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

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史轩亚[1](2021)在《社会嵌入影响CMNEs进入后增长研究 ——基于组织间知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国际业务。进入国外市场后,跨国企业直接暴露于陌生且复杂的海外环境中,缺陷和弱点会被进一步放大,国际化增长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威胁。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对跨国企业国际化进入后发展的驱动因素做了多维度分析,但这些观点侧重于跨国企业自身属性,集中讨论企业已经存在的企业特殊资源优势,即对其内部优势的扩大化利用。由于新兴者劣势与来源国劣势,中国跨国企业(CMNEs)在国际化进入后阶段面临着国际化资源缺乏与在位者限制的巨大挑战。这些企业难以仅依靠漫长且艰难的内部资源培育来获取海外竞争优势,它们更多需要通过社会嵌入撬动和利用贮藏于网络中的外部资源,并带动国际化知识的学习,以实现积极国际化的进入后增长。为此,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组织间知识管理视角,探索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潜在动因与作用机制。本文内容遵循“增长动因”、“关联机制”、“交互机制”、“持续过程”的研究逻辑,共涵盖三个方面的子研究内容:第一,基于学习视角,该研究探索结构嵌入驱动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协同策略。CMNEs既需要通过最小化风险为有限的资源提供解决方法,实现进入后程度增长;也需要在更广的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以摆脱在位者限制,实现进入后范围增长。此外,由于组织学习,范围增长与程度增长是相互影响的,弥补了CMNEs国际化知识不足的限制。发展结构嵌入可以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协调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加强资源的共享。为此,该子研究使用206家CMNEs的调查数据集,综合用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与瞬时中介检验的统计方法,探索结构嵌入如何直接影响进入后范围增长与程度增长,以及如何在学习作用下分别通过范围增长和程度增长来间接影响进入后增长。第二,基于知识获取视角,该研究揭示关系嵌入驱动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作用机制。CMNEs在进入后阶段表现出国际化增长,它们在寻求程度增长的同时也追逐范围增长。关系嵌入为CMNEs提供灵活撬动和利用外部资源的可靠渠道,支持其积极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关系嵌入还有助于企业获取国际化所需的知识,降低其海外市场运作成本并识别新的国际化机会,进而促进其进入后增长。为此,该子研究利用200多家中国跨国企业的调查数据集,通过似不相关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关系嵌入驱动CMNEs进入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并揭示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所产生的差异性效果。第三,基于知识转化视角,该研究分析CMNEs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的互动过程。对于跨国企业增长而言,社会嵌入并不是一种普遍受益的方式。过度追求网络配置最优化会造成企业结构过嵌,损坏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关系过嵌则会限制企业对于新信息与潜在方式获取的开放性,制约其发展潜在机会的能力。二者良性互动是CMNEs实现持续的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关键。实际上,社会嵌入与知识发展是共同演进的,知识转化为理解双元嵌入互动提供合理视角。为此,该子研究通过分析一家典型中国跨国企业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国际化进入后持续增长的历程,探索知识转化视角下CMNEs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互动的过程规律。本研究的主要有三处创新点。第一,该研究重点关注企业国际化进入后阶段情境,分析CMNEs积极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独特现象。本研究着重分析了CMNEs积极国际化的进入后增长,以及这些企业同时寻求进入后阶段国际化范围增长与程度增长的需求,丰富了当前企业国际化进入后阶段研究的情景。第二,该研究将社会嵌入理论引入企业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研究,揭示了CMNEs积极国际化的进入后增长决定因素。跳出已有企业国际化的进入后增长研究侧重企业内部属性的局限,本文聚焦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驱动CMNEs进入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双元嵌入互动支撑CMNEs持续的进入后增长的过程规律。第三,该研究聚焦于跨国企业组织间层面的知识管理视角,剖析了社会嵌入影响CMNEs积极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潜在机制。本文在归纳总结组织间知识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构建社会嵌入影响CMNEs积极国际化进入后增长的潜在机制出发,深入揭示了知识获取以及知识转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吴苗[2](2019)在《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众多面向大众的知识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中小学校作为知识服务的对象之一,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第一,部分中小学图书馆硬件条件差,设施不齐全;第二,中小学知识应用形式单一,不具备知识创新校园环境;第三,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研究性活动等问题突出。第四,企业为中小学用户提供的知识服务平台,由于对中小学实际调研深度不够、需求精准度了解不足,不能满足中小学用户对“知识服务”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的现状和需求,研究者设计了专门的调查工具,包括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对7所中小学师生进行调查后,运用扎根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需求进行了分析、提炼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创作出平台原型。最后,以对中小学师生用户为调查对象,以原型图呈现与功能讲解的演示方式,对中小学师生进行“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用户满意度调查。随后,回收用户对平台的评价,并对平台进行修改完善。在此背景下为满足中小学“知识管理”的需求,本研究设计了面向中小学的知识管理服务平台,并从平台整体研究、需求调研、业务分析等方向展开研究。笔者将论文分成了七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根据中小学知识服务的用户需求,确定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第二章:从“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服务平台”三个维度对中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知识管理流程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梳理了知识管理概念和知识服务概念,对本文的知识管理服务概念进行界定,说明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基于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设计进行了整体设计,并提出了平台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平台的整体架构。