦插时间3月中旬为佳;③北京杨插条长度为18~24cm为宜,影响苗高和成活率的因素:枝条年龄>浸水处理>地膜覆盖;④海棠种子育苗用福尔马林(浓度0.15%)溶液浸种15~30min,出苗率高,苗木质量好。(3)提出了云、冷杉秋季更新技术。5个试验地(海拔3600m—4000m)造林后逐年定株观测数据分析表明:①川西云杉、鳞皮冷杉和鳞皮云杉苗木生长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秋季更新定植3年后未经补植的保存率平均为46.8%,略低于春季更新,影响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为:更新季节、树种、单穴植苗数、整地、苗木处理等;定株9年后树高和冠幅均以道孚>炉霍>翁达;②光果西南杨是高原丘陵区宽谷平地造林优良树种,整地50×50×50cm每穴另加客土10kg,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造林,用2年生根系完整、地径≥1.0cm、高≥1.0m的合格苗穴植,密度1110株/hm2;③花叶海棠抗逆性强、生长快,适合山地中下造林,造林前一年雨季前整地,规格与技术光果西南杨相同,初植密度2505株/hm2。(4)植被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明显:①川西云杉7年生与17年生重建林比较,总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分别提高15%和70%;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分别提高41%、40%、41%、33%;林地枯落物层拦蓄量增加1倍,林地土壤蓄水量提高5.09%。②火烧迹地重建林地与未造林地比较,林地地表及近地面层0~20cm内年均温下降1.2℃~1.3℃,1.5m高处平均相对湿度提高5.0%:林冠截留降水的45.2%;年蒸发量减少494mm;③9年生光果西南杨重建林生物量61.4 t.hm-2,林分生产力6.5 t.hm-2.a-1,生产力比5年生林分提高约7倍。本研究所建立的较为系统的苗木筛选培育方案和相应山地更新技术,适合于雅砻江流域高原丘陵区这一特殊生态环境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成效显着,可为高海拔地区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宋曰钦[10](2009)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地力维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开展速生纸浆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持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不仅丰富我国森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的内容,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纸浆林生产力,确保我国纸浆原料的可持续生产,保障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产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采取时序研究法,以3a、5a、6a、7a共4个不同年龄的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为对象,研究了地上凋落物、细根周转、湿沉降在林分N、P营养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及不同年龄林分N、P营养元素循环的特征,以评价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变化;采取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落叶、树皮、树枝分解的影响,以确定加快其分解、促进养分释放的措施:同时研究了不同间作物对林地影响、林木与间作物之间关系,以选择能维持立地生产力的合适的间作物种类等内容,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加,三倍体毛白杨地上凋落物的数量从3a的216.03±59.7gm-2增加到7a的482.38±101.3gm-2,通过凋落物归还的N分别为:3a时为18.38±2.46kg.hm-2a-1,5a时为21.63±2.25kg.hm-2a-1,6a时为39.51±4.61kg.hm-2a-1,7a时为38.89±4.89kg.hm-2a-1,归还的P分别为:3a时为5.80±0.62kg.hm-2a-1,5a时为8.16±0.94kg.hm-2a-1,6a时为11.31±1.33kg.hm-2a-1,7a时为11.76±1.37kg.hm-2a-1;随着年龄的增加,通过细根周转归还的养分也在增加,归还的N分别为:3a时3.85±0.41kghm-2a-1,5a时5.22±0.63kghm-2a-1,6a时7.62±0.89kghm-2a-1,7a时9.17±1.22kghm-2a-1;归还的P分别为:3a时0.73±0.07kghm-2a-1,5a时1.69±0.09kghm-2a-1,6a时1.92±0.31kghm-2a-1,7a时1.96±0.21kghm-2a-1;从地上凋落物、细根周转、湿沉降三种不同途径归还林地养分所占的比例来看,地上凋落物中的落叶是归还养分主要途径,年龄在3a、5a、6a、7a时,通过落叶归还的N所占比例分别为74.84%、71.96%、78.58%和75.03%,归还的P所占比例分别为85.93%、80.31%、83.04%和83.23%。因此,在维持和提高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林地长期立地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落叶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落叶在林地自肥中的作用。(2)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存留的N从3a的212.00kghm-2增加到7a时的775.6lkghm-2,存留的P从3a时的109.61kghm-2增加到7a时的407.15kghm-2,归还的N从3a的24.56kghm-2到7a的51.83kghm-2,在3a、5a、6a、7a4个不同年龄时归还率分别为34.75%、45.85%、48.81%、46.78%,但土壤的N为亏损状态,从3a时亏损0.54%到7a时的1.92%;在3a、5a、6a、7a4个不同年龄时P的归还率则分别为18.47%、29.66%、26.75%、24.29%,土壤的P也为亏损状态,从3a时亏损0.35%到7a时0.52%,无论是N还是P的亏损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N的周转时间从3a的345.6年缩短到7a的163.8年,P的周转时间从3a的1625.0年缩短到7a的596.1年。因此从N、P养分的变化趋势来看,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经营可能导致养分缺乏,威胁到长期立地生产力的维持。