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桑树科技进展与展望

湖北省桑树科技进展与展望

一、湖北省桑树科技的进步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一[1](2021)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已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点。但由于建设经验的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盲目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乡村景观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阻碍了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事实上,乡村是一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乡村景观建设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有必要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本文以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为核心议题,在总结前人有关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将复合生念系统的概念结合城乡差异和乡村特点,运用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作为全文理论基础。然后从宏观角度对当前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判断,归纳提炼出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存在的复合生念问题。同时构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模型建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并提出解决乡村景观规划现状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最后选取宜昌市天坑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天坑村进行全面踏勘调研,总结其规划背景、分析其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存在的复合生态问题,同时提取相关统计数据,从科学的角度代入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对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存在自然风貌退化、经济基础薄弱、建筑风貌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且在2015-2019年期间,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及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虽呈升高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且整体发展受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水平制约程度较大。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着重从“生态、生产、生活、文化”四大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进而通过总体规划、空间而已、功能分区、生态性自然景观、生产性经济景观、生活性聚居景观、人文性文化景观等方面对其进行理性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以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促进研究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为我国未来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汪荷澄[2](2020)在《新疆三种桑葚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新疆白桑(Morus alba L.)、黑桑(M alba L.var.tatartirca)和药桑(Morus nigra L.)为研究材料,分别对三个品种桑葚的多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营养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桑葚产品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三种桑葚水分含量、灰分含量、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药桑含水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于黑桑和白桑,药桑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黑桑灰分含量最高,说明,不同品种桑葚化合物成分和含量具有较大差异。2、果糖、葡萄糖和总糖含量均是白桑>黑桑>药桑,品种间差异显着。有机酸含量药桑有机酸种类最多,为9种,黑桑为8种,白桑7种,有机酸总含量药桑最多,为2.59mg/g,其次是白桑为2.02mg/g,黑桑最低为1.84mg/g。三种桑葚均是酒石酸含量最高,药桑酒石酸含量最高,显着高于黑桑和白桑,富马酸和琥珀酸仅在药桑中检测到,乳酸仅在黑桑中检测到。3、药桑总酚含量显着高于黑桑和白桑,黑桑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药桑和白桑。对游离多酚进行HPLC分析,发现药桑和黑桑中含有游离酚种类为13种,其中,新绿原酸只在药桑中检测到,阿魏酸只在黑桑中检测到,白桑中仅检测到8种游离多酚。矢车菊素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芸香糖苷在药桑和黑桑中含量最高,在白桑中没有检测到,白桑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三种桑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抗氧化活性、ORAC抗氧化活性和FRAP抗氧化活性均表现为药桑>黑桑>白桑,品种间差异显着。4、对桑葚提取液进行UPLC-Q-TOF-MS分析,结果发现,在提取液中共检测出39种化学成分,其中,三种桑葚均含有的成分有13种,分别为原儿茶酸、七叶苷、儿茶素、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酰奎尼酸葡萄糖苷、绿原酸、咖啡酸己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咖啡酸、香豆酰奎尼酸、p-香豆酸、槲皮素、山奈酚;香草酸己糖苷、锦葵色素、牵牛花色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素只在药桑中检测到,阿魏酸、山奈酚糖苷只在黑桑中检测到,荞麦碱只在白桑中检测到。5、对三种桑葚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醇类18种,酯类21种,醛、酮和烯烃类21种,酸类5种,其它25种,醇类和酯类为主要香气成分,占了挥发性成分的89.17%98.53%。2-甲基十三烷、3-甲基十四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芹子烷、2,6,10-三甲基十三烷、7-甲基十五烷、5-甲基十五烷、1-戊基-2-丙基环戊烷、丁香酚和植烷只在药桑中检测到,1-乙烯基-2-亚甲基环丙烷、2,5-二乙氧基四氢味喃和2,6,11-三甲基十二烷只在黑桑中检测到,5-甲基十一烷只在白桑中检测到。总体来看,药桑所含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为1906.92 ng/g,黑桑和白桑较低,为489.82 ng/g和682.05 ng/g。

