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迎来曙光

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迎来曙光

一、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见曙光(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认为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舒可心[2](2021)在《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鑫均[3](2021)在《土耳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1923-1967)》文中研究指明

普和丽[4](2021)在《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湄公河流域是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区,是集资源、政治、经济、人文、宗教、族群等多重关系于一体的复合区,也是中国跨流域合作的典型区。近年来,由于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变动态势没有准确的把握和预判,导致缅甸密松电站搁浅、老挝的中资橡胶种植受到国际的抹黑、中资企业在越南被打砸抢及排华运动不断掀起、中老泰湄公河航道疏浚在泰国受到强烈反对等一系列问题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中所面临的地缘困境,梳理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进而提出精准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首先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区的地理概况,阐述了与研究高度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解析的思路与框架,对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域内地理环境、域际地缘关系、域外地缘结构及国别地缘体进行了深刻剖析。其次,提炼出当前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动态势。最后,提出几点应对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域内地理环境层面。当前湄公河流域传统安全依旧存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安全问题碎片化趋势明显。同时,缅甸、泰国等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前景扑朔迷离;(2)域际地缘关系层面。受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分离状态、民族武装与政府冲突不断、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域内部分国别地缘政治环境极其脆弱,对外地缘依赖日益加剧,地缘政治、地缘军事、地缘经济及地缘文化依赖源呈现分离势头;(3)域外地缘格局层面。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实施、印度东进政策的持续推进、日本战略重心的渐进南移及俄罗斯近期在东南亚的活动等域外大国地缘战略的施动,湄公河流域成为多元力量的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结构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秩序愈发不稳。同时,流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高度聚集,地缘政治活动日益频繁,非但没有优化域内地缘政治环境,反而使其每况愈下。针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中各要素新的发展态势,未来流域内国家应汇聚合力,做到如下:(1)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2)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协同治理的集约化平台;(3)阻断流域内问题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势头;(4)寻求流域内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5)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文章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解析方案,并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系统实施动态解析,凝练出其变动态势,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投资地缘风险评估提供研判的依据和政策建议,以增强我国主导周边区域治理的能力。

孙怡康[5](2021)在《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计划性过时”策略这一概念的产生,以20世纪20年代欧陆电灯泡产业中的“太阳神卡特尔”,以及同时期美国通用汽车提出的“年度车型变更计划”为代表,现今大部分的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都在这个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着。“计划性过时”策略乃是制造商利用市场需求的生产手段,见证了生产与消费乃是一体两面;人类的需求与欲望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商业集团为了获利的需要,构成这个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科技的进步与人性的需求,促使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也是促使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的主要原因。通常“计划性过时”策略在设计上的运用,可以分为“功能性过时”、“款式性过时”和“质量性过时”三种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三种类型所发挥的作用也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下,不断调整。“计划性过时”策略的实施,刺激了消费并加速商业的繁荣,促使工业设计逐渐走向专业与设计全面化,并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带来了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长久以来在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以及抛弃型社会与消费主义的共同影响下,造成了许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个人消费与价值观的改变,此乃“计划性过时”策略可能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针对“计划性过时”策略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的反思及修正,成为了自帕帕奈克以来许多研究者探讨的重要议题,并从设计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愈发重要。许多设计观念不断被建构,如“绿色设计”、“永续发展”等观念,都是在这一种反思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此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对“计划性过时”策略造成问题的省思及改变的行动,例如,透过设计为欠发达地区及弱势族群设计他们负担得起的,以及解决基本生活所需的产品;或是通过募集二手商品提供给更需要的人,不仅延续并扩展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年限,更可以减少浪费。上述这些观念与作为都是为了解决“计划性过时”策略的缺点与不足。目前这些行动所取得的成效,仍是杯水车薪,有赖于更多人的重视与参与,仍有很大的精进空间。大多数设计研究者与环保人士对“计划性过时”策略持保留的态度,如何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修正理想性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性的利益间的冲突,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尽可能涵盖所有的族群,并且不以牺牲下一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成为当前及未来设计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拿捏好其中“义之所在”与“利之所趋”的矛盾关系,成为“人性”必须面临的挑战;这也是提醒我们不能单纯地以“科技”进步的理想化展开探讨,对“计划性过时”策略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否则容易陷入“义之所在”,就是“利之所趋”的误区。本文的研究并非为了提出某种新的设计主张去解决“计划性过时”策略所造成的影响,而是以先人的哲理,尝试着去说明其“顺应人性”的目的,以全面理解“计划性过时”策略本质的“善用科技”前提下,对现有各种用来反思它的主张与思潮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以此作为下一步开启先人“设计哲理”研究的开端。

