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法性和执政为民

政治合法性和执政为民

一、政治合法性与执政为民(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卓[1](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职宣誓是现代国家重要的政治仪式,体现着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纵观人类社会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就职宣誓是伴随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所发展起来的政治现象,是就职宣誓主体对就职宣誓对象的承诺和担当,它体现了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和政治信仰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在陆续举行公务员就职宣誓活动,各地党政机关和基层组织逐渐涌现出的就职宣誓实践活动已逐渐被人民群众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有177个国家的宪法规定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须宣誓效忠宪法。”由此可见,就职宣誓制度已然形成了国际惯例和政治共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艰难的革命条件,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白色恐怖下,很多党员迫于环境压力入党宣誓都是秘密进行的,更不可能公开的进行就职宣誓,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最初的就职宣誓是入党宣誓,入党宣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前身和基础。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需要以及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就职宣誓并将就职宣誓上升到宪法层面,这不仅体现了宪法的权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和教育国家公职人员忠于宪法,增加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宪法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正如党中央所判断,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决于“关键少数”,而“关键少数”就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加之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因此,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宣誓其实质就是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不断制定和修订了近百部党内法律法规,极大的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结合,通过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更好的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其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遍布国家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等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因此,就职宣誓主体也涵盖从中央到基层各类群体、组织和机构。另外,在就职宣誓主体上相比较于西方就职宣誓而言具有广泛性,由于就职宣誓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可以说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还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客体及对象不明确、就职宣誓程序及仪式不规范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这样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就职宣誓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加以保障,进而使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以及具有可操作的推进路径,这将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主要依托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研读、历史比较、多学科交叉、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起源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必要性、现状分析及推进路径等内容做综合分析阐释。论文主要依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就职宣誓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和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探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进而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长效机制。大体上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研究现状、撰写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等,第一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宣誓的内涵及其起源出发,分别对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政治参与思想理论、法治建设思想理论以及通过对西方主权在民、宪政思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借鉴,深刻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必要性论述。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中国实行就职宣誓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通过就职宣誓这一政治活动能够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就职宣誓能够全面提升党的各方面建设,即党的政治、纪律、作风、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进而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并最终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梳理,就职宣誓呈现出从入党宣誓到宪法宣誓的发展脉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就职宣誓处于曲折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就职宣誓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宪法宣誓变成了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特殊性。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职宣誓、地方基层组织、高等学校以及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现状,发现目前党员干部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制度过于宏观、就职宣誓程序不规范、就职宣誓违誓机制缺失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原因。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这一部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就职宣誓制度对中国就职宣誓主体、就职宣誓对象、就职宣誓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具体的就职宣誓推进路径。通过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宣传氛围、构建线上线下党员干部学习机制以及具体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来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和监察监督、基层组织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来完善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监督机制;通过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来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责任机制;依托“五大体系”和“四大机制”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配套机制。

刘燕妮[2](2019)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话语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全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研究的重要范畴。地方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矛盾的集中地,倡导国家治理议题必须关注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绩效。地方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打造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要将党的领导与建设嵌入到地方治理中。我国地方治理转型是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角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础性论述及国家回归社会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社会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互动样态必然深刻影响着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构成了地方治理的重要论域。本文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探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对推动地方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深深地扎根于社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并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和传承了扎根于社会、依托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党社关系问题(或其所包含的党群关系)长期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历史维度看,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在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互动关系及架构中运作并寻找平衡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党社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同构化”、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分离”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地方治理现代化为我国党社关系建构提供了新逻辑和新思维。