唐扬[3](2020)在《汉代植物纹样的形制考释与文化内涵》文中指出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纹样题材的一大类别,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亘通古今,漫长曲折。汉代是植物纹样自滥觞期向转型期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一时期植物纹样的形制与中国早期宗教、哲学、社会风尚紧密结合,是混含多意原始自然观和情感的积淀,亦是中原本土原生植物形态演变的结果。相较魏晋隋唐时期外来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植物纹样呈现的兼收并蓄、异彩纷呈,汉代植物纹样有其特殊的外在审美意趣与内在文化内涵,极具时代特色。汉代植物纹样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先秦时期形成的植物纹样形态,同时又在政治格局、思想演变、共性和个性的审美取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构图严谨、气韵灵动的独特形制,微观角度上看不同的植物纹样承载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宏观角度上汉代植物纹样也反映了汉时人们注重现实生活人本意识的逐渐觉醒。本课题以汉代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首先经由文献调研的方法,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检索文献及博物馆的实地考察资料,界定研究对象所处的时间、地区,厘清汉代植物纹样的研究载体类别。在此基础上,首先整理植物纹样在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秦四个时期的阶段性视觉呈现形式,以《山海经》、《淮南子》为代表性文献整理先秦至汉代人们对植物的认知情况,为汉代植物纹样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带有植物纹样的载体进行分析,以图式、组合内容、传统命名为判断依据,归纳得出汉代植物纹样的形态类别及演变情况。通过对21件汉代植物纹样色彩样本的提取与统计,从色相种类、搭配规律及色彩分布成因三个方面总结汉代植物纹样的色彩特征。在形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代植物纹样的形态布局功能与表意功能,结合表现手法解析其艺术特征。结合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深入挖掘影响汉代植物纹样的文化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植物纹样种类解读其蕴藏的文化内涵。逐步构建汉代植物纹样的研究体系,为探析汉代植物纹样在当代的定位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最后,综合上文对汉代植物纹样形制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分析,结合其他传统纹样在当代的定位与应用案例,总结汉代植物纹样的双重身份,结合现代构成理论进一步思考汉代植物纹样作为一种传统纹样在当代传承的具体方法论,将汉代植物纹样的形制和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其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两者的双赢。

董朝霞,于翠,邓文,胡兴明[4](2019)在《桑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桑树青枯病是一种对桑树具有毁灭性的土传植物检疫性病害。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业界对于桑青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途径、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桑树青枯病的研究概况,总结桑青枯病的发生规律、病原及致病机制,探讨桑青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章攀[5](2018)在《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一些病虫害也相继发生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广东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高,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桑树害虫为害时间长,有些害虫甚至全年为害,然而,广东省关于桑树害虫的系统鉴定和调查却较少。因此,对我省桑树害虫种类的系统鉴定及其发生状况的调查,为将来指导桑树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和分子(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mtCOI)鉴定的方法对桑树害虫进行了系统鉴定,共鉴定出了16种主要害虫,其中鳞翅目5种:桑螟(Glyphodes pyloalis)、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棉古毒蛾(Orgyia australis)、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半翅目7种: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桑木虱(Anomoneura mori)、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缨翅目1种:桑伪棍蓟马(Pseudcden drothrips mori);鞘翅目3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7种害虫为广东省首次报道为害桑树;前4种为国内首次报道为害桑树。其中,棕斑澳黄毒蛾、柑橘长卷叶蛾、大钩翅尺蛾为害较严重,株发生率达到10%—50%。

张晴[6](2018)在《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桑蚕产业也是我国传统涉农优势产业,是不少地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脱贫、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桑蚕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代表产品的桑蚕丝绸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随着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系统研究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对优化我国桑蚕空间布局、促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空间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讨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桑蚕产业重心“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移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东桑西移”态势。桑蚕产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CRn1指数和HHI指数和分别从2003年的0.19和0.131上升至2015年的0.46和0.243;桑园种植面积重心从2003年的东经111.09°E、北纬30.34N°移至2015年的东经109.37°E、北纬28.89°N,分别向西偏移1.72°,向南偏移1.45°;种植重心标准距离值从769.15千米缩短至761.33千米。同时初步阐明了资源、经济、市场、技术和政策五要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迁的系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从综合比较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定量评价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转移的经济合理性。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揭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广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C)从0.75快速上升为3.28,而传统主产区江苏则从2.05下降至1.17;2006-2015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上升了5.28%,东部地区则下降了3.13%。3.构建了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初步提出了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以生态条件适宜、规模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为蚕桑优势区判定标准,从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产业优势角度构建一套3类12项的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组合权重模型的桑蚕区域优势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分别阐述华东优势区、华南优势区、西南优势区和西北优势区的发展方向与策略。4.提出了“发展西部、优化中部、稳定东部”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进而实现整个产业提质增效、长久保持竞争优势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顺应“东桑西移”的规律,稳定及适度扩大我国蚕桑生产规模,在东部加工,中西部为原料产地,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桑蚕产业的东西部互动发展格局。主要任务是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生产效益;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力度,推进桑蚕生产基地县建设;因势利导,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桑蚕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李勇,邓文,于翠,莫荣利,朱志贤,胡兴明[7](2017)在《鄂西南蚕区桑树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文中提出调查了鄂西南山地蚕区在桑树树型养成及品种、桑园管理、桑园产出等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桑园得不到充分利用、桑树资源综合利用有待加强、桑树品种及轻简化高效栽培管理技术需待优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桑树食药用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桑园高效间作套种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加强果用桑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发展建议。