(3)不同因素在落叶、树皮、枯枝的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林带内与林带间的不同环境、不同年龄对落叶的分解没有产生显着性差异。与棉花叶混合后促进了三倍体毛白杨落叶的分解,混合叶分解50%的天数比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少254天,分解95%的天数比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少1076天,年分解率比三倍体毛白杨落叶高15.43%。与地表相比,地下环境对不同年龄的落叶、枝条和树皮的分解均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2a林分的落叶分解50%的时间从地表的499天缩短到地下的291天,4a林分的落叶则从777天缩短到304天,6a林分的落叶从1036天缩短到393天,枝条从771天缩短到338天,树皮从710天缩短到304天;分解95%的时间同样也显着缩短,2a林分的落叶从1853天缩短到1114天,4a林分的落叶从3080天缩短到1157天,6a林分的落叶从4326天缩短到1544天,枝条从3073天缩短到1223天,树皮则从2803天缩短到1072天。因此在生产中如果能对落叶、树枝、树皮进行掩埋可以加快落叶分解,提高养分归还林地的速率。(4)从室内添加不同氮源的结果来看,外加氮源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氮源之间差异显着,添加铵态氮能显着促进落叶的分解,年分解率可以达到75.28%,而添加硝态氮和混合氮的年分解率分别为55.90%和55.14%,对照为51.14%。(5)从间作1年的结果来看,不同间作物对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间作棉花显着改善了土壤容重,有机质、速效N也有所增加。不同间作物对林木高生长没有产生显着差异,但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性差异水平,间作棉花在第一年促进了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的生长。从不同间作物在造林第一年的产量来看,林木没有对间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各间作物的RCI值均在0附近。因此,综合来看,在造林的第一年,选择棉花作为间作物较为适宜。

二、109杨的育苗及速生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9杨的育苗及速生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杨树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标准化育苗的含义和技术原则
    1.1 杨树标准化育苗的含义
    1.2 技术原则
2 杨树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相关研究
    2.1 苗圃地选择与整地技术
    2.2 育苗密度研究
        2.2.1 理论合理密度研究
        2.2.2 经验合理密度研究
    2.3 采穗技术研究
    2.4 行距配置技术研究
    2.5 施肥技术
    2.6 地膜覆盖
3 小结与讨论
    3.1 杨树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参数和操作可行性
    3.2 当前实施标准化育苗的难点
    3.3 需要重点考虑的措施

(2)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苗木繁育技术
    1.1 扦插繁育技术
        1.1.1 插条地选择
        1.1.2 整地时间与整地方式
        1.1.3 采条时间与贮藏方法
        1.1.4 插穗处理及扦插日期
        1.1.5 抚育管理
    1.2 留茬繁殖技术
2 栽培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及整地方式
    2.2 培育壮苗及适宜的苗龄
    2.3 造林密度选择
        2.3.1 以个体和群体最大产出为目的的密度选择
        2.3.2 以工艺成熟为目的的造林密度选择
3 结束语

(3)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苗木繁育技术
    1.1 扦插繁育技术
        1.1.1 插条地选择
        1.1.2 整地时间与整地方式
        1.1.3 采条时间与贮藏方法
        1.1.4 插穗处理及扦插日期
        1.1.5 抚育管理
    1.2 留茬繁殖技术
2 栽培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及整地方式
    2.2 培育壮苗及适宜的苗龄
    2.3 造林密度选择
        2.3.1 以个体和群体最大产出为目的的密度选择
        2.3.2 以工艺成熟为目的的造林密度选择

(4)浅谈杨树的种类与种植(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品种介绍
    1.1 欧美107杨。
    1.2 欧美108杨。
    1.3 派间杂种110、109杨。
    1.4 2001杨。
    1.5 中林2025杨。
    1.6 84K杨。
    1.7 中林46杨。
2 杨树的栽植
    2.1 种苗选择
    2.2 整地
    2.3 造林密度
    2.4 植苗造林
    2.5 肥水管理
3 杨树的管理
    3.1 病虫害防治
    3.2 整形修剪
    3.3 管护措施
    3.4 合理采伐
4 结论

(5)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果树类
    1.特色桃树成主流
    2.葡萄, 无核、高产、甜度、成熟期是关注热点
    3.核桃
    4.苹果
    5.樱桃
    6.枣
    7.李
    9.梨
    10.杏
    11.枸杞
    12.猕猴桃
    13.其他
二、绿化苗木
    1.绿化造林苗
    2.乔木苗
    3.花灌木
    4.彩叶树
    5.花卉
    6.种子
    7.新品种
    8.其他
三、农作物及深加工产品
    1.蔬果作物
    2.农副深加工产品
四、农资农药
    1.农药化肥
    2.农用材料
五、工艺品中, 陕西妇女手工艺品集中亮相。陕西省已初步形成了关中、陕北、陕南有地域特色的手织布、剪纸、刺绣编织、布艺等十多类妇女手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 有各级各类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组织600多个, 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手工艺品专业化生产, 小手艺大规模。
    2.陶艺工艺品讲究形、色、声。
    3.传承民间艺术, 打造标志性工艺品。