但不可否认,当前党社关系的互动方式和存在样态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尚存在一定张力,表现为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党服务社会功能转型滞后、党与社会沟通出现脱节现象以及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剖析党社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等因素。本文对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研究基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从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已逐渐脱离国家权力的控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社会组织化程度、自治水平较低,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及应具备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还不适应我国现代治理变革。为此,在地方治理框架下,党社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与培育社会,促进社会相对独立自治体系的形成,培育现代公民、培育社会生活共同体价值规范、支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进程,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共治的平台和机制,以适应治理现代化这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政治规划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当前中国社会主体性觉醒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共利益、回应民众诉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地方治理中,社会的公益性、志愿性等道德精神与品质能够克服党的决策忽视民众意愿,或是出现阶级利益倾斜的取向。同时,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等优势,在代表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整合社会资源、汇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对党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另外,社会转型带来公民权利的增长和发展,强化了公民权利对党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实现地方党权授予和行使的人民性,进而优化地方治理。依据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党社关系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党的全面领导是“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前提,两者表现出互促共强的有机统一性。地方治理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责任、回应、参与等精神理念极大地凸显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回归,党服务社会是地方治理中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协商为民众参与地方治理提供了广阔平台,党社协商契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要义,在地方治理中,有利于党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党与社会的对话沟通和党有效集中民意,是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高晶莹[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随着对党历史方位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深刻和清醒,其中最显着的标志之一,就是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底气,党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人生境界。从“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准则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时代内涵更加丰富的同时,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如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找出其发展的动因及规律,不仅能够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可以拓展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范围,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从而更好的指导和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近在咫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时代是出卷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考验。因此,对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研究,能够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探讨了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功能。其次,对建国以来党执政为民的理念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基本要求和践行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必要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将为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和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以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案。

朱勇[4](2018)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伦理学的意义上,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过渡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已经凸显的所谓“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失序,这给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整合及利益整合带来极大挑战。伦理是政治的一种属性,执政与伦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执政伦理是指执政党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而在处理一系列重要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执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执政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通过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的价值追求以及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影响着社会伦理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执政党必须从价值伦理、制度伦理和主体伦理三个执政伦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入手,积极构建起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客观实际的执政伦理体系,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核心要义和根本价值所在,是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基本前提。面对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是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积极整合当前社会多元而复杂的利益格局,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和冲突。为此,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认识现实利益问题,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制度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蕴含于具体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制度伦理由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形成并发挥促进自由与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民主与法治进步的制度体系。自由与平等是执政党主导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公正与和谐是社会制度创新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既是评价社会结构与制度运行的伦理价值尺度,也是实现社会自由与平等的基本保证。民主与法治既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原则与方略,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本条件。这三方面的制度伦理基本原则既相互独立,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内涵及具体要求,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保证,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体系,是制度公共性与合理性的来源与保证。忠诚、为民、务实、担当、清廉是执政党成员应当具备的五种基本道德要求。执政主体的德行养成要着重在加强个体修为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个体要加强理论学习,陶冶道德情操,推动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制度要从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的廉洁从政规定上来规范养成。执政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执政主体的道德自觉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与必然选择。这种道德自觉,具体表现为执政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伦理与执政的内在关联作为理论视角,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大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对执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功能、基本组成内容及形成途径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探讨。