朱志贤,于翠,李勇,莫荣利,邓文,胡兴明[8](2017)在《桑树抗逆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从分子水平上解析桑树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制,对桑树抗逆育种、种质资源保存及提高桑叶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桑树抗高温、低温、干旱、高盐和抗病分子机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桑树抗逆分子育种的前景。

李勇,邓文,于翠,胡兴明,莫荣利,朱志贤,熊超[9](2017)在《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综述了桑树繁殖生物学中桑树花器官发生及繁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桑树花性特征、成花机理、发育机制、传粉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特征对桑树种质资源保存、育种与栽培的重要性,初步揭示了桑树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刘琼[10](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二、湖北省桑树科技的进步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桑树科技的进步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乡村景观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乡村建设发展动态
        1.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1.3.3 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复合生态系统
        2.1.1 概念及内涵
        2.1.2 组成结构
        2.1.3 基本特征
    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
        2.2.1 概念及内涵
        2.2.2 组成结构
        2.2.3 基本特征
    2.3 乡村景观规划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
    3.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问题分析
        3.1.1 生态环境问题
        3.1.2 产业发展问题
        3.1.3 社会生活问题
        3.1.4 文化认知问题
    3.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3.2.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3.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
        3.3.1 规划原则
        3.3.2 规划目标
        3.3.3 规划对策
        3.3.4 主要内容和一般思路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宜昌市天坑村为例
    4.1 规划背景
        4.1.1 基本情况
        4.1.2 规划范围
        4.1.3 上位规划
        4.1.4 规划依据
    4.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4.2.1 复合生态系统现状
        4.2.2 复合生态问题现状
    4.3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4.3.1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3.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4.3.3 结果分析
    4.4 规划策略
        4.4.1 总体定位
        4.4.2 规划原则
        4.4.3 规划目标
        4.4.4 规划对策
    4.5 规划方案
        4.5.1 总体规划
        4.5.2 空间布局
        4.5.3 功能分区
        4.5.4 生态性自然景观规划
        4.5.5 生产性经济景观规划
        4.5.6 生活性聚居景观规划
        4.5.7 人文性文化景观规划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新疆三种桑葚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桑葚概况和多酚物质研究
        1.2.1 桑葚概况
        1.2.2 多酚物质的研究现状
    1.3 桑葚中多酚物质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桑葚多酚的组成
        1.3.2 桑葚多酚的生物可接受率和代谢
        1.3.3 影响桑葚多酚含量的因素
    1.4 桑葚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
    1.5 桑葚其他成分研究现状
    1.6 桑葚的开发利用
    1.7 总体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总体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种桑葚的理化指标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桑葚的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2.2.2 三种桑葚的果糖、葡萄糖和总糖含量
        2.2.3 三种桑葚的有机酸含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桑葚的多酚及抗氧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桑葚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3.2.2 三种桑葚的 UPLC-Q-TOF-MS 分析
        3.2.3 三种桑葚的游离多酚
        3.2.4 三种桑葚多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种桑葚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汉代植物纹样的形制考释与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汉代以前植物纹样的发展概述
    2.1 新石器时期的植物纹样
    2.2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植物纹样
    2.3 秦朝的植物纹样
    2.4 汉代文献中的植物认知
第三章 汉代植物纹样的造型类别与色彩特征
    3.1 汉代植物纹样的造型类别
        3.1.1 四瓣纹
        3.1.2 树形纹饰
        3.1.3 草叶纹饰
        3.1.4 花卉纹饰
    3.2 汉代植物纹样的色彩特征
        3.2.1 色彩统计
        3.2.2 色彩种类分析
        3.2.3 色彩搭配规律
        3.2.4 色彩分布成因
第四章 汉代植物纹样的功能与艺术特征
    4.1 汉代植物纹样的功能
        4.1.1 汉代植物纹样的布局结构功能
        4.1.2 汉代植物纹样的表意功能
    4.2 汉代植物纹样的艺术特征
        4.2.1 形式布局的严谨性
        4.2.2 表现手法的写意灵动
第五章 影响汉代植物纹样演变的文化因素分析
    5.1 汉代植物纹样形制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大一统”政治格局与纹样图式
        5.1.2 思想演变与纹样种类的兴颓
        5.1.3 审美取向与写意性表现手法
        5.1.4 集体礼仪美术形式与植物纹样的地位
    5.2 汉代植物纹样的文化内涵
        5.2.1 时空宇宙的象征
        5.2.2 辟邪化凶的祈愿
        5.2.3 “以农为本”思想的映射
        5.2.4 升天成仙的媒介
        5.2.5 从“神”到“人”的见证
第六章 汉代植物纹样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6.1 汉代植物纹样作为文化现象
    6.2 汉代植物纹样作为传统纹样
        6.2.1 当代产品中原生形态的选择性直接应用
        6.2.2 现代构成方法下汉代植物纹样的变形应用
        6.2.3 汉代植物纹样的设计实践案例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附录2 :《山海经》、《淮南子》中的植物名目
附录3 :汉代铜镜上的植物纹样(节选)
附录4 :汉代画像石中的植物纹样(节选)
附录5 :汉代画像砖中的植物纹样
附录6 :汉代漆器上的植物纹样(节选)
附录7 :汉代丝织品上的植物纹样

