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沉积物的成因和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

南黄海沉积物的成因和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

一、南黄海沉积物的来源及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祁路杨,姜胜辉[1](2020)在《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日照近海1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含量测试结果,分析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探讨了重金属的来源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分为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等3种类型,沉积物类型主要呈大致平行岸线的条带状分布,由岸向海依次为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Cr、Zn、Pb、As、Cu、Cd、Hg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5.5、21.8、16.4、8.5、4.8、0.113、0.11μg/g。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Cr、Cu、Zn和Pb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付疃河口近岸和研究区中西部海域,Cd和As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中东部海域。污染状况评估显示,Cr、Cu、Zn、As未出现污染; Cd轻度污染,个别站位达到中度污染,Hg、Pb部分站位呈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依次为:Cd> Hg> Cu> As> Pb> Cr> Zn,其中Cd和Hg表现为中生态风险,个别站位Cd为高风险危害。表层沉积物中Cu、Cr、Zn、Hg和Pb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细粒物质的输入,Cd和As元素可能来源于钢铁冶炼、煤炭燃烧、农药、化肥以及海水养殖等。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主要受物源控制。

崔颖颖,周亚利,陈国祥,黄春长,庞奖励,羊俊敏,闫雪娇[2](2020)在《毛乌素沙地样品扫描电镜的矿物定量分析》文中指出矿物定量分析实验用捷克FEI公司生产的MLA650F型矿物解离分析仪,采用MLA原样法和MLA重矿法分别对毛乌素沙地西南和东南地区典型沙样的矿物组成以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LA650F仪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精确度高,测得的矿物种类比光学显微镜更丰富,但不能如同光学显微镜一样直接提供矿物最原始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表面断口等特征。虽然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测得的单个矿物含量和矿物分析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但矿物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得到毛乌素沙地主要轻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重矿物以角闪石-石榴子石为主的结论。此外,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对同一样品的矿物分析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MLA原样法与光学显微镜的Q/TF和ATi指标同化学风化指标CIA结果一致,均表明毛乌素沙地西南地区风化作用较东南地区强。虽然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均能反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所使用的数据应建立在同一测量系统内,不同实验室或实验方法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引用时要慎重。