董田甜[5](2016)在《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但同时聚集大量的民生问题使得社会矛盾凸显,从而对政治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深入系统地研究民生政治,推进民生政治。民生政治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议题。系统研究民生政治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中国政治主题的新发展,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进程的客观趋势。重视民生政治的实践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有利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改善民生的政治理念、政治程序和行动模式。民生政治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组成部分,民生政治所显示的治国理政程序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因此,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着力关注和弘扬的良治政治理念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应该成为学界研究现实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和分析途径。本文以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成和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民生问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力图全面系统地论证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与理论逻辑,从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四个维度构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在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民生政治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民生政治命题,并以民生政治解读、统领和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我国从“经济建设型”转向“民生型”的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政治改革与发展和政府治理方式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科学有效地改善转型期民生问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路径。论文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与本文议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还简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对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预估。正文总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生政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民生、民生政治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为民生政治的学术和现实内涵打下基础,本部分重点对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是后续论证的重要框架。第二部分以中国民生思想和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发展政治学为学科视角,在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探讨民生政治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与构建的战略意义,重点从传统、环境和结构三方面分析,理性节制的政治变革是适合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五、六、七部分分别阐述了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系统构建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重点。第八部分立足本国国情,探索民生政治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重点通过建立民生发展指数的预测模型来解读民生政治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和发展进步,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民生政治发展和建设。最后的结论将各章节的主要观点贯穿起来,得出核心观点并展望中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论文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政治学说,提出构建民生政治的发展体系之说。较为系统地提出民生政治的概念,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发展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视角创新,试图在整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学的原创性研究。对当代中国民生政治的系统研究重点在政治发展方面,从价值目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再到机制层面,从内到外逐层分析建构,提出系统的民生政治发展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探索路径,以利于在总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实施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和对策建议。

张硕[6](2014)在《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我国政府执政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任何国家的执政党与政府若想获得长久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赢得政治合法性资源。对于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来说,如何长期执政并执好政,这既是一个政治合法性所要关注的领域,又是一个执政方式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从一般层面上讲,政治合法性来自公众内心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但从深层次来看,这里面却包含着人们对政府执政理念的价值追求。然而执政理念不仅需要有相应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是能借助有效的执政方式来达到理论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因此政府执政方式的创新不仅是执政理念中始终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更是政府实现合法性的有效保证。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笔者认为,要实现政治合法性必须采取符合人民利益的执政方式,以博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就中国而言,不论是“执政为民”,还是“为人民服务”,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合法性内涵,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执政方式。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法、比较分析法,通过梳理分析政治合法性的有关概念,尝试性的总结出了西方对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回归到我国的角度阐释了中国政治生态下执政党和政府对政治合法性的理解认识,即把政治合法性思想融合到执政党与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就是一个如何执政为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政府在执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当前现实国情从创新执政方式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完善政府的合法性。同时谈到了执政方式的创新对加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影响。第一部分,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分析。由于政治合法性在学者们眼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导致人们对政治合法性概念的运用并不一致,不同学派之间甚至存在深刻的分歧,因此过去的几个世纪西方不同的学者对合法性问题存在着各自的学术解读。具体体现在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韦伯的经验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政治文化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对待政治合法性这一问题上,也有着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我国政府执政实践存在问题分析。合法性的巩固和维护需要从政府的实际作为中得到体现,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在执政实践中还是面临和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突出的表现在行政管制手段相较当下有所滞后,官员存在人治的思维方式,地方各级政府不改善民生只强调GDP,处理公共危机较为被动,新兴媒体飞速发展也给政府执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第三部分,政府在执政方式上的对策和创新。执政方式作为实现政治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因此执政方式的创新对巩固和维护政府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政府执政方式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具体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服务方式;加强政府与官员的监督和制约;通过搭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创新执政的沟通方式;以人民利益为准绳进行顶层设计的制度创新,优化政府执政的设计方式;制定相关措施加快落实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第四部分,政府执政方式创新对我国政治合法性的现实作用。十八大顺利召开后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执政方式,以期望达到重塑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合法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遏制腐败,树立良好形象,改变工作作风提升权威,深入群众巩固政府的合法性根基。