(6)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2.1 林纸一体化理论研究
        2.1.1 纸业原料路线演变与林纸一体化
        2.1.2 林纸一体化内涵
        2.1.3 林纸一体化研究动态
    2.2 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2.2.1 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及新特征
        2.2.2 规模经济理论基础
        2.2.3 规模经济研究动态
    2.3 对研究成果的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造纸工业的作用与特点
    3.1 造纸工业的作用
    3.2 造纸工业的特点
    3.3 林纸一体化的优点
    3.4 国外林纸产业发展情况
        3.4.1 全球纸业总体情况
        3.4.2 全球大型纸业公司进入新世纪的发展概况
    3.5 中国制浆造纸产业现状
        3.5.1 纸张消费的巨大需求与木材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3.5.2 中国各地区林纸一体化项目情况
        3.5.3 林纸一体化项目典型经验
        3.5.4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化经营的困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模型
    4.1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Multi-factors analysis-MFA)
        4.1.1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地资源量
        4.1.2 纸浆林地的价格
        4.1.3 自然气候
        4.1.4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4.1.5 物流配套条件
        4.1.6 设备制造成本
        4.1.7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4.1.8 林纸一体化规模化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2 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基地木材定价问题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1 木材全部自产自用时木材转移定价以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2 可以在市场部分买卖木材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3 企业是当地木材的唯一或主要供应商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3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Cost structure analysis-CSA)及规模经济优化模型研究
        4.3.1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
        4.3.2 各种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3 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成本利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实例研究
    5.1 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概况
    5.2 影响规模经济性的诸因素分析(MFA)
        5.2.1 林纸一体化研究区的林地资源分析
        5.2.2 区位,自然气候,土壤
        5.2.3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5.2.4 市场需求及物流配套条件
        5.2.5 设备制造成本及投资金额
        5.2.6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5.2.7 实现规模化经营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3 泸州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CSA)及项目规模经济优化分析
        5.3.1 项目产品的成本结构
        5.3.2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分析
        5.3.3 项目规模对产品成本和项目利润的计量分析
    5.4 规模优化分析及项目经济规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现林纸一体化规模经济的措施建议
    6.1 国家发展战略
    6.2 区域统筹规划,引导企业和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6.3 推行循环经济,加大废纸回收力度
    6.4 加强环境保护
    6.5 培育纸业集团
    6.6 林业科技开发
    6.7 林业产业政策及林业税负问题
    6.8 整合装备制造能力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7)良种欧美速生杨栽培技术推广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施区概况
    (二) 研究内容
    (三) 课题设计
        1、品种选择。
        2、肥料选择。
        3、栽培模式。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一) 主要试验
        1、品种选择。
        2、引种。
        3、育苗。
        4、造林模式及密度。
    (二) 栽培技术要点
        1、挖坑。
        2、栽植。
        3、抚育管理。
        4、病虫害防治。
三、结果与讨论
四、存在问题

(8)抗逆性速生吴屯杨的评价和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耐盐碱杨树育种研究进展
        1.2.1 耐盐碱杨树品种选育材料的获取
        1.2.2 耐盐碱杨树品种栽培
        1.2.3 耐盐碱杨树品种筛选
        1.2.4 耐盐碱性鉴定指标
        1.2.5 速生性评定指标
        1.2.6 抗逆速生性评定方法