石勇[3](2020)在《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文中认为锋面是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广泛分布于大洋边界流区域,它是性质(温度、盐度和密度等)差异显着的毗邻水体间的界面,对两侧物质的交换起着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大量陆源物质被限制在近岸地区,形成了众多沿岸泥质沉积体。受潮汐、季风、洋流等因素影响,锋面并非稳定存在,尤其在天气尺度上,锋面的快速波动可为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创造时机;而气候态或更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对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量产生影响,因而物质的跨锋面物质及锋面外泥区的沉积记录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对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近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源-汇”过程及其对于气候变化响应开展研究。研究步骤如下:(1)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浅地层剖面)揭示北黄海两个泥质沉积的空间特征;(2)通过钻孔的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定量评估各阶段不同来源物质的含量;(3)通过现代过程的环流结构、风场特征等信息,揭示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沿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输运机制。由于陆架地区锋面的广泛分布,近岸物质如何突破锋面的屏障便成为物质扩散过程的关键。本研究的关键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山东半岛近岸物质向外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驱动的陆架沉积物再悬浮,使得冬季成为陆架物质扩散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山东半岛周围的沿岸流与外侧的黄海暖流间存在着显着的锋面,抑制着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过对风场、海表高度及海表悬沙浓度分析发现,冬季风暴可促使黄海暖流与鲁北沿岸流显着增强,两者间锋面随之摆动并诱发了锋面波;风力持续作用下,锋面波的形变加剧直至破碎,进而促使两侧物质发生交换,这是引起山东半岛近岸高悬沙水体向外扩散的动力机制。由于东亚冬季风在北黄海地区强盛且持续时间长(以2017年成山头气象站为例,7级以上西北风的累积时长达56天),大量山东半岛物质可通过跨锋面输运的方式向外扩散,并在风力减弱后的正压作用下向北扩散,这是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的重要物质来源。(2)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物质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触发的黄海暖流在地形变浅的约束下,具有上升流性质。对辽东半岛沿岸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该上升流可影响到近岸浅水区域,即其可能将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的沉积物输运至此的动力机制。地球化学示踪手段验证了以上推论,且沿岸向西,黄河来源物质的含量逐渐增高,该输运通道在浅地层剖面上得到了反映。通过地球化学指标对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质来源进一步估算,发现黄河来源物质在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比例介于15.3%–31.2%,即通量为0.55–1.13 Mt/yr,占到由渤海海峡进入北黄海的黄海物质通量的1.38–2.82%,其在黄河入海物质中占比很小,但却能极大地影响辽东半岛沿岸泥区的物质组成。由此来看,冬季风对陆架细颗粒物质的扩散发挥着重要作用;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应广泛分布于宽浅的中国东部陆架,只是该上升流信号容易被水体的垂向混合掩盖,而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为细颗粒物质的向岸输运及泥质沉积的物质多源性提供了可能的动力解释。(3)陆架环流演化对细颗粒物质跨锋面扩散的影响。沉积记录揭示,最大海平面以来,黄海暖流出现的显着的强弱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扩散至辽东半岛的黄河物质通量变化具有同步性。结合现代过程中陆架环流演化对锋面位置及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陆架环流演化对北黄海物质跨锋面输运强度影响的模式。对于山东半岛东北侧地区,沿岸流与黄海暖流反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挤压沿岸水体,流幅的缩减将增强沿岸流,从而有利于冬季风暴触发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辽东半岛一侧的沿岸流与黄海暖流近于同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抑制沿岸流的流幅和流速,进而有利于该区的物质沉降。除了长时间尺度的沉积学意义外,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可为外部海域的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因而物质跨锋面输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王孟瑶,金秉福,王昕,李坤[4](2019)在《废黄河口门外砂质海滩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黄河南流变迁过程中物质沉积分异作用下的产物,进而追踪废黄河沉积物在江苏沿海以及南黄海的运移状况,测量废黄河口门外砂质海滩沉积物粒级组成及特征参数,分析各样品重矿物含量及种类特征;结合与废黄河陆上沉积物的对比,探讨在不同沉积分异作用下重矿物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砂质海滩沉积物平均粒度Φ为2.67(0.16mm),分选较好,为微负偏,具有海滩砂粒度特征;陆域样沉积物粒度跨度大,以粉砂组分为主,为河流沉积特征。另外,对海滩砂样进行广粒级重矿物(Φ为1~6)分析,重矿物含量在极细砂和粗粉砂粒级中最高,不同粒级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砂粒级重矿物组合为黑云母+普通角闪石+褐铁矿,粉砂粒级则为钛铁矿+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砂质海滩样品广粒级重矿物质量分数为3.66%,其中Φ为3~4 (0.125~0.063 mm)的粒级重矿物质量分数高达15.66%,比重大且稳定性较高的矿物在此粒级中富集,表明海滩重矿物分选强烈。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5](2018)在《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指出基于对黄海5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研究了黄海全新世泥质体底质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的物源和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泥质体重矿物含量低且组成变化大,矿物组合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不透明矿物-片状矿物-绿帘石-自生黄铁矿,泥质体可分为三个矿物区:泥质体北部矿物区(Ⅰ区)、山东半岛沿岸矿物区(Ⅱ区)和泥质体南部矿物区(Ⅲ区),泥质体之外西南侧分布着南黄海西部矿物区(Ⅳ区)和南黄海南部矿物区(Ⅴ区)。Ⅰ区和Ⅱ区明显受黄河物质控制,Ⅲ区物源较为复杂,除黄河物质外,东海北部陆架和长江物质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自生黄铁矿的富集指示了冷水团的存在和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多种矿物的含量分布指示了切变锋的存在,其"水障"作用对泥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矿物组成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也具有显着限制作用。