陆燕[6](2021)在《精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经济全球化遭受巨大冲击。展望2021年,大振荡后的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各经济体的发展不尽相同,世纪疫情更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丁朋[7](2020)在《英山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区,鄂、皖两省交界处,现隶属于黄冈市。英山县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梳理英山城变迁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英山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南宋末年,英山设县,至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英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温泉镇是全县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好。自建县以来,温泉镇便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历史时期,英山县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既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对英山县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山县城墙始建于元初,最初只是土墙。土墙倾圮后,明代中期才重新筑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内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平面格局基本完善。清代英山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学宫、城隍庙、文昌宫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历史时期,英山城人口数量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波动,但是,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长期以来,英山县的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经济作物种植。但是,由于地理条件较差和生产技术落后,所以,粮食产量不高。长期以来,英山城的手工业较为落后,商业仅仅在抗战时期有过短暂繁荣。受制于落后的经济,英山城的教育事业也不发达,不过仍然有所发展。明清时期,英山城的县学、书院从无到有,缓慢发展,为英山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英山县最流行的宗教是佛教,其次是道教。近代也有天主教,但是影响很小。英山县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夯实了英山县的文化底蕴。英山县解放后,英山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英山城发展尤为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较晚,县城又在20世纪60年代有过一次整体搬迁,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们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英山城又好又快地发展。

陈睿[8](2019)在《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公共外交得到蓬勃发展。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为大众所知,公共外交的定义从曾经的片面化发展为更为清晰的阐述:从理论上说,逐渐明确了主体、客体及媒介;从实践上说,逐渐从曾经的边缘化走向舞台中央,并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等。中国通过这些活动,向全世界更加真实的说明了中国国情。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区域的重要战略位置。自1975年中孟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合作领域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访孟加拉国,双边关系提升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双边国家领导人及民众对中孟关系的高度认可。本文探讨中孟之间的公共外交发展,是符合时代的发展,是稳定中孟之间良好的关系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厘清公共外交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以此作为中孟公共外交实践的理论参考。文章第二部分从齐亚·卡莉达(2001.10-2006.10)、看守政府(2006.10-2009.01)、谢赫·哈西娜(2009.01-今)三个不同的执政时期分别对中孟两国之间已开展的公共外交进行回顾,并总结了两国在不同时期开展公共外交时所带来的不同成效。文章第三部分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南亚政治局势、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内部因素等角度阐述了影响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的因素。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对中孟进一步发展公共外交的思考,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李明奎[9](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指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文世芳[10](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二、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见曙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见曙光(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4)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缘政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1.1.2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地缘共同体
        1.1.3 近年来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发展态势扑朔迷离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1.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及拟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拟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环境
        2.1.3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缘环境理论
        2.2.2 地缘安全理论
        2.2.3 非传统安全理论
        2.2.4 相互依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解析
    3.1 解析思路与框架构建
        3.1.1 解析思路
        3.1.2 框架构建
    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变迁
        3.2.1 冷战时期
        3.2.2 冷战后至2013 年
        3.2.3 2013 年至今
    3.3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现状解析
        3.3.1 域内地理环境
        3.3.2 域际地缘关系
        3.3.3 域外地缘结构
        3.3.4 国别地缘政治环境分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
    4.1 安全问题碎片化
        4.1.1 传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
        4.1.2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4.2 域外地缘政治势力介入加剧
        4.2.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印太战略的实施
        4.2.2 印度“东进”政策的推进
        4.2.3 日本地缘战略重心的转移
        4.2.4 俄罗斯新时期在东南亚的活动
    4.3 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前景堪忧
        4.3.1 域内多种政治力量的并存
        4.3.2 西方国家的干预加强
    4.4 域内问题国际化趋势显着
        4.4.1 缅甸的民主化呈国际化趋势
        4.4.2 越南与中国南海争端国际化
        4.4.3 其他国际化动向
    4.5 非政府组织活动频率增加
    4.6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依赖源分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变动的应对策略
    5.1 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
    5.2 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治理的跨境集约平台
    5.3 阻断流域内问题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势头
    5.4 探寻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
    5.5 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形成
    二、Planned Obsolescence中文译法之辨析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理论依据
    五、章节架构
第一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产生的动机与条件
    第一节 人类“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需要
    第二节 商业利益集团的需要
    第三节 不可或缺的技术革新
    第四节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的来临及壮大
第二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形成的过程及评析
    第一节“计划性过时”策略的出现与发展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计划性过时”手段及其关系
        一、功能性过时
        二、款式性过时
        三、质量性过时
        四、主要的“计划性过时”手段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磨合下的工业设计专业化
    第二节 “为销售而设计”带来产品差异与个性化
    第三节 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与抛弃型社会的影响
        一、线性发展模式的利弊
        二、抛弃型社会:快时尚与快消品的泛滥
第四章“计划性过时”策略存在的缺陷及反思
    第一节 知止不殆、多少算够:用毕即弃的消费观与大众文化的桎梏
    第二节 竭泽而渔、焚林而田:有限的资源与人类无限欲望间的矛盾
    第三节 共存共荣、互利共生:欠发达地区及弱势族群的困境与需求
    第四节 天地并生、唇齿相济:永续发展模式的特征、实践及其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谢志