        1.2.7 辽宁省杨树发展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吴屯杨生长特性及抗逆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苗期观测
        2.2.2 造林地观测
    2.3 小结
        2.3.1 苗期调查结果
        2.3.2 造林地多点试验结果
第三章 吴屯杨木材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取样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盐碱地上三个品种杨树解剖特征差异
        3.2.2 盐碱地上三个品种杨树木材密度、干缩度差异
        3.2.3 盐碱地上三个品种杨树木材物理力学特性差异
        3.2.4 吴屯杨木质部解剖特征
        3.2.5 吴屯杨木材密度、干缩度
        3.2.6 吴屯杨物理力学特性
    3.3 小结
        3.3.1 解剖特性
        3.3.2 木材密度和干缩率
        3.3.3 木材力学性质
第四章 吴屯杨生长特性及抗逆性综合评价
    4.1 指标筛选
        4.1.1 物候指标
        4.1.2 形态指标
        4.1.3 抗逆性指标
        4.1.4 生长特性指标
    4.2 综合评价
        4.2.1 生长特性综合评价
        4.2.2 抗逆性综合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吴屯杨栽培技术
    5.1 良种苗木繁育技术
        5.1.1 圃地选择
        5.1.2 整地
        5.1.3 种条采集
        5.1.4 剪条
        5.1.5 越冬湿沙层积埋藏
        5.1.6 扦插技术要点
        5.1.7 苗期田间管理要点
        5.1.8 育苗地倒茬轮作
    5.2 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5.2.1 宜林地的选择
        5.2.2 良种壮苗
        5.2.3 细致整地
        5.2.4 栽植密度
        5.2.5 加强中耕抚育管理
        5.2.6 合理修枝,适时间伐
        5.2.7 防治病虫害
    5.3 小结
第六章 吴屯杨的示范推广与效益分析
    6.1 示范推广面积
    6.2 效益分析
        6.2.1 经济效益
        6.2.2 社会效益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吴屯杨的优良性状
        7.1.2 吴屯杨的评价
        7.1.3 吴屯杨的扩繁
        7.1.4 吴屯杨的推广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9)雅砻江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1.2.2 生态恢复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1.2.3 国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概况
        1.2.4 国内生态恢复重建研究概况
        1.2.5 国内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趋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概况
        2.1.4 水力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1.5.1 森林资源
        2.1.5.2 树种资源
        2.1.5.3 甘孜州森林地理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资源
        2.2.2 生态资源
        2.2.3 矿产资源
        2.2.4 旅游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案
        3.3.1 野外工作布置
        3.3.2 室内数据获取
        3.3.3 数据统计及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采伐迹地生态环境特征
        4.1.1 森林土壤属性
        4.1.2 采伐迹地土壤温度动态
        4.1.2.1 土壤温度的季度变化
        4.1.2.2 土壤温度日变化
        4.1.2.3 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温度变化
        4.1.3 土壤水分的变化
        4.1.3.1 迹地土壤水分的分布
        4.1.3.2 采伐迹地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4.1.3.3 干旱年份土壤水分状况
        4.1.3.4 采伐迹地水分亏缺状况
        4.1.4 采伐迹地的热量状况
    4.2 不同植被恢复材料的快繁技术
        4.2.1 优选云杉扦插快繁技术
        4.2.1.1 试验方法
        4.2.1.2 不同母树年龄与插穗的生根关系
        4.2.1.3 基质温度与插穗的生根关系
        4.2.1.4 不同基质与插穗的生根关系
        4.2.1.5 不同激素处理与插穗的生根关系
        4.2.1.6 不同扦插密度与插穗生根的关系
        4.2.1.7 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的比较
        4.2.1.8 结语
        4.2.2 优选杨树快繁技术
        4.2.2.1 乡土用材杨树选优标准
        4.2.2.2 青藏高原青杨派杨树基因库的建立
        4.2.2.3 杨树优树的选择
        4.2.2.4 光果西南杨育苗试验
        4.2.2.5 北京杨扦插育苗试验
        4.2.2.6 杨树优质无性系苗木培育技术试验研究
        4.2.3 海棠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4.2.3.1 海棠的树种特性和分布
        4.2.3.2 育苗技术
    4.3 不同类型山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4.3.1 采伐迹地云、冷杉更新苗生长特性
        4.3.1.1 更新苗物候期
        4.3.1.2 更新苗高生长规律
        4.3.1.3 不同生境条件苗高生长规律
        4.3.1.4 苗高与其它生长器官的相关关系
        4.3.1.5 营养袋苗高生长进程
        4.3.1.6 不同等级苗木的高生长
        4.3.2 云冷杉秋季更新技术
        4.3.2.1 高海拔林区云冷杉秋季更新意义