肖思寒[7](2014)在《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科学发展伦理;和谐社会伦理;社会主义荣辱观;执政为民伦理;等等。胡锦涛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而其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与价值追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创新的新境界。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在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新的路径,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有关民本的、科学发展的、和谐的伦理道德命题和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一方面执政的前提是要体现党的纲领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执政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和发展,发展和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胡锦涛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本、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胡锦涛的政治伦理思想胡锦涛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符合政治伦理的三大要素,即符合政治伦理价值观、政治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以及政治行为主体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同时也符合政治伦理发展的基本要求。。胡锦涛的政治伦理思想从三个方面加强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合法性,即制度层面的合法律性、价值层面的合道德性以及目标层面的合公益性。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各种国际交往间潜在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富强而幸福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茆素琼[8](2012)在《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文中提出合法性问题是任何执政党都不能忽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重视合法性问题更是直面中国政治生态现实和回应全球民主化潮流的需要。本篇论文从合法性理论的历史发展入题,在执政合法性理论已有成果基础上,研究合法性理论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尽管合法性理论源远流长,但是规范主义和经验主义解释之下的合法性差异明显,并且这两种解释各有偏颇,当代一些西方思想家试图弥补两者的不足,合法性理论得到深化。然而合法性理论的不同解释之争并没有停息,相比较而言,哈贝巴斯提出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相对完善,本篇论文中的合法性概念即以此为依据。一般来说,合法性理论关涉合法性概念、合法性基础、合法性危机和合法性维护四个部分。执政合法性理论作为合法性理论在政党政治时代的新发展,一般也是从这四个方面研究当代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尽管长期执政这一政治现象在中西方都有出现,“长期执政”的内涵及其与合法性的关系,中西方研究者的观点立场并不统一。西方学者并不热衷于研究长期执政问题,国内对一些西方政党的长期执政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倒是频频出现。这与中国学术界对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及其消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引起中国共产党人对本党执政合法性的关注与重视。分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是本篇论文的重心所在。笔者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是不尽相同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变迁是应对执政合法性危机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所积聚的合法性危机只有得到适度的化解,其执政合法性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其长期执政地位才会更加巩固。巩固合法性基础是执政合法性建设主要目的所在。尽管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不同,但其基本构成相对稳定,即主要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基础、统治绩效合法性基础和民主法治合法性基础三个方面。因此,执政合法性建设也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建设,主要应该从社会主义宪政、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意识三个领域推进,以期分别起到拓展民主法治合法性基础、巩固统治绩效合法性基础和强化意识形态合法性基础的效果。执政合法性维护实质上就是如何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而获得民众认同和支持的基本路径是拓展合法性资源,以构造多元化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体系。多元化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体系,以执政合法性的主体性资源为关键,以执政合法性基础为核心。因此,在执政合法性维护中必须通过强化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而达到开创主体性资源的目的。并且围绕着执政合法性的三个普遍性基础,以增强合法性为目标不断拓展既有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坚持执政为民,发展党内民主,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合法性理论关照下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政治愿景。本篇论文的结语部分明确指出本课题研究还有待深入。从理论准备上看,长期执政与合法性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清晰。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建设和执政合法性维护都尚在探索之中。

叶祖淼[9](2011)在《政治诚信论》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在深入剖析诚信、政治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危害及成因,揭示了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价值诉求,最后从制度选择和道德推进两方面论述加强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路径要求。论文提出政治诚信是指在公共政治领域中具有公共性质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政治主体诚实守信、求真务实、遵规守距、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包括思想诚信、目标诚信、制度诚信、行为诚信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成效,对进一步推进政治诚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重点从“问题意识”上,全面剖析了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问题,指出其具体危害,并从历史传统、现实矛盾两方面视角把握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乏的因由。论文强调了以回应民意、改善民生、维护公正、实现善治等基本的价值诉求为理论支点和实践指导。论文最后指出,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需要制度他律的关照,努力促进政治诚信的法制化,强化政治诚信的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同时,中国政治诚信建设也需要道德自律的约束与规范,积极构建政治诚信的道德规范,有效开展政治诚信的道德教育,努力推进政治诚信的道德实践。

葛素华[10](2010)在《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选择》文中提出政治合法性与执政绩效是现代政党政治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必须做到借鉴各国执政党执政的经验与历史教训,寻求和把握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不断优化执政环境、合理利用与开发国内外各种有效政治资源;不断转变执政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大力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

二、政治合法性与执政为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合法性与执政为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概述
    2.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相关概念
        2.1.1 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
        2.1.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内涵
        2.1.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特征
    2.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体思想理论
        2.2.2 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2.2.3 法治建设思想理论
        2.2.4 西方政治思想借鉴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3.1 就职宣誓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
        3.1.1 就职宣誓是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统一
        3.1.2 就职宣誓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执政的融合
    3.2 就职宣誓可以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
        3.2.1 就职宣誓重塑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
        3.2.2 就职宣誓体现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3.3 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并净化政治生态
        3.3.1 就职宣誓传承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3.3.2 就职宣誓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4 就职宣誓可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3.4.1 就职宣誓全面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3.4.2 就职宣誓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3.5 就职宣誓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3.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发展历程
    4.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脉络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78):就职宣誓的曲折发展阶段
        4.1.3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就职宣誓的探索推广阶段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今):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阶段
    4.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4.2.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从严治党下的中国道路
        4.2.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治理下的中国方案
        4.2.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执政下的中国智慧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现状分析
    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当前现状
        5.1.1 中央机关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2 地方省市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3 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4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5 其他行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存在问题
        5.2.1 就职宣誓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5.2.2 就职宣誓相关规定尚需规范
        5.2.3 就职宣誓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5.2.4 就职违誓责任机制尚未构建