第四章:从资源建设现状、用户需求(包括资源需求与资源管理需求)等方面对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数据处理与基于扎根理论的文本处理,梳理了平台用户需求与平台业务分析。从而确定了以学生、教师为使用用户的中小学知识服务管理平台基本功能。第五章:在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真实需求下,依据平台基本功能设计,设计完成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在设计基础上画出原型图,呈现平台效果。第六章:以对中小学师生用户为调查对象,以原型图呈现与功能讲解的演示方式,对中小学师生进行“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用户满意度调查。回收用户对平台的评价,并对平台进行修改完善。第七章:总结与反思本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刘艳闽,杨上影,韦永圣,甘有洪[3](2018)在《国内教师知识管理研究现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个人知识管理深入人心,个人知识管理在教师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法,结合知识图谱Citespace、Bicomb、SPSS等工具从文献年度总体趋势、突现词前沿热点分析、关键词共现及研究热点主题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教师知识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曾智[4](2016)在《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被誉为“人类从愚昧向文明不断迈进的桥梁”,它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成果。在人类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能清晰表达的知识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但在传统认知论看来,这种知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因此,它被“知识王国”长期流放在外。直到20世纪中叶,英国着名学者波兰尼(M.Polanyi)在对科学知识的性质进行分析时提出并构建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理论,并指出,“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tell”“All knowledge exists the tacit dimension”(即:我们所知道的总比我们所能言说的多。所有知识都存在着隐性维度)。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传统认知论和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观的一种挑战,由此也引发了现代认知论上一场根本性变革。在随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隐性知识理论得到了国际社会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和深入研究。“意会”是构成中医知识的重要因素,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的主要存在形式。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不仅是对西方科学主义强调完全明述知识(the ideal of wholly explicit knowledge)这一论断的颠覆和反思,也为中医学提供了认知论的指导。因此,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师徒授受模式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长期以来,学者们喜欢借鉴弗洛伊德在分析人格结构观时所提出的“冰山模型”来对人类个体知识的结构进行分析。因此,这一模型也被用来分析中医个体知识的结构框架。本研究提出了“新冰山模型”,旨在还原到“冰山模型”的最先提出者弗洛伊德的理论模型,并将知识管理和弗洛伊德“冰山理论”加以结合。“新冰山模型”的构建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知中医个体知识的框架结构。通过对中医隐性知识形成的缘由进行分析,并从中医医家对中医知识的认知出发,本研究对中医隐性知识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同时,基于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类型分析的结果,结合与中医药领域名老中医进行深入访谈所获信息,本研究对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进行了科学的构建。在实证研究中,该结构模型与被调查专家的观点高度吻合。“师徒制”是实现隐性知识有效传播的桥梁。从师徒制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师徒制为人类知识(特别是传统技艺)的传承与转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师徒制始终是中医隐性知识有效转移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从要素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师徒授受模式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本研究对中医师徒制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6个要素中一共包含23个特性因素对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或者说效果产生影响。对有关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评估,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师傅的传承意愿、师徒关系等因素排名前10位。本研究还从“复合主体论”的角度对师徒授受模式下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构建了测验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充分收集文献资料和与名老中医药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对所要研究的9个因素编制了测验项目;再然后,通过预测过程,对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鉴定。最后,按照分层比例抽样的方式在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等6各省(市)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回收238份有效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和AM0S7.0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发现:(1)在师徒授受模式下,影响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各因素与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都存在极显着相关,且所有的相关关系都为正相关;(2)对于师傅而言,师傅的人格魅力与徒弟的接收意愿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相关;(3)对于徒弟而言,徒弟的中医信念与其学习态度、悟性水平和接收意愿都存在显着相关;(4)就师徒关系而言,师徒关系与师傅的传承意愿和徒弟的接收意愿、学习态度都存在显着关系。