(6)精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一)世界经济深度衰退
    (二)全球贸易急剧萎缩
    (三)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
    (四)全球经济政策空前宽松
二、2021年及未来数年世界经济展望
    (一)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
    (二)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三)疫情下国际经贸格局加速重构
三、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二)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加快自贸试验区(港)建设
    (四)持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五)建设性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7)英山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英山县的史料状况
        1.2.2 有关英山县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英山城的兴起
    2.1 英山县建置沿革
    2.2 英山城居民
        2.2.1 历史概况
        2.2.2 风俗习惯
    2.3 英山城兴起的地理条件
        2.3.1 自然地理条件
        2.3.2 人文地理条件
    2.4 英山城的建立
        2.4.1 英山县的设置
        2.4.2 英山城的建立及城址迁移始末
第3章 英山城的演变
    3.1 英山城空间形态演变
        3.1.1 英山城城墙的演变
        3.1.2 英山城平面格局的演变
    3.2 英山城人口变化
        3.2.1 明代以前英山县人口
        3.2.2 清代英山县人口
        3.2.3 民国时期英山县人口
        3.2.4 明、清、民国时期英山城的人口
    3.3 英山城经济发展
        3.3.1 农业
        3.3.2 手工业
        3.3.3 商业
    3.4 英山城文化发展
        3.4.1 学校和教育
        3.4.2 宗教信仰
        3.4.3 历史文化名人
第4章 英山城的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山城的发展
        4.1.1 英山县发展概况
        4.1.2 英山城的发展概况
    4.2 英山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
第一章 公共外交理论
    第一节 关于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一、国外对公共外交的阐述
        二、国内对公共外交的阐述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
        一、公共外交的萌芽
        二、公共外交的发展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表现形式
        一、公关外交
        二、媒体外交
        三、文化外交
        四、民间外交
        五、经济外交
第二章 中孟公共外交的现状
    第一节 孟加拉国基本国情
        一、孟加拉国的建立及政治状况
        二、孟加拉国的自然概况和人文概况
        三、孟加拉国的经贸发展
    第二节 卡莉达·齐亚执政时期(2001.10-2006.10)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第三节 看守政府时期(2006.10-2009.1)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第四节 谢赫·哈西娜时期(2009.1-今)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周边国家带来的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因素
        二、印度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三、缅甸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南亚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因素
        一、党派大选造成的社会动荡
        二、宗教政治化引起的社会影响
        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节 中国因素
        一、中国传统外交的因素
        二、民间参与度因素
        三、中国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孟加拉国变动因素
        一、国内政党更替的因素
        二、国内社会变动的因素
第四章 当前进一步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思考
    第一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二、孟加拉国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挑战
        一、孟加拉国政局不稳
        二、孟加拉国经济落后
        三、中孟文化交流不足
        四、地区大国影响制约
    第三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对策
        一、以新时代外交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孟关系新跨越
        二、深化政治互信,构建伙伴关系,实现中孟共同发展
        三、积极推动经济合作,夯实中孟公共外交基础
        四、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深化中孟睦邻友好关系
        五、深化安全、环境合作,打造中孟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见曙光(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D]. 舒可心. 外交学院, 2021
  • [3]土耳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1923-1967)[D]. 李鑫均. 上海大学, 2021
  • [4]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D]. 普和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D]. 孙怡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精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形势[J]. 陆燕. 国际经济合作, 2021(01)
  • [7]英山城变迁研究[D]. 丁朋. 湘潭大学, 2020(02)
  • [8]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陈睿.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东南亚旅游业走出阴霾,迎来曙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