许振[6](2015)在《长江远端泥区底部浑浊层动力过程及其沉积效应》文中指出底部混浊层下坡运动是一种常见的重力流形式。在水动力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底部再悬浮过程可形成密度高于周边水体的浑浊层,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断续运动。而据前人研究,这种浑浊层下坡运动在某些陆架环境中普遍存在。根据底部浑浊层下坡运动过程和机制的分析,在远端泥区很可能具备其发生的条件,并且底部浑浊层下坡运动也将对远端泥的沉积过程产生影响。本次研究的目标即是针对长江远端泥这一典型区域,分析区内是否具备底部混浊层产生和下坡运动启动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底部浑浊层运动的沉积效应。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春季观测期间,浙闽沿岸海域水动力条件较强。风力较强,主风向是东北向;平均有效波高(H1/3)1.17 m,主要为近东向;涨、落潮流为近NW-SE方向的往复流,潮流流速较大,大潮期间垂线平均流速为0.35~0.42 m · s-1,小潮期间垂线平均流速为0.21-0.22 m · s-1;余流流速3.5~6.1 cm · s-1,流向11~85°;底层水体温度和盐度高于表层水体,走航观测表明了温盐锋面的存在。观测海域的平均垂线悬沙浓度35~67 mg · L-1,大潮期间的悬沙浓度高于小潮期间,波浪较强期间的悬沙浓度高于波浪较弱期间;海水中悬沙的粒径大于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表明存在絮凝作用;絮凝体的沉降速率远大于组成絮凝体悬沙颗粒,达1×10-3~4× 10-3 m · s-1。底部浑浊层的平均悬沙浓度大约100~400 mg · L-1,厚度3~8 m。潮流作用引起再悬浮,大潮期间51~74%的时间发生再悬浮作用,小潮期间33~36%的时间发生再悬浮作用,强烈的再悬浮作用维持了底部浑浊层的高悬沙浓度。在重力作用下,底部浑浊层的下坡方向运动主要受陆架坡度、混浊层悬沙浓度和厚度三个因素控制。在浙闽沿岸内陆架,小潮期间底部浑浊层下坡运动速率1.9~2.5 cm · s-1,大潮期间2.6~3.9 cm · s-1;底部浑浊层重力输运率1.73~15.40 g· m-2 · s-1,单个全潮周期内其向海输运量为潮致向海输运的13~34%。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底部切应力增大,再悬浮作用的增强导致底部浑浊层的悬沙浓度和厚度增大,沉积物重力流输运率能够增加4倍以上。沉积物重力流可以形成平行向海推进的斜坡沉积,其沉积效应在远端泥发育的中后期才逐渐显现,并随着河流远端泥沉积的发展、成熟,沉积物重力流的沉积效应不断增大。浅地层剖面显示,长江远端泥质沉积中以辐聚状斜坡沉积为主,仅在一些区域开始出现平行状斜坡沉积。与之相比,在黄河的远端泥沉积中,平形状的斜坡沉积更为发育,是成熟期;珠江的远端泥沉积则缺少斜坡沉积,仅有很薄的泥质沉积,是初生期。悬浮物是海洋中碳输运过程中有机碳的重要载体,而底部浑浊层往往是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层位,底部浑浊层的向海输运导致颗粒有机碳(POC)的跨陆架输运,造成的POC输运约1.6×103kg·m-1·yr-1同时,再悬浮作用和沉降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了悬浮物能否沉积到海底,亦即POC能否从水体向海底转移。因此,底部浑浊层的沉降、再悬浮、水平运动等动力过程对有机碳的埋藏和跨陆架输运具有重要影响。