        4.3.2.2 秋季更新试验与成效
        4.3.2.3 影响更新成效的主要环境因子
        4.3.2.4 秋季更新的优越性
        4.3.2.5 秋季更新技术特点和条件
        4.3.3 高原丘陵区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及植被恢复技术
        4.3.3.1 高原丘陵区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划分
        4.3.3.2 高原丘陵区火烧迹地立地类型评价
        4.3.3.3 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技术
        4.3.4 高原丘原区光果西南杨造林技术研究
        4.3.4.1 研究内容及造林技术
        4.3.4.2 不同立地造林成效分析
        4.3.4.3 不同造林方式比较
        4.3.4.4 主要造林技术要点
        4.3.5 高原丘原区花叶海棠造林技术研究
        4.3.5.1 试验地概况
        4.3.5.2 造林技术要点
        4.3.5.3 花叶海棠造林成效分析
        4.3.5.4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效比较
    4.4 植被恢复重建模式功能与效益评价
        4.4.1 云杉人工林生态功能与效益的研究
        4.4.1.1 云杉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特征
        4.4.1.2 不同林龄川西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变化
        4.4.1.3 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水文作用
        4.4.1.4 林地土壤对降水的涵养能力
        4.4.1.5 结果
        4.4.2 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
        4.4.2.1 火烧迹地小气候变化
        4.4.2.2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系活性
        4.4.3 光果西南杨的生物生产力与造林成效分析
        4.4.3.1 西南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4.4.3.2 造林成本及效益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地力维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持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长期立地生产力的概念
        1.1.2 长期立地生产力的研究方法
    1.2 维持长期立地生产力技术的研究
        1.2.1 采伐剩余物的处理
        1.2.2 枯落物的管理
        1.2.2.1 枯落物分解过程的研究
        1.2.2.2 影响枯落物分解因素的研究
        1.2.2.3 枯落物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1.2.2.4 枯落物分解模型的研究
        1.2.2.5 枯落物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研究内容
        1.2.3 固氮植物的应用
    1.3 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1.3.1 加强人工林生态系统过程的研究,揭示人工林地力变化的机理
        1.3.2 加强林地营养管理的研究,确定科学的维持长期立地生产力技术措施
        1.3.3 构建长期、网络化的协作研究机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1.4 我国纸浆林的研究现状
    1.5 三倍体毛白杨研究现状
    1.6 立题依据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地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3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N、P循环特征的研究
    3.1 试验林分的基本情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的选择
        3.2.2 三倍体毛白杨生物量调查
        3.2.2.1 树干生物量的测定
        3.2.2.2 树枝生物量的测定
        3.2.2.3 叶生物量的测定
        3.2.2.4 树皮生物量的测定
        3.2.2.5 根生物量的测定
        3.2.2.6 标准木生物量的测定
        3.2.2.7 林分生物量的测定
        3.2.3 凋落物层及地被物层生物量的调查
        3.2.4 土壤的取样
        3.2.5 地上凋落物的收集
        3.2.6 细根分解的试验
        3.2.7 湿沉降的测定
        3.2.8 样品的实验分析
        3.2.8.1 植物样品的分析
        3.2.8.2 土壤样品的分析
        3.2.8.3 水样的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的N、P吸收量
        3.3.1.1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的生物量及构成
        3.3.1.2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
        2.3.1.3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各组成部分吸收N、P的量
        3.3.2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地上凋落物归还N、P量和能量
        3.3.2.1 凋落物的节律
        3.3.2.2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林分凋落物总量
        3.3.2.3 凋落物的养分储量
        3.3.2.4 不同年龄凋落物年归还养分的量
        3.3.2.5 凋落物能量归还量
        3.3.3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细根周转归还的N、P量
        3.3.3.1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活细根的动态变化