从“要素论”和“复合主体论”的理论框架出发,本研究认为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策略主要有:(1)坚持师承模式是把握中医个体隐性知识传承的捷径(2)改善组织环境,提升师傅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3)增强师徒关系,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兰国帅[5](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谢冰莹[6](2012)在《浅析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合同管理的缺点日渐突出,管理效率低,信息来源滞后,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合同进行管理。本文基于此背景,论述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知识管理过程,阐述了在此环境下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实施的策略,并对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构建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赵丽梅,张庆普[7](2012)在《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前沿演进趋势知识图谱》文中研究指明以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等方法为基本理论依据,对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主题进行了探讨,采用矢量动态模型、MDS(多维尺度分析)和K-core(K核分析)等算法,以UCINET和Netdraw为软件工具,构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研究前沿的共词网络,将研究结果用可视化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研究发现,我国的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从最初的基础概念辨析到理论探讨和技术实践的分野,从理论和技术的二元研究范式到三大研究导向的形成和新的研究视角的出现,研究热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

韩锦标[8](2011)在《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价值日益凸显,知识管理成为组织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知识创新的主阵地,能否通过知识管理有效地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提升组织学习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成为其能否在未来竞争中有所作为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既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知识和知识管理的涵义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征,认为大学知识管理是由知识学习、知识整合、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四个环节构成的过程,是理念、制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对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特征和构成要素,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由基础层、职能层、核心层组成的有机系统,其核心要素包括学习力、管理力、创新力和文化力。论文认为,大学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内在联系,二者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耦合关系。大学知识管理的过程要素,即知识学习、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知识共享与大学核心竞争力具有耦合关系,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即学习力、管理力、创新力、文化力与知识管理具有耦合关系。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运行机制来看,知识流动、知识激励和知识创新机制能有效地实现知识体系之间的调节和良性互动,以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对国内部分大学的实证调查分析,论文验证了大学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以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为“较强”。通过个案分析及比照大学排行榜,与评判结果基本吻合。最后,论文基于知识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相结合的视角全面探讨了培育和提升大学学习力、管理力、创新力和文化力的策略举措。强化组织学习提升大学学习力,其策略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组织学习、构建协同学习机制、建立知识仓库。强化战略整合提升大学管理力,其策略举措主要包括推进战略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整合战略资源。强化知识创新提升大学创新力,其策略举措主要包括促进观念创新、深化制度创新、提升学科竞争力。强化文化战略提升大学文化力,其策略举措主要包括推进文化铸校、培育大学精神、建设文化校园。

叶飞[9](2011)在《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务门户是政府统一对外服务的窗口和整合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子政务进程的重要标志。如何在电子政务门户这个平台上实现政务资源的管理、利用、共享,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优质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所在。目前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大多存在服务能力普遍较弱、互动性较差、网站功能不全、个性化服务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分散、缺乏必要的分类和整合等问题。对政务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和整合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来建立政府知识门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主题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知识组织与管理方式,被誉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桥梁,是信息世界中的GPS定位仪,它可以提供信息资源的直观导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以情报学、知识管理、知识工程、信息构建、行政管理、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主题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结合知识管理思想,提出基于主题图技术的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基于主题图技术的电子政务知识门户原型系统,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合理分类、组织、存储、共享和整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电子公共服务,提高政务资源的利用率和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在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主题图技术、政务门户构建以及知识管理等内容作了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从整体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关键与难点。