(4)桑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青枯病
    1.1 青枯病分布与危害
    1.2 青枯病致病菌
    1.3 青枯病致病机制
2 桑树青枯病
    2.1 桑树青枯病的分布和危害
    2.2 桑树青枯病发病特点及规律
        2.2.1 症状
        2.2.2 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2.2.3 剪伐与发病的关系
        2.2.4 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2.2.5 桑树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2.2.6 间作套种与发病的关系
    2.3 桑树青枯病的传播途径
    2.4 桑树青枯病的发生机制
3 桑树青枯病的防治
    3.1 栽培措施
    3.2 药剂防治
    3.3 抗性品种选育
4 展 望

(5)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树害虫种类
    1.2 昆虫鉴定技术
        1.2.1 形态鉴定
        1.2.2 分子鉴定技术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虫源采集及为害调查
        2.1.1 调查采样方法
        2.1.2 室内饲养方法
    2.2 昆虫标本的制作
    2.3 昆虫形态鉴定
    2.4 昆虫分子鉴定
        2.4.1 主要试剂
        2.4.2 主要实验仪器
        2.4.3 昆虫DNA的提取
        2.4.4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2.4.5 PCR产物的凝胶电泳检测及纯化
        2.4.6 序列分析及发育树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鳞翅目害虫
        3.1.1 桑绢野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
        3.1.2 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
        3.1.3 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 Walker)
        3.1.4 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
        3.1.5 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 Walker)
    3.2 半翅目害虫
        3.2.1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
        3.2.2 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
        3.2.3 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
        3.2.4 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umura)
        3.2.5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3.2.6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
        3.2.7 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 Fabricius)
    3.3 缨翅目—桑伪棍蓟马(Pseudoden drothrips mori Niwa)
    3.4 鞘翅目害虫
        3.4.1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
        3.4.2 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 Pascoe)
        3.4.3 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 Gmelin)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鳞翅目桑树害虫
        4.1.2 半翅目桑树害虫
        4.1.3 缨翅目桑树害虫
        4.1.4 鞘翅目桑树害虫
    4.2 讨论
        4.2.1 鳞翅目害虫
        4.2.2 半翅目害虫
        4.2.3 鞘翅目害虫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相关研究
        1.2.2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相关研究
        1.2.3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方法
        1.2.4 关于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成因的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蚕桑
        2.1.2 桑蚕产业
        2.1.3 产业转移
        2.1.4 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演变
    2.2 相关理论述评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区位选择理论与区位结构理论
        2.2.3 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理论
        2.2.4 梯度转移发展理论
    2.3 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理论假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桑蚕产业格局历史变迁
    3.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简述
        3.1.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历史
        3.1.2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现状特征
        3.1.3 世界桑蚕产业发展演进基本规律
    3.2 世界桑蚕产业主产国及其地位
        3.2.1 中国:具有优势地位的生产大国
        3.2.2 意大利和法国:世界的加工和消费中心
        3.2.3 日本:曾经的生产大国、现在的消费大国
        3.2.4 印度:日趋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3.2.5 巴西:新兴的生产大国
    3.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历史变迁
        3.3.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桑蚕产业发展历程
        3.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桑蚕产业的复兴及主产区迁移
        3.3.3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迁移及演变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桑蚕产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4.2.1 我国桑蚕生产CRn指数分析
        4.2.2 我国桑蚕生产HHI指数分析
        4.2.3 我国桑蚕生产LQ系数分析
    4.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重心变化分析
    4.4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聚集度分析