        5.2.5 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5.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制约因素
        5.3.1 部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缺失
        5.3.2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5.3.3 政府职能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推进路径
    6.1 提高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
        6.1.1 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法律氛围
        6.1.2 加强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培训
        6.1.3 推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6.2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
        6.2.1 借鉴国外类似制度
        6.2.2 规范就职宣誓制度
    6.3 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监督机制
        6.3.1 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与监察监督
        6.3.2 法规层面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
        6.3.3 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
    6.4 建立党员干部就职违誓制度的责任机制
        6.4.1 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
        6.4.2 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
    6.5 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保障机制
        6.5.1 积极推进“五个体系”培养高素质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
        6.5.2 健全“四大机制”确保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的制度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党社关系:我国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论域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二) 关于政党的理解
        (三) 关于社会的解析
    二、理论基础阐释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职能的论述
        (二) 马克思恩格斯市民社会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四) 西方地方治理的理论借鉴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意蕴
        (一) 政党与社会的普遍性关系
        (二) 本文指称的“党社关系”内涵
        (三) 党社关系与党群关系辨析
    四、地方治理现代化中党社关系的中国特色
        (一) 西方地方治理中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二) 我国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的特色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治理模式演进中党社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
    一、改革开放前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一) “全能型”政党领导体制
        (二) 被政治权力全面控制的社会领域
        (三) 从统治到管理的地方政治模式
        (四) 党社“同构化”的关系形态
    二、改革开放后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一) 政党领导体制的现代化转变
        (二) 社会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存在样态
        (三) 从管理到治理的地方行政模式
        (四) 党社“初步分离”的关系形态
第三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 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
        (二) 党服务社会的功能转型滞后
        (三) 党与社会沟通存在脱节的现象
        (四) 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
        (二) 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三) 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
        (四)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
第四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培育社会的现实基础
        (一)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领导力量
        (二) 现代社会内生机制偏弱需要党的推动
        (三) 社会自身的不自足性需要党的适度调控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一) 地方治理结构现代转型的基础性要素
        (二)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的基本点
    三、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 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治理
        (一)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 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
        (二) 公民理性有序参与地方治理的基本要素
        (三) 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的着力点
第五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
    一、社会对党的权能的增益: 推动地方治理善治目标的达成
        (一) 社会主体性成长有效克服党的公共性不足
        (二) 社会自治性提升有效克服党集权对民主的损害
        (三) 社会组织对党的功能补充
    二、社会对党的权力的制约: 促进地方治理中权力与权利的理性互动
        (一)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渊源: 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的检视
        (二)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依据: 权利制约权力
        (三) 地方治理中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现实指向
第六章 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
    一、党的全面领导与“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逻辑关联
        (一) 党的全面领导: “服务与协商”的政治前提
        (二)服务与协商: 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
        (三) 服务与协商: 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面向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内在机理
        (一) 服务: 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和价值定位
        (二) 协商: 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三、构建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策略
        (一)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调适党社关系
        (二) 增强地方治理中党的服务功能
        (三) 加强地方治理中党社协商力度
        (四) 推动地方治理中党的权力法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民的含义
        二、执政理念
        三、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执政理念的功能与价值
        一、执政理念集中体现执政党的执政目标和价值取向
        二、执政理念决定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三、执政理念影响着执政党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章 党的执政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党的执政理念形成的理论渊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党执政理念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演变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四、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第三节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第三章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基本要求和时代价值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二、为党的政治建设和实现政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夯实了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和认同度
        四、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指导原则
第四章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践行路径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一、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二、夯实民主参与制度
        三、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四、强化民主监督机制
    第二节 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不断完善就业制度扩大就业范围
        三、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和住房养老制度
    第三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着力加强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
        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信于民
        三、改进和落实好基层巡察制度
    第四节 坚持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经济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执政伦理概述
    第一节 执政伦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一、执政伦理的概念
        二、执政伦理的特征
        三、执政伦理的功能
    第二节 执政伦理:问题可能与转型现实
        一、执政伦理何以是一个“可能”问题?