第二章首先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不同认识,给出了笔者自己对知识管理的理解,阐述了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特征、政务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探讨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随后以传统电子政务中的存在的知识裂缝问题为线索,指出电子政务知识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类型、负效应,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基于知识链的政务知识管理流程。讨论了政务知识管理知识链的四个关键流程环节: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存储、知识应用,并对传统的政务知识链进行了改进。最后探讨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在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厘清了信息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关系和区别,并在研究政务知识管理工具的基础上讨论了政务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第三章对全文的技术基础——主题图和本体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主题图的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主题图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主题图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TAO三要素并给出了主题图的结构模式、语法规范。与此同时将主题图与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主题图对这些传统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在对主题图技术的介绍中,本文创造性地研究了主题图自动生成和合并的技术,并探讨了主题图针对政务知识管理的应用前景。其次,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和分类,将主题图和本体做了详细的比较,介绍了本体的多种构建方法,并提出了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基于顶层本体的政务知识本体构建七步法”和使用的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研究了基于OWL的政务管理体系,并在技术上解决了后面章节所面临的政务知识本体的大规模存储方法。最后,为了说明OKS、主题图及本体在政府门户中的使用,第三章详细解析了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市(Bergen)的政府门户构建过程。第四章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务知识门户作了研究。首先,从政务知识门户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政府知识门户的相关理论做了探讨。随后,探讨政府知识门户的具体作用与影响,如政府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政务流程的重组。最后以政府知识构架为切入点,探讨了政务知识地图对政府知识门户的支撑作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使用XTM来构建政务知识地图,并给出了具体的构建步骤和模型。第五章主要探讨如何构建政府门户网站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首先从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价体系综述入手,简述了国内外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价体系和学术界对政府门户网站的研究。随后进行了国内重要城市政府门户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政府门户的实证研究和简单评价。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链的政府门户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构建原则来说明评价体系的基础,利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估指标、层次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从而构建成功了整个评价体系,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具体网页的应用评价。第六章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政府知识门户。首先,探讨了政府知识门户系统的设计理念和IT实现的三个层次,随后,针对在政府知识门户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创新性地研究,如:利用XTM实现对异地、异构政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利用行为学理论来构建基于信息用户逻辑的知识管理等等。最后开始着手进行政府知识门户的构建。第七章从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负效应一般情况入手,首先结合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对“知识管理对创造性的抑制”、“知识拥有利益化的趋势”、“知识管理中的旁观者现象”等三种普遍性负效应做了研究。随后,以上述的三种普遍性负效应为基础,总结提炼了政府门户实施知识管理的九种负效应现象,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改变对知识的认识,在对生态化生态化知识管理特征和知识生态化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化政务知识管理平台,并对其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第八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张靖[10](2009)在《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作为医院的核心环节,临床决策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探索内容全面、功能完善的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从而在医院内构建一种主观医学知识与客观医学知识相互转化的机制和平台,促使临床知识流动有序化,使临床知识达到永不间断的共享、交流、创新与积累,对提高医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以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均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界定临床决策知识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本课题构建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将为我国医院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⑴文献研究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JFD)、维普数据库、OVID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以及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系统查阅国内外临床决策知识管理和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医生的现实需求,对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界定。