    4.5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框架
        4.5.2 资源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3 经济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4 技术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5 政策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6 生态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7 市场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桑蚕产业格局演变的合理性评价
    5.1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2 蚕茧生产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5.1.3 蚕茧区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5.1.4 蚕茧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5.1.5 比较优势与布局变迁关系分析
    5.2 我国桑蚕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5.2.3 中国蚕茧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要素的总体变化
        5.2.4 2006 -2015年间东、中、西部地区蚕茧TFP均值及其分解
        5.2.5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6.1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的SWOT分析
    6.2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6.2.1 蚕桑优势区的判定标准
        6.2.2 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
        6.2.3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6.3 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鄂西南蚕区桑树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鄂西南蚕区桑树栽培现状
    1.1 桑树树型养成及品种
    1.2 桑园管理
        1.2.1 田间管理
        1.2.2 树型养成及剪伐方式
        1.2.3 桑叶收获方式
    1.3 桑园产出概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桑园得不到充分利用
    2.2 桑树资源化综合利用有待加强
    2.3 桑树品种及轻简化高效栽培管理技术需待优化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桑树食药用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3.2 开展桑园高效间作套种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
    3.3 加强果用桑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8)桑树抗逆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抗逆调控分子机理
    1.1 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
    1.2 植物生物胁迫响应机制
2 桑树抗高温机理研究
    2.1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桑树抗高温分子机理
        2.2.1 桑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
        2.2.2 MAPK基因家族
        2.2.3 DREB转录因子
3 桑树抗低温机理研究
    3.1 桑树抗低温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3.2 桑树抗低温分子机理
        3.2.1 LEA家族
        3.2.2 MAPK家族
        3.2.3 DREB转录因子
4 桑树抗旱机理研究
    4.1 桑树抗旱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4.2 桑树抗旱性分子机理
        4.2.1 P5CS基因
        4.2.2 MAPK家族
        4.2.3 DREB转录因子
5 桑树耐盐机理研究
    5.1 桑树耐盐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5.2 桑树耐盐性分子机理
        5.2.1 MAPK家族基因
        5.2.2 DREB转录因子
6 桑树抗病机理研究
7 展望

(9)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
2 桑树繁殖系统研究进展
    2.1 桑树花性研究概况
    2.2 桑树有性繁殖研究进展
        2.2.1 春播
        2.2.2 夏播
        2.2.3 秋播
    2.3 桑树无性繁殖研究进展
3 展望
    3.1 珍稀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
    3.2 克隆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
    3.3 桑树遗传育种新途径的开拓

(10)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湖北省桑树科技的进步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D]. 陈天一.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新疆三种桑葚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D]. 汪荷澄.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3]汉代植物纹样的形制考释与文化内涵[D]. 唐扬. 江南大学, 2020(01)
  • [4]桑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董朝霞,于翠,邓文,胡兴明. 北方蚕业, 2019(04)
  • [5]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D]. 章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6]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张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鄂西南蚕区桑树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J]. 李勇,邓文,于翠,莫荣利,朱志贤,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3)
  • [8]桑树抗逆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朱志贤,于翠,李勇,莫荣利,邓文,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3)
  • [9]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勇,邓文,于翠,胡兴明,莫荣利,朱志贤,熊超. 中国蚕业, 2017(04)
  • [10]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湖北省桑树科技进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