林文荣[7](2017)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海岸带和陆架地区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全球海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区域构造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晚第四纪期间,在全球气候强烈波动、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和古东亚季风发育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多次海进和海退。在南黄海苏北沿海形成了厚逾百米的海陆交互沉积,发育了多个大型的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在陆域上有苏北平原、老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海域内有辐射沙脊群、老黄河水下三角洲和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面最大升降幅度超过150米,海面的大幅升降使得中国东部陆架和海岸带时而暴露成陆,时而淹没为海,随着岸线的向海推进和向陆退却,控制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层结构和沉积体系发育。辐射沙脊群沉积体系除了受历次海进-海退控制外,还受古长江和古黄河泥沙输入的控制,二者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的沉积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区位于北部老黄河三角洲和南部长江三角洲之间,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区。以往苏北海岸带钻孔研究偏重于全新世,对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研究比较薄弱。另外,晚第四纪海平面升降以及海水进退到底如何影响海岸带地区,氧同位素3阶段在现今海岸带地区到底有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以及古长江、古黄河物源追踪等科学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辐射沙脊群南缘YZ10钻孔地层和沉积相变化,辅以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和微量元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结合微体古生物和软体动物化石指示的环境信息,划定YZ10孔沉积相类型,重建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同时利用14C和OSL定年,厘定研究区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区域内钻孔对比,研究区域内沉积相的空间展布;通过碎屑钻石U-Pb定年,探讨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通过YZ10孔主要的侵蚀界面和沉积相发生重大变化界面,划分5个沉积单元,自上而下分别为U1、U2、U3、U4和U5;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沉积层理和构造、所含化石、沉积序列、接触关系以及环境替代指标的辅助分析,划分出四种沉积相类型。U1沉积单元/潮流沙脊相,埋深5.6~22.6m,以细砂层为主,夹少量薄层状、团块状粉砂质黏土,潮汐层理发育,以脉状层理为主。含纵肋织纹螺和文蛤碎片等表栖于潮间带的海生软体动物化石,有孔虫属种以 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 和 Rosalina bradyi 为主,指示近岸浅海环境。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U2单元/浅海相,埋深22.6~47m,沉积物以粉砂与粉砂质黏土和黏土互层为主,其次为均质黏土层。含栖息于潮间带或浅海的纵肋织纹螺化石,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有孔虫中浮游类增多,底栖类兼具深浅水种,20m水深、20-50m水深和大于50m水深属种各占40%、40%和20%,指示水深增大的潮流浅海环境。U3单元/潮滩相,埋深47~55m,以灰色或黄灰色细砂层为主,发育潮汐层理,主要为脉状和波状层理。含栖息于潮间带砂质基底的托氏昌螺和纵肋织纹螺。有孔虫中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主要为Ammonia beccarii 和 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指示近岸的砂底环境。U4 单元/潮滩相,埋深55~74.5m,以灰色均质细砂层和灰色细砂与棕灰色粉砂或粉砂质砂的互层为主,细砂层中夹泥质薄层或条带,呈脉状层理。含栖息于低盐潮滩环境的珠带拟蟹手螺。有孔虫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以Ammonia beccarii占绝对优势,其次为Elphidium advenum和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共同指示低盐的近岸环境。与U3单元相同的是,Sr/Ba比值显示U4单元同为弱海相性。U5单元/河流相,埋深74.5m~115.6m,沉积物以中砂和细砂为主,夹粗砂和细砾,发育23个二元结构,每个粗细旋回厚1.5-3.5m,冲刷构造频繁发育,有大量钙质结核以及炭化腐木块,不含有孔虫,含多种淡水腹足类化石,磁化率值高,Sr/Ba比值低于1,显示陆相地层特点。根据沉积相特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以及河漫滩亚相,但U5单元以河道亚相为主。该单元中上部发育波状纹层和有孔虫零星分布的沉积可能为受潮汐影响的河流环境。通过14C测年和OSL测年,结合邻区钻孔地层对比,厘定了 YZ10孔地层年代序列,U1、U2和U3单元为氧同位素1阶段沉积,根据对14C数据的甄别,确定U1单元大约是5.5ka BP以后形成的,U2单元大约是8.0~5.5ka BP期间形成的,U3单元大约形成于14~8.0ka BP期间。根据14C年龄超过43 000a和光释光年龄接近MIS5阶段(67.8±5.0ka BP),MIS3~4阶段海水不可能到达钻孔位置以及下伏沉积是MIS6阶段标志性的河流相沉积等逻辑推断,认为U4单元只能形成于MIS5阶段。U5单元为厚层的河流相沉积,通过区域资料获得该单元是黄东海标志性的地层,形成于MIS6阶段。重建了西太阳沙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MIS6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伴随海面上升逐渐演变为邻近河口的河流并受到潮水影响,MIS5阶段演变为为潮滩,接受海水周期性的淹没。MIS3阶段,研究区及辐射沙脊群近岸区域均为陆地环境。MIS2阶段,扬州-泰州-曲塘-吕四以南的长江主河道发育下切河谷,以北则为河间地环境,发育标志性的硬黏土层。冰后期的海侵使研究区先后演变为沿岸潮滩和浅海,高海面之后潮流扰动海底泥沙发育潮流沙脊。YZ10 孔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 190~290Ma、400~550Ma、700~1000Ma 和 1.8~2.0Ga 四个特征区间内。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YZ10孔物质来源途径稳定,700~1000Ma锆石含量明显高于黄河以及全孔新生代锆石的出现均指示了长江物质为主要来源,全孔碳酸盐含量偏低也佐证了这一结论。磁化率与沉积动力密切相关,强动力条件有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值增加,弱水动力条件不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降低。YZ10孔河流相磁化率最高,海相沉积物磁化率偏低。酸溶态Sr/Ba比值在区分海陆相沉积和反映海相性强弱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初步确定比值大于1为海相沉积,小于1为陆相环境。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海相沉积均在潮汐控制的环境下发育,海平面和沉积物源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因素。初步认为辐射沙脊群沿岸地区在氧同位素3阶段不存在海相地层,原先被认为是该阶段的海相地层有可能属于氧同位素5阶段沉积。