        3.3.2.2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细根表面积的月份变化
        3.3.3.3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死细根的月变化
        3.3.3.4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细根分解和养分含量的变化
        3.3.3.5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细根周转
        3.3.4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养分循环特征
        3.3.4.1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N、P积累量及分布
        3.3.4.2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N、P归还量
        3.3.4.3 不同年龄三倍体毛白杨N、P养分循环特征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4.1 小结
        3.4.2 讨论
4 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及采伐剩余物分解的研究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处理
        4.2.1.1 野外试验
        4.2.1.2 室内分解试验
        4.2.2 野外试验的残留率和分解率的确定
        4.2.3 养分含量、养分归还量及热值的测定
        4.2.4 气温及土温的收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
        4.3.2 年龄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的影响
        4.3.2.1 年龄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
        4.3.2.2 年龄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的影响
        4.3.2.3 年龄对落叶分解过程中N、P残留率的影响
        4.3.2.4 年龄对落叶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影响
        4.3.3 不同环境对不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4.3.3.1 林带间与林带内环境对落叶分解的影响
        4.3.3.2 地表与地下不同环境对落叶分解的影响
        4.3.3.3 地表与地下不同环境对树皮分解的影响
        4.3.3.4 地表与地下不同环境对枝条分解的影响
        4.3.4 棉花叶混合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的影响
        4.3.5 外加氮对落叶分解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5 不同间作物对地力的影响
    5.1 研究地的基本情况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间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5.3.1.1 不同间作物对林地土壤容重的影响
        5.3.1.2 不同间作物土壤养分状况
        5.3.2 不同间作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3.2.1 对树高的影响
        5.3.2.2 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5.3.3 林木对间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4.1 小结
        5.4.2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基础研究方面
        6.2.2 建立长期研究机制,开展长期野外研究
        6.2.3 继续加强落叶地下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6.2.4 继续进行外加氮源对落叶等分解影响的研究
    6.3 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四、109杨的育苗及速生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杨树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概述[J]. 王红玲,黄瑞芳,朱洪兵,颜开义,祁益明,曹吉,丁建刚. 江苏林业科技, 2018(05)
  • [2]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J]. 尹艳平.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05)
  • [3]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J]. 尹艳平.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04)
  • [4]浅谈杨树的种类与种植[J]. 范跃峰. 河南科技, 2013(20)
  • [5]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J]. 本刊编辑部.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01)
  • [6]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D]. 李明踊.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良种欧美速生杨栽培技术推广研究报告[J]. 胡一平,王玉甫,陈翠粉,孔德勇. 河南农业, 2010(16)
  • [8]抗逆性速生吴屯杨的评价和选育[D]. 贾斌英.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1)
  • [9]雅砻江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D]. 胡振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地力维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宋曰钦.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杨109育苗速生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