⑵问卷调查法:选取武汉同济医院的医生作为典型调查对象,从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内容出发制定问卷调查表,对其临床决策所需知识进行调研,采用枚举法处理数据,进一步明确临床决策所需知识类型,从而对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90%。⑶软件工程法:结合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内容,利用软件工程法,设计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结构以及系统功能。结果⑴界定的临床决策知识管理内容分为患者数据管理、学术知识管理和实践经验管理三大类。患者数据管理包括对患者临床资料和人文背景的管理;学术知识管理包括构建医学知识库、药学知识库、辅助学科知识库、循证医学知识库等;实践经验管理包括开设“专家研讨系统”、建立专业技术目录、构建医学案例库、诊疗规范知识库等。⑵运用软件工程法,对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构建了包括平台支撑系统、知识库、业务数据交换平台和表现层四层结构的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知识库、知识地图、知识社群和系统管理四大功能模块。结论⑴结合医生实际需求界定的临床决策知识管理内容既包括传统医学知识的管理,例如构建医学知识库、药学知识库、辅助学科知识库等,又涉及对循证医学、卫生法律法规等知识的管理,内容全面、实用性强。⑵以临床决策知识管理内容为基础,完成了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该系统可实现知识查询、知识累积、知识发布、信息交流等简单实用的功能,可有效提高医院知识的共享、交流和利用水平。

二、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嵌入影响CMNEs进入后增长研究 ——基于组织间知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关键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设计逻辑
        1.4.2 定量研究方法
        1.4.3 定性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创新点
    1.7 章节及其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增长研究
        2.1.1 跨国企业增长的促进因素
        2.1.2 跨国企业增长的限制因素
        2.1.3 企业国际化进入后增长及其策略
        2.1.4 小结
    2.2 社会嵌入理论
        2.2.1 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及其维度
        2.2.2 社会嵌入的结构属性
        2.2.3 社会嵌入的关系属性
        2.2.4 小结
    2.3 组织间知识管理研究
        2.3.1 组织间知识管理的发展及内涵
        2.3.2 知识转移与隐显性知识获取
        2.3.3 知识创造及其动态转化过程
        2.3.4 小结
    2.4 总体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计思路
    3.2 研究对象选择
        3.2.1 定量研究对象
        3.2.2 定性研究对象
    3.3 数据收集
        3.3.1 定量数据收集
        3.3.2 定性数据收集
    3.4 数据处理
        3.4.1 定量数据处理
        3.4.2 定性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构嵌入与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
    4.1 研究问题的引出
    4.2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4.2.1 中国跨国企业进入后增长的协同策略
        4.2.2 进入后增长的结构嵌入视角
        4.2.3 结构嵌入与进入后增长的直接作用
        4.2.4 进入后范围增长对于程度增长的中介作用
        4.2.5 进入后程度增长对于范围增长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结果
        4.3.1 结构嵌入影响进入后增长的假设检验
        4.3.2 进入后增长间接效应的假设检验
        4.3.3 事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4.4.1 理论贡献
        4.4.2 实践启示
        4.4.3 局限与展望
第五章 关系嵌入与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
    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2.1 CMNEs关系嵌入及其进入后增长
        5.2.2 CMNEs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获取
        5.2.3 关系嵌入的直接效应
        5.2.4 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
        5.2.5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获取中介效应的比较
    5.3 研究结果
        5.3.1 关系嵌入影响进入后增长的假设检验
        5.3.2 补充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理论贡献
        5.4.2 实践启示
        5.4.3 局限与展望
第六章 知识转化视角下CMNEs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互动过程
    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框架
        6.2.1 CMNEs双元嵌入互动
        6.2.2 知识创造及其转化过程
    6.3 案例分析
        6.3.1 市场聚焦阶段分析(80 年代末~2003 年)
        6.3.2 战略机遇阶段分析(2003~2008 年)
        6.3.3 全面扩张阶段分析(2009 年至今)
        6.3.4 社会嵌入与知识转换阶段特征变化总览
    6.4 案例发现
        6.4.1 结构嵌入带动关系嵌入的互动模式
        6.4.2 关系嵌入带动结构嵌入的互动模式
        6.4.3 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相互引致的互动模式
        6.4.4 跨阶段总结
    6.5 结论与讨论
        6.5.1 理论贡献
        6.5.2 实践启示
        6.5.3 局限与展望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理论贡献
        7.2.1 CMNEs国际化进入后增长
        7.2.2 社会嵌入驱动进入后增长
        7.2.3 跨国企业组织间知识管理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2)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
        1.1.2 同类平台功能与需求不符
        1.1.3 技术支持
    1.2 研究选题与内容
        1.2.1 研究主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知识管理研究
        2.1.1 知识管理概念
        2.1.2 知识管理的发展
        2.1.3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
        2.1.4 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
    2.2 知识服务研究
        2.2.1 知识服务概念
        2.2.2 知识服务模式
    2.3 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研究
        2.3.1 知识管理服务平台功能
        2.3.2 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
    2.4 相关概念界定