        二、执政伦理转型何以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伦理
    第一节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二节 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界定人民的范围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前提
        二、推动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基本条件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主要途径
        四、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之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执政制度的发展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与平等
    第二节 公正与和谐:执政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民主与法治:执政制度的治理原则
        一、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二、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方略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伦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一、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执政主体德性的养成途径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执政主体道德自觉的体现与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研究的客观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手段
        (三) 技术路线
        (四) 可行性分析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生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民生政治的概念解读
        (一) 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二) 民生政治的概念和内涵
    二、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 国家本质与政府职能理论
        (二) 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理论
        (三) 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理论
        (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 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与战略选择
        (二) 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两条思路
        (三) 作为政治发展战略的变革
    二、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必然性
        (一)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理论依据
        (二)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现实依据
        (三) 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新主题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战略意义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新的增长点
        (二) 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三)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生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 民众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
        (二) 反贫困取得重大成绩
        (三) 社会保障体系形成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民生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民生法治化水平较低
        (二) 民生发展程度整体不高
        (三) 民生治理方式相对单一
        (四)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发展成因
        (一) 经济发展不均衡
        (二) 体制机制不完善
        (三) 政府民生职能缺失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 政治公正
        (二) 政治民主
        (三) 政治法治
        (四) 政治稳定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二)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政府
        (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 实现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 领导力量的推动
        (二) 经济发展的持续
        (三) 公民社会的兴起
        (四) 利益分化的需求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一) 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错误观念
        (二) 旧有体制和制度条件
        (三)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四) 社会群体的不合理差异
        (五) 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范式
        (一) 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二) 制度创新的意义
    二、构建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 民生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二) 民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机制
        (三) 民生法治化与民权保障机制
        (四) 应对民生政治危机治理机制
        (五) 民生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机制
        (六) 健全民生政治制度执行机制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民生政策议程的民意化
        (一) 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民生问题”
        (二) 改善民生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
        (三) 民生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合法化
        (一) 影响民生政策制定的因素
        (二) 民生政策制定的渐进动态过程
        (三) 民生政策的合法化
        (四) 加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三、民生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一) 民生政策执行的原则与模型
        (二) 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三) 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四、民生政策评估的多元化
        (一) 民生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意义
        (二) 影响民生政策评估的因素分析
        (三) 民生政策评估程序
        (四) 构建以民生为重心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优化与对策建议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行动原则
        (一) 民生权益的普惠性
        (二)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
        (三) 发展进程的有序化
    二、建立民生指数及监督落实机制
        (一) 民生指标体系框架
        (二) 民生指数的细化与分解
        (三) 完善监督落实机制
    三、民生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一) 经济驱动
        (二) 政府服务
        (三) 文化支撑
        (四) 社会调节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我国政府执政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关于合法性问题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 难点与创新点
    (五) 相关概念的说明
        1.政治合法性的界定
        2.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的界定
        3.政治合法性与政府执政的关联性
一、 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分析
    (一) 近代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合法性的阐释
        1. 古典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2. 以假设为发端的契约论:权利的让渡
        3. 社会学视角的政治合法性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合法性问题的基本阐述
        1.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当性
        2.描绘合法性社会的蓝图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相关认识
        1.把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合法性的支撑
        2.特别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4.习近平强调人民利益至上
二、 我国政府执政方式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 政府行政管理手段滞后,难以体现社会发展需求
        1.行政管理中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仍然存在
        2.管制领域过多,行政成本升高