陈影影[8](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高文华,高抒,王丹丹,赵秧秧,朱冬,许振[9](2015)在《废黄河沉积记录中来自不同河流物质的信息——基于重矿物与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文中指出在全新世时间尺度内,沉积记录主要受控于沉积物供给、输运和堆积过程等因素。对废黄河沉积记录的深入分析可以反演黄河南流夺淮过程中沉积物的"源"-"汇"关系。基于废黄河故道沉积记录中重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并结合与现代黄河沉积物的对比,揭示废黄河沉积记录中物质来源的信息。结果表明,废黄河故道沉积物中重矿物平均含量为0.19%,种类多达15余种,以稳定矿物为主,不同矿物的时空变化差异较大。废黄河故道泥质和砂质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元素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随深度递增元素含量可分为降低、稳定和增加趋势。对比现代黄河沉积物,发现废黄河故道沉积物中稳定和极稳定矿物相对含量较高,泥质沉积物中更多地富集Zn,Ni,Al,Ba,Cu,Li,K等元素。这一差异性反映出其它不同河流物质补给而产生的影响,淮河沉积物中重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为该论断提供了佐证。

王安国[10](2014)在《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物源与沉积环境》文中指出本文以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区为研究区域,对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黏土矿物及重金属元素特征研究,讨论了研究区现代沉积动力环境、沉积物物源、沉积环境以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着重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物源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黏土质粉砂分布最为广泛,约占研究区面积的60%以上;砂质粉砂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东部近岸局部区域;粉砂质砂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成山头南部局部区域。研究区可划分为A、B、C、D四个区。A区和C区内沉积物主要集中Pejrup分类图的C类和Ⅳ类区内,表示水动力相对较弱,颗粒物以递变悬浮组分为主;B区和D区内沉积物主要集中在Pejrup图的C、D类和Ⅲ类区内,说明介质扰动程度低,颗粒物以均匀悬浮组分为主。运用Gao-Collins法进行粒径趋势分析的结果表明,当Der≥0.2时,能较好地反映出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采用高密度采样(采样网格间距约为8×5km)揭示了沿岸侵蚀区和沿岸流沉积区,研究区沉积动力具有较好的分带性,可分为沿岸砂质区和沿岸泥质沉积区。砂质区为侵蚀区或强动力区,潮流和波浪强;泥质区水动力环境相对较弱,为黄海沿岸流控制区域。近岸局部区域受地形影响,形成环流区,造成沉积物颗粒变细。伊利含是研究区内的优势黏土矿物,其含量比长江和黄河中的低;蒙脱石在研究区含量分布不均匀,明显高于黄河和长江物质;高岭石含量与黄河和长江物质非常接近;绿泥石含量明显低于黄河和长江的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黄河。使用地质累计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金属环境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含量属于清洁水平,生态危害程度低。

二、南黄海沉积物的来源及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沉积物的来源及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1.2.1 粒度分析
        1.2.2 元素分析
        1.2.3 评价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
    2.3 讨论
        2.3.1 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3.2 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3 结论

(2)毛乌素沙地样品扫描电镜的矿物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3.2 轻矿物含量对比
    3.3 重矿物含量对比
4 讨论
5 结论