        2.4.1 知识管理
        2.4.2 知识服务
        2.4.3 知识管理服务
第三章 需求调查与业务分析
    3.1 需求调查
        3.1.1 调查内容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结果
    3.2 业务分析
        3.2.1 需求分析
        3.2.2 对象分析
        3.2.3 平台业务规划
第四章 平台整体设计
    4.1 平台整体架构
    4.2 平台设计目标
        4.2.1 汇集知识资源,满足用户知识获取
        4.2.2 提供知识分享与创新服务
        4.2.3 设计探究性活动促进知识迁移应用与创新
    4.3 设计原则
        4.3.1 全流程服务
        4.3.2 知识产品汇聚
        4.3.3 适配推送
第五章 平台结构与功能设计
    5.1 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5.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2.1 个人中心模块
        5.2.2 研学旅行模块
        5.2.3 数字图书馆模块
        5.2.4 数字化阅读模块
    5.3 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页面设计
        5.3.1 个人中心页面设计
        5.3.2 数字化阅读页面设计
        5.3.3 数字图书馆页面设计
        5.3.4 研学旅行页面设计
第六章 基于原型图的用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6.1 满意度调查设计
        6.1.1 指标体系的确定
        6.1.2 问卷内容
        6.1.3 调查工具的设计
        6.1.4 调查对象
    6.2 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6.3 平台改进策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内教师知识管理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工具与技术路线
        1. 研究工具
        2. 技术路线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 文献年度总体趋势分析
    (二) 突现词前沿热点分析
    (三) 关键词共现及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1. 教师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
        2. 教师知识管理在校本研修的应用研究
        3.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工具与平台的研究
        4. 教师知识管理的宏观发展研究
        5. 教师知识管理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的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4)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
        1.1 由技入道: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必由之路
        1.2 道:形而上的“可意会,难以言说”
        1.3 中医:医者,意也
        1.4 隐性知识管理:在我国多个领域“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概念界定
        3.1 隐性知识
        3.2 中医隐性知识
        3.3 中医师徒制
    4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的切入点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的基本框架
        4.4 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构
    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隐性知识的理论研究
    1 从三个实例看传统知识观的危机
    2 隐性知识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1 隐性知识的含义及其特征
        2.2 隐性知识的分类
        2.3 隐性知识的维度与测评研究
        2.4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转移
第3章 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论分析
    1 医者意也:作为个体隐性知识的中医学
        1.1 中医知识的类型划分与框架结构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含义与特征分析
    2 中医隐性知识形成的缘由分析
        2.1 中医隐性知识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投影
        2.2 中医隐性知识的形成是“内证”文化的体现
    3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分析——基于“国医大师”成才规律的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国医大师”成才之路的探寻
        3.3 “大医精诚”之路对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启示
第4章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结构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1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类型及结构维度分析
        1.1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类型分析
        1.2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分析
    2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2.4 结论
第5章 基于师徒制的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及模型分析
    1 师徒制: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1.1 传统“师徒制”的历史回眸
        1.2 师徒制是实现隐性知识有效传播与共享的桥梁
    2 属于“隐性知识”范畴的中医学与“师徒制”
        2.1 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与师徒授受的“师徒制”
        2.2 现代师徒关系的异化对中医药隐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3 基于师徒制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分析
        3.1 师徒制模式下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回顾
        3.2 师徒制下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
第6章 中医师徒制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描述性研究
        1.1 研究方法与调查取样
        1.2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 基于“复合主体论”的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影响研究
        2.1 师徒授受模式中“复合主体论”的探讨
        2.2 研究假设
        2.3 调查问卷及量表设计
        2.4 测量的实施
        2.5 模型验证研究