    (二) “人治”的执政现象,制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行使权力出发点存在主观假设与先入为主
        2.以替民作主取代人民当家作主
    (三) 片面的政绩观,政府权力失范
        1.唯 GDP 论英雄,贪图形式
        2.官本位思想严重,滥用公权
    (四)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不成熟,丧失公信力
        1.负面消息来源剧增,政府应对处于被动
        2.官方宣传滞后,报道单一
    (五) 新媒体聚集放大的效应,给政府执政带来压力
        1.自媒体迅猛发展使官方权威日渐式微
        2.网络推手传播“负能量”,消解社会“正能量”
三、 当前我国政府在执政方式上的创新路径
    (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服务方式
        1.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行政成本
        2.合并行政机构规模,优化政府机关职能
    (二) 强化政府廉政建设,建立社会制约监督机制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探索行政问责制
        2.通过巡视制约公共权力
        3.大力推进各领域的阳光监督
    (三) 重塑政府公信力,创新政府执政的沟通方式
        1.让网络的民主执政成为可能
        2.搭建新型政务信息交流平台,创新官民互动模式
    (四) 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优化政府执政的设计方式
        1.开展改革的“顶层设计”
        2.自上而下推进合乎人民利益的改革
    (五) 积极处理公共事件,完善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
        1.建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发言人制度
        2.不断拓宽权威发布,见“微”知着
四、 政府执政方式创新对我国政治合法性的现实作用
    (一) 遏制权力腐败,树立政府新形象
    (二) 改进不良作风,提高合法性权威
    (三) 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增强合法性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 内容结构和篇章安排
第2章 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2.1 政治伦理的内涵
    2.2 胡锦涛政治伦理的形成历史背景与渊源
        2.2.1 是和平、发展、和谐时代的产物
        2.2.2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2.3 胡锦涛政治伦理的特点
        2.3.1 时代性
        2.3.2 继承性
        2.3.3 系统性
        2.3.4 实践性
第3章 科学发展伦理
    3.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1.1 发展的含义及其伦理价值
        3.1.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2 科学发展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3.2.1 毛泽东的发展伦理思想
        3.2.2 邓小平的发展伦理思想
        3.2.3 江泽民的发展伦理思想
    3.3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伦理意蕴
    3.4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导向
        3.4.1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精神
        3.4.2 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
    3.5 科学发展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4章 和谐社会伦理
    4.1 和谐伦理思想的历史审视
    4.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4.2.1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4.2.2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4.3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伦理探析
        4.3.1 和谐社会是一种伦理期待
        4.3.2 和谐社会的伦理本质
    4.4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原则
        4.4.1 平等互利原则
        4.4.2 效率与公平原则
        4.4.3 利益共享原则
第5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
    5.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及其特点
        5.1.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5.1.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特点
    5.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
        5.2.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
        5.2.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5.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5.3.1 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传统伦理的现代化
        5.3.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
        5.3.3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第6章 执政为民伦理
    6.1 中国民本思想传统
        6.1.1 孟子民本思想
        6.1.2 贾谊民本思想
        6.1.3 柳宗元民本思想
    6.2 西方民本思想
        6.2.1 西方人本主义的历史演变
        6.2.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6.2.3 西方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6.3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6.4 “三为”思想
    6.5 廉政伦理
    6.6 政党伦理
        6.6.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6.2 执政党的基本伦理规范
第7章 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评价
    7.1 加强了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
        7.1.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发展历程
        7.1.2 胡锦涛的政治伦理思想巩固和加强了政党的政治合法性
    7.2 胡锦涛政治伦理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历史地位
        7.2.1 全面建构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伦理体系
        7.2.2 是对邓小平、江泽民伦理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关于合法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关于执政合法性问题研究现状
        (三) 国内关于长期执政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合法性理论与长期执政相关问题阐释
    一、合法性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一) 合法性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 合法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 执政合法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长期执政及其相关问题
        (一) 长期执政的概念与标准
        (二) 中西关于长期执政的认识差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及其合法性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及其特点
        (一)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执政及其特点
        (二)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8年)的执政及其特点
        (三)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的执政及其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获得及其变化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获得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变化
    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原因与经验的合法性分析
        (一)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原因的合法性分析
        (二)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经验的合法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合法性危机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分析
        (一)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二)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变迁
        (三) 执政合法性基础变迁的实质
    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危机分析
        (一) 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警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危机
        (二)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国情民情变化冲击执政合法性基础
        (三)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现实消解执政合法性
        (四) 中国共产党党情的变化影响执政合法性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建设
    一、推进社会主义宪政,拓展民主法治合法性基础
        (一) 社会主义宪政及其探索历程