(3)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部陆架区泥质沉积的形成与演化
        1.2.2 中国东部陆架区东亚季风的反演
        1.2.3 中国东部陆架锋面及其沉积和生态效应
        1.2.4 中国东部陆架物质的跨锋面输运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风场
    2.3 潮汐
    2.4 环流
    2.5 底质类型
    2.6 泥质沉积的物质来源
3 材料与方法
    3.1 野外工作
    3.2 室内工作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3 端元含量计算
    3.4 遥感数据分析
        3.4.1 海平面高度
        3.4.2 海表温度及锋面计算
        3.4.3 海表悬沙浓度
4 北黄海西部泥区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泥区地层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联系
    4.1 沉积相及地层年代
    4.2 柱状样粒度组成的垂向变化
    4.3 浅地层剖面的空间结构
        4.3.1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
        4.3.2 辽东半岛东岸泥质沉积
    4.4 北黄海泥质沉积间的联系
    4.5 本章小结
5 北黄海西部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源辨析
    5.1 泥质沉积的粒度特征
    5.2 泥质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垂向分布特征
    5.3 讨论
        5.3.1 泥质区的物源辨析
        5.3.2 泥质区不同来源沉积物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细颗粒沉积物由山东半岛北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关键过程:跨锋面输运
    6.1 冬季风暴在北黄海的特征
    6.2 海平面异常对冬季风暴的响应
    6.3 水体特征参数分布对水团流动的响应
        6.3.1 水体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6.3.2 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
    6.4 讨论
        6.4.1 山东半岛北岸沉积物跨锋面离岸输运
        6.4.2 辽东半岛东岸沉积物跨锋面向岸输运
        6.4.3 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沉积物跨锋面输运通量估算
    6.5 本章小结
7 跨锋面强度变化的沉积环境效应
    7.1 泥质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沉积记录
        7.1.1 泥质区沉积速率的变化
        7.1.2 物质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7.1.3 沉积环境演化记录
    7.2 全新世以来黄海暖流及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7.3 物质跨锋面输运的沉积环境效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4)废黄河口门外砂质海滩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粒度与重矿物分析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废黄河口陆上及海滩沉积物粒度组成及特征对比分析
    2.2 砂质海滩沉积物重矿物含量及组成分析
        2.2.1 砂质海滩沉积物广粒级的重矿物含量分布
        2.2.2 砂质海滩沉积物广粒级的主要重矿物特征
    2.3 废黄河河口沉积物极细砂粒级重矿物特征对比分析
3 讨论
    3.1 废黄河口门外砂质海滩形成机制
    3.2 重矿物特征对沉积分异作用的响应
4 结论

(5)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样品与方法
    2.1 粒度分析
    2.2 重矿物分析
3 结果
    3.1 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3.2 重矿物组成与分布
    3.3 碎屑矿物分区
4 讨论
    4.1 沉积动力与环境
    4.2 泥质体物质来源
    4.3 沉积物运移趋势
5 结论

(6)长江远端泥区底部浑浊层动力过程及其沉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
    1.2 陆架泥质沉积的研究进展
    1.3 沉积物重力流研究进展
    1.4 浙闽沿岸泥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地貌
    2.2 海洋水文环境
    2.3 泥质沉积特征与水体悬沙分布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
    3.2 野外采样及观测
    3.3 实验室处理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分析结果
    4.1 浙闽沿岸春季水动力特征
    4.2 浙闽沿岸春季温盐特征
    4.3 浙闽沿岸春季悬沙特征
    4.4 区域悬沙浓度特征值
    4.5 走航断面上的悬沙浓度空间分布
    4.6 浙闽沿岸春季水体密度特征
    4.7 底部浑浊层在重力作用下的水平运动速率
    4.8 浑浊层运动导致的悬沙输运通量
第五章 讨论
    5.1 东海陆架底部浑浊层运动与物质跨陆架输运
    5.2 底部浑浊层运动的沉积效应
    5.3 底部浑浊层动力过程与有机碳埋藏和输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及参加学术活动
附录二 浙闽沿岸春季观测站位的经纬度及水深