第7章 研究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1.1 基于“tacit knowledge”译法的理论研究
        1.2 “新冰山模型”的提出及中医隐性知识的含义与特征
        1.3 构建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
        1.4 中医隐性知识转移与师徒授受模式的关系研究
        1.5 “复合主体论”指导下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 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2.1 坚持师承模式是把握中医个体隐性知识传承的捷径
        2.2 改善组织环境,提升师傅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
        2.3 增强师徒关系,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3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工具
附录2 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主持的课题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6)浅析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管理和合同管理
    1.1 知识管理
    1.2 合同管理
2 合同管理过程是知识集成的过程
3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
    3.1 过程的角度
    3.2 知识的属性
    3.3 管理的层次
    3.4 支撑条件
4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实现方法
5 结束语

(7)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前沿演进趋势知识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
2 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进展总体分析
3 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
    3.1 1999—2001年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3.2 2002年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3.3 2003年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3.4 2004—2005年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3.5 2006—2007年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8)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大学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剖析
    2.1 大学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2.2 大学核心竞争力内涵剖析
    2.3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3 大学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及运行机制
    3.1 大学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3.2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运行机制
4 大学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4.2 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4.3 相关变量的因子分析
    4.4 调查结论
5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模糊评判
    5.1 模糊数学简介
    5.2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解析
    5.3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
    5.4 模糊评判结果的检验分析
6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策略
    6.1 强化组织学习提升大学学习力
    6.2 强化战略整合提升大学管理力
    6.3 强化知识创新提升大学创新力
    6.4 强化文化战略提升大学文化力
7 总结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本文的主要不足及研究打算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主题图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政务门户的研究现状
        1.2.3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案
        1.3.2 研究创新点
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
    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2.1.1 知识的定义与特性
        2.1.2 知识管理的定义
        2.1.3 政务知识管理的处理过程
        2.1.4 知识管理的特征
        2.1.5 政务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2.1.6 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2.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裂缝
        2.2.1 知识裂缝在电子政务中的体现
        2.2.2 知识裂缝对电子政务的负效应分析
    2.3 基于政务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流程
        2.3.1 政务知识获取
        2.3.2 政务知识存储
        2.3.3 政务知识传递与共享
        2.3.4 政务知识应用
        2.3.5 政务知识链的缺陷和改进
    2.4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
        2.4.1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定义
        2.4.2 信息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2.4.3 政务知识管理工具
        2.4.4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2.5 小结
3 主题图相关技术及政务知识领域本体构建
    3.1 主题图概念与构成要素
        3.1.1 主题图概念及数据模型
        3.1.2 主题图与传统知识组织方法比较
    3.2 主题图技术应用
        3.2.1 主题图语法规范
        3.2.2 主题图生成技术
        3.2.3 主题图合并技术
        3.2.4 主题图在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3.2.5 主题图技术工具
    3.3 本体的常用构建方法
        3.3.1. 本体的特征与类型
        3.3.2 本体与主题图的关系
        3.3.3 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3.4 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
        3.4.1 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模型
        3.4.2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WL政务本体存储
    3.5 案例分析:主题图在卑尔根政府门户中的应用