        (二) 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规范化与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
        (三) 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与民主法治合法性基础的拓展
    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巩固统治绩效合法性基础
        (一) 在“政绩困局”下发展经济,强化经济增长绩效
        (二)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巩固统治绩效合法性
        (三) 共享发展成果,提升执政效能,赢得民众认同
    三、整合社会意识,强化意识形态合法性基础
        (一) 社会转型时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基础的限度
        (二) 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内外现状要求意识形态与时俱进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灵活的意识形态,获取多方位合法性认同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维护
    一、维护执政合法性,保持长期执政地位
        (一) 拓展执政合法性资源:长期执政的现实需要
        (二) 坚持执政为民:长期执政的价值基础
        (三) 发展党内民主:保持长期执政的有效之举
    二、开创执政合法性主体性资源,强化执政合法性
        (一) 推进政党现代化,突出政党合法性
        (二) 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合法性
        (三) 积极进行廉政建设,优化执政主体性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政治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政治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 诚信问题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2. 我国政治诚信问题研究概况
    三、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框架
        2.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政治诚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政治诚信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一、诚信概念的阐释
        二、政治诚信的基本内涵
        三、政治诚信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政治诚信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政治诚信的经济因素
        二、影响政治诚信的政治因素
        三、影响政治诚信的文化因素
        四、影响政治诚信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政治诚信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诚信观
        二、西方传统文化的政治诚信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诚信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实事求是地评价马列主义
        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要真正使人民得到实在的利益
        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诚信的模范
        四、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政治诚信教育
    第二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让人民得到切实的利益
        三、政策要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政策诚信
        四、把诚信建设渗透到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去
        五、外交工作要说话算数,坚守诚信
    第三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坚持高举旗帜、推进事业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统一
        二、党员干部讲诚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三、把诚信建设贯穿到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四、诚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新的安全观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二、执政为民,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坦诚互信,建设和谐世界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理性分析
    第一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公共政策执行力度不一
        二、政府信息准确度不足
        三、政治民主和政治透明度不高
        四、以权代法和以权谋私时有发生
        五、政府管理和服务功能表现不到位
        六、公民政治参与参差不齐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政治运行成本加大,政治资源和效率受折
        二、影响社会信用状况,经济发展受害
        三、冲击道德文化,主体发展受挫
        四、削弱政权合法性,政局稳定受牵
        五、国际影响力下降,民族形象受损
    第三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成因
        一、历史传统与政治失信
        二、现实矛盾与政治失信
第四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回应民意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人本基础
        一、回应民意与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的契合
        二、回应民意的现实要求
    第二节 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 维护公正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维护公正是实现政治诚信的制度保障
        二、维护公正的现实要求
    第四节 实现善治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理想模式
        一、善治是一种理想的制度模式
        二、善治实现的现实要求
第五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制度选择
    第一节 政治诚信建设需要制度的关照
        一、制度通过规范功能,使政治诚信得以建立和巩固
        二、制度通过重塑功能,使形成统一的诚信道德
        三、制度通过抑制机会主义功能,使政治诚信行为容易确定和可预见
        四、制度通过传递信息功能,使政治诚信行为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制度选择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相统一的原则
        二、坚持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规范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坚持稳定性与适时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的制度环境
        一、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制度环境的必要性
        二、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制度环境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增强制度执行力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做好制度的创新,制订科学合理的制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制度执行机制
        三、强化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第六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道德推进
    第一节 构建政治诚信的道德规范
        一、构建诚信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
        二、构建政治诚信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
        三、构建政治诚信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加强政治诚信的道德教育
        一、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政治诚信道德教育机制
    第三节 推进政治诚信的道德实践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诚信履行党和政府职能
        三、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政治合法性与执政为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D]. 王艳卓. 吉林大学, 2020(01)
  • [2]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D]. 刘燕妮. 山东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D]. 高晶莹.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D]. 朱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5]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D]. 董田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我国政府执政方式创新研究[D]. 张硕.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7]胡锦涛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肖思寒. 中南大学, 2014(01)
  • [8]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 茆素琼.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9]政治诚信论[D]. 叶祖淼.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选择[J]. 葛素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政治合法性和执政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