(7)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苏北南黄海海岸带海陆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工作量
2、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2 地质构造及地层层序
    2.3 底质类型及分布
    2.4 气候与气象条件
    2.5 水文环境
        2.5.1 潮汐、潮流、沿岸流及入海河流
        2.5.2 波浪
        2.5.3 风暴潮
3、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岩芯编录与采样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磁化率测量
        3.2.3 软体化石与有孔虫鉴定
        3.2.4 有机质与碳酸盐含量分析
        3.2.5 微量元素分析
        3.2.6 ~(14)C和OSL定年
        3.2.7 U-Pb锆石定年
4、钻孔沉积环境替代指标
    4.1 钻孔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1 基本粒度参数分布
        4.1.2 粒度参数图解分析
        4.1.3 敏感粒级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磁化率分布特征
    4.3 有孔虫与软体化石鉴定结果
    4.4 有机质与碳酸盐含量
    4.5 酸溶态Sr/Ba比值
5、钻孔沉积相、地层年代框架及地层对比
    5.1 钻孔沉积相划分
    5.2 钻孔年代地层框架
    5.3 辐射沙脊群南缘钻孔地层对比
6、讨论
    6.1 辐射沙脊群南缘沉积环境演化
    6.2 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
7、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YZ10孔岩芯描述记录
附录Ⅱ YZ10孔有孔虫属种鉴定表
附录Ⅲ YZ10孔综合柱状图
附录Ⅳ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废黄河沉积记录中来自不同河流物质的信息——基于重矿物与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分粒级制备子样品
    1.3 重矿物分析
    1.4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重矿物变化特征
    2.2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2.3 与现代黄河沉积物的对比
3 讨论
4 结论

(10)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物源与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和目的
    0.2 研究现状
        0.2.1 山东半岛泥楔研究现状
        0.2.2 黄海环流研究现状
        0.2.3 黏土矿物研究现状
        0.2.4 物源研究现状
        0.2.5 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现状
    0.3 存在的主要问题
    0.4 总体思路和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技术路线
        0.4.3 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1.1 地理环境
    1.2 气候特征
    1.3 水文特征
    1.4 入海河流
    1.5 沉积类型
2 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样品测试
        2.2.1 粒度分析
        2.2.2 黏土矿物分析
        2.2.3 地球化学测试
    2.3 数据分析
        2.3.1 粒度数据分析
        2.3.2 黏土矿物数据分析
        2.3.3 数据统计制图
3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1 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分布特征
        3.1.1 砂粒级组分(粒径 2~0.063 mm)含量分布
        3.1.2 粉砂粒级组分(粒径 0.063~0.004 mm)含量分布
        3.1.3 黏土粒级组分(粒径小于 0.004 mm)含量分布
    3.2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
        3.2.1 平均粒径(Mz)
        3.2.2 分选系数(σi)
        3.2.3 偏度(Ski)
        3.2.4 峰态(Kg)的分布
    3.3 研究区沉积环境分析
        3.3.1 Pejrup 分类说明
        3.3.2 沉积环境分析
    3.4 粒径趋势分析
        3.4.1 粒径趋势分析原理
        3.4.2 不同特征距离(Der)的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
        3.4.3 粒径趋势分析结果的沉积动力学意义
        3.4.4 沉积动力环境与沉积物搬运
    3.5 小结
4 黏土矿物分布与物源分析
    4.1 黏土矿物鉴定与解释方法
    4.2 黏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4.3 表层沉积物物源探讨
        4.3.1 黏土矿物源区组成差异
        4.3.2 中国边缘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4.3.3 研究区黏土矿物物源分析
    4.4 小结
5 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评价研究
    5.1 评价方法概述
        5.1.1 地质累积指数(Igeo)法
        5.1.2 富集因子(EF)法
        5.1.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
        5.1.4 不同评价方法概评
    5.2 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评价结果
        5.2.1 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控制因素
        5.2.2 重金属背景值的选取
        5.2.3 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
        5.2.4 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
        5.2.5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
        5.2.6 评价结果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南黄海沉积物的来源及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J]. 祁路杨,姜胜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0(04)
  • [2]毛乌素沙地样品扫描电镜的矿物定量分析[J]. 崔颖颖,周亚利,陈国祥,黄春长,庞奖励,羊俊敏,闫雪娇. 干旱区地理, 2020(06)
  • [3]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D]. 石勇. 南京大学, 2020
  • [4]废黄河口门外砂质海滩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J]. 王孟瑶,金秉福,王昕,李坤. 海洋科学, 2019(01)
  • [5]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1)
  • [6]长江远端泥区底部浑浊层动力过程及其沉积效应[D]. 许振. 南京大学, 2015(04)
  • [7]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D]. 林文荣. 南京大学, 2017(08)
  •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9]废黄河沉积记录中来自不同河流物质的信息——基于重矿物与地球化学元素分析[J]. 高文华,高抒,王丹丹,赵秧秧,朱冬,许振. 地理科学, 2015(12)
  • [10]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物源与沉积环境[D]. 王安国.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南黄海沉积物的成因和分区:来自轻矿物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