        3.5.1 卑尔根政府门户的建设目标
        3.5.2 卑尔根政府门户建设技术应用
    3.6 小结
4 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务知识门户
    4.1 政务知识门户相关理论
        4.1.1 政务知识门户概述
        4.1.2 政务知识门户对政府知识管理的支持
        4.1.3 政务知识门户的功能特征
        4.1.4 政务信息门户与政务知识门户的联系与差异
    4.2 政务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
        4.2.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内核)层
        4.2.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管理(外围)层
    4.3 政府知识门户的政务流程再造
        4.3.1 传统政务流程的特点与缺陷
        4.3.2 电子政务流程的再造的思想与原则
        4.3.3 政府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4.4 政府门户知识地图构建
        4.4.1 基于政府知识门户的知识构架
        4.4.2 知识地图的概念
        4.4.3 知识地图在政务知识门户构建中的作用
        4.4.4 政务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4.4.5 利用XTM构建政务知识地图
    4.5 小结
5 政务门户知识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5.1 政府门户评价的发展
        5.1.1 政府门户评价体系构建发展
        5.1.2 学术界对政府门户评价相关研究
    5.2 政务门户发展概述
        5.2.1 部分国内重点城市政务门户简评
        5.2.2 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政务门户简评
        5.2.3 政府门户网页信息提取系统的构建
    5.3 政务门户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基于知识链的评价体系构建思想及原则
        5.3.2 利用德尔菲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5.3.3 基于知识链的政务门户评估指标体系详解
        5.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5.3.5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门户评估方法
    5.4 小结
6 基于主题图的政务知识门户系统构建
    6.1 系统构建设计分析
    6.2 基于主题图的异构数据集成
        6.2.1 主题图合并异构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6.2.2 异构数据集成关键技术
        6.2.3 基于主题图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构建
    6.3 基于信息用户逻辑的知识管理
        6.3.1 政务门户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3.2 基于用户使用逻辑的个性化服务
    6.4 政务知识门户系统构建
        6.4.1 政务知识门户中知识的应用
        6.4.2 政务知识门户模型总体框架
        6.4.3 政务知识门户系统平台建设
    6.5 小结
7 政府门户知识管理负效应与发展
    7.1 政府知识管理的负效应
        7.1.1 知识管理对创造性的抑制
        7.1.2 知识拥有利益化的趋势
        7.1.3 知识管理中的旁观者现象
    7.2 政府门户知识管理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及对策
        7.2.1 公务人员等级制度的淡化
        7.2.2 弱势群体技术壁垒的建立
        7.2.3 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扩大
        7.2.4 专家隐性知识的力量迷信
        7.2.5 部门环境多样性的消失
        7.2.6 知识应用的重复化
        7.2.7 核心及机密知识的外泄
        7.2.8 面对信息安全的威胁
        7.2.9 庞大的资金投入
    7.3 生态化政府知识管理平台
        7.3.1 生态化政务知识管理的特征
        7.3.2 知识生态化的平衡
    7.4 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研究的成果小结
    8.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政务门户知识链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2: 文中图表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学基础
    一、知识管理理论
    二、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理论
    三、软件工程理论
第三部分 临床决策知识管理
    一、临床决策的内涵
    二、临床决策所需知识
    三、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的内容
        ⒈患者数据管理
        ⒉学术知识管理
        ⒊实践经验管理
第四部分 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
    一、设计思想与原则
        ⒈系统设计的思想
        ⒉系统设计的原则
    二、系统软硬件平台结构设计
        ⒈硬件平台结构
        ⒉软件平台结构
    三、系统功能设计
    四、系统构建的方案及关键
        ⒈系统的构建方案
        ⒉系统构建成功的关键
第五部分 讨论总结
    一、总结
    二、创新之处
    三、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件2 临床决策知识需求调查问卷

四、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嵌入影响CMNEs进入后增长研究 ——基于组织间知识视角[D]. 史轩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小学“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设计研究[D]. 吴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国内教师知识管理研究现状[J]. 刘艳闽,杨上影,韦永圣,甘有洪. 教育现代化, 2018(36)
  • [4]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 曾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5)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浅析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 谢冰莹. 门窗, 2012(05)
  • [7]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前沿演进趋势知识图谱[J]. 赵丽梅,张庆普.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01)
  • [8]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 韩锦标.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9]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D]. 叶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10]临床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